“三花娘娘也不是生来就会说话的啊。”<br />
“三花娘娘是猫,这是人话,三花娘娘生下来当然不会说人话。”三花娘娘有理有据,“她是人,生下来就会说人话。”<br />
“人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说人话的。”<br />
“可是猫儿生下来就会猫叫。”<br />
“那也需要慢慢学。”<br />
“唔……”<br />
女童严肃的盯着他,不太相信,但又觉得他不像是在骗自己,只好如实说道:“三花娘娘不记得了。”<br />
“这小家伙可能也快一岁了,按照正常人的发育,也该是学说话的时候了。”道人端碗坐在树下,“若是想听她说话,三花娘娘可以试着教她一些简单的词,教她说话。”<br />
“教她一些简单的词!”<br />
“比如吃饭,饿了,三花娘娘。”道人轻声对她说道,“每个人小的时候,父母长辈都是这么教的,听说猫儿小的时候,也是由大猫这么一声声教它叫的。如今她没有父母,在下又身体尚虚,便只得靠三花娘娘了。”<br />
道人说着顿了一下,不禁摇头:“不知不觉,三花娘娘也成了大猫大人,可以当老师长辈了。”<br />
“没问题!”<br />
三花娘娘声音十分坚决,心中不断回想的则是“大猫大人”、“老师长辈”这几个词。<br />
道人微微一笑,便闭上了眼睛。<br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名女婴大概会成为伏龙观的下一代传人。恰好阴阳山伏龙观代代相传,一代男一代女,她也合适。<br />
树下遮风,冬日午后,饭后犯困,正适合眯一觉,修养伤势。<br />
迷迷糊糊之间,听见了身边传来的声音。<br />
“耗子……”<br />
“这是耗子……”<br />
“你说!耗!子!”<br />
“……”<br />
道人微微睁开眼睛。<br />
看见女婴裹着毛毯,躺在布毯上,睁着一双乌溜溜黑夜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女童看,而三花娘娘一脸严肃,手中抓着一只像是还没完全长大的耗子,在女婴面前晃来晃去。<br />
“……”<br />
道人沉默了下,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br />
……<br />
江边半月,寒意越重。<br />
道人终于吃上了孔干饭。<br />
肥瘦相间的腊肉被切成小丁,瘦的部分是诱人的红,肥的部分则半透明,燕豆也被切成小丁,呈浅黄色,混杂在粒粒分明的米饭中,几种食材的香味在高温和油的作用下达成了完美的融合,简单而又美味。<br />
三花娘娘依然给小女婴熬了鱼粥,在喂鱼粥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偷偷给她吃点腊肉、燕豆和干饭,美其名曰给她吃点好的。<br />
一边喂她,一边观察,看她会不会被自己给喂死。<br />
宋游起初还真有些担心。<br />
然而这名女婴似乎格外皮实,一点异样也没有,反倒在羊毛毡上爬来爬去,嘴里还模糊不清的念叨着:<br />
“耗子……”<br />
“耗子……”<br />
道人面无表情,内心沉重。<br />
身边女童则端正坐着,端碗拿勺,用余光悄悄瞄着自家道士,期待从他口中听到对自己的夸奖,或者对于此事的惊讶。<br />
道人专心享用美食,自然是看不见的。<br />
第692章 扶光县与鼎山<br />
“原来人小的时候也不会走路,只会在地上爬!”三花娘娘说道,“我还以为人就是站起来走的,生下来就会站起来走!”<br />
“和猫小的时候一样吗?”<br />
“唔……”<br />
三花娘娘仔细看了看小江寒爬动的笨拙姿势,果断摇头:<br />
“一点不一样!”<br />
“……”<br />
“那人走路需要学吗?”<br />
“不需要学。”<br />
“真的?”<br />
三花娘娘怀疑的盯着他。<br />
“自是不敢欺瞒三花娘娘的。”宋游回答道,“人小的时候不会走路,是因为身体发育尚未完成,下肢力量也不够强,这时候强行教她走路并没有效果,教育之心过切反倒会影响生长发育。事实是小孩只需要长大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能站起来,看见别的人走路的模样,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走路。”<br />
宋游说着顿了顿:<br />
“就像小猫看见大猫狩猎、舔毛、磨爪子,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一样。大人只需要在她走路不稳的时候稍加留意,在她动作姿势不对的时候稍加纠正即可。”<br />
“三花娘娘是大人!”<br />
“这是自然……”<br />
宋游诚心诚意的对她说道。<br />
至于那个还在羊毛毡上爬动的女婴,道人只是转头瞄了她一眼,就将目光收回了。<br />
世间有缘分,世事有定法。<br />
伏龙观的传人自有自己的造化。<br />
当年老道就是这样想他的吧?<br />
道人不禁如是想道,思绪又飘远了。<br />
“篷……”<br />
身边一声轻响。<br />
吃完饭的三花娘娘丢下碗筷,化作了原形,只叫道士吃完叫她,她去洗碗,便跑到了羊毛毡前,陪同女婴玩耍了。<br />
这个世上少有小孩能不喜欢一只毛绒绒的漂亮猫儿。只是对于小江寒来说,三花娘娘也许要更严格一点,更强硬一点,会在她冲上去的时候抬起爪子把她的脑门抵住,会开口说人话,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教她该如何做,更像是一个长辈,而不是家中喂养取乐的一只宠物。<br />
女婴尚小,既不懂事,也不记事,甚至分不清人和猫的边界,只觉得猫儿本就是这样,甚至有时觉得自己也是一只猫。<br />
道人默默吃着孔干饭。<br />
米饭粒粒分明,既有油水又有盐味,还有腊肉和燕豆焦黄的香,完全无需别的菜,也能吃得很满足。<br />
肚子里迅速暖和起来。<br />
偶尔余光一瞄,见到三花猫在羊毛毡上爬动,身后一名不到一岁的女婴学着她的样子,跟在她的后面,同样在毛毡上爬,三花猫遇到放置在羊毛毡上的褡裢,轻巧一跳,将之跳过,身后女童跟着爬过来,低头看看褡裢,又抬头看看猫儿,也努力一跳,却根本不具备跳跃的能力,反倒摔在了褡裢上。<br />
三花猫听见声响,回头看她,只停下来等她,并不觉得有什么。<br />
女婴同样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好像不觉得痛,笨拙的爬起来,再次看看褡裢,看看前方猫儿,便又爬着跟了上去。<br />
真像是一只大猫带了一只幼猫。<br />
道人继续吃饭,并不理会。<br />
待得刨尽碗中最后一粒米,他站起来,拿起锅碗筷勺,本想去江边清洗,却被猫儿瞬间冲过来阻拦,化成人形接了过去。<br />
“三花娘娘来洗!”<br />
“你好好养伤!”<br />
羊毛毡上只留下一名女婴,趴在毛毡的最边缘仰头盯着跑往江边的女童,抬手又收了回来,只得扭过头,看看身边道人。<br />
“好好吃饭,好好长大,你就也能够站起来变成人、和人一样走路了。”宋游平静的对她说道,“等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学习更多三花娘娘的本领和技巧了。”<br />
“呀~”<br />
“三花娘娘的品性也是上佳的,你可跟着她多多学习,尤其是勤劳好学这一点。”宋游为了自己回到阴阳山后,能够过上和当年老道一样甚至比当年老道更加悠闲自在的生活,决心从娃娃抓起。<br />
“耗子~”<br />
“这个别学。”<br />
“呀~”<br />
女婴根本听不懂,只用一双乌黑如夜的眼睛将他盯着,稍作犹豫,便朝他爬过来。<br />
道人坐着一动不动,任由她爬过来,爬到他怀里缩着。<br />
宋游这身道袍已很旧了,岁月将布料揉得柔软,加上他的体温,似乎让这小东西很是喜欢。<br />
道人带着笑意,低头看着她。<br />
猫儿是很爱干净的生物,也是少有的很乐于帮同伴保持干净的生物,小女婴被三花娘娘擦得很干净,脸蛋白白嫩嫩的,既没有了半个月前的乌紫与冻伤,也没有一点灰尘,配上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只觉得格外可爱。<br />
“耗子……”<br />
女婴含糊不清的说。<br />
“……”<br />
道人脸上的微笑化作平静。<br />
没有多久,三花娘娘洗碗归来。<br />
“在下的伤也恢复了大半了。江边虽然风景好,可水汽寒意都太重,不适宜小孩久留。”宋游对她说道,“从今日起,我们便可以慢慢朝鼎山去了。”<br />
“恢复了大半!”<br />
三花娘娘抱着锅碗,将之倒过来,挨着挨着将水倒干净,直盯着他。<br />
“这里离鼎山不算近,即使走最近的路,走到鼎山也要一些时间,等到的时候,在下想来就恢复得差不多了。”<br />
“你可以走吗?”<br />
“自然可以。”<br />
“那这个小人儿呢?”<br />
三花娘娘将倒完水的锅碗拿在手上,另一只手又伸手一指,灵力所至,法术亦至。<br />
“篷……”<br />
一篷火焰凭空出现,将碗中仅存的水分也烤干了。<br />
小女婴缩在道人怀中,扭头看得目不转睛,此时的她已经没了第一次见的害怕,习以为常后,反而觉得有趣,笑出声来。
“三花娘娘是猫,这是人话,三花娘娘生下来当然不会说人话。”三花娘娘有理有据,“她是人,生下来就会说人话。”<br />
“人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说人话的。”<br />
“可是猫儿生下来就会猫叫。”<br />
“那也需要慢慢学。”<br />
“唔……”<br />
女童严肃的盯着他,不太相信,但又觉得他不像是在骗自己,只好如实说道:“三花娘娘不记得了。”<br />
“这小家伙可能也快一岁了,按照正常人的发育,也该是学说话的时候了。”道人端碗坐在树下,“若是想听她说话,三花娘娘可以试着教她一些简单的词,教她说话。”<br />
“教她一些简单的词!”<br />
“比如吃饭,饿了,三花娘娘。”道人轻声对她说道,“每个人小的时候,父母长辈都是这么教的,听说猫儿小的时候,也是由大猫这么一声声教它叫的。如今她没有父母,在下又身体尚虚,便只得靠三花娘娘了。”<br />
道人说着顿了一下,不禁摇头:“不知不觉,三花娘娘也成了大猫大人,可以当老师长辈了。”<br />
“没问题!”<br />
三花娘娘声音十分坚决,心中不断回想的则是“大猫大人”、“老师长辈”这几个词。<br />
道人微微一笑,便闭上了眼睛。<br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名女婴大概会成为伏龙观的下一代传人。恰好阴阳山伏龙观代代相传,一代男一代女,她也合适。<br />
树下遮风,冬日午后,饭后犯困,正适合眯一觉,修养伤势。<br />
迷迷糊糊之间,听见了身边传来的声音。<br />
“耗子……”<br />
“这是耗子……”<br />
“你说!耗!子!”<br />
“……”<br />
道人微微睁开眼睛。<br />
看见女婴裹着毛毯,躺在布毯上,睁着一双乌溜溜黑夜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女童看,而三花娘娘一脸严肃,手中抓着一只像是还没完全长大的耗子,在女婴面前晃来晃去。<br />
“……”<br />
道人沉默了下,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br />
……<br />
江边半月,寒意越重。<br />
道人终于吃上了孔干饭。<br />
肥瘦相间的腊肉被切成小丁,瘦的部分是诱人的红,肥的部分则半透明,燕豆也被切成小丁,呈浅黄色,混杂在粒粒分明的米饭中,几种食材的香味在高温和油的作用下达成了完美的融合,简单而又美味。<br />
三花娘娘依然给小女婴熬了鱼粥,在喂鱼粥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偷偷给她吃点腊肉、燕豆和干饭,美其名曰给她吃点好的。<br />
一边喂她,一边观察,看她会不会被自己给喂死。<br />
宋游起初还真有些担心。<br />
然而这名女婴似乎格外皮实,一点异样也没有,反倒在羊毛毡上爬来爬去,嘴里还模糊不清的念叨着:<br />
“耗子……”<br />
“耗子……”<br />
道人面无表情,内心沉重。<br />
身边女童则端正坐着,端碗拿勺,用余光悄悄瞄着自家道士,期待从他口中听到对自己的夸奖,或者对于此事的惊讶。<br />
道人专心享用美食,自然是看不见的。<br />
第692章 扶光县与鼎山<br />
“原来人小的时候也不会走路,只会在地上爬!”三花娘娘说道,“我还以为人就是站起来走的,生下来就会站起来走!”<br />
“和猫小的时候一样吗?”<br />
“唔……”<br />
三花娘娘仔细看了看小江寒爬动的笨拙姿势,果断摇头:<br />
“一点不一样!”<br />
“……”<br />
“那人走路需要学吗?”<br />
“不需要学。”<br />
“真的?”<br />
三花娘娘怀疑的盯着他。<br />
“自是不敢欺瞒三花娘娘的。”宋游回答道,“人小的时候不会走路,是因为身体发育尚未完成,下肢力量也不够强,这时候强行教她走路并没有效果,教育之心过切反倒会影响生长发育。事实是小孩只需要长大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能站起来,看见别的人走路的模样,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走路。”<br />
宋游说着顿了顿:<br />
“就像小猫看见大猫狩猎、舔毛、磨爪子,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一样。大人只需要在她走路不稳的时候稍加留意,在她动作姿势不对的时候稍加纠正即可。”<br />
“三花娘娘是大人!”<br />
“这是自然……”<br />
宋游诚心诚意的对她说道。<br />
至于那个还在羊毛毡上爬动的女婴,道人只是转头瞄了她一眼,就将目光收回了。<br />
世间有缘分,世事有定法。<br />
伏龙观的传人自有自己的造化。<br />
当年老道就是这样想他的吧?<br />
道人不禁如是想道,思绪又飘远了。<br />
“篷……”<br />
身边一声轻响。<br />
吃完饭的三花娘娘丢下碗筷,化作了原形,只叫道士吃完叫她,她去洗碗,便跑到了羊毛毡前,陪同女婴玩耍了。<br />
这个世上少有小孩能不喜欢一只毛绒绒的漂亮猫儿。只是对于小江寒来说,三花娘娘也许要更严格一点,更强硬一点,会在她冲上去的时候抬起爪子把她的脑门抵住,会开口说人话,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教她该如何做,更像是一个长辈,而不是家中喂养取乐的一只宠物。<br />
女婴尚小,既不懂事,也不记事,甚至分不清人和猫的边界,只觉得猫儿本就是这样,甚至有时觉得自己也是一只猫。<br />
道人默默吃着孔干饭。<br />
米饭粒粒分明,既有油水又有盐味,还有腊肉和燕豆焦黄的香,完全无需别的菜,也能吃得很满足。<br />
肚子里迅速暖和起来。<br />
偶尔余光一瞄,见到三花猫在羊毛毡上爬动,身后一名不到一岁的女婴学着她的样子,跟在她的后面,同样在毛毡上爬,三花猫遇到放置在羊毛毡上的褡裢,轻巧一跳,将之跳过,身后女童跟着爬过来,低头看看褡裢,又抬头看看猫儿,也努力一跳,却根本不具备跳跃的能力,反倒摔在了褡裢上。<br />
三花猫听见声响,回头看她,只停下来等她,并不觉得有什么。<br />
女婴同样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好像不觉得痛,笨拙的爬起来,再次看看褡裢,看看前方猫儿,便又爬着跟了上去。<br />
真像是一只大猫带了一只幼猫。<br />
道人继续吃饭,并不理会。<br />
待得刨尽碗中最后一粒米,他站起来,拿起锅碗筷勺,本想去江边清洗,却被猫儿瞬间冲过来阻拦,化成人形接了过去。<br />
“三花娘娘来洗!”<br />
“你好好养伤!”<br />
羊毛毡上只留下一名女婴,趴在毛毡的最边缘仰头盯着跑往江边的女童,抬手又收了回来,只得扭过头,看看身边道人。<br />
“好好吃饭,好好长大,你就也能够站起来变成人、和人一样走路了。”宋游平静的对她说道,“等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学习更多三花娘娘的本领和技巧了。”<br />
“呀~”<br />
“三花娘娘的品性也是上佳的,你可跟着她多多学习,尤其是勤劳好学这一点。”宋游为了自己回到阴阳山后,能够过上和当年老道一样甚至比当年老道更加悠闲自在的生活,决心从娃娃抓起。<br />
“耗子~”<br />
“这个别学。”<br />
“呀~”<br />
女婴根本听不懂,只用一双乌黑如夜的眼睛将他盯着,稍作犹豫,便朝他爬过来。<br />
道人坐着一动不动,任由她爬过来,爬到他怀里缩着。<br />
宋游这身道袍已很旧了,岁月将布料揉得柔软,加上他的体温,似乎让这小东西很是喜欢。<br />
道人带着笑意,低头看着她。<br />
猫儿是很爱干净的生物,也是少有的很乐于帮同伴保持干净的生物,小女婴被三花娘娘擦得很干净,脸蛋白白嫩嫩的,既没有了半个月前的乌紫与冻伤,也没有一点灰尘,配上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只觉得格外可爱。<br />
“耗子……”<br />
女婴含糊不清的说。<br />
“……”<br />
道人脸上的微笑化作平静。<br />
没有多久,三花娘娘洗碗归来。<br />
“在下的伤也恢复了大半了。江边虽然风景好,可水汽寒意都太重,不适宜小孩久留。”宋游对她说道,“从今日起,我们便可以慢慢朝鼎山去了。”<br />
“恢复了大半!”<br />
三花娘娘抱着锅碗,将之倒过来,挨着挨着将水倒干净,直盯着他。<br />
“这里离鼎山不算近,即使走最近的路,走到鼎山也要一些时间,等到的时候,在下想来就恢复得差不多了。”<br />
“你可以走吗?”<br />
“自然可以。”<br />
“那这个小人儿呢?”<br />
三花娘娘将倒完水的锅碗拿在手上,另一只手又伸手一指,灵力所至,法术亦至。<br />
“篷……”<br />
一篷火焰凭空出现,将碗中仅存的水分也烤干了。<br />
小女婴缩在道人怀中,扭头看得目不转睛,此时的她已经没了第一次见的害怕,习以为常后,反而觉得有趣,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