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先派人去查看受灾情况, 再根据情况拨粮赈灾。”<br />
还有人道:“陛下刚登基,便发生这样的灾害,宜王那边定然又要借机生事。不若陛下下个罪己诏,安抚一下人心?”<br />
罪己诏这种不痛不痒的东西, 李老太师自然当场就同意了。<br />
“往年筹粮,多来自江南, 但这两年江南百姓一直饱受战乱之苦, 怕是没有办法筹来粮食。”<br />
大凉这几年不是这边有灾,就是那边受害,各地别说备用粮了, 能让百姓们吃饱都算是奢侈。<br />
赈灾自然是要赈的,但粮食从哪里来呢?<br />
新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将国库里的粮食报了出来,随后低着头不敢再说话。<br />
如果江南和蜀地都筹不来粮食,那国库里囤的那点粮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br />
北地的粮食本就紧缺,想要筹粮简直就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大凉每次出现灾害,建元帝都不怎么赈灾的原因。<br />
实在是拿不出东西来。<br />
众人都知道大凉这个情况,当问到粮食从哪里来后,全都默契地闭口低头。<br />
盛世沉吟片刻后道:“粮食这事,我来想办法。”<br />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立即松了口气, 期盼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br />
李老太师顺势问道:“不知宁国公有何打算?”<br />
盛世也没卖关子,“广武县这几年都有在囤粮,用这些储备粮去赈灾的话,想来缺口也不太大,到时候再从其他地方筹集一些,应当是够了。”<br />
他没有将话说死,说赈灾的粮食全从广武县出。<br />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令众人心惊。<br />
广武只是一个县,其储备粮如何就能覆盖新驿五六个县的赈灾粮了?<br />
就在众人以为赈灾一事就这么完美解决的时候,却听盛世道:<br />
“不论是之前的天灾,还是这次新驿这次的虫害,都说明我们抗灾能力太弱,首当其冲便是粮食储备不够的问题。”<br />
众人面面相觑,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br />
他们也想让百姓种出更多粮食,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但这不是天时地利的事嘛,他们也没办法啊。<br />
盛世也没指望他们能想出办法,要是真的有办法,也不至于现在几个县受灾,就急得团团转,连粮食都拿不出来了。<br />
“广武县能有那么多余粮,是因为引进了新的庄稼。这几年这几种庄稼长势和收成都不错。既然广武作为试验田,已经取得了成效,我打算将这几种庄稼推广到全国。”<br />
说着,他看向李老太师,“不知老太师意下如何?”<br />
他这也算是解释了为何广武能有那么多余粮。<br />
原来是引进了新的粮食啊!<br />
李老太师也很惊讶,“竟然有这么好的庄稼?”<br />
盛世简单介绍了一下广武这几年种植的庄稼,包括土豆,以及套种增加产量的几种庄稼。<br />
在听到广武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后,众臣也惊了,纷纷觉得这些庄稼务必得推广至全大凉。<br />
但还是有人有些担忧:“这东西百姓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让他们将田地用来种这些东西,他们会不会不愿意?”<br />
盛世笑着道:“这倒不必担心。”<br />
谁也不是傻子,等到收获的时候,大家发现收成高,自然而然就会种了。<br />
再说了,他还有引导舆论的小报呢,官府加民间总能让大家开始种植的。<br />
“现在刚好可以种下一茬,正好可以用来当过冬的粮食。”<br />
见大家都没意见后,盛世便吩咐了下去,让户部去广武购买种子。户部尚书对此也很重视,决定亲自去广武,还说要请广武的种植专家来指导工作。<br />
不过朝臣们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百姓们在知道广武有产量高的新庄稼后,纷纷主动要求购买种子。<br />
“你当我傻啊,那可是宁公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br />
“宁公不藏私,将广武种的粮食种子拿出来分给我们,我们还能不识好歹?”<br />
“不止这个,自从宁公来了京都后,京都各大书局的书册价格又降了一倍。现在给孩子买书,也不像之前那般像割肉了。”<br />
“小报上广武的好东西,终于轮到我们了,果然还是得宁公当家啊。”<br />
这次从广武来的种植专家,居然是石村长带的队。<br />
石村长看到盛世自是一番激动,连呼了好几声“主上”后,便斗志昂扬地随户部尚书去给农科官员讲解土豆等的种植注意事项。<br />
而盛世则在后厨里,忙里偷闲地对付从新驿带回来的害虫。<br />
去赈灾的官员发现这种害虫不好除,很怕危害到周边的其他城镇,扩大受灾区域,于是令人抓了一桶害虫快马加鞭送回京都,想问问朝廷里有没有人知道这东西该如何根除。<br />
当这一桶害虫被放到大殿的时候,所有官员都被恶心得皱了眉头,只有盛世惊讶到惊喜。<br />
他一直以为害虫是蝗虫那类,却没想到所谓的害虫是外形很像龙虾的小东西。<br />
这东西也不是直接吃的庄稼,而是破坏了田地,害得庄稼从根部开始枯死。<br />
而且这东西擅长打洞,又繁殖极快,光靠抓想要根除确实有些麻烦。<br />
于是盛世大手一挥,对着众臣道:“抓不完,那就吃光算了。”<br />
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便只有吃到灭绝的份。<br />
众人惊恐地看着一脸兴致勃勃,仿佛眼前丑陋至极的东西是人间美味的盛世,心道:<br />
宁公,竟恐怖如斯!<br />
于是,为了让众臣相信这东西可以吃,盛世便亲自下了厨。幸好石村长这次带了不少广武特产,其中之一便是各类作料。<br />
于是麻辣小龙虾,便这么被端上了桌子。<br />
一桶小龙虾其实不够几个人吃,盛世为了让大家都尝尝,便勉为其难地将其分给了几十个大臣,每人也不过得到三两只。<br />
大臣们看他一脸心痛的神情欲哭无泪,忍不住在心里摆手。<br />
其实不必这么勉强的!真的!<br />
但宁国公下了令,他们也只能忍着恶心学着盛世的样子剥了丑陋虫子的外壳。<br />
李老先生倒是没觉得这东西恶心,别说这种丑陋的东西了,他年轻时候甚至吃过更恶心得虫子。<br />
人嘛,没有吃的时候,连树皮草根都能啃。<br />
盛世见他老人家剥得不熟练,便亲自帮他剥了几只虾。<br />
他手法娴熟,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吃这种东西。<br />
于是李老先生更期待这小东西的味道了。<br />
他老人家尝了一口后,浑浊的眼中立即闪过惊讶的光,与他同意神情的还有很多。<br />
众人一口一只,也不过两三口就吃完了。<br />
意犹未尽的众人齐齐看向盛世面前的一小盘。<br />
太不过瘾了啊!<br />
盛世笑着看向众人,一边剥龙虾,一边道:<br />
“既然大家都觉得味道不错,那从后天起,昌隆楼限量推出麻辣小龙虾宴,欢迎大家预定。”<br />
众人也知道今日只有这么一点了,只能遗憾离开。<br />
而在众人离开后,盛世当着李老太师的面吩咐下去:<br />
“给我爹传信,让他去新驿收购小龙虾。对了,小龙虾可以食用的事,也一并告知新驿的百姓,叮嘱他们这东西得煮透了,不然会拉肚子。”<br />
李老太师满意地捋了捋胡须。<br />
一旦开始收购那个小东西,百姓们不论是为了自己吃,还是为了卖,都会更加积极地抓。<br />
到时地里的害虫除掉了,百姓们也可以赚到钱,宁国公获得了利益,京都的这些饕鬄也满足了口腹之欲。<br />
简直是一举多得。<br />
“宁国公,老夫能先订上一桌吗?”<br />
虽然李老太师嘴上不说,但盛世知道他能京都顺利地办事,少不了李老太师暗地里的帮忙。<br />
“老太师客气了,合该晚辈请您。”<br />
李老太师起身摆了摆手,笑着道:“老夫可不受贿。”<br />
等到小龙虾运到京都,盛世吃了一顿后,想了想又给长安和方瞻他们送了一些。毕竟等到新驿那边的野生小龙虾吃完,再想要吃,说不定得靠人工养殖了。<br />
议事厅内,听到自家主上给晋王送了小龙虾后,刚加入盛世阵营的吏部尚书忍不住提议道:<br />
“宁公,何不送晋王些美人?”<br />
主上也真是的,哪有用一顿小龙虾,拉拢手握兵权的权臣的?<br />
他这话一出,盛世喝茶的动作立即顿住了,而一旁的邬淳、崔润等人也齐齐看向了吏部尚书。<br />
吏部尚书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哪里说错了吗?<br />
“卑职听说晋王身边还没有枕边人。既然晋王说自己喜欢男子,那我们便可以投其所好,送几个美男子过去。”<br />
拉拢人,不外乎钱、权、色。<br />
钱,咱舍不得花。<br />
晋王手中的权又已经足够大,甚至能反过来构成威胁。<br />
所以色,便成了成本最小的拉拢手段。
还有人道:“陛下刚登基,便发生这样的灾害,宜王那边定然又要借机生事。不若陛下下个罪己诏,安抚一下人心?”<br />
罪己诏这种不痛不痒的东西, 李老太师自然当场就同意了。<br />
“往年筹粮,多来自江南, 但这两年江南百姓一直饱受战乱之苦, 怕是没有办法筹来粮食。”<br />
大凉这几年不是这边有灾,就是那边受害,各地别说备用粮了, 能让百姓们吃饱都算是奢侈。<br />
赈灾自然是要赈的,但粮食从哪里来呢?<br />
新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将国库里的粮食报了出来,随后低着头不敢再说话。<br />
如果江南和蜀地都筹不来粮食,那国库里囤的那点粮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br />
北地的粮食本就紧缺,想要筹粮简直就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大凉每次出现灾害,建元帝都不怎么赈灾的原因。<br />
实在是拿不出东西来。<br />
众人都知道大凉这个情况,当问到粮食从哪里来后,全都默契地闭口低头。<br />
盛世沉吟片刻后道:“粮食这事,我来想办法。”<br />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立即松了口气, 期盼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br />
李老太师顺势问道:“不知宁国公有何打算?”<br />
盛世也没卖关子,“广武县这几年都有在囤粮,用这些储备粮去赈灾的话,想来缺口也不太大,到时候再从其他地方筹集一些,应当是够了。”<br />
他没有将话说死,说赈灾的粮食全从广武县出。<br />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令众人心惊。<br />
广武只是一个县,其储备粮如何就能覆盖新驿五六个县的赈灾粮了?<br />
就在众人以为赈灾一事就这么完美解决的时候,却听盛世道:<br />
“不论是之前的天灾,还是这次新驿这次的虫害,都说明我们抗灾能力太弱,首当其冲便是粮食储备不够的问题。”<br />
众人面面相觑,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br />
他们也想让百姓种出更多粮食,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但这不是天时地利的事嘛,他们也没办法啊。<br />
盛世也没指望他们能想出办法,要是真的有办法,也不至于现在几个县受灾,就急得团团转,连粮食都拿不出来了。<br />
“广武县能有那么多余粮,是因为引进了新的庄稼。这几年这几种庄稼长势和收成都不错。既然广武作为试验田,已经取得了成效,我打算将这几种庄稼推广到全国。”<br />
说着,他看向李老太师,“不知老太师意下如何?”<br />
他这也算是解释了为何广武能有那么多余粮。<br />
原来是引进了新的粮食啊!<br />
李老太师也很惊讶,“竟然有这么好的庄稼?”<br />
盛世简单介绍了一下广武这几年种植的庄稼,包括土豆,以及套种增加产量的几种庄稼。<br />
在听到广武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后,众臣也惊了,纷纷觉得这些庄稼务必得推广至全大凉。<br />
但还是有人有些担忧:“这东西百姓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让他们将田地用来种这些东西,他们会不会不愿意?”<br />
盛世笑着道:“这倒不必担心。”<br />
谁也不是傻子,等到收获的时候,大家发现收成高,自然而然就会种了。<br />
再说了,他还有引导舆论的小报呢,官府加民间总能让大家开始种植的。<br />
“现在刚好可以种下一茬,正好可以用来当过冬的粮食。”<br />
见大家都没意见后,盛世便吩咐了下去,让户部去广武购买种子。户部尚书对此也很重视,决定亲自去广武,还说要请广武的种植专家来指导工作。<br />
不过朝臣们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百姓们在知道广武有产量高的新庄稼后,纷纷主动要求购买种子。<br />
“你当我傻啊,那可是宁公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br />
“宁公不藏私,将广武种的粮食种子拿出来分给我们,我们还能不识好歹?”<br />
“不止这个,自从宁公来了京都后,京都各大书局的书册价格又降了一倍。现在给孩子买书,也不像之前那般像割肉了。”<br />
“小报上广武的好东西,终于轮到我们了,果然还是得宁公当家啊。”<br />
这次从广武来的种植专家,居然是石村长带的队。<br />
石村长看到盛世自是一番激动,连呼了好几声“主上”后,便斗志昂扬地随户部尚书去给农科官员讲解土豆等的种植注意事项。<br />
而盛世则在后厨里,忙里偷闲地对付从新驿带回来的害虫。<br />
去赈灾的官员发现这种害虫不好除,很怕危害到周边的其他城镇,扩大受灾区域,于是令人抓了一桶害虫快马加鞭送回京都,想问问朝廷里有没有人知道这东西该如何根除。<br />
当这一桶害虫被放到大殿的时候,所有官员都被恶心得皱了眉头,只有盛世惊讶到惊喜。<br />
他一直以为害虫是蝗虫那类,却没想到所谓的害虫是外形很像龙虾的小东西。<br />
这东西也不是直接吃的庄稼,而是破坏了田地,害得庄稼从根部开始枯死。<br />
而且这东西擅长打洞,又繁殖极快,光靠抓想要根除确实有些麻烦。<br />
于是盛世大手一挥,对着众臣道:“抓不完,那就吃光算了。”<br />
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便只有吃到灭绝的份。<br />
众人惊恐地看着一脸兴致勃勃,仿佛眼前丑陋至极的东西是人间美味的盛世,心道:<br />
宁公,竟恐怖如斯!<br />
于是,为了让众臣相信这东西可以吃,盛世便亲自下了厨。幸好石村长这次带了不少广武特产,其中之一便是各类作料。<br />
于是麻辣小龙虾,便这么被端上了桌子。<br />
一桶小龙虾其实不够几个人吃,盛世为了让大家都尝尝,便勉为其难地将其分给了几十个大臣,每人也不过得到三两只。<br />
大臣们看他一脸心痛的神情欲哭无泪,忍不住在心里摆手。<br />
其实不必这么勉强的!真的!<br />
但宁国公下了令,他们也只能忍着恶心学着盛世的样子剥了丑陋虫子的外壳。<br />
李老先生倒是没觉得这东西恶心,别说这种丑陋的东西了,他年轻时候甚至吃过更恶心得虫子。<br />
人嘛,没有吃的时候,连树皮草根都能啃。<br />
盛世见他老人家剥得不熟练,便亲自帮他剥了几只虾。<br />
他手法娴熟,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吃这种东西。<br />
于是李老先生更期待这小东西的味道了。<br />
他老人家尝了一口后,浑浊的眼中立即闪过惊讶的光,与他同意神情的还有很多。<br />
众人一口一只,也不过两三口就吃完了。<br />
意犹未尽的众人齐齐看向盛世面前的一小盘。<br />
太不过瘾了啊!<br />
盛世笑着看向众人,一边剥龙虾,一边道:<br />
“既然大家都觉得味道不错,那从后天起,昌隆楼限量推出麻辣小龙虾宴,欢迎大家预定。”<br />
众人也知道今日只有这么一点了,只能遗憾离开。<br />
而在众人离开后,盛世当着李老太师的面吩咐下去:<br />
“给我爹传信,让他去新驿收购小龙虾。对了,小龙虾可以食用的事,也一并告知新驿的百姓,叮嘱他们这东西得煮透了,不然会拉肚子。”<br />
李老太师满意地捋了捋胡须。<br />
一旦开始收购那个小东西,百姓们不论是为了自己吃,还是为了卖,都会更加积极地抓。<br />
到时地里的害虫除掉了,百姓们也可以赚到钱,宁国公获得了利益,京都的这些饕鬄也满足了口腹之欲。<br />
简直是一举多得。<br />
“宁国公,老夫能先订上一桌吗?”<br />
虽然李老太师嘴上不说,但盛世知道他能京都顺利地办事,少不了李老太师暗地里的帮忙。<br />
“老太师客气了,合该晚辈请您。”<br />
李老太师起身摆了摆手,笑着道:“老夫可不受贿。”<br />
等到小龙虾运到京都,盛世吃了一顿后,想了想又给长安和方瞻他们送了一些。毕竟等到新驿那边的野生小龙虾吃完,再想要吃,说不定得靠人工养殖了。<br />
议事厅内,听到自家主上给晋王送了小龙虾后,刚加入盛世阵营的吏部尚书忍不住提议道:<br />
“宁公,何不送晋王些美人?”<br />
主上也真是的,哪有用一顿小龙虾,拉拢手握兵权的权臣的?<br />
他这话一出,盛世喝茶的动作立即顿住了,而一旁的邬淳、崔润等人也齐齐看向了吏部尚书。<br />
吏部尚书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哪里说错了吗?<br />
“卑职听说晋王身边还没有枕边人。既然晋王说自己喜欢男子,那我们便可以投其所好,送几个美男子过去。”<br />
拉拢人,不外乎钱、权、色。<br />
钱,咱舍不得花。<br />
晋王手中的权又已经足够大,甚至能反过来构成威胁。<br />
所以色,便成了成本最小的拉拢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