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眯着眼听着,面上并无意外之色,显是早已知晓。<br />
待晏朝说完,皇帝那双古井无波的眼朝傅瑶光望过来。<br />
“瑶儿,有什么想说的?”<br />
傅瑶光起身跪倒。<br />
“父皇,儿臣不知晏大人和方将军这些筹谋,误了大事,儿臣向父皇请罪。”<br />
“你为何当日会去膳房?”<br />
皇帝语气温和,但自上而下投来的目光带着几分审视。<br />
云纱水袖之下,傅瑶光手指缓缓握紧。<br />
她面上一派镇定,心头却有些慌。<br />
“父皇容禀,儿臣……”<br />
“儿臣在京中时,曾听皇兄和各国的几位王爷提及家乡风物,梁王、晋王几位王爷也都说过,自己家乡民间和贵胄之间的饮食很多都是不一样的。”<br />
“儿臣知道父皇重视此次寿宴,不想在这种细微之处出了差头,便想着去膳房看看。”<br />
一番话她说得轻声细气,稍作停顿之后,她朝着皇帝的方向悄悄看了眼,而后又道:<br />
“儿臣知错了,愿领父皇责罚。”<br />
“朕听王禄说,王喜交代,你是为了晋王才撤换的那些茶点?”<br />
傅瑶光知道,这些事肯定是瞒不过皇帝的,方才本也没想隐瞒。<br />
她斟酌着,半真半假地开口回道:<br />
“不只,晋王说在姜国,京中人皆不喜甜食,只民间好甜,还有梁王殿下也说,在他的国家,京都喜好浓茶,民间却难寻见,还有卫国,卫国朝中大多是武将,根本不喜茶点。”<br />
“只是当时只说是晋王之故,未提其他,因为儿臣往日也跟晋王相对熟悉些。”<br />
傅瑶光这番话实则有些不合规矩的,可确是诚恳,皇帝沉吟着,而后点点头让她起来。<br />
“怀安,先前让你查的,继续去给朕查清楚,但与此事无关的,也莫要牵涉进来。”<br />
“明日,四皇子、还有怀安你,同几位质王一起,为朕去安抚一下的各国使团。”<br />
“微臣领旨。”<br />
傅瑶光听闻,沉吟片刻,对皇帝道:<br />
“父皇、儿臣可以和四皇兄一起去吗?”<br />
“周国带领使团入乾国的是公主,好些使臣也都是女子,四皇兄等人都是男子,只怕会有不便。”<br />
皇帝睨她一眼,倒也没为难她,笑着点点头道:<br />
“也好,你想去那便一起去吧。”<br />
他摆摆手,将配合晏朝的那几位大臣的一一安排罢,让他们一并退下。<br />
走到殿外,傅瑶光才松了口气。<br />
身后脚步逼近,不待她回身,晏朝便几步走到她身畔。<br />
“臣同殿下也算半个同窗,此前竟从未看出,殿下也有为官的天分。”<br />
言外之意这是说她巧言善辩?<br />
傅瑶光也未回头,搭上烟萝扶过来的手慢悠悠道:<br />
“多谢晏大人夸奖。”<br />
“儿臣儿臣,既为儿女,也是臣工,应该的。”<br />
“殿下。”<br />
晏朝音色微沉,带着些说不清的意味。<br />
“殿下是大乾的公主,一切都应以大乾为先。”<br />
傅瑶光觉着有些不解。<br />
诚然之前那些茶点,在她不知有无毒性的时候,不愿将之交予晏朝,在他看来确是有包庇之嫌,可她本就没有必要同晏朝解释,晏朝也没有资格过问她这些。<br />
倒不知这人眼下是用什么立场来同她说这些话。<br />
她本就不是个温婉的性子,转过身朝向他。<br />
“晏大人莫不是还想来过问我的私事?”<br />
沉闷的雨前热意难消,本就令人无端烦闷。<br />
晏朝诸般思量堵在心头无从开口,素来淡漠的双眼微生波澜,沉沉地望着傅瑶光。<br />
“我对晏大人素来敬重,反倒是晏大人自己,对我似是有些偏见。”<br />
“大局和私心,我分得清,便不劳晏大人耳提面命一次次地来提点了。”<br />
晏朝无言许久,片刻后冷声道:<br />
“殿下说的最好是真的。”<br />
傅瑶光再不同他多说,径直朝永彰宫走去。<br />
翌日,傅瑶光刚出永彰宫的门,便看到宫外的谢瞻。<br />
冠服佩履,无一不是珍物,雪色缎袍、金丝纹绣,腰间白玉通润灵秀,清雅矜贵。<br />
他天生含情温柔的眉眼,每每朝她望过来,都让她心生错觉,迷失在他编造出的幻象中。<br />
傅瑶光垂下眼,走下石阶。<br />
她再也不会被他这副表象蒙骗了。<br />
“晋王殿下。”她慢慢唤道。<br />
谢瞻微怔。<br />
平素她都是唤他谢瞻,年幼时唤过一阵晋王哥哥,印象中她从未这般生疏地唤他。<br />
“公主。”<br />
他只一瞬分神,而后便神色如常地朝她行礼。<br />
“使馆设在行宫较偏远的地方,想着公主可能会觉着无趣,便来与公主做个伴。”<br />
傅瑶光弯着唇笑意浅淡。<br />
“晋王殿下有心了。”<br />
“公主唤臣的名便是。”<br />
谢瞻微微拧眉,“公主可是还在为那件事生气?”<br />
“臣身为他国质子,却做了如此违逆之事,公主为此而不悦是应该的,臣无可辩解。”<br />
他望向宫道两旁妍秀的花叶,微带叹息地说道:<br />
“只是见公主这般,我有些难过。”<br />
谢瞻素来一副温和面貌,以往无论对什么人都不会太过亲近,便是从前的傅瑶光,也都是她主动地多。<br />
曾经她希望在谢瞻心中,她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如今她却不需要了。<br />
她望向谢瞻,绮罗繁复的宫裙衬得她高贵不容直视,步摇花钿浮着细碎珠光,晨光映地她此刻娇艳如初绽芙蓉。<br />
“谢瞻,若我想去封地,你会同我一起去吗?”<br />
傅瑶光的封地很大,北地的十二州郡都在她的封地之内,比许多不得圣宠的皇子要大许多,只是谁都知道,皇帝不会让傅瑶光去封地。<br />
前世谢瞻与她成婚,想来便是不想离开大乾的京都。<br />
她话音落下,谢瞻似是有些怔神。<br />
片刻后,他勾起笑意,垂着眼轻声道:“只要公主愿意,臣自然也愿意。”<br />
傅瑶光紧紧盯着谢瞻的神色,并未错过他眉眼间一掠而过的迟疑。<br />
她也带着笑意,随口道:“好,我记下了。”<br />
“若日后我去封地,定会向父皇请旨。”<br />
言罢,不再看谢瞻的反应,傅瑶光回过身想继续朝着使馆的方向去。<br />
只是这一转身,便瞧见前面不远不近的地方,晏朝一身玄青官袍负手而立,平静眼眸无波无澜地望着她和谢瞻的方向。<br />
对上傅瑶光的视线,晏朝倾身礼罢,淡声道:<br />
“公主。”<br />
“晋王殿下。”<br />
他定定地朝傅瑶光望了一瞬,而后道:<br />
“公主,既是在此遇见,不如同行如何?”<br />
第5章<br />
行宫使馆离皇亲朝臣的居所还要远些,平日里若有人往这边来,便是极为惹眼的。<br />
傅瑶光此前也没来过使馆这边,今日亲自来走这一趟,才知道这边的偏远。<br />
先前她还设想过,谢瞻若想和卫国私下达成什么协议,至少前世的这个时候便应该是有所动作的,但夜宴那日他离间卫国使臣的计策失算,这几日他便是有心想做什么,只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往使馆这边来。<br />
见谢瞻走在她身侧稍靠后的位置,傅瑶光微一侧身,状若无意地问谢瞻道:<br />
“谢瞻,你之前来过这边吗?”<br />
“整个太成行宫内我都没见过桂花,这边竟然栽了这么多。”<br />
她只稍稍偏朝向谢瞻,他便微微倾下身,专注而温和地听她问话,待她问罢,谢瞻微微摇头,温声道:<br />
“并未来过,到行宫之后,若不是陛下和公主传召,臣很少出宫门。”<br />
谢瞻言罢,另一边晏朝淡然出声:
待晏朝说完,皇帝那双古井无波的眼朝傅瑶光望过来。<br />
“瑶儿,有什么想说的?”<br />
傅瑶光起身跪倒。<br />
“父皇,儿臣不知晏大人和方将军这些筹谋,误了大事,儿臣向父皇请罪。”<br />
“你为何当日会去膳房?”<br />
皇帝语气温和,但自上而下投来的目光带着几分审视。<br />
云纱水袖之下,傅瑶光手指缓缓握紧。<br />
她面上一派镇定,心头却有些慌。<br />
“父皇容禀,儿臣……”<br />
“儿臣在京中时,曾听皇兄和各国的几位王爷提及家乡风物,梁王、晋王几位王爷也都说过,自己家乡民间和贵胄之间的饮食很多都是不一样的。”<br />
“儿臣知道父皇重视此次寿宴,不想在这种细微之处出了差头,便想着去膳房看看。”<br />
一番话她说得轻声细气,稍作停顿之后,她朝着皇帝的方向悄悄看了眼,而后又道:<br />
“儿臣知错了,愿领父皇责罚。”<br />
“朕听王禄说,王喜交代,你是为了晋王才撤换的那些茶点?”<br />
傅瑶光知道,这些事肯定是瞒不过皇帝的,方才本也没想隐瞒。<br />
她斟酌着,半真半假地开口回道:<br />
“不只,晋王说在姜国,京中人皆不喜甜食,只民间好甜,还有梁王殿下也说,在他的国家,京都喜好浓茶,民间却难寻见,还有卫国,卫国朝中大多是武将,根本不喜茶点。”<br />
“只是当时只说是晋王之故,未提其他,因为儿臣往日也跟晋王相对熟悉些。”<br />
傅瑶光这番话实则有些不合规矩的,可确是诚恳,皇帝沉吟着,而后点点头让她起来。<br />
“怀安,先前让你查的,继续去给朕查清楚,但与此事无关的,也莫要牵涉进来。”<br />
“明日,四皇子、还有怀安你,同几位质王一起,为朕去安抚一下的各国使团。”<br />
“微臣领旨。”<br />
傅瑶光听闻,沉吟片刻,对皇帝道:<br />
“父皇、儿臣可以和四皇兄一起去吗?”<br />
“周国带领使团入乾国的是公主,好些使臣也都是女子,四皇兄等人都是男子,只怕会有不便。”<br />
皇帝睨她一眼,倒也没为难她,笑着点点头道:<br />
“也好,你想去那便一起去吧。”<br />
他摆摆手,将配合晏朝的那几位大臣的一一安排罢,让他们一并退下。<br />
走到殿外,傅瑶光才松了口气。<br />
身后脚步逼近,不待她回身,晏朝便几步走到她身畔。<br />
“臣同殿下也算半个同窗,此前竟从未看出,殿下也有为官的天分。”<br />
言外之意这是说她巧言善辩?<br />
傅瑶光也未回头,搭上烟萝扶过来的手慢悠悠道:<br />
“多谢晏大人夸奖。”<br />
“儿臣儿臣,既为儿女,也是臣工,应该的。”<br />
“殿下。”<br />
晏朝音色微沉,带着些说不清的意味。<br />
“殿下是大乾的公主,一切都应以大乾为先。”<br />
傅瑶光觉着有些不解。<br />
诚然之前那些茶点,在她不知有无毒性的时候,不愿将之交予晏朝,在他看来确是有包庇之嫌,可她本就没有必要同晏朝解释,晏朝也没有资格过问她这些。<br />
倒不知这人眼下是用什么立场来同她说这些话。<br />
她本就不是个温婉的性子,转过身朝向他。<br />
“晏大人莫不是还想来过问我的私事?”<br />
沉闷的雨前热意难消,本就令人无端烦闷。<br />
晏朝诸般思量堵在心头无从开口,素来淡漠的双眼微生波澜,沉沉地望着傅瑶光。<br />
“我对晏大人素来敬重,反倒是晏大人自己,对我似是有些偏见。”<br />
“大局和私心,我分得清,便不劳晏大人耳提面命一次次地来提点了。”<br />
晏朝无言许久,片刻后冷声道:<br />
“殿下说的最好是真的。”<br />
傅瑶光再不同他多说,径直朝永彰宫走去。<br />
翌日,傅瑶光刚出永彰宫的门,便看到宫外的谢瞻。<br />
冠服佩履,无一不是珍物,雪色缎袍、金丝纹绣,腰间白玉通润灵秀,清雅矜贵。<br />
他天生含情温柔的眉眼,每每朝她望过来,都让她心生错觉,迷失在他编造出的幻象中。<br />
傅瑶光垂下眼,走下石阶。<br />
她再也不会被他这副表象蒙骗了。<br />
“晋王殿下。”她慢慢唤道。<br />
谢瞻微怔。<br />
平素她都是唤他谢瞻,年幼时唤过一阵晋王哥哥,印象中她从未这般生疏地唤他。<br />
“公主。”<br />
他只一瞬分神,而后便神色如常地朝她行礼。<br />
“使馆设在行宫较偏远的地方,想着公主可能会觉着无趣,便来与公主做个伴。”<br />
傅瑶光弯着唇笑意浅淡。<br />
“晋王殿下有心了。”<br />
“公主唤臣的名便是。”<br />
谢瞻微微拧眉,“公主可是还在为那件事生气?”<br />
“臣身为他国质子,却做了如此违逆之事,公主为此而不悦是应该的,臣无可辩解。”<br />
他望向宫道两旁妍秀的花叶,微带叹息地说道:<br />
“只是见公主这般,我有些难过。”<br />
谢瞻素来一副温和面貌,以往无论对什么人都不会太过亲近,便是从前的傅瑶光,也都是她主动地多。<br />
曾经她希望在谢瞻心中,她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如今她却不需要了。<br />
她望向谢瞻,绮罗繁复的宫裙衬得她高贵不容直视,步摇花钿浮着细碎珠光,晨光映地她此刻娇艳如初绽芙蓉。<br />
“谢瞻,若我想去封地,你会同我一起去吗?”<br />
傅瑶光的封地很大,北地的十二州郡都在她的封地之内,比许多不得圣宠的皇子要大许多,只是谁都知道,皇帝不会让傅瑶光去封地。<br />
前世谢瞻与她成婚,想来便是不想离开大乾的京都。<br />
她话音落下,谢瞻似是有些怔神。<br />
片刻后,他勾起笑意,垂着眼轻声道:“只要公主愿意,臣自然也愿意。”<br />
傅瑶光紧紧盯着谢瞻的神色,并未错过他眉眼间一掠而过的迟疑。<br />
她也带着笑意,随口道:“好,我记下了。”<br />
“若日后我去封地,定会向父皇请旨。”<br />
言罢,不再看谢瞻的反应,傅瑶光回过身想继续朝着使馆的方向去。<br />
只是这一转身,便瞧见前面不远不近的地方,晏朝一身玄青官袍负手而立,平静眼眸无波无澜地望着她和谢瞻的方向。<br />
对上傅瑶光的视线,晏朝倾身礼罢,淡声道:<br />
“公主。”<br />
“晋王殿下。”<br />
他定定地朝傅瑶光望了一瞬,而后道:<br />
“公主,既是在此遇见,不如同行如何?”<br />
第5章<br />
行宫使馆离皇亲朝臣的居所还要远些,平日里若有人往这边来,便是极为惹眼的。<br />
傅瑶光此前也没来过使馆这边,今日亲自来走这一趟,才知道这边的偏远。<br />
先前她还设想过,谢瞻若想和卫国私下达成什么协议,至少前世的这个时候便应该是有所动作的,但夜宴那日他离间卫国使臣的计策失算,这几日他便是有心想做什么,只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往使馆这边来。<br />
见谢瞻走在她身侧稍靠后的位置,傅瑶光微一侧身,状若无意地问谢瞻道:<br />
“谢瞻,你之前来过这边吗?”<br />
“整个太成行宫内我都没见过桂花,这边竟然栽了这么多。”<br />
她只稍稍偏朝向谢瞻,他便微微倾下身,专注而温和地听她问话,待她问罢,谢瞻微微摇头,温声道:<br />
“并未来过,到行宫之后,若不是陛下和公主传召,臣很少出宫门。”<br />
谢瞻言罢,另一边晏朝淡然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