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他笑道:“但臣更想跟着公主。”<br />
“这两册便放在这边吧。”<br />
“为什么?”<br />
傅瑶光看了眼那两本古书问道。<br />
“我手中的几册是陈敬之谪居西南时作的许多文章,是一些官家事,这两册写的确却是一些其他的随记。”<br />
晏朝随手拿过方才他看的一册翻开,“如这篇所写,陈敬之拜访道观,三日后方才回府,他妻子知他回来,亲手为他置办酒菜,两位爱妾侍于一旁,一位斟酒布菜,一位则为解语花。”<br />
“陈敬之当晚作这篇文章,叹那老道自封是方外逍遥客,却不知何为红尘乐事。”<br />
傅瑶光松开他,轻哼道:<br />
“原来是这种文章,也就是骗骗读书人罢了。”<br />
“若我说,这陈敬之定是在编故事。”<br />
晏朝蓦地笑了,他放下书,侧过身仰头看她。<br />
“怎么讲?”<br />
“他既是谪居,那必定是贬黜外放,道观既能接待他,那显然不是年岁忙的时候,非年非节,他还敢一妻二妾同时留于正院,除非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升了,否则光是前朝的那群言官便能把他脊梁骨戳折了。”<br />
“确是如此。”<br />
晏朝看了眼书,又道:<br />
“这篇文章后有另一篇文记,言自道观回府,醉后大梦一场,娇妻美妾不过是醉时梦呓。”<br />
“原来是做梦。”<br />
傅瑶光笑看向他,“那晏大人醉酒后也会随手写文章吗?”<br />
“不会。”<br />
晏朝揽她到腿上。<br />
“臣从未醉过酒。”<br />
“真的呀?”<br />
傅瑶光起身走到榻边,拿起酒壶和酒盏,又回到他旁边。<br />
“那今天便让晏大人醉一醉。”<br />
她也没将酒盏递给他,只是自饮一口,而后覆上他唇。<br />
如此几次,酒壶便见了底,一壶温酒尽数被晏朝饮尽。<br />
他确是很少喝酒,但也不是不会喝。<br />
若细论起来,她酒力可能还不如他。<br />
傅瑶光坐在他怀中,看他面色如常,起身便到门旁低声吩咐:<br />
“琼珠,再温两壶酒送来。”<br />
“是。”<br />
不多时,琼珠目不斜视地送了两壶酒到暖阁内,而后退下反手关了门。<br />
傅瑶光捏着她的琉璃盏,也没让人再送个酒盏进来,只自己满上。<br />
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让晏朝醉,只是玩心起来,故意想和他嬉闹。<br />
每每喂他吃酒,她也都是看着他的神情并无异样,才给他喝。<br />
又一盏酒见了空,他还是那副样子。<br />
“晏大人……”<br />
她话开口道了半句,便被他蓦地抱起,他将她放到美人榻上,抬手将轩窗推开,站在榻边沉默地盯着她良久,而后俯下身覆住她。<br />
傅瑶光醒过来时,轩窗已然阖上,满室静谧,晏朝也不在暖阁中。<br />
她坐起身,有些头昏,想起未醉时,她原只是想让他醉一醉,但后来剩下的那壶酒她也喝了不少。<br />
后来的事她也记不大清了,但总归也就她和他二人,当不至于出什么问题。<br />
她套上外衫,走出暖阁。<br />
晏朝站在湖边,听见动静,朝她望过来。<br />
“醒了?”他沉声问。<br />
“你灌我酒。”她走到他身边低声道。<br />
“公主再想想,今日是谁灌谁的酒。”<br />
“你灌我的酒。”她小声重复道。<br />
傅瑶光任晏朝揽过她的腰身,看着湖面上的薄雪,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他说着话。<br />
“晏朝,定州的那些事,父皇那边是如何决断的?”<br />
“陈琢会因为舞弊一案被判流放吗?”<br />
她想起乔慈当时看陈琢的眼神。<br />
若是陈琢流放,乔慈只怕要去了半条命。<br />
只是她虽是心中怜惜乔慈,几次进宫请安却也没开口求过情。<br />
这段时间,谢瞻被禁足在府,定州入京的那些人俱是被羁押在牢中,一切都是尘埃落定的,倘若说她还有什么挂念,那便是乔慈了。<br />
回京前她遣人问过,乔慈只是留在定州,守着和陈琢的那方院落,她留了人,又安排了药堂的大夫定期为她看诊,可仍是有些放不下心。<br />
“陈琢不会被重判,不过他倒是也无缘科考了。”晏朝道。<br />
“那其他的人呢?”<br />
“定州官员或杀或流放,只等刑部过文书了,定远侯抄家,不过他只认敛财,和晋王也只是私交,将和晋王勾结一事尽数推到他的副将身上了。”<br />
“因指认晋王的多是人证和口供,定远侯如是辩解倒也是合理,不过前日上朝陛下明旨判定远侯罢官流放,如今也只剩下一个晋王了。”晏朝淡声道。<br />
“谢瞻这阵子在府中禁闭,到底还是舒服了些,如今定远侯判决下来,下一个便也该轮到他了。”<br />
听着傅瑶光这番话,晏朝微微沉默了会,低声道:<br />
“今日刑部便要去晋王府中拿人。”<br />
“今日?”傅瑶光惊讶道。<br />
“那你还同我来这边?”<br />
“晋王一案大理寺不经手,这也是陛下的意思,要避嫌。”晏朝声音淡淡。<br />
“……”<br />
“因为我?”傅瑶光沉吟着问道。<br />
“是,也不是。”<br />
他看她一眼,“交由刑部三司也好,对上晋王,我心中确是难有公允。”<br />
“所以这阵子是在核定定远侯的判决?可是审定远侯,谢瞻便一点动静都没有?”<br />
傅瑶光心里有些不安,“定远侯若是罪名落实,他也离死不远了,怎么会这么消停。”<br />
一直回到别苑的卧房,傅瑶光都有些心不在焉。<br />
她让烟萝派人回京去打听一下,可派出的御林军还未回报,宫里的人便已然来到别苑请见。<br />
更深露重的时候,她和晏朝来到偏厅。<br />
传旨的小公公一脸凝重,对她和晏朝行过礼,而后细着嗓子道:<br />
“陛下命晏大人即刻启程回京面圣。”<br />
“可是京中出了什么事?”傅瑶光皱眉问道。<br />
来的这个小公公也是皇帝身边王禄的徒弟,他看了看二人,倒也没隐瞒。<br />
“回殿下的话,晋王谢瞻私逃出京,今日刑部和御林军却是扑了空。”<br />
“私逃出京?”<br />
傅瑶光惊讶,“御林军和禁军一同去拿人,还能让人跑了?”<br />
若是这样,京中如今得闹成什么样。<br />
“不是今日走的。”<br />
“晋王府中书房内,只一个和晋王身形相似的亲随,进府时都没反抗,任由刑部的人将他带走了,只是无论是问他什么,都拒不开口。”<br />
“晋王府中还有何人?”晏朝蓦地问道。<br />
“所有的随侍仆从都在,但刑部的人却也不能确认哪些人是晋王身边的亲随。”<br />
“竟然逃了。”<br />
傅瑶光喃喃道,她看向晏朝。<br />
“父皇宣你回京,那我同你一起回去。”<br />
“我想去晋王府看一看。”她低声道。<br />
所谓的晋王府,也只是父皇赏赐的一处京中不大起眼的宅邸,对于他们这些异国质子,住在宫中还是府中,全看父皇一句话罢了。<br />
傅瑶光看向来传话的小公公。<br />
“还请公公在外稍候。”<br />
“好说,只是殿下可要快些,陛下那边实是传得急昭,耽搁太久总归是不大好交代的。”<br />
满脸焦色的小公公退了出去。<br />
从京郊连夜回了城内,晏朝进宫复命,傅瑶光则径直回了公主府,她唤来周则安。<br />
周则安也是刚回到府中。<br />
“晋王府现下情况如何?”<br />
“阖府上下的人都已经被下狱了,方才晏大人带着人去抄了晋王府,这会府里已经封禁了。”
“这两册便放在这边吧。”<br />
“为什么?”<br />
傅瑶光看了眼那两本古书问道。<br />
“我手中的几册是陈敬之谪居西南时作的许多文章,是一些官家事,这两册写的确却是一些其他的随记。”<br />
晏朝随手拿过方才他看的一册翻开,“如这篇所写,陈敬之拜访道观,三日后方才回府,他妻子知他回来,亲手为他置办酒菜,两位爱妾侍于一旁,一位斟酒布菜,一位则为解语花。”<br />
“陈敬之当晚作这篇文章,叹那老道自封是方外逍遥客,却不知何为红尘乐事。”<br />
傅瑶光松开他,轻哼道:<br />
“原来是这种文章,也就是骗骗读书人罢了。”<br />
“若我说,这陈敬之定是在编故事。”<br />
晏朝蓦地笑了,他放下书,侧过身仰头看她。<br />
“怎么讲?”<br />
“他既是谪居,那必定是贬黜外放,道观既能接待他,那显然不是年岁忙的时候,非年非节,他还敢一妻二妾同时留于正院,除非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升了,否则光是前朝的那群言官便能把他脊梁骨戳折了。”<br />
“确是如此。”<br />
晏朝看了眼书,又道:<br />
“这篇文章后有另一篇文记,言自道观回府,醉后大梦一场,娇妻美妾不过是醉时梦呓。”<br />
“原来是做梦。”<br />
傅瑶光笑看向他,“那晏大人醉酒后也会随手写文章吗?”<br />
“不会。”<br />
晏朝揽她到腿上。<br />
“臣从未醉过酒。”<br />
“真的呀?”<br />
傅瑶光起身走到榻边,拿起酒壶和酒盏,又回到他旁边。<br />
“那今天便让晏大人醉一醉。”<br />
她也没将酒盏递给他,只是自饮一口,而后覆上他唇。<br />
如此几次,酒壶便见了底,一壶温酒尽数被晏朝饮尽。<br />
他确是很少喝酒,但也不是不会喝。<br />
若细论起来,她酒力可能还不如他。<br />
傅瑶光坐在他怀中,看他面色如常,起身便到门旁低声吩咐:<br />
“琼珠,再温两壶酒送来。”<br />
“是。”<br />
不多时,琼珠目不斜视地送了两壶酒到暖阁内,而后退下反手关了门。<br />
傅瑶光捏着她的琉璃盏,也没让人再送个酒盏进来,只自己满上。<br />
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让晏朝醉,只是玩心起来,故意想和他嬉闹。<br />
每每喂他吃酒,她也都是看着他的神情并无异样,才给他喝。<br />
又一盏酒见了空,他还是那副样子。<br />
“晏大人……”<br />
她话开口道了半句,便被他蓦地抱起,他将她放到美人榻上,抬手将轩窗推开,站在榻边沉默地盯着她良久,而后俯下身覆住她。<br />
傅瑶光醒过来时,轩窗已然阖上,满室静谧,晏朝也不在暖阁中。<br />
她坐起身,有些头昏,想起未醉时,她原只是想让他醉一醉,但后来剩下的那壶酒她也喝了不少。<br />
后来的事她也记不大清了,但总归也就她和他二人,当不至于出什么问题。<br />
她套上外衫,走出暖阁。<br />
晏朝站在湖边,听见动静,朝她望过来。<br />
“醒了?”他沉声问。<br />
“你灌我酒。”她走到他身边低声道。<br />
“公主再想想,今日是谁灌谁的酒。”<br />
“你灌我的酒。”她小声重复道。<br />
傅瑶光任晏朝揽过她的腰身,看着湖面上的薄雪,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他说着话。<br />
“晏朝,定州的那些事,父皇那边是如何决断的?”<br />
“陈琢会因为舞弊一案被判流放吗?”<br />
她想起乔慈当时看陈琢的眼神。<br />
若是陈琢流放,乔慈只怕要去了半条命。<br />
只是她虽是心中怜惜乔慈,几次进宫请安却也没开口求过情。<br />
这段时间,谢瞻被禁足在府,定州入京的那些人俱是被羁押在牢中,一切都是尘埃落定的,倘若说她还有什么挂念,那便是乔慈了。<br />
回京前她遣人问过,乔慈只是留在定州,守着和陈琢的那方院落,她留了人,又安排了药堂的大夫定期为她看诊,可仍是有些放不下心。<br />
“陈琢不会被重判,不过他倒是也无缘科考了。”晏朝道。<br />
“那其他的人呢?”<br />
“定州官员或杀或流放,只等刑部过文书了,定远侯抄家,不过他只认敛财,和晋王也只是私交,将和晋王勾结一事尽数推到他的副将身上了。”<br />
“因指认晋王的多是人证和口供,定远侯如是辩解倒也是合理,不过前日上朝陛下明旨判定远侯罢官流放,如今也只剩下一个晋王了。”晏朝淡声道。<br />
“谢瞻这阵子在府中禁闭,到底还是舒服了些,如今定远侯判决下来,下一个便也该轮到他了。”<br />
听着傅瑶光这番话,晏朝微微沉默了会,低声道:<br />
“今日刑部便要去晋王府中拿人。”<br />
“今日?”傅瑶光惊讶道。<br />
“那你还同我来这边?”<br />
“晋王一案大理寺不经手,这也是陛下的意思,要避嫌。”晏朝声音淡淡。<br />
“……”<br />
“因为我?”傅瑶光沉吟着问道。<br />
“是,也不是。”<br />
他看她一眼,“交由刑部三司也好,对上晋王,我心中确是难有公允。”<br />
“所以这阵子是在核定定远侯的判决?可是审定远侯,谢瞻便一点动静都没有?”<br />
傅瑶光心里有些不安,“定远侯若是罪名落实,他也离死不远了,怎么会这么消停。”<br />
一直回到别苑的卧房,傅瑶光都有些心不在焉。<br />
她让烟萝派人回京去打听一下,可派出的御林军还未回报,宫里的人便已然来到别苑请见。<br />
更深露重的时候,她和晏朝来到偏厅。<br />
传旨的小公公一脸凝重,对她和晏朝行过礼,而后细着嗓子道:<br />
“陛下命晏大人即刻启程回京面圣。”<br />
“可是京中出了什么事?”傅瑶光皱眉问道。<br />
来的这个小公公也是皇帝身边王禄的徒弟,他看了看二人,倒也没隐瞒。<br />
“回殿下的话,晋王谢瞻私逃出京,今日刑部和御林军却是扑了空。”<br />
“私逃出京?”<br />
傅瑶光惊讶,“御林军和禁军一同去拿人,还能让人跑了?”<br />
若是这样,京中如今得闹成什么样。<br />
“不是今日走的。”<br />
“晋王府中书房内,只一个和晋王身形相似的亲随,进府时都没反抗,任由刑部的人将他带走了,只是无论是问他什么,都拒不开口。”<br />
“晋王府中还有何人?”晏朝蓦地问道。<br />
“所有的随侍仆从都在,但刑部的人却也不能确认哪些人是晋王身边的亲随。”<br />
“竟然逃了。”<br />
傅瑶光喃喃道,她看向晏朝。<br />
“父皇宣你回京,那我同你一起回去。”<br />
“我想去晋王府看一看。”她低声道。<br />
所谓的晋王府,也只是父皇赏赐的一处京中不大起眼的宅邸,对于他们这些异国质子,住在宫中还是府中,全看父皇一句话罢了。<br />
傅瑶光看向来传话的小公公。<br />
“还请公公在外稍候。”<br />
“好说,只是殿下可要快些,陛下那边实是传得急昭,耽搁太久总归是不大好交代的。”<br />
满脸焦色的小公公退了出去。<br />
从京郊连夜回了城内,晏朝进宫复命,傅瑶光则径直回了公主府,她唤来周则安。<br />
周则安也是刚回到府中。<br />
“晋王府现下情况如何?”<br />
“阖府上下的人都已经被下狱了,方才晏大人带着人去抄了晋王府,这会府里已经封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