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诶,好!”鲍北元笑眯眯应下。<br />
一碗豆乳米麻薯是十文。<br />
小料的话,一勺子是两文。<br />
若是两样都加,那一碗就是十四文,两碗就是二十八文。<br />
开门红哇!<br />
他正高兴着,这时,食客里靠着门的那一桌,有个中年夫郎转过身子,开口道:“鲍家小子,你真卖起饮子了?”<br />
鲍北元定睛一瞧,有些眼熟,肯定去他家面馆吃过面。<br />
而且,人家还认识他呢。<br />
他忙笑着道:“叔,我这饮子便宜又好喝,你要不要尝尝?我加了碎冰,凉呼呼的,一碗下肚,又解暑又痛快。”<br />
其实,夏季时,龚力生的凉粉铺子会免费提供绿豆水。<br />
夏天本就热,炒凉粉更热,若是不让食客们喝点东西润口,那生意肯定要差上不少。<br />
但龚力生的绿豆水,一斤豆子能煮出一大锅水,绿豆味极淡。<br />
能来吃炒凉粉的,兜里一般都不差钱——红薯芡粉一斤是十三文,能做五斤凉粉,每斤凉粉的成本就是两文六厘,再用油炒一下,一碗就要七文。<br />
而且,炒凉粉不是正经饭食。<br />
是小吃!<br />
所以,来吃炒凉粉的,一般都喝得起乳茶饮子。<br />
那中年夫郎听了鲍北元的话,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他还真有些渴。<br />
他站起身来,引得店里的其余人都看了过来。<br />
“都有什么饮子?”中年夫郎站在独轮车前询问。<br />
这时龚力生端着两个碗也来到了店门口,闻言立马介绍起来:“陈升,这小子的饮子有两种,一种是茉莉茶饮,虽普普通通,但便宜,一提子才两文。”<br />
“另一种叫豆乳米麻薯,来,小元,你给我打两碗,让你升叔瞧瞧。”<br />
鲍北元一手接过碗,口中甜甜的喊升叔,然后他打开豆乳米麻薯的陶罐,先舀茶汤,再放蜜红豆、小汤圆、米麻薯。<br />
米麻薯他多加了一筷子。<br />
最后再撒上黄豆粉。<br />
茶汤里放了碎冰,这一路走来,碎冰化了,但茶汤凉意不减。<br />
龚力生这会儿也有些渴,把碗接过去,手指触及到凉凉的碗壁,他忍不住将碗送到嘴边喝了一口。<br />
凉丝丝,甜滋滋。<br />
一口下肚,嘴巴里的渴意瞬间没了。<br />
爽!<br />
他笑了起来:“就是这个味儿,好喝。”<br />
陈升本就被丰富的小料吸引,见龚力生这个反应,立马道:“我也买一碗吧。”<br />
说着,他扭头看向同桌的几人:“当家的,你喝不?”<br />
有一个中年模样的男人点头:“买吧。”<br />
鲍北元赶紧应声,然后看向了龚力生:“生哥,我能用用你家的碗不?待会我再给你一碗豆乳米麻薯!”<br />
龚力生闻言,立马皱眉:“给什么给,你这小本生意的,先顾得住你自己再说吧。我给你拿碗。”<br />
他说着转身进铺子。<br />
不就是用几个碗,用来盛茶的,刷起来好刷,不费事。<br />
鲍北元感激不尽,赶紧道谢。<br />
很快,龚力生端着两个碗出来。<br />
他给陈升打了两碗豆乳米麻薯,陈升也是两种小料都要,不过,见他只夹了一筷子米麻薯,陈升不由问:“龚老板的不是两筷子吗?”<br />
“生哥帮我良多,一直照顾我生意,我每次都是给生哥两筷子的。”<br />
鲍北元忙解释:“不过,今日升叔你是除了生哥之外,第一个买我饮子的,我也给你再添一筷子。”<br />
陈升闻言,很是满意。<br />
但给钱时,他却是多给了两文:“你这小子也不容易,我一个当叔的,不至于占你便宜。”<br />
鲍北元捧着铜板,一时间百感交集,好人真多,除了他哥。<br />
他笑着道:“谢谢升叔照顾我生意。”<br />
店里的其他食客瞧着这一幕,又有三个人站了起来,想要买饮子。<br />
于是鲍北元又卖出去一提子豆乳米麻薯,两提子茉莉蜜茶。<br />
这时,陈升已经把米麻薯吃到了嘴里。<br />
他家境不差,也是喝遍了北阳县的饮子店。<br />
可米麻薯他真没吃过!<br />
口感太神奇了,衬得珍珠小汤圆都硬硬的。<br />
他扭头看向鲍北元:“鲍家小子,你待会随我回家吧,你这个饮子,我全要了。”<br />
鲍北元:“!”<br />
他大喜,忙应下。<br />
龚力生这会儿已经喝完了他那碗豆乳米麻薯,他满足的拍着肚子,也笑着道:“小元,你升叔家人多,你这两罐子怕是不够分的。”<br />
陈升夫家是开染坊的,一家子二十多口人住一起。<br />
这小子运气好,一来就撞到一门大生意!<br />
江大河家的五亩麦子,经过两日的辛勤劳作,不仅全割了下来,还用板车运回了家。<br />
接下来就是给麦子脱粒,装袋。<br />
这个活儿也重,但江纪一共放了三天假,两日用来割麦子,第三日傍晚就要回私塾,因此,第二日晚上从麦地回来时,江大河让他明日好好休息,不用管余下的活儿了。<br />
若是搁从前,江纪肯定不答应。<br />
可这一次,他应的很痛快。<br />
现在他可是有夫郎的人,难得放假,哪能让夫郎独守院子。<br />
而且,他已经让叶厘里里外外操持两日了!<br />
第三日,一大早,他让叶厘睡懒觉,他起床给江柳开门,顺便做早饭。<br />
其实他想让江柳休息一日,由他来推磨。<br />
但江柳不肯,一日十文钱呢!<br />
他只得撸起袖子,进灶房做早饭。<br />
第40章<br />
梁二香种的南瓜结的不错。<br />
她昨个儿送了三个过来。<br />
一个有一尺多长, 一顿正好吃一个。<br />
江纪拎起菜刀,给南瓜去皮,挖瓤。<br />
南瓜子收起来, 好让叶厘制成瓜子。<br />
把南瓜切块放入锅中,他又淘了把大米, 准备做大米南瓜粥。<br />
把火生上, 往灶膛里塞两根木头慢慢烧着。<br />
他从案板桌下翻出一个小筐,小筐里放着一堆江芽拳头大小的土豆。<br />
这是叶家种的土豆, 刚开春时种上的, 目前已经能吃了, 就是个头不大。<br />
昨个儿叶两送来了半背篓。<br />
他洗了几个,削皮, 慢腾腾的切成细丝。<br />
他刀工一般,且油灯昏暗,不敢快。<br />
切好之后,把土豆丝装入陶盆, 再放入半碗面粉, 两个鸡蛋, 用筷子拌匀,放盐、五香粉——五香粉是叶厘自己买了大料自制的。<br />
之后他搬出炉子, 小铁锅,准备煎个土豆丝饼。<br />
这吃法挺奢侈。<br />
又是白面又是鸡蛋的,更重要的是,特别费油!<br />
若油少了, 饼会糊。<br />
但现在家里日日炸东西,最不缺油。<br />
且这两日每个人都累坏了,得吃些油大的补补。<br />
把炉子放到灶房门口, 他略显生疏的烙起饼来。<br />
将陶盆里的土豆丝烙完,天边露出鱼肚白。<br />
天快亮了。<br />
大铁锅里的大米南瓜粥也煮好了。<br />
他洗了手,进堂屋,先右拐去东屋瞧了瞧。<br />
两个小家伙还没醒。<br />
他就去了西屋。<br />
屋里没点灯,但他起床后打开了窗户,因此这会儿勉强能看得清人影。<br />
叶厘呈大字型躺在炕上,见他进来,就翻了个身,正对着他。<br />
他眸子里闪过笑意:“醒了?”<br />
“醒了,这就起。”叶厘道。<br />
江柳来时他就醒了,江纪让他睡回笼觉,他就舒舒服服的继续睡。<br />
睡足了,前两日的疲累全消,此刻他可谓是神清气爽,精力好的一拳能揍飞十头牛!<br />
“小麦、芽哥儿还没起,你可以再躺会儿。”江纪在炕边坐下。<br />
“不躺了,我起来和些面,再泡一把红薯粉条,中午包豆腐粉条包子吃。你回私塾时再带上几个。”<br />
叶厘说着坐起身来。<br />
江纪忙伸出双手按住他肩膀:“不用麻烦,这两日你和小麦、芽哥儿都累坏了,今个儿歇歇。走时我带几个咸鸭蛋就好了。”<br />
“再者,你还要给我零花钱,这伙食很好了。”<br />
“这怎么算好?”<br />
高考生日常的伙食是菜窝窝和稀粥,一顿添个鸡蛋就算是补充营养了!<br />
他真怕好相公的脑力跟不上。<br />
想了想,他道:“这样吧,反正你今个儿不去二叔家帮忙,咱们去县城一趟吧?”<br />
“去县城?做什么?”江纪好奇。<br />
“买点儿东西给你补补,什么鱼啊核桃的。”<br />
“鱼,晌午炖汤。核桃磨成粉,吃饭时,你挖几勺放膳房的稀粥里,也算是顿顿能补点脑。”<br />
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叶厘抓住江纪的手腕:“你去大通哥家问问,看上午他家用牛不,要是不用,咱借来套上板车去县城。”<br />
前些时日,江大川买了头耕牛。<br />
现在是麦收期,耕牛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碗豆乳米麻薯是十文。<br />
小料的话,一勺子是两文。<br />
若是两样都加,那一碗就是十四文,两碗就是二十八文。<br />
开门红哇!<br />
他正高兴着,这时,食客里靠着门的那一桌,有个中年夫郎转过身子,开口道:“鲍家小子,你真卖起饮子了?”<br />
鲍北元定睛一瞧,有些眼熟,肯定去他家面馆吃过面。<br />
而且,人家还认识他呢。<br />
他忙笑着道:“叔,我这饮子便宜又好喝,你要不要尝尝?我加了碎冰,凉呼呼的,一碗下肚,又解暑又痛快。”<br />
其实,夏季时,龚力生的凉粉铺子会免费提供绿豆水。<br />
夏天本就热,炒凉粉更热,若是不让食客们喝点东西润口,那生意肯定要差上不少。<br />
但龚力生的绿豆水,一斤豆子能煮出一大锅水,绿豆味极淡。<br />
能来吃炒凉粉的,兜里一般都不差钱——红薯芡粉一斤是十三文,能做五斤凉粉,每斤凉粉的成本就是两文六厘,再用油炒一下,一碗就要七文。<br />
而且,炒凉粉不是正经饭食。<br />
是小吃!<br />
所以,来吃炒凉粉的,一般都喝得起乳茶饮子。<br />
那中年夫郎听了鲍北元的话,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他还真有些渴。<br />
他站起身来,引得店里的其余人都看了过来。<br />
“都有什么饮子?”中年夫郎站在独轮车前询问。<br />
这时龚力生端着两个碗也来到了店门口,闻言立马介绍起来:“陈升,这小子的饮子有两种,一种是茉莉茶饮,虽普普通通,但便宜,一提子才两文。”<br />
“另一种叫豆乳米麻薯,来,小元,你给我打两碗,让你升叔瞧瞧。”<br />
鲍北元一手接过碗,口中甜甜的喊升叔,然后他打开豆乳米麻薯的陶罐,先舀茶汤,再放蜜红豆、小汤圆、米麻薯。<br />
米麻薯他多加了一筷子。<br />
最后再撒上黄豆粉。<br />
茶汤里放了碎冰,这一路走来,碎冰化了,但茶汤凉意不减。<br />
龚力生这会儿也有些渴,把碗接过去,手指触及到凉凉的碗壁,他忍不住将碗送到嘴边喝了一口。<br />
凉丝丝,甜滋滋。<br />
一口下肚,嘴巴里的渴意瞬间没了。<br />
爽!<br />
他笑了起来:“就是这个味儿,好喝。”<br />
陈升本就被丰富的小料吸引,见龚力生这个反应,立马道:“我也买一碗吧。”<br />
说着,他扭头看向同桌的几人:“当家的,你喝不?”<br />
有一个中年模样的男人点头:“买吧。”<br />
鲍北元赶紧应声,然后看向了龚力生:“生哥,我能用用你家的碗不?待会我再给你一碗豆乳米麻薯!”<br />
龚力生闻言,立马皱眉:“给什么给,你这小本生意的,先顾得住你自己再说吧。我给你拿碗。”<br />
他说着转身进铺子。<br />
不就是用几个碗,用来盛茶的,刷起来好刷,不费事。<br />
鲍北元感激不尽,赶紧道谢。<br />
很快,龚力生端着两个碗出来。<br />
他给陈升打了两碗豆乳米麻薯,陈升也是两种小料都要,不过,见他只夹了一筷子米麻薯,陈升不由问:“龚老板的不是两筷子吗?”<br />
“生哥帮我良多,一直照顾我生意,我每次都是给生哥两筷子的。”<br />
鲍北元忙解释:“不过,今日升叔你是除了生哥之外,第一个买我饮子的,我也给你再添一筷子。”<br />
陈升闻言,很是满意。<br />
但给钱时,他却是多给了两文:“你这小子也不容易,我一个当叔的,不至于占你便宜。”<br />
鲍北元捧着铜板,一时间百感交集,好人真多,除了他哥。<br />
他笑着道:“谢谢升叔照顾我生意。”<br />
店里的其他食客瞧着这一幕,又有三个人站了起来,想要买饮子。<br />
于是鲍北元又卖出去一提子豆乳米麻薯,两提子茉莉蜜茶。<br />
这时,陈升已经把米麻薯吃到了嘴里。<br />
他家境不差,也是喝遍了北阳县的饮子店。<br />
可米麻薯他真没吃过!<br />
口感太神奇了,衬得珍珠小汤圆都硬硬的。<br />
他扭头看向鲍北元:“鲍家小子,你待会随我回家吧,你这个饮子,我全要了。”<br />
鲍北元:“!”<br />
他大喜,忙应下。<br />
龚力生这会儿已经喝完了他那碗豆乳米麻薯,他满足的拍着肚子,也笑着道:“小元,你升叔家人多,你这两罐子怕是不够分的。”<br />
陈升夫家是开染坊的,一家子二十多口人住一起。<br />
这小子运气好,一来就撞到一门大生意!<br />
江大河家的五亩麦子,经过两日的辛勤劳作,不仅全割了下来,还用板车运回了家。<br />
接下来就是给麦子脱粒,装袋。<br />
这个活儿也重,但江纪一共放了三天假,两日用来割麦子,第三日傍晚就要回私塾,因此,第二日晚上从麦地回来时,江大河让他明日好好休息,不用管余下的活儿了。<br />
若是搁从前,江纪肯定不答应。<br />
可这一次,他应的很痛快。<br />
现在他可是有夫郎的人,难得放假,哪能让夫郎独守院子。<br />
而且,他已经让叶厘里里外外操持两日了!<br />
第三日,一大早,他让叶厘睡懒觉,他起床给江柳开门,顺便做早饭。<br />
其实他想让江柳休息一日,由他来推磨。<br />
但江柳不肯,一日十文钱呢!<br />
他只得撸起袖子,进灶房做早饭。<br />
第40章<br />
梁二香种的南瓜结的不错。<br />
她昨个儿送了三个过来。<br />
一个有一尺多长, 一顿正好吃一个。<br />
江纪拎起菜刀,给南瓜去皮,挖瓤。<br />
南瓜子收起来, 好让叶厘制成瓜子。<br />
把南瓜切块放入锅中,他又淘了把大米, 准备做大米南瓜粥。<br />
把火生上, 往灶膛里塞两根木头慢慢烧着。<br />
他从案板桌下翻出一个小筐,小筐里放着一堆江芽拳头大小的土豆。<br />
这是叶家种的土豆, 刚开春时种上的, 目前已经能吃了, 就是个头不大。<br />
昨个儿叶两送来了半背篓。<br />
他洗了几个,削皮, 慢腾腾的切成细丝。<br />
他刀工一般,且油灯昏暗,不敢快。<br />
切好之后,把土豆丝装入陶盆, 再放入半碗面粉, 两个鸡蛋, 用筷子拌匀,放盐、五香粉——五香粉是叶厘自己买了大料自制的。<br />
之后他搬出炉子, 小铁锅,准备煎个土豆丝饼。<br />
这吃法挺奢侈。<br />
又是白面又是鸡蛋的,更重要的是,特别费油!<br />
若油少了, 饼会糊。<br />
但现在家里日日炸东西,最不缺油。<br />
且这两日每个人都累坏了,得吃些油大的补补。<br />
把炉子放到灶房门口, 他略显生疏的烙起饼来。<br />
将陶盆里的土豆丝烙完,天边露出鱼肚白。<br />
天快亮了。<br />
大铁锅里的大米南瓜粥也煮好了。<br />
他洗了手,进堂屋,先右拐去东屋瞧了瞧。<br />
两个小家伙还没醒。<br />
他就去了西屋。<br />
屋里没点灯,但他起床后打开了窗户,因此这会儿勉强能看得清人影。<br />
叶厘呈大字型躺在炕上,见他进来,就翻了个身,正对着他。<br />
他眸子里闪过笑意:“醒了?”<br />
“醒了,这就起。”叶厘道。<br />
江柳来时他就醒了,江纪让他睡回笼觉,他就舒舒服服的继续睡。<br />
睡足了,前两日的疲累全消,此刻他可谓是神清气爽,精力好的一拳能揍飞十头牛!<br />
“小麦、芽哥儿还没起,你可以再躺会儿。”江纪在炕边坐下。<br />
“不躺了,我起来和些面,再泡一把红薯粉条,中午包豆腐粉条包子吃。你回私塾时再带上几个。”<br />
叶厘说着坐起身来。<br />
江纪忙伸出双手按住他肩膀:“不用麻烦,这两日你和小麦、芽哥儿都累坏了,今个儿歇歇。走时我带几个咸鸭蛋就好了。”<br />
“再者,你还要给我零花钱,这伙食很好了。”<br />
“这怎么算好?”<br />
高考生日常的伙食是菜窝窝和稀粥,一顿添个鸡蛋就算是补充营养了!<br />
他真怕好相公的脑力跟不上。<br />
想了想,他道:“这样吧,反正你今个儿不去二叔家帮忙,咱们去县城一趟吧?”<br />
“去县城?做什么?”江纪好奇。<br />
“买点儿东西给你补补,什么鱼啊核桃的。”<br />
“鱼,晌午炖汤。核桃磨成粉,吃饭时,你挖几勺放膳房的稀粥里,也算是顿顿能补点脑。”<br />
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叶厘抓住江纪的手腕:“你去大通哥家问问,看上午他家用牛不,要是不用,咱借来套上板车去县城。”<br />
前些时日,江大川买了头耕牛。<br />
现在是麦收期,耕牛的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