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养你们,跟养……不,是比养儿子强,毕竟照你们厘哥说的,很多儿子都是娶亲之后忘了爹娘!你们比这种儿子强!”<br />
江榆:“……”<br />
他一脸震惊的看向江柳。<br />
这啥情况?<br />
他爹中邪了啊?!<br />
但江柳明白是怎么回事。<br />
江柳鼻子一酸,也想哭了:“爹,我和榆哥儿没恨过你的。”<br />
她爹也就是嘴巴上爱叨叨,实际行动上,对她和榆哥儿不打不骂,甚至连训斥都没有。<br />
虽然看重她纪哥、小麦,但也不会把好东西都给他们而她和榆哥儿没有。<br />
像是家里买了肉,她爹娘宁愿一口不尝,也要确保他们小的能吃上。<br />
所以,这么些年来,她虽然委屈过哭过怨过,但真没恨过。<br />
她要是恨,那也不会想要招婿非得留在这个家。<br />
旁边的江榆,虽然听不太懂自己姐姐与亲爹的对话,可他也的确没恨过,因此他忙也道:“爹,我也没恨过你的!”<br />
“就是……你和姐咋了?好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br />
江大河听了江柳、江榆的回答,心中既高兴,又内疚,他就解释道:“你姐想要招婿给我和你娘养老,我这才发现这些年我错的厉害。”<br />
“招婿?!”<br />
江榆听得一愣。<br />
听到动静,正站在灶房门口观察的梁二香也惊住:“小柳要招婿?!”<br />
……<br />
江大河直到申时才赶着骡车回来。<br />
他将骡车停在院门口,拎着刚才买的糕点糖果干果进了院子。<br />
满满一背篓,共花了七百多文。<br />
其中花生最便宜,他买了不少花生。<br />
叶厘已经炸完了豆腐泡,正在炸面果,见他拎着背篓进了灶房,就道:“辛苦二叔了,快歇歇,吃个面果吧,刚出锅的。”<br />
江大河把背篓放到饭桌上,摆摆手道:“不吃了,在家里吃过饭才去的县城。”<br />
“榆哥儿见小柳要招婿,嚷嚷着也想招婿,这一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现在才回来。”<br />
“榆哥儿也想招婿?”叶厘惊讶。<br />
“可不是,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br />
话是如此,可江大河脸上已带了笑。<br />
若江榆也招婿,那就又多了一个人给他养老!<br />
这叫他如何能将嘴角压下去?<br />
刚才赶着骡车进城,他偷偷笑了一路!<br />
叶厘看出他的好心情,就也笑着道:“二叔,榆哥儿才十四,他想招就招呗,咱给他慢慢挑。”<br />
“等豆腐泡作坊运转起来,他一个月就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变蛋的收入,肯定有俊小伙儿愿意上门。”<br />
这话听得江大河忍不住呲着大牙乐。<br />
可不是,就小柳、榆哥儿的条件,一般小子他还真看不上!<br />
于是他道:“俊的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挑壮一些的,能干活!”<br />
叶厘闻言乐,顺着他道:“对,俊的没啥用,还是壮的好,咱们就挑壮一点的。”<br />
既然说起作坊,他就问:“二叔,那你和二婶、小柳榆哥儿都愿来做工是吧?”<br />
“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活儿肯定得咱自家的人来干。”<br />
江大河点头道。<br />
“好,那傍晚下工后,你和大通哥、大伯他们先别走,咱们商议一下,若是没其他问题,那等新房盖好,就接着盖棚子。”<br />
叶厘道。<br />
“没问题!”<br />
江大河应下。<br />
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尽早开工。<br />
多干一天活儿,就多拿一日的工钱!<br />
他现在不觉得三十文工钱多了,想给小柳、榆哥儿招到出众的小伙儿,以他们家目前的财力,远远不够!<br />
他得多攒些钱!<br />
江大河如此想,江通一家子也如此想。<br />
江通家新盖了房子,将那王姓木匠赔的银子几乎全投了进去,家底一下子空了,这心里可太慌了。<br />
要不是有变蛋顶着,他们三兄弟还真不好说亲。<br />
可变蛋真的不费力气不费时间,还得花上半个月才能变现,这期间,他们只能全家一起做风铃。<br />
这小东西简单,卖的也快,攒上几十个交给叶两,两三日就能卖完。<br />
而且,虽说那个王姓木匠就在镇上,但上次闹的太大,那个王姓木匠即便看到了商机,也不敢轻易仿制。<br />
因此,这门生意还是很有钱途的。<br />
不过,等入冬后,没了外地商旅,那这门生意就不好做了。<br />
现在有个作坊能让他们一家子都稳定挣钱,他们特别愿意!<br />
两家都愿意,于是傍晚的三家会议很是顺利,一刻钟就完事。<br />
江通家盖新房时,将从前的院子扒了,腾出来不少还能再利用的土砖。<br />
只靠着江通家的那些土砖,差不多就能将棚子盖起来。<br />
这种土砖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有成本,只费人工。<br />
叶厘原本打算的就是在村中找乡亲们买,花不了几个钱。<br />
如今江通非要免费给,叶厘就笑眯眯的收下。<br />
第二日,上梁仪式结束后,叶厘在人群中叫住江福正,他和江福正说起了作坊的事。<br />
江福正一听,也很是高兴,冬天找活儿本就不易,如今不用出村就能日挣三十文,还是围着油锅炸东西,不费力也不冷!<br />
这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br />
看叶厘三家的男丁都忙着盖房子,腾不出人手,于是他就招呼自家人上山去砍树,好助力叶厘盖棚子。<br />
叶厘这边,大梁一上,接下来的进程就快了。<br />
众人只花了两日,就将屋顶给盖好了。<br />
至此,房子主体部分算是完工了。<br />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水泥、乳胶漆,因此,墙壁方面就算完事了。<br />
接下来只需要将地面平整一下,那就能垒炕了。<br />
给地面铺砖,这算小活儿,用不上泥瓦匠和小工,自家人慢慢搞就成。<br />
他们家人多,房子又不大,因此,两日后,五间屋子的地面都铺上了青砖。<br />
接下来,垒炕师傅可以进场了。<br />
这个也快,都是多年的老师傅了,经验丰富,而且叶厘的要求也不离谱,就是比寻常的炕大了点,没什么难度。<br />
垒炕师傅干活时,江家众人则是在新房西边盖起了棚子。<br />
不过,这炕还没垒好,棚子也未完工,一场秋雨就先落了下来。<br />
雨不大,但断断续续下了两日,还伴着小风。<br />
小风将门前的枣树叶子吹落了不少。<br />
等天气再放晴,太阳威力大减。<br />
冬天要来了。<br />
叶厘很庆幸,幸好房子已盖好了。<br />
接下来就是多买木柴,好准备过冬了。<br />
第72章<br />
说起木柴, 以叶厘家如今的用柴量,若是不让木柴沿着院墙堆满墙根,那叶厘肯定不安心。<br />
而且, 两个作坊棚子里也能塞些木柴,省得下雪之后染上潮气不好烧。<br />
煤炭也要买些。<br />
比起木柴, 煤炭自有便利之处, 煤炭配上炉子,那随时都有热水用。<br />
这样再有客人过来, 也能很快就喝上热茶。<br />
以叶厘如今的财力, 还是烧得起煤炭的。<br />
于是, 他就想沿着两个作坊棚子,再搭一个棚子, 专门放煤炭。<br />
他也不多买,先买个两千斤吧。<br />
江纪听完他的计划,支持归支持,但建议他先将豆腐泡推销出去再说。<br />
这花销也忒大了!<br />
是要将家底掏空啊。<br />
推销豆腐泡也简单, 一开始叶厘的打算是他亲自进城推销。<br />
不过, 上次岳老板来买变蛋时, 村人尝了变蛋瘦肉粥,他们再给县城的饭馆送变蛋时, 就叮嘱这些小老板有空了来野枣坡学做粥。<br />
但当时凉拌变蛋卖的挺好,因此就无人过来学做粥。<br />
前几日叶厘和江福正说起作坊一事,江福正立马就想到了这一点儿。<br />
反正这些小老板得过来学做粥,可以趁着他们学做粥时推销豆腐泡, 这样就省得叶厘再往县城跑了。<br />
此法甚好,叶厘也不想进城干推销。<br />
正好,如今气温下降, 这些小老板也该来学变蛋瘦肉粥的做法了。<br />
最先来的是龚力生。<br />
雨停的第二日下午他就来了。<br />
自打入秋,炒凉粉的生意逐渐恢复,可凉拌变蛋的销量没有下降太多,因此,龚力生挺忙的,即便早知道变蛋瘦肉粥的大名,但一直没学。<br />
顾不上做!<br />
直到前两天下雨,凉拌变蛋的销量陡降,于是雨一停他就来了。<br />
如今,他在凉粉铺附近租了个独院,将他双亲、娃,以及两个弟弟都安置了进去。<br />
一开始卖凉拌变蛋,他给两个弟弟发工钱。<br />
后来,他两个弟弟开始单干。<br />
但他是做大哥的,还继承了凉粉铺,况且,照如今这个势头,干上几年就能买院子,所以这租金就由他一人付了。
江榆:“……”<br />
他一脸震惊的看向江柳。<br />
这啥情况?<br />
他爹中邪了啊?!<br />
但江柳明白是怎么回事。<br />
江柳鼻子一酸,也想哭了:“爹,我和榆哥儿没恨过你的。”<br />
她爹也就是嘴巴上爱叨叨,实际行动上,对她和榆哥儿不打不骂,甚至连训斥都没有。<br />
虽然看重她纪哥、小麦,但也不会把好东西都给他们而她和榆哥儿没有。<br />
像是家里买了肉,她爹娘宁愿一口不尝,也要确保他们小的能吃上。<br />
所以,这么些年来,她虽然委屈过哭过怨过,但真没恨过。<br />
她要是恨,那也不会想要招婿非得留在这个家。<br />
旁边的江榆,虽然听不太懂自己姐姐与亲爹的对话,可他也的确没恨过,因此他忙也道:“爹,我也没恨过你的!”<br />
“就是……你和姐咋了?好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br />
江大河听了江柳、江榆的回答,心中既高兴,又内疚,他就解释道:“你姐想要招婿给我和你娘养老,我这才发现这些年我错的厉害。”<br />
“招婿?!”<br />
江榆听得一愣。<br />
听到动静,正站在灶房门口观察的梁二香也惊住:“小柳要招婿?!”<br />
……<br />
江大河直到申时才赶着骡车回来。<br />
他将骡车停在院门口,拎着刚才买的糕点糖果干果进了院子。<br />
满满一背篓,共花了七百多文。<br />
其中花生最便宜,他买了不少花生。<br />
叶厘已经炸完了豆腐泡,正在炸面果,见他拎着背篓进了灶房,就道:“辛苦二叔了,快歇歇,吃个面果吧,刚出锅的。”<br />
江大河把背篓放到饭桌上,摆摆手道:“不吃了,在家里吃过饭才去的县城。”<br />
“榆哥儿见小柳要招婿,嚷嚷着也想招婿,这一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现在才回来。”<br />
“榆哥儿也想招婿?”叶厘惊讶。<br />
“可不是,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br />
话是如此,可江大河脸上已带了笑。<br />
若江榆也招婿,那就又多了一个人给他养老!<br />
这叫他如何能将嘴角压下去?<br />
刚才赶着骡车进城,他偷偷笑了一路!<br />
叶厘看出他的好心情,就也笑着道:“二叔,榆哥儿才十四,他想招就招呗,咱给他慢慢挑。”<br />
“等豆腐泡作坊运转起来,他一个月就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变蛋的收入,肯定有俊小伙儿愿意上门。”<br />
这话听得江大河忍不住呲着大牙乐。<br />
可不是,就小柳、榆哥儿的条件,一般小子他还真看不上!<br />
于是他道:“俊的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挑壮一些的,能干活!”<br />
叶厘闻言乐,顺着他道:“对,俊的没啥用,还是壮的好,咱们就挑壮一点的。”<br />
既然说起作坊,他就问:“二叔,那你和二婶、小柳榆哥儿都愿来做工是吧?”<br />
“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活儿肯定得咱自家的人来干。”<br />
江大河点头道。<br />
“好,那傍晚下工后,你和大通哥、大伯他们先别走,咱们商议一下,若是没其他问题,那等新房盖好,就接着盖棚子。”<br />
叶厘道。<br />
“没问题!”<br />
江大河应下。<br />
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尽早开工。<br />
多干一天活儿,就多拿一日的工钱!<br />
他现在不觉得三十文工钱多了,想给小柳、榆哥儿招到出众的小伙儿,以他们家目前的财力,远远不够!<br />
他得多攒些钱!<br />
江大河如此想,江通一家子也如此想。<br />
江通家新盖了房子,将那王姓木匠赔的银子几乎全投了进去,家底一下子空了,这心里可太慌了。<br />
要不是有变蛋顶着,他们三兄弟还真不好说亲。<br />
可变蛋真的不费力气不费时间,还得花上半个月才能变现,这期间,他们只能全家一起做风铃。<br />
这小东西简单,卖的也快,攒上几十个交给叶两,两三日就能卖完。<br />
而且,虽说那个王姓木匠就在镇上,但上次闹的太大,那个王姓木匠即便看到了商机,也不敢轻易仿制。<br />
因此,这门生意还是很有钱途的。<br />
不过,等入冬后,没了外地商旅,那这门生意就不好做了。<br />
现在有个作坊能让他们一家子都稳定挣钱,他们特别愿意!<br />
两家都愿意,于是傍晚的三家会议很是顺利,一刻钟就完事。<br />
江通家盖新房时,将从前的院子扒了,腾出来不少还能再利用的土砖。<br />
只靠着江通家的那些土砖,差不多就能将棚子盖起来。<br />
这种土砖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有成本,只费人工。<br />
叶厘原本打算的就是在村中找乡亲们买,花不了几个钱。<br />
如今江通非要免费给,叶厘就笑眯眯的收下。<br />
第二日,上梁仪式结束后,叶厘在人群中叫住江福正,他和江福正说起了作坊的事。<br />
江福正一听,也很是高兴,冬天找活儿本就不易,如今不用出村就能日挣三十文,还是围着油锅炸东西,不费力也不冷!<br />
这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br />
看叶厘三家的男丁都忙着盖房子,腾不出人手,于是他就招呼自家人上山去砍树,好助力叶厘盖棚子。<br />
叶厘这边,大梁一上,接下来的进程就快了。<br />
众人只花了两日,就将屋顶给盖好了。<br />
至此,房子主体部分算是完工了。<br />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水泥、乳胶漆,因此,墙壁方面就算完事了。<br />
接下来只需要将地面平整一下,那就能垒炕了。<br />
给地面铺砖,这算小活儿,用不上泥瓦匠和小工,自家人慢慢搞就成。<br />
他们家人多,房子又不大,因此,两日后,五间屋子的地面都铺上了青砖。<br />
接下来,垒炕师傅可以进场了。<br />
这个也快,都是多年的老师傅了,经验丰富,而且叶厘的要求也不离谱,就是比寻常的炕大了点,没什么难度。<br />
垒炕师傅干活时,江家众人则是在新房西边盖起了棚子。<br />
不过,这炕还没垒好,棚子也未完工,一场秋雨就先落了下来。<br />
雨不大,但断断续续下了两日,还伴着小风。<br />
小风将门前的枣树叶子吹落了不少。<br />
等天气再放晴,太阳威力大减。<br />
冬天要来了。<br />
叶厘很庆幸,幸好房子已盖好了。<br />
接下来就是多买木柴,好准备过冬了。<br />
第72章<br />
说起木柴, 以叶厘家如今的用柴量,若是不让木柴沿着院墙堆满墙根,那叶厘肯定不安心。<br />
而且, 两个作坊棚子里也能塞些木柴,省得下雪之后染上潮气不好烧。<br />
煤炭也要买些。<br />
比起木柴, 煤炭自有便利之处, 煤炭配上炉子,那随时都有热水用。<br />
这样再有客人过来, 也能很快就喝上热茶。<br />
以叶厘如今的财力, 还是烧得起煤炭的。<br />
于是, 他就想沿着两个作坊棚子,再搭一个棚子, 专门放煤炭。<br />
他也不多买,先买个两千斤吧。<br />
江纪听完他的计划,支持归支持,但建议他先将豆腐泡推销出去再说。<br />
这花销也忒大了!<br />
是要将家底掏空啊。<br />
推销豆腐泡也简单, 一开始叶厘的打算是他亲自进城推销。<br />
不过, 上次岳老板来买变蛋时, 村人尝了变蛋瘦肉粥,他们再给县城的饭馆送变蛋时, 就叮嘱这些小老板有空了来野枣坡学做粥。<br />
但当时凉拌变蛋卖的挺好,因此就无人过来学做粥。<br />
前几日叶厘和江福正说起作坊一事,江福正立马就想到了这一点儿。<br />
反正这些小老板得过来学做粥,可以趁着他们学做粥时推销豆腐泡, 这样就省得叶厘再往县城跑了。<br />
此法甚好,叶厘也不想进城干推销。<br />
正好,如今气温下降, 这些小老板也该来学变蛋瘦肉粥的做法了。<br />
最先来的是龚力生。<br />
雨停的第二日下午他就来了。<br />
自打入秋,炒凉粉的生意逐渐恢复,可凉拌变蛋的销量没有下降太多,因此,龚力生挺忙的,即便早知道变蛋瘦肉粥的大名,但一直没学。<br />
顾不上做!<br />
直到前两天下雨,凉拌变蛋的销量陡降,于是雨一停他就来了。<br />
如今,他在凉粉铺附近租了个独院,将他双亲、娃,以及两个弟弟都安置了进去。<br />
一开始卖凉拌变蛋,他给两个弟弟发工钱。<br />
后来,他两个弟弟开始单干。<br />
但他是做大哥的,还继承了凉粉铺,况且,照如今这个势头,干上几年就能买院子,所以这租金就由他一人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