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八岁的娃就要住校,叶厘如何能放心?于是叶厘想托石义照顾江麦一二。<br />
第87章<br />
送走石老爹的第二日。<br />
叶厘便赶着牛车, 同高君一起带着江麦、江芽进城。<br />
一是去瞧瞧江顺。<br />
一是去让江纪见见自家的新牛车。<br />
他们四人吃了早饭就出发,到鲍北元的小院门口时,鲍北元与江顺正在吃饭。<br />
炸油饼, 豆腐脑,水煮蛋。<br />
鲍北元给自己冲了碗核桃粉。<br />
江顺喝的是刚做好的饮子。<br />
叶厘瞧见这饭食, 颇为满意, 这不比干巴巴的啃油饼有营养?<br />
就是少了蔬菜。<br />
但冬天新鲜蔬菜少,一顿不吃也无妨。<br />
虽说现在有江顺帮忙, 但鲍北元并没有辞了周婶。<br />
因为半闲居的订货量, 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提!<br />
这时没有五花八门的饮料, 甜甜的饮子比起传统茶水,更受小孩儿女子小哥儿的喜爱, 因此半闲居的订货量在短短一周内翻了一倍。<br />
要知道之前鲍北元一天也只做八十多提!<br />
如此多的量,就鲍北元那个小灶房,可搞不了一锅出。<br />
而且,人家半闲居晚上也营业, 余采要的是新鲜饮子。<br />
老顾客也不能丢, 这部分每日的量也有五六十提。<br />
因此, 鲍北元就上午做一批,下午再做一批。<br />
上午那一批有一百二十提, 下午的是六十提。<br />
当鲍北元与周婶出门送货,江顺要留在家里继续忙活。<br />
不过,虽说现在一日要做二百提饮子,可因为糯米粉交给了磨坊, 羊乳有人送货上门,再加上有江顺帮忙,所以鲍北元比之前要轻松不少, 不再跟个陀螺似的。<br />
说话间,这简单的饭吃完。<br />
周婶来了,鲍北元得和她一道去半闲居送货了。<br />
半闲居开门早,不能耽误半闲居做生意。<br />
今个儿叶厘赶了牛车过来,自是不能再让他推着独轮车去送货。<br />
将炉子、铁锅搬上牛车,叶厘让周婶先回家休息,他与鲍北元去了半闲居。<br />
半闲居经过刚开业的火爆,这几日生意也算稳定了下来,豆腐泡的订货量,也从每日百斤提到了一百三十斤。<br />
一百三十斤,这差不多是半闲居的极限了。<br />
半闲居三层共五十多张桌子,中午、晚上两个时段,若每桌食客都点两份豆腐泡,也就是一斤,那么一百三十斤豆腐泡刚好能够卖完。<br />
但实际上是做不到每桌食客都点上两份豆腐泡的。<br />
毕竟一份就有三十个。<br />
量很大。<br />
而且,来吃火锅嘛,有那么多荤类食材在,即便豆腐泡是招牌,那也只是点缀,一般食客可不会狂炫豆腐泡。<br />
能将这一百三十斤豆腐泡卖完,靠的是半闲居客流量大,一桌食客走人马上就有新食客落座。<br />
所以,叶厘也不指望半闲居能订更多的货。<br />
到目前为止,作坊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七十斤,距离六百斤的目标,只剩下三十斤的空缺。<br />
这么点空缺,叶厘准备明日亲自带着样品去菜市场推销。<br />
如今那些小老板们卖的都是成品菜,但肯定有食客想直接买豆腐泡的。<br />
八仙镇那边,唐鱼早就直接卖豆腐泡了。<br />
一日能卖出去二十斤左右。<br />
叶两带回去的那些豆腐泡,只有三分之一做成了红油豆腐泡,三分之二都是直接卖掉。<br />
他给叶两的是亲情价。<br />
直接卖豆腐泡唐鱼也有的赚。<br />
当然,这是明日的事情了。<br />
这会儿坐在牛车上,叶厘也是想避开江顺,打探打探鲍北元这几日的真实想法。<br />
毕竟他的初衷并不是给鲍北元添麻烦。<br />
他坐在车辕上,扭头看了眼正扶着铁锅的鲍北元,道:“要不你也买辆牛车吧,这样能省不少力气。”<br />
“再说吧,现在这院子没地方养。”<br />
鲍北元摇头。<br />
“那小顺他勤快不?有没有吵到你?”叶厘问。<br />
“挺勤快的,不吵,只要不干活,就回他自己的屋子。”<br />
“我让他出去玩,他也不肯。”<br />
有了这话,叶厘就放了心,他笑着道:“就你这个忙碌程度,他哪有空出去玩。”<br />
从半闲居回去,就得去给老顾客送货上门。<br />
忙完这两单,回家歇息会儿,就又该去给半闲居送晚上的货了。<br />
“……那要不我休息一日,带他在县城里玩玩?”<br />
鲍北元问。<br />
“可以,人家县学每个月还放三天假呢,你可不能整月无休。”<br />
叶厘应的痛快。<br />
这下子鲍北元想挠头了:“那半闲居咋办?”<br />
“没事,我与余掌柜说一下就行。”<br />
“况且,这款饮子已经卖了大半年了,老顾客天天喝,说不定有的已经腻了,只是碍于脸面,你主动送上门了,不好不买。”<br />
为了让鲍北元休息,叶厘又道。<br />
当然,这理由也不算牵强。<br />
就算奶茶好喝,那也不能天天喝。<br />
就算天天喝,那也不能只喝一个品,肯定要换花样的嘛。<br />
但鲍北元可没想过这个角度,此刻听完叶厘的话,他有些愣:“啊?”<br />
“难道不是吗?你刚开卖时,是遇见了陈升,他照顾你生意,还拉了好友一起来照顾。对吧?”<br />
叶厘还记着此事。<br />
“……对。”<br />
鲍北元一脸沉思的点头。<br />
“所以嘛,咱们也适当休息一下,你三天不卖,那原本有些腻的老食客说不定又想这口了。”<br />
“这就叫欲擒故纵、小别胜新婚。”<br />
鲍北元:“……”<br />
他笑了起来。<br />
别说,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br />
不过,想到陈升等人可能已经喝腻了,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明说,他不由收了笑,眉毛紧皱。<br />
“那我下次和升叔说说,我接到半闲居的生意了,以后就不送货上门了。若他们想喝,就来家里找我买。”<br />
叶厘点头:“可以,或者你三日送一次。但说到底,还是要有新品,不然半闲居的食客喝腻了咋办?”<br />
鲍北元:“……你说的对。”<br />
但这个他无能为力。<br />
只能交给叶厘。<br />
叶厘最近闲的长毛,能有正事让他打发时间,他挺乐意。<br />
而且,如此一来,就有正当理由经常往县城跑了!<br />
很快,两人到了半闲居的后门。<br />
半闲居已准备开门营业了。<br />
与鲍北元交接的,是半闲居负责采买的管事,那管事认识叶厘,还与叶厘寒暄了几句。<br />
管事与鲍北元结算清楚银钱,叶厘没有多留,赶着牛车与鲍北元回去。<br />
接下来还要给老顾客送货上门。<br />
但这一趟叶厘就不去了,他该去县学了,不然要错过江纪下课了。<br />
于是他与鲍北元、江顺告别,和高君江麦江芽赶着牛车去了县学。<br />
他们来的突然,江纪颇为高兴,领着四人在县学附近寻了个小面馆解决午饭。<br />
饭桌上,叶厘说起石老爹来买变蛋一事,江纪立马道:“正好,待明年小麦去了私塾,可以托石兄带带他。”<br />
“比如一起吃饭,顺便指点一下功课。”<br />
石义人还是不错的。<br />
朴实,踏实。<br />
叶厘听了他的话,道:“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昨个儿在上次的基础上又优惠了五十文。”<br />
“你得空了,和石义一起吃个饭,说说这事儿。”<br />
江纪应下:“好。”<br />
江麦听着他们的对话,很是感动。<br />
心中对私塾的盼望也更多了些。<br />
之前,他对私塾虽然向往,但也有对陌生地方的忐忑。<br />
一旦去了私塾,可是要住一个月才能回家的!<br />
但没想到,厘哥早就为他打算好了。<br />
厘哥真好!<br />
待回了家,小家伙背书更加认真了。<br />
他已经开始学《千字文》了,比起《三字经》,这本可太难了。<br />
第二日,当叶厘赶着牛车进城推销豆腐泡时,他和江芽都留在了家里。<br />
他要背书。<br />
江芽要过滤豆渣。<br />
没了两个小电灯泡,哪怕今日又是在小面馆吃的饭,但叶厘心中依旧是甜的。<br />
这算单独约会呀。<br />
第三日,叶厘又带着豆腐泡进城了。<br />
顺便与江纪又吃了饭。<br />
当然,这两日他也干正事了,余下的三十斤豆腐泡,他成功推销了出去。<br />
豆腐泡在北阳县已有不小的名气,他在城西的菜市场寻了六个小老板,这六个小老板都愿意在自家的摊子上/铺子里出售豆腐泡。<br />
每人五斤的量,一日卖完不要太轻松。<br />
第四日,他还得进城。<br />
六个小老板的位置只有他知道,他肯定要给负责送货的员工指指路。
第87章<br />
送走石老爹的第二日。<br />
叶厘便赶着牛车, 同高君一起带着江麦、江芽进城。<br />
一是去瞧瞧江顺。<br />
一是去让江纪见见自家的新牛车。<br />
他们四人吃了早饭就出发,到鲍北元的小院门口时,鲍北元与江顺正在吃饭。<br />
炸油饼, 豆腐脑,水煮蛋。<br />
鲍北元给自己冲了碗核桃粉。<br />
江顺喝的是刚做好的饮子。<br />
叶厘瞧见这饭食, 颇为满意, 这不比干巴巴的啃油饼有营养?<br />
就是少了蔬菜。<br />
但冬天新鲜蔬菜少,一顿不吃也无妨。<br />
虽说现在有江顺帮忙, 但鲍北元并没有辞了周婶。<br />
因为半闲居的订货量, 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提!<br />
这时没有五花八门的饮料, 甜甜的饮子比起传统茶水,更受小孩儿女子小哥儿的喜爱, 因此半闲居的订货量在短短一周内翻了一倍。<br />
要知道之前鲍北元一天也只做八十多提!<br />
如此多的量,就鲍北元那个小灶房,可搞不了一锅出。<br />
而且,人家半闲居晚上也营业, 余采要的是新鲜饮子。<br />
老顾客也不能丢, 这部分每日的量也有五六十提。<br />
因此, 鲍北元就上午做一批,下午再做一批。<br />
上午那一批有一百二十提, 下午的是六十提。<br />
当鲍北元与周婶出门送货,江顺要留在家里继续忙活。<br />
不过,虽说现在一日要做二百提饮子,可因为糯米粉交给了磨坊, 羊乳有人送货上门,再加上有江顺帮忙,所以鲍北元比之前要轻松不少, 不再跟个陀螺似的。<br />
说话间,这简单的饭吃完。<br />
周婶来了,鲍北元得和她一道去半闲居送货了。<br />
半闲居开门早,不能耽误半闲居做生意。<br />
今个儿叶厘赶了牛车过来,自是不能再让他推着独轮车去送货。<br />
将炉子、铁锅搬上牛车,叶厘让周婶先回家休息,他与鲍北元去了半闲居。<br />
半闲居经过刚开业的火爆,这几日生意也算稳定了下来,豆腐泡的订货量,也从每日百斤提到了一百三十斤。<br />
一百三十斤,这差不多是半闲居的极限了。<br />
半闲居三层共五十多张桌子,中午、晚上两个时段,若每桌食客都点两份豆腐泡,也就是一斤,那么一百三十斤豆腐泡刚好能够卖完。<br />
但实际上是做不到每桌食客都点上两份豆腐泡的。<br />
毕竟一份就有三十个。<br />
量很大。<br />
而且,来吃火锅嘛,有那么多荤类食材在,即便豆腐泡是招牌,那也只是点缀,一般食客可不会狂炫豆腐泡。<br />
能将这一百三十斤豆腐泡卖完,靠的是半闲居客流量大,一桌食客走人马上就有新食客落座。<br />
所以,叶厘也不指望半闲居能订更多的货。<br />
到目前为止,作坊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七十斤,距离六百斤的目标,只剩下三十斤的空缺。<br />
这么点空缺,叶厘准备明日亲自带着样品去菜市场推销。<br />
如今那些小老板们卖的都是成品菜,但肯定有食客想直接买豆腐泡的。<br />
八仙镇那边,唐鱼早就直接卖豆腐泡了。<br />
一日能卖出去二十斤左右。<br />
叶两带回去的那些豆腐泡,只有三分之一做成了红油豆腐泡,三分之二都是直接卖掉。<br />
他给叶两的是亲情价。<br />
直接卖豆腐泡唐鱼也有的赚。<br />
当然,这是明日的事情了。<br />
这会儿坐在牛车上,叶厘也是想避开江顺,打探打探鲍北元这几日的真实想法。<br />
毕竟他的初衷并不是给鲍北元添麻烦。<br />
他坐在车辕上,扭头看了眼正扶着铁锅的鲍北元,道:“要不你也买辆牛车吧,这样能省不少力气。”<br />
“再说吧,现在这院子没地方养。”<br />
鲍北元摇头。<br />
“那小顺他勤快不?有没有吵到你?”叶厘问。<br />
“挺勤快的,不吵,只要不干活,就回他自己的屋子。”<br />
“我让他出去玩,他也不肯。”<br />
有了这话,叶厘就放了心,他笑着道:“就你这个忙碌程度,他哪有空出去玩。”<br />
从半闲居回去,就得去给老顾客送货上门。<br />
忙完这两单,回家歇息会儿,就又该去给半闲居送晚上的货了。<br />
“……那要不我休息一日,带他在县城里玩玩?”<br />
鲍北元问。<br />
“可以,人家县学每个月还放三天假呢,你可不能整月无休。”<br />
叶厘应的痛快。<br />
这下子鲍北元想挠头了:“那半闲居咋办?”<br />
“没事,我与余掌柜说一下就行。”<br />
“况且,这款饮子已经卖了大半年了,老顾客天天喝,说不定有的已经腻了,只是碍于脸面,你主动送上门了,不好不买。”<br />
为了让鲍北元休息,叶厘又道。<br />
当然,这理由也不算牵强。<br />
就算奶茶好喝,那也不能天天喝。<br />
就算天天喝,那也不能只喝一个品,肯定要换花样的嘛。<br />
但鲍北元可没想过这个角度,此刻听完叶厘的话,他有些愣:“啊?”<br />
“难道不是吗?你刚开卖时,是遇见了陈升,他照顾你生意,还拉了好友一起来照顾。对吧?”<br />
叶厘还记着此事。<br />
“……对。”<br />
鲍北元一脸沉思的点头。<br />
“所以嘛,咱们也适当休息一下,你三天不卖,那原本有些腻的老食客说不定又想这口了。”<br />
“这就叫欲擒故纵、小别胜新婚。”<br />
鲍北元:“……”<br />
他笑了起来。<br />
别说,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br />
不过,想到陈升等人可能已经喝腻了,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明说,他不由收了笑,眉毛紧皱。<br />
“那我下次和升叔说说,我接到半闲居的生意了,以后就不送货上门了。若他们想喝,就来家里找我买。”<br />
叶厘点头:“可以,或者你三日送一次。但说到底,还是要有新品,不然半闲居的食客喝腻了咋办?”<br />
鲍北元:“……你说的对。”<br />
但这个他无能为力。<br />
只能交给叶厘。<br />
叶厘最近闲的长毛,能有正事让他打发时间,他挺乐意。<br />
而且,如此一来,就有正当理由经常往县城跑了!<br />
很快,两人到了半闲居的后门。<br />
半闲居已准备开门营业了。<br />
与鲍北元交接的,是半闲居负责采买的管事,那管事认识叶厘,还与叶厘寒暄了几句。<br />
管事与鲍北元结算清楚银钱,叶厘没有多留,赶着牛车与鲍北元回去。<br />
接下来还要给老顾客送货上门。<br />
但这一趟叶厘就不去了,他该去县学了,不然要错过江纪下课了。<br />
于是他与鲍北元、江顺告别,和高君江麦江芽赶着牛车去了县学。<br />
他们来的突然,江纪颇为高兴,领着四人在县学附近寻了个小面馆解决午饭。<br />
饭桌上,叶厘说起石老爹来买变蛋一事,江纪立马道:“正好,待明年小麦去了私塾,可以托石兄带带他。”<br />
“比如一起吃饭,顺便指点一下功课。”<br />
石义人还是不错的。<br />
朴实,踏实。<br />
叶厘听了他的话,道:“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昨个儿在上次的基础上又优惠了五十文。”<br />
“你得空了,和石义一起吃个饭,说说这事儿。”<br />
江纪应下:“好。”<br />
江麦听着他们的对话,很是感动。<br />
心中对私塾的盼望也更多了些。<br />
之前,他对私塾虽然向往,但也有对陌生地方的忐忑。<br />
一旦去了私塾,可是要住一个月才能回家的!<br />
但没想到,厘哥早就为他打算好了。<br />
厘哥真好!<br />
待回了家,小家伙背书更加认真了。<br />
他已经开始学《千字文》了,比起《三字经》,这本可太难了。<br />
第二日,当叶厘赶着牛车进城推销豆腐泡时,他和江芽都留在了家里。<br />
他要背书。<br />
江芽要过滤豆渣。<br />
没了两个小电灯泡,哪怕今日又是在小面馆吃的饭,但叶厘心中依旧是甜的。<br />
这算单独约会呀。<br />
第三日,叶厘又带着豆腐泡进城了。<br />
顺便与江纪又吃了饭。<br />
当然,这两日他也干正事了,余下的三十斤豆腐泡,他成功推销了出去。<br />
豆腐泡在北阳县已有不小的名气,他在城西的菜市场寻了六个小老板,这六个小老板都愿意在自家的摊子上/铺子里出售豆腐泡。<br />
每人五斤的量,一日卖完不要太轻松。<br />
第四日,他还得进城。<br />
六个小老板的位置只有他知道,他肯定要给负责送货的员工指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