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他自是烧不起炕的。<br />
但他身上火力旺,他一边回忆下午林学正所讲内容一边暖被窝。<br />
待回忆完,被窝已经暖烘烘。<br />
困意袭来,但他却是没有像往常那般入睡。<br />
唉,最近活儿不好找啊!<br />
冬季北阳县没有外地商旅,于是他无大包可扛。<br />
抄书吧,这个也不稳定。<br />
他这几日抄的是本话本小说,讲的是一书生落榜后在回乡途中,因路见不平,仗义为贫寒百姓硬抗当地恶霸,于是被侯门贵哥儿看中,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br />
他觉得这故事有些俗套。<br />
也不现实。<br />
果不其然,今早上去书铺结账时,掌柜的说这话本小说卖的不好,今后不用再抄了。<br />
于是他就没活可干了。<br />
眼瞅着要进入腊月了。<br />
今年有岁考,他不是廪生,这岁考全看他自愿。<br />
他这几年没正经读书,参加考试还得交报名费,是以,他不打算参加岁考。<br />
岁考之后,再有几日,也就是腊月十五左右,县学就会放假。<br />
一直放到大年初八,开学后上几日课,到了元宵节,又要放三日假。<br />
这么长的假期,怎么挣钱呢?<br />
在被窝里翻了个身,忽地,他脑中闪过今日中午在县学门口的那一幕。<br />
他与江纪同一日入学,一起被分到天字班,而且江纪还是十八岁的廪生。<br />
想当年,他二十一岁过了院试,便自觉天资不错,是块读书的料子。<br />
可江纪竟是十八岁的廪生。<br />
了不得。<br />
于是下意识的,他对江纪的关注就多了些。<br />
他发现江纪的夫郎时常过来。<br />
有一次,他去膳房喝水时,听厨子议论,名满北阳县的变蛋,竟是出自江纪夫郎之手。<br />
还有外边不少店铺都在卖的饼夹豆腐泡,也是江纪夫郎所创。<br />
这可把他给惊的,差点被热水呛到。<br />
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啊!<br />
江纪真是娶了个好夫郎!<br />
他的夫郎又在何处?<br />
他们村与他同岁的,娃都能下地干活当小劳力了。<br />
今夜他却是躺在这小屋子里,形单影只,孑然一身。<br />
他什么时候也能夫郎孩子热炕头……<br />
除非中举,不然,他的亲事只会愈发困难。<br />
与他同龄的姑娘、小哥儿,早就嫁了人。<br />
比他年纪小的,有十七八的小伙子可选,人家凭什么嫁给他?<br />
他虽有功名在身,可家里穷。<br />
唉。<br />
当年刚考中秀才时,他也是意气风发,前途光亮。<br />
可他爹上山砍柴时,不慎踩空,一下子摔断了腿,为了给他爹治病,家中消耗了不少钱粮。<br />
还卖了地。<br />
他无心也无力进县学读书。<br />
于是他就留在村中开了个小私塾,一边挣钱一边务农一边照顾他爹。<br />
他本已经绝了读书的心思。<br />
可他爹泪眼婆娑的抓着他的手,连声说对不起他,要他一定再往上考。<br />
于是四年后,他背上行囊,披着老父亲的期望,进了县学的大门。<br />
但蹉跎了这几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已将他的意气磨平。<br />
还有,江纪可以随便买时文选萃这样的辅助书籍。<br />
还有贴心夫郎日日送饭。<br />
而他,光是各种零工就要耗去他不少精力,更别说是去买昂贵的书籍。<br />
就像是现在,江纪定然在明亮的烛光下手不释卷,他却是在顾影自怜,夜不能寐。<br />
差距如此大,他怎么比得过?<br />
纯纯浪费时间和银子而已。<br />
……<br />
什么时候他也能娶个富夫郎?<br />
他真的不想努力了……<br />
在心中又叹了口气,他自嘲一笑,裹紧了身上的被子。<br />
人家江纪十八,还相貌出众,前程光明。<br />
人家配得上富夫郎。<br />
他一个落魄秀才,拿什么吸引富家小哥儿的注意?<br />
……<br />
算了,这种好事,他还是在梦中去寻吧。<br />
当彭希明忧心下一份零工在何处时,叶厘准备带着叶阿爹、江芽去半闲居。<br />
他不想单独带江芽出门,于是就以想让自家人涨见识为由,要轮流带叶阿爹、江柳等人去半闲居吃饭。<br />
这几人干的都是做豆腐的活,不能同时请假。<br />
叶阿爹自是很高兴,半闲居诶,他原打算等过两年家底厚实了,就全家人一起去吃一顿。<br />
现在叶厘要提前带他去见识见识,他只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br />
江芽也很高兴,因为他可以亲自谢谢采哥哥啦。<br />
感谢一事,不能只靠嘴巴,得有实际行动。<br />
但他既不懂绣花,也不会做美食,他总不能给采哥哥表演一个喂猪喂**?<br />
于是他就缠着叶厘,要叶厘教他做点心。<br />
小家伙有此想法,叶厘很是支持。<br />
不过他人小,做不了太复杂的,叶厘就将芝麻薄脆的做法教给了他。<br />
芝麻薄脆的做法甚是简单,往低筋面粉里加蛋清、蔗糖、芝麻、豆油,而后倒在铁板上一烤,那就成了。<br />
江芽一学就会,一口气做了一大筐。<br />
做好之后,他找了个干净的布袋子,装了满满一袋子,而后将袋子塞进自己的大荷包里。<br />
他背着大荷包,坐上牛车,高高兴兴的跟着叶厘去了半闲居。<br />
他们三人到半闲居时,余采还没从吴家过来,于是叶厘就在一楼寻了个桌子,准备先吃饭。<br />
饭吃到一半,店内食客增多。<br />
等余采来时,一楼已快坐满了。<br />
余采在门口听伙计说叶厘来了,进门之后,他张望一下,见叶厘坐在角落里,就径直去了叶厘那边。<br />
他远远就瞧见桌上的盘子都快空了,因此,一来到桌前,他就一脸歉意的解释:“今个儿郑家粮铺来了些芋头,我去挑选芋头去了。”<br />
“早知你来,我就下午再去那边了。”<br />
“没事没事,你的正事要紧,我大把时间呢。采哥,快坐。”<br />
“这是我阿爹,这是芽哥儿。”<br />
叶厘起身,笑着上前两步,准备扶余采坐下。<br />
不过,他心中有些惊讶。<br />
北阳县竟然有芋头?<br />
在原身的记忆里,可没这样东西。<br />
叶阿爹有些拘束,正要起身打招呼,余采笑着道:“叶叔叔,你坐你坐,我是小辈,该是我和你见礼。”<br />
“叶叔叔,你喊我采哥儿便是,来这半闲居就当是去亲友家做客,无需拘谨。”<br />
他这般和气有礼,叫叶阿爹脸上也有了笑。<br />
叶阿爹唤了声采哥儿,招呼他坐下一起吃。<br />
江芽站在一旁,一直到他们寒暄完了,才脆生生的喊了声采哥哥,还举起了自己的大荷包:“采哥哥,这是我做的点心,你尝尝。”<br />
“竟是芽哥儿自己做的?真厉害!”<br />
余采惊叹,一手接过大荷包,一手捏了捏他的圆脸蛋。<br />
江芽有些不好意思,小手背在了身后:“不厉害,我都要六岁了,这个点心做起来很简单的。”<br />
余采被他这小模样逗乐,伸手拉着他坐下:“乖芽芽,已经很棒了。”<br />
“就是,芽哥儿,今个儿谦虚了啊。”<br />
叶厘笑着道。<br />
江芽这下子更不好意思了。<br />
这不是和采哥哥不熟嘛。<br />
等熟悉了,再受到夸奖,那他就得意上了。<br />
叶厘见他只抿着嘴巴笑,不说话,就笑着拍拍身边的位置:“好了好了,过来坐,继续吃饭。”<br />
“没事,让他同我一起坐吧。”<br />
余采说着,让人给他添一副碗筷,再送来几个菜。<br />
并重点叮嘱王嬷嬷:“挑个芋头切了送过来,涮着吃。”<br />
叶厘听得好奇,装着不懂的样子问道:“采哥,芋头是什么?”<br />
“就是南边的一道食物,煮熟后跟红薯有些像。但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离得远,运费昂贵,因此咱们这边吃的不多。”<br />
“也就郑家粮铺每年会从南方运来一些,好这一口的,会过去买些。”<br />
余采解释。<br />
“这样啊……”<br />
叶厘一副了然的样子。<br />
郑家粮铺,他的确没去过这家铺子,他都不知道店址在哪儿。<br />
不过,如果有芋头的话,那自家饮子就可以推出新品了。<br />
普通芋头也能做芋泥的。<br />
余采见叶厘感兴趣,就笑着道:“下午走时,你带回去几个,我让人教你怎么去皮,不然手容易痒。”<br />
“不用,你告诉我郑家粮铺的位置,我带着阿爹、芽哥儿去买就成。”<br />
叶厘摇头。<br />
“哪用那么麻烦,我准备在店里上这道吃食,所以买的多,你带回去几个不妨事。”<br />
余采很坚持。<br />
他是诚心要给,叶厘就应了下来。<br />
说话间,伙计已将余采要的食材送了来。
但他身上火力旺,他一边回忆下午林学正所讲内容一边暖被窝。<br />
待回忆完,被窝已经暖烘烘。<br />
困意袭来,但他却是没有像往常那般入睡。<br />
唉,最近活儿不好找啊!<br />
冬季北阳县没有外地商旅,于是他无大包可扛。<br />
抄书吧,这个也不稳定。<br />
他这几日抄的是本话本小说,讲的是一书生落榜后在回乡途中,因路见不平,仗义为贫寒百姓硬抗当地恶霸,于是被侯门贵哥儿看中,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br />
他觉得这故事有些俗套。<br />
也不现实。<br />
果不其然,今早上去书铺结账时,掌柜的说这话本小说卖的不好,今后不用再抄了。<br />
于是他就没活可干了。<br />
眼瞅着要进入腊月了。<br />
今年有岁考,他不是廪生,这岁考全看他自愿。<br />
他这几年没正经读书,参加考试还得交报名费,是以,他不打算参加岁考。<br />
岁考之后,再有几日,也就是腊月十五左右,县学就会放假。<br />
一直放到大年初八,开学后上几日课,到了元宵节,又要放三日假。<br />
这么长的假期,怎么挣钱呢?<br />
在被窝里翻了个身,忽地,他脑中闪过今日中午在县学门口的那一幕。<br />
他与江纪同一日入学,一起被分到天字班,而且江纪还是十八岁的廪生。<br />
想当年,他二十一岁过了院试,便自觉天资不错,是块读书的料子。<br />
可江纪竟是十八岁的廪生。<br />
了不得。<br />
于是下意识的,他对江纪的关注就多了些。<br />
他发现江纪的夫郎时常过来。<br />
有一次,他去膳房喝水时,听厨子议论,名满北阳县的变蛋,竟是出自江纪夫郎之手。<br />
还有外边不少店铺都在卖的饼夹豆腐泡,也是江纪夫郎所创。<br />
这可把他给惊的,差点被热水呛到。<br />
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啊!<br />
江纪真是娶了个好夫郎!<br />
他的夫郎又在何处?<br />
他们村与他同岁的,娃都能下地干活当小劳力了。<br />
今夜他却是躺在这小屋子里,形单影只,孑然一身。<br />
他什么时候也能夫郎孩子热炕头……<br />
除非中举,不然,他的亲事只会愈发困难。<br />
与他同龄的姑娘、小哥儿,早就嫁了人。<br />
比他年纪小的,有十七八的小伙子可选,人家凭什么嫁给他?<br />
他虽有功名在身,可家里穷。<br />
唉。<br />
当年刚考中秀才时,他也是意气风发,前途光亮。<br />
可他爹上山砍柴时,不慎踩空,一下子摔断了腿,为了给他爹治病,家中消耗了不少钱粮。<br />
还卖了地。<br />
他无心也无力进县学读书。<br />
于是他就留在村中开了个小私塾,一边挣钱一边务农一边照顾他爹。<br />
他本已经绝了读书的心思。<br />
可他爹泪眼婆娑的抓着他的手,连声说对不起他,要他一定再往上考。<br />
于是四年后,他背上行囊,披着老父亲的期望,进了县学的大门。<br />
但蹉跎了这几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已将他的意气磨平。<br />
还有,江纪可以随便买时文选萃这样的辅助书籍。<br />
还有贴心夫郎日日送饭。<br />
而他,光是各种零工就要耗去他不少精力,更别说是去买昂贵的书籍。<br />
就像是现在,江纪定然在明亮的烛光下手不释卷,他却是在顾影自怜,夜不能寐。<br />
差距如此大,他怎么比得过?<br />
纯纯浪费时间和银子而已。<br />
……<br />
什么时候他也能娶个富夫郎?<br />
他真的不想努力了……<br />
在心中又叹了口气,他自嘲一笑,裹紧了身上的被子。<br />
人家江纪十八,还相貌出众,前程光明。<br />
人家配得上富夫郎。<br />
他一个落魄秀才,拿什么吸引富家小哥儿的注意?<br />
……<br />
算了,这种好事,他还是在梦中去寻吧。<br />
当彭希明忧心下一份零工在何处时,叶厘准备带着叶阿爹、江芽去半闲居。<br />
他不想单独带江芽出门,于是就以想让自家人涨见识为由,要轮流带叶阿爹、江柳等人去半闲居吃饭。<br />
这几人干的都是做豆腐的活,不能同时请假。<br />
叶阿爹自是很高兴,半闲居诶,他原打算等过两年家底厚实了,就全家人一起去吃一顿。<br />
现在叶厘要提前带他去见识见识,他只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br />
江芽也很高兴,因为他可以亲自谢谢采哥哥啦。<br />
感谢一事,不能只靠嘴巴,得有实际行动。<br />
但他既不懂绣花,也不会做美食,他总不能给采哥哥表演一个喂猪喂**?<br />
于是他就缠着叶厘,要叶厘教他做点心。<br />
小家伙有此想法,叶厘很是支持。<br />
不过他人小,做不了太复杂的,叶厘就将芝麻薄脆的做法教给了他。<br />
芝麻薄脆的做法甚是简单,往低筋面粉里加蛋清、蔗糖、芝麻、豆油,而后倒在铁板上一烤,那就成了。<br />
江芽一学就会,一口气做了一大筐。<br />
做好之后,他找了个干净的布袋子,装了满满一袋子,而后将袋子塞进自己的大荷包里。<br />
他背着大荷包,坐上牛车,高高兴兴的跟着叶厘去了半闲居。<br />
他们三人到半闲居时,余采还没从吴家过来,于是叶厘就在一楼寻了个桌子,准备先吃饭。<br />
饭吃到一半,店内食客增多。<br />
等余采来时,一楼已快坐满了。<br />
余采在门口听伙计说叶厘来了,进门之后,他张望一下,见叶厘坐在角落里,就径直去了叶厘那边。<br />
他远远就瞧见桌上的盘子都快空了,因此,一来到桌前,他就一脸歉意的解释:“今个儿郑家粮铺来了些芋头,我去挑选芋头去了。”<br />
“早知你来,我就下午再去那边了。”<br />
“没事没事,你的正事要紧,我大把时间呢。采哥,快坐。”<br />
“这是我阿爹,这是芽哥儿。”<br />
叶厘起身,笑着上前两步,准备扶余采坐下。<br />
不过,他心中有些惊讶。<br />
北阳县竟然有芋头?<br />
在原身的记忆里,可没这样东西。<br />
叶阿爹有些拘束,正要起身打招呼,余采笑着道:“叶叔叔,你坐你坐,我是小辈,该是我和你见礼。”<br />
“叶叔叔,你喊我采哥儿便是,来这半闲居就当是去亲友家做客,无需拘谨。”<br />
他这般和气有礼,叫叶阿爹脸上也有了笑。<br />
叶阿爹唤了声采哥儿,招呼他坐下一起吃。<br />
江芽站在一旁,一直到他们寒暄完了,才脆生生的喊了声采哥哥,还举起了自己的大荷包:“采哥哥,这是我做的点心,你尝尝。”<br />
“竟是芽哥儿自己做的?真厉害!”<br />
余采惊叹,一手接过大荷包,一手捏了捏他的圆脸蛋。<br />
江芽有些不好意思,小手背在了身后:“不厉害,我都要六岁了,这个点心做起来很简单的。”<br />
余采被他这小模样逗乐,伸手拉着他坐下:“乖芽芽,已经很棒了。”<br />
“就是,芽哥儿,今个儿谦虚了啊。”<br />
叶厘笑着道。<br />
江芽这下子更不好意思了。<br />
这不是和采哥哥不熟嘛。<br />
等熟悉了,再受到夸奖,那他就得意上了。<br />
叶厘见他只抿着嘴巴笑,不说话,就笑着拍拍身边的位置:“好了好了,过来坐,继续吃饭。”<br />
“没事,让他同我一起坐吧。”<br />
余采说着,让人给他添一副碗筷,再送来几个菜。<br />
并重点叮嘱王嬷嬷:“挑个芋头切了送过来,涮着吃。”<br />
叶厘听得好奇,装着不懂的样子问道:“采哥,芋头是什么?”<br />
“就是南边的一道食物,煮熟后跟红薯有些像。但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离得远,运费昂贵,因此咱们这边吃的不多。”<br />
“也就郑家粮铺每年会从南方运来一些,好这一口的,会过去买些。”<br />
余采解释。<br />
“这样啊……”<br />
叶厘一副了然的样子。<br />
郑家粮铺,他的确没去过这家铺子,他都不知道店址在哪儿。<br />
不过,如果有芋头的话,那自家饮子就可以推出新品了。<br />
普通芋头也能做芋泥的。<br />
余采见叶厘感兴趣,就笑着道:“下午走时,你带回去几个,我让人教你怎么去皮,不然手容易痒。”<br />
“不用,你告诉我郑家粮铺的位置,我带着阿爹、芽哥儿去买就成。”<br />
叶厘摇头。<br />
“哪用那么麻烦,我准备在店里上这道吃食,所以买的多,你带回去几个不妨事。”<br />
余采很坚持。<br />
他是诚心要给,叶厘就应了下来。<br />
说话间,伙计已将余采要的食材送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