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但工钱就不用加了,你给的够多了。”<br />
    作坊那边一日是三十文。<br />
    加上芋泥的,那一日可是六十文了。<br />
    太高了!<br />
    叶厘摇头,坚持道:“阿爹,你就拿着吧。”<br />
    “都是自家人,又没便宜了外人。”<br />
    咳,主要是吧,芋泥的利润特别高——如果按照一日三百斤来算,那每日利润比豆腐泡的利润还要高不少。<br />
    帮他做芋泥的,也不是外人,全是至亲。<br />
    大冬天的洗芋头,这活儿多辛苦啊。<br />
    所以,即便是这个数字,他心里依旧发虚呢。<br />
    这等到过年,他肯定要发大红包的。<br />
    看叶阿爹还要再劝,他又补充道:“而且,大哥饴哥分居两地,不就是为了挣钱?”<br />
    提起叶两刘饴,叶阿爹不吭声了。<br />
    可不是嘛,自家家底太薄了,以至于这俩人都顾不上造娃,只想挣钱。<br />
    唉,也不知道他的乖孙何时能出生……<br />
    愁死了。<br />
    于是,第二天负责做芋泥的几人省事了不少。<br />
    比昨日提前半个时辰将芋泥给做好了。<br />
    一共三百斤,装了好几个木桶。<br />
    叶厘起床后,便宣布了涨工钱一事。<br />
    梁二香、江柳、江榆推让一番,见他是真心要给,就高高兴兴应了下来。<br />
    除了给这几人涨工钱,早上负责运芋泥的,也得再寻个人。<br />
    这不是一百二十斤,这是三百斤,可以单独装一车了。<br />
    而且,这是额外的任务,不该叫运输队的人免费干。<br />
    他和江纪去了作坊那边,同负责运输豆腐泡的员工商议此事。<br />
    谁肯运送芋泥,那一日有十文的工钱。<br />
    这种额外收入,叫那几个员工颇为高兴。<br />
    虽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挣了些钱,可十文也不算小钱,他们愿意挣!<br />
    而半闲居这边,昨晚几个厨子发了好几大盆面,准备用发面做芋泥饼。<br />
    其实,半闲居厨子们的工作量挺大的,他们除了熬各种锅底、煮变蛋瘦肉粥,还得做一些主食。<br />
    像是食客们要吃的米饭、面条、馒头、饼子。<br />
    员工们要吃的玉米饼。<br />
    偶尔还要给余采做些小点心,<br />
    芋泥饼一出世,他们就更忙了。<br />
    这招人吧,一时也招不来合心意的。<br />
    况且,后厨的场地也不够。<br />
    于是余采就决定从外边采购馒头面条饼子,好让厨子们专心做芋泥饼。<br />
    但今个儿的芋泥饼还是不够卖。<br />
    发面做的饼皮更软和,刚出锅时,配上没有什么纤维极其细腻还带着奶香的芋泥,那口感真真是绝妙。<br />
    而且,芋泥饼本身不大,一个重二两半,对于食量大的人而言,这一张怎么够解馋?<br />
    再说家里还有其他人呢。<br />
    因此,不差钱的食客们打包起来几乎都是十张起步。<br />
    这价格看似贵,但对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br />
    而且,昨个儿余采也叫张副掌柜向食客们解释为何这样定价了。<br />
    首先,这芋泥是买来的,叶厘这个供货商要赚钱,因此芋泥的价格就低不了。<br />
    一份芋泥小料的价格是九文,重一两半。<br />
    这一两半的芋泥不掺水分,就是扎扎实实的加了炼乳、蔗糖、羊乳的芋泥。<br />
    这一份小料,成本是六文,叶厘赚一文半,半闲居赚一文半。<br />
    不过,叶厘将芋泥送来后,半闲居得给芋泥保温。<br />
    大冬天的,可不敢给食客们吃凉芋泥。<br />
    这部分的成本不可忽视。<br />
    一张芋泥饼里边的芋泥馅也是重一两半,因此成本算作是七文半。<br />
    外边的白面饼皮比芋泥稍轻一些,重一两。<br />
    但需要用油去烙。<br />
    再算上人工、柴火,卖出去一张饼,余采只能赚三文。<br />
    这算多么?<br />
    直接卖芋泥小料,余采能挣一文半。<br />
    加工成饼子,如此折腾一番,也就是多挣一文半。<br />
    对于不差钱的人而言,就余采这个利润,一点儿都不算坑人。<br />
    因此他们买起来颇为豪气,愿意为这份美味买单。<br />
    叶厘、江纪吃过午饭赶着牛车来到半闲居时,半闲居一楼依旧满满当当。<br />
    他们俩穿越一楼大堂去后院时,听到好几道催着伙计赶紧上芋泥饼的声音。<br />
    这一声声催促,叫叶厘不由勾起了嘴角。<br />
    一份芋泥小料,重一两半,他挣一文半。<br />
    三百斤芋泥,可做两千份小料,所以一文半乘以两千,那便是三千文。<br />
    梁二香、江柳、江榆、叶阿爹、刘饴的工钱每人是三十文,一日是一百五十文。<br />
    算上运输的那十文,工钱总支出也才一百六十文。<br />
    所以,只靠着芋泥,他一日便可入账两千八百四十文。<br />
    一个月就是八十五两。<br />
    而作坊那边,一个月的利润是六十两。<br />
    如今他一个月入账一百多两,这叫他如何能将嘴角压下去?<br />
    根本压不下去!<br />
    他都想蹦着走了!<br />
    不过,待到了余采的小院,见着余采那憔悴的脸、微肿的眼,他的好心情立马被担忧取代。<br />
    这是怎么了?<br />
    可这会儿江纪还在呢。<br />
    他也不好直接问,于是便同余采扯了会儿旁的。<br />
    之后他便拉着江纪出了半闲居。<br />
    坐上牛车,江纪心里酸酸的:“你为了余掌柜,竟要提前送我回县学。”<br />
    叶厘:“……我要是真的重友轻色,那这会儿就叫你步行去县学了。”<br />
    这话叫江纪笑了起来,心中的酸味散了不少,他问道:“那你明个儿来吗?”<br />
    “来,顺便将准确的尺寸送去布庄那边。”<br />
    叶厘点头。<br />
    昨个儿定制成衣时,他只知道自个儿、江纪还有两个小家伙的尺寸,因此,他还得再跑一趟,将叶阿爹、刘饴、叶大吉的尺寸送过去。<br />
    而且,叶阿爹几人这么给力,一下子就将芋泥的日产量提到三百斤,他就准备再买三匹布,叫梁二香、江柳、江榆自个儿做衣裳。<br />
    当然,这是明日的事了。<br />
    当下,将江纪送到县学后,叶厘赶着牛车回了半闲居。<br />
    以余采的身份,除了亲事,还能有什么事叫他黯然神伤?<br />
    果不其然,等他再踏入余采的小院,询问余采为何如此,余采虽难为情,但还是照实说了。<br />
    “我爹……他相中的人,瞧不上我。”<br />
    看叶厘的眸子瞬间睁的老大,余采苦笑一声:“其实也正常,我年纪大,还腿脚不便,我爹又不是身居高位,人家瞧不上我,应该的。”<br />
    “这种事,不能勉强。”<br />
    第97章<br />
    余采这一番话, 叫叶厘惊讶极了。<br />
    他皱眉问:“采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br />
    太突然了吧!<br />
    余采继续苦笑:“之前我阿爹托我爹帮我相看合适的人选,昨个儿下午, 我爹去了我家。”<br />
    “他这段时日,还真用心给我找了。”<br />
    “只是, 他找的是个丧妻的武举子, 府城那边的。”<br />
    “……武举人?”<br />
    叶厘震惊。<br />
    不是,吴夫郎的要求不是读过书、家风正、人好就行了吗?<br />
    余县尉怎么给寻了个武举人啊?<br />
    都是举人了, 哪里是余采能拿捏得住的?<br />
    这不是瞎搞吗?<br />
    叶厘的疑惑明明白白, 余采就解释道:“他这些年, 一直觉得对不住我,他觉得我阿爹的要求是委屈了我, 于是就自作主张,想给我寻个好的。”<br />
    “这……这也不至于寻到武举人头上吧?”<br />
    叶厘还是觉得余县尉此举荒谬了些。<br />
    余采看他表情,知道他是不太了解这些,就解释道:“武科的举人, 远不如文科的举人有地位。”<br />
    “武举人不能谋官, 免税的田地亩数也只有文举人的一半。”<br />
    “而且, 文举人还能在私塾当个夫子或者是进县学谋个不入品级的差事,但武举人出路不多。”<br />
    “不过, 也算是吃喝不愁。”<br />
    叶厘听完此话,顿时恍然,这听上去跟吴家差不多?<br />
    那余县尉也不算乱点鸳鸯谱?<br />
    可这里头具体是什么情况?<br />
    看叶厘欲言又止,余采就苦笑一声, 继续道:“咱们县因为情况特殊,朝廷每年都会发一笔银子,叫县令大人自行招募训练乡勇兵。”<br />
    “我爹身为县尉, 负责此事,这个武举人,想在乡勇兵中谋个教头的差事。于是我爹就想撮合一下。”<br />
    他话音落,叶厘立马在心中点头,那余县尉此举有些道理啊。<br />
    虽说这配置是典型的凤凰男配置,可余县尉也是爱子心切。<br />
    而且,余采也不要求一世相守,将来能好聚好散即可。<br />
    正这么琢磨着,谁知余采又道:“我爹介绍我时,没说实话,那武举人以为我是微跛,不影响日常生活。”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