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称是,又问:“吴公子失礼之甚,可否要……”<br />
燕珩并不理会,兀自越过园门入内殿去了。<br />
这几日风雪乱吹,入目萧瑟清白,旁人觉得冷清,可燕珩却颇得自在。越是无尘,将那乱红轻绿压成荒芜,越是称了这位帝王的心。<br />
就连晨间都晚了些时辰,才起。<br />
恬淡,悠闲,慢条斯理地饮茶,审阅折子。<br />
这日,燕珩偶尔抬起眸来,掠过那一碗莲,才发觉旁边又多斜出来一株梅花。碗里红尖儿的花瓣一日开的比一日丰盈,那盏沁润刚好的龙凤衔珠却凉了下去。<br />
燕珩便问,“何时来的?”<br />
仆子不知所以,便听德福答,“回王上,还是往常的时辰,只您这几日倦的厉害,秦公子不敢打扰,只奉完茶,侍弄打理两支花草,便悄声告退了。”<br />
偶尔是红梅衬那雪白;间或是金蕊映那赤瓣。一碗莲、一枝梅,便是这殿里唯一的葳蕤生气。<br />
燕珩不喜花草,却没出声,更未曾叫人将那两簇多余的艳丽撤下去……他偶尔想起那小儿红着眼眶吃屈的模样,为那“亡母”二字,到底忍下了。<br />
因想起这茬,燕珩沉默片刻后,又道,“让公孙渊,把那金簪送进宫里来。”<br />
德福不知所以,“王上说的,是哪处的金簪?”<br />
燕珩嗬笑,“你只传诏,他必定知晓。”<br />
过了没几天,金簪就送进宫里来;燕珩只瞥了一眼,便命人收好。<br />
片刻后,他下意识地去看那处,因视线扑了个空,便状似不经意地发问:“那几朵碗莲呢?”<br />
德福道,“回王上,已衰败枯灭了。秦公子原话说,卫莲虽好,美中不足的是开花时间短,少则三五天,长则半月。因有王上的凤威天恩,已长了足月才凋零。可惜再托人去问,南城闹战事,一时半会儿,也寻不见了。”<br />
燕珩嗬笑一声。<br />
片刻后,他搁下笔,似沉思什么,无意识的摩挲着手里的折子。<br />
三日后,符定接诏。<br />
帝王诏旨只有零星几句话:即日出兵救卫,取城池为界,化为燕地。<br />
静在原地良久,符定才喃声道,“救卫?……”<br />
纳罕与疑问困在心底,在帝王三道金符战旨中被一点点挑破。<br />
救卫,不是决定放弃“渔翁之利”,更不是不要地。<br />
而是要将精兵对准赵国,强攻金城界纵深的十座城池,以此为阻隔线,驻燕兵,免双方战事。<br />
偏偏选中的这十座,都是赵国的重要边防城。燕兵那狂纵架势,就好似燕珩睥睨的凤眸扫过,只留下一句话:本来是要都抢的,如今大发善心,便只抢你赵国的罢!<br />
赵洄傻了眼,试探之时,燕珩坐视不理,他才敢蠢蠢欲动,起了战事的。<br />
没想到,才打下一座金城,倒叫燕兵又夺去了十座城池。刚打下来的金城还没捂热乎救还回去了……赵洄怒极,狠摔出去三道兵符,“给本王夺回来!”<br />
第二仗,叫符定给他打的屁滚尿流,大军一路直逼都城,战火燃到烽烟台。赵洄连气带吓,灰溜溜的投了降,又承诺增了三千石赋税,求着燕珩饶他,这事儿才算完。<br />
卫国感恩戴德,喜得不得了。<br />
赵国损失巨大,元气大伤,他们卫国虽没赚到什么便宜,但好歹没丢一寸地,如此已是万幸了。<br />
“卫国上下,感念燕王天恩。”<br />
那奉承话好听至极!至于到底是哪里的缘由,致使燕王发了善心,卫王渠便不知了。自燕宫传回的信儿里,卫宴的字迹清秀,却只说是一碗卫莲的好处。<br />
“卫莲?……”<br />
小小一朵,亘在帝王肺腑,是凤鸣龙吟稍歇,添了点怜悯,为这人世悲欢。<br />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br />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br />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1]<br />
卫渠猛地明白过来,跌坐在宝座上,倒呵了口冷气。似回忆起当年的质子生涯,那朵小小的卫莲,是威胁,是警告,是来自帝王的睥睨冷笑。<br />
只不过可惜的是,赵洄恐怕不能悟到。<br />
燕宫。<br />
卫宴躲在暗处,笑道,“一朵小小的卫莲,竟有这么大的用处,若非亲眼所见,就连我,也是不信的。”<br />
那宫殿的谈笑压得声息极低,“运气好罢了,哪能事事都如意。”<br />
“秦公子这才是谦虚。”卫宴一改往日轻狂,此刻与他谈笑,竟有几分深不见底地试探,“我欲求自由身,公子可有没有法子?若我安然逃脱,日后但有一分能帮上公子的,公子但说无妨。”<br />
秦诏微微一笑,“金银珠宝。”<br />
卫宴嗤嗤笑出声来,“你竟只想要这个?不像公子的作风。若只是金银珠宝,这才好说,我家别的没有,就是锭子多。”<br />
秦诏道,“不止金银珠宝,我想跟你做个交易,借一笔银两,如何?”<br />
“借钱不必,若你助我脱身,我白送你。”<br />
“此事非同寻常,恐怕要余家‘倾家荡产’,才能帮上忙。”<br />
卫宴心里一惊,敏锐的察觉出端倪,但她却只是含着笑,并不答话,身子竟也不自觉往后退了两分,似乎要逃出面前人设下的这个危险圈套。<br />
“不必担心,若你不肯,我不会强求。”秦诏不徐不疾道,“只是,自由身和银两,孰轻孰重,你比我清楚。再有,这笔银两既然是借的,那必定是要还你。”<br />
卫宴避重就轻,笑道,“我怎知你,信誉几何?若是他日不还,给强盗打了牙祭,我又到何处说理儿去?”<br />
秦诏轻笑片刻,才道,“不急,慢慢想。”他回眸盯住人,忽然换了称呼,“卫姐儿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做买卖最划算。”<br />
说罢,他便起身,“时辰不早了,今日叨扰甚久,诏便先告辞了。”<br />
“慢着。”<br />
秦诏顿在门口,回过头来。<br />
“若是成交,你敢保证,我余家上下老小安全?”<br />
秦诏半张脸隐在灯影朦胧里,那话音沉的令人害怕,口气却坚定无疑:“卫姐儿若助我,余家上下,必定安然无虞、此生坐享富贵荣华。”<br />
“秦诏,我信你一次。”卫宴轻笑,“这燕王,我必不嫁。再有,你可知……富甲天下的季家?”<br />
秦诏微怔,“若说不知,那才是骗人的。天下未有一粒铜板,不从季三江手里过一遍。季三江之子,季肆,更是有名的经商奇才……”<br />
话没说完,冷不丁的被卫宴截住,“那是我未婚夫。”<br />
“……”<br />
“谁?”<br />
“季肆,我未婚夫。”<br />
秦诏打量着被光影照耀的明艳姿容,再有魄力过人的气度心胸,聪慧之甚,与这季肆,岂不正是郎才女貌,顶顶般配的一对儿!<br />
半晌,秦诏微微勾唇,“甚好。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纵是为这良缘一桩,我也必不能让你嫁给父王。”<br />
听见“父王”那两个字儿,卫宴又笑了,“正是。”<br />
少年之间,不受年龄拘碍,反倒心有灵犀。似天真,似莫名的默契与信任。双方对视一晌,似在眼底寻到了对方的答案,而后笑着错开了。<br />
直至将来,四海五州倾覆如巢,卫宴才知,此刻定下的,竟是笔改换天地的买卖!<br />
然而,秦诏并没有再多说。他只是谨慎拨开门,左右环顾一圈,发觉无有侍卫走动,这才敢迎着暗色走出殿门去。<br />
好巧不巧,才走出殿门没多久,忽听得一声威吓:<br />
“什么人!”<br />
卫宴心中一紧!<br />
若是被人发现,她与秦诏必脱不开关系。以燕王那等敏锐的心思,恐怕……<br />
第9章 周八极<br />
卫宴问他,“那晚,公子是怎么逃脱的?卫大人甚凶,那可是燕王面前的红人。”<br />
秦诏模棱两可,轻笑道,“也没什么,天黑瞧不真切,就糊弄过去了。”<br />
秦诏这才识得,那晚出声冷喝的人,是卫抚。<br />
这人鹰眸薄唇,盯着谁都像盯着囚犯似的,总带着审视的轻蔑与狂气。<br />
打听过才知道,他还真就是狱卒出身,一路靠着家里和姊妹高升来的。胜在功夫不错、性子机敏,如今是燕王亲点的都尉官,负责燕宫里面的安全。<br />
秦诏自暗处盯着他,微眯了眼,只觉此人碍事的很。<br />
而卫抚,亦是不曾想到,杀身祸因的小小种芽,竟埋在那么一个普通的夜晚里。<br />
自然,那是后话。<br />
而这几日,燕宫才打了胜仗,多添了十座城池当趣儿,恰逢喜事当头,没人多想,都赶着筹备庆典,预备再几日,给司马大人接风洗尘呢!<br />
燕珩也不例外,看了战报,心情还算愉悦。<br />
殿门前的那年轻仆子察言观色,在那笑意中递了句话道,“今日难得的响晴天,鹿月楼的金绣梅开了,王上可要去瞧瞧?”<br />
燕珩略微一顿。<br />
鹿月楼的两株花草,因打理精细,惯常开得很好。<br />
那是燕正同他生母玉夫人亲手种下的。燕正选了一株金绣梅,逢冬就开;玉夫人则种下一株玉桂兰,捱到开春才长。<br />
燕珩每次去看时,都瞧见那株金秀梅疯长似的溢出一片金灿灿,抖落雪痕,便漂亮凌厉的恨不能倾吞整个悬廊。映衬之下,那株玉桂兰却似被耗尽了所有力气,才躲开一簇狭窄的空隙。<br />
待到春日琳琅,玉桂兰才幽幽地开,一朵坠着一朵,清白无争。<br />
燕珩极少专门去看玉桂兰,也极少想起玉夫人。<br />
她在世时,也像那朵花一样,漂亮而脆弱。只将自己的孩子递到宝座上,便任由一群更尊贵的夫人唤“珩儿”——除此之外,燕珩已记不清,她熬过了几个冬天。<br />
“王上?”<br />
燕珩回过神来,终应声道,“也好,去看看罢。”<br />
那年轻仆子名唤德元,得了令便手脚麻利去传唤开道。<br />
鹿月台拾级而上,有中空露台,外沿的廊檐开满了一片金黄。仆子们布好细绸绒毯,铺垫好炭火,剥去烟尘气;才敢将精致糕点往人眼皮子底下摆放整齐,只待他们的王上热茶足饮,暖炉赏雪。<br />
燕珩吃了一会子热茶,趁着身骨舒畅,兴致也好,便站起身来,凑到近处去看那处金绣梅。
燕珩并不理会,兀自越过园门入内殿去了。<br />
这几日风雪乱吹,入目萧瑟清白,旁人觉得冷清,可燕珩却颇得自在。越是无尘,将那乱红轻绿压成荒芜,越是称了这位帝王的心。<br />
就连晨间都晚了些时辰,才起。<br />
恬淡,悠闲,慢条斯理地饮茶,审阅折子。<br />
这日,燕珩偶尔抬起眸来,掠过那一碗莲,才发觉旁边又多斜出来一株梅花。碗里红尖儿的花瓣一日开的比一日丰盈,那盏沁润刚好的龙凤衔珠却凉了下去。<br />
燕珩便问,“何时来的?”<br />
仆子不知所以,便听德福答,“回王上,还是往常的时辰,只您这几日倦的厉害,秦公子不敢打扰,只奉完茶,侍弄打理两支花草,便悄声告退了。”<br />
偶尔是红梅衬那雪白;间或是金蕊映那赤瓣。一碗莲、一枝梅,便是这殿里唯一的葳蕤生气。<br />
燕珩不喜花草,却没出声,更未曾叫人将那两簇多余的艳丽撤下去……他偶尔想起那小儿红着眼眶吃屈的模样,为那“亡母”二字,到底忍下了。<br />
因想起这茬,燕珩沉默片刻后,又道,“让公孙渊,把那金簪送进宫里来。”<br />
德福不知所以,“王上说的,是哪处的金簪?”<br />
燕珩嗬笑,“你只传诏,他必定知晓。”<br />
过了没几天,金簪就送进宫里来;燕珩只瞥了一眼,便命人收好。<br />
片刻后,他下意识地去看那处,因视线扑了个空,便状似不经意地发问:“那几朵碗莲呢?”<br />
德福道,“回王上,已衰败枯灭了。秦公子原话说,卫莲虽好,美中不足的是开花时间短,少则三五天,长则半月。因有王上的凤威天恩,已长了足月才凋零。可惜再托人去问,南城闹战事,一时半会儿,也寻不见了。”<br />
燕珩嗬笑一声。<br />
片刻后,他搁下笔,似沉思什么,无意识的摩挲着手里的折子。<br />
三日后,符定接诏。<br />
帝王诏旨只有零星几句话:即日出兵救卫,取城池为界,化为燕地。<br />
静在原地良久,符定才喃声道,“救卫?……”<br />
纳罕与疑问困在心底,在帝王三道金符战旨中被一点点挑破。<br />
救卫,不是决定放弃“渔翁之利”,更不是不要地。<br />
而是要将精兵对准赵国,强攻金城界纵深的十座城池,以此为阻隔线,驻燕兵,免双方战事。<br />
偏偏选中的这十座,都是赵国的重要边防城。燕兵那狂纵架势,就好似燕珩睥睨的凤眸扫过,只留下一句话:本来是要都抢的,如今大发善心,便只抢你赵国的罢!<br />
赵洄傻了眼,试探之时,燕珩坐视不理,他才敢蠢蠢欲动,起了战事的。<br />
没想到,才打下一座金城,倒叫燕兵又夺去了十座城池。刚打下来的金城还没捂热乎救还回去了……赵洄怒极,狠摔出去三道兵符,“给本王夺回来!”<br />
第二仗,叫符定给他打的屁滚尿流,大军一路直逼都城,战火燃到烽烟台。赵洄连气带吓,灰溜溜的投了降,又承诺增了三千石赋税,求着燕珩饶他,这事儿才算完。<br />
卫国感恩戴德,喜得不得了。<br />
赵国损失巨大,元气大伤,他们卫国虽没赚到什么便宜,但好歹没丢一寸地,如此已是万幸了。<br />
“卫国上下,感念燕王天恩。”<br />
那奉承话好听至极!至于到底是哪里的缘由,致使燕王发了善心,卫王渠便不知了。自燕宫传回的信儿里,卫宴的字迹清秀,却只说是一碗卫莲的好处。<br />
“卫莲?……”<br />
小小一朵,亘在帝王肺腑,是凤鸣龙吟稍歇,添了点怜悯,为这人世悲欢。<br />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br />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br />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1]<br />
卫渠猛地明白过来,跌坐在宝座上,倒呵了口冷气。似回忆起当年的质子生涯,那朵小小的卫莲,是威胁,是警告,是来自帝王的睥睨冷笑。<br />
只不过可惜的是,赵洄恐怕不能悟到。<br />
燕宫。<br />
卫宴躲在暗处,笑道,“一朵小小的卫莲,竟有这么大的用处,若非亲眼所见,就连我,也是不信的。”<br />
那宫殿的谈笑压得声息极低,“运气好罢了,哪能事事都如意。”<br />
“秦公子这才是谦虚。”卫宴一改往日轻狂,此刻与他谈笑,竟有几分深不见底地试探,“我欲求自由身,公子可有没有法子?若我安然逃脱,日后但有一分能帮上公子的,公子但说无妨。”<br />
秦诏微微一笑,“金银珠宝。”<br />
卫宴嗤嗤笑出声来,“你竟只想要这个?不像公子的作风。若只是金银珠宝,这才好说,我家别的没有,就是锭子多。”<br />
秦诏道,“不止金银珠宝,我想跟你做个交易,借一笔银两,如何?”<br />
“借钱不必,若你助我脱身,我白送你。”<br />
“此事非同寻常,恐怕要余家‘倾家荡产’,才能帮上忙。”<br />
卫宴心里一惊,敏锐的察觉出端倪,但她却只是含着笑,并不答话,身子竟也不自觉往后退了两分,似乎要逃出面前人设下的这个危险圈套。<br />
“不必担心,若你不肯,我不会强求。”秦诏不徐不疾道,“只是,自由身和银两,孰轻孰重,你比我清楚。再有,这笔银两既然是借的,那必定是要还你。”<br />
卫宴避重就轻,笑道,“我怎知你,信誉几何?若是他日不还,给强盗打了牙祭,我又到何处说理儿去?”<br />
秦诏轻笑片刻,才道,“不急,慢慢想。”他回眸盯住人,忽然换了称呼,“卫姐儿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做买卖最划算。”<br />
说罢,他便起身,“时辰不早了,今日叨扰甚久,诏便先告辞了。”<br />
“慢着。”<br />
秦诏顿在门口,回过头来。<br />
“若是成交,你敢保证,我余家上下老小安全?”<br />
秦诏半张脸隐在灯影朦胧里,那话音沉的令人害怕,口气却坚定无疑:“卫姐儿若助我,余家上下,必定安然无虞、此生坐享富贵荣华。”<br />
“秦诏,我信你一次。”卫宴轻笑,“这燕王,我必不嫁。再有,你可知……富甲天下的季家?”<br />
秦诏微怔,“若说不知,那才是骗人的。天下未有一粒铜板,不从季三江手里过一遍。季三江之子,季肆,更是有名的经商奇才……”<br />
话没说完,冷不丁的被卫宴截住,“那是我未婚夫。”<br />
“……”<br />
“谁?”<br />
“季肆,我未婚夫。”<br />
秦诏打量着被光影照耀的明艳姿容,再有魄力过人的气度心胸,聪慧之甚,与这季肆,岂不正是郎才女貌,顶顶般配的一对儿!<br />
半晌,秦诏微微勾唇,“甚好。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纵是为这良缘一桩,我也必不能让你嫁给父王。”<br />
听见“父王”那两个字儿,卫宴又笑了,“正是。”<br />
少年之间,不受年龄拘碍,反倒心有灵犀。似天真,似莫名的默契与信任。双方对视一晌,似在眼底寻到了对方的答案,而后笑着错开了。<br />
直至将来,四海五州倾覆如巢,卫宴才知,此刻定下的,竟是笔改换天地的买卖!<br />
然而,秦诏并没有再多说。他只是谨慎拨开门,左右环顾一圈,发觉无有侍卫走动,这才敢迎着暗色走出殿门去。<br />
好巧不巧,才走出殿门没多久,忽听得一声威吓:<br />
“什么人!”<br />
卫宴心中一紧!<br />
若是被人发现,她与秦诏必脱不开关系。以燕王那等敏锐的心思,恐怕……<br />
第9章 周八极<br />
卫宴问他,“那晚,公子是怎么逃脱的?卫大人甚凶,那可是燕王面前的红人。”<br />
秦诏模棱两可,轻笑道,“也没什么,天黑瞧不真切,就糊弄过去了。”<br />
秦诏这才识得,那晚出声冷喝的人,是卫抚。<br />
这人鹰眸薄唇,盯着谁都像盯着囚犯似的,总带着审视的轻蔑与狂气。<br />
打听过才知道,他还真就是狱卒出身,一路靠着家里和姊妹高升来的。胜在功夫不错、性子机敏,如今是燕王亲点的都尉官,负责燕宫里面的安全。<br />
秦诏自暗处盯着他,微眯了眼,只觉此人碍事的很。<br />
而卫抚,亦是不曾想到,杀身祸因的小小种芽,竟埋在那么一个普通的夜晚里。<br />
自然,那是后话。<br />
而这几日,燕宫才打了胜仗,多添了十座城池当趣儿,恰逢喜事当头,没人多想,都赶着筹备庆典,预备再几日,给司马大人接风洗尘呢!<br />
燕珩也不例外,看了战报,心情还算愉悦。<br />
殿门前的那年轻仆子察言观色,在那笑意中递了句话道,“今日难得的响晴天,鹿月楼的金绣梅开了,王上可要去瞧瞧?”<br />
燕珩略微一顿。<br />
鹿月楼的两株花草,因打理精细,惯常开得很好。<br />
那是燕正同他生母玉夫人亲手种下的。燕正选了一株金绣梅,逢冬就开;玉夫人则种下一株玉桂兰,捱到开春才长。<br />
燕珩每次去看时,都瞧见那株金秀梅疯长似的溢出一片金灿灿,抖落雪痕,便漂亮凌厉的恨不能倾吞整个悬廊。映衬之下,那株玉桂兰却似被耗尽了所有力气,才躲开一簇狭窄的空隙。<br />
待到春日琳琅,玉桂兰才幽幽地开,一朵坠着一朵,清白无争。<br />
燕珩极少专门去看玉桂兰,也极少想起玉夫人。<br />
她在世时,也像那朵花一样,漂亮而脆弱。只将自己的孩子递到宝座上,便任由一群更尊贵的夫人唤“珩儿”——除此之外,燕珩已记不清,她熬过了几个冬天。<br />
“王上?”<br />
燕珩回过神来,终应声道,“也好,去看看罢。”<br />
那年轻仆子名唤德元,得了令便手脚麻利去传唤开道。<br />
鹿月台拾级而上,有中空露台,外沿的廊檐开满了一片金黄。仆子们布好细绸绒毯,铺垫好炭火,剥去烟尘气;才敢将精致糕点往人眼皮子底下摆放整齐,只待他们的王上热茶足饮,暖炉赏雪。<br />
燕珩吃了一会子热茶,趁着身骨舒畅,兴致也好,便站起身来,凑到近处去看那处金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