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洄慌乱磕头:“乐意、乐意!为王上庆贺,我怎会不乐意?王上误会了,我是……是太开心。”他手抖得厉害,只好找补道:“啊……这是,这是吹了许久的风,出汗——才抖的。不是害怕王上。”<br />
那话倒是说全了,挑不出一点错处,想来识得燕珩心性许久。<br />
燕珩颔首微笑,算作满意。<br />
因而这日,除了秦国,其余赵、吴、妘、卫等七国,都老实献了“厚礼”。大燕历庆元六年,秋,燕,添城池六十五座,山河八百里。<br />
当下,燕珩命人撤开刀剑,将这几位放出东宫去。<br />
候在外头的妘澜见他父王无碍,方才松了一口气。他先是将妘王送回住处,方才再度回来,自东宫内寻住秦诏。<br />
沉默了好大一会儿,妘澜才压低声音问了句:“前些日子,那件事?”<br />
秦诏轻笑:“正是。”<br />
“今日妘国献城池五座,保全了父王性命,我妘澜感激不尽,公子日后,但有需求,只消知会一声,妘澜赴汤蹈火,必在所不辞。”妘澜道:“父王与我说了,王上举刀怪罪之时,公子仗义执言,才免于杀戮……”<br />
秦诏打断他的话:“妘澜,你与我,倒客气起来了?难道忘了当日的誓言不成?你不是说,日后在这燕宫,要护照我么?”<br />
“话是这样说,只是……如今你封了东宫,哪里还有我护照的机会。”<br />
“这话蹊跷。岂不知,今日的事情,若不是你,我才难办。”秦诏解释道:“吴王那十座城池因何而起?”<br />
“因秀女之事而起。”<br />
秦诏摇头,而后又意味深长的笑:“因信而起。那信上的字迹,是吴载所写——难道不是……”<br />
妘澜惊颤:……<br />
秦诏点头,“正是,如公子所想。那封信,是我写的,仿的是公子先前给我看的书信笔迹。”<br />
妘澜道:“那人也是你杀……”<br />
“嘘……”<br />
秦诏笑起来,眉眼深不可测。同早先那个初入燕宫的懵懂少年判若两人,锦衣华服之下,竟是难藏的威严之势。<br />
“知道的人……都死了。”秦诏盯着他,勾唇道:“妘澜,你是聪明人。”<br />
妘澜怔道:“秦、秦诏,你想……哦不,公子,你想做什么?”<br />
秦诏缓步凑近人,压在他耳边:“妘澜,我及冠之年,便是吴国……灭国之年。吴、妘之宿世之仇可报。我要什么?……我要你——助我一臂之力。”<br />
那声音飘荡在耳边。<br />
极轻。<br />
但分外沉重。<br />
“妘澜,你可愿意?”<br />
“我、我……”<br />
落下来的那只手,仿佛铁钳一般,狠狠地钳压住他的肩膀,直到妘澜微微颤声的说出那句令人满意的答案来……<br />
他道:“我愿意。”<br />
第62章 不遑寐<br />
及至年底, 秦宫传来消息,为其抚育储君之功,追封秦美人为秦武后。封楚阙宁安侯, 罢免秦相齐尤。<br />
秦诏听罢,幽幽地笑。<br />
殿外飒沓风雪飘落, 压在无数衰败的残荷枝桠上。纵览九天,有压顶之乌云, 环顾宫城, 顿觉凄凄然,萧瑟之风, 狂掠而过。<br />
这年的雪,比才来那年还大。<br />
秦诏从不伤春悲秋, 只惦念着他父王怕冷,便问德元:“你方才去看,父王可曾起了?这样冷的日子, 父王定要懒床的。”<br />
德元忙道:“王上已经更去别处了。”<br />
秦诏回过头来, 困惑道:“别处?这是什么道理?”<br />
“回、回公子。”德元战战兢兢道:“王上今日,召……召见秀女。”<br />
秦诏愣了, 叫猛然掠过的风吹了一个激灵, 他从嗓子里挤出来几个字, 问道:“为何我不知道?”<br />
德元往后退了一步,才敢说出真相:“王上吩咐了,不许叫您知道,谁若胆敢透出半句话去,必要割了舌头。”<br />
“那你们都知道?——这些日子忙碌,原来是为此事。”<br />
德元将身子躬得更低,没敢说话。<br />
那青靴猛地踹在人身上, 冷戾的模样骇人,如今挺拔身姿站定,压住眉眼,已经是大人模样了。<br />
“好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这等要事都瞒而不报,我养你何用。”<br />
德元一个趔趄,忍住痛觉,乖乖跪好,这事儿实在不怨他,而是帝王选夫人再出了岔子,他必也没有活路。他伺候秦诏三年,还从没吃过人的冷脸,更何况这样的狠厉一脚了。<br />
瞧着,是真的动怒。<br />
德元忙道:“如今王上在庆和殿,您……您若赶去,必是来得及的。”<br />
秦诏心道,这相宜老贼也是靠不住,竟是个两头吃。<br />
在燕珩眼皮子底下,大家为求自保,少不得要得罪他,若是日后这样下去,哪里还有威严可谈?凭着钱财唬住人,到底不够,怎的也要抓几条把柄在手里。<br />
再有,脚边不听话的狗,必要杀了解气。<br />
不然……还真当他秦诏是个毛头小子,叫人哄着玩呢。<br />
年岁越大,心机越沉。<br />
想到这……秦诏又冷笑一声,方才唤德元,将他父王当年赏的那条披风拿出来。这几年,他珍惜,从不曾穿过一次。<br />
——如今,不得不拿出来了。<br />
再看那袍衣披在身上,竟分外的合体。<br />
从初见那年的雪日,到如今这场风雪,孱弱长成阔挺,他的身量,转眼就追上他父王了。<br />
他脚步阔而急,袍摆浮动,青靴在厚重雪地上踩出细微的泥痕。<br />
庆和殿外,相宜躬身候着,一副谨小慎微的姿态。<br />
旁边的卫抚,则是侍刀静立,目光不动,为选秀之事保持着十足的警惕。燕珩今日特意嘱咐了他一句,要防着人来闹事。<br />
什么人敢来闹事?<br />
当他瞧见秦诏凛然朝这处走来,顿时明白过来了。他微微压住眼肉,视线紧盯着秦诏,下睫轻抽动了一下。<br />
相宜显然也发现了这位,只得不敢多嘴,只别过目光去,将身子压得更低。<br />
秦诏阔步而来,先是睨了他一眼,方才冷着脸问道:“父王可在此处?”<br />
卫抚冷笑一声,压根不搭理他。<br />
秦诏转过脸来,问:“相宜大人,父王可在此处?”<br />
相宜也没吭声。<br />
秦诏怒意尤甚,转手就甩了他一个巴掌。<br />
“大人,我问你话呢。”秦诏压住了面上的火气,露出一个幽邃的笑来,只不过那口气不善:“我父王,可在此处?”<br />
相宜被他喝了一跳,躬着的身子并未完全直起来,只神色怔怔的。<br />
片刻后,他抬手捂住脸,竟有些难以置信。他们是有些约定在先,奈何燕珩之命不敢违抗,这小子,又凭何敢这样待他?——他到底是位小尹。<br />
不等他说话,秦诏便要往里闯。<br />
卫抚抬手拦住他,神情冷漠。<br />
秦诏刚转过脸来,不等说些什么,殿内就传来封赏之声:[卫女贤德,姿貌端庄,留芳名,赐珠兰宫。]<br />
声名远扬的美人卫栖,卫抚之姊妹,便是燕珩当初说要“撵”出去的那位。不知因什么机缘,竟留下来了,还头一个得了青眼,赐下宫殿。<br />
秦诏冷嗬一声:“怪不得大人拦住我呢。”<br />
卫抚道:“与此事无关,只是王上有令,选秀之时,任何人不得擅闯,违者必诛。卫某职责所在,公子还是不要自讨苦吃,才是。”<br />
秦诏双眸微眯,猛地抽出剑来:“嗬,必诛?我倒要看看怎么必诛法?”<br />
他提剑欲要闯,卫抚拔刀迎上。<br />
两人本就有前尘往事、积怨已久。更遑论相互看不过眼,一个要守门,一个要硬闯呢?往日里卫抚吃瘪正不爽,眼下有了理由,岂不好好的打一场?<br />
秦诏怒急,挑刀划过他的胸前,叫人躲过一招,又迅速出手,狠扎在他肩窝。卫抚失算,没曾想他竟真的敢伤人,反手一刀刺破他的手臂。<br />
潺潺血痕坠落。<br />
自有一线红珠,淋漓的没入苍茫白雪。<br />
那动静闹的实在太大。<br />
燕珩倚靠在高台御座上,慵懒地饮了一口茶水,视线掠过众多闺秀佳人,放远在殿门:“何事这样吵闹?”<br />
德福将话递在人耳边,“回王上,是公子来了。闹着要见您。”<br />
端住茶杯的手一顿,燕珩挑眉:“他怎的知道?不是说了,要瞒住人吗?再这等闹下去,就不是美人病了,他岂不真是要‘杀干净’了才算完?”<br />
那话自有深意。<br />
帝王心机深沉,分明知道,当初那场“美人病”出自何人之手。<br />
也是,除了秦诏,还能有谁这么无聊呢?只不过,往日里不妨碍,趁着秦诏耍泼,他也就将计就计,借机拔出宫中弊患罢了。<br />
燕珩知道那小子缠人,不希望他成婚。那次动静闹的小,不过是让娘子们生几天疹子,并未闹出别的乱子,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秦诏去了。<br />
可秦诏分毫不曾察觉,仍想要——更过火的偏宠。<br />
出门察看的仆从自偏殿进门,又在德福耳边轻声报了话。德福这才为难道:“公子与卫大人打起来了。”<br />
燕珩迟疑了片刻,为这小儿无法无天的放肆,而冷嗬一声。<br />
疼他是真,帝王子嗣紧要,亦不是假。<br />
燕珩不悦,随即站起身来:“胡闹。”<br />
底下正在温声细语回禀的娘子吓了一跳,忙停住话音,紧张的瞧着燕珩。<br />
繁琐华丽的宫制袍衣,云裾,只露尖儿的绣金丝浮云花鞋。
那话倒是说全了,挑不出一点错处,想来识得燕珩心性许久。<br />
燕珩颔首微笑,算作满意。<br />
因而这日,除了秦国,其余赵、吴、妘、卫等七国,都老实献了“厚礼”。大燕历庆元六年,秋,燕,添城池六十五座,山河八百里。<br />
当下,燕珩命人撤开刀剑,将这几位放出东宫去。<br />
候在外头的妘澜见他父王无碍,方才松了一口气。他先是将妘王送回住处,方才再度回来,自东宫内寻住秦诏。<br />
沉默了好大一会儿,妘澜才压低声音问了句:“前些日子,那件事?”<br />
秦诏轻笑:“正是。”<br />
“今日妘国献城池五座,保全了父王性命,我妘澜感激不尽,公子日后,但有需求,只消知会一声,妘澜赴汤蹈火,必在所不辞。”妘澜道:“父王与我说了,王上举刀怪罪之时,公子仗义执言,才免于杀戮……”<br />
秦诏打断他的话:“妘澜,你与我,倒客气起来了?难道忘了当日的誓言不成?你不是说,日后在这燕宫,要护照我么?”<br />
“话是这样说,只是……如今你封了东宫,哪里还有我护照的机会。”<br />
“这话蹊跷。岂不知,今日的事情,若不是你,我才难办。”秦诏解释道:“吴王那十座城池因何而起?”<br />
“因秀女之事而起。”<br />
秦诏摇头,而后又意味深长的笑:“因信而起。那信上的字迹,是吴载所写——难道不是……”<br />
妘澜惊颤:……<br />
秦诏点头,“正是,如公子所想。那封信,是我写的,仿的是公子先前给我看的书信笔迹。”<br />
妘澜道:“那人也是你杀……”<br />
“嘘……”<br />
秦诏笑起来,眉眼深不可测。同早先那个初入燕宫的懵懂少年判若两人,锦衣华服之下,竟是难藏的威严之势。<br />
“知道的人……都死了。”秦诏盯着他,勾唇道:“妘澜,你是聪明人。”<br />
妘澜怔道:“秦、秦诏,你想……哦不,公子,你想做什么?”<br />
秦诏缓步凑近人,压在他耳边:“妘澜,我及冠之年,便是吴国……灭国之年。吴、妘之宿世之仇可报。我要什么?……我要你——助我一臂之力。”<br />
那声音飘荡在耳边。<br />
极轻。<br />
但分外沉重。<br />
“妘澜,你可愿意?”<br />
“我、我……”<br />
落下来的那只手,仿佛铁钳一般,狠狠地钳压住他的肩膀,直到妘澜微微颤声的说出那句令人满意的答案来……<br />
他道:“我愿意。”<br />
第62章 不遑寐<br />
及至年底, 秦宫传来消息,为其抚育储君之功,追封秦美人为秦武后。封楚阙宁安侯, 罢免秦相齐尤。<br />
秦诏听罢,幽幽地笑。<br />
殿外飒沓风雪飘落, 压在无数衰败的残荷枝桠上。纵览九天,有压顶之乌云, 环顾宫城, 顿觉凄凄然,萧瑟之风, 狂掠而过。<br />
这年的雪,比才来那年还大。<br />
秦诏从不伤春悲秋, 只惦念着他父王怕冷,便问德元:“你方才去看,父王可曾起了?这样冷的日子, 父王定要懒床的。”<br />
德元忙道:“王上已经更去别处了。”<br />
秦诏回过头来, 困惑道:“别处?这是什么道理?”<br />
“回、回公子。”德元战战兢兢道:“王上今日,召……召见秀女。”<br />
秦诏愣了, 叫猛然掠过的风吹了一个激灵, 他从嗓子里挤出来几个字, 问道:“为何我不知道?”<br />
德元往后退了一步,才敢说出真相:“王上吩咐了,不许叫您知道,谁若胆敢透出半句话去,必要割了舌头。”<br />
“那你们都知道?——这些日子忙碌,原来是为此事。”<br />
德元将身子躬得更低,没敢说话。<br />
那青靴猛地踹在人身上, 冷戾的模样骇人,如今挺拔身姿站定,压住眉眼,已经是大人模样了。<br />
“好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这等要事都瞒而不报,我养你何用。”<br />
德元一个趔趄,忍住痛觉,乖乖跪好,这事儿实在不怨他,而是帝王选夫人再出了岔子,他必也没有活路。他伺候秦诏三年,还从没吃过人的冷脸,更何况这样的狠厉一脚了。<br />
瞧着,是真的动怒。<br />
德元忙道:“如今王上在庆和殿,您……您若赶去,必是来得及的。”<br />
秦诏心道,这相宜老贼也是靠不住,竟是个两头吃。<br />
在燕珩眼皮子底下,大家为求自保,少不得要得罪他,若是日后这样下去,哪里还有威严可谈?凭着钱财唬住人,到底不够,怎的也要抓几条把柄在手里。<br />
再有,脚边不听话的狗,必要杀了解气。<br />
不然……还真当他秦诏是个毛头小子,叫人哄着玩呢。<br />
年岁越大,心机越沉。<br />
想到这……秦诏又冷笑一声,方才唤德元,将他父王当年赏的那条披风拿出来。这几年,他珍惜,从不曾穿过一次。<br />
——如今,不得不拿出来了。<br />
再看那袍衣披在身上,竟分外的合体。<br />
从初见那年的雪日,到如今这场风雪,孱弱长成阔挺,他的身量,转眼就追上他父王了。<br />
他脚步阔而急,袍摆浮动,青靴在厚重雪地上踩出细微的泥痕。<br />
庆和殿外,相宜躬身候着,一副谨小慎微的姿态。<br />
旁边的卫抚,则是侍刀静立,目光不动,为选秀之事保持着十足的警惕。燕珩今日特意嘱咐了他一句,要防着人来闹事。<br />
什么人敢来闹事?<br />
当他瞧见秦诏凛然朝这处走来,顿时明白过来了。他微微压住眼肉,视线紧盯着秦诏,下睫轻抽动了一下。<br />
相宜显然也发现了这位,只得不敢多嘴,只别过目光去,将身子压得更低。<br />
秦诏阔步而来,先是睨了他一眼,方才冷着脸问道:“父王可在此处?”<br />
卫抚冷笑一声,压根不搭理他。<br />
秦诏转过脸来,问:“相宜大人,父王可在此处?”<br />
相宜也没吭声。<br />
秦诏怒意尤甚,转手就甩了他一个巴掌。<br />
“大人,我问你话呢。”秦诏压住了面上的火气,露出一个幽邃的笑来,只不过那口气不善:“我父王,可在此处?”<br />
相宜被他喝了一跳,躬着的身子并未完全直起来,只神色怔怔的。<br />
片刻后,他抬手捂住脸,竟有些难以置信。他们是有些约定在先,奈何燕珩之命不敢违抗,这小子,又凭何敢这样待他?——他到底是位小尹。<br />
不等他说话,秦诏便要往里闯。<br />
卫抚抬手拦住他,神情冷漠。<br />
秦诏刚转过脸来,不等说些什么,殿内就传来封赏之声:[卫女贤德,姿貌端庄,留芳名,赐珠兰宫。]<br />
声名远扬的美人卫栖,卫抚之姊妹,便是燕珩当初说要“撵”出去的那位。不知因什么机缘,竟留下来了,还头一个得了青眼,赐下宫殿。<br />
秦诏冷嗬一声:“怪不得大人拦住我呢。”<br />
卫抚道:“与此事无关,只是王上有令,选秀之时,任何人不得擅闯,违者必诛。卫某职责所在,公子还是不要自讨苦吃,才是。”<br />
秦诏双眸微眯,猛地抽出剑来:“嗬,必诛?我倒要看看怎么必诛法?”<br />
他提剑欲要闯,卫抚拔刀迎上。<br />
两人本就有前尘往事、积怨已久。更遑论相互看不过眼,一个要守门,一个要硬闯呢?往日里卫抚吃瘪正不爽,眼下有了理由,岂不好好的打一场?<br />
秦诏怒急,挑刀划过他的胸前,叫人躲过一招,又迅速出手,狠扎在他肩窝。卫抚失算,没曾想他竟真的敢伤人,反手一刀刺破他的手臂。<br />
潺潺血痕坠落。<br />
自有一线红珠,淋漓的没入苍茫白雪。<br />
那动静闹的实在太大。<br />
燕珩倚靠在高台御座上,慵懒地饮了一口茶水,视线掠过众多闺秀佳人,放远在殿门:“何事这样吵闹?”<br />
德福将话递在人耳边,“回王上,是公子来了。闹着要见您。”<br />
端住茶杯的手一顿,燕珩挑眉:“他怎的知道?不是说了,要瞒住人吗?再这等闹下去,就不是美人病了,他岂不真是要‘杀干净’了才算完?”<br />
那话自有深意。<br />
帝王心机深沉,分明知道,当初那场“美人病”出自何人之手。<br />
也是,除了秦诏,还能有谁这么无聊呢?只不过,往日里不妨碍,趁着秦诏耍泼,他也就将计就计,借机拔出宫中弊患罢了。<br />
燕珩知道那小子缠人,不希望他成婚。那次动静闹的小,不过是让娘子们生几天疹子,并未闹出别的乱子,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秦诏去了。<br />
可秦诏分毫不曾察觉,仍想要——更过火的偏宠。<br />
出门察看的仆从自偏殿进门,又在德福耳边轻声报了话。德福这才为难道:“公子与卫大人打起来了。”<br />
燕珩迟疑了片刻,为这小儿无法无天的放肆,而冷嗬一声。<br />
疼他是真,帝王子嗣紧要,亦不是假。<br />
燕珩不悦,随即站起身来:“胡闹。”<br />
底下正在温声细语回禀的娘子吓了一跳,忙停住话音,紧张的瞧着燕珩。<br />
繁琐华丽的宫制袍衣,云裾,只露尖儿的绣金丝浮云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