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的人事关系甚至直接从设备维修科转了出来, 变成了四不靠的“无根浮萍”。<br />
维修科的工作他不能参与,一些打杂的事情新来的后辈也不敢让他做。<br />
他还是总厂的员工,可也就仅限于, 名义上还是了。<br />
“原因呢, 厂里怎么说的?”<br />
高彦芝在外人面前还能勉强撑住脸上的表情, 可面对林香和宋明瑜这些亲近的人,她眼泪一下就决了堤。<br />
“厂里说,新民不能适应那些进口设备, 不能及时完成厂里安排的调试任务……”<br />
宋明瑜眉头一下皱了起来:“张叔叔一直是设备维修科的顶梁柱, 这不能吧?”<br />
林香也很疑惑:“不会啊,前面那么多批设备不都是新民带头在调试,我们车间进口的染色机还是他来帮忙修好的。”<br />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像是被猫抓过的线团一样,理不清头绪。<br />
这个通告来得如此突然,连宋明瑜这样的旁观者都感觉到突兀和难以接受。<br />
更何况是张新民自己。<br />
他表面上什么也没说,哪怕高彦芝表现得十分难过,张新民还是强撑着。<br />
“没关系,再怎么样我也是厂里的人,你别担心,我想想办法。”<br />
趁着夜色,张新民骑着二八大杠,载着满满当当的“土特产”,去了一趟家属院。<br />
他敲响了纪厂长家的房门。<br />
没人知道他和纪厂长说了些什么,只是那一天,家属院里有许多人听到了这个老好人不甘心的怒吼声,以及苦苦哀求的声音。<br />
等张新民再回胡同来的时候,他的二八大杠上,那些东西还满满当当地挂在上面。<br />
张新民睁着眼,躺了一夜。<br />
等天亮,张新民又骑着二八大杠,和以前一样,风雨无阻地去上班了。<br />
这一段路,他闭着眼睛都能骑过去。<br />
张新民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熟悉面孔,他笑呵呵地和所有人打招呼,笑呵呵地去食堂吃饭。<br />
“师傅,今天的酱肉馅儿多调了点盐巴,有点咸!”<br />
他笑着和食堂的师傅打趣,吃完一笼酱肉包子,一杯豆浆,一根油条,他擦擦嘴,和往常一样,提前两分钟就到了设备维修科。<br />
今天该他轮班了,墙上的排班表是不用的,这么多年,张新民早就记在心里了。<br />
他拿着记录本,打算和上一个班次的同事交接工作。<br />
“张……张同志!”<br />
谁知道,同事赶紧把记录本拿了过去。<br />
“咱俩不用交班,你放着,让小何来就是。”<br />
张新民没有错过对方目光里的惊慌,刚刚,对方还险些脱口而出,跟从前一样叫他“张组长”。<br />
哦,张新民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己被“优化”了。<br />
“好。”<br />
他什么都没说,默默地点头,去自己的位置上坐着。<br />
设备维修科一共六张桌子,靠门的那张又窄又小,平时总是空着,如今却成了张新民的位置。<br />
至于原本属于“张组长”的那张办公桌,如今孤零零地空了出来,在整个办公室里显得格格不入。<br />
张新民自得其乐,甚至还在桌上放了一盆小花。<br />
它生长得恰到好处,当其他人的目光投来时,正好遮住他的表情。<br />
很快,小何也到了办公室。<br />
“师父,食堂师傅说你嘴巴又变刁了——”<br />
小何话没说完,见着张新民这么高大个男人蜷缩在小办公桌里,他显得有些气愤。<br />
刚要说什么,却被张新民岔开了话题,“怎么才来?你龚叔等你交班呢。”<br />
小何是他带出来的徒弟,年轻气盛,还不能完全适应厂里的气氛,张新民并不愿意他被自己连累。<br />
张新民不是第一次这样做,小何最终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br />
只是其他同事的表情都有些尴尬,老龚赶紧把记录本拿过来:“来,小何,咱们交个班……”<br />
张新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br />
总厂的事情繁忙,各车间时不时就有人过来找维修科的人帮忙,只是无论谁来,张新民都没有用武之地。<br />
有人去柜子里翻找故障排查资料,张新民站起来:“我来找吧,你去忙别的。”<br />
对方却吓了一跳,有些局促地请他坐下,“张师傅,我自己找,我自己找!用不着劳动您……”<br />
那样子,仿佛张新民是什么不可请动的大领导。<br />
张新民脸上的表情顿了顿:“那我我去接杯白开水。”<br />
“好,好,您接,您接。”<br />
张新民拿着不锈钢杯子出门,掩上门,背后传来了同事们的低语。<br />
“厂里到底什么意思,老张又没做什么,现在这样把人吊着又不给个结果,我这都不知道怎么和老张打交道了。”<br />
“算了,咱们琢磨那么多有什么用,你没听说吗,这决定是厂长下的,谁敢跟厂长扳手腕不成……”<br />
“唉,不说了不说了,等会咱们可别乱说话。”<br />
张新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br />
曾经,厂里的人彼此都是笑吟吟的,哪怕是叫他“张组长”、“张师傅”也都带点朋友之间的调侃。<br />
去开水房打水的路上,能遇见许多厂里的人。<br />
那些人看见他,目光却下意识躲开了。<br />
张新民的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里面有许多和他是一批进的厂。<br />
当了二十年的老同事,他们一起从少年人,变成如今的中年人,一起结婚生子,在厂房扎根生长。<br />
半辈子耗在了厂里,如今,一张轻飘飘的“优化组合通告”,他张新民一下就变成了异类。<br />
张新民无心去怪责同事们的疏离,他知道,像小何一样为他抱不平的人很多。<br />
但大家都只是普通人,这份抱不平背后,更深的却是和他落入一样下场的惶恐不安。<br />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家瓦上霜。<br />
张新民安慰自己,没关系,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琢磨琢磨那些大部头。<br />
之前去进修,他还有好多书没看完,还有问题想好好思考思考。<br />
只是生活很闲,太闲了,维修科再忙,张新民也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旁观。<br />
到了下班的点,他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却难得地,提不起步子回针织胡同,回那个小院。<br />
不是不想看见亲人,其实此刻,张新民比任何时候都想要快一点见到老婆,见到女儿。<br />
可他不知道到时候要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要如何让她们不担心?<br />
老婆高彦芝是个暴脾气,担心他的时候会更加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br />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在厂里如今处境不好,她会不会在厂里大闹一通?<br />
张新民不想老婆被自己连累……尽管他心里清楚,自己就剩那么一笔基础工资,早就已经连累了妻女。<br />
女儿,他的小蝶,那么可爱又懂事的宝贝,前两天还念念叨叨,说自己过生日也想在明瑜酸辣粉办一个生日会。<br />
“我在学校里交了好多好多好朋友,我和她们说,我爸爸是修机器的,特别厉害!”<br />
如果让女儿的朋友们知道,他如今这么狼狈不堪,她们会不会不愿意和小蝶玩了呢?<br />
张新民胡思乱想,二八大杠的龙头忽然剧烈地往一边偏倒过去。<br />
紧接着,他整个人都被自行车抛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br />
……<br />
张新民摔了个骨折。<br />
胡同邻居们知道这消息赶去医院探望的时候,张新民正躺在病床上看窗外。<br />
大家都没带家里小孩,可光大人还是呜呜泱泱站了一屋子。<br />
平时和张新民、高彦芝两口子关系好的林香两口子,还有宋明瑜不提,今天就连蒋晓霞夫妻俩都来了。<br />
高彦芝招呼着大家找地方坐,又去问护士还有哪里有凳子。<br />
陈继开和张新民是老“球友”了,两人都是国足粉丝,常聚在一起看比赛,听说张新民受了伤,他关心得很。<br />
“怎么回事儿啊老张,听说你骑车摔了一跤,严不严重,医生怎么说?”<br />
张新民笑了笑:“没什么事儿,就是腿骨折了,养养就好了。”<br />
“你也是的,怎么不让彦芝告诉我们一声,就你们两口子,又是医院,又要看顾小蝶,能忙得过来吗?”<br />
林香有些埋怨地说道,“你要早说,我们胡同里谁不能搭一把手,把我们都当什么人啦?”<br />
“就是,就是。”蒋晓霞也帮腔,“都在一个胡同里住着,哪有不帮忙的。”<br />
高彦芝风风火火地拿了几个板凳过来,让众人坐下,众人顺势就把探望病人的礼物交到了她手上。<br />
那一个个礼物袋子都不轻,甚至一向抠门的蒋晓霞,都送了个鼓鼓囊囊的果篮。<br />
林香送的黄桃和猪肉罐头,宋明瑜送的东西最贵重,竟然是一罐子麦乳精,甚至还有一盒巧克力。<br />
“不要,不要!”高彦芝一个劲儿地摇头,“你们人来我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还送什么东西!”
维修科的工作他不能参与,一些打杂的事情新来的后辈也不敢让他做。<br />
他还是总厂的员工,可也就仅限于, 名义上还是了。<br />
“原因呢, 厂里怎么说的?”<br />
高彦芝在外人面前还能勉强撑住脸上的表情, 可面对林香和宋明瑜这些亲近的人,她眼泪一下就决了堤。<br />
“厂里说,新民不能适应那些进口设备, 不能及时完成厂里安排的调试任务……”<br />
宋明瑜眉头一下皱了起来:“张叔叔一直是设备维修科的顶梁柱, 这不能吧?”<br />
林香也很疑惑:“不会啊,前面那么多批设备不都是新民带头在调试,我们车间进口的染色机还是他来帮忙修好的。”<br />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像是被猫抓过的线团一样,理不清头绪。<br />
这个通告来得如此突然,连宋明瑜这样的旁观者都感觉到突兀和难以接受。<br />
更何况是张新民自己。<br />
他表面上什么也没说,哪怕高彦芝表现得十分难过,张新民还是强撑着。<br />
“没关系,再怎么样我也是厂里的人,你别担心,我想想办法。”<br />
趁着夜色,张新民骑着二八大杠,载着满满当当的“土特产”,去了一趟家属院。<br />
他敲响了纪厂长家的房门。<br />
没人知道他和纪厂长说了些什么,只是那一天,家属院里有许多人听到了这个老好人不甘心的怒吼声,以及苦苦哀求的声音。<br />
等张新民再回胡同来的时候,他的二八大杠上,那些东西还满满当当地挂在上面。<br />
张新民睁着眼,躺了一夜。<br />
等天亮,张新民又骑着二八大杠,和以前一样,风雨无阻地去上班了。<br />
这一段路,他闭着眼睛都能骑过去。<br />
张新民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熟悉面孔,他笑呵呵地和所有人打招呼,笑呵呵地去食堂吃饭。<br />
“师傅,今天的酱肉馅儿多调了点盐巴,有点咸!”<br />
他笑着和食堂的师傅打趣,吃完一笼酱肉包子,一杯豆浆,一根油条,他擦擦嘴,和往常一样,提前两分钟就到了设备维修科。<br />
今天该他轮班了,墙上的排班表是不用的,这么多年,张新民早就记在心里了。<br />
他拿着记录本,打算和上一个班次的同事交接工作。<br />
“张……张同志!”<br />
谁知道,同事赶紧把记录本拿了过去。<br />
“咱俩不用交班,你放着,让小何来就是。”<br />
张新民没有错过对方目光里的惊慌,刚刚,对方还险些脱口而出,跟从前一样叫他“张组长”。<br />
哦,张新民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己被“优化”了。<br />
“好。”<br />
他什么都没说,默默地点头,去自己的位置上坐着。<br />
设备维修科一共六张桌子,靠门的那张又窄又小,平时总是空着,如今却成了张新民的位置。<br />
至于原本属于“张组长”的那张办公桌,如今孤零零地空了出来,在整个办公室里显得格格不入。<br />
张新民自得其乐,甚至还在桌上放了一盆小花。<br />
它生长得恰到好处,当其他人的目光投来时,正好遮住他的表情。<br />
很快,小何也到了办公室。<br />
“师父,食堂师傅说你嘴巴又变刁了——”<br />
小何话没说完,见着张新民这么高大个男人蜷缩在小办公桌里,他显得有些气愤。<br />
刚要说什么,却被张新民岔开了话题,“怎么才来?你龚叔等你交班呢。”<br />
小何是他带出来的徒弟,年轻气盛,还不能完全适应厂里的气氛,张新民并不愿意他被自己连累。<br />
张新民不是第一次这样做,小何最终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br />
只是其他同事的表情都有些尴尬,老龚赶紧把记录本拿过来:“来,小何,咱们交个班……”<br />
张新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br />
总厂的事情繁忙,各车间时不时就有人过来找维修科的人帮忙,只是无论谁来,张新民都没有用武之地。<br />
有人去柜子里翻找故障排查资料,张新民站起来:“我来找吧,你去忙别的。”<br />
对方却吓了一跳,有些局促地请他坐下,“张师傅,我自己找,我自己找!用不着劳动您……”<br />
那样子,仿佛张新民是什么不可请动的大领导。<br />
张新民脸上的表情顿了顿:“那我我去接杯白开水。”<br />
“好,好,您接,您接。”<br />
张新民拿着不锈钢杯子出门,掩上门,背后传来了同事们的低语。<br />
“厂里到底什么意思,老张又没做什么,现在这样把人吊着又不给个结果,我这都不知道怎么和老张打交道了。”<br />
“算了,咱们琢磨那么多有什么用,你没听说吗,这决定是厂长下的,谁敢跟厂长扳手腕不成……”<br />
“唉,不说了不说了,等会咱们可别乱说话。”<br />
张新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br />
曾经,厂里的人彼此都是笑吟吟的,哪怕是叫他“张组长”、“张师傅”也都带点朋友之间的调侃。<br />
去开水房打水的路上,能遇见许多厂里的人。<br />
那些人看见他,目光却下意识躲开了。<br />
张新民的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里面有许多和他是一批进的厂。<br />
当了二十年的老同事,他们一起从少年人,变成如今的中年人,一起结婚生子,在厂房扎根生长。<br />
半辈子耗在了厂里,如今,一张轻飘飘的“优化组合通告”,他张新民一下就变成了异类。<br />
张新民无心去怪责同事们的疏离,他知道,像小何一样为他抱不平的人很多。<br />
但大家都只是普通人,这份抱不平背后,更深的却是和他落入一样下场的惶恐不安。<br />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家瓦上霜。<br />
张新民安慰自己,没关系,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琢磨琢磨那些大部头。<br />
之前去进修,他还有好多书没看完,还有问题想好好思考思考。<br />
只是生活很闲,太闲了,维修科再忙,张新民也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旁观。<br />
到了下班的点,他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却难得地,提不起步子回针织胡同,回那个小院。<br />
不是不想看见亲人,其实此刻,张新民比任何时候都想要快一点见到老婆,见到女儿。<br />
可他不知道到时候要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要如何让她们不担心?<br />
老婆高彦芝是个暴脾气,担心他的时候会更加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br />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在厂里如今处境不好,她会不会在厂里大闹一通?<br />
张新民不想老婆被自己连累……尽管他心里清楚,自己就剩那么一笔基础工资,早就已经连累了妻女。<br />
女儿,他的小蝶,那么可爱又懂事的宝贝,前两天还念念叨叨,说自己过生日也想在明瑜酸辣粉办一个生日会。<br />
“我在学校里交了好多好多好朋友,我和她们说,我爸爸是修机器的,特别厉害!”<br />
如果让女儿的朋友们知道,他如今这么狼狈不堪,她们会不会不愿意和小蝶玩了呢?<br />
张新民胡思乱想,二八大杠的龙头忽然剧烈地往一边偏倒过去。<br />
紧接着,他整个人都被自行车抛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br />
……<br />
张新民摔了个骨折。<br />
胡同邻居们知道这消息赶去医院探望的时候,张新民正躺在病床上看窗外。<br />
大家都没带家里小孩,可光大人还是呜呜泱泱站了一屋子。<br />
平时和张新民、高彦芝两口子关系好的林香两口子,还有宋明瑜不提,今天就连蒋晓霞夫妻俩都来了。<br />
高彦芝招呼着大家找地方坐,又去问护士还有哪里有凳子。<br />
陈继开和张新民是老“球友”了,两人都是国足粉丝,常聚在一起看比赛,听说张新民受了伤,他关心得很。<br />
“怎么回事儿啊老张,听说你骑车摔了一跤,严不严重,医生怎么说?”<br />
张新民笑了笑:“没什么事儿,就是腿骨折了,养养就好了。”<br />
“你也是的,怎么不让彦芝告诉我们一声,就你们两口子,又是医院,又要看顾小蝶,能忙得过来吗?”<br />
林香有些埋怨地说道,“你要早说,我们胡同里谁不能搭一把手,把我们都当什么人啦?”<br />
“就是,就是。”蒋晓霞也帮腔,“都在一个胡同里住着,哪有不帮忙的。”<br />
高彦芝风风火火地拿了几个板凳过来,让众人坐下,众人顺势就把探望病人的礼物交到了她手上。<br />
那一个个礼物袋子都不轻,甚至一向抠门的蒋晓霞,都送了个鼓鼓囊囊的果篮。<br />
林香送的黄桃和猪肉罐头,宋明瑜送的东西最贵重,竟然是一罐子麦乳精,甚至还有一盒巧克力。<br />
“不要,不要!”高彦芝一个劲儿地摇头,“你们人来我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还送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