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其实是国营厂子的一个“福利”。<br />
说白了管理不会那么严格,很多时候大家也就招呼一声,反正铁饭碗端着,只要不是太过分,也不会有什么麻烦。<br />
但在这种节骨眼上,请假就很微妙了。<br />
尤其是本来人就会有点从众的本能,看到有人说自己生病,不去厂子上班,车间里的其他人多少也心理不平衡呀——<br />
又不发工资,她们都可以不来,我凭什么还得在厂子里兢兢业业地干活?<br />
不干了!<br />
这一个、两个、三个地,渐渐地,车间里头的人竟然是越来越少!<br />
哪怕生产科抓了几次纪律,甚至科长还专门跑到这些人家里去,好说歹说,可很多时候一件事就是“她能做,我干啥不能做”?<br />
这个逻辑简直无懈可击!<br />
只要有人不肯去上班,其他人都张望着,不想自己当那个没钱还给厂里工作的冤大头。<br />
也有一些骨干老同志还在尽职尽责地待在岗位上,有人笑他们傻,他们也无动于衷。<br />
“要是没人撑这个家,那口气儿散了,未来就难咯。”<br />
只可惜,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br />
也怪不了其他人,毕竟厂子都不发工资,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种压力呢?<br />
压力来到了常主任身上,他也没办法。<br />
现在两个大领导都不在厂里,也只能他临时顶上了。<br />
常主任不敢寄希望于吴书记神兵天降——眼前暂时自己先挽着袖子解决问题。<br />
先把眼前这团乱麻给理清楚。<br />
金永和老钱直接通知派出所带走,没有异议。<br />
有了他们俩的例子,常主任猜测,这场“针织总厂偷盗风波”里恐怕不止这两个人是对厂里的东西监守自盗。<br />
毕竟,这么大一个厂子,金永只是一个车队的司机,老钱只是个仓库员,这中间恐怕还有其他人也在浑水摸鱼。<br />
比如说,谁批的出门条?<br />
再比如说,之前每个月都有定期盘存,负责盘存的人在做什么?<br />
一个、两个、三个,还真是像兔子拔萝卜似的一揪一大串。<br />
这些员工倒是没人否认自己做了什么。<br />
大部分手轻,只是偷了点产品,甚至都不敢大批量拿出去卖,都是拿去黑市上,用一些别的借口,单件单件地往外出。<br />
这也是为什么厂里没发觉的原因。<br />
“常主任,我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br />
设备车间的一个男工抹着眼泪跟常主任哭诉,“我老婆月子就没坐好,现在孩子没得吃的,这又不发工资,孩子连口吃我都准备不上,我还算什么男人啊!”<br />
常主任也头疼!<br />
揪住这些人不麻烦,可是揪住之后呢,就算全部抓去派出所,那也是治标不治本,连带着这么多件事堆积在一起,其实指向的就是最根本的问题——<br />
人要吃饭,要活下去!<br />
倒不是没给宋厂长打过电话,但宋厂长却说暂时回不来。<br />
“小常,我知道现在厂里的情况,但我在外面,也是为了厂子奔波,如果厂里工作热情实在不高,暂时给大家放个假也是可以的,反正也快春节了。”<br />
如果是旁人来听,估计觉得宋厂长特别开明,但实际上处于常主任的角度——你还不如骂我一顿呢,你就说这些话,对厂子现状也没什么帮助啊!<br />
可宋厂长态度很客气,作为第三个被派来针织总厂的“倒霉蛋”,他其实可以一句话不说,也完全不管厂里的情况的。<br />
毕竟人家也不是自愿要蹚这趟浑水,说难听点,宋厂长和针织总厂的感情,还不如门卫传达室的大爷深呢。<br />
宋厂长说到这份上,常主任还能说什么?<br />
加上他职级本身也没宋厂长大啊,只有人家教训他的,哪有他教训厂长的。<br />
最后想来想去,只能中层领导们聚在一起开会,想想看能不能再给员工们打点鸡血,再怎么样把年前给撑过去。<br />
周围那么多兄弟厂子,就针织总厂如今处于是半死不活——不是发不发工资的问题,是厂子现在的精气神面貌都太差了。<br />
这样下去,厂子难道要停摆么?<br />
真要是停摆,那就成南城的轰动新闻了!<br />
可个个都是光杆司令,没了吴书记镇场子,就凭他们,能开个什么结果出来呢?<br />
常主任等人一筹莫展,真正能话事的人躺在医院。<br />
他反复去了几次医院,都没见到吴书记本人。<br />
吴书记老婆也没有那么不讲理。<br />
之前她是有怨气,但眼下她是真的没办法。<br />
——吴书记从普通病房,又转到更严密的病房去了。<br />
现在他每天都得有护士医生盯着,身体状况一点没有好转。<br />
连清醒的时候都少。<br />
厂子被这一步步逼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没有大领导出来主持大局,中层领导们一个个都缄口不言,越发让底下的人更是感到恐慌。<br />
如果换作以往,那必然就是领导们一层层往外给消息,厂里上上下下都要整肃纪律的!<br />
哪怕是针织总厂最难熬的那会儿,也没有到这个地步——纪盛华那帮人掌控厂子的时候,厂里虽然也是沉默,但那种沉默是敢怒不敢言的沉默,是被强行压下去的沸水。<br />
现在呢?员工们一个个神思不属,领导们甚至都说不出什么话来了,常主任天天倒是准时去上班,也完成分内工作,可是对于这些事情,他也只是苦笑。<br />
“等领导回来再说。”<br />
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厂子这是怎么了?<br />
到底发生了什么?<br />
厂长呢,吴书记是病了,可厂长又去哪里了?<br />
没人知道答案,没有人给得出答案,常主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流言把厂子彻底掀翻天,可是要破除流言,首先就要真相。<br />
真相不在,流言是堵不住的,倒不如说是越演越烈。<br />
一开始是说针织总厂的几个领导已经跑了,现在厂里没有人管;后来又说金永他们之前偷了不止一批货,现在厂子要赔很多钱;又说纺织局那边要考虑针织总厂这个“总”字还能不能保住。<br />
甚至还有人说,市里的大领导们震怒,要派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来镇场子!<br />
反正堪称一个群魔乱舞,这种特殊时期,自然监管也就跟不上了,于是,明明前不久金永和老钱他们刚被派出所带走,但厂里又开始稀稀落落地“丢”东西了。<br />
小方又一次从厂医院铩羽而归,一肚子气,脸色很不好看。<br />
厂医院这次是演都不演了,直接跟她说,要么自费花钱,要么就拿不到药,“现在厂里还欠着医院的钱呢,咱们的工资也没发!”<br />
小方据理力争,“可我这个早就批了条子了!”<br />
“谁给你批了条子,你就问谁要药去,反正咱们厂医院是给不出来!”那取药的说道,“我要是给你取了,回头这盒药可就得我添钱了,你胡搅蛮缠也没用!”<br />
小方都不知道回家怎么办,她肯定又要和亲妈吵起来。<br />
当时她妈生病,就说不要用这么贵的药,是小方坚持说厂医院能报销,能批条子走厂里的申请,对家里没什么影响,她妈这才松了口。<br />
结果现在不上不下的,再去换更差的药,小方不甘心,而且她也担心这样贸贸然换药会不会对她妈身体有影响。<br />
可是不换药,这么一盒药,就得小半个月工资——小方现在可是没有收入的!<br />
她妈天天就唠叨:“要是当初听我的,现在哪有这么多事儿……”<br />
娘俩几乎三天两头为了这件事闹别扭,小方委屈于自己的付出没人看见,又怨怪厂里的变动害得她烦心。<br />
小方不想回家,在外头逛到黄昏才回家属楼。<br />
进楼道的时候,小方“哎哟”一声,不小心撞上了个人,“小花袄,你这个点还出去呀!”<br />
小花袄是二车间的,这个名字自然不是这姑娘的原名,而是她刚来的时候,冬天就特别喜欢穿一件花袄来上班。<br />
小花袄本来就年轻,花袄穿着还衬人精神好,加上又长得比较标致,一度是厂里的“小厂花”。<br />
两人一起参加过研讨进修,小方和她关系挺亲近。<br />
小花袄含糊地笑了笑:“是,有点事儿。”<br />
小方“哦”了一声,她刚刚在街上给她妈买了一袋子白糕,“我分你两个?我记得你爱吃这个。”<br />
小花袄摆摆手说不用,迟疑了一下,又说道:“小方姐,你妈的情况还好吗?”<br />
说起来这个小方就头疼,但两人平时就经常闲聊家常,小方想也不想就吐出了苦水,“能好才怪了。”<br />
小方把厂医院现在不给报批药物,也没办法报销的事儿和小花袄说了说,小花袄问怎么办,小方脑袋疼得要炸,“谁知道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br />
还好她妈的药还没吃完呢,要是真吃完了这会儿还不知道多焦虑!
说白了管理不会那么严格,很多时候大家也就招呼一声,反正铁饭碗端着,只要不是太过分,也不会有什么麻烦。<br />
但在这种节骨眼上,请假就很微妙了。<br />
尤其是本来人就会有点从众的本能,看到有人说自己生病,不去厂子上班,车间里的其他人多少也心理不平衡呀——<br />
又不发工资,她们都可以不来,我凭什么还得在厂子里兢兢业业地干活?<br />
不干了!<br />
这一个、两个、三个地,渐渐地,车间里头的人竟然是越来越少!<br />
哪怕生产科抓了几次纪律,甚至科长还专门跑到这些人家里去,好说歹说,可很多时候一件事就是“她能做,我干啥不能做”?<br />
这个逻辑简直无懈可击!<br />
只要有人不肯去上班,其他人都张望着,不想自己当那个没钱还给厂里工作的冤大头。<br />
也有一些骨干老同志还在尽职尽责地待在岗位上,有人笑他们傻,他们也无动于衷。<br />
“要是没人撑这个家,那口气儿散了,未来就难咯。”<br />
只可惜,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br />
也怪不了其他人,毕竟厂子都不发工资,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种压力呢?<br />
压力来到了常主任身上,他也没办法。<br />
现在两个大领导都不在厂里,也只能他临时顶上了。<br />
常主任不敢寄希望于吴书记神兵天降——眼前暂时自己先挽着袖子解决问题。<br />
先把眼前这团乱麻给理清楚。<br />
金永和老钱直接通知派出所带走,没有异议。<br />
有了他们俩的例子,常主任猜测,这场“针织总厂偷盗风波”里恐怕不止这两个人是对厂里的东西监守自盗。<br />
毕竟,这么大一个厂子,金永只是一个车队的司机,老钱只是个仓库员,这中间恐怕还有其他人也在浑水摸鱼。<br />
比如说,谁批的出门条?<br />
再比如说,之前每个月都有定期盘存,负责盘存的人在做什么?<br />
一个、两个、三个,还真是像兔子拔萝卜似的一揪一大串。<br />
这些员工倒是没人否认自己做了什么。<br />
大部分手轻,只是偷了点产品,甚至都不敢大批量拿出去卖,都是拿去黑市上,用一些别的借口,单件单件地往外出。<br />
这也是为什么厂里没发觉的原因。<br />
“常主任,我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br />
设备车间的一个男工抹着眼泪跟常主任哭诉,“我老婆月子就没坐好,现在孩子没得吃的,这又不发工资,孩子连口吃我都准备不上,我还算什么男人啊!”<br />
常主任也头疼!<br />
揪住这些人不麻烦,可是揪住之后呢,就算全部抓去派出所,那也是治标不治本,连带着这么多件事堆积在一起,其实指向的就是最根本的问题——<br />
人要吃饭,要活下去!<br />
倒不是没给宋厂长打过电话,但宋厂长却说暂时回不来。<br />
“小常,我知道现在厂里的情况,但我在外面,也是为了厂子奔波,如果厂里工作热情实在不高,暂时给大家放个假也是可以的,反正也快春节了。”<br />
如果是旁人来听,估计觉得宋厂长特别开明,但实际上处于常主任的角度——你还不如骂我一顿呢,你就说这些话,对厂子现状也没什么帮助啊!<br />
可宋厂长态度很客气,作为第三个被派来针织总厂的“倒霉蛋”,他其实可以一句话不说,也完全不管厂里的情况的。<br />
毕竟人家也不是自愿要蹚这趟浑水,说难听点,宋厂长和针织总厂的感情,还不如门卫传达室的大爷深呢。<br />
宋厂长说到这份上,常主任还能说什么?<br />
加上他职级本身也没宋厂长大啊,只有人家教训他的,哪有他教训厂长的。<br />
最后想来想去,只能中层领导们聚在一起开会,想想看能不能再给员工们打点鸡血,再怎么样把年前给撑过去。<br />
周围那么多兄弟厂子,就针织总厂如今处于是半死不活——不是发不发工资的问题,是厂子现在的精气神面貌都太差了。<br />
这样下去,厂子难道要停摆么?<br />
真要是停摆,那就成南城的轰动新闻了!<br />
可个个都是光杆司令,没了吴书记镇场子,就凭他们,能开个什么结果出来呢?<br />
常主任等人一筹莫展,真正能话事的人躺在医院。<br />
他反复去了几次医院,都没见到吴书记本人。<br />
吴书记老婆也没有那么不讲理。<br />
之前她是有怨气,但眼下她是真的没办法。<br />
——吴书记从普通病房,又转到更严密的病房去了。<br />
现在他每天都得有护士医生盯着,身体状况一点没有好转。<br />
连清醒的时候都少。<br />
厂子被这一步步逼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没有大领导出来主持大局,中层领导们一个个都缄口不言,越发让底下的人更是感到恐慌。<br />
如果换作以往,那必然就是领导们一层层往外给消息,厂里上上下下都要整肃纪律的!<br />
哪怕是针织总厂最难熬的那会儿,也没有到这个地步——纪盛华那帮人掌控厂子的时候,厂里虽然也是沉默,但那种沉默是敢怒不敢言的沉默,是被强行压下去的沸水。<br />
现在呢?员工们一个个神思不属,领导们甚至都说不出什么话来了,常主任天天倒是准时去上班,也完成分内工作,可是对于这些事情,他也只是苦笑。<br />
“等领导回来再说。”<br />
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厂子这是怎么了?<br />
到底发生了什么?<br />
厂长呢,吴书记是病了,可厂长又去哪里了?<br />
没人知道答案,没有人给得出答案,常主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流言把厂子彻底掀翻天,可是要破除流言,首先就要真相。<br />
真相不在,流言是堵不住的,倒不如说是越演越烈。<br />
一开始是说针织总厂的几个领导已经跑了,现在厂里没有人管;后来又说金永他们之前偷了不止一批货,现在厂子要赔很多钱;又说纺织局那边要考虑针织总厂这个“总”字还能不能保住。<br />
甚至还有人说,市里的大领导们震怒,要派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来镇场子!<br />
反正堪称一个群魔乱舞,这种特殊时期,自然监管也就跟不上了,于是,明明前不久金永和老钱他们刚被派出所带走,但厂里又开始稀稀落落地“丢”东西了。<br />
小方又一次从厂医院铩羽而归,一肚子气,脸色很不好看。<br />
厂医院这次是演都不演了,直接跟她说,要么自费花钱,要么就拿不到药,“现在厂里还欠着医院的钱呢,咱们的工资也没发!”<br />
小方据理力争,“可我这个早就批了条子了!”<br />
“谁给你批了条子,你就问谁要药去,反正咱们厂医院是给不出来!”那取药的说道,“我要是给你取了,回头这盒药可就得我添钱了,你胡搅蛮缠也没用!”<br />
小方都不知道回家怎么办,她肯定又要和亲妈吵起来。<br />
当时她妈生病,就说不要用这么贵的药,是小方坚持说厂医院能报销,能批条子走厂里的申请,对家里没什么影响,她妈这才松了口。<br />
结果现在不上不下的,再去换更差的药,小方不甘心,而且她也担心这样贸贸然换药会不会对她妈身体有影响。<br />
可是不换药,这么一盒药,就得小半个月工资——小方现在可是没有收入的!<br />
她妈天天就唠叨:“要是当初听我的,现在哪有这么多事儿……”<br />
娘俩几乎三天两头为了这件事闹别扭,小方委屈于自己的付出没人看见,又怨怪厂里的变动害得她烦心。<br />
小方不想回家,在外头逛到黄昏才回家属楼。<br />
进楼道的时候,小方“哎哟”一声,不小心撞上了个人,“小花袄,你这个点还出去呀!”<br />
小花袄是二车间的,这个名字自然不是这姑娘的原名,而是她刚来的时候,冬天就特别喜欢穿一件花袄来上班。<br />
小花袄本来就年轻,花袄穿着还衬人精神好,加上又长得比较标致,一度是厂里的“小厂花”。<br />
两人一起参加过研讨进修,小方和她关系挺亲近。<br />
小花袄含糊地笑了笑:“是,有点事儿。”<br />
小方“哦”了一声,她刚刚在街上给她妈买了一袋子白糕,“我分你两个?我记得你爱吃这个。”<br />
小花袄摆摆手说不用,迟疑了一下,又说道:“小方姐,你妈的情况还好吗?”<br />
说起来这个小方就头疼,但两人平时就经常闲聊家常,小方想也不想就吐出了苦水,“能好才怪了。”<br />
小方把厂医院现在不给报批药物,也没办法报销的事儿和小花袄说了说,小花袄问怎么办,小方脑袋疼得要炸,“谁知道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br />
还好她妈的药还没吃完呢,要是真吃完了这会儿还不知道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