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吴秋舫把盒子打开,递给她,“草莓,我洗过了,你尝尝。”<br />
    牛皮纸包装盒子里,放着一颗颗红色的草莓果子,这是吴纯如第一次见到草莓。<br />
    她拿起来一个放进嘴里,味道酸甜,但对于没怎么吃过水果的味蕾,还是很稀罕的,又冲吴秋舫露出笑容。<br />
    “酸酸甜甜,真的好吃。”<br />
    吴秋舫看她的笑脸,心都融化了,又暗骂自己当初不是人,没看到她的好。<br />
    “你喜欢就好。”<br />
    他的声音随晚风拂过她的耳畔,吴纯如听清了,看着夜色下,他月光般皎洁的脸庞,那双笑眼却更迷人。<br />
    吴纯如强行按捺住唇角的笑容,淡定地说:“那我回寝室了。”<br />
    吴秋舫看着那微启的饱满红唇,让人着迷,又口干舌燥地错开眼眸,不然晚上要做梦了。<br />
    他轻笑说:“明天在这等我,我给你带牛奶和早餐。”<br />
    吴纯如惊讶了,“你自己煮?”<br />
    吴秋舫点头,又胸有成竹地说:“我今天买了菜,准备中午做的,你又跑了。我看你做了那么几年,步骤什么看都看会了,你拭目以待。”<br />
    吴纯如眼睛一亮,又轻抚他的脸庞,踮起脚尖,主动亲了下他的唇,“我很期待你的表现,男朋友。”<br />
    吴秋舫琢磨男朋友这新鲜词汇,又猜测:“男朋友是对象的意思?”<br />
    吴纯如点头。<br />
    吴秋舫顿时眉心一跳,像是鸣枪打响了士气,激动地搂紧了她,把她按在怀里,用尽力气亲她。<br />
    “如如,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满意的。”<br />
    第420章 文学样刊<br />
    周一,中文系全校师生例行升国旗。<br />
    升旗仪式前,又有好几个男同学,跑过来给吴纯如送情书。<br />
    刚开始也有很多给林清雅送的,不过她已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新生,就没多少同学送了。<br />
    吴纯如收情书的画面,正巧被走过来的吴老师看到了。<br />
    吴秋舫不是他们系的老师,还专门过来看中文系升国旗,和中文系几个老师站一堆聊着天,眼神有一搭没一搭地瞅着吴纯如的方向。<br />
    知道内情的,都暧昧地看着吴纯如,不知道内情的,都被吴老师吸引住了目光。<br />
    这男人分明都三十岁了,插着兜站在那跟大白杨似的,修长笔直,光华内敛,气质出尘。<br />
    他身上有股子古代文人墨客,冷傲清绝的气质,那是墨水浸染出来的,从内到外散发出的风骨和亮节。<br />
    仪式结束后,吴纯如顶不住老男人的眼神了,立马把情书扔给了郭超英,然后顶着众人的视线,脸颊火辣辣地跟在吴秋舫后面,往同一个方向走了。<br />
    郭超英捧着怀里的情书,和林清雅面面相觑。<br />
    林清雅开玩笑说:“收着吧,看有没有出色的文采,到时给文学社刊登出来。”<br />
    霁川文学社策划表完成了,提交给学校领导,很快给出了回复。<br />
    审批不能通过,还需要一位指导老师,这位老师要他们自己去找,因为是校内第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社,不具备专业的学术性质,是拿不到学校的资源和经费的。<br />
    郭超英在这撺掇,“纯如,我们缺个指导老师,你去做吴老师的工作,看他答不答应。”<br />
    吴纯如去找了吴老师,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很快就答应了。<br />
    她们重新提交了审批,终于通过了,但是必须按照办理文学社的规章制度执行。<br />
    比如,这是校园内流通读物,不建议有偿发行。<br />
    林清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有正向导向的事,都愿意去挑战尝试。<br />
    她又制定了文学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会议投票权,罢免权等条例,都详实地提了出来。<br />
    文学社审核通过后,林清雅担任社长,郭超英和吴纯如担任副社长,开始正式向全校招纳新生社员。<br />
    新生社员招纳了将近二十个,其中不乏文采方面的佼佼者,组成第一届霁川文学社成员。<br />
    每周五晚上,例行开社员会议。<br />
    会议场所,定在教学楼。<br />
    第一次会议,林清雅,郭超英,吴纯如依次上去讲话,新生成员也是热情澎湃。<br />
    都是一群文学爱好者,组织在一块,就能侃侃而谈。<br />
    大家相互认识过后,林清雅宣布了任务,面向全校征文,为第一次印刷月刊供稿。<br />
    “全体社员宣传下去,我们征稿是会提供稿费的,像是每期诗歌:长篇5元/首,短篇3元/首。小说的话面议。文艺评论是每条1-5元。详实稿费,到时印在征稿页面。”<br />
    社员听到这文学社还给发稿费,激动地举手:“社长,我们内部成员可以参加吗?”<br />
    林清雅微笑,“可以。”又宣布,“征稿任务,截止半个月后,大家踊跃收集征稿,内部各栏目编辑审核后,再推给我定稿。”<br />
    “是,社长。”<br />
    林清雅又和大家敲定了征稿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文艺作品评论等,主题和字数限制。<br />
    因为是第一期,必须选个好的主题,最后敲定了红色题材,时代奋斗的主题。<br />
    林清雅又安排郭超英督促社员,把征稿内容写出来十几份,张贴在每层楼的宣传栏上。<br />
    路过的师生一看文学社还有稿费,报名的人数蹭蹭往上涨。<br />
    投稿地址暂且选在食堂,这里随时都可以进出,安排了社员在这负责登记。<br />
    张贴了征稿第一天,专门收稿的社员,就收到了二十多份稿件,其中大部分是打油诗。<br />
    稿件是保密封存,统一审稿,不录用的稿件,会退给大家,可以自行去登记处领取。<br />
    一审是组内成员交叉审核。<br />
    负责二审的审稿编辑,林清雅专门找了中文系现代汉语的章教授。<br />
    老教授也很愿意出力,支持学生的活动。<br />
    最后是林清雅来定稿和负责印刷。<br />
    林清雅还亲自为社刊设计了页面,穿插介绍了红旗鸡的简图广告,计划是单面报纸文刊,刊登字数也有限。<br />
    稿件收集了半个月,一审也结束了。<br />
    郭超英把审核的稿件交给林清雅,林清雅又拿去找章教授。<br />
    章教授跟批改作业似的,大多数诗歌写的,都入不了他的眼。<br />
    不过最后还是找出五篇优秀的诗歌,和一篇现实题材的农村小说。<br />
    林清雅担心名气不够,又把主意打到了吴秋舫身上,笑眯眯地跟吴纯如说:“吴老师现在的名声,在绘画界年轻一辈如日中天。你去找他做个采访,作为新增栏目名家采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br />
    吴纯如点头,“行。不过雅雅,我们这个报纸全靠你从养鸡场抽取经费,真的不用我们全体社员筹钱发行?这能供应的过来吗?还要给作者发稿费。”<br />
    林清雅轻笑,“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在报纸上设计了红旗鸡的品牌,也算是宣传效果了。先出一期文刊试试水。”<br />
    每期印刷几百份报纸的经费,对养鸡场来说微不足道,还能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打响第一个广告市场,这才是林清雅的目的。<br />
    吴纯如把吴秋舫的采访文稿准备好后,所有稿件交给林清雅定稿,最后自己组内排版,并且严格要求排版,向社会媒体编排看齐,这样也会节省一笔经费。<br />
    自行排版都完成后,便去找印刷厂先印了样刊。<br />
    社员去把样刊取了回来,“社长,样刊印好了。”<br />
    林清雅接过,“我看看。”<br />
    样刊印出来,一股子墨香味,只有单面。<br />
    各个栏目板块排版都很清晰,最后名家采访,林清雅看了眼,又蹙眉,感觉还缺了点什么。<br />
    她又拿过社会媒体报纸,果然,少了摄影报道,这份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就不够。<br />
    名家采访一段文字后,还有一首抒发革命爱情的小诗。<br />
    这里少了张吴老师的照片。<br />
    林清雅又看着吴纯如打趣,“没想到吴老师还有会作诗的本领,这张报纸发行后,这首诗肯定要火遍全校了。”<br />
    吴纯如也温柔一笑,她一直仰慕他的才华。<br />
    第421章 领取计生用品<br />
    林清雅把样刊处理完,派人送到印刷厂,印刷五百份。<br />
    同时把定稿的稿费,通知郭超英发放下去。<br />
    这次稿费发放六个人,两个是中文系的,直接在上课前发了,其余的是别的班级,还留了宿舍地址去送稿费。<br />
    看到郭超英给写稿的同学,一人发了一个红包,里面是崭新的票子,同学们都红了眼,激动地围了上去。<br />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衣裳的男同学,突然走过来,拿着稿费,热泪盈眶。<br />
    “林清雅同学,谢谢你们组织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我今后一定积极参与。”<br />
    “我还有稿子,你们收吗?”<br />
    这男同学家庭贫困,助学金最高档,还是全部寄给家里,这年代五元钱的稿费,已经抵得上出版社的价格。<br />
    而出版社只要名家名作,他们新人几乎是没机会的。<br />
    所以,这是争破头也要抢到的机会。<br />
    林清雅轻笑说:“优秀的稿件,我们需要。下一期,我们主打现实题材小说。诗歌的话,要求会很严格,只收一篇。具体要求,你可以和我们副社长郭超英同学沟通。”<br />
    男同学点头,“好,我知道了,谢谢。”<br />
    林清雅也读过这位男同学写的诗歌,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看到这份微薄的稿费,能改善他们的生活,也乐意提供一份助力。<br />
    印刷完成后,社员从印刷厂取到文刊,又亲自送到各系办公室,通知各班级班长,免费领取,赠送给大家。<br />
    一时间,校园内出行,手里都带着一本霁川文刊。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