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感到寂寞。<br/><br/> 纵然他不愿意结交权贵,纵然他能得到耕种的乐趣。可偶尔空闲下来,想到古经书中某一句精妙绝伦的话,举目四顾却无人能了解他的这份快乐。<br/><br/> 他只好说给田地里的庄稼听,说给鱼虫鸟兽听,说给他自己听。<br/><br/> 荀彧将手中古籍慢慢卷好,放回书架上:“去徐州看一看吧,水镜先生。”<br/><br/> “耕种虽有乐趣,但清苦异常,您这几日也说过若非是糜国师推广的这些农具,您与您的家人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田中劳作。”荀彧道,“既是如此,为何不去朐县看看当地的农忙呢。”<br/><br/> “您是隐士,一定懂得小隐于野,大隐于世的道理。”<br/><br/> 他微微笑着。<br/><br/> 很显然,这一局他已胜券在握。<br/><br/> “儒经书院的院长郑玄先生,正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您一定听过他的名字,知道他在古经文上的造诣不输于您。您不想与他谈经论道,听听他对这些古文经的看法吗?”<br/><br/> 三日后,荀彧启程归去京洛。<br/><br/> 他成功劝说司马徽去往郑玄的书院授学,只是需要再等一等,到他的这批秋稻成熟之后。<br/><br/> 约定好九月下旬差人过来替司马徽收割水道、送他们一家人去往朐县,荀彧才坐上马车。<br/><br/> 他还想亲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糜荏,但等抵达京洛,他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br/><br/> ——天子在西园设立了一支万人军队,又设八名校尉,直接听命于他。等军队组建起来,第一战就是要去往各州,平复作乱的黄巾军残党。<br/><br/> 这八名校尉,已经任职的有上军校尉蹇硕,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四人。<br/><br/> 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尚书台一方官吏。<br/><br/> 至于剩下四个席位,暂且无人胜任,不过就连先前因为不愿缴纳修宫钱弃官而去的曹操、袁绍等人,全都收到任职诏书。<br/><br/> 看得出来,他表面上或许是想要分化何进的力量,背地里实则为掣肘糜荏的影响力。<br/><br/> 第六十九章<br/><br/> 西园八校尉,总领京洛大小军事。<br/><br/> 京中官吏收到这一消息,面上表情各异。但凡有点政治敏感度的,都能觉察到天子此番举动的深意。<br/><br/> 与糜荏交好的官吏的心中自然是极为凝重的,以往诸多事实证明当天子一门心思想要做一件事时,就连糜荏也劝不住他。即便几次下来结局都还算好,也是因为有糜荏与他们在力挽狂澜。<br/><br/> 倘若没有糜荏,由他们来劝说天子,那么效果至少减半。甚至说不定没有半点效果,还得搭上他们的命。<br/><br/> 他们便在休沐日拜访糜荏,私下里抱怨道:“您身为执金吾,统领北军,担负京洛之中的巡察﹑禁暴﹑督监等重任。而这个西园八校尉在职责上有一部分与您相重合,那往后下官是听您的,还是听他们的呢?”<br/><br/> “陛下弄出这个八校尉来,也不知是为了什么。”<br/><br/> 这两个问题问得好,京中上下全部都在等待糜荏回答。<br/><br/> 糜荏挑眉:“荏为人臣,权利与职责本就是陛下给的,如何能因此在私底下埋怨陛下?”<br/><br/> “至于往后听谁的,那更简单,看陛下的意思便可。”<br/><br/> 他的回答颇有四两拨千斤之嫌,听得不少清流直皱眉头。<br/><br/> 尚书台一方官吏觉得糜荏也有今天,纷纷觉得此事大快人心,忍不住开了个宴会相互庆祝。<br/><br/> 还在当值时直接讽刺糜荏,将他比作弥子瑕,嘲笑他色衰而天子爱弛。<br/><br/> 糜荏听罢面不改色,淡道:“我是如何当的国师与执金吾,想来京中各位都很清楚。为朝廷除去邪崇,于是陛下令我为国师;为朝廷平叛两地叛乱,于是陛下令我为执金吾。”<br/><br/> 来人嘴角的讽笑彻底僵硬了。<br/><br/> 他昨夜喝多了酒,方才酒意还没有完全醒,瞧见糜荏俊美的<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脸庞不知怎的想到他所爱慕的女子对糜荏的追捧,一时冲动就在旁奚落了糜荏几句。<br/><br/> 哪曾想这么远的距离,糜荏都能听见?!<br/><br/> 他酒意彻底醒了,慌慌张张行了一个大礼:“糜、糜国师,方才是下官脑子糊涂认错人了,下官对您绝对没有丝毫不敬之意!”<br/><br/> 糜荏却没有放过他。<br/><br/> 他收起惯有的微笑,用冷淡的目光凝视着说话之人,眼中不仅有讥诮,还是轻蔑看不起对方的。<br/><br/> “认错人?呵。”<br/><br/> “韩典史,有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就罢了,居然还将下三滥的谣言奉做圭臬,去当事人面前嘲笑他。”<br/><br/> “这种人要么是没有是非辨别能力,这是无能;要么就是道德有瑕疵,这是不义。推荐你的人是眼瞎了吗?”<br/><br/> “我也不想追究什么,”他长身而立,语气如今日潇洒的秋风般清凉。“不过你这样无能不义之人,我认为没有继续在朝为官的必要。”<br/><br/> 话语落下,韩典史的面色刷地白了。<br/><br/>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仰头看着糜荏的眼中有了恐惧:“……下官错了糜国师,请您饶了下官吧!下官去年才被举荐入朝为官,若是如今被贬谪,如何对得起父老乡亲啊!”<br/><br/> 回答他的是糜荏的一笑:“去和陛下解释吧。”<br/><br/> 不到半个时辰,刘宏听说这件事。<br/><br/> 他当着百官的面大发雷霆:“给朕收起你们脑子里的肮脏想法,朕与糜爱卿的友谊是伯牙与子期,是管仲与鲍叔牙!拿弥子瑕与卫灵公是想要侮辱谁?!”<br/><br/> 满朝文武这一大早才刚睡醒呢,就被骂的狗血淋头。遭受这等无妄之灾又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缩着脑袋站在原地,任由刘宏发泄。<br/><br/> 不过经此一役,百官总算意识到糜荏就是糜荏。即便天子还在招募西园八校尉,敢说酸话的人是彻底没了。<br/><br/> 荀彧算着日子回到京中时,糜荏正好从宫中休沐归来。<br/><br/> 瞧见荀彧,糜荏先抱了抱他:“文若辛苦了。”<br/><br/> 荀彧笑了:“万万不及子苏领兵出征。”<br/><br/> 他说着,简单介绍了水镜先生的文采与能力,告诉糜荏这是一位值得深交的大儒,却隐去他亲自下田拔草不说。<br/><br/> 糜荏见他面上笑容灿烂,认真听着,一边拉过他的手仔细端详。<br/><br/> 修长有力,莹润如玉。<br/><br/> 除了指甲修剪的较短,与先前没什么两样。<br/><br/> 但糜荏知道这是他为了说服水镜先生,在十多日前亲自下田耕地,指缝被泥土塞满之故。他为了不让自己看出来,就干脆把在指甲剪地深一些,这些日子正好长齐。<br/><br/> 糜荏轻轻摸着他的指尖,没有说话。<br/><br/> 荀彧脸上的笑容小了一点。<br/><br/> “你知道啦,”他想了想,“耕地确实极为辛苦,不过偶尔体验倒也别有一番趣味。”<br/><br/> 以前单知道农人需要花费全部的时间与体力来耕种,种出的粮食甚至不能果腹,却始终不明缘由。亲自体验过耕种才知道,普通人过得究竟是怎样的生活。<br/><br/> 他司马徽交谈中时,也能体会到对方的清苦。可是世道不仁,没有办法。<br/><br/> 只能每日早起吃过粗粝到难以下咽的晨食,提着农具到田间弯着腰干活;忙一整日,饥肠辘辘地挨到太阳落山,才能回家好好休息。日复一日,时间全部都在田地里,指望上<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