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袁绍都不敢。<br/><br/> 董卓是他引入京中来的,其目的除了杀蹇硕,袁绍当然还有更大的念想。<br/><br/> 他本想借着董卓之势架空何进。<br/><br/> 毕竟蹇硕骨子里还有君臣思想,没有动过废除刘辩的念想。他又没有领兵之能,朝中大多官吏不满于他,何进未必斗不过这个宦官。<br/><br/> 却想不到何进被何苗出卖,蹇硕又被吕布出卖,短短半个月时间董卓便彻底把持军政。<br/><br/> 面对不可一世的董卓,他哪里还敢轻举妄动?<br/><br/> 董卓可不是眼界狭窄的何进,更不是愚蠢胆小的蹇硕。他出身士族,熟读经书、兵法,更是一方诸侯,甚至被朝廷招安的韩遂、马腾等人如今就在他的麾下效力。<br/><br/> 初入京洛,他执掌何进与蹇硕留下来的五万兵马。包括他的西凉军,总计十三万兵马,在京中肆意横行。<br/><br/> 全部兵强马壮,锐不可当!<br/><br/> 所有要求他聚集豪杰推翻董卓的消息,袁绍全部推拒。只是当朝表示自己不认同董卓的做法,而后辞官,将何进颁发给他的符节挂在城东门上,逃亡冀州。<br/><br/> 董卓本想杀了袁绍,他麾下人劝阻:“汝南袁氏恩德遍布天下,麾下门生众多,若是贸然杀死袁氏族人,恐怕会激起众怒。不如给袁绍个郡守当当,这样他幸免于罪,也会感激您的。”<br/><br/> 董卓采纳了这一建议。<br/><br/> 然后他想,既然就给袁绍一个郡守,那自然也可以罢免糜荏。<br/><br/> 他便下令道:如今朝中所有因为战功而成为官吏之人,全都要被精选。符合朝廷标准的可以留下,不符合的必须淘汰。<br/><br/> 这一旨意还是很人性化的。董卓暂时没有宣布撤掉他人的官职,只是先处理了扫平冀州黄巾军、亲自杀死张角兄弟,平叛休屠各胡叛乱的糜荏。<br/><br/> 他被首个淘汰,解甲归田。<br/><br/> 董卓又给他下了第二道旨:糜荏抗旨不遵,罢免执金吾、国师之位,去除“安君侯”等封赏,收回封地。念在他曾为大汉立下过功劳,允许他从幽州回去家乡,继续为朝廷烧制琉璃、酿造美酒。<br/><br/> 很显然,他始终记得当年自己在冀州所受的奇耻大辱,这些年来也一直憎恨着糜荏。他要糜荏与曾经的他一样,失去全部荣耀与权势,回到最初的起点。<br/><br/> ——哪里还有什么比从执掌十万大军的将军位置上跌落,继续回乡去做世人鄙弃的商贾更来的痛苦呢?<br/><br/> 真可惜不能亲自欣赏糜荏接旨时的痛苦表情啊!<br/><br/> 董卓喝着美酒,享受着宫中美人的伺候,得意洋洋幻想着糜荏的表情。<br/><br/> 这份旨意抵达糜荏手中时,已是十月初,幽州下了第一场雪。<br/><br/> 这个时候,士族已归还农具,刘虞刚带着幽州百姓种完冬麦。他又下令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北方异族交易,并开采幽州的盐铁矿与别州交易。<br/><br/> 盐铁生意向来是高收入的生意,糜荏手里就有好几块晒盐场。<br/><br/> ——他的家乡东海郡,就有不少土地接壤海域。他先前买了好些土地,就地晒盐。<br/><br/> 比起高成本的淋卤、用木柴煮盐,全靠阳光蒸发的晒盐几乎相当于零成本。而且他的盐更白、品相更好,开价稍高售与士族都很受欢迎。<br/><br/> 所以糜荏很有底气拿盐与休屠各胡换羊毛。不仅如此,他今年还秘密向休屠各胡订购五千匹品相极佳的战马,目前还有两千匹需要等到明年交货。<br/><br/> 他要用这些来打造一支轻骑兵,至少要叫敌方闻风丧胆。<br/><br/> 而此事,除了麾下门客,暂且无人知晓。<br/><br/> 降雪前,糜荏给门客们发了特制的羊毛衫。<br/><br/> 对比京洛与家乡,幽州的冬季实在太冷了。门客们便是穿着最厚实的丝绵夹袄都受不了那刺骨的冰冷,再往上又加不进衣裳,只能瑟缩着身子围坐在一起烤火。<br/><br/> 等穿上那羊毛衫,众人惊奇地发现一件薄薄的衣裳居然能有绵袄的温暖,还有弹性,<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完全可以贴身穿在最里头!<br/><br/> 而且穿上之后,整个人也温暖不少,都能短暂地告别烤火了!<br/><br/> 众人喜欢得不得了,纷纷询问糜荏这是什么材料所制,可是那神奇的棉花?<br/><br/> 糜荏没有卖关子,笑眯眯道:“不,是先前买的那批羊毛。”<br/><br/> 众人闻言,满面震惊!<br/><br/> 这竟是羊毛所制?那些肮脏的,粘满脂膏的羊毛?!<br/><br/> 他们都从记忆里翻出那批羊毛的模样,当时主公就说要给他们做衣裳。而他们生怕自己变成羊圈里的羊,纷纷相互推却。<br/><br/> 糜荏见他们凌乱的表情,似乎都有些不能好,便微笑道:“诸位若依然受不了那些羊毛,可以还给我,我也不勉强你们。”<br/><br/> 回答他的是众人回神后的讪笑:“……哈哈哈,不勉强不勉强。”<br/><br/> “这可是主公送的衣裳,哪有什么不好。”<br/><br/> “其实仔细体会,穿着倒也温暖。”<br/><br/> ……云云。<br/><br/> 他们只是不喜欢当初的羊毛,现在这些羊毛都被清洗干净,染成各个颜色,还贴心地撒过香水……最重要的是穿起来这么温暖,傻子才会不要啊!<br/><br/> 同样的,收到棉衣与羊毛衫的刘虞和陶谦都震惊了,听说这两样东西的成本比蚕丝便宜,纷纷询问如何制造。<br/><br/> 三人商量许久,最终决定由他们帮糜荏以低价收羊毛,而糜荏制成衣裳后以成本价卖给他们,再由他们换取钱财,物资之类。<br/><br/> 或许是糜荏令人惊奇之处过多,当他们得知董卓要罢免糜荏时,都很淡定。<br/><br/> 旁人以为董卓只是争对糜荏,但他们都知道,这不过只是开始,晚些时候董卓还会继续罢免那些起兵而来的各州豪杰。等到那个时候,可就有的忙了。<br/><br/> 如今正好忙里偷闲啊,糜荏挑眉。<br/><br/> 该回乡去看看他养在家乡的小白菜了。再处理些要事,譬如……<br/><br/> 向长辈们敞开柜门,再成个亲什么的。<br/><br/> 第七十八章<br/><br/> 既然决定回乡,那么目前就剩安排手下士兵们。<br/><br/> 门客们不必多说,早就将家人迁往朐县,愿意与糜荏共进退。<br/><br/> 他召来其他人,向他们简短说明状况,而后道:“五位校尉,你们是朝廷命官,资历比我年久。你们不是我的麾下,更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即便返回洛阳董卓也不会为难你们。”<br/><br/> 也对张辽道:“文远,你若是想要跟随我去朐县,我当然十分欢迎;若是想要回去雁门关,我便休书给你们的丁州牧,要他替你安排职位。”<br/><br/> “左右都不会亏待你,你这日子好好考虑吧。”<br/><br/> 丁原本来应了袁绍的召集,打算入京拯救刘辩。后来收到糜荏的信件要他三思而行,稍作犹豫,便收到吕布砍下蹇硕的头颅投靠董卓,被董卓收为义子的消息。<br/><br/> 他惆怅地给糜荏写了信:“奉先曾经救过我,我也把奉先视为亲人,好生对待。结果终究没能给他最好的,致使他离开我。”<br/><br/> 罢了,引兵归去并州。<br/><br/> 他不怪吕布,毕竟现在是董卓执掌京洛,给吕布的远比他给的多。但他也知道自己与吕布之间的情分淡了,除非吕布愿意离开董卓回到并州,否则他不能忘怀。<br/><br/> 张辽听罢微怔,敛眸沉思。<br/><br/> 五校尉原是最愤恨的,这会瞧见糜<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