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的政治意义,又没有详细的喜好,这样大海捞针是有点为难他了。<br/><br/> 荀彧道:“晚些请周管家去帮帮他吧。”<br/><br/> 虽然不知道张辽喜欢怎样的女子,但周慈至少可以帮他分析说明,从中挑选出大致符合的。<br/><br/> 三日后,终于选出七位合适的姑娘。<br/><br/> 又两日,张辽与第五位姑娘相见之后,拍板决定与其成婚。<br/><br/> 于是众人又聚在张辽府上吃了一顿酒席,打趣过他,才各自返回地方处理公务。<br/><br/> ……<br/><br/> 六月,公孙瓒写信与黑山黄巾军首领张燕,要他一同起兵谋反。<br/><br/> 张燕犹豫。<br/><br/> 在此之前,他领兵十万盘踞黑山,乃是幽州之中不能被忽略的侯爵。但自从糜荏下令屯田与均田制,军中兵卒越来越少,纷纷去往屯田之地不愿再打仗造反。<br/><br/> 短短半年时间,他麾下兵马已减至六万,甚至还在不断往下减少。<br/><br/> 这般情况之下,张燕想要起兵谋反就需要三思而行。毕竟总不能仗还没打,他的兵马就跑光了吧?<br/><br/> 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见其举棋难定,说服他道:“将军若是能救回我的父亲,打下幽州,您麾下兵马还缺什么田地?该怎么分,还不是由您说了算?”<br/><br/> 又在其军中散播这一言论,稳固军心。<br/><br/> 张燕见此举有效,离开黑山的人数果真大减,便如公孙瓒所愿起了兵。<br/><br/> 陈纪第一时间下令阎柔与之对抗,不敌;据守大兴县的公孙瓒也趁机大开城门,攻打守在城外的鲜于辅。<br/><br/> 朝中收到这一消息,糜荏嗤笑:“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br/><br/> 八月,糜荏带领吕布、张辽、贾诩等人返回幽州,亲自指挥平叛。<br/><br/> 第一百零四章<br/><br/> 糜荏抵达幽州时已是八月末。当时公孙瓒已离开大兴县,占据易京。<br/><br/> 先前因为赵云大婚,张辽、贾诩、吕布等人全部返回长安,令鲜于辅等人领兵据守公孙瓒。结果公孙瓒与燕山黄巾军首领张燕联手,杀的鲜于辅措手不及,只得暂且撤退。<br/><br/> 糜荏知道鲜于辅短期内怕是无法打败公孙瓒,见如今朝中极为太平,干脆前来幽州。<br/><br/> 听说是糜荏亲自前来指挥对战,公孙瓒面色难看,不敢再战;黄巾军首领张燕心中更是咯噔一声,许久沉默无言。<br/><br/> “糜荏”两字,张燕耳熟能详。事实上不只是他,所有黄巾军都对他很熟悉。<br/><br/> 黄巾军的每一场战败,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男人。<br/><br/> ——与其说此人很强大,不如说是邪门,很诡谲!<br/><br/> 最初是无上将军张角。<br/><br/> 当时糜荏初入朝廷,与尚书台一方官吏为敌,十常侍一同请求张角对付糜荏。朝廷征张角为国师,张角便令他的三弟张宝入京。结果谁也不知发生何事,不久传出张宝被糜荏害死的消息。<br/><br/> 黄巾军尚未起义,大事败露,张角只能趁势起兵。<br/><br/> 这人不曾参与战争时,黄巾军各方势如破竹,大败皇甫嵩、卢植等朝廷名将。后来这人一来,斩杀张角二弟张梁,卢植当即反败为胜,其他朝廷军也随之大胜。<br/><br/> 更别提不久之后,在这人指挥之下,广宗城破,张角本人也被他亲自诛杀。<br/><br/> 张角死后,黄巾军大部队投降,流民回归家乡,只余几处零散残部。规模大一些的也就剩下他与白波,各自占地为王,苦苦支撑。<br/><br/> 三年前他与白波趁董卓入京、关东群雄讨伐时起兵,在州中劫掠了不少财产。后来董卓迁长安,情势更是对白波有利。<br/><br/> 结果不知怎的,忽然就传出董卓在长安未央宫中被杀,这姓糜的入驻长安的消息。<br/><br/> 当时的白波还不信邪,继续攻打长安,想要趁着西凉军心思浮动时快速攻下长安。<br/><br/> 下场有目共睹,白波军为原先僵持的西凉兵马大败。本人也<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被李傕军斩落马下,人头被送入长安献给那姓糜的表忠心。<br/><br/> 更不必提那姓糜的每次领兵出征必胜,无论是大败屠各,抑或后来的匈奴兵,乃至占据幽、青二州的公孙瓒……没有一次有过失败。<br/><br/> 种种事迹诸如此类,着实过多。<br/><br/> 张燕这时起兵,不过就是听说糜荏返回长安,被公孙瓒的长子说动脑子一热而已。冷静下来,就知道这一想法有多么不可靠。<br/><br/> 现在,只是糜荏亲自前来,他麾下已然人心浮动,短短几日之间便有近万人出逃。<br/><br/> 还要继续打吗?<br/><br/> 他拿什么去和那姓糜的打?<br/><br/> 靠这些听闻糜荏名字就想要跪下求饶的懦夫?!<br/><br/> 张燕思及此,心绪无比沉重。他深吸一口气,召来麾下道:“走吧,随我去见糜相。”<br/><br/> 麾下听得这名字,浑身一抖:“将军您这是,这是打算做什么?”<br/><br/> 张燕见他惊慌不已的模样,悲从中来,怒吼:“用你的脑子想想,除了去投降,老子还能去干什么?啊??”<br/><br/> 他就是像乌桓蹋顿那蠢货一样,妄想糜荏,也不至于愚蠢到只身入敌方军营吧?!<br/><br/> 麾下被骂的狗血喷头,却惊喜地瞪大眼,就连嘴角都洋溢着难以克制的笑容:“真的吗,将军您想通了?我早就说该投降啊!”<br/><br/> 张燕:……<br/><br/> 他大爷的,军中二把手都这尿性,还打什么打?<br/><br/> ……<br/><br/> 收到张燕亲自前来营中投降的消息时,糜荏还有些意外。<br/><br/> 等张辽缴去他们的武器,将张燕与其部将押入军营,糜荏挑眉:“你就是张燕?”<br/><br/> 张燕被押跪在地上,低着头不能抬头:“回糜相,罪人正是张燕。”<br/><br/> 方才被押进营帐时,他瞥了糜荏一眼,心道这糜荏果真如传闻中说的那样面似桃花。身形虽然修长,却一点都不似武将该有的魁梧!<br/><br/> 就是这样一个小白脸,掌握着整个朝廷的权势。更是每战必胜,每战必砍下敌军大将的脑袋,着实邪门的很啊!<br/><br/> 张燕感觉自己颈间凉飕飕的,不由自主缩了脖子,满面畏惧。<br/><br/> 糜荏淡道:“黄巾军趁我不在起兵幽州,如今又为何投降?”<br/><br/> 张燕讪笑:“丞相高见,我就是受了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蒙蔽挑拨,一时糊涂才起的歪心思。”<br/><br/> “听说您亲自来了,哪里还敢再与您争锋,还是早早投降的好。”<br/><br/>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糜荏哂笑,“你既投降,我自然不会杀你。”<br/><br/> 张燕闻言大喜,磕起感恩道:“多谢丞相开恩!”<br/><br/> 太好了,他的脑袋保住了!不会像张角兄弟他们一样身首异处了!<br/><br/> 糜荏瞧着他的动作,等他停下来才道:“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br/><br/> “文远,待此战结束后,将此人押回长安看管起来。”<br/><br/> 他掌权后没有再盘剥百姓,反而用屯田与均田制安抚流民百姓。张燕却还被公孙续说动起兵,不可能轻易放过。<br/><br/> 以罪论处,此人当诛。只是杀了这个张燕,往后谁还敢投降?<br/><br/> 便带回长安,终生□□。等到三代之后,子孙若是有出息,或许可以再入朝为官。<br/><br/> 投降之际,张燕也料到自己的这一结局。对比全家被杀的惨状,这样总归是好太多了吧!更何况三<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