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文玄此时心态,也同文梓一般无二,颇有几分超然物外。<br />
是以,他并未觉得本尊所言有何不妥:“本尊放心,我也并非那持强凌弱之人。”<br />
言语淡然之间,似乎比文梓本尊更多一分狂傲。<br />
文梓自然也觉察出了文玄的这份狂傲,但却无暇再对其作纠正。<br />
现在,他的全部心神已然放在后殿内几位弟子的魂魄之上。<br />
水烛他们本就是遭劫而亡,魂魄先天就有几分不足。<br />
如今又陷入昏迷,更显出几分飘渺。<br />
文梓挥手便打出数道造化生气附着其魂魄之上,为其滋生肉身。又取出数缕玄黄之气,以作为滋养众人魂魄之用。<br />
水烛、毛野等人本体为草木之属,虽已身殒,但其魂魄仍具几分本体特性,正合造化生气催发。<br />
他们在造化生气催发之下,躯体渐渐凝实。<br />
然而燧人、有巢等人却是血肉之躯,造化生气对于他们躯体的修复效用不显。<br />
而大日本体更是一道先天太阳本源,造化生气对其躯体修复更是毫无作用。<br />
唯有玄黄之气,是对他们所有人魂魄、灵识都能有所修复。<br />
玄黄气息修复之下,却是燧人、有巢、淄衣及仓颉四人率先苏醒。<br />
四人苏醒之后,却不约而同地向文梓表示:“弟子愿抛却此世长生机缘,转生人间。”<br />
这却是他们此前虽已身死,魂魄又陷入昏迷,但对于文梓立下人间,改变人道命数一事仍旧有所感应。<br />
文梓未曾想到,仓颉几人会做出这等抉择,慎重问道:“你们可曾想好?你们留于此世,以尔等大罗金仙境界,再有人族日后天地主角位份分,尔等自可永世逍遥。若要转生人间,日后可是神通不显、长生无望!”<br />
“再一个,我虽能将你们送入人间,但若尔等日后反悔,再想回返洪荒,却并非一两次轮回可以做到。”<br />
仓颉等人立场十分坚定,比起在此时洪荒之中的逍遥永生,他们更倾向于转生人间,以一介凡人之躯,奋勇争先。<br />
文梓劝说过后,不能改变他们立场,便就随了他们心愿,挥手间将几人送去了人间。<br />
想来以他们心性,日后于人间之中也不会甘于平凡,必然能大大推动人间文明发展。<br />
如此,对于文梓自身大道亦是巨大助力。<br />
安排好他的四位人族学生,水烛等人的身躯也已塑造完全。<br />
只是他们魂魄仍旧在同躯体磨合,一时尚未醒转。<br />
可大日状况却是不见丝毫好转,玄黄之气滋养之下,也只是让他魂魄中灵光闪现,躯体仍旧是模糊一片。<br />
大日在此次巫妖大劫之中的表现,远远超出文梓预料。若非其舍命奋力相护,西方之地的人族,绝无可能有机会逃至万寿山。<br />
文梓知道,大日这般表现,一方面是因为万年来传教而累积的对于人族认同感。<br />
更多的却是因为,自己于天道之下救其一命,又承诺此劫过后还其自由。<br />
正因为这样,才有大日劫中如此用命。<br />
如今这等状况,文梓又怎能对其放手不管!<br />
他略微思索一番,便同文玄说道:“水烛等人,便先交由你来照料。我欲将大日魂魄,转移到扶桑木之上蕴养。扶桑木正合太阳本源,将大日移至那里,或能有一线生机。”<br />
文玄却说:“此次大劫,将洪荒大陆打了个天崩地裂。扶桑木是否还在汤谷之地,亦尚未可知。”<br />
确实,依照前世记忆,巫妖大劫结束之后,扶桑木就已不见踪迹。<br />
第99章 安置大日<br />
文梓护着大日魂魄, 快速赶赴汤谷之地,果然发现扶桑木已然不见踪迹。<br />
他几度推算,却毫无头绪。<br />
其本就不善此道, 又同扶桑木这等先天极品灵根素无因果牵扯。<br />
且如今大劫初定,天机仍旧不明,扶桑木有心遁世, 文梓自难捕捉其行迹。<br />
他有心将大日魂魄送入人道火种之内蕴养, 但原本火种已被文明发往人间, 现在洪荒之中人族已然沉寂, 火种尚未点燃。<br />
况且此前已然向大日许下自由之身,又不好再让其与人族因果过多牵扯。<br />
思来想去,文梓竟一时为难不已。<br />
不知继续耽搁下去, 大日本源不得补充, 自己只以玄黄之气滋养其魂魄,会不会使其日后元神与肉身更难契合。<br />
但大日沦落现今境地,全为执行文梓谋算,护持人族气运所致。他又如何能因为事不可为, 便将其置之不理。<br />
文梓思索良久,终于想起自己背后还有三位师长可以寻求助力。<br />
想通此节, 他也不再停留, 护住大日本源魂魄直奔天外而去。<br />
若问其先天六圣之中, 哪位最善洞察天机, 自然非太清老子莫属。<br />
是以, 文梓首选求助对象自然就是大师伯, 此行目标便是大赤天。<br />
太清圣人于大赤天中的殿宇, 亦名八景宫, 仅有他同玄都师徒二人在此, 环境清静无比。<br />
文梓进得宫中,也顾不上客套,直接就向大师伯表明了来意。<br />
太清仔细查看一番大日现状,同文梓说:“扶桑木那等灵根,必然已在天地大势崩乱之时遁入混沌。若欲将其找到,恐非一时之功。”<br />
见文梓面色愁苦,他继续说道:“且大日现今状况,也并非扶桑木可以蕴养。先前他经三才明灭大阵返本溯源,蜕去金乌之身,太阳本源真火也有所变化。又经万年人族历练,其自身属性同扶桑木已不再契合。”<br />
“以大师伯所言,大日如今若欲重塑躯体,唯有历经轮回一途?”<br />
文字对此却是有些不能接受,大日若经轮回,先天根基必然受损。<br />
大日出身虽高,却又不像伏羲那般有圣人尽心谋划,日后可借助人族证道。<br />
太清见文梓这般神色,知其必然不以轮回为首选,复又叹道:“其先天跟脚过高,历经轮回之后,根基必然有所损伤。但也是现今最为稳妥之法。且有玄黄之气蕴养魂魄,其转世之后资质也不至相差过大,甚至更合大道亦未可知。你若忧心其日后成就,我可将其收入门下,传授太清大道。”<br />
太清圣人此言,也算是许下大日来世一个正果。<br />
文梓闻言有些意动,但犹自不愿放弃:“敢问大师伯,大日如今情况除却轮回转生之外,可还另有他法?其先前曾言,此劫过后,欲做一散仙,逍遥天地间,不再受大教、族运束缚。”<br />
太清沉吟片刻,说道:“若你坚持如此,我倒是有一法子,只是未必妥当。”<br />
文梓眼神一亮:“还请师伯明言。”<br />
“此次巫妖大劫之后,不周山倒塌,万山祖脉归于昆仑。昆仑山巅,上承天阙,下接地气,自有玄奥。若将大日魂魄置于此地,或能受天地玄机孕养,以其本源为基重塑身躯。”太清如是说道。<br />
文梓闻听此法,心下大喜,冲着太清躬身一礼:“弟子多谢大师伯指点。”<br />
而后也不停留,径直出了大赤天,奔赴昆仑而去。<br />
昆仑山中,尚有人族活动痕迹。<br />
人族逃难至此,不明如今天地大势如何,仍旧面色惶惶。纵是周边食物稀缺,难以生存,却也不敢外出寻找,只以草根树叶充饥。<br />
文梓见得此景,再次勾起心中情绪。<br />
只是念及此前遭遇,他只随手挥下一道造化生气,滋养周边灵根快速结果,以供他们果腹。<br />
又留下一道威压气息,防止周围野兽侵袭此地,而后便冷下心肠径直离去。<br />
若想将大日置于昆仑山巅重新蕴养,必然要先行知会元始天尊。<br />
文梓来至玉虚宫门前,方知二师伯正于殿内同门下弟子讲道。他也未曾出声打扰,只是于门前躬身一礼,自能通禀师伯知晓。<br />
觉察到文梓前来,且面色急切,元始便知其必然是为救赎门人而来。<br />
他又知文梓对于自己门下新晋弟子并无亲近之意,便停下讲道,将弟子先行遣散。<br />
而后,文梓便见云中子率领十二位修士从殿门鱼贯而出。<br />
云中子虽知巫妖大劫已然落幕,却不知文梓师兄于其中的遭遇及建树。<br />
他在此处见到文梓师兄身影,不免亲切招呼:“见过师兄,难怪师尊停下讲道将我等遣散,原来是文梓师兄来此。”<br />
文梓面带歉意,略一拱手:“为兄今日有急事要面见二师伯,倒是误了诸位师弟听道大事。<br />
“哪里哪里,自然是师兄正事要紧。”云中子慌忙摆手,口中十分客气。<br />
他自然知道文梓师兄并非等闲修士,平日鲜少来此,今日这般必然有要事求见。<br />
其余十二位新晋弟子不知文梓身份,对于云中子师兄这般态度十分好奇。<br />
只是文梓此时也无暇顾及寒暄之事,略同几位师弟颔首致意,便进入玉虚宫中。<br />
“弟子拜见二师伯!”文梓恭敬一礼,又向侍立一旁的南极略一拱手:“见过师兄。”<br />
文梓此来,扰乱了二师伯讲道之事,心下略带愧疚,礼仪上自然多了几分恭敬。
是以,他并未觉得本尊所言有何不妥:“本尊放心,我也并非那持强凌弱之人。”<br />
言语淡然之间,似乎比文梓本尊更多一分狂傲。<br />
文梓自然也觉察出了文玄的这份狂傲,但却无暇再对其作纠正。<br />
现在,他的全部心神已然放在后殿内几位弟子的魂魄之上。<br />
水烛他们本就是遭劫而亡,魂魄先天就有几分不足。<br />
如今又陷入昏迷,更显出几分飘渺。<br />
文梓挥手便打出数道造化生气附着其魂魄之上,为其滋生肉身。又取出数缕玄黄之气,以作为滋养众人魂魄之用。<br />
水烛、毛野等人本体为草木之属,虽已身殒,但其魂魄仍具几分本体特性,正合造化生气催发。<br />
他们在造化生气催发之下,躯体渐渐凝实。<br />
然而燧人、有巢等人却是血肉之躯,造化生气对于他们躯体的修复效用不显。<br />
而大日本体更是一道先天太阳本源,造化生气对其躯体修复更是毫无作用。<br />
唯有玄黄之气,是对他们所有人魂魄、灵识都能有所修复。<br />
玄黄气息修复之下,却是燧人、有巢、淄衣及仓颉四人率先苏醒。<br />
四人苏醒之后,却不约而同地向文梓表示:“弟子愿抛却此世长生机缘,转生人间。”<br />
这却是他们此前虽已身死,魂魄又陷入昏迷,但对于文梓立下人间,改变人道命数一事仍旧有所感应。<br />
文梓未曾想到,仓颉几人会做出这等抉择,慎重问道:“你们可曾想好?你们留于此世,以尔等大罗金仙境界,再有人族日后天地主角位份分,尔等自可永世逍遥。若要转生人间,日后可是神通不显、长生无望!”<br />
“再一个,我虽能将你们送入人间,但若尔等日后反悔,再想回返洪荒,却并非一两次轮回可以做到。”<br />
仓颉等人立场十分坚定,比起在此时洪荒之中的逍遥永生,他们更倾向于转生人间,以一介凡人之躯,奋勇争先。<br />
文梓劝说过后,不能改变他们立场,便就随了他们心愿,挥手间将几人送去了人间。<br />
想来以他们心性,日后于人间之中也不会甘于平凡,必然能大大推动人间文明发展。<br />
如此,对于文梓自身大道亦是巨大助力。<br />
安排好他的四位人族学生,水烛等人的身躯也已塑造完全。<br />
只是他们魂魄仍旧在同躯体磨合,一时尚未醒转。<br />
可大日状况却是不见丝毫好转,玄黄之气滋养之下,也只是让他魂魄中灵光闪现,躯体仍旧是模糊一片。<br />
大日在此次巫妖大劫之中的表现,远远超出文梓预料。若非其舍命奋力相护,西方之地的人族,绝无可能有机会逃至万寿山。<br />
文梓知道,大日这般表现,一方面是因为万年来传教而累积的对于人族认同感。<br />
更多的却是因为,自己于天道之下救其一命,又承诺此劫过后还其自由。<br />
正因为这样,才有大日劫中如此用命。<br />
如今这等状况,文梓又怎能对其放手不管!<br />
他略微思索一番,便同文玄说道:“水烛等人,便先交由你来照料。我欲将大日魂魄,转移到扶桑木之上蕴养。扶桑木正合太阳本源,将大日移至那里,或能有一线生机。”<br />
文玄却说:“此次大劫,将洪荒大陆打了个天崩地裂。扶桑木是否还在汤谷之地,亦尚未可知。”<br />
确实,依照前世记忆,巫妖大劫结束之后,扶桑木就已不见踪迹。<br />
第99章 安置大日<br />
文梓护着大日魂魄, 快速赶赴汤谷之地,果然发现扶桑木已然不见踪迹。<br />
他几度推算,却毫无头绪。<br />
其本就不善此道, 又同扶桑木这等先天极品灵根素无因果牵扯。<br />
且如今大劫初定,天机仍旧不明,扶桑木有心遁世, 文梓自难捕捉其行迹。<br />
他有心将大日魂魄送入人道火种之内蕴养, 但原本火种已被文明发往人间, 现在洪荒之中人族已然沉寂, 火种尚未点燃。<br />
况且此前已然向大日许下自由之身,又不好再让其与人族因果过多牵扯。<br />
思来想去,文梓竟一时为难不已。<br />
不知继续耽搁下去, 大日本源不得补充, 自己只以玄黄之气滋养其魂魄,会不会使其日后元神与肉身更难契合。<br />
但大日沦落现今境地,全为执行文梓谋算,护持人族气运所致。他又如何能因为事不可为, 便将其置之不理。<br />
文梓思索良久,终于想起自己背后还有三位师长可以寻求助力。<br />
想通此节, 他也不再停留, 护住大日本源魂魄直奔天外而去。<br />
若问其先天六圣之中, 哪位最善洞察天机, 自然非太清老子莫属。<br />
是以, 文梓首选求助对象自然就是大师伯, 此行目标便是大赤天。<br />
太清圣人于大赤天中的殿宇, 亦名八景宫, 仅有他同玄都师徒二人在此, 环境清静无比。<br />
文梓进得宫中,也顾不上客套,直接就向大师伯表明了来意。<br />
太清仔细查看一番大日现状,同文梓说:“扶桑木那等灵根,必然已在天地大势崩乱之时遁入混沌。若欲将其找到,恐非一时之功。”<br />
见文梓面色愁苦,他继续说道:“且大日现今状况,也并非扶桑木可以蕴养。先前他经三才明灭大阵返本溯源,蜕去金乌之身,太阳本源真火也有所变化。又经万年人族历练,其自身属性同扶桑木已不再契合。”<br />
“以大师伯所言,大日如今若欲重塑躯体,唯有历经轮回一途?”<br />
文字对此却是有些不能接受,大日若经轮回,先天根基必然受损。<br />
大日出身虽高,却又不像伏羲那般有圣人尽心谋划,日后可借助人族证道。<br />
太清见文梓这般神色,知其必然不以轮回为首选,复又叹道:“其先天跟脚过高,历经轮回之后,根基必然有所损伤。但也是现今最为稳妥之法。且有玄黄之气蕴养魂魄,其转世之后资质也不至相差过大,甚至更合大道亦未可知。你若忧心其日后成就,我可将其收入门下,传授太清大道。”<br />
太清圣人此言,也算是许下大日来世一个正果。<br />
文梓闻言有些意动,但犹自不愿放弃:“敢问大师伯,大日如今情况除却轮回转生之外,可还另有他法?其先前曾言,此劫过后,欲做一散仙,逍遥天地间,不再受大教、族运束缚。”<br />
太清沉吟片刻,说道:“若你坚持如此,我倒是有一法子,只是未必妥当。”<br />
文梓眼神一亮:“还请师伯明言。”<br />
“此次巫妖大劫之后,不周山倒塌,万山祖脉归于昆仑。昆仑山巅,上承天阙,下接地气,自有玄奥。若将大日魂魄置于此地,或能受天地玄机孕养,以其本源为基重塑身躯。”太清如是说道。<br />
文梓闻听此法,心下大喜,冲着太清躬身一礼:“弟子多谢大师伯指点。”<br />
而后也不停留,径直出了大赤天,奔赴昆仑而去。<br />
昆仑山中,尚有人族活动痕迹。<br />
人族逃难至此,不明如今天地大势如何,仍旧面色惶惶。纵是周边食物稀缺,难以生存,却也不敢外出寻找,只以草根树叶充饥。<br />
文梓见得此景,再次勾起心中情绪。<br />
只是念及此前遭遇,他只随手挥下一道造化生气,滋养周边灵根快速结果,以供他们果腹。<br />
又留下一道威压气息,防止周围野兽侵袭此地,而后便冷下心肠径直离去。<br />
若想将大日置于昆仑山巅重新蕴养,必然要先行知会元始天尊。<br />
文梓来至玉虚宫门前,方知二师伯正于殿内同门下弟子讲道。他也未曾出声打扰,只是于门前躬身一礼,自能通禀师伯知晓。<br />
觉察到文梓前来,且面色急切,元始便知其必然是为救赎门人而来。<br />
他又知文梓对于自己门下新晋弟子并无亲近之意,便停下讲道,将弟子先行遣散。<br />
而后,文梓便见云中子率领十二位修士从殿门鱼贯而出。<br />
云中子虽知巫妖大劫已然落幕,却不知文梓师兄于其中的遭遇及建树。<br />
他在此处见到文梓师兄身影,不免亲切招呼:“见过师兄,难怪师尊停下讲道将我等遣散,原来是文梓师兄来此。”<br />
文梓面带歉意,略一拱手:“为兄今日有急事要面见二师伯,倒是误了诸位师弟听道大事。<br />
“哪里哪里,自然是师兄正事要紧。”云中子慌忙摆手,口中十分客气。<br />
他自然知道文梓师兄并非等闲修士,平日鲜少来此,今日这般必然有要事求见。<br />
其余十二位新晋弟子不知文梓身份,对于云中子师兄这般态度十分好奇。<br />
只是文梓此时也无暇顾及寒暄之事,略同几位师弟颔首致意,便进入玉虚宫中。<br />
“弟子拜见二师伯!”文梓恭敬一礼,又向侍立一旁的南极略一拱手:“见过师兄。”<br />
文梓此来,扰乱了二师伯讲道之事,心下略带愧疚,礼仪上自然多了几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