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毛野却无心以此揣测几位师长境界,他满眼都被房门外那道背光奔驰而来的熟悉身形填满。<br />
“烈山!师父在叫你!”<br />
却原来正是烈山接受共主之位后,对于族人稍作安顿便即刻回到此处,正要同师父、师兄分享喜悦。<br />
听到师兄呼喊,他加快步伐走进屋内。<br />
无暇思考伏羲统领与玄都仙师为何未曾离去,反倒来到此地。<br />
也未及辨认房中另一位老者是何身份,第一时间便先围到师父跟前。<br />
“师父。”<br />
烈山看到文梓已然闭上眼睛,便也下意识放低了声音,自然也并未得到回应。<br />
不过,他看到师父胸膛还在起伏,便觉莫名心安。<br />
烈山与毛野不同,并未觉醒宿慧的他,成长的记忆中并没有师父的身影。<br />
而今生师父对于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院种长出的那一株五色谷。<br />
那株五色谷,在自己面前铺就了一条路。其上并非坦途,他依旧心怀感恩地砥砺前行,不曾踟蹰。<br />
如今自己也算居于高位,有所成就。<br />
对于当年师父赠谷之恩,烈山自然感激却并无孺慕。<br />
而他此时对于文梓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对于自己日后暮年老态时光的照应。<br />
他自少年时便已至此处居住,是毛野师兄坚持认定,这位老者是自己的师父。<br />
烈山本能的对毛野师兄十分信服,之后便一直在师父身边居住。<br />
他对师父的存在已经习惯,这位迟暮老者终究在他生命中留下了印记。<br />
且受师兄熏陶,他也已然习惯于事事以师父为先。<br />
如果烈山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师父第一次叫他。<br />
他心中忽然就涌起一阵强烈的遗憾,这位老人的呼唤,自己未能听见。<br />
这份遗憾极其强烈,但也十分短暂。<br />
烈山的心绪很快就归于平淡,他对师父白日昏沉的状态毕竟已经习惯。<br />
他年轻时曾经有过很的大的好奇,分明师父已经风烛残年,为何每日却总能准时醒来,还能将整个部落巡察一圈。<br />
要知道,对应着师父愈发老态,行动更为迟缓,部落却日益发展,范围较之前扩大了何止一半。<br />
他幼时曾不止一次偷偷跟在师父身后,看着师父一步一步向前慢慢挪动,却从未有过回头。<br />
初时烈山还曾见过师父骑牛代步,后来却再没有过。<br />
因为彼时纵然黄牛俯卧于地,师父也已骑不上去。<br />
他亲眼看见师父无奈地叹了口气,挥手让黄牛返回院里。而后,其转身自行向前走去,步履蹒跚。<br />
师父手中敲锣的木槌,多时都只作为拐杖。<br />
打更的铜锣全凭夜风激荡。<br />
他也曾见师父在雨雪过后的泥泞不堪,步履维艰。也曾目睹其遇到建设工程旁的横堆乱放,无奈绕远。<br />
然而,无论遇到何等挫折,师傅巡查部落一周,用时永久恒定。<br />
纵然,自己感觉那趟行程无比漫长,也无改当夜五更时光。<br />
烈山当时心中便已明了,师父此人绝非寻常。<br />
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烈山半蹲在师父面前,注视其沧桑的容颜,心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br />
那是所有好奇与陌生,在漫长时光中浸染过后的普通。<br />
正如自己面前这位苍老的长者,没有过交流,甚至鲜少照面,却不再陌生,也失了好奇。<br />
他的存在是那么天经地义,他的表现是那么理所应当,他就这么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习惯。<br />
烈山内心感慨一番,而后又将心绪收敛,抬头看向师兄。<br />
他正要说话,才恍然觉察屋内还有其余身影。<br />
“首领为何会在此处?”<br />
另外三人之中,他同伏羲还算熟识,便径直发问。<br />
他原本以为伏羲首领早已离开,不料此处又再次得见。<br />
“我等前来探望文梓师兄!”<br />
烈山已在身边追随多年,今日,却是伏羲首次向其透露自己与文梓的同门关系。<br />
第126章 三尸尽斩<br />
从来没有人向烈山提及过师父与首领的这层关系。<br />
他便下意识看向毛野师兄, 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br />
毛野并未直接回应,而是为其介绍:“这位是师伯祖,两位师叔皆是师伯祖门下弟子。”<br />
烈山方才顺势关注到, 自己身后这位老者虚须发皆白,精神矍铄。<br />
其面上却并无太多沧桑,取而代之的是, 久经岁月历练的恬淡。<br />
“拜见师伯祖!”烈山恭敬行礼。<br />
刚才这位玄都仙长前来宣旨之时, 他就在现场, 自然知道玄都是何身份。<br />
再将方才师兄所言信息串联, 他已然明了这位师伯祖应是圣人当面。<br />
原来,自家师父还有这种背景!<br />
老君自然知道烈山底细,对其又是一番勉励。<br />
他们三人下界事务了结, 自然并未久留。此地有毛野照料, 文梓现状也不必担心。<br />
老君略微叮嘱一二,便自离开了。<br />
玄都与伏羲二人自然一并离开,他们还须前往火云洞,那里将是人族三皇道场。<br />
他们几人离开之后, 烈山心中积攒满腹疑惑。<br />
他向师兄询问,得到回应却只是让自己安心处理人族事务, 莫使师尊期许落空。<br />
烈山对于这种回应自然并不满意, 然而后续人族繁杂的事务很快消磨了他的好奇。<br />
当他真正执掌人族之后, 所面临事务远非之前可比。<br />
除却日常发展生产之外, 烈山又另外添了一桩心事。<br />
部落中有很多族人状况与师尊相近, 但他们未能过多坚持, 很快便已离世。<br />
他终于意识到无论是老、病、亦或是伤, 人的生命最终都将会归结于死。<br />
那些踏上修行之路的人, 能否避开此劫尚未可知。<br />
但据他观察, 修行有成虽能延缓衰老,但大多数修士却也仍旧难以超脱生死。<br />
这种推测,也得到了师兄的印证。<br />
况且,也并非所有族人都有修行之机。<br />
烈山以推广五谷聚拢威望走至人前,自然也习惯于在土地中寻找转机。<br />
他注意到,有些动物受伤之后,会使用特定植物缓解。或外敷,或食用,竟果然真的有效。<br />
他便将这种状况同人族联系起来,决定以身试草,为族人开辟一道保障。<br />
随着烈山践行此道,面上也很快爬满沧桑。<br />
但他终究年轻,未能赶上师父进度。<br />
那一夜,他没有听到打更的锣声。<br />
再次中毒卧床的他,挣扎着下地,推开家人的搀扶,跌跌撞撞地向着师父的院落跑去。<br />
毛野师兄已盘膝坐在那里,与其相对而坐的师父,胸膛没有了起伏,停止了呼吸。<br />
见到烈山到来,毛野起身招呼:“我们将师父肉身移至院中。”<br />
烈山懵懂地听从着吩咐,同师兄一起轻轻托起师尊,慢慢移送到院落之中。<br />
今晚的夜色格外漆黑,天空中未曾洒下半点月华星辉。<br />
将师尊肉身安放之后,便见部落方向,有点点火光向此处聚拢。<br />
那是族人没有听到今夜准时的打更声,心中便已明了,有一位老人真的走了。<br />
族人们心中为之一空,再也无法安睡,举着火把自发前来送行。<br />
他们没有人的生活与这位老人有过交集。<br />
很多人都不曾见过这位老人身影,甚至不曾听闻其人其名。<br />
但这一夜锣声没有响起,他们方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长者,夜夜陪伴守护族人走完了一生。<br />
院外苍穹,灯火通明。<br />
师尊面前光亮如昼,背后漆黑一片。那是一道伟岸身形,在众人聚拢火光中的投影。<br />
这位老人每每只在夜间行走,从未现于人前,似乎毫不起眼。<br />
此时,有光芒映照,族人方知其身形伟岸。<br />
倘或,他曾沐浴阳光,必然早已引得众人仰望!<br />
烈山同诸多族人一样,对今日到来早有预料,此时面上并无太多悲切。<br />
之前每每思及多有感慨,今日事到临头反倒释然。<br />
“师尊生前于自身职司不曾有过半点懈怠,便只为族人安眠,不耽于与生产。诸位心意,师尊之灵自当明了,我与师弟亦是感激。”<br />
毛野见族人聚集于此,长久不肯离去,却也出言劝说。<br />
“诸位今日若为此劳顿,想来师父之灵也自难安。还请各自回返安歇,莫要误了明日生计。”<br />
众人见毛野教主言辞恳切,自己聚集于此,也不过聊表哀思,并无实际作用。<br />
便也纷纷听劝,各自对着老人遗体鞠躬致哀,而后缓缓离去。<br />
族人各自离散,一片灯光火海化为星光点点,逐渐向部落各处蔓延。<br />
然而,被众人来时汇聚于此的光芒却并未就此消散。<br />
而是缓缓向着文梓头顶上方空间凝聚,终究汇聚成一朵实体火苗,在一尊玄黄莲台中心跳跃。
“烈山!师父在叫你!”<br />
却原来正是烈山接受共主之位后,对于族人稍作安顿便即刻回到此处,正要同师父、师兄分享喜悦。<br />
听到师兄呼喊,他加快步伐走进屋内。<br />
无暇思考伏羲统领与玄都仙师为何未曾离去,反倒来到此地。<br />
也未及辨认房中另一位老者是何身份,第一时间便先围到师父跟前。<br />
“师父。”<br />
烈山看到文梓已然闭上眼睛,便也下意识放低了声音,自然也并未得到回应。<br />
不过,他看到师父胸膛还在起伏,便觉莫名心安。<br />
烈山与毛野不同,并未觉醒宿慧的他,成长的记忆中并没有师父的身影。<br />
而今生师父对于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院种长出的那一株五色谷。<br />
那株五色谷,在自己面前铺就了一条路。其上并非坦途,他依旧心怀感恩地砥砺前行,不曾踟蹰。<br />
如今自己也算居于高位,有所成就。<br />
对于当年师父赠谷之恩,烈山自然感激却并无孺慕。<br />
而他此时对于文梓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对于自己日后暮年老态时光的照应。<br />
他自少年时便已至此处居住,是毛野师兄坚持认定,这位老者是自己的师父。<br />
烈山本能的对毛野师兄十分信服,之后便一直在师父身边居住。<br />
他对师父的存在已经习惯,这位迟暮老者终究在他生命中留下了印记。<br />
且受师兄熏陶,他也已然习惯于事事以师父为先。<br />
如果烈山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师父第一次叫他。<br />
他心中忽然就涌起一阵强烈的遗憾,这位老人的呼唤,自己未能听见。<br />
这份遗憾极其强烈,但也十分短暂。<br />
烈山的心绪很快就归于平淡,他对师父白日昏沉的状态毕竟已经习惯。<br />
他年轻时曾经有过很的大的好奇,分明师父已经风烛残年,为何每日却总能准时醒来,还能将整个部落巡察一圈。<br />
要知道,对应着师父愈发老态,行动更为迟缓,部落却日益发展,范围较之前扩大了何止一半。<br />
他幼时曾不止一次偷偷跟在师父身后,看着师父一步一步向前慢慢挪动,却从未有过回头。<br />
初时烈山还曾见过师父骑牛代步,后来却再没有过。<br />
因为彼时纵然黄牛俯卧于地,师父也已骑不上去。<br />
他亲眼看见师父无奈地叹了口气,挥手让黄牛返回院里。而后,其转身自行向前走去,步履蹒跚。<br />
师父手中敲锣的木槌,多时都只作为拐杖。<br />
打更的铜锣全凭夜风激荡。<br />
他也曾见师父在雨雪过后的泥泞不堪,步履维艰。也曾目睹其遇到建设工程旁的横堆乱放,无奈绕远。<br />
然而,无论遇到何等挫折,师傅巡查部落一周,用时永久恒定。<br />
纵然,自己感觉那趟行程无比漫长,也无改当夜五更时光。<br />
烈山当时心中便已明了,师父此人绝非寻常。<br />
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烈山半蹲在师父面前,注视其沧桑的容颜,心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br />
那是所有好奇与陌生,在漫长时光中浸染过后的普通。<br />
正如自己面前这位苍老的长者,没有过交流,甚至鲜少照面,却不再陌生,也失了好奇。<br />
他的存在是那么天经地义,他的表现是那么理所应当,他就这么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习惯。<br />
烈山内心感慨一番,而后又将心绪收敛,抬头看向师兄。<br />
他正要说话,才恍然觉察屋内还有其余身影。<br />
“首领为何会在此处?”<br />
另外三人之中,他同伏羲还算熟识,便径直发问。<br />
他原本以为伏羲首领早已离开,不料此处又再次得见。<br />
“我等前来探望文梓师兄!”<br />
烈山已在身边追随多年,今日,却是伏羲首次向其透露自己与文梓的同门关系。<br />
第126章 三尸尽斩<br />
从来没有人向烈山提及过师父与首领的这层关系。<br />
他便下意识看向毛野师兄, 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br />
毛野并未直接回应,而是为其介绍:“这位是师伯祖,两位师叔皆是师伯祖门下弟子。”<br />
烈山方才顺势关注到, 自己身后这位老者虚须发皆白,精神矍铄。<br />
其面上却并无太多沧桑,取而代之的是, 久经岁月历练的恬淡。<br />
“拜见师伯祖!”烈山恭敬行礼。<br />
刚才这位玄都仙长前来宣旨之时, 他就在现场, 自然知道玄都是何身份。<br />
再将方才师兄所言信息串联, 他已然明了这位师伯祖应是圣人当面。<br />
原来,自家师父还有这种背景!<br />
老君自然知道烈山底细,对其又是一番勉励。<br />
他们三人下界事务了结, 自然并未久留。此地有毛野照料, 文梓现状也不必担心。<br />
老君略微叮嘱一二,便自离开了。<br />
玄都与伏羲二人自然一并离开,他们还须前往火云洞,那里将是人族三皇道场。<br />
他们几人离开之后, 烈山心中积攒满腹疑惑。<br />
他向师兄询问,得到回应却只是让自己安心处理人族事务, 莫使师尊期许落空。<br />
烈山对于这种回应自然并不满意, 然而后续人族繁杂的事务很快消磨了他的好奇。<br />
当他真正执掌人族之后, 所面临事务远非之前可比。<br />
除却日常发展生产之外, 烈山又另外添了一桩心事。<br />
部落中有很多族人状况与师尊相近, 但他们未能过多坚持, 很快便已离世。<br />
他终于意识到无论是老、病、亦或是伤, 人的生命最终都将会归结于死。<br />
那些踏上修行之路的人, 能否避开此劫尚未可知。<br />
但据他观察, 修行有成虽能延缓衰老,但大多数修士却也仍旧难以超脱生死。<br />
这种推测,也得到了师兄的印证。<br />
况且,也并非所有族人都有修行之机。<br />
烈山以推广五谷聚拢威望走至人前,自然也习惯于在土地中寻找转机。<br />
他注意到,有些动物受伤之后,会使用特定植物缓解。或外敷,或食用,竟果然真的有效。<br />
他便将这种状况同人族联系起来,决定以身试草,为族人开辟一道保障。<br />
随着烈山践行此道,面上也很快爬满沧桑。<br />
但他终究年轻,未能赶上师父进度。<br />
那一夜,他没有听到打更的锣声。<br />
再次中毒卧床的他,挣扎着下地,推开家人的搀扶,跌跌撞撞地向着师父的院落跑去。<br />
毛野师兄已盘膝坐在那里,与其相对而坐的师父,胸膛没有了起伏,停止了呼吸。<br />
见到烈山到来,毛野起身招呼:“我们将师父肉身移至院中。”<br />
烈山懵懂地听从着吩咐,同师兄一起轻轻托起师尊,慢慢移送到院落之中。<br />
今晚的夜色格外漆黑,天空中未曾洒下半点月华星辉。<br />
将师尊肉身安放之后,便见部落方向,有点点火光向此处聚拢。<br />
那是族人没有听到今夜准时的打更声,心中便已明了,有一位老人真的走了。<br />
族人们心中为之一空,再也无法安睡,举着火把自发前来送行。<br />
他们没有人的生活与这位老人有过交集。<br />
很多人都不曾见过这位老人身影,甚至不曾听闻其人其名。<br />
但这一夜锣声没有响起,他们方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长者,夜夜陪伴守护族人走完了一生。<br />
院外苍穹,灯火通明。<br />
师尊面前光亮如昼,背后漆黑一片。那是一道伟岸身形,在众人聚拢火光中的投影。<br />
这位老人每每只在夜间行走,从未现于人前,似乎毫不起眼。<br />
此时,有光芒映照,族人方知其身形伟岸。<br />
倘或,他曾沐浴阳光,必然早已引得众人仰望!<br />
烈山同诸多族人一样,对今日到来早有预料,此时面上并无太多悲切。<br />
之前每每思及多有感慨,今日事到临头反倒释然。<br />
“师尊生前于自身职司不曾有过半点懈怠,便只为族人安眠,不耽于与生产。诸位心意,师尊之灵自当明了,我与师弟亦是感激。”<br />
毛野见族人聚集于此,长久不肯离去,却也出言劝说。<br />
“诸位今日若为此劳顿,想来师父之灵也自难安。还请各自回返安歇,莫要误了明日生计。”<br />
众人见毛野教主言辞恳切,自己聚集于此,也不过聊表哀思,并无实际作用。<br />
便也纷纷听劝,各自对着老人遗体鞠躬致哀,而后缓缓离去。<br />
族人各自离散,一片灯光火海化为星光点点,逐渐向部落各处蔓延。<br />
然而,被众人来时汇聚于此的光芒却并未就此消散。<br />
而是缓缓向着文梓头顶上方空间凝聚,终究汇聚成一朵实体火苗,在一尊玄黄莲台中心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