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她言语至此,福至心灵:“你那泰山之地,既有此奇功,想来师父所赐机缘不止如此。”<br />
孟婆口中这般说着,伸手牵住女娃:“你且随我去见平心娘娘。”<br />
她心中浮现一个构思,自觉已是明了师父先前本意。<br />
不过,此事已然超出她于轮回之地的权限,具体是否可行,还需平心娘娘定夺。<br />
女娃从未曾设想,师伯竟有意与自己长期合作。<br />
以她自身想法,更愿意将山中亡魂尽数送入轮回。清空后的泰山可以打造出一方洞天福地,方不辱没她神农之女的名声。<br />
只是,见师伯神情这般的诚挚而急切,她心中不免踟蹰,下意识便跟上了师伯的脚步。<br />
孟婆在前方带路,口中犹自讲述:“如今天道弱了几分桎梏,六道轮回对于洪荒众生万灵的约束,便少了几分力度。”<br />
“有亡魂在外界逗留的不在少数,也不止一处。平心娘娘顾及洪荒大陆圣人门下遍布,轻易不愿过多涉足。”<br />
她对平心娘娘心思也有所揣度,观其平日行事作风,便知娘娘并不欲同其余圣人发生任何冲突。<br />
有时她自己也在感慨,平心娘娘位同圣人,待人处事过于谦逊。<br />
就拿自身现今孟婆之位来说,娘娘只是为了巫人一脉能尽快融入人族,便将这等果位随意交由师父处置。<br />
不过,孟婆提及平心娘娘的话语方一出口,心中便是一惊,知道自己此言有所僭越,有妄揣圣心之嫌。<br />
纵然平心娘娘本人或许并不介意,但轮回之地法则却不允许别人狂言妄语。<br />
幸而女娃背景清白、心思纯净,对于师伯所言并未多想,也未衍生出想要评断平心娘娘行事作风的念头。<br />
“我虽化身无数,但六道轮回之地更为忙碌,仍旧无暇他顾。其余人等,更是不愿沾染此事。毕竟,前往洪荒大陆引渡亡魂,绝非一时之功。”<br />
孟婆犹自认为,此事根源是平心娘娘过于谦和,才使得巫族残余在轮回之地寄居,却又不愿出力半分。<br />
不过,有过方才一场心惊,她自不会再将此言于女娃面前宣诸于口。<br />
女娃一路追随师伯而行,心头也在不断衡量,以泰山承担此责,是否妥当。<br />
单以泰山现今属性而论,若将山体莲梗上的十八眼孔洞尽数疏通,将亡魂传送轮回自然不在话下。<br />
她此时所纠结的,却是自身对于洞天福地的向往,以及面对亡魂无处可归的怜悯。<br />
二者同时出现,她心志未定,一时难以做出取舍。<br />
孟婆却并未过多顾念女娃自身心思。<br />
她已是笃定师尊所赐下机缘根本在此,如今便是一心推动落入实践,或许还能为自家师侄谋一尊位。<br />
轮回之地自然极为广袤,然而以孟婆而言,自有赶路之法。<br />
她伸手牵住女娃,看似缓步而行,实则是在各个化身之间不断传送,一路直奔平心娘娘所在。<br />
“弟子携女娃求见娘娘!”<br />
孟婆如今虽已登入成道之位,但面对文玄老师以及平心娘娘之时,依旧以弟子自居,执礼甚恭。<br />
“进来吧!”<br />
平心娘娘并未让她们久候,当即便有言语传出。<br />
其语气淡然,却满是慈悲之意。<br />
第131章 碧霞元君<br />
“女娃拜见平心娘娘!”<br />
进入平心所在大殿之后, 不用师伯提醒,女娃已然躬身下拜。<br />
她此前虽然年幼,但也曾于部落之中听过平心娘娘的功绩与德行。<br />
此时得见娘娘真颜, 她自是恭谨施礼。<br />
平心娘娘面色和煦,挥手免礼:“你就是地皇神农之女?如今灾劫得脱也是一桩幸事。”<br />
她略微叹了一句,也不必女娃回应, 而后便转向孟婆:“你们此行来意, 我已知晓。今时不同以往, 如今天道不全, 洪荒广袤,万灵繁杂,轮回之事难免有所疏漏。虽无关大局, 但终究是一桩不美。今日尔等有心为他们重开归途, 自然也有一分功德。”<br />
她言语之中对于二人想法极为肯定,认定此事于轮回颇有益处。<br />
孟婆先前已有猜测,娘娘必然会对此时大力支持。<br />
如今听到娘娘亲口说出,仍旧感到愈加安心。<br />
不过, 她也有意为女娃争取一道名分大义:“女娃终究涉世未深,与洪荒之事多有懵懂。乍然承担此事, 还需娘娘扶持。”<br />
平心娘娘听得此语, 哂然一笑:“你之所想, 我自明白。不过, 女娃若愿担此大任, 轮回之地自然为其广开方便之门。至于名分大义, 还需她自行争取, 我却加封不得。”<br />
孟婆还待再言, 平心娘娘含笑止住:“此事横跨阴阳两界, 连通洪荒轮回,其中自有功德威名,却不该受我法旨所限。”<br />
“我若特意降旨为其正名,于洪荒诸圣而言有所僭越,于女娃自身之道更是桎梏。同样道理,除非道祖出面,其余诸圣也不会就此妄意加封,此事本就不在现今圣道之中。”<br />
她言语至此,生怕孟婆仍旧不能理解,便又有补充:“若非如此,些许名分于文梓道友而言,不过一语可决。他既不曾出口钦定,必然有所考量。女娃若有意愿担当此责,此途还需她自行开拓。”<br />
孟婆闻听此言,一时惴惴不安。<br />
她先前也大致有所觉察,女娃今日来此为亡魂寻找归途,多半只因一时恻隐。<br />
若欲让其长久操持此事,女娃必然并非十分热衷。<br />
再无名分加持,且不论女娃赤子心性是否愿意沾染此事,纵是其愿担此责,日后行事亦不免增添诸多坎坷。<br />
洪荒万灵谲诡,心思复杂。<br />
能避开轮回之地召唤,于外界逗留者,或多或少必然有所依仗。<br />
其中不乏凶恶之辈,绝非人人都如她今日所见那般温驯。<br />
女娃如今空有境界,无有法力。若中途遭遇变故,纵是有心处置,怕也力有未逮。<br />
孟婆心思急速运转,脸色几度变幻,再度看向女娃,却不知该如何出言。<br />
她原本认为是一桩极大机缘,有女娃自身背景加持,再有平心娘娘站台,自家师侄藉此建功指日可待。<br />
如今看来,此途却比自己先前所想更为艰险。<br />
“你……”<br />
她张了张口,终究未能出言相劝。<br />
孟婆虽也能觉察此道前程远大,但她自身实力毕竟同师尊相去甚远,不足以支撑从容坐视女娃行险。<br />
她慈心一片,不愿让女娃以性命之险去对赌那份机缘。<br />
更何况,女娃本身对于此事并不十分甘愿。<br />
“我等还是先将山体之中那些亡魂安排,使其尽早归于轮回。至于后续,我们还可从长计议。”<br />
孟婆纠结良久,却始终不见平心娘娘有所表态。<br />
她知晓平心娘娘心思已定,便也放弃心中侥幸。<br />
随即,便将话题再度转回先前,把滞留泰山的那些亡魂接引进入轮回。<br />
先为女娃清空泰山,后续再做打算。<br />
平心娘娘自始至终都是面色平和,静观二人心思轮转,从未出言干涉。<br />
见二人有意将此事暂且搁置,她也未表现出任何不满,犹自同女娃开解:“你如今小小年纪,不必为自己负担太多压力。些许亡魂滞留外界,于轮回而言不过藓疥之疾,日后定然能够消弥。”<br />
此事在她看来,不过是天地发展中的必然程序,不必十分介意。<br />
若有人愿担此责,她自乐见其成。若无人关切,她也毫无芥蒂。<br />
自巫人一脉同人族开始融合之后,她的心境愈发趋于圆满,轮回法则日渐完善,处事更为淡然。<br />
女娃同平心娘娘拜别,跟在师伯身后,返回来处。<br />
她此行面见平心娘娘,除开最初行礼问候之外,再无出言之机。<br />
但她在一侧,却是将师伯纠结尽收眼底。<br />
女娃赤子之心,对于尊位名分并无执念。她见师伯这般纠结,多半都是在为自己考虑,心中天平逐渐倾斜。<br />
或许,将泰山打造为轮回前站,更符合众生期望,也能圆师伯梦想。<br />
至于洞天福地的设想,暂时抛却又有何妨。<br />
“师伯,弟子愿承担此任,不图尊位名分,只求能为洪荒出力。”<br />
孟婆被女娃天真言语从沉思中唤醒,略微回过神来,无奈失笑:“你年纪尚幼、涉世未深,不知天地险恶。并非所有生灵都甘心进入轮回,其中不乏手段诡谲者。”<br />
“纵是身处轮回之地,若非孟婆之位加持,我也不敢保证自身不受侵害。更何况,拒绝进入轮回之人各有缘故,其中穷凶极恶者不在少数。”<br />
“你与泰山所见逗留亡魂不过沧海一粟,莫要被他们表现遮蔽耳目,他们此时愿入轮回也是不愿再受阳火灼身之苦。”<br />
孟婆语气逐渐慎重,生怕女娃不知其中凶险,还特意加了几分夸大,颇有颠覆自己先前所言的趋势。<br />
幸得,她在女娃逐渐诧异的面色中回过神,停止了添油加醋的描述。
孟婆口中这般说着,伸手牵住女娃:“你且随我去见平心娘娘。”<br />
她心中浮现一个构思,自觉已是明了师父先前本意。<br />
不过,此事已然超出她于轮回之地的权限,具体是否可行,还需平心娘娘定夺。<br />
女娃从未曾设想,师伯竟有意与自己长期合作。<br />
以她自身想法,更愿意将山中亡魂尽数送入轮回。清空后的泰山可以打造出一方洞天福地,方不辱没她神农之女的名声。<br />
只是,见师伯神情这般的诚挚而急切,她心中不免踟蹰,下意识便跟上了师伯的脚步。<br />
孟婆在前方带路,口中犹自讲述:“如今天道弱了几分桎梏,六道轮回对于洪荒众生万灵的约束,便少了几分力度。”<br />
“有亡魂在外界逗留的不在少数,也不止一处。平心娘娘顾及洪荒大陆圣人门下遍布,轻易不愿过多涉足。”<br />
她对平心娘娘心思也有所揣度,观其平日行事作风,便知娘娘并不欲同其余圣人发生任何冲突。<br />
有时她自己也在感慨,平心娘娘位同圣人,待人处事过于谦逊。<br />
就拿自身现今孟婆之位来说,娘娘只是为了巫人一脉能尽快融入人族,便将这等果位随意交由师父处置。<br />
不过,孟婆提及平心娘娘的话语方一出口,心中便是一惊,知道自己此言有所僭越,有妄揣圣心之嫌。<br />
纵然平心娘娘本人或许并不介意,但轮回之地法则却不允许别人狂言妄语。<br />
幸而女娃背景清白、心思纯净,对于师伯所言并未多想,也未衍生出想要评断平心娘娘行事作风的念头。<br />
“我虽化身无数,但六道轮回之地更为忙碌,仍旧无暇他顾。其余人等,更是不愿沾染此事。毕竟,前往洪荒大陆引渡亡魂,绝非一时之功。”<br />
孟婆犹自认为,此事根源是平心娘娘过于谦和,才使得巫族残余在轮回之地寄居,却又不愿出力半分。<br />
不过,有过方才一场心惊,她自不会再将此言于女娃面前宣诸于口。<br />
女娃一路追随师伯而行,心头也在不断衡量,以泰山承担此责,是否妥当。<br />
单以泰山现今属性而论,若将山体莲梗上的十八眼孔洞尽数疏通,将亡魂传送轮回自然不在话下。<br />
她此时所纠结的,却是自身对于洞天福地的向往,以及面对亡魂无处可归的怜悯。<br />
二者同时出现,她心志未定,一时难以做出取舍。<br />
孟婆却并未过多顾念女娃自身心思。<br />
她已是笃定师尊所赐下机缘根本在此,如今便是一心推动落入实践,或许还能为自家师侄谋一尊位。<br />
轮回之地自然极为广袤,然而以孟婆而言,自有赶路之法。<br />
她伸手牵住女娃,看似缓步而行,实则是在各个化身之间不断传送,一路直奔平心娘娘所在。<br />
“弟子携女娃求见娘娘!”<br />
孟婆如今虽已登入成道之位,但面对文玄老师以及平心娘娘之时,依旧以弟子自居,执礼甚恭。<br />
“进来吧!”<br />
平心娘娘并未让她们久候,当即便有言语传出。<br />
其语气淡然,却满是慈悲之意。<br />
第131章 碧霞元君<br />
“女娃拜见平心娘娘!”<br />
进入平心所在大殿之后, 不用师伯提醒,女娃已然躬身下拜。<br />
她此前虽然年幼,但也曾于部落之中听过平心娘娘的功绩与德行。<br />
此时得见娘娘真颜, 她自是恭谨施礼。<br />
平心娘娘面色和煦,挥手免礼:“你就是地皇神农之女?如今灾劫得脱也是一桩幸事。”<br />
她略微叹了一句,也不必女娃回应, 而后便转向孟婆:“你们此行来意, 我已知晓。今时不同以往, 如今天道不全, 洪荒广袤,万灵繁杂,轮回之事难免有所疏漏。虽无关大局, 但终究是一桩不美。今日尔等有心为他们重开归途, 自然也有一分功德。”<br />
她言语之中对于二人想法极为肯定,认定此事于轮回颇有益处。<br />
孟婆先前已有猜测,娘娘必然会对此时大力支持。<br />
如今听到娘娘亲口说出,仍旧感到愈加安心。<br />
不过, 她也有意为女娃争取一道名分大义:“女娃终究涉世未深,与洪荒之事多有懵懂。乍然承担此事, 还需娘娘扶持。”<br />
平心娘娘听得此语, 哂然一笑:“你之所想, 我自明白。不过, 女娃若愿担此大任, 轮回之地自然为其广开方便之门。至于名分大义, 还需她自行争取, 我却加封不得。”<br />
孟婆还待再言, 平心娘娘含笑止住:“此事横跨阴阳两界, 连通洪荒轮回,其中自有功德威名,却不该受我法旨所限。”<br />
“我若特意降旨为其正名,于洪荒诸圣而言有所僭越,于女娃自身之道更是桎梏。同样道理,除非道祖出面,其余诸圣也不会就此妄意加封,此事本就不在现今圣道之中。”<br />
她言语至此,生怕孟婆仍旧不能理解,便又有补充:“若非如此,些许名分于文梓道友而言,不过一语可决。他既不曾出口钦定,必然有所考量。女娃若有意愿担当此责,此途还需她自行开拓。”<br />
孟婆闻听此言,一时惴惴不安。<br />
她先前也大致有所觉察,女娃今日来此为亡魂寻找归途,多半只因一时恻隐。<br />
若欲让其长久操持此事,女娃必然并非十分热衷。<br />
再无名分加持,且不论女娃赤子心性是否愿意沾染此事,纵是其愿担此责,日后行事亦不免增添诸多坎坷。<br />
洪荒万灵谲诡,心思复杂。<br />
能避开轮回之地召唤,于外界逗留者,或多或少必然有所依仗。<br />
其中不乏凶恶之辈,绝非人人都如她今日所见那般温驯。<br />
女娃如今空有境界,无有法力。若中途遭遇变故,纵是有心处置,怕也力有未逮。<br />
孟婆心思急速运转,脸色几度变幻,再度看向女娃,却不知该如何出言。<br />
她原本认为是一桩极大机缘,有女娃自身背景加持,再有平心娘娘站台,自家师侄藉此建功指日可待。<br />
如今看来,此途却比自己先前所想更为艰险。<br />
“你……”<br />
她张了张口,终究未能出言相劝。<br />
孟婆虽也能觉察此道前程远大,但她自身实力毕竟同师尊相去甚远,不足以支撑从容坐视女娃行险。<br />
她慈心一片,不愿让女娃以性命之险去对赌那份机缘。<br />
更何况,女娃本身对于此事并不十分甘愿。<br />
“我等还是先将山体之中那些亡魂安排,使其尽早归于轮回。至于后续,我们还可从长计议。”<br />
孟婆纠结良久,却始终不见平心娘娘有所表态。<br />
她知晓平心娘娘心思已定,便也放弃心中侥幸。<br />
随即,便将话题再度转回先前,把滞留泰山的那些亡魂接引进入轮回。<br />
先为女娃清空泰山,后续再做打算。<br />
平心娘娘自始至终都是面色平和,静观二人心思轮转,从未出言干涉。<br />
见二人有意将此事暂且搁置,她也未表现出任何不满,犹自同女娃开解:“你如今小小年纪,不必为自己负担太多压力。些许亡魂滞留外界,于轮回而言不过藓疥之疾,日后定然能够消弥。”<br />
此事在她看来,不过是天地发展中的必然程序,不必十分介意。<br />
若有人愿担此责,她自乐见其成。若无人关切,她也毫无芥蒂。<br />
自巫人一脉同人族开始融合之后,她的心境愈发趋于圆满,轮回法则日渐完善,处事更为淡然。<br />
女娃同平心娘娘拜别,跟在师伯身后,返回来处。<br />
她此行面见平心娘娘,除开最初行礼问候之外,再无出言之机。<br />
但她在一侧,却是将师伯纠结尽收眼底。<br />
女娃赤子之心,对于尊位名分并无执念。她见师伯这般纠结,多半都是在为自己考虑,心中天平逐渐倾斜。<br />
或许,将泰山打造为轮回前站,更符合众生期望,也能圆师伯梦想。<br />
至于洞天福地的设想,暂时抛却又有何妨。<br />
“师伯,弟子愿承担此任,不图尊位名分,只求能为洪荒出力。”<br />
孟婆被女娃天真言语从沉思中唤醒,略微回过神来,无奈失笑:“你年纪尚幼、涉世未深,不知天地险恶。并非所有生灵都甘心进入轮回,其中不乏手段诡谲者。”<br />
“纵是身处轮回之地,若非孟婆之位加持,我也不敢保证自身不受侵害。更何况,拒绝进入轮回之人各有缘故,其中穷凶极恶者不在少数。”<br />
“你与泰山所见逗留亡魂不过沧海一粟,莫要被他们表现遮蔽耳目,他们此时愿入轮回也是不愿再受阳火灼身之苦。”<br />
孟婆语气逐渐慎重,生怕女娃不知其中凶险,还特意加了几分夸大,颇有颠覆自己先前所言的趋势。<br />
幸得,她在女娃逐渐诧异的面色中回过神,停止了添油加醋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