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过,他终究没有不愿面对诸多弟子如听天书的懵懂神情,只把多宝几人拉到一旁开了小灶。<br />
至于其他弟子,还是交由通天自行教导。<br />
他们若能藉此对上清大道再多一分领悟,也算不枉通天满腔慈爱之心。<br />
被挑选出来的那三五位弟子,倒是颇合太清心意,对自己所讲道法各有进益。<br />
尤其是龟灵,年纪虽小,却不负其截教大师姐之名。<br />
圣人欣慰之下,便抽出时间出去了一趟。<br />
不久后他即回转,手中却多了一座八宝功德池。<br />
就在太清圣人将八宝功德池交于龟灵手中之时,正在讲道的通天教主心头便生出感应。<br />
他将目光投向大哥所处偏殿,却见龟灵手中正托着一汪金色波澜。<br />
通天立时愕然当场,感受到了大哥对自己全方位的碾压。<br />
算算时间,大哥应该是赶到灵山便即刻回转,不曾半点停留。<br />
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被碾压的现实,心中便开始大胆猜测。<br />
或许是西方二圣方才皆不在家,大哥顺手便将此宝取了来。<br />
兴许,待会就能看到接引准提堵上金鳌岛!<br />
第147章 女娲宫进香<br />
接引准提二人, 终究没有出现在金鳌岛上。<br />
通天也放弃了自己的侥幸心理,心悦诚服地向大哥投去了钦佩的目光。<br />
受了这桩刺激,他对弟子的讲道更为尽心。<br />
通天希望这些弟子之中, 有一二出众者能将大哥门人比下。<br />
如此,也好为自己挽回一丝颜面,<br />
只是, 他丝毫不曾顾念这些弟子与玄都的天资差距。<br />
文梓那边得了老君师伯的转达, 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br />
既然大师伯已将此事应承下来, 他也不再纠结, 按照自己原本打算通知文明安排石龙伺机转生人族。<br />
做出安排之后,他也不继续在洪荒逗留,转身回到了混沌之中的洛心岛。<br />
毕竟, 封神大劫即将正式拉开帷幕。<br />
他身为混元之境, 既已作出不干涉洪荒大势的承诺,自是不好亲自介入其中。<br />
当文梓不再关注人族各项事宜,仅以修士视角看待洪荒走向,不过转眼间, 就又有一个朝代走向末途。<br />
先前文梓撒下的那一把石灰,让夏桀从酒池之中满身燎泡的狼狈跳出。<br />
这样的情形传入天下各部之中, 各部势力皆传说大夏王庭一脉惹了天怒。<br />
又有夏桀的荒淫无度, 早已惹得天下各地人怨四起。<br />
天怒人怨交织之下, 各路人马纷纷兴兵讨伐。<br />
夏朝覆灭之后, 成汤一脉整合各部势力, 建立殷商王朝。<br />
而如今, 殷商一脉已历经十七世三十一帝, 现正是帝辛在位。<br />
而石龙的转世之身也已长成青年模样, 身为西伯侯世子的他, 于治下颇有几分名望。<br />
大商国运虽看似依旧磅礴,但内里已是现出几分颓势。<br />
再有帝辛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屡屡大兴土木,对外征战不休。<br />
种种劳民伤财行径之下,百姓皆陷于疲惫、生活困顿。<br />
诸侯之中心存野望、暗暗厉兵秣马者,不乏其人。<br />
直接揭竿而起,高举反旗者,也时有发生。<br />
不过赖于殷商一脉十数世祖荫,商王庭仍旧具备足够威望。反叛势力未能掀起太大风浪,很快便被镇压。<br />
唯有北海袁福通一部,依托地理环境特殊,已是拖住了太师闻仲的十年脚步,局势陷入僵持之中。<br />
而此时,朝歌城中,犹是一片歌舞升平。<br />
今日朝会,首相商容启奏:“今日为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圣诞,请大王前往女娲宫进香。”<br />
帝辛高坐王位,面现诧异之色:“女娲为何许人也,有何功德,竟能让孤王亲自前往进香?”<br />
此言一出,朝堂为之一静,而后便是一阵嗡嗡声。<br />
群臣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王今日莫不是失了心,为何连女娲娘娘名号也不记得。<br />
商容虽也疑惑,却仍不忘向帝辛解说:“女娲为上古女神,抟土造人。是为人族之母,有莫大功德,我人族自当世代供奉、礼敬。”<br />
帝辛听得首相解说,迷蒙的心头闪现一丝明悟:“便依卿所奏,摆驾女娲宫。”<br />
帝辛摆驾之令传出,便有仪仗前方开路,商王撵车居中,文武群臣紧随其后。<br />
王驾进得女娲宫中,在首相商容指引之下,帝辛依言焚香礼敬。<br />
拜过圣母法像之后,帝辛却并未就此离去,反倒四处打量起女娲宫中陈设。<br />
他对宫中的雕梁画栋毫不在意,却将目光直直落于纱幔遮蔽的圣母金身塑像面容之上。<br />
他正心神浑噩间,侧旁却有一股邪风吹来,将那纱幔猛然掀开。<br />
猛然间,一副绝世秀丽容颜,便现于帝辛面前。<br />
帝辛见到这般绝世容颜,虽知面前圣母金身不过木胎泥塑,仍不免一阵心猿意马。<br />
“取孤笔墨来!”他心神一动,便冲麾下呵道。<br />
“大王欲行何事?”<br />
商容见大王今日较往常更添几分无妄,生怕他再做出什么不妥之事。<br />
“万万不可唐突圣人!”他忧心之下,不禁出言提醒。<br />
帝辛不悦道:“孤王不过见圣母德行兼备,欲题诗赞扬,怎会唐突。”<br />
他执意如此,商容也劝说不得,便有随从递上笔墨。<br />
然而,帝辛正要提笔于墙面书写,却听得宫中现出一道轻哼,恍若炸雷般在其耳畔迸发。<br />
这道声音并不甚大,其余众人皆不曾耳闻,却极具威严,内含莫大伟力。<br />
帝辛被这一‘哼’震得心中旖旎景象荡然无存,脑海中一片清明,后背发凉、冷汗直冒。<br />
他举着笔,任由点点墨色滴在女娲宫中地砖之上,却是半点不敢动弹。<br />
而此时,就在女娲宫偏殿,众人皆不能得见的区域。一道宫装丽影面带薄怒,冷声质问:“准提道友这般行事,未免过于下作,有失圣人身份。欺我太甚!”<br />
丽影正是女娲圣人,今日正是她的诞辰。娲皇宫中近日无事,她便早早下界,接受人族子民敬贺。<br />
朝歌为人族帝都之所在,此地供奉的女娲宫便是圣人下界后的第一站。<br />
她却是未料到,自己竟遇到了这一幅场景。<br />
准提为了西方谋划,竟然胆敢在自己诞辰之日于行宫中搞鬼!<br />
在女娲的质问声中,准提一脸尴尬地现出身形。<br />
“见过女娲师姐!”<br />
准提微微低头,有服软示弱之意。<br />
他也未曾料到,自己所使手段尚未尽全功,竟然先被女娲抓了个正着。<br />
“封神之劫为我等顺应天数定下,以西岐伐商为开启契机。师姐当时也在场,自当明了……”<br />
准提短短时间内,已是打好腹稿,欲以天命、天数之言自圆其说。<br />
然而女娲圣人又岂是易于之辈,挥手挡回准提狡辩之语。<br />
“此事何曾同我相关,我门下不过宫中一颗灵珠子下凡历劫,便要承担这般因果?”<br />
先前诸圣议定封神之时,她在场也是听得分明。<br />
三清当时就已议定,封神以阐、截二教为主,完成神仙杀劫,补全天庭空缺。<br />
顺带为西方挽回前番因果,使其重现大兴之势。<br />
而自己不过是借机将灵珠子历劫之事参与其中,且已同元始有过商议,此外并不牵扯任何因果。<br />
“本宫记得,封神之事由二师兄全权处理。道友这般欲将我拖入其中,未免有些说不过去。”<br />
准提辩解之言未及出口,便被女娲挡回。<br />
他自然无言反驳,唯有满面苦涩笑容:“此事却已拖延不得,然二师兄那边迟迟未有动作。贫道也是一时心急,欲借助师姐之手败坏一番大商国运。”<br />
他言语极为客气,也内含几分坦诚。<br />
虽然准提言语不尽不实,但女娲也知其未尽之意。<br />
他之所以这般心急将封神之战开启,却是为了帮助远在北海的袁福通势力缓解几分压力。<br />
袁福通反商势力,是接引、准提二人,于北海之处布下的一步闲棋。<br />
此举是为了扩大西方教在人族之中的影响,以此对冲日后西方教大肆收纳截教外门弟子有可能会带来的反噬。<br />
这桩谋划在诸圣眼中并非秘密,三清都不曾制止,女娲更不会关心。<br />
只是,她无意参与其中,更不愿被准提暗中拉下水。<br />
“道友如何行事,我自不干涉。不过道友谋划,也莫要拿我做筏子。”<br />
虽然她贵为人族圣母,但败坏一朝国运之事,仍旧非同小可。<br />
若是一招不慎,圣人也难免就此沾染些许因果。<br />
准提见女娲犹自不肯应允,唯有不停诉苦:“师姐也知,我同接引道兄背负四十八大宏愿,尚未成功偿还其间因果。如今委实不能出手败坏一朝国运,否则必然道基有损。”<br />
而其余几位圣人,也绝不会出手。
至于其他弟子,还是交由通天自行教导。<br />
他们若能藉此对上清大道再多一分领悟,也算不枉通天满腔慈爱之心。<br />
被挑选出来的那三五位弟子,倒是颇合太清心意,对自己所讲道法各有进益。<br />
尤其是龟灵,年纪虽小,却不负其截教大师姐之名。<br />
圣人欣慰之下,便抽出时间出去了一趟。<br />
不久后他即回转,手中却多了一座八宝功德池。<br />
就在太清圣人将八宝功德池交于龟灵手中之时,正在讲道的通天教主心头便生出感应。<br />
他将目光投向大哥所处偏殿,却见龟灵手中正托着一汪金色波澜。<br />
通天立时愕然当场,感受到了大哥对自己全方位的碾压。<br />
算算时间,大哥应该是赶到灵山便即刻回转,不曾半点停留。<br />
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被碾压的现实,心中便开始大胆猜测。<br />
或许是西方二圣方才皆不在家,大哥顺手便将此宝取了来。<br />
兴许,待会就能看到接引准提堵上金鳌岛!<br />
第147章 女娲宫进香<br />
接引准提二人, 终究没有出现在金鳌岛上。<br />
通天也放弃了自己的侥幸心理,心悦诚服地向大哥投去了钦佩的目光。<br />
受了这桩刺激,他对弟子的讲道更为尽心。<br />
通天希望这些弟子之中, 有一二出众者能将大哥门人比下。<br />
如此,也好为自己挽回一丝颜面,<br />
只是, 他丝毫不曾顾念这些弟子与玄都的天资差距。<br />
文梓那边得了老君师伯的转达, 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br />
既然大师伯已将此事应承下来, 他也不再纠结, 按照自己原本打算通知文明安排石龙伺机转生人族。<br />
做出安排之后,他也不继续在洪荒逗留,转身回到了混沌之中的洛心岛。<br />
毕竟, 封神大劫即将正式拉开帷幕。<br />
他身为混元之境, 既已作出不干涉洪荒大势的承诺,自是不好亲自介入其中。<br />
当文梓不再关注人族各项事宜,仅以修士视角看待洪荒走向,不过转眼间, 就又有一个朝代走向末途。<br />
先前文梓撒下的那一把石灰,让夏桀从酒池之中满身燎泡的狼狈跳出。<br />
这样的情形传入天下各部之中, 各部势力皆传说大夏王庭一脉惹了天怒。<br />
又有夏桀的荒淫无度, 早已惹得天下各地人怨四起。<br />
天怒人怨交织之下, 各路人马纷纷兴兵讨伐。<br />
夏朝覆灭之后, 成汤一脉整合各部势力, 建立殷商王朝。<br />
而如今, 殷商一脉已历经十七世三十一帝, 现正是帝辛在位。<br />
而石龙的转世之身也已长成青年模样, 身为西伯侯世子的他, 于治下颇有几分名望。<br />
大商国运虽看似依旧磅礴,但内里已是现出几分颓势。<br />
再有帝辛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屡屡大兴土木,对外征战不休。<br />
种种劳民伤财行径之下,百姓皆陷于疲惫、生活困顿。<br />
诸侯之中心存野望、暗暗厉兵秣马者,不乏其人。<br />
直接揭竿而起,高举反旗者,也时有发生。<br />
不过赖于殷商一脉十数世祖荫,商王庭仍旧具备足够威望。反叛势力未能掀起太大风浪,很快便被镇压。<br />
唯有北海袁福通一部,依托地理环境特殊,已是拖住了太师闻仲的十年脚步,局势陷入僵持之中。<br />
而此时,朝歌城中,犹是一片歌舞升平。<br />
今日朝会,首相商容启奏:“今日为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圣诞,请大王前往女娲宫进香。”<br />
帝辛高坐王位,面现诧异之色:“女娲为何许人也,有何功德,竟能让孤王亲自前往进香?”<br />
此言一出,朝堂为之一静,而后便是一阵嗡嗡声。<br />
群臣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王今日莫不是失了心,为何连女娲娘娘名号也不记得。<br />
商容虽也疑惑,却仍不忘向帝辛解说:“女娲为上古女神,抟土造人。是为人族之母,有莫大功德,我人族自当世代供奉、礼敬。”<br />
帝辛听得首相解说,迷蒙的心头闪现一丝明悟:“便依卿所奏,摆驾女娲宫。”<br />
帝辛摆驾之令传出,便有仪仗前方开路,商王撵车居中,文武群臣紧随其后。<br />
王驾进得女娲宫中,在首相商容指引之下,帝辛依言焚香礼敬。<br />
拜过圣母法像之后,帝辛却并未就此离去,反倒四处打量起女娲宫中陈设。<br />
他对宫中的雕梁画栋毫不在意,却将目光直直落于纱幔遮蔽的圣母金身塑像面容之上。<br />
他正心神浑噩间,侧旁却有一股邪风吹来,将那纱幔猛然掀开。<br />
猛然间,一副绝世秀丽容颜,便现于帝辛面前。<br />
帝辛见到这般绝世容颜,虽知面前圣母金身不过木胎泥塑,仍不免一阵心猿意马。<br />
“取孤笔墨来!”他心神一动,便冲麾下呵道。<br />
“大王欲行何事?”<br />
商容见大王今日较往常更添几分无妄,生怕他再做出什么不妥之事。<br />
“万万不可唐突圣人!”他忧心之下,不禁出言提醒。<br />
帝辛不悦道:“孤王不过见圣母德行兼备,欲题诗赞扬,怎会唐突。”<br />
他执意如此,商容也劝说不得,便有随从递上笔墨。<br />
然而,帝辛正要提笔于墙面书写,却听得宫中现出一道轻哼,恍若炸雷般在其耳畔迸发。<br />
这道声音并不甚大,其余众人皆不曾耳闻,却极具威严,内含莫大伟力。<br />
帝辛被这一‘哼’震得心中旖旎景象荡然无存,脑海中一片清明,后背发凉、冷汗直冒。<br />
他举着笔,任由点点墨色滴在女娲宫中地砖之上,却是半点不敢动弹。<br />
而此时,就在女娲宫偏殿,众人皆不能得见的区域。一道宫装丽影面带薄怒,冷声质问:“准提道友这般行事,未免过于下作,有失圣人身份。欺我太甚!”<br />
丽影正是女娲圣人,今日正是她的诞辰。娲皇宫中近日无事,她便早早下界,接受人族子民敬贺。<br />
朝歌为人族帝都之所在,此地供奉的女娲宫便是圣人下界后的第一站。<br />
她却是未料到,自己竟遇到了这一幅场景。<br />
准提为了西方谋划,竟然胆敢在自己诞辰之日于行宫中搞鬼!<br />
在女娲的质问声中,准提一脸尴尬地现出身形。<br />
“见过女娲师姐!”<br />
准提微微低头,有服软示弱之意。<br />
他也未曾料到,自己所使手段尚未尽全功,竟然先被女娲抓了个正着。<br />
“封神之劫为我等顺应天数定下,以西岐伐商为开启契机。师姐当时也在场,自当明了……”<br />
准提短短时间内,已是打好腹稿,欲以天命、天数之言自圆其说。<br />
然而女娲圣人又岂是易于之辈,挥手挡回准提狡辩之语。<br />
“此事何曾同我相关,我门下不过宫中一颗灵珠子下凡历劫,便要承担这般因果?”<br />
先前诸圣议定封神之时,她在场也是听得分明。<br />
三清当时就已议定,封神以阐、截二教为主,完成神仙杀劫,补全天庭空缺。<br />
顺带为西方挽回前番因果,使其重现大兴之势。<br />
而自己不过是借机将灵珠子历劫之事参与其中,且已同元始有过商议,此外并不牵扯任何因果。<br />
“本宫记得,封神之事由二师兄全权处理。道友这般欲将我拖入其中,未免有些说不过去。”<br />
准提辩解之言未及出口,便被女娲挡回。<br />
他自然无言反驳,唯有满面苦涩笑容:“此事却已拖延不得,然二师兄那边迟迟未有动作。贫道也是一时心急,欲借助师姐之手败坏一番大商国运。”<br />
他言语极为客气,也内含几分坦诚。<br />
虽然准提言语不尽不实,但女娲也知其未尽之意。<br />
他之所以这般心急将封神之战开启,却是为了帮助远在北海的袁福通势力缓解几分压力。<br />
袁福通反商势力,是接引、准提二人,于北海之处布下的一步闲棋。<br />
此举是为了扩大西方教在人族之中的影响,以此对冲日后西方教大肆收纳截教外门弟子有可能会带来的反噬。<br />
这桩谋划在诸圣眼中并非秘密,三清都不曾制止,女娲更不会关心。<br />
只是,她无意参与其中,更不愿被准提暗中拉下水。<br />
“道友如何行事,我自不干涉。不过道友谋划,也莫要拿我做筏子。”<br />
虽然她贵为人族圣母,但败坏一朝国运之事,仍旧非同小可。<br />
若是一招不慎,圣人也难免就此沾染些许因果。<br />
准提见女娲犹自不肯应允,唯有不停诉苦:“师姐也知,我同接引道兄背负四十八大宏愿,尚未成功偿还其间因果。如今委实不能出手败坏一朝国运,否则必然道基有损。”<br />
而其余几位圣人,也绝不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