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所谓“中军司马”,这个说法只在春秋时期有过记载,并非东汉朝廷所设的官职……约莫是孙策在部曲中单独设置的军位,和曹操开创的“军师祭酒”差不多,是划分自己人的标杆。<br />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孙策刚才的介绍。<br />
姓周,字公瑾,那不就是……<br />
“庐江周瑜,见过世子。”<br />
俊逸非凡的青年坐在马上行礼,客套而平和。<br />
刘昀双眸微睁,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气质独特的男子便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吴大都督。<br />
他的脑中蓦然出现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程普对周瑜的评价——“与周公瑾相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1]”。<br />
即使还未与之相交,只凭第一印象,“如饮美酒”这四个字还真就没有说错。<br />
刘昀与周瑜短暂地交谈了一番。因为正事在身,二人都心照不宣地点到即止,一齐驾马往山阴城行进。<br />
由于医者还要购买、辨识药材,刘昀便让部分医者留在余暨城,与辎重一同暂缓行程。<br />
剩下的医者坐上轻便的轺车,与刘昀一同赶路。<br />
两个城的距离不算太远,却也隔了半个时辰的路程。刘昀他们并没有浪费中间赶路的时间。两边交换了讯息,孙策这边得知陈国医者已经给出了初步的治疗方案,心下略宽,而刘昀听闻山阴县出了一个贩卖药方的游医,明面上没有回应,心中已经将对方加入了调查名单。<br />
半个时辰后,刘昀一行人抵达山阴县。<br />
随行的医者团前往府衙准备救人的工具,刘昀则叫上华佗,与孙策、周瑜一同前往那位游医的住所。<br />
对方所住的地方偏远而简陋,年久破败的院门立在随意堆砌的土墙中间,仿佛轻轻一脚就能将木门踢裂。<br />
随行的护卫上前敲门,敲了三回,里面才传出不甚挂心的回应。<br />
“什么人?”<br />
刘昀平缓道:“请问卢医工是否在家?”<br />
过了好一会儿,摇摇欲坠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双豆大的眼睛藏在门后,借着门缝,滴溜溜地观察众人。<br />
见几人的穿着极为得体,不像小门小户出生,卢游医将木门开得大了些,举止中犹带着几分警惕。<br />
“你们有何事?”<br />
刘昀道:“听闻卢医工贩卖'蛊胀病'的药方,此事可真?”<br />
游医的视线在几人身上转过,扫过每一个人的腹部,面露狐疑:“有倒是有……只是你们几个都好好的,要'蛊胀病'的药方做什么?”<br />
“家中有人得了'蛊胀病',找不到救治之法。听闻此处有门路,故来询问。”<br />
听到这个解释,游医的神态更放松了一些:“将人带来,面诊之后方能开方。”<br />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符合医者一人一方的辩证思维,可刘昀几人都觉得眼前这人行止有异,像是在藏着什么。<br />
就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书的华佗都察觉到了不对,急性子地插嘴:<br />
“救人如救活,快让我们看看方子。”<br />
见游医皱起眉,足上的草履细微地往后移了半步,刘昀及时描补道。<br />
“路途遥远,为了避免耽搁病情,还请医工先告知所需的药材,让我兄弟分头准备一番。如此,等医工辨过脉,即可取药熬制。”<br />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游医挑不出任何毛病。<br />
又见刘昀从鞶囊中取出一大锭金子,他的目光隐隐发直,似有松动。<br />
一直在暗中观察游医的周瑜淡声加了句:<br />
“附近几城相继爆发'蛊胀病',城中药材必定吃紧。若山阴县附近买不到药材,兴许还要快马赶赴豫章郡。”<br />
游医终于被说服,收了那一锭金子,开始报药材名。<br />
华佗认真听着游医所汇报的药材,越听,浓眉皱得越紧,几乎能夹死一只苍蝇。<br />
等游医报完药名,华佗当即心直口快地质疑:“这不对吧?你这些药材几乎都是镇痛、助眠的功效,这能治'蛊胀病'?”<br />
游医神色一变,当即就要关门。<br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几位若是信不得我,自去便是。”<br />
体格强健的孙策反应极快,蓦地抬起手肘,一把撑住半开的木门:“跑什么,莫非你心中有鬼,不敢多言?”<br />
对于这个发展,刘昀虽然早有预料,却仍然有些失望。<br />
他原本还抱着一丝期待,希望这位游医真的有些真材实料,手握偏方。这样一来,会稽郡的病灾就能多一分保障,活下去的人也能更多。<br />
结果,对方终究是个敛财的骗子。<br />
一直沉静安然的周瑜神色变得极冷,如若一柄锋锐的利刃,势如破竹地刺向游医。<br />
“草菅人命,安敢如此?”<br />
游医早已被孙策那充满血气的笑吓住,此刻被周瑜质问,支支吾吾地为自己辩解:<br />
“至少我替病患减轻痛苦……如何能说是'草菅人命'?”<br />
听到这狡辩开脱之语,刘昀拔出长剑,掷入游医身前的土地,扎进半支剑身。<br />
剑身的位置与游医的脚趾只有一寸距离,吓得游医双膝一软,险些跪下。<br />
“你让病患误以为此方有用,不再寻医问药,散尽家财却是与等死无异,如何不算草菅人命?”寒声戳破游医的自欺欺人,刘昀示意护卫动手,“拿下此人,交由县官发落。”<br />
经此一事,刘昀几人的心情都不太好。<br />
回返的途中,孙策最先开口。<br />
“一会儿审讯的时候,我让县官整理名册,找到那些病患的住所。”<br />
刘昀拍了拍孙策的肩,聊作安慰:“人心难测,人心难防。”<br />
这种事其实无法杜绝。在灾厄降临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钻漏洞,在尸骨与血肉上赚不义之财。<br />
“病灾迅猛,此为其一。人心浮动,亦是大患。如今民众病情严重,城中怕是会有一番大变故,还得仰赖伯符多多留心,勿要让人作乱生事。”<br />
孙策肃然道:“必不辱命。”<br />
第75章<br />
步家二郎今日又一次来到卢游医的住所, 想要为自己的兄长求购药材。<br />
可当他靠近那间破败的院子时,发现围了院子外几个人,正激烈地争论着什么。<br />
步家二郎靠近一听,隐约捕捉到什么“骗钱”“被抓”的字眼,登时心中一紧。<br />
他立即拉住一人,几番询问之下,才知道那位卢游医已经被官府的人抓走,罪名是“用假药方行骗”。<br />
步家二郎当即如遭雷击,一个劲地喃喃:“不可能,药方怎么可能是假的?”<br />
他冲到院门前,猛拍那扇木门,久久没有等到回音。<br />
卢游医从不出诊, 每次都是等在家中等病人上门,因为这, 步家二郎终于信了被卢游医被抓这件事,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br />
大半天的时间, 步家二郎都浑浑噩噩,以至于在给兄长送饭的时候,尽管努力调整了面部神情, 却还是泄出了少许异样。<br />
他的兄长步骘何其敏锐,一眼就察觉到二郎的失态,询问事由。<br />
二郎起先还想隐瞒,但对上兄长那无悲无喜,仿佛看穿一切的双眼,终究喉头一滚,把卢游医被抓一事和盘托出。<br />
步骘耐心地听完弟弟的描述,无声一叹:“你又去了?那药确实不见祛病之效。先前我便叮嘱你,让你不可再去——何必白费这些银钱?”<br />
“但是……那药至少可以安神镇痛,何况,兴许那药是对症的,只是见效太慢,万一再吃一个疗程就能好转呢?”<br />
步骘不愿弟弟自欺欺人,正待再言,院外突然传来一阵短促的敲门声。<br />
步二郎扶正衣冠,急冲冲地前去开门,发现敲门的正是附近的人家。<br />
步家兄弟二人刚来山阴县不久,与附近邻人只能算点头之交。<br />
见一堆人围在自己家门前,步二郎不免有些局促:“诸位可有要事?”<br />
“二郎,你应当也听到那件事?我们山阴城的医工都对这次的'蛊胀病'束手无策,只有卢神医胸有成竹,为病患开方诊治。现在官府用'行骗'为名,抓走了卢神医,是何用意?莫非是要断了我们的生路?”<br />
又一人道:“听说那姓孙的带来的士兵也有半数染上了'蛊胀病'。他们一定是知道卢神医的厉害,所以假公济私,抓他回去给自己的将士治病。”<br />
步二郎闻言一惊,还未理清头绪,就听见身后房内传来一声刻意的咳嗽。<br />
接收到长兄的提示,步二郎如梦初醒,警惕地环视四周。见邻人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神色不似作伪,他心头一阵乱麻。<br />
“这话可不能乱说……你们是从何处听来的?”<br />
一人唾道:“这还用猜?卢神医妙手回春,我家小子原本病恹恹,吃过他的药,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可见卢神医的医术确实高明。那姓孙的本就是外来的乱军,占了我们会稽郡的治所,逼得王使君俯首退位,能是什么好东西?他见卢神医能救'蛊胀病',可不得将他逮回去救他的军队?说什么'行骗',分明是姓孙的怕背上骂名,故意找了'正当'的理由,好将卢神医抓回去。”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孙策刚才的介绍。<br />
姓周,字公瑾,那不就是……<br />
“庐江周瑜,见过世子。”<br />
俊逸非凡的青年坐在马上行礼,客套而平和。<br />
刘昀双眸微睁,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气质独特的男子便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吴大都督。<br />
他的脑中蓦然出现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程普对周瑜的评价——“与周公瑾相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1]”。<br />
即使还未与之相交,只凭第一印象,“如饮美酒”这四个字还真就没有说错。<br />
刘昀与周瑜短暂地交谈了一番。因为正事在身,二人都心照不宣地点到即止,一齐驾马往山阴城行进。<br />
由于医者还要购买、辨识药材,刘昀便让部分医者留在余暨城,与辎重一同暂缓行程。<br />
剩下的医者坐上轻便的轺车,与刘昀一同赶路。<br />
两个城的距离不算太远,却也隔了半个时辰的路程。刘昀他们并没有浪费中间赶路的时间。两边交换了讯息,孙策这边得知陈国医者已经给出了初步的治疗方案,心下略宽,而刘昀听闻山阴县出了一个贩卖药方的游医,明面上没有回应,心中已经将对方加入了调查名单。<br />
半个时辰后,刘昀一行人抵达山阴县。<br />
随行的医者团前往府衙准备救人的工具,刘昀则叫上华佗,与孙策、周瑜一同前往那位游医的住所。<br />
对方所住的地方偏远而简陋,年久破败的院门立在随意堆砌的土墙中间,仿佛轻轻一脚就能将木门踢裂。<br />
随行的护卫上前敲门,敲了三回,里面才传出不甚挂心的回应。<br />
“什么人?”<br />
刘昀平缓道:“请问卢医工是否在家?”<br />
过了好一会儿,摇摇欲坠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双豆大的眼睛藏在门后,借着门缝,滴溜溜地观察众人。<br />
见几人的穿着极为得体,不像小门小户出生,卢游医将木门开得大了些,举止中犹带着几分警惕。<br />
“你们有何事?”<br />
刘昀道:“听闻卢医工贩卖'蛊胀病'的药方,此事可真?”<br />
游医的视线在几人身上转过,扫过每一个人的腹部,面露狐疑:“有倒是有……只是你们几个都好好的,要'蛊胀病'的药方做什么?”<br />
“家中有人得了'蛊胀病',找不到救治之法。听闻此处有门路,故来询问。”<br />
听到这个解释,游医的神态更放松了一些:“将人带来,面诊之后方能开方。”<br />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符合医者一人一方的辩证思维,可刘昀几人都觉得眼前这人行止有异,像是在藏着什么。<br />
就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书的华佗都察觉到了不对,急性子地插嘴:<br />
“救人如救活,快让我们看看方子。”<br />
见游医皱起眉,足上的草履细微地往后移了半步,刘昀及时描补道。<br />
“路途遥远,为了避免耽搁病情,还请医工先告知所需的药材,让我兄弟分头准备一番。如此,等医工辨过脉,即可取药熬制。”<br />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游医挑不出任何毛病。<br />
又见刘昀从鞶囊中取出一大锭金子,他的目光隐隐发直,似有松动。<br />
一直在暗中观察游医的周瑜淡声加了句:<br />
“附近几城相继爆发'蛊胀病',城中药材必定吃紧。若山阴县附近买不到药材,兴许还要快马赶赴豫章郡。”<br />
游医终于被说服,收了那一锭金子,开始报药材名。<br />
华佗认真听着游医所汇报的药材,越听,浓眉皱得越紧,几乎能夹死一只苍蝇。<br />
等游医报完药名,华佗当即心直口快地质疑:“这不对吧?你这些药材几乎都是镇痛、助眠的功效,这能治'蛊胀病'?”<br />
游医神色一变,当即就要关门。<br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几位若是信不得我,自去便是。”<br />
体格强健的孙策反应极快,蓦地抬起手肘,一把撑住半开的木门:“跑什么,莫非你心中有鬼,不敢多言?”<br />
对于这个发展,刘昀虽然早有预料,却仍然有些失望。<br />
他原本还抱着一丝期待,希望这位游医真的有些真材实料,手握偏方。这样一来,会稽郡的病灾就能多一分保障,活下去的人也能更多。<br />
结果,对方终究是个敛财的骗子。<br />
一直沉静安然的周瑜神色变得极冷,如若一柄锋锐的利刃,势如破竹地刺向游医。<br />
“草菅人命,安敢如此?”<br />
游医早已被孙策那充满血气的笑吓住,此刻被周瑜质问,支支吾吾地为自己辩解:<br />
“至少我替病患减轻痛苦……如何能说是'草菅人命'?”<br />
听到这狡辩开脱之语,刘昀拔出长剑,掷入游医身前的土地,扎进半支剑身。<br />
剑身的位置与游医的脚趾只有一寸距离,吓得游医双膝一软,险些跪下。<br />
“你让病患误以为此方有用,不再寻医问药,散尽家财却是与等死无异,如何不算草菅人命?”寒声戳破游医的自欺欺人,刘昀示意护卫动手,“拿下此人,交由县官发落。”<br />
经此一事,刘昀几人的心情都不太好。<br />
回返的途中,孙策最先开口。<br />
“一会儿审讯的时候,我让县官整理名册,找到那些病患的住所。”<br />
刘昀拍了拍孙策的肩,聊作安慰:“人心难测,人心难防。”<br />
这种事其实无法杜绝。在灾厄降临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钻漏洞,在尸骨与血肉上赚不义之财。<br />
“病灾迅猛,此为其一。人心浮动,亦是大患。如今民众病情严重,城中怕是会有一番大变故,还得仰赖伯符多多留心,勿要让人作乱生事。”<br />
孙策肃然道:“必不辱命。”<br />
第75章<br />
步家二郎今日又一次来到卢游医的住所, 想要为自己的兄长求购药材。<br />
可当他靠近那间破败的院子时,发现围了院子外几个人,正激烈地争论着什么。<br />
步家二郎靠近一听,隐约捕捉到什么“骗钱”“被抓”的字眼,登时心中一紧。<br />
他立即拉住一人,几番询问之下,才知道那位卢游医已经被官府的人抓走,罪名是“用假药方行骗”。<br />
步家二郎当即如遭雷击,一个劲地喃喃:“不可能,药方怎么可能是假的?”<br />
他冲到院门前,猛拍那扇木门,久久没有等到回音。<br />
卢游医从不出诊, 每次都是等在家中等病人上门,因为这, 步家二郎终于信了被卢游医被抓这件事,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br />
大半天的时间, 步家二郎都浑浑噩噩,以至于在给兄长送饭的时候,尽管努力调整了面部神情, 却还是泄出了少许异样。<br />
他的兄长步骘何其敏锐,一眼就察觉到二郎的失态,询问事由。<br />
二郎起先还想隐瞒,但对上兄长那无悲无喜,仿佛看穿一切的双眼,终究喉头一滚,把卢游医被抓一事和盘托出。<br />
步骘耐心地听完弟弟的描述,无声一叹:“你又去了?那药确实不见祛病之效。先前我便叮嘱你,让你不可再去——何必白费这些银钱?”<br />
“但是……那药至少可以安神镇痛,何况,兴许那药是对症的,只是见效太慢,万一再吃一个疗程就能好转呢?”<br />
步骘不愿弟弟自欺欺人,正待再言,院外突然传来一阵短促的敲门声。<br />
步二郎扶正衣冠,急冲冲地前去开门,发现敲门的正是附近的人家。<br />
步家兄弟二人刚来山阴县不久,与附近邻人只能算点头之交。<br />
见一堆人围在自己家门前,步二郎不免有些局促:“诸位可有要事?”<br />
“二郎,你应当也听到那件事?我们山阴城的医工都对这次的'蛊胀病'束手无策,只有卢神医胸有成竹,为病患开方诊治。现在官府用'行骗'为名,抓走了卢神医,是何用意?莫非是要断了我们的生路?”<br />
又一人道:“听说那姓孙的带来的士兵也有半数染上了'蛊胀病'。他们一定是知道卢神医的厉害,所以假公济私,抓他回去给自己的将士治病。”<br />
步二郎闻言一惊,还未理清头绪,就听见身后房内传来一声刻意的咳嗽。<br />
接收到长兄的提示,步二郎如梦初醒,警惕地环视四周。见邻人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神色不似作伪,他心头一阵乱麻。<br />
“这话可不能乱说……你们是从何处听来的?”<br />
一人唾道:“这还用猜?卢神医妙手回春,我家小子原本病恹恹,吃过他的药,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可见卢神医的医术确实高明。那姓孙的本就是外来的乱军,占了我们会稽郡的治所,逼得王使君俯首退位,能是什么好东西?他见卢神医能救'蛊胀病',可不得将他逮回去救他的军队?说什么'行骗',分明是姓孙的怕背上骂名,故意找了'正当'的理由,好将卢神医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