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换句话说,如此直截了当的询问,更像是另一种状态的“坦诚公布”。<br />
既然未来首领如此敏锐,且希望他坦诚,那他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继续耍心思。<br />
“超先前的投效之言,并非违心之语。”马超单膝点地,从怀中取出一面虎符,“天下滔滔,愿择明主偕行。”<br />
第79章<br />
青州, 平原国。<br />
曹操拧着眉,听着司掌农事的官员汇报粮草吃紧的窘境,一时之间,颇有些“穷途末路”之感。<br />
当陈国又一次派来书信,曹操忍着将信匣销毁的冲动,让人打开封泥,取出信件。<br />
这一回送来的信件,并非缣帛,而是一片触感硬脆,被折叠成小方形的米白色物什。<br />
曹操稍稍一怔,展开那片物什,神色惊异:“这是……蔡侯纸?不,不对,蔡侯纸没有这么白皙光洁,而且蔡侯纸并不适合用墨水书写。”<br />
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字载体,上面写着极细的黑色小字,并不似毛笔所作。<br />
曹操的心訇然一沉。<br />
能在众多势力为饱食而发愁的时候,腾出手改良书写用具……如此游刃有余,陈国究竟兴盛到何种程度?<br />
据说陈国有产粮秘法,乃是天授之子,曹操起先以为这不过是“造势”之言,无稽之谈,如今看来……似乎并不是无的放矢。<br />
“禀告使君,与信件一同送过来的,还有一百车粮食。属下们担心有诈,不敢让粮车入城,还请使君指示。”<br />
陈国竟然在这时候送来一百车粮食?莫非是想以粮为饵, 逼青州暴动不成?<br />
曹操又惊又怒,连忙查看信件,却发现信上的内容与他想象的大相径庭。<br />
信中既没有狡诈地劝降,也没有洋洋得意地嘲讽青州的困境,而是以一种平和谦然的语气,描绘关外异动。<br />
“五胡谋华?”<br />
看到这四个字,曹操狐疑地蹙眉,暂且收敛怒火,继续往下阅读。<br />
而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怀疑、不以为意,渐渐转变为错愕与怫然。<br />
“胡人安敢如此?”<br />
即便是曾经效仿白起,在青州举起杀戮之刀的曹操,在看到信中所描绘的事项时,亦忍不住后背发麻,浑身血液倒流。<br />
烹食孩童,折磨女子;将边关被掳掠的汉人当做牲畜,饿了就切下一片肉,随口嚼用;甚至将掳走的汉人当做供人取乐的野兽进行围捕,残忍地逗弄,一次次给予生的希望,又一次次夺走,还在他们面前凌虐至亲……直至“猎物”疯魔,自尽而亡。<br />
“菜人”,“两脚羊”……这便是作恶的羯人对汉人的称呼。<br />
诚然,因为战乱与饥荒,民间亦会出现食用人尸,甚至易子而食的现象。<br />
可即便如此,也该是王粲《七哀诗》说描绘的那样,无奈,残忍而苦痛。<br />
什么样的人,能以食人、欺人、辱人为乐,将人视为牲畜?<br />
震怒的火星燎原而起,几乎要将理智灼穿。<br />
即便是曾经提出“以亡人为脯”的程昱,此刻亦怒目沉默,久久未言。<br />
谋士张范率先回神:“观字迹,此信应是陈王世子所写。听闻陈王世子襟怀磊落、心贯白日,从不诬赖他人。此事……大约为真,应是陈王派人打探过底细,确认无误后,才传信于主公。”<br />
谋士毛玠道:“信中并未有任何拉拢劝降之意,只写了胡人的恶迹,与几方胡族的勾结。然而刘楚白令人送来一百车粮食……应当是'共守华夏,众心成城'之意。”<br />
一个灰衣谋士闻言,小声咕哝:“谁知道是不是攻城的阴谋。陈国,弹丸之地,占领州郡的速度如此之快,八成都是用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若是他们在粮食中下毒,将我们所有人毒倒,他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地拿下平原国,甚至生擒主公,掌控整个青州。”<br />
程昱冷笑:“粮食何等珍贵。陈国若想逼降,直接围了城,让我们困死在城中便是,何须拐弯抹角地用珍贵的米粮,行此下作之策?”<br />
灰衣谋士一哽,反唇相讥:“就算不是在粮食中下毒,也很可能有别的阴谋。胡人大多在并州、幽州以北,凉州、益州以西,就算侵扰边关,杀害边关百姓,那也是马腾、韩遂、张杨、袁绍该头疼的问题。主公偏居青州,被袁绍、刘宠父子掣肘,难道还要抽出兵力,去帮袁绍镇守边关?”<br />
见众多谋士各个面无表情,缄默不言,灰衣谋士昂起头,<br />
“刘宠父子位于中原腹地,又何须忌惮胡人的侵扰?刘昀的这般行径,不过是惺惺作态,借机谋取青州罢了。献出一百车粮食也不过是为了麻痹我等,诓骗主公的信任,莫非你们还正当他是心系边关黎民的大善人?”<br />
毛玠并袖而立,风淡云轻地瞥了灰衣谋士一眼:“那依你的高见,该如何解决青州的粮草之危?”<br />
灰衣谋士顿时被噎住。<br />
别看他侃侃而谈,仿佛一切阴谋诡计都逃不出他的法眼……实际上他没有任何处理事务的能力,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br />
刚才所说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过过嘴瘾,享受挥斥方遒的快感罢了。<br />
毛玠的目光并没有移开,许久也想不出解决之法的灰衣谋士急得热血上涌,即便没有抬头,也感到周围仿佛全是轻蔑嘲笑,看他笑话的视线。<br />
“……那就——收了陈国送来的粮食,其他一概不应。”<br />
不管陈国是真心还是假意,有好处直接收了就是。收完好处不干活,让陈国损森*晚*整*理失一笔粮食,打落牙齿混血吞。<br />
灰衣谋士自以为想到一个绝佳的应对之法,却没料到,回忆他的是落针可闻的沉默,与一声刺耳的嗤笑。<br />
发出嗤笑的正是程昱:“先前还说陈国送来的粮食有毒,这会儿又急不可耐地惦记上了。”<br />
灰衣谋士一时之间无法辩驳,耳朵涨得通红。<br />
曹操没有劝阻底下人的争执,他发现信匣底部是一块夹层,抽掉木板,下方还有一张更大的纸。<br />
等看完那张大纸上的内容,即便是伪饰如曹操,也不禁露出动容之色。<br />
“诸君勿言。”曹操长叹一声,面上尽显复杂之色,“容我再想一想。”<br />
遣退左右,曹操在房中独自坐了一天一夜。<br />
第二天晌午,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也不曾睡觉的曹操前往平原王府,与年逾七十的平原王刘硕密谈。<br />
密谈两个时辰后,曹操离开王府,唤来嫡子曹丕,让他带着自己的密信,前往兖州,与兖州刺史、陈国所封的富成侯黄琬密谈。<br />
新历五年(公元202年)秋,平原王刘硕与青州刺史曹操献出青州,原本位于曹操掌控下的琅琊国亦举国归降。<br />
听到曹操归降的消息,袁绍狠狠戳了戳自己的面颊,怀疑是自己因为照顾生病的小儿子太久,没休息好,而出现了幻觉。<br />
等袁绍洗了把脸,重新打开情报密信,确认了曹操归降的消息,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军营老人看情报”的表情,一言难尽地眯起眼。<br />
是他疯了还是曹操疯了,那个从小就很有主见,不会向任何难题低头的曹操,竟然会主动归降?<br />
“就算要降,曹阿瞒该归降的那一方不应该是本公?怎么会是陈国?”<br />
袁绍烦躁地将情报丢到一边,命令士兵:“继续查。此事有异,必定有诈。”<br />
坚定地认为这事不同寻常的袁绍,没有等来曹操归降陈国的真正原因,反而等到来自并州的求援信。<br />
“胡人勾结……侵我大汉边境,虐杀汉人?”<br />
袁绍咀嚼着这一消息,心中的不可置信之感,比当初听到曹操归降时更加深重。<br />
这怎么可能?近百年来,即便胡人偶尔降而复叛,侵犯边境,那也是小规模。昔日不可一世,威胁中原的匈奴早已分裂、衰弱,剩下的胡族分明不足为虑。<br />
袁绍当即往阴谋的方向想。然而,并州由张杨、吕布统领,即便吕布与他有些旧怨,在张杨的调解下也已冰释,没必要在胡人的事上做文章。<br />
就在袁绍开始怀疑这封信是不是陈国势力伪造的时候,幽州传来密报。<br />
幽州东部五郡被鲜卑族占领,公孙度被杀,幽州西部位于袁绍掌控下的四个郡城岌岌可危。<br />
袁绍这才确认,胡人相互勾结,侵犯大汉一事是真,而且图谋已久。<br />
“该死!”袁绍拔剑斩断木案,“乌桓王是怎么回事,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递过来?”<br />
乌桓位处塞北与幽州之间,鲜卑汗国这么大的异动,乌桓那边竟一点风声都没嗅到?任由鲜卑首领夺了辽东?<br />
他分明提醒过乌桓王,让他帮助自己关注塞北动向……还是说,乌桓也和鲜卑勾结,与并州西部的胡人一起,图谋大汉?<br />
一阵被愚弄之感涌上心头,袁绍当即让人研磨,写信试探乌桓。<br />
至于并州……<br />
“若鲜卑当真蓄谋已久,来势汹汹,当务之急,便是坚守幽州,夺回辽东。”
既然未来首领如此敏锐,且希望他坦诚,那他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继续耍心思。<br />
“超先前的投效之言,并非违心之语。”马超单膝点地,从怀中取出一面虎符,“天下滔滔,愿择明主偕行。”<br />
第79章<br />
青州, 平原国。<br />
曹操拧着眉,听着司掌农事的官员汇报粮草吃紧的窘境,一时之间,颇有些“穷途末路”之感。<br />
当陈国又一次派来书信,曹操忍着将信匣销毁的冲动,让人打开封泥,取出信件。<br />
这一回送来的信件,并非缣帛,而是一片触感硬脆,被折叠成小方形的米白色物什。<br />
曹操稍稍一怔,展开那片物什,神色惊异:“这是……蔡侯纸?不,不对,蔡侯纸没有这么白皙光洁,而且蔡侯纸并不适合用墨水书写。”<br />
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字载体,上面写着极细的黑色小字,并不似毛笔所作。<br />
曹操的心訇然一沉。<br />
能在众多势力为饱食而发愁的时候,腾出手改良书写用具……如此游刃有余,陈国究竟兴盛到何种程度?<br />
据说陈国有产粮秘法,乃是天授之子,曹操起先以为这不过是“造势”之言,无稽之谈,如今看来……似乎并不是无的放矢。<br />
“禀告使君,与信件一同送过来的,还有一百车粮食。属下们担心有诈,不敢让粮车入城,还请使君指示。”<br />
陈国竟然在这时候送来一百车粮食?莫非是想以粮为饵, 逼青州暴动不成?<br />
曹操又惊又怒,连忙查看信件,却发现信上的内容与他想象的大相径庭。<br />
信中既没有狡诈地劝降,也没有洋洋得意地嘲讽青州的困境,而是以一种平和谦然的语气,描绘关外异动。<br />
“五胡谋华?”<br />
看到这四个字,曹操狐疑地蹙眉,暂且收敛怒火,继续往下阅读。<br />
而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怀疑、不以为意,渐渐转变为错愕与怫然。<br />
“胡人安敢如此?”<br />
即便是曾经效仿白起,在青州举起杀戮之刀的曹操,在看到信中所描绘的事项时,亦忍不住后背发麻,浑身血液倒流。<br />
烹食孩童,折磨女子;将边关被掳掠的汉人当做牲畜,饿了就切下一片肉,随口嚼用;甚至将掳走的汉人当做供人取乐的野兽进行围捕,残忍地逗弄,一次次给予生的希望,又一次次夺走,还在他们面前凌虐至亲……直至“猎物”疯魔,自尽而亡。<br />
“菜人”,“两脚羊”……这便是作恶的羯人对汉人的称呼。<br />
诚然,因为战乱与饥荒,民间亦会出现食用人尸,甚至易子而食的现象。<br />
可即便如此,也该是王粲《七哀诗》说描绘的那样,无奈,残忍而苦痛。<br />
什么样的人,能以食人、欺人、辱人为乐,将人视为牲畜?<br />
震怒的火星燎原而起,几乎要将理智灼穿。<br />
即便是曾经提出“以亡人为脯”的程昱,此刻亦怒目沉默,久久未言。<br />
谋士张范率先回神:“观字迹,此信应是陈王世子所写。听闻陈王世子襟怀磊落、心贯白日,从不诬赖他人。此事……大约为真,应是陈王派人打探过底细,确认无误后,才传信于主公。”<br />
谋士毛玠道:“信中并未有任何拉拢劝降之意,只写了胡人的恶迹,与几方胡族的勾结。然而刘楚白令人送来一百车粮食……应当是'共守华夏,众心成城'之意。”<br />
一个灰衣谋士闻言,小声咕哝:“谁知道是不是攻城的阴谋。陈国,弹丸之地,占领州郡的速度如此之快,八成都是用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若是他们在粮食中下毒,将我们所有人毒倒,他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地拿下平原国,甚至生擒主公,掌控整个青州。”<br />
程昱冷笑:“粮食何等珍贵。陈国若想逼降,直接围了城,让我们困死在城中便是,何须拐弯抹角地用珍贵的米粮,行此下作之策?”<br />
灰衣谋士一哽,反唇相讥:“就算不是在粮食中下毒,也很可能有别的阴谋。胡人大多在并州、幽州以北,凉州、益州以西,就算侵扰边关,杀害边关百姓,那也是马腾、韩遂、张杨、袁绍该头疼的问题。主公偏居青州,被袁绍、刘宠父子掣肘,难道还要抽出兵力,去帮袁绍镇守边关?”<br />
见众多谋士各个面无表情,缄默不言,灰衣谋士昂起头,<br />
“刘宠父子位于中原腹地,又何须忌惮胡人的侵扰?刘昀的这般行径,不过是惺惺作态,借机谋取青州罢了。献出一百车粮食也不过是为了麻痹我等,诓骗主公的信任,莫非你们还正当他是心系边关黎民的大善人?”<br />
毛玠并袖而立,风淡云轻地瞥了灰衣谋士一眼:“那依你的高见,该如何解决青州的粮草之危?”<br />
灰衣谋士顿时被噎住。<br />
别看他侃侃而谈,仿佛一切阴谋诡计都逃不出他的法眼……实际上他没有任何处理事务的能力,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br />
刚才所说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过过嘴瘾,享受挥斥方遒的快感罢了。<br />
毛玠的目光并没有移开,许久也想不出解决之法的灰衣谋士急得热血上涌,即便没有抬头,也感到周围仿佛全是轻蔑嘲笑,看他笑话的视线。<br />
“……那就——收了陈国送来的粮食,其他一概不应。”<br />
不管陈国是真心还是假意,有好处直接收了就是。收完好处不干活,让陈国损森*晚*整*理失一笔粮食,打落牙齿混血吞。<br />
灰衣谋士自以为想到一个绝佳的应对之法,却没料到,回忆他的是落针可闻的沉默,与一声刺耳的嗤笑。<br />
发出嗤笑的正是程昱:“先前还说陈国送来的粮食有毒,这会儿又急不可耐地惦记上了。”<br />
灰衣谋士一时之间无法辩驳,耳朵涨得通红。<br />
曹操没有劝阻底下人的争执,他发现信匣底部是一块夹层,抽掉木板,下方还有一张更大的纸。<br />
等看完那张大纸上的内容,即便是伪饰如曹操,也不禁露出动容之色。<br />
“诸君勿言。”曹操长叹一声,面上尽显复杂之色,“容我再想一想。”<br />
遣退左右,曹操在房中独自坐了一天一夜。<br />
第二天晌午,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也不曾睡觉的曹操前往平原王府,与年逾七十的平原王刘硕密谈。<br />
密谈两个时辰后,曹操离开王府,唤来嫡子曹丕,让他带着自己的密信,前往兖州,与兖州刺史、陈国所封的富成侯黄琬密谈。<br />
新历五年(公元202年)秋,平原王刘硕与青州刺史曹操献出青州,原本位于曹操掌控下的琅琊国亦举国归降。<br />
听到曹操归降的消息,袁绍狠狠戳了戳自己的面颊,怀疑是自己因为照顾生病的小儿子太久,没休息好,而出现了幻觉。<br />
等袁绍洗了把脸,重新打开情报密信,确认了曹操归降的消息,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军营老人看情报”的表情,一言难尽地眯起眼。<br />
是他疯了还是曹操疯了,那个从小就很有主见,不会向任何难题低头的曹操,竟然会主动归降?<br />
“就算要降,曹阿瞒该归降的那一方不应该是本公?怎么会是陈国?”<br />
袁绍烦躁地将情报丢到一边,命令士兵:“继续查。此事有异,必定有诈。”<br />
坚定地认为这事不同寻常的袁绍,没有等来曹操归降陈国的真正原因,反而等到来自并州的求援信。<br />
“胡人勾结……侵我大汉边境,虐杀汉人?”<br />
袁绍咀嚼着这一消息,心中的不可置信之感,比当初听到曹操归降时更加深重。<br />
这怎么可能?近百年来,即便胡人偶尔降而复叛,侵犯边境,那也是小规模。昔日不可一世,威胁中原的匈奴早已分裂、衰弱,剩下的胡族分明不足为虑。<br />
袁绍当即往阴谋的方向想。然而,并州由张杨、吕布统领,即便吕布与他有些旧怨,在张杨的调解下也已冰释,没必要在胡人的事上做文章。<br />
就在袁绍开始怀疑这封信是不是陈国势力伪造的时候,幽州传来密报。<br />
幽州东部五郡被鲜卑族占领,公孙度被杀,幽州西部位于袁绍掌控下的四个郡城岌岌可危。<br />
袁绍这才确认,胡人相互勾结,侵犯大汉一事是真,而且图谋已久。<br />
“该死!”袁绍拔剑斩断木案,“乌桓王是怎么回事,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递过来?”<br />
乌桓位处塞北与幽州之间,鲜卑汗国这么大的异动,乌桓那边竟一点风声都没嗅到?任由鲜卑首领夺了辽东?<br />
他分明提醒过乌桓王,让他帮助自己关注塞北动向……还是说,乌桓也和鲜卑勾结,与并州西部的胡人一起,图谋大汉?<br />
一阵被愚弄之感涌上心头,袁绍当即让人研磨,写信试探乌桓。<br />
至于并州……<br />
“若鲜卑当真蓄谋已久,来势汹汹,当务之急,便是坚守幽州,夺回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