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嗯?真有喜事?”<br />
“说来听听。”<br />
宋子虚沉吟了片刻,“也不算什么喜事……”<br />
“还记得那位和方大人不对付的赵侍讲吗?”<br />
“他半月前调任去了工部。”<br />
程一序懒洋洋翻着面前的书册,“看不见讨厌的人,也算是喜事一桩了。”<br />
贾敬微眯的眼眸闪了闪,“工部啊……”<br />
宋子虚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还不是巴结上了工部的上官”<br />
薛琼微微勾唇,“他不在翰林院,也挺好。”<br />
在翰林院当值两月有余,大家自然也看清楚了,哪些人在翰林院是用心当值的,比如,方大人,比如三位老典籍。<br />
至于曾经那位赵侍讲,就不合适。<br />
薛琼等人和贾敬说了许多近日发生的事情,他们也非常识趣,避开了一切与太子萧淮川相关的话题,闭口不谈。<br />
下值后,贾敬忽然叫住了程一序。<br />
程一序疑惑看着贾敬,“怎么了?”<br />
“我找阿玦有事,现在要去接他下学吗?”<br />
程一序眼神有些复杂地望着贾敬,“国子监这时候早下学了。”<br />
“嗯?是吗?”贾敬眼神飘向别处,掩盖尴尬。<br />
他在国子监读书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至于贾政,他们到底隔了一府,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br />
“走吧。”<br />
当贾敬跟着程一序回家后,来开门的是贾敬先前见过、做饭很好吃的李嬷嬷。<br />
只是她看到贾敬时脸上忽然闪过了一抹慌张,稍纵即逝。<br />
贾敬眼底划过一抹沉思。<br />
李嬷嬷迎着二人进去,眼神若有若无地看向程一序,“玦哥儿洗澡呢。”<br />
程一序嗯了一声,转眸对贾敬道,“眼下日头下去了,凉亭还算舒适,你随我去那边喝杯茶吧。”<br />
贾敬压下心底的怪异,随程一序去了凉亭。<br />
茶确实是好茶,散了几分暑气。<br />
程一序随口问着,“你寻阿玦何事?”<br />
贾敬掠了他一眼,“等阿玦来了,你不就知道了?”<br />
一盏茶的功夫,皇甫玦来了。<br />
看到皇甫玦的那一瞬间,贾敬知晓那抹怪异的原因了。<br />
皇甫玦身上丝毫没有洗完澡带着的水汽,脸上甚至还沾了一块灰尘。<br />
刚刚李嬷嬷那番话,是说谎。<br />
贾敬只当没发觉这一切,从袖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了皇甫玦。<br />
皇甫玦接过,有些好奇,“这是什么?”<br />
贾敬颔首,“你打开看看。”<br />
皇甫玦打开瓶盖,一股刺鼻的味道瞬间溢出,他凑近嗅了嗅,眉头拧起。<br />
程一序伸手拿过那瓶子,也闻了闻,随后看向贾敬,等着他揭秘。<br />
贾敬:“这是提炼的一种树油,比较粘,还很容易风干。”<br />
话说到这一步,皇甫玦忽然明悟,他惊喜地睁大眼睛,“这个是不是可以混在墨里!”<br />
贾敬笑了笑,“我没试过,阿玦可以试试。”<br />
皇甫玦瞬间坐不住了,从程一序手中一把拿过瓶子,就跑得不见人影。<br />
“走吧,跟去看看。”<br />
程一序起身,贾敬也跟上。<br />
“啊!成功了!”<br />
皇甫玦小心揭下印刷木版,看着印刷出来的结果,开心地蹦了起来。<br />
“培元哥哥,你真好!”<br />
皇甫玦瞧着就要跳到贾敬身上时,程一序脸色微变,手臂一伸,揽住了皇甫玦。<br />
“瞧你身上脏得跟泥猴一样。”<br />
皇甫玦讪讪一笑,又瞪了程一序一眼。<br />
“培元哥哥,你这树油……”皇甫玦满眼希冀地看着贾敬,“还有多少啊?”<br />
贾敬挑眉,扬了扬下巴,“就这么多了。”<br />
“啊……”皇甫玦语气急了几分,“是什么树?我可以派人去找,去提炼。”<br />
贾敬刚要说什么,目光忽的瞥见旁边印好的一册书,眼神旋即顿住。<br />
只因那书册封面上的落款——佩云斋。<br />
当翻开出册,看着上面标注的错印修改,贾敬可以确定,这是一本样书。<br />
贾敬又想起皇甫玦之前说过的愿望和目的,转眼盯着皇甫玦,语气肯定,<br />
“翰墨轩是你开的?”<br />
皇甫玦没想到贾敬会冒出这么一句,有些诧异,也有些无措,下意识看向程一序。<br />
程一序面不改色,直接点头,“是,翰墨轩背后的东家,确实是阿玦。”<br />
贾敬指了指落款的“佩云斋”,“这位佩云斋,也是你们浮白书院的大儒?”<br />
其实贾敬还有另外一个猜测,佩云斋应当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化名。按照他们对历年科举考题的深刻了解,背后应当是浮白书院的一群教习。<br />
谁知皇甫玦却摇了摇头,“他们不是浮白书院的人。”<br />
“居然不是……”<br />
皇甫玦看着贾敬诧异的神情,嘴角咧开一个笑意,“培元哥哥也觉得他们很厉害是不是?”<br />
语气很是得意和骄傲,看来皇甫玦和“佩云斋”很熟悉。<br />
只是皇甫玦依旧没有说出“佩云斋”的真实身份,贾敬也没再追问。<br />
“阿玦,我们谈个合作如何?”贾敬手指在印刷木版上轻轻点着。<br />
皇甫玦有些懵,“什么?”<br />
……<br />
贾敬是用完晚饭才离去,当穿过一处游廊时,他眼睛无意朝院落一处扫过,顿住,再定睛一瞧。<br />
“你在看什么?”<br />
程一序的声音在贾敬身后响起,视线也顺着贾敬的目光看去。<br />
贾敬抬了抬下巴,“刚刚看见那有草在动,你们家养猫了?”<br />
“没有,或许是野猫吧。”<br />
贾敬了然点头,朝程一序摆手,“不必送了。”<br />
一直到上了马车,贾敬还在想着他刚刚看见的东西。<br />
程一序和皇甫玦的住处,为什么会有女孩子的裙子?<br />
那布料在光下反射出的微光,是茜罗国产的云骆纱,一匹要一百两左右,绝不是下人所穿的。观那裙子长度,衣服的主人身量应该也不是很高。<br />
大概和皇甫玦差不多高……<br />
阿玦?<br />
第115章<br />
贾敬回府就撞见了晚上溜院子的史云棠, 她朝贾敬笑了笑,<br />
“终于回来了?某人等你好久了。”<br />
虽然已经在史云棠面前摊了牌,但史云棠的调侃还是让贾敬有些脸热, 脚下步子也快了许多。<br />
一推开门,腰就被人紧紧搂住,温热的气息从耳后袭来, 贾敬颤了颤。<br />
他连忙偏了偏头, “别闹, 我们先说正事。”<br />
萧淮川轻笑一声, 依旧没有松开贾敬的腰,而是手臂一个用力,直接将他抱到了软榻上。<br />
贾敬就坐在萧淮川的腿上, 搁着浅薄布料传来滚滚热度, 贾敬像是被烫到一般。<br />
“好热……”<br />
贾敬推了推和自己紧挨着的萧淮川。<br />
萧淮川有些不轻愿地松手,贾敬顺势朝旁边挪了挪,拉开了两人的距离。<br />
没那道气息环绕,贾敬才稍稍松了口气。<br />
萧淮川一只手撑在榻上, 一只手卷起了贾敬垂落的发丝,“阿元今日怎么回得这般迟?”<br />
贾敬就将今日下值后去找皇甫玦的事情说了, 包括皇甫玦是翰墨轩背后的东家一事。<br />
“我和阿玦谈了个合作, 我这里供应印刷所需要的树油, 翰墨轩我要入资。”<br />
萧淮川:“阿元看上了翰墨轩的生意?他这个书肆在京城确实闯出了名声。”<br />
“生意好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贾敬抿了抿唇, 定定地看着萧淮川, “翰墨轩不仅是售卖书籍, 他们背后还自制自印书籍, 而皇甫玦年纪虽小, 却能全权负责此事。”
“说来听听。”<br />
宋子虚沉吟了片刻,“也不算什么喜事……”<br />
“还记得那位和方大人不对付的赵侍讲吗?”<br />
“他半月前调任去了工部。”<br />
程一序懒洋洋翻着面前的书册,“看不见讨厌的人,也算是喜事一桩了。”<br />
贾敬微眯的眼眸闪了闪,“工部啊……”<br />
宋子虚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还不是巴结上了工部的上官”<br />
薛琼微微勾唇,“他不在翰林院,也挺好。”<br />
在翰林院当值两月有余,大家自然也看清楚了,哪些人在翰林院是用心当值的,比如,方大人,比如三位老典籍。<br />
至于曾经那位赵侍讲,就不合适。<br />
薛琼等人和贾敬说了许多近日发生的事情,他们也非常识趣,避开了一切与太子萧淮川相关的话题,闭口不谈。<br />
下值后,贾敬忽然叫住了程一序。<br />
程一序疑惑看着贾敬,“怎么了?”<br />
“我找阿玦有事,现在要去接他下学吗?”<br />
程一序眼神有些复杂地望着贾敬,“国子监这时候早下学了。”<br />
“嗯?是吗?”贾敬眼神飘向别处,掩盖尴尬。<br />
他在国子监读书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至于贾政,他们到底隔了一府,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br />
“走吧。”<br />
当贾敬跟着程一序回家后,来开门的是贾敬先前见过、做饭很好吃的李嬷嬷。<br />
只是她看到贾敬时脸上忽然闪过了一抹慌张,稍纵即逝。<br />
贾敬眼底划过一抹沉思。<br />
李嬷嬷迎着二人进去,眼神若有若无地看向程一序,“玦哥儿洗澡呢。”<br />
程一序嗯了一声,转眸对贾敬道,“眼下日头下去了,凉亭还算舒适,你随我去那边喝杯茶吧。”<br />
贾敬压下心底的怪异,随程一序去了凉亭。<br />
茶确实是好茶,散了几分暑气。<br />
程一序随口问着,“你寻阿玦何事?”<br />
贾敬掠了他一眼,“等阿玦来了,你不就知道了?”<br />
一盏茶的功夫,皇甫玦来了。<br />
看到皇甫玦的那一瞬间,贾敬知晓那抹怪异的原因了。<br />
皇甫玦身上丝毫没有洗完澡带着的水汽,脸上甚至还沾了一块灰尘。<br />
刚刚李嬷嬷那番话,是说谎。<br />
贾敬只当没发觉这一切,从袖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了皇甫玦。<br />
皇甫玦接过,有些好奇,“这是什么?”<br />
贾敬颔首,“你打开看看。”<br />
皇甫玦打开瓶盖,一股刺鼻的味道瞬间溢出,他凑近嗅了嗅,眉头拧起。<br />
程一序伸手拿过那瓶子,也闻了闻,随后看向贾敬,等着他揭秘。<br />
贾敬:“这是提炼的一种树油,比较粘,还很容易风干。”<br />
话说到这一步,皇甫玦忽然明悟,他惊喜地睁大眼睛,“这个是不是可以混在墨里!”<br />
贾敬笑了笑,“我没试过,阿玦可以试试。”<br />
皇甫玦瞬间坐不住了,从程一序手中一把拿过瓶子,就跑得不见人影。<br />
“走吧,跟去看看。”<br />
程一序起身,贾敬也跟上。<br />
“啊!成功了!”<br />
皇甫玦小心揭下印刷木版,看着印刷出来的结果,开心地蹦了起来。<br />
“培元哥哥,你真好!”<br />
皇甫玦瞧着就要跳到贾敬身上时,程一序脸色微变,手臂一伸,揽住了皇甫玦。<br />
“瞧你身上脏得跟泥猴一样。”<br />
皇甫玦讪讪一笑,又瞪了程一序一眼。<br />
“培元哥哥,你这树油……”皇甫玦满眼希冀地看着贾敬,“还有多少啊?”<br />
贾敬挑眉,扬了扬下巴,“就这么多了。”<br />
“啊……”皇甫玦语气急了几分,“是什么树?我可以派人去找,去提炼。”<br />
贾敬刚要说什么,目光忽的瞥见旁边印好的一册书,眼神旋即顿住。<br />
只因那书册封面上的落款——佩云斋。<br />
当翻开出册,看着上面标注的错印修改,贾敬可以确定,这是一本样书。<br />
贾敬又想起皇甫玦之前说过的愿望和目的,转眼盯着皇甫玦,语气肯定,<br />
“翰墨轩是你开的?”<br />
皇甫玦没想到贾敬会冒出这么一句,有些诧异,也有些无措,下意识看向程一序。<br />
程一序面不改色,直接点头,“是,翰墨轩背后的东家,确实是阿玦。”<br />
贾敬指了指落款的“佩云斋”,“这位佩云斋,也是你们浮白书院的大儒?”<br />
其实贾敬还有另外一个猜测,佩云斋应当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化名。按照他们对历年科举考题的深刻了解,背后应当是浮白书院的一群教习。<br />
谁知皇甫玦却摇了摇头,“他们不是浮白书院的人。”<br />
“居然不是……”<br />
皇甫玦看着贾敬诧异的神情,嘴角咧开一个笑意,“培元哥哥也觉得他们很厉害是不是?”<br />
语气很是得意和骄傲,看来皇甫玦和“佩云斋”很熟悉。<br />
只是皇甫玦依旧没有说出“佩云斋”的真实身份,贾敬也没再追问。<br />
“阿玦,我们谈个合作如何?”贾敬手指在印刷木版上轻轻点着。<br />
皇甫玦有些懵,“什么?”<br />
……<br />
贾敬是用完晚饭才离去,当穿过一处游廊时,他眼睛无意朝院落一处扫过,顿住,再定睛一瞧。<br />
“你在看什么?”<br />
程一序的声音在贾敬身后响起,视线也顺着贾敬的目光看去。<br />
贾敬抬了抬下巴,“刚刚看见那有草在动,你们家养猫了?”<br />
“没有,或许是野猫吧。”<br />
贾敬了然点头,朝程一序摆手,“不必送了。”<br />
一直到上了马车,贾敬还在想着他刚刚看见的东西。<br />
程一序和皇甫玦的住处,为什么会有女孩子的裙子?<br />
那布料在光下反射出的微光,是茜罗国产的云骆纱,一匹要一百两左右,绝不是下人所穿的。观那裙子长度,衣服的主人身量应该也不是很高。<br />
大概和皇甫玦差不多高……<br />
阿玦?<br />
第115章<br />
贾敬回府就撞见了晚上溜院子的史云棠, 她朝贾敬笑了笑,<br />
“终于回来了?某人等你好久了。”<br />
虽然已经在史云棠面前摊了牌,但史云棠的调侃还是让贾敬有些脸热, 脚下步子也快了许多。<br />
一推开门,腰就被人紧紧搂住,温热的气息从耳后袭来, 贾敬颤了颤。<br />
他连忙偏了偏头, “别闹, 我们先说正事。”<br />
萧淮川轻笑一声, 依旧没有松开贾敬的腰,而是手臂一个用力,直接将他抱到了软榻上。<br />
贾敬就坐在萧淮川的腿上, 搁着浅薄布料传来滚滚热度, 贾敬像是被烫到一般。<br />
“好热……”<br />
贾敬推了推和自己紧挨着的萧淮川。<br />
萧淮川有些不轻愿地松手,贾敬顺势朝旁边挪了挪,拉开了两人的距离。<br />
没那道气息环绕,贾敬才稍稍松了口气。<br />
萧淮川一只手撑在榻上, 一只手卷起了贾敬垂落的发丝,“阿元今日怎么回得这般迟?”<br />
贾敬就将今日下值后去找皇甫玦的事情说了, 包括皇甫玦是翰墨轩背后的东家一事。<br />
“我和阿玦谈了个合作, 我这里供应印刷所需要的树油, 翰墨轩我要入资。”<br />
萧淮川:“阿元看上了翰墨轩的生意?他这个书肆在京城确实闯出了名声。”<br />
“生意好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贾敬抿了抿唇, 定定地看着萧淮川, “翰墨轩不仅是售卖书籍, 他们背后还自制自印书籍, 而皇甫玦年纪虽小, 却能全权负责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