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方关系有所改善,但强力否决诺兰提议的新项目,会不会导致双方关系破裂,也是凯文-辻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br />
如果好莱坞是华纳兄弟真正一家独大,这些都不是问题。<br />
但好莱坞有六家大型制作公司,拥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和导演,不愁找不到合作方。<br />
就像当初的马丁-戴维斯,只是流露出与华纳结束合作的想法,环球影业和迪士尼影业就迫不及待的找上门去。<br />
华纳兄弟在电影这个主业上,连续两年业绩平平,凯文-辻原也承担了很大压力,尤其乔恩-伯格搞出的烂摊子,集团公司那边对他很有意见。<br />
滨田知道马丁在华纳兄弟属于敏感人物,尤其这混蛋还裹挟了诺兰与丹尼尔,所以没有贸然做决定。<br />
凯文-辻原考虑片刻,说道:“不拒绝不同意,先拖一段时间,看他们的诚意。”<br />
“我明白了。”滨田听得懂,其实就是同意了。<br />
华纳从好莱坞业绩第一的位置上掉下来,管理层压力不是一般大。<br />
滨田离开的时候,想到了派拉蒙与汤姆-克鲁斯,2010年之前那段时间,双方恨不得拿刀子互捅,甚至萨默-雷石东都亲自下场了。<br />
结果呢?现在还不是又合作了。<br />
为了利润和业绩,这些不算什么。<br />
办公室里,凯文-辻原一阵烦闷,看看时间接近中午,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你在哪里?中午老地方见面。”<br />
半个小时后,伯班克的一家餐厅里面,年轻漂亮又身材高挑的澳大利亚女演员夏洛特-柯克推门而入,进了凯文-辻原订好的包间。<br />
过了没多长时间,凯文-辻原赶了过来。<br />
与只有二十岁的漂亮女孩共进午餐,他心情顺畅了许多。<br />
夏洛特-柯克很会撒娇哄人,把凯文-辻原哄的高兴后,说道:“你不是要帮我找角色吗?我等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没有?”<br />
凯文-辻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夏洛特-柯克笑。<br />
夏洛特-柯克装迷糊。<br />
凯文-辻原干脆说道:“吃完饭,陪我去一趟伯班克酒店,我为你准备的剧本,遗落在酒店的长期包房里了。”<br />
混娱乐圈的女孩,怎么可能听不懂?夏洛特-柯克还是那种消息灵通的,她的心很大:“我听几个副制片人说,dc影业和华纳影业要推动正义联盟电影宇宙。”<br />
凯文-辻原笑了笑:“你知道的不少。”<br />
夏洛特-柯克双手托起胸:“我是不是很像神奇女侠戴安娜?”<br />
“距离拍摄神奇女侠还很遥远。”凯文-辻原听到dc的人物,突然想起滨田跟他讨论过的小丑,这个项目即便暂时压着,也不可能长时间不放。<br />
他有了个初步想法,小丑即便以马丁-戴维斯作为绝对主角,其中肯定也要有具备一定份量的女性角色,不如把夏洛特-柯克安排进去。<br />
还有,《星际穿越》马上就要进行大范围选角,他打个招呼就能把人塞进去。<br />
凯文-辻原说道:“诺兰的新电影,一个配角。”<br />
夏洛特-柯克连忙应道:“好啊!”<br />
凯文-辻原很直接:“你只要让我开心了,角色不是问题,你会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br />
夏洛特-柯克连连点头:“我吃好了,我们现在去酒店?”<br />
凯文-辻原非常注意:“我们分头走,你先出去。”<br />
这两人分头离开了餐厅,各自开车去了伯班克酒店。<br />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稍微熟悉好莱坞的人自然会明白。<br />
第786章 芬奇的祝福or诅咒<br />
时间最容易抚平伤口,首映式枪击案爆发一个多月之后,渐渐平息下来,媒体上几乎看不到相关的评论,在好莱坞更是成为了过去式。<br />
因为范-迪赛尔的关系,《黑暗骑士崛起》北美票房已然突破4.5亿美元。<br />
但现在最受人关注的电影,不再是这部蝙蝠侠,而是在其片头做了贴片广告的《逃离德黑兰》。<br />
距离北美上映还有一个月,《逃离德黑兰》开始了密集宣传。<br />
其宣发规模虽然比不上蝙蝠侠,但迪士尼影业仍然投入了重金。<br />
从北美五大电视网,到四大报刊,再到三大社交媒体,全都能看到马丁出演的男主角托尼-门德斯的身影。<br />
预告片除了电视台,还通过油管、推特和ins在互联网上大力推广。<br />
这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电影的主海报,也就是马丁的单人海报,在城市商业区和新旧媒体上随处可见。<br />
《逃离德黑兰》的宣传口号也比较吸引人眼球。<br />
“根据cia真实案例改编!”<br />
“cia史上最奇葩的营救行动!”<br />
“六名人质被困德黑兰,一位cia特工策划惊天骗局,骗过全世界救人。”<br />
在电影主海报人物,也就是马丁饰演的托尼-门德斯一侧,也有相应的宣传标语——救援势在必行!<br />
自影片去年开始拍摄起,当年的营救事件就已在媒体上全面曝光,这种以好莱坞剧组策划所谓骗局,营救被困人员的行动,引起无数人好奇。<br />
托尼-门德斯自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人物。<br />
这位退役的传奇特工很享受成为名人的感觉,cia也急需一位出色的代言人。<br />
马丁、大卫-芬奇和托尼-门德斯还一起登上了海伦的《海伦秀》,分享当年匪夷所思的救援,以及关于电影的改编。<br />
三人在节目上一通商业互吹,将彼此都吹成了各自行业内的翘楚。<br />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向奥斯卡最佳导演发起冲击,大卫-芬奇不再像之前那样沉默,反而积极配合剧组的宣传。<br />
这些年,大卫-芬奇也有了一批喜欢暗黑风格的影迷。<br />
节目结束,海伦单独找到马丁,闲聊几句。<br />
“上次枪击事件,我本来想找你上节目,你却拒绝了。”海伦八卦一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br />
马丁摇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死了那么多人,心情不好,也不适合在那个时候说什么,在媒体解读中,说什么都会是错的,不如保持沉默。”<br />
“也是啊。”海伦微微一笑:“不是每家媒体都像我的脱口秀这么靠谱。”<br />
马丁认识的媒体记者中,最靠谱的就是乔迪和海伦两人了。<br />
几乎不报道虚假新闻。<br />
只是偶尔会制造一些真实新闻。<br />
三人从华纳电视台的摄影棚出来,先把托尼-门德斯送回酒店,又去迪士尼影业。<br />
车上除了布鲁斯,只有马丁和大卫-芬奇两个人。<br />
大卫-芬奇说道:“迪士尼影业跟你沟通过了?”<br />
马丁说道:“沟通过了,这部影片重点冲奖目标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br />
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跟白宫那边联系过,确定观海会观看影片,这部政治色彩浓厚的电影,很符合他的需求。”<br />
大卫-芬奇深感佩服:“你现在才是业内第一冲奖专家。”<br />
“别,我不是,就随便冲冲。”马丁所了解到的奥斯卡冲奖专家,下场都一般,哈维-韦恩斯坦不用说了。<br />
前世的梅根-埃里森冲奖冲到公司破产。<br />
大卫-芬奇却知道观海看片很有影响力,奥斯卡从来不是电影足够好就能获奖的,影响奖项归属的元素太多,政治无疑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种。<br />
好莱坞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观海所在的驴党。<br />
当天下午,马丁和大卫-芬奇参加了《逃离德黑兰》的试映会。<br />
包括媒体、评论家和影院经理等上百人,在试映后对影片赞赏有加。<br />
影院经理们更是给影片打出了平均为“a”的高分。<br />
这两年,迪士尼影业经过资源整合,又拍摄制作了多部市场反响极好的影片,其发行业务进步很快。<br />
试映结束,迪士尼影业的发行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有好消息传了过来,十月份上映的《逃离德黑兰》,在北美将会以3850家影院的规模开画。<br />
随后,马丁又接受了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接受推特的在线视频访谈。<br />
类似的宣传一场接着一场,从洛杉矶到东海岸的纽约,马丁和大卫-芬奇开始了机场、酒店和通告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br />
另外,迪士尼影业、大卫-芬奇和马丁也发出去很多邀请函。<br />
像马丁这边,莱昂纳多和尼克尔森确定出席。<br />
埃隆-马斯克主动打电话,要了三份邀请函。<br />
再就是包括学院主席汤姆-谢拉克在内的很多老白男们,也收到了由马丁、大卫-芬奇和迪士尼影业总裁艾伦-霍恩联名发出的邀请函。<br />
好莱坞的环境和正确这几年一直在改变,但老白男们还没有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br />
那些妖魔鬼怪类的影片,还要再过几年才会在奥斯卡上大兴其道。<br />
进入十月份,迪士尼影业在洛杉矶音乐中心钱德勒大厅,为《逃离德黑兰》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br />
首映式基本都是那个套路,红地毯、采访等等,不过剧组做了精心安排,为宣传效果考虑,除了邀请到托尼-门德斯本人到场,还花费大力气找到了当年被托尼-门德斯营救回来的人质或者他们的后人。<br />
当这些人与托尼-门德斯率先走上首映红地毯时,所有媒体记者的目光都被他们所吸引。<br />
利用好莱坞剧组实施诈骗式营救,本来就有一定的传奇性。<br />
在剧组和迪士尼影业的大力宣传下,这个事件已然成为了跨国营救的典范,一段真正的传奇。<br />
而托尼-门德斯被迪士尼和cia合力塑造成了一个英雄。<br />
这群人在钱德勒大厅前集合,一起合影留念。<br />
周围,大批安保人员全神戒备。<br />
因为红地毯两边,又聚集了数百名涂着惨白油彩、画着血盆大口的小丑。<br />
洛杉矶警局也在现场加派了巡逻力量,而不是像《黑暗骑士崛起》首映式那样例行公事。<br />
随着一位位嘉宾走上红地毯,现场气氛越发热烈。<br />
当今年来名气暴涨的埃隆-马斯克同时带着女友艾梅柏-希尔德和前妻坦露拉-莱利一起走上红地毯时,惊掉无数影迷和媒体记者的眼球。<br />
来自《人物》杂志的一名记者嘀咕道:“有钱人玩的真踏马花。”
如果好莱坞是华纳兄弟真正一家独大,这些都不是问题。<br />
但好莱坞有六家大型制作公司,拥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和导演,不愁找不到合作方。<br />
就像当初的马丁-戴维斯,只是流露出与华纳结束合作的想法,环球影业和迪士尼影业就迫不及待的找上门去。<br />
华纳兄弟在电影这个主业上,连续两年业绩平平,凯文-辻原也承担了很大压力,尤其乔恩-伯格搞出的烂摊子,集团公司那边对他很有意见。<br />
滨田知道马丁在华纳兄弟属于敏感人物,尤其这混蛋还裹挟了诺兰与丹尼尔,所以没有贸然做决定。<br />
凯文-辻原考虑片刻,说道:“不拒绝不同意,先拖一段时间,看他们的诚意。”<br />
“我明白了。”滨田听得懂,其实就是同意了。<br />
华纳从好莱坞业绩第一的位置上掉下来,管理层压力不是一般大。<br />
滨田离开的时候,想到了派拉蒙与汤姆-克鲁斯,2010年之前那段时间,双方恨不得拿刀子互捅,甚至萨默-雷石东都亲自下场了。<br />
结果呢?现在还不是又合作了。<br />
为了利润和业绩,这些不算什么。<br />
办公室里,凯文-辻原一阵烦闷,看看时间接近中午,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你在哪里?中午老地方见面。”<br />
半个小时后,伯班克的一家餐厅里面,年轻漂亮又身材高挑的澳大利亚女演员夏洛特-柯克推门而入,进了凯文-辻原订好的包间。<br />
过了没多长时间,凯文-辻原赶了过来。<br />
与只有二十岁的漂亮女孩共进午餐,他心情顺畅了许多。<br />
夏洛特-柯克很会撒娇哄人,把凯文-辻原哄的高兴后,说道:“你不是要帮我找角色吗?我等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没有?”<br />
凯文-辻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夏洛特-柯克笑。<br />
夏洛特-柯克装迷糊。<br />
凯文-辻原干脆说道:“吃完饭,陪我去一趟伯班克酒店,我为你准备的剧本,遗落在酒店的长期包房里了。”<br />
混娱乐圈的女孩,怎么可能听不懂?夏洛特-柯克还是那种消息灵通的,她的心很大:“我听几个副制片人说,dc影业和华纳影业要推动正义联盟电影宇宙。”<br />
凯文-辻原笑了笑:“你知道的不少。”<br />
夏洛特-柯克双手托起胸:“我是不是很像神奇女侠戴安娜?”<br />
“距离拍摄神奇女侠还很遥远。”凯文-辻原听到dc的人物,突然想起滨田跟他讨论过的小丑,这个项目即便暂时压着,也不可能长时间不放。<br />
他有了个初步想法,小丑即便以马丁-戴维斯作为绝对主角,其中肯定也要有具备一定份量的女性角色,不如把夏洛特-柯克安排进去。<br />
还有,《星际穿越》马上就要进行大范围选角,他打个招呼就能把人塞进去。<br />
凯文-辻原说道:“诺兰的新电影,一个配角。”<br />
夏洛特-柯克连忙应道:“好啊!”<br />
凯文-辻原很直接:“你只要让我开心了,角色不是问题,你会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br />
夏洛特-柯克连连点头:“我吃好了,我们现在去酒店?”<br />
凯文-辻原非常注意:“我们分头走,你先出去。”<br />
这两人分头离开了餐厅,各自开车去了伯班克酒店。<br />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稍微熟悉好莱坞的人自然会明白。<br />
第786章 芬奇的祝福or诅咒<br />
时间最容易抚平伤口,首映式枪击案爆发一个多月之后,渐渐平息下来,媒体上几乎看不到相关的评论,在好莱坞更是成为了过去式。<br />
因为范-迪赛尔的关系,《黑暗骑士崛起》北美票房已然突破4.5亿美元。<br />
但现在最受人关注的电影,不再是这部蝙蝠侠,而是在其片头做了贴片广告的《逃离德黑兰》。<br />
距离北美上映还有一个月,《逃离德黑兰》开始了密集宣传。<br />
其宣发规模虽然比不上蝙蝠侠,但迪士尼影业仍然投入了重金。<br />
从北美五大电视网,到四大报刊,再到三大社交媒体,全都能看到马丁出演的男主角托尼-门德斯的身影。<br />
预告片除了电视台,还通过油管、推特和ins在互联网上大力推广。<br />
这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电影的主海报,也就是马丁的单人海报,在城市商业区和新旧媒体上随处可见。<br />
《逃离德黑兰》的宣传口号也比较吸引人眼球。<br />
“根据cia真实案例改编!”<br />
“cia史上最奇葩的营救行动!”<br />
“六名人质被困德黑兰,一位cia特工策划惊天骗局,骗过全世界救人。”<br />
在电影主海报人物,也就是马丁饰演的托尼-门德斯一侧,也有相应的宣传标语——救援势在必行!<br />
自影片去年开始拍摄起,当年的营救事件就已在媒体上全面曝光,这种以好莱坞剧组策划所谓骗局,营救被困人员的行动,引起无数人好奇。<br />
托尼-门德斯自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人物。<br />
这位退役的传奇特工很享受成为名人的感觉,cia也急需一位出色的代言人。<br />
马丁、大卫-芬奇和托尼-门德斯还一起登上了海伦的《海伦秀》,分享当年匪夷所思的救援,以及关于电影的改编。<br />
三人在节目上一通商业互吹,将彼此都吹成了各自行业内的翘楚。<br />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向奥斯卡最佳导演发起冲击,大卫-芬奇不再像之前那样沉默,反而积极配合剧组的宣传。<br />
这些年,大卫-芬奇也有了一批喜欢暗黑风格的影迷。<br />
节目结束,海伦单独找到马丁,闲聊几句。<br />
“上次枪击事件,我本来想找你上节目,你却拒绝了。”海伦八卦一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br />
马丁摇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死了那么多人,心情不好,也不适合在那个时候说什么,在媒体解读中,说什么都会是错的,不如保持沉默。”<br />
“也是啊。”海伦微微一笑:“不是每家媒体都像我的脱口秀这么靠谱。”<br />
马丁认识的媒体记者中,最靠谱的就是乔迪和海伦两人了。<br />
几乎不报道虚假新闻。<br />
只是偶尔会制造一些真实新闻。<br />
三人从华纳电视台的摄影棚出来,先把托尼-门德斯送回酒店,又去迪士尼影业。<br />
车上除了布鲁斯,只有马丁和大卫-芬奇两个人。<br />
大卫-芬奇说道:“迪士尼影业跟你沟通过了?”<br />
马丁说道:“沟通过了,这部影片重点冲奖目标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br />
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跟白宫那边联系过,确定观海会观看影片,这部政治色彩浓厚的电影,很符合他的需求。”<br />
大卫-芬奇深感佩服:“你现在才是业内第一冲奖专家。”<br />
“别,我不是,就随便冲冲。”马丁所了解到的奥斯卡冲奖专家,下场都一般,哈维-韦恩斯坦不用说了。<br />
前世的梅根-埃里森冲奖冲到公司破产。<br />
大卫-芬奇却知道观海看片很有影响力,奥斯卡从来不是电影足够好就能获奖的,影响奖项归属的元素太多,政治无疑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种。<br />
好莱坞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观海所在的驴党。<br />
当天下午,马丁和大卫-芬奇参加了《逃离德黑兰》的试映会。<br />
包括媒体、评论家和影院经理等上百人,在试映后对影片赞赏有加。<br />
影院经理们更是给影片打出了平均为“a”的高分。<br />
这两年,迪士尼影业经过资源整合,又拍摄制作了多部市场反响极好的影片,其发行业务进步很快。<br />
试映结束,迪士尼影业的发行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有好消息传了过来,十月份上映的《逃离德黑兰》,在北美将会以3850家影院的规模开画。<br />
随后,马丁又接受了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接受推特的在线视频访谈。<br />
类似的宣传一场接着一场,从洛杉矶到东海岸的纽约,马丁和大卫-芬奇开始了机场、酒店和通告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br />
另外,迪士尼影业、大卫-芬奇和马丁也发出去很多邀请函。<br />
像马丁这边,莱昂纳多和尼克尔森确定出席。<br />
埃隆-马斯克主动打电话,要了三份邀请函。<br />
再就是包括学院主席汤姆-谢拉克在内的很多老白男们,也收到了由马丁、大卫-芬奇和迪士尼影业总裁艾伦-霍恩联名发出的邀请函。<br />
好莱坞的环境和正确这几年一直在改变,但老白男们还没有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br />
那些妖魔鬼怪类的影片,还要再过几年才会在奥斯卡上大兴其道。<br />
进入十月份,迪士尼影业在洛杉矶音乐中心钱德勒大厅,为《逃离德黑兰》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br />
首映式基本都是那个套路,红地毯、采访等等,不过剧组做了精心安排,为宣传效果考虑,除了邀请到托尼-门德斯本人到场,还花费大力气找到了当年被托尼-门德斯营救回来的人质或者他们的后人。<br />
当这些人与托尼-门德斯率先走上首映红地毯时,所有媒体记者的目光都被他们所吸引。<br />
利用好莱坞剧组实施诈骗式营救,本来就有一定的传奇性。<br />
在剧组和迪士尼影业的大力宣传下,这个事件已然成为了跨国营救的典范,一段真正的传奇。<br />
而托尼-门德斯被迪士尼和cia合力塑造成了一个英雄。<br />
这群人在钱德勒大厅前集合,一起合影留念。<br />
周围,大批安保人员全神戒备。<br />
因为红地毯两边,又聚集了数百名涂着惨白油彩、画着血盆大口的小丑。<br />
洛杉矶警局也在现场加派了巡逻力量,而不是像《黑暗骑士崛起》首映式那样例行公事。<br />
随着一位位嘉宾走上红地毯,现场气氛越发热烈。<br />
当今年来名气暴涨的埃隆-马斯克同时带着女友艾梅柏-希尔德和前妻坦露拉-莱利一起走上红地毯时,惊掉无数影迷和媒体记者的眼球。<br />
来自《人物》杂志的一名记者嘀咕道:“有钱人玩的真踏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