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想也没想就伸了手。<br />
周红花:“……”<br />
双眼一黑又一黑。<br />
江清淮跟在他娘后头进了屋,周红花还把房门关上了。<br />
“娘,怎么了?”<br />
周红花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道:“阿淮,你老实和娘说……”<br />
说到一半她又深吸了一口气。<br />
江清淮一头雾水,“说什么?”<br />
“你,你给自己诊过脉没有?”<br />
江清淮:“……”<br />
好端端的给自己诊脉做什么?<br />
“没有是吧,现在就诊,当着娘的面诊。”<br />
江清淮:“??????”<br />
“为啥?”<br />
“还问为啥,竹子肚子这么久没动静,你就没想想自个儿的问题?”<br />
江清淮茫然,“我的问题?哦我明白了,你是在质疑我的医术,这个嘛,眼下竹子的身子其实已经调理的不错了,但孩子的事也要看老天爷,不能太着急的。”<br />
前阵子忙的时候,他和林竹夜里几乎没怎么同房过,这几日才刚刚恢复。<br />
周红花一巴掌拍在他手臂上,没好气道:“我说的是你的身子,不是医术。”<br />
江清淮:“……”<br />
这回双眼一黑的变成他了。<br />
他往后退了一步,无奈道:“娘,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说明你已经晓得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在医学上你是很有天分的。”<br />
“少废话。”<br />
眼看着周红花眼都瞪大了,江清淮赶紧道:“我没病,真的没病。”<br />
回到后院,林竹还在搬石板,搬的汗都流出来了。<br />
周红花走过去按住他,“竹子别搬了,叫阿淮来搬,他长那么高个子是光瞧的吗,和个文弱书生没两样。”<br />
周红花骂骂咧咧地走了。<br />
林竹:“……”<br />
第83章<br />
等家里的活儿到了尾声的时候, 江清淮计划许久的去码头摆摊终于提上了日程。<br />
为了这次摆摊,他备了很多治疗风寒的药材,还做了好些跌打损伤的药膏药贴,就连药粉都攒了一大包。<br />
这些东西都是明码标价, 若客人不愿意购买, 江清淮也会给开出药方让他们去别处购买。<br />
摆摊前一晚, 林竹取出一块碎布头,仔细地剪成一块一块大小相等的布条,等江清淮写上物品和价钱后他再往招牌上缝。<br />
这是两人商量出来的法子,摆摊的时候遇到的人多, 有时候难免答不过来, 这样大家都能看得清楚。<br />
他们的招牌也是一块布, 更大一些, 拿竿子支起来,到时候就放在边上, 人家一走过来就能瞧见。<br />
做完招牌后两人又清点了一下明日要带的东西,然后就准备歇下了。<br />
江清淮长臂一伸,林竹便侧过身子躺到他怀里,这个动作因为做的太多, 两人都熟练无比了。<br />
江清淮把下巴搁在林竹头顶上轻轻蹭了两下,低声道:“娘白日里又说我了。”<br />
林竹耳尖顿时滚烫起来, 上回娘说阿淮和个文弱书生没两样他还不知道为啥,明明阿淮力气大得很, 和文弱两个字没有一点关系。<br />
直到后来娘找他, 直截了当问他那事儿,他才明白娘说的是啥意思。<br />
这几日娘一没事就会旁敲侧击,叫阿淮上点心, 别让外头那些人说他不中用,她这个当娘的走出去都抬不起头来。<br />
江清淮手挪下去,慢慢摩挲着林竹的腰背,“娘不懂,但你是知道的,你说,我中用吗?”<br />
林竹被他摸的腿都软了,腰也麻酥的厉害,别说回答这种问题了,他连话都说不出来。<br />
“嗯?”<br />
江清淮手继续往下,在那处饱满柔软上反复地流连,林竹想阻止他,但张开嘴却只能发出一些暧昧的轻哼声。<br />
江清淮一下子就失了控,什么逗人的招数都使不出来,只想把怀里香香软软的人一口吞吃下去。<br />
*<br />
翌日林竹就起的晚了些,不过现在天气冷的厉害,在江清淮的要求下,全家人都会刻意地多睡一会儿,所以也没人多想。<br />
但林竹自己很心虚,生怕和周红花对上眼被她瞧出什么来,所以一直刻意低着头,脸颊和耳根都红红的。<br />
周红花疑惑道:“竹子你没事吧,莫不是染了风寒?”<br />
林竹下意识把手里的馒头举起来挡住自己的眼睛。<br />
周红花一头雾水,“这是怎么了?”<br />
江清淮忍着笑道:“是昨晚擦的药有点问题,我改个方子就是了。”<br />
“哦,”周红花也没在意,给林竹盛了一碗热粥,“我听说那码头冷的很,一会儿出门的时候记得把那件新袄子穿上。”<br />
上回她特地去镇上,给家里每一个人都做了一件新的棉花袄子,又厚又软和。<br />
虽然花了一大笔钱,但这笔钱该花,周红花并不觉得心疼。<br />
林竹点点头,低着头啃手里的馒头。<br />
所有的药包全都拾掇好,放在了背篓里,江长顺帮着把两坛子酒绑好。<br />
林竹把昨晚做好的招牌搁在边上,又检查了一番自己今日要用的器具和面粉,确认没问题便看了江清淮一眼。<br />
江清淮冲他一笑,“走吧。”<br />
江长顺还不放心,追在后头叮嘱道:“碰见恶人避着些,码头可乱着呢。”<br />
这话他和周红花都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但江清淮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只笑着应下。<br />
从临南村直接去码头要绕些路,比原来去东陇街要久一些,而且原先寄存骡车的地方也不方便了,得换一个。<br />
还有桌椅也得另找地方去租。<br />
不过这些事江清淮都提前准备过了,并不需要林竹操心。<br />
码头和东陇街的环境差别很大,这边没有规整的铺子,全都是像他们这样的小摊贩。<br />
每个小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前面人多的地方月银多一些,越往后越便宜。<br />
官府是这样规定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又生出了不少猫腻,比如前头那几个都和马爷沾着亲带着故,第一个甚至就是他的亲弟弟。<br />
马爷这个人,江清淮自然也打听了一下,他找的是先前收拾林立根时认识的衙役,所以知道的更多些。<br />
这个马爷原来只是街头的一个地痞子,后来通过拉皮条攀上了周邵,用周家的关系当上了码头的总舵主。<br />
原本马爷也没现在这么嚣张,后来周家和李家几次谈判后达成了协定,码头这边给周家,西边则给李家,两家都保证不插对方的手,议定之后李家便把自己的人从码头这边撤走了。<br />
从那以后码头就变成了马爷的一人堂。<br />
对此官府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明面上都还遵从,且不闹出大事来,县太爷也懒得来管。<br />
作为新来的,好位置自然轮不着他们,不过江清淮也不着急,先过去摸摸看再说。<br />
银子已经提前交过了,交一次管一个月。<br />
东西搬下车,江清淮去寄存骡车,顺带着把桌椅搬过来,林竹则留在这里整理物品。<br />
旁边小摊的主人是一对卖馒头包子的年轻夫妻,妇人正站在蒸锅边忙活,手脚很是麻利,男人则在招呼客人。<br />
小摊前面放着几套桌椅,这会儿都坐满了。<br />
看来这个位置也是不错的,客人很多,林竹暗自想。<br />
他按着人家的样子简单规划了一下,然后把锅灶都摆好。<br />
没一会儿江清淮就回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帮忙搬桌椅的小伙计。<br />
桌椅一摆好,他们的小摊子就初具规模了。<br />
江清淮把林竹的灶台摆放好,然后把自己做好的一锅姜茶摆出来,大大小小的药包也都挨次放好。<br />
他做东西十分讲究,瓷罐子装的药膏摆成一排,药贴一剂一剂整整齐齐码放在纸包里,十分清爽漂亮。<br />
刚摆出来,就有好些客人忍不住往他们这边瞧了。<br />
林竹拿一块湿帕子,把摆好的桌椅擦了一遍又一遍,他要卖的是酸辣面,客人都是要坐下来吃的。<br />
先前摆摊的时候,客人经常排出去老远,这回他们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置办些桌椅,给排队的客人坐。<br />
正好家里辣椒粉辣椒酱还有花椒油什么的很多,两人一合计,便定下了做酸辣面。<br />
本来两个小孩也想跟着来帮忙,但天气实在太冷,码头这边又乱,江清淮便没答应。<br />
林竹方才已经观察过,这边卖面点的小摊不少,但离他们近的只有隔壁年轻夫妻一家,而且他们卖的是馒头包子,不是面。<br />
虽说他们并不追求买卖做的多好,但若准备的食材余下太多也挺浪费钱的。<br />
观察一圈后,林竹慢慢心定了下来。<br />
江清淮把药锅打开,盛了两碗姜茶出来,他和林竹一人一碗,坐着一边说话一边喝。<br />
虽说名字叫姜茶,但里头可不止有姜,这个方子是江清淮自己研制的,当初可是治好了他的恩师顾太医多年的顽固咳疾。<br />
顾太医对自己这个学生的评价是,天分极高,医学鬼才。
周红花:“……”<br />
双眼一黑又一黑。<br />
江清淮跟在他娘后头进了屋,周红花还把房门关上了。<br />
“娘,怎么了?”<br />
周红花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道:“阿淮,你老实和娘说……”<br />
说到一半她又深吸了一口气。<br />
江清淮一头雾水,“说什么?”<br />
“你,你给自己诊过脉没有?”<br />
江清淮:“……”<br />
好端端的给自己诊脉做什么?<br />
“没有是吧,现在就诊,当着娘的面诊。”<br />
江清淮:“??????”<br />
“为啥?”<br />
“还问为啥,竹子肚子这么久没动静,你就没想想自个儿的问题?”<br />
江清淮茫然,“我的问题?哦我明白了,你是在质疑我的医术,这个嘛,眼下竹子的身子其实已经调理的不错了,但孩子的事也要看老天爷,不能太着急的。”<br />
前阵子忙的时候,他和林竹夜里几乎没怎么同房过,这几日才刚刚恢复。<br />
周红花一巴掌拍在他手臂上,没好气道:“我说的是你的身子,不是医术。”<br />
江清淮:“……”<br />
这回双眼一黑的变成他了。<br />
他往后退了一步,无奈道:“娘,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说明你已经晓得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在医学上你是很有天分的。”<br />
“少废话。”<br />
眼看着周红花眼都瞪大了,江清淮赶紧道:“我没病,真的没病。”<br />
回到后院,林竹还在搬石板,搬的汗都流出来了。<br />
周红花走过去按住他,“竹子别搬了,叫阿淮来搬,他长那么高个子是光瞧的吗,和个文弱书生没两样。”<br />
周红花骂骂咧咧地走了。<br />
林竹:“……”<br />
第83章<br />
等家里的活儿到了尾声的时候, 江清淮计划许久的去码头摆摊终于提上了日程。<br />
为了这次摆摊,他备了很多治疗风寒的药材,还做了好些跌打损伤的药膏药贴,就连药粉都攒了一大包。<br />
这些东西都是明码标价, 若客人不愿意购买, 江清淮也会给开出药方让他们去别处购买。<br />
摆摊前一晚, 林竹取出一块碎布头,仔细地剪成一块一块大小相等的布条,等江清淮写上物品和价钱后他再往招牌上缝。<br />
这是两人商量出来的法子,摆摊的时候遇到的人多, 有时候难免答不过来, 这样大家都能看得清楚。<br />
他们的招牌也是一块布, 更大一些, 拿竿子支起来,到时候就放在边上, 人家一走过来就能瞧见。<br />
做完招牌后两人又清点了一下明日要带的东西,然后就准备歇下了。<br />
江清淮长臂一伸,林竹便侧过身子躺到他怀里,这个动作因为做的太多, 两人都熟练无比了。<br />
江清淮把下巴搁在林竹头顶上轻轻蹭了两下,低声道:“娘白日里又说我了。”<br />
林竹耳尖顿时滚烫起来, 上回娘说阿淮和个文弱书生没两样他还不知道为啥,明明阿淮力气大得很, 和文弱两个字没有一点关系。<br />
直到后来娘找他, 直截了当问他那事儿,他才明白娘说的是啥意思。<br />
这几日娘一没事就会旁敲侧击,叫阿淮上点心, 别让外头那些人说他不中用,她这个当娘的走出去都抬不起头来。<br />
江清淮手挪下去,慢慢摩挲着林竹的腰背,“娘不懂,但你是知道的,你说,我中用吗?”<br />
林竹被他摸的腿都软了,腰也麻酥的厉害,别说回答这种问题了,他连话都说不出来。<br />
“嗯?”<br />
江清淮手继续往下,在那处饱满柔软上反复地流连,林竹想阻止他,但张开嘴却只能发出一些暧昧的轻哼声。<br />
江清淮一下子就失了控,什么逗人的招数都使不出来,只想把怀里香香软软的人一口吞吃下去。<br />
*<br />
翌日林竹就起的晚了些,不过现在天气冷的厉害,在江清淮的要求下,全家人都会刻意地多睡一会儿,所以也没人多想。<br />
但林竹自己很心虚,生怕和周红花对上眼被她瞧出什么来,所以一直刻意低着头,脸颊和耳根都红红的。<br />
周红花疑惑道:“竹子你没事吧,莫不是染了风寒?”<br />
林竹下意识把手里的馒头举起来挡住自己的眼睛。<br />
周红花一头雾水,“这是怎么了?”<br />
江清淮忍着笑道:“是昨晚擦的药有点问题,我改个方子就是了。”<br />
“哦,”周红花也没在意,给林竹盛了一碗热粥,“我听说那码头冷的很,一会儿出门的时候记得把那件新袄子穿上。”<br />
上回她特地去镇上,给家里每一个人都做了一件新的棉花袄子,又厚又软和。<br />
虽然花了一大笔钱,但这笔钱该花,周红花并不觉得心疼。<br />
林竹点点头,低着头啃手里的馒头。<br />
所有的药包全都拾掇好,放在了背篓里,江长顺帮着把两坛子酒绑好。<br />
林竹把昨晚做好的招牌搁在边上,又检查了一番自己今日要用的器具和面粉,确认没问题便看了江清淮一眼。<br />
江清淮冲他一笑,“走吧。”<br />
江长顺还不放心,追在后头叮嘱道:“碰见恶人避着些,码头可乱着呢。”<br />
这话他和周红花都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但江清淮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只笑着应下。<br />
从临南村直接去码头要绕些路,比原来去东陇街要久一些,而且原先寄存骡车的地方也不方便了,得换一个。<br />
还有桌椅也得另找地方去租。<br />
不过这些事江清淮都提前准备过了,并不需要林竹操心。<br />
码头和东陇街的环境差别很大,这边没有规整的铺子,全都是像他们这样的小摊贩。<br />
每个小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前面人多的地方月银多一些,越往后越便宜。<br />
官府是这样规定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又生出了不少猫腻,比如前头那几个都和马爷沾着亲带着故,第一个甚至就是他的亲弟弟。<br />
马爷这个人,江清淮自然也打听了一下,他找的是先前收拾林立根时认识的衙役,所以知道的更多些。<br />
这个马爷原来只是街头的一个地痞子,后来通过拉皮条攀上了周邵,用周家的关系当上了码头的总舵主。<br />
原本马爷也没现在这么嚣张,后来周家和李家几次谈判后达成了协定,码头这边给周家,西边则给李家,两家都保证不插对方的手,议定之后李家便把自己的人从码头这边撤走了。<br />
从那以后码头就变成了马爷的一人堂。<br />
对此官府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明面上都还遵从,且不闹出大事来,县太爷也懒得来管。<br />
作为新来的,好位置自然轮不着他们,不过江清淮也不着急,先过去摸摸看再说。<br />
银子已经提前交过了,交一次管一个月。<br />
东西搬下车,江清淮去寄存骡车,顺带着把桌椅搬过来,林竹则留在这里整理物品。<br />
旁边小摊的主人是一对卖馒头包子的年轻夫妻,妇人正站在蒸锅边忙活,手脚很是麻利,男人则在招呼客人。<br />
小摊前面放着几套桌椅,这会儿都坐满了。<br />
看来这个位置也是不错的,客人很多,林竹暗自想。<br />
他按着人家的样子简单规划了一下,然后把锅灶都摆好。<br />
没一会儿江清淮就回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帮忙搬桌椅的小伙计。<br />
桌椅一摆好,他们的小摊子就初具规模了。<br />
江清淮把林竹的灶台摆放好,然后把自己做好的一锅姜茶摆出来,大大小小的药包也都挨次放好。<br />
他做东西十分讲究,瓷罐子装的药膏摆成一排,药贴一剂一剂整整齐齐码放在纸包里,十分清爽漂亮。<br />
刚摆出来,就有好些客人忍不住往他们这边瞧了。<br />
林竹拿一块湿帕子,把摆好的桌椅擦了一遍又一遍,他要卖的是酸辣面,客人都是要坐下来吃的。<br />
先前摆摊的时候,客人经常排出去老远,这回他们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置办些桌椅,给排队的客人坐。<br />
正好家里辣椒粉辣椒酱还有花椒油什么的很多,两人一合计,便定下了做酸辣面。<br />
本来两个小孩也想跟着来帮忙,但天气实在太冷,码头这边又乱,江清淮便没答应。<br />
林竹方才已经观察过,这边卖面点的小摊不少,但离他们近的只有隔壁年轻夫妻一家,而且他们卖的是馒头包子,不是面。<br />
虽说他们并不追求买卖做的多好,但若准备的食材余下太多也挺浪费钱的。<br />
观察一圈后,林竹慢慢心定了下来。<br />
江清淮把药锅打开,盛了两碗姜茶出来,他和林竹一人一碗,坐着一边说话一边喝。<br />
虽说名字叫姜茶,但里头可不止有姜,这个方子是江清淮自己研制的,当初可是治好了他的恩师顾太医多年的顽固咳疾。<br />
顾太医对自己这个学生的评价是,天分极高,医学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