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1247节
白叶和章独岚都认真的听着。<br />
自己看自己的国家,和一个外国人来到这里,说出自己的看法,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br />
有说的到位的,两人点头。有认知出入的,就认真解释。<br />
这一路走来,倒是彼此都有了很多新的想法。<br />
白叶也顺势将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其实,我们国家真的很大很大,爱德华先生现在看到的也只是几个城市。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有很多这边没有的吃食,我们这边十里不同风,换一个城市的差别不啻于换一个国家那么大。爱德华先生有没有兴趣出去走一走?有一个地方华先生都在那边有固定的住处,在那边曾经住过很久。”<br />
如果说前面的话只是让爱德华笑吟吟地听着,那后面这两句就瞬间戳到了爱德华的心。<br />
“华去过?他还在那边有固定的住处?那是什么神仙地方?我要去!”<br />
白叶笑出了声,“那我带你去。”<br />
等到了西北,这老小子不脱层皮留下,算他和华先生白活!<br />
当然,他们要先礼后兵,以德服人。<br />
以感动对方为上策!<br />
他们这一路开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温州。<br />
现在这边住下,太多人去突然上门打搅也不好。<br />
白叶拎着礼物去了温家,一番问候之下,顺利将师姐温静茹拐带出门。<br />
“怎么突然跑过来接我?明天我就过去了。”温静茹言笑晏晏地问道。<br />
第2368章 出国带回来的纪念品<br />
“这不是带着爱德华过来吃饭,顺便接着师姐。”白叶傻笑。<br />
不管什么时候,师姐这颜值都能瞬间秒杀了他,让他就剩下傻笑。<br />
听白叶说了去黄盏家的小店吃饭,温静茹一愣,“他家不是只做早市和午市么?”<br />
黄家父子俩每天早上忙活,进的都是最新鲜的食材,从早上卖的中午两点多,就关门休息了。<br />
这么多年,也不曾改变过,周围的邻居还有吃饭的食客们都是知道的。<br />
白叶还曾经在她父亲的推荐下在这里实习了几天,不可能不知道啊。<br />
“嘿嘿,对别人只做早市和午市,对我就不一样了。”白叶呲着大白牙傻乐。<br />
这小子就是有独特的本事,将每一个他混迹过的地方,遇到的人都混成兄弟,死党。<br />
用他们东北话来说:老铁!<br />
所以对别人来说晚上不开门,对白叶来说不存在。<br />
甚至白叶电话打过去的时候,黄盏就已经让白叶尽管来,他现在就去补充食材。<br />
即便是不如早上刚刚打捞上来,也绝对挑着最新鲜的来。<br />
“那走吧,现在时间正合适。”<br />
“走!”<br />
四个人一辆车,停在了黄盏家的小店门口。<br />
“哦!哦哦!”没到店,爱德华已经激动了。<br />
在他们的国家,或许这种小店不能进。<br />
但是来中国有段日子了,爱德华深知,越是这样的小店,往往味道惊人的好。<br />
白叶进去打了个招呼,黄盏就出来了。<br />
黄父不在,钓鱼未归,就黄盏过来招待他们。<br />
和温静茹是老熟人了,笑着打了个招呼。<br />
虽然第一次见章独岚,却一点不陌生。<br />
“黄哥,你认识我师哥?”<br />
“哈哈。”黄盏笑道,“现在不认识你们几个人的,那得消息多闭塞啊。你小子是不是在故意笑话我?”<br />
“那不能!”<br />
“哈哈哈哈。”<br />
黄盏又看向了唯一的老外,爱德华。<br />
“还有国际友人?”<br />
“嗯,这一次出国带回来的纪念品。”<br />
“喂,白。我是听得懂中文的。”爱德华耸耸肩说道,“你好,我是爱德华。”<br />
“你好。”<br />
“黄哥,必须拿出来最好的手艺,震震他!”<br />
“行,等着吧!”<br />
现在天黑的时间还可以,屋里会暗一些,外面并不冷,大家干脆就将桌子从屋里搬出来,坐在外面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br />
说看风景也不是假话,就在黄盏家的小店不远处,就是一条河流。<br />
夕阳西下的时候,将河流之上照的波光潋滟,确实很美。<br />
江南小镇,美景如画,即便是一条普通的街边水旁,也一样的美好。<br />
至少温静茹和章独岚都能感觉到。<br />
至于爱德华能不能感觉到,那就不知道了。<br />
白叶则是进到后厨帮忙。<br />
黄盏知道白叶他们来,紧急去进了一些食材,“要吃什么?”<br />
“海鲜面,可想这一口的。”<br />
黄盏乐了,“你又不是不会做。”<br />
“不一样不一样。”白叶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食材的味道,还是有所区别的。”<br />
走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世面越广,这种感觉就越是明显。<br />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食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br />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地方,味道也会有差别。<br />
或大或小而已。<br />
所以即便是白叶在黄盏家的小店实习过,也确实会做,依然很少做。<br />
就是因为这细微的差别。<br />
白叶一边和黄盏聊着,一边给黄盏打下手,顺手利用现有的食材做了几道小菜。<br />
两人虽然已经好几年没见了,但是白叶逢年过节的,遇到什么好吃的,家里的大米之类成熟了,都会给黄盏父子快递一份。<br />
之前的桃子,黄家父子可是赞不绝口。<br />
白家的大米,黄盏父子甚至专门做了好几道大菜来配。<br />
两人偶尔也会打个电话,所以即便是好几年都没见到了,也丝毫没有生疏感。<br />
白叶手脚麻利的做了几道小菜,煎炒烹炸的都有,端了出去让大家先吃着。<br />
很快,黄盏这边的面也好了,“三鲜面来喽!小心烫!”<br />
第2369章 兄弟们,想不想我<br />
爱德华以前很少吃小鱼小虾。<br />
不擅长。不会吐刺。也觉得麻烦。<br />
不过今天白叶在,特意给他那一碗提前收拾了一下,都是可以直接吃下去的食材。<br />
爱德华吃了两口显然也发现了这个区别,露出了一个笑容。<br />
来到中国之后,其实爱德华就已经开始试着接触中国管用的一些食材了。<br />
国外吃的都是大鱼大虾,但是在国内,小鱼小虾很常见。<br />
跟价格无关,和味道有关。<br />
很多小鱼小虾才更鲜美。<br />
吃面先喝汤,这一口下去鲜美异常。<br />
爱德华闭上眼睛露出了深深陶醉的表情,“中国的面真的是太好吃了。我爱小麦!”<br />
“这是米做的……”白叶在旁边提醒。<br />
“米?”爱德华指指那被岁月浸染上颜色的菜单,“我不光会说中国话,我还认识中国字,还不少。”<br />
“那你很优秀啊。”白叶笑道,“不过虽然写着面,但实际上是用大米磨成粉制成的面,当然也可以叫做面了。”<br />
爱德华cpu快速运转,总算是明白白叶的意思。<br />
“中国话可真有意思。”<br />
“这点简直连皮毛都算不上,要不要我给你出点考题?”<br />
黄家的三鲜面一如既往的鲜美,白叶呼噜噜地就吃下了小半碗才开口说道。<br />
“什么?中国话还有考题?来两句听听!”爱德华不服。<br />
一看爱德华不服,白叶瞬间就拿起了手机,飞快地搜出了几道中国话听力等级考试题目。<br />
当然,这都是网友整活儿。<br />
其难度,除了国人和中国通们,基本上都扛不住。
自己看自己的国家,和一个外国人来到这里,说出自己的看法,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br />
有说的到位的,两人点头。有认知出入的,就认真解释。<br />
这一路走来,倒是彼此都有了很多新的想法。<br />
白叶也顺势将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其实,我们国家真的很大很大,爱德华先生现在看到的也只是几个城市。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有很多这边没有的吃食,我们这边十里不同风,换一个城市的差别不啻于换一个国家那么大。爱德华先生有没有兴趣出去走一走?有一个地方华先生都在那边有固定的住处,在那边曾经住过很久。”<br />
如果说前面的话只是让爱德华笑吟吟地听着,那后面这两句就瞬间戳到了爱德华的心。<br />
“华去过?他还在那边有固定的住处?那是什么神仙地方?我要去!”<br />
白叶笑出了声,“那我带你去。”<br />
等到了西北,这老小子不脱层皮留下,算他和华先生白活!<br />
当然,他们要先礼后兵,以德服人。<br />
以感动对方为上策!<br />
他们这一路开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温州。<br />
现在这边住下,太多人去突然上门打搅也不好。<br />
白叶拎着礼物去了温家,一番问候之下,顺利将师姐温静茹拐带出门。<br />
“怎么突然跑过来接我?明天我就过去了。”温静茹言笑晏晏地问道。<br />
第2368章 出国带回来的纪念品<br />
“这不是带着爱德华过来吃饭,顺便接着师姐。”白叶傻笑。<br />
不管什么时候,师姐这颜值都能瞬间秒杀了他,让他就剩下傻笑。<br />
听白叶说了去黄盏家的小店吃饭,温静茹一愣,“他家不是只做早市和午市么?”<br />
黄家父子俩每天早上忙活,进的都是最新鲜的食材,从早上卖的中午两点多,就关门休息了。<br />
这么多年,也不曾改变过,周围的邻居还有吃饭的食客们都是知道的。<br />
白叶还曾经在她父亲的推荐下在这里实习了几天,不可能不知道啊。<br />
“嘿嘿,对别人只做早市和午市,对我就不一样了。”白叶呲着大白牙傻乐。<br />
这小子就是有独特的本事,将每一个他混迹过的地方,遇到的人都混成兄弟,死党。<br />
用他们东北话来说:老铁!<br />
所以对别人来说晚上不开门,对白叶来说不存在。<br />
甚至白叶电话打过去的时候,黄盏就已经让白叶尽管来,他现在就去补充食材。<br />
即便是不如早上刚刚打捞上来,也绝对挑着最新鲜的来。<br />
“那走吧,现在时间正合适。”<br />
“走!”<br />
四个人一辆车,停在了黄盏家的小店门口。<br />
“哦!哦哦!”没到店,爱德华已经激动了。<br />
在他们的国家,或许这种小店不能进。<br />
但是来中国有段日子了,爱德华深知,越是这样的小店,往往味道惊人的好。<br />
白叶进去打了个招呼,黄盏就出来了。<br />
黄父不在,钓鱼未归,就黄盏过来招待他们。<br />
和温静茹是老熟人了,笑着打了个招呼。<br />
虽然第一次见章独岚,却一点不陌生。<br />
“黄哥,你认识我师哥?”<br />
“哈哈。”黄盏笑道,“现在不认识你们几个人的,那得消息多闭塞啊。你小子是不是在故意笑话我?”<br />
“那不能!”<br />
“哈哈哈哈。”<br />
黄盏又看向了唯一的老外,爱德华。<br />
“还有国际友人?”<br />
“嗯,这一次出国带回来的纪念品。”<br />
“喂,白。我是听得懂中文的。”爱德华耸耸肩说道,“你好,我是爱德华。”<br />
“你好。”<br />
“黄哥,必须拿出来最好的手艺,震震他!”<br />
“行,等着吧!”<br />
现在天黑的时间还可以,屋里会暗一些,外面并不冷,大家干脆就将桌子从屋里搬出来,坐在外面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br />
说看风景也不是假话,就在黄盏家的小店不远处,就是一条河流。<br />
夕阳西下的时候,将河流之上照的波光潋滟,确实很美。<br />
江南小镇,美景如画,即便是一条普通的街边水旁,也一样的美好。<br />
至少温静茹和章独岚都能感觉到。<br />
至于爱德华能不能感觉到,那就不知道了。<br />
白叶则是进到后厨帮忙。<br />
黄盏知道白叶他们来,紧急去进了一些食材,“要吃什么?”<br />
“海鲜面,可想这一口的。”<br />
黄盏乐了,“你又不是不会做。”<br />
“不一样不一样。”白叶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食材的味道,还是有所区别的。”<br />
走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世面越广,这种感觉就越是明显。<br />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食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br />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地方,味道也会有差别。<br />
或大或小而已。<br />
所以即便是白叶在黄盏家的小店实习过,也确实会做,依然很少做。<br />
就是因为这细微的差别。<br />
白叶一边和黄盏聊着,一边给黄盏打下手,顺手利用现有的食材做了几道小菜。<br />
两人虽然已经好几年没见了,但是白叶逢年过节的,遇到什么好吃的,家里的大米之类成熟了,都会给黄盏父子快递一份。<br />
之前的桃子,黄家父子可是赞不绝口。<br />
白家的大米,黄盏父子甚至专门做了好几道大菜来配。<br />
两人偶尔也会打个电话,所以即便是好几年都没见到了,也丝毫没有生疏感。<br />
白叶手脚麻利的做了几道小菜,煎炒烹炸的都有,端了出去让大家先吃着。<br />
很快,黄盏这边的面也好了,“三鲜面来喽!小心烫!”<br />
第2369章 兄弟们,想不想我<br />
爱德华以前很少吃小鱼小虾。<br />
不擅长。不会吐刺。也觉得麻烦。<br />
不过今天白叶在,特意给他那一碗提前收拾了一下,都是可以直接吃下去的食材。<br />
爱德华吃了两口显然也发现了这个区别,露出了一个笑容。<br />
来到中国之后,其实爱德华就已经开始试着接触中国管用的一些食材了。<br />
国外吃的都是大鱼大虾,但是在国内,小鱼小虾很常见。<br />
跟价格无关,和味道有关。<br />
很多小鱼小虾才更鲜美。<br />
吃面先喝汤,这一口下去鲜美异常。<br />
爱德华闭上眼睛露出了深深陶醉的表情,“中国的面真的是太好吃了。我爱小麦!”<br />
“这是米做的……”白叶在旁边提醒。<br />
“米?”爱德华指指那被岁月浸染上颜色的菜单,“我不光会说中国话,我还认识中国字,还不少。”<br />
“那你很优秀啊。”白叶笑道,“不过虽然写着面,但实际上是用大米磨成粉制成的面,当然也可以叫做面了。”<br />
爱德华cpu快速运转,总算是明白白叶的意思。<br />
“中国话可真有意思。”<br />
“这点简直连皮毛都算不上,要不要我给你出点考题?”<br />
黄家的三鲜面一如既往的鲜美,白叶呼噜噜地就吃下了小半碗才开口说道。<br />
“什么?中国话还有考题?来两句听听!”爱德华不服。<br />
一看爱德华不服,白叶瞬间就拿起了手机,飞快地搜出了几道中国话听力等级考试题目。<br />
当然,这都是网友整活儿。<br />
其难度,除了国人和中国通们,基本上都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