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项籍不解其意,“你居然将那些整日弯腰屈膝的仆从都编入了冲锋队?”<br />
难道就不怕他们听不懂鼓声,扰乱阵型?<br />
“你太小看他们了,他们固然不善战,但是会学会听,亦可为这场战役作出贡献。”韩信说完,盯着这四周与他作战的楚军们。<br />
“这些士兵应当都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吧?”韩信问他。<br />
项籍:“废话,我们项氏一族……”<br />
然而韩信接着便道,“我的意思是,他们都是你最为熟悉的至亲之人,而不是其他旁系子弟。就比如说,刚才那几人虽有力度,但近身搏斗的技巧还很生涩。项伯并不擅长指挥,可你却将他放在后方帮忙传令。看来,现在的你还是没能改掉任人唯亲的毛病……”<br />
“闭嘴!”<br />
项籍恼羞成怒,提起木剑便要刺向韩信咽喉!韩信身形一闪,先避其锋芒,再以盾牌斜挡。<br />
“梆”地一声。<br />
虽只是木剑,但项籍却用出了刀斧劈砍的架势,见被挡住,他目光一凌,陡然变招,贴着盾牌下方扫去,意在刺向膝盖!<br />
韩信拧眉后撤,项籍却得势不饶人,欺身转刺他的双目!<br />
韩信旋身闪避,木剑贴着他的面额而过,带起的劲风扬乱了他额前的碎发。为了避开这招,他倒退数丈,落在了军旗的正前方。<br />
这一系列的交手仅发生在瞬息之间。<br />
韩信眉心紧蹙,这项籍还真是脾气差到一点就着。但是他招招袭击要害,极善先发制敌之术,再加上天生神力,实力不同凡响,常人不慎挨上一招,便会丧失行动能力。<br />
不能和他硬碰硬。<br />
“躲得倒快。”项籍冷哼一声。<br />
对方就像个滑不溜秋的泥鳅,让他难以快速制衡。<br />
“韩信,一味的躲避可非男儿本色,尔可敢与我正面一战?”<br />
韩信:“战场博弈并非只靠主将之勇。容我提醒你一句,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br />
“籍,勿要与他纠缠,速速夺旗方为上策!”一名项氏族人发觉他们还在对抗,连忙喊道。<br />
项籍当然没有忘记夺旗才是唯一的取胜之法。只不过刚才韩信横加阻拦,两人这才过了几招。<br />
必须得速战速决!<br />
项籍没有再废话,猛地向前冲去,目标直指军旗!见韩信还敢挡在前方,他冷哼一声,提剑便砍。<br />
“砰——!”<br />
韩信凭借木盾挡住,项籍招数变得快,当即持剑蛮力下压盾牌。相交瞬息,韩信手臂青筋骤起,他屈腿抵抗,项籍举剑再刺!<br />
“咔嚓”一声,木剑终于承受不住此等压力,当场碎成了两截!韩信踉跄几步,项羽则皱眉抖落身上的木屑,弃残剑,举盾而撞!<br />
朝他袭来的项籍宛如一个不可撼动的巨石,韩信被撞得身形不受控制,倒飞出去时不慎带倒了军旗!<br />
项籍迅速欺近,欲夺军旗,韩信虎口仍隐隐作疼,但还是迅速起身,举盾。项籍眼色不耐,干脆抓住盾牌边缘,将他整个人掼向地面!<br />
韩信被带着盾牌抓起时,暗道不妙,只得赶忙松手,在空中拧身翻转。然而他刚调整身形落地,便遭项籍盾牌横扫,恰好撞中了他的膝盖!<br />
高台上观战的熙和当即站起身,眉心紧锁。<br />
蒙毅就在他身侧,问道,“太子,可需要属下命人干涉?”<br />
熙和犹豫片刻,还是坐了回去,“……不必。”<br />
脆弱之地被袭,韩信单膝跪地,欲拔出腰间木剑,然而眼前一黑,抬头一看,项籍竟已持盾牌砸向他的头顶!<br />
韩信瞳孔骤缩,木剑当即架在额前。<br />
可是那碰撞却并未产生,韩信疑惑抬头,发现那盾牌在距离他额头一寸的地方堪堪停下。<br />
“哼,你斗不过我。”项籍成功吓唬住了人,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br />
兵仙也不过如此。<br />
“是么。”韩信叹息一声,“若只论单打独斗,我不及你。可是,这场战斗的胜者却并不是你。”<br />
“你说什么?”项籍顾不得得意,匆忙回头一看。<br />
原来,早在他与韩信打斗之际,秦军便攻上了他们营地的高台,夺走了军旗!<br />
……他败了?!<br />
骄傲的项籍被迫接受这个冰冷的事实。<br />
可恶,明明就只差一点了!<br />
他极度不甘,双眸死死瞪向韩信,但是此举并不对对方构成多少伤害。<br />
裁判命人敲鼓,宣示着此次比斗的结束。<br />
胜负已分,交战的秦军与楚军纷纷停了下来。秦之锐士见项羽持盾还横在主将脑袋上,不由得冒出了一丝冷汗。<br />
不远处,十几位锐士也注意到了韩信这边的情况。他们想上前帮韩信,却又害怕刺激到项籍,反倒弄巧成拙,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办。<br />
韩信虽然半跪在地,但此时右手已经悄悄地抓住了地上的盾牌。<br />
然而,片刻的寂静后,项籍将盾牌从他脑袋上彻底移开,然后朝他伸手。<br />
“韩信……你确实配做我的对手。这次是你用人得当,夺旗在先,我认。只要你的主子履行诺言,我也不是输不起。”<br />
韩信犹豫片刻,还是借他之力起身。<br />
“你放心。公主与陛下都言出有信。只要你们项氏一族不以秦为敌,一切会有转机。”<br />
阴嫚见他们打完之后握手言和,有些不大理解:“生死之争,居然还打出感情来了?”<br />
“将领之间虽立场不同,但战场交锋,亦可惺惺相惜,这并不稀奇。”李信回她。<br />
高台之上,赢政见仍站在那里观望的熙和,说道:“朕瞧着韩信起身后尚能走动,恐怕伤得不重。”<br />
“战场对敌,受伤在所难免,儿臣并未忧心。”熙和收回眼。<br />
嬴政可不信。<br />
方才也不知道是谁发现韩信不敌后,吓得站起身来,眼神不移地盯着看。<br />
不过,这次交战倒真是让他感到意外。<br />
韩信和项籍都还太年轻,战场博弈所用的都是些常见的阵法,看着没什么稀奇的。可是双方调兵遣将之速度和士兵的应对情况却是大为不同。<br />
将军于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时,惟靠鼓声和旗语。<br />
他们在高台之上看得尤为清晰。<br />
项籍固然天生神力,不可小觑,但韩信的表现则更被他们看在眼中。其调兵遣将,总是要比敌方要先一步,这并非全然靠预判敌方所用的阵法,而是士兵间配合有序。<br />
这个孩子似乎能快速辨别,并且利用士兵的优势,将他们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哪怕是未经训练的仆从,在战场上也能有用武之地。<br />
不愧是天生的统帅,当之无愧的兵仙。<br />
朕真是收获了一块璞玉啊。<br />
灵渠已修了大半,嬴政对于日后的开疆拓土计划更有想法了。<br />
“传朕之令,将项氏一族先带回去,择日再议。”<br />
第126章 “贵客登门,熙和有失远迎。”<br />
三日后。<br />
“籍儿, 此事怪我,是我指挥调度不力,没能拦住他们。”哪怕过去数日,项梁仍是不免自责。<br />
项籍却是摇了摇头, “命令和计策是我们一起商讨下的, 输赢成败, 岂是一人之责?错不在叔父。”<br />
若真要一一追究下来, 得怪他与韩信纠缠过久, 未能把握时机。<br />
“这都好几天过去了,那个暴君该不会是把我们给忘了吧?”项伯不免发了个牢骚。<br />
要杀要剐, 总得有个声响吧?<br />
这也是众人夜难以寐, 最为烦躁的一点。因为他们不知道悬在头顶上的大刀何时落下。<br />
项籍心想, 若只有死路一条,那么宣判项氏一族失败的那天,他拼死也会砸断韩信的脖颈,拉他一起陪葬!<br />
他已手下留情,若是秦人敢出尔反尔, 那么纵然是死,他也会抗争到底!<br />
就在他们讨论之际,秦军那边突然传来动静,许多士兵拥着一位侍从而来。<br />
“项氏一族, 项籍, 项梁听令。”这位侍从是来替宫中传旨的。<br />
项籍皱眉, 但还是按照他们的规矩,跪地听旨。<br />
“……项氏一族, 迁咸阳而永居。项籍、项梁,明日便随军北上御匈奴, 修长城,服役五十载,方可重获自由身。”侍从读完始皇陛下诏书,示意项籍接旨。<br />
这始皇帝果然是不放心项氏一族,要把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管控。<br />
服役五十载……籍儿现在年纪小,恐怕还能熬到中年获得自由,而他恐怕这一生都要被困在北地,再也无法返回故土。<br />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他们所能预料到的最好的结果了。<br />
项梁强颜欢笑,“项梁叩谢陛下恩典。”<br />
若是能保住项氏一族,他就算为奴为婢百年都是值得的。更何况籍儿天赋出众,若军中作战表现出众,始皇帝难免会动恻隐之心,为了招安,赐籍儿一官半职。<br />
项籍见状,双手呈接过这道诏书,“项籍听令。”<br />
—
难道就不怕他们听不懂鼓声,扰乱阵型?<br />
“你太小看他们了,他们固然不善战,但是会学会听,亦可为这场战役作出贡献。”韩信说完,盯着这四周与他作战的楚军们。<br />
“这些士兵应当都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吧?”韩信问他。<br />
项籍:“废话,我们项氏一族……”<br />
然而韩信接着便道,“我的意思是,他们都是你最为熟悉的至亲之人,而不是其他旁系子弟。就比如说,刚才那几人虽有力度,但近身搏斗的技巧还很生涩。项伯并不擅长指挥,可你却将他放在后方帮忙传令。看来,现在的你还是没能改掉任人唯亲的毛病……”<br />
“闭嘴!”<br />
项籍恼羞成怒,提起木剑便要刺向韩信咽喉!韩信身形一闪,先避其锋芒,再以盾牌斜挡。<br />
“梆”地一声。<br />
虽只是木剑,但项籍却用出了刀斧劈砍的架势,见被挡住,他目光一凌,陡然变招,贴着盾牌下方扫去,意在刺向膝盖!<br />
韩信拧眉后撤,项籍却得势不饶人,欺身转刺他的双目!<br />
韩信旋身闪避,木剑贴着他的面额而过,带起的劲风扬乱了他额前的碎发。为了避开这招,他倒退数丈,落在了军旗的正前方。<br />
这一系列的交手仅发生在瞬息之间。<br />
韩信眉心紧蹙,这项籍还真是脾气差到一点就着。但是他招招袭击要害,极善先发制敌之术,再加上天生神力,实力不同凡响,常人不慎挨上一招,便会丧失行动能力。<br />
不能和他硬碰硬。<br />
“躲得倒快。”项籍冷哼一声。<br />
对方就像个滑不溜秋的泥鳅,让他难以快速制衡。<br />
“韩信,一味的躲避可非男儿本色,尔可敢与我正面一战?”<br />
韩信:“战场博弈并非只靠主将之勇。容我提醒你一句,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br />
“籍,勿要与他纠缠,速速夺旗方为上策!”一名项氏族人发觉他们还在对抗,连忙喊道。<br />
项籍当然没有忘记夺旗才是唯一的取胜之法。只不过刚才韩信横加阻拦,两人这才过了几招。<br />
必须得速战速决!<br />
项籍没有再废话,猛地向前冲去,目标直指军旗!见韩信还敢挡在前方,他冷哼一声,提剑便砍。<br />
“砰——!”<br />
韩信凭借木盾挡住,项籍招数变得快,当即持剑蛮力下压盾牌。相交瞬息,韩信手臂青筋骤起,他屈腿抵抗,项籍举剑再刺!<br />
“咔嚓”一声,木剑终于承受不住此等压力,当场碎成了两截!韩信踉跄几步,项羽则皱眉抖落身上的木屑,弃残剑,举盾而撞!<br />
朝他袭来的项籍宛如一个不可撼动的巨石,韩信被撞得身形不受控制,倒飞出去时不慎带倒了军旗!<br />
项籍迅速欺近,欲夺军旗,韩信虎口仍隐隐作疼,但还是迅速起身,举盾。项籍眼色不耐,干脆抓住盾牌边缘,将他整个人掼向地面!<br />
韩信被带着盾牌抓起时,暗道不妙,只得赶忙松手,在空中拧身翻转。然而他刚调整身形落地,便遭项籍盾牌横扫,恰好撞中了他的膝盖!<br />
高台上观战的熙和当即站起身,眉心紧锁。<br />
蒙毅就在他身侧,问道,“太子,可需要属下命人干涉?”<br />
熙和犹豫片刻,还是坐了回去,“……不必。”<br />
脆弱之地被袭,韩信单膝跪地,欲拔出腰间木剑,然而眼前一黑,抬头一看,项籍竟已持盾牌砸向他的头顶!<br />
韩信瞳孔骤缩,木剑当即架在额前。<br />
可是那碰撞却并未产生,韩信疑惑抬头,发现那盾牌在距离他额头一寸的地方堪堪停下。<br />
“哼,你斗不过我。”项籍成功吓唬住了人,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br />
兵仙也不过如此。<br />
“是么。”韩信叹息一声,“若只论单打独斗,我不及你。可是,这场战斗的胜者却并不是你。”<br />
“你说什么?”项籍顾不得得意,匆忙回头一看。<br />
原来,早在他与韩信打斗之际,秦军便攻上了他们营地的高台,夺走了军旗!<br />
……他败了?!<br />
骄傲的项籍被迫接受这个冰冷的事实。<br />
可恶,明明就只差一点了!<br />
他极度不甘,双眸死死瞪向韩信,但是此举并不对对方构成多少伤害。<br />
裁判命人敲鼓,宣示着此次比斗的结束。<br />
胜负已分,交战的秦军与楚军纷纷停了下来。秦之锐士见项羽持盾还横在主将脑袋上,不由得冒出了一丝冷汗。<br />
不远处,十几位锐士也注意到了韩信这边的情况。他们想上前帮韩信,却又害怕刺激到项籍,反倒弄巧成拙,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办。<br />
韩信虽然半跪在地,但此时右手已经悄悄地抓住了地上的盾牌。<br />
然而,片刻的寂静后,项籍将盾牌从他脑袋上彻底移开,然后朝他伸手。<br />
“韩信……你确实配做我的对手。这次是你用人得当,夺旗在先,我认。只要你的主子履行诺言,我也不是输不起。”<br />
韩信犹豫片刻,还是借他之力起身。<br />
“你放心。公主与陛下都言出有信。只要你们项氏一族不以秦为敌,一切会有转机。”<br />
阴嫚见他们打完之后握手言和,有些不大理解:“生死之争,居然还打出感情来了?”<br />
“将领之间虽立场不同,但战场交锋,亦可惺惺相惜,这并不稀奇。”李信回她。<br />
高台之上,赢政见仍站在那里观望的熙和,说道:“朕瞧着韩信起身后尚能走动,恐怕伤得不重。”<br />
“战场对敌,受伤在所难免,儿臣并未忧心。”熙和收回眼。<br />
嬴政可不信。<br />
方才也不知道是谁发现韩信不敌后,吓得站起身来,眼神不移地盯着看。<br />
不过,这次交战倒真是让他感到意外。<br />
韩信和项籍都还太年轻,战场博弈所用的都是些常见的阵法,看着没什么稀奇的。可是双方调兵遣将之速度和士兵的应对情况却是大为不同。<br />
将军于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时,惟靠鼓声和旗语。<br />
他们在高台之上看得尤为清晰。<br />
项籍固然天生神力,不可小觑,但韩信的表现则更被他们看在眼中。其调兵遣将,总是要比敌方要先一步,这并非全然靠预判敌方所用的阵法,而是士兵间配合有序。<br />
这个孩子似乎能快速辨别,并且利用士兵的优势,将他们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哪怕是未经训练的仆从,在战场上也能有用武之地。<br />
不愧是天生的统帅,当之无愧的兵仙。<br />
朕真是收获了一块璞玉啊。<br />
灵渠已修了大半,嬴政对于日后的开疆拓土计划更有想法了。<br />
“传朕之令,将项氏一族先带回去,择日再议。”<br />
第126章 “贵客登门,熙和有失远迎。”<br />
三日后。<br />
“籍儿, 此事怪我,是我指挥调度不力,没能拦住他们。”哪怕过去数日,项梁仍是不免自责。<br />
项籍却是摇了摇头, “命令和计策是我们一起商讨下的, 输赢成败, 岂是一人之责?错不在叔父。”<br />
若真要一一追究下来, 得怪他与韩信纠缠过久, 未能把握时机。<br />
“这都好几天过去了,那个暴君该不会是把我们给忘了吧?”项伯不免发了个牢骚。<br />
要杀要剐, 总得有个声响吧?<br />
这也是众人夜难以寐, 最为烦躁的一点。因为他们不知道悬在头顶上的大刀何时落下。<br />
项籍心想, 若只有死路一条,那么宣判项氏一族失败的那天,他拼死也会砸断韩信的脖颈,拉他一起陪葬!<br />
他已手下留情,若是秦人敢出尔反尔, 那么纵然是死,他也会抗争到底!<br />
就在他们讨论之际,秦军那边突然传来动静,许多士兵拥着一位侍从而来。<br />
“项氏一族, 项籍, 项梁听令。”这位侍从是来替宫中传旨的。<br />
项籍皱眉, 但还是按照他们的规矩,跪地听旨。<br />
“……项氏一族, 迁咸阳而永居。项籍、项梁,明日便随军北上御匈奴, 修长城,服役五十载,方可重获自由身。”侍从读完始皇陛下诏书,示意项籍接旨。<br />
这始皇帝果然是不放心项氏一族,要把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管控。<br />
服役五十载……籍儿现在年纪小,恐怕还能熬到中年获得自由,而他恐怕这一生都要被困在北地,再也无法返回故土。<br />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他们所能预料到的最好的结果了。<br />
项梁强颜欢笑,“项梁叩谢陛下恩典。”<br />
若是能保住项氏一族,他就算为奴为婢百年都是值得的。更何况籍儿天赋出众,若军中作战表现出众,始皇帝难免会动恻隐之心,为了招安,赐籍儿一官半职。<br />
项籍见状,双手呈接过这道诏书,“项籍听令。”<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