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当他被世家子折辱抢了画,踩伤了手,是她派人将他送到了医馆,告诉他谋定而后发,无实力只是愚者的自命不凡。<br />
今日的折辱,皆会化成来日的阶梯。<br />
他记住了她的话,她是他的一言之师。<br />
如今他也成了一方父母官,围观本分,为民请命。<br />
两人竟然还能在江都相遇,真是缘分。<br />
冬葵看着宋执书目不转睛,转过头去忍了忍笑意,这位宋大人每次见了姜娘子真是有够扭捏的。<br />
犹如比起娇滴滴的小娘子。<br />
什么酒好喝,她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br />
姜秋姝倒是没在给他倒酒,只是郑重得给他道了谢。宋执书连连推辞,这本就是他该做的。<br />
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宋执书有些惊恐,此举倒像是在告别。<br />
“如今仇已报,姜娘子有何打算。”宋执书试探道。<br />
姜秋姝笑道:“江都风景好,两年来多忙事儿,还未闲下来好好看看风景。”<br />
她心愿已了,再也没有待在江都的理由,只是没有与宋执书说的必要。<br />
“阿婆近日身体不好,也常常念叨着你,拜托姜娘子若是有空闲,便去陪陪她。”宋执书提起宋太夫人,眼眶湿润。<br />
姜秋姝点头,在江都两年,宋太夫人对她也是极好的。<br />
窗外鸽子咕咕声响起,姜秋姝打开窗,自鸽脚的信桶,取出了纸条。<br />
她想应该差不多了,时间也快要成熟了。她触摸着牡丹茂密的枝叶,总不能一直躲着藏着。<br />
该去洛阳了。<br />
隔日,她采了些花,又做了些点心,去了知县府,宋老夫人缠绵病榻听闻她来了,连忙叫嬷嬷伺候她起身。<br />
姜秋姝被请到了内室,药味儿浓厚,比起她前几日来时,还重了些。<br />
宋太夫人靠在软枕上,朝她招手,姜秋姝走了过去,拉住了太夫人的手。然后将花递给了嬷嬷,让她寻个花瓶插起来。<br />
“好些时日未来了,阿满怕是快将老太婆给忘了。”宋太夫人笑道。<br />
姜秋姝在江都化名姜满,她晓得洛阳城里的人在寻她,他虽然寻不到,可也需得谨慎些。<br />
“阿婆,我可是日日都记挂着您,这不今日便来看您了。”宋太夫人待她极好,让她觉得身侧也有了亲人的感觉。<br />
姜秋姝将盒子打开,“这是我做的桂花糕,阿婆尝尝。”<br />
宋太夫人拿起来咬了口,软糯香甜,适合她这般年岁的。<br />
可惜刚用了膳,嬷嬷在旁边提醒道,不可多用,免得积食。<br />
宋太夫人指了指匣子,便有个老嬷嬷将东西拿来了,她打开,里面是一套衣服。<br />
“好好的小娘子也该爱美些,瞧瞧你整日栽花松土,也不晓得好好打扮自己,这是我闲暇时做的。”宋太夫人将衣服在姜秋姝身上比了比。<br />
姜秋姝抓住了她的手,上面干枯满是皱纹,就犹如皮包骨般的模样。<br />
她看着这件衣裳,心发软,宋太夫人是她这么多年,除开亲眷待她最好之人。<br />
初识时,到过府中拜访过她,后面便时常请她到府中用饭,即便她只是个种花的商女,宋太夫人未曾有过嫌弃,常常帮扶她,依着知县祖母的身份,替她赶走了不少的地痞流氓。<br />
“阿婆,您好好休息,不必为我劳神的。”<br />
宋太夫人兴致勃勃的叫嬷嬷陪着姜秋姝到内室去换下这件衣服。<br />
等她穿好,走出来时,宋太夫人笑着,“人美,连衣服都衬的好看了。”<br />
姜秋姝也跟着笑了起来。<br />
药好了,姜秋姝端着碗,小心地给宋太夫人喂着药,宋太夫人看她贴心的模样感叹道:“谁家娶了你,是他的福气。”<br />
“不瞒阿婆,我曾嫁过,只是过的不好。”姜秋姝认真道。<br />
宋太夫人对她的好意,她知晓,也隐约晓得了她的心思。<br />
宋太夫人只是心疼的看着她,“是那人不懂得珍惜,阿满这么好一小娘子受苦了。”<br />
姜秋姝眼眶发润,望着宋太夫人的眼神,有些哽咽。<br />
“我家大郎,双亲皆亡,是我护着他长大的。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他日后若是能娶的你这般温善的小娘子,便是他的福气。”<br />
宋太夫人自宋执书第一次将姜秋姝带回来,便晓得她的孙儿有了心思。<br />
这小娘子长得美,一双眸子又满是韧劲儿,她瞧着也是欢喜的。<br />
尤其是相处下来,晓得她是个好的,也可人儿的很,可惜待她孙儿无旁的意思。<br />
姜秋姝继续喂着宋太夫人喝药,并不晓得如何搭话。<br />
她对婚嫁之事,已经没了任何的期待。<br />
宋太夫人喝了药睡下了,她便起身告辞。<br />
嬷嬷送姜秋姝出去时道:“姜娘子该多来,太夫人瞧见您,精神儿都好了很多。”<br />
姜秋姝却面色染了愁绪,“嬷嬷你老实告诉我,太夫人身体到底如何了?”<br />
嬷嬷叹了口气,也有了些哭腔,“太夫人年岁已高,好些猛药都不敢用。”<br />
姜秋姝心也跟着揪了起来。<br />
余下的时日里,她时常来府中陪着太夫人,也算她离开江都做的最后一件事。<br />
一列人马往扬州的方向而来,李明澈看着前面扬鞭的裴珉有些讶异,天后派人巡查河道,此事本用不上裴珉。<br />
可偏偏他主动请旨,此事可不算什么轻松的活计。<br />
扬州一带,水患频发,稍有差池,可引得民声载怨,若行事得当当利国利民,有利于威望。<br />
可在李明澈看来,裴珉倒不是为了那虚妄的名声来的。<br />
裴五夫人祖籍便是在扬州,已经两年了,他还没有死心!<br />
一行人刚到扬州,便上了船行水路,船夫是个好客的,见他们是外地来的,说起扬州城里的趣事来。<br />
尤其是近日,为了一盆花,徐家覆灭的事传的沸沸扬扬。<br />
“那牡丹可是天赐之物,”船夫撑着杆儿,“能够惩恶扬善,也是牡丹仙显灵,扳倒了徐家恶徒。还受了冤屈的百姓一个公道。”<br />
李明澈在洛阳也曾听闻过,扬州属下县城培育出一株罕见牡丹,不少文人雅士皆传赞牡丹的神韵。<br />
只是这惩恶扬善,牡丹仙,未免过了些,太玄乎了!<br />
李明澈倒是好奇了起来,又听闻这培养牡丹的人倒是低调的很,皆晓得牡丹却极少传颂此人。<br />
裴珉听着,摸索着腰间的香囊,牡丹二字叫他分出了些神,世间喜爱牡丹之人便有个她。<br />
她的那盆洛阳红,被她照顾的极好,他每每都能瞧见,只是从没有问过她,为何那般喜欢。<br />
船随水而下,裴珉看着此地的钟灵毓秀,这是她的故乡,人杰水灵。<br />
~~<br />
姜秋姝在算着账目,又叫冬葵做出了减价的招牌,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一下子如意花坊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br />
极多的人皆是在问她牡丹花的事。<br />
她只说未到花期,暂且不端出来赏鉴,他们皆失望,可还是瞧起了其他的花。<br />
“姜娘子?”姜秋姝抬头,王郎主大步而来,解决了徐家,他可谓春风满面。<br />
“姜娘子说赠我的牡丹,何时兑现啊!”<br />
姜秋姝合上账册,看着王郎主的来者不善,耐心回道:“郎主未免太急了些,本是培育好了再给您的,如今尚未到花期,您稍等。”<br />
“也不必培育了,我王家的花匠皆是巧手。”王郎主如此道。<br />
如今这一盆牡丹在大周境内皆有了盛名,其价值不言而喻,早不到手,他不安心。<br />
不少他地的世家,皆打起了此花的主意,迟早这个小小的商女护不住的。<br />
他亦怕被旁的他惹不起的世家所夺。<br />
“王郎主稍安,此花是我培育,无人比我更了解,若是真的换了旁的花匠,若花毁了,谁又付得起责任?”姜秋姝反问道。<br />
王郎主也是有过担忧的,牡丹毁在他手,必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br />
可眼瞧着要入他手,若是被旁人所夺,他也不甘心啊!<br />
他想,先拿到手,早早脱手,便与他无关了!<br />
“姜娘子其他少管,还是尽早将花给我,”王郎主道,“姜娘子是要反悔吗?”<br />
王家如今算称霸一方,自然不怕个小小商女,只是江都谁不晓得如意花坊的主人与本县知县交往密切。<br />
可望郎主转念一想,宋知县应当不会娶个商女,自降身份吧!<br />
“我是说过给,但目前并未培育好。”姜秋姝亦不让步。<br />
王郎主朝奴仆暗示了番,像是要抢的模样,剑拔弩张间,忽然响起了道声音。<br />
“王郎主未免放肆了些!”听到了这声音,姜秋姝连忙转头,看见宋太夫人杵着拐杖过来,她连忙去搀扶。<br />
王郎主认得宋太夫人,本地知县的祖母也,是得给上几分薄面的。<br />
“此话既是阿满的,王郎主就该听阿满的。如今咄咄逼人,持强凌弱还有没有王法!”宋太夫人看着王郎主,不紧不慢道。
今日的折辱,皆会化成来日的阶梯。<br />
他记住了她的话,她是他的一言之师。<br />
如今他也成了一方父母官,围观本分,为民请命。<br />
两人竟然还能在江都相遇,真是缘分。<br />
冬葵看着宋执书目不转睛,转过头去忍了忍笑意,这位宋大人每次见了姜娘子真是有够扭捏的。<br />
犹如比起娇滴滴的小娘子。<br />
什么酒好喝,她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br />
姜秋姝倒是没在给他倒酒,只是郑重得给他道了谢。宋执书连连推辞,这本就是他该做的。<br />
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宋执书有些惊恐,此举倒像是在告别。<br />
“如今仇已报,姜娘子有何打算。”宋执书试探道。<br />
姜秋姝笑道:“江都风景好,两年来多忙事儿,还未闲下来好好看看风景。”<br />
她心愿已了,再也没有待在江都的理由,只是没有与宋执书说的必要。<br />
“阿婆近日身体不好,也常常念叨着你,拜托姜娘子若是有空闲,便去陪陪她。”宋执书提起宋太夫人,眼眶湿润。<br />
姜秋姝点头,在江都两年,宋太夫人对她也是极好的。<br />
窗外鸽子咕咕声响起,姜秋姝打开窗,自鸽脚的信桶,取出了纸条。<br />
她想应该差不多了,时间也快要成熟了。她触摸着牡丹茂密的枝叶,总不能一直躲着藏着。<br />
该去洛阳了。<br />
隔日,她采了些花,又做了些点心,去了知县府,宋老夫人缠绵病榻听闻她来了,连忙叫嬷嬷伺候她起身。<br />
姜秋姝被请到了内室,药味儿浓厚,比起她前几日来时,还重了些。<br />
宋太夫人靠在软枕上,朝她招手,姜秋姝走了过去,拉住了太夫人的手。然后将花递给了嬷嬷,让她寻个花瓶插起来。<br />
“好些时日未来了,阿满怕是快将老太婆给忘了。”宋太夫人笑道。<br />
姜秋姝在江都化名姜满,她晓得洛阳城里的人在寻她,他虽然寻不到,可也需得谨慎些。<br />
“阿婆,我可是日日都记挂着您,这不今日便来看您了。”宋太夫人待她极好,让她觉得身侧也有了亲人的感觉。<br />
姜秋姝将盒子打开,“这是我做的桂花糕,阿婆尝尝。”<br />
宋太夫人拿起来咬了口,软糯香甜,适合她这般年岁的。<br />
可惜刚用了膳,嬷嬷在旁边提醒道,不可多用,免得积食。<br />
宋太夫人指了指匣子,便有个老嬷嬷将东西拿来了,她打开,里面是一套衣服。<br />
“好好的小娘子也该爱美些,瞧瞧你整日栽花松土,也不晓得好好打扮自己,这是我闲暇时做的。”宋太夫人将衣服在姜秋姝身上比了比。<br />
姜秋姝抓住了她的手,上面干枯满是皱纹,就犹如皮包骨般的模样。<br />
她看着这件衣裳,心发软,宋太夫人是她这么多年,除开亲眷待她最好之人。<br />
初识时,到过府中拜访过她,后面便时常请她到府中用饭,即便她只是个种花的商女,宋太夫人未曾有过嫌弃,常常帮扶她,依着知县祖母的身份,替她赶走了不少的地痞流氓。<br />
“阿婆,您好好休息,不必为我劳神的。”<br />
宋太夫人兴致勃勃的叫嬷嬷陪着姜秋姝到内室去换下这件衣服。<br />
等她穿好,走出来时,宋太夫人笑着,“人美,连衣服都衬的好看了。”<br />
姜秋姝也跟着笑了起来。<br />
药好了,姜秋姝端着碗,小心地给宋太夫人喂着药,宋太夫人看她贴心的模样感叹道:“谁家娶了你,是他的福气。”<br />
“不瞒阿婆,我曾嫁过,只是过的不好。”姜秋姝认真道。<br />
宋太夫人对她的好意,她知晓,也隐约晓得了她的心思。<br />
宋太夫人只是心疼的看着她,“是那人不懂得珍惜,阿满这么好一小娘子受苦了。”<br />
姜秋姝眼眶发润,望着宋太夫人的眼神,有些哽咽。<br />
“我家大郎,双亲皆亡,是我护着他长大的。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他日后若是能娶的你这般温善的小娘子,便是他的福气。”<br />
宋太夫人自宋执书第一次将姜秋姝带回来,便晓得她的孙儿有了心思。<br />
这小娘子长得美,一双眸子又满是韧劲儿,她瞧着也是欢喜的。<br />
尤其是相处下来,晓得她是个好的,也可人儿的很,可惜待她孙儿无旁的意思。<br />
姜秋姝继续喂着宋太夫人喝药,并不晓得如何搭话。<br />
她对婚嫁之事,已经没了任何的期待。<br />
宋太夫人喝了药睡下了,她便起身告辞。<br />
嬷嬷送姜秋姝出去时道:“姜娘子该多来,太夫人瞧见您,精神儿都好了很多。”<br />
姜秋姝却面色染了愁绪,“嬷嬷你老实告诉我,太夫人身体到底如何了?”<br />
嬷嬷叹了口气,也有了些哭腔,“太夫人年岁已高,好些猛药都不敢用。”<br />
姜秋姝心也跟着揪了起来。<br />
余下的时日里,她时常来府中陪着太夫人,也算她离开江都做的最后一件事。<br />
一列人马往扬州的方向而来,李明澈看着前面扬鞭的裴珉有些讶异,天后派人巡查河道,此事本用不上裴珉。<br />
可偏偏他主动请旨,此事可不算什么轻松的活计。<br />
扬州一带,水患频发,稍有差池,可引得民声载怨,若行事得当当利国利民,有利于威望。<br />
可在李明澈看来,裴珉倒不是为了那虚妄的名声来的。<br />
裴五夫人祖籍便是在扬州,已经两年了,他还没有死心!<br />
一行人刚到扬州,便上了船行水路,船夫是个好客的,见他们是外地来的,说起扬州城里的趣事来。<br />
尤其是近日,为了一盆花,徐家覆灭的事传的沸沸扬扬。<br />
“那牡丹可是天赐之物,”船夫撑着杆儿,“能够惩恶扬善,也是牡丹仙显灵,扳倒了徐家恶徒。还受了冤屈的百姓一个公道。”<br />
李明澈在洛阳也曾听闻过,扬州属下县城培育出一株罕见牡丹,不少文人雅士皆传赞牡丹的神韵。<br />
只是这惩恶扬善,牡丹仙,未免过了些,太玄乎了!<br />
李明澈倒是好奇了起来,又听闻这培养牡丹的人倒是低调的很,皆晓得牡丹却极少传颂此人。<br />
裴珉听着,摸索着腰间的香囊,牡丹二字叫他分出了些神,世间喜爱牡丹之人便有个她。<br />
她的那盆洛阳红,被她照顾的极好,他每每都能瞧见,只是从没有问过她,为何那般喜欢。<br />
船随水而下,裴珉看着此地的钟灵毓秀,这是她的故乡,人杰水灵。<br />
~~<br />
姜秋姝在算着账目,又叫冬葵做出了减价的招牌,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一下子如意花坊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br />
极多的人皆是在问她牡丹花的事。<br />
她只说未到花期,暂且不端出来赏鉴,他们皆失望,可还是瞧起了其他的花。<br />
“姜娘子?”姜秋姝抬头,王郎主大步而来,解决了徐家,他可谓春风满面。<br />
“姜娘子说赠我的牡丹,何时兑现啊!”<br />
姜秋姝合上账册,看着王郎主的来者不善,耐心回道:“郎主未免太急了些,本是培育好了再给您的,如今尚未到花期,您稍等。”<br />
“也不必培育了,我王家的花匠皆是巧手。”王郎主如此道。<br />
如今这一盆牡丹在大周境内皆有了盛名,其价值不言而喻,早不到手,他不安心。<br />
不少他地的世家,皆打起了此花的主意,迟早这个小小的商女护不住的。<br />
他亦怕被旁的他惹不起的世家所夺。<br />
“王郎主稍安,此花是我培育,无人比我更了解,若是真的换了旁的花匠,若花毁了,谁又付得起责任?”姜秋姝反问道。<br />
王郎主也是有过担忧的,牡丹毁在他手,必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br />
可眼瞧着要入他手,若是被旁人所夺,他也不甘心啊!<br />
他想,先拿到手,早早脱手,便与他无关了!<br />
“姜娘子其他少管,还是尽早将花给我,”王郎主道,“姜娘子是要反悔吗?”<br />
王家如今算称霸一方,自然不怕个小小商女,只是江都谁不晓得如意花坊的主人与本县知县交往密切。<br />
可望郎主转念一想,宋知县应当不会娶个商女,自降身份吧!<br />
“我是说过给,但目前并未培育好。”姜秋姝亦不让步。<br />
王郎主朝奴仆暗示了番,像是要抢的模样,剑拔弩张间,忽然响起了道声音。<br />
“王郎主未免放肆了些!”听到了这声音,姜秋姝连忙转头,看见宋太夫人杵着拐杖过来,她连忙去搀扶。<br />
王郎主认得宋太夫人,本地知县的祖母也,是得给上几分薄面的。<br />
“此话既是阿满的,王郎主就该听阿满的。如今咄咄逼人,持强凌弱还有没有王法!”宋太夫人看着王郎主,不紧不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