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沫虽然平日里稳重有加,可到底还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少女,这事情又关乎钱财,是以她脸上的笑容却是藏也藏不住。<br />
于是在她的努力之下,不消一会儿,整个偏殿的宫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br />
而谢微凉原本在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便寻了个凉亭继续用自己顺手去小厨房里拿来的花生油去鼓捣自己的“卸妆油”大业了。<br />
再一抬眼,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排站得整整齐齐的宫人们——他们都是在打扫完偏殿之后纷纷过来谢恩的。<br />
看到眼前这副场景,谢微凉抬起了头,手里面还拿着滤网,看着下面一众人的目光当中充满了疑惑。<br />
还是竹沫见状上前一步,走到她身旁,俯身,轻声在她耳边说些什么,谢微凉才点了点头。<br />
紧接着,竹沫下去之后,谢微凉便又低头,听着竹沫在下面和其他人解释。<br />
也不知道竹沫用了什么方法,紧接着,其他人便离开了。<br />
“娘娘?”<br />
目送着宫人们离开之后,竹沫这才走了回来,看到的便是谢微凉对着眼前碗里的花生油,一脸忧愁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道。<br />
也正是这一声提醒,才让谢微凉反应过来这里还有一个人,忙不迭抬起头来,看到的便是竹沫疑惑的眼神。<br />
“还有事吗?”竹沫放下了手中的滤网。<br />
而竹沫先是见到谢微凉对着眼前的花生油发呆,后又听到她这样说,心中不由得升起一抹担忧,关心的话就这也问出口来。<br />
“娘娘可是在为什么发愁?”<br />
而听到这话的谢微<br />
凉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她似乎想通了什么,开口将自己正在进行着的伟大尝试向竹沫解释了一番。<br />
“所以,您是想要卸掉浓妆的东西?”听完这话的竹沫试探性道。<br />
谢微凉点了点头:“最好可以卸掉类似于唱戏的演员脸上妆容的那种。”<br />
“这样啊……”竹沫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道,“您若是想要卸妆的话,据奴婢所知,咱们宫里,应当是有皂荚的……”<br />
“这种东西,奴婢想,应该能洗掉卸完妆之后脸上的残留的东西吧。”<br />
第99章<br />
竹沫口中的“皂荚”,谢微凉想,应该也正是现代肥皂的前身。<br />
而后,人们在对香皂改良的基础上,有创新性地发明了洗面奶。<br />
虽然在这个时代,这里应当还不会产生洗面奶这样的产品。<br />
但竹沫口中的皂荚,却是实实在在的给了她一个惊喜。<br />
她居然会忘记这样的事情!<br />
在谢微凉还在这里暗暗感慨自己还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的时候,竹沫已经十分上道地寻了一块皂荚送了过来。<br />
所以冷不丁看到眼前出现的白嫩右手,谢微凉还有些愣,随即在竹沫波澜不惊的目光当中,这才伸出手来从她的手里接过。<br />
而就在她接过皂荚的时候,已经有人端上来了一盆清水。<br />
谢微凉先是一愣,随后便再一次在心里暗暗感叹竹沫的细心。<br />
紧接着,她先打湿了脸颊,随后便将皂荚在手里摩擦,将泡沫打在脸上,随后揉搓脸颊。<br />
接下来便是正常的冲洗,连续几次之后,谢微凉将脸上的泡沫清洗干净,而后从竹沫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脸。<br />
“娘娘。”竹沫已经将铜镜放在了她面前。<br />
而谢微凉也透过铜镜看到了自己的脸颊。紧接着,她便上手轻微地触碰了一下——脸上的黏腻厚重感几乎是消失地无影无踪。<br />
她的心中顿时一惊,紧接着,目光便落在了面前那块儿小小的皂荚上,一瞬间便有了想法。<br />
虽说浓妆难卸,而花生油却又太过于黏腻。如果配上皂荚的话,兴许会好不少。<br />
这样想着,谢微凉的心情便好了不少,同时她的心里也明白了一件事情——<br />
有的时候,还是不要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抱有特别大的自信。<br />
谢微凉看着竹沫手里小巧的皂荚,这样想道。<br />
解决了“心腹大患”的谢微凉心情可谓是格外的明朗,就连看到自己寝殿地书案上不知何时送来的折子,心情也没有以往那么沉重了。<br />
说起这折子的来历,最开始的时候,谢微凉还觉得不太适应,成日里都是抱着厚厚的一沓纸。直到某一日,她去御书房不知道去向谢訦汇报什么事情,看到了些訦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被谢訦以“熟悉前朝运作”为由强硬地塞了一本之后,这才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br />
小小的一本奏折,里面居然能够囊括了从日常的请安、再到现象、问题、建议,以及最后的敬语。<br />
这放到现代,无疑是一篇十分标准的公文格式。<br />
谢微凉只觉得大受震撼,随后便开始效仿,回去就颁布了后宫每月以及每季度总结报告都用奏折代替。同时更是将现代的报告模板本土化,以更适应奏折的需要。<br />
目前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谢微凉随手拿起一本奏折,这样想着。<br />
只是看到内容,她刚刚才扬起的嘴角,便又下去了。<br />
御书房<br />
“选秀?”谢訦“啪”的一声放下了手中的折子,目光便落在了眼前被他的动静吓到,慌忙跪下的两位大臣身上。<br />
来人正是新上任的丞相,以及礼部尚书。<br />
“朕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我朝律令,选秀三年一次,况早在去年腊月,便已经选了一批秀女入宫。”<br />
谢訦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话语里的威严,却还是让站在下面的两位大臣互相对视一眼,随后纷纷跪下,一言不发。<br />
但很显然,两人此次来觐见谢訦,自然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br />
谢訦显然也知晓这一点。<br />
日前,谢訦在雷厉风行地处理了涉及以薛程以及孟京华一案相关的一系列涉案人员之后,京城顿时便变了天。<br />
而与此一同进行的,还有不日前谢微凉曾经在深夜送到御书房的一本奏折。<br />
在那之后,谢訦不知是否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开始在前朝大肆进行改革,直接撸掉了不少人的官帽子。<br />
而隔日,他的桌子上便多了不少折子——其中约莫有一半是对他如此大动干戈的行为表示不满的。<br />
而另一半,则是对于谢訦一意孤行实施新政策的观望。<br />
至于谢訦自己,他也不是不知道官制一事关乎国体,万不可轻举妄动。<br />
可先有薛程、孟京华之流勾结,后有京城科考学子内乱,再加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他每每商超,都觉得力不从心。<br />
这桩桩件件,都让谢訦意识到一点——<br />
或许,是时候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br />
况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里头。<br />
想到这里的谢訦,看向下面候着的两人的目光里便多了几分温和。<br />
随后,他又从旁拿起一份奏折,语气相较之前却是温和了不少:“两位大人的想法朕也明白,只是上一次选秀距今还不足三月,若是就这样突然开启下一次,怕是会惹得御史台的人非议。”<br />
御史台,掌监管之责,督察帝王及前朝官员之言行,历来是言官当中的厉害角色。<br />
如若被他们得知谢訦身为帝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选秀,必定会极力劝谏——而今日来御书房的他们,自然也逃不过。<br />
听到谢訦这样说,丞相和礼部尚书互相对视一眼。<br />
很显然,两人似是想到了什么,随后便纷纷俯身行礼道:“陛下圣明。”<br />
而谢訦见到两人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脸上的笑容却不甚明显,反倒是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离自己比较近的丞相,语气细听起来竟然还带了一些温和:<br />
“朕知晓二位大人在担心什么,不妨先看看这个?”<br />
丞相和礼部尚书二人,此次本就是为了为了试探在处置了一批同地方牵连、结党营私的官员的谢訦的态度。<br />
而至于所谓的劝诫谢訦选秀,只不过是表面的一个幌子罢了。<br />
是以当听到谢訦毫不犹豫地否认了选秀的提议之后,他们虽心中有遗憾,却也尚且在能接受的范围当中。<br />
反倒是谢訦接下来的这一行为,倒是着实令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br />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半信半疑地打开了手里的奏折。<br />
只是在看到上面的内容时,这两人自一进来就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的脸上,却在下一刻相继皱起了眉头。<br />
而坐在书案后面的谢訦,则是将二人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见状,嘴角微微扬起。<br />
丞相和礼部尚书二人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两人看着奏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通篇只将注意力落在了其中的一个在他们看来实在是陌生地有些过分的词上——<br />
选调。<br />
崇德殿<br />
谢微凉看着眼前难得聚集在一起的四妃子,面带笑容。<br />
而竹沫,则是领了她的命令,正将手里的奏折一一发放到四人手里。
于是在她的努力之下,不消一会儿,整个偏殿的宫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br />
而谢微凉原本在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便寻了个凉亭继续用自己顺手去小厨房里拿来的花生油去鼓捣自己的“卸妆油”大业了。<br />
再一抬眼,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排站得整整齐齐的宫人们——他们都是在打扫完偏殿之后纷纷过来谢恩的。<br />
看到眼前这副场景,谢微凉抬起了头,手里面还拿着滤网,看着下面一众人的目光当中充满了疑惑。<br />
还是竹沫见状上前一步,走到她身旁,俯身,轻声在她耳边说些什么,谢微凉才点了点头。<br />
紧接着,竹沫下去之后,谢微凉便又低头,听着竹沫在下面和其他人解释。<br />
也不知道竹沫用了什么方法,紧接着,其他人便离开了。<br />
“娘娘?”<br />
目送着宫人们离开之后,竹沫这才走了回来,看到的便是谢微凉对着眼前碗里的花生油,一脸忧愁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道。<br />
也正是这一声提醒,才让谢微凉反应过来这里还有一个人,忙不迭抬起头来,看到的便是竹沫疑惑的眼神。<br />
“还有事吗?”竹沫放下了手中的滤网。<br />
而竹沫先是见到谢微凉对着眼前的花生油发呆,后又听到她这样说,心中不由得升起一抹担忧,关心的话就这也问出口来。<br />
“娘娘可是在为什么发愁?”<br />
而听到这话的谢微<br />
凉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她似乎想通了什么,开口将自己正在进行着的伟大尝试向竹沫解释了一番。<br />
“所以,您是想要卸掉浓妆的东西?”听完这话的竹沫试探性道。<br />
谢微凉点了点头:“最好可以卸掉类似于唱戏的演员脸上妆容的那种。”<br />
“这样啊……”竹沫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道,“您若是想要卸妆的话,据奴婢所知,咱们宫里,应当是有皂荚的……”<br />
“这种东西,奴婢想,应该能洗掉卸完妆之后脸上的残留的东西吧。”<br />
第99章<br />
竹沫口中的“皂荚”,谢微凉想,应该也正是现代肥皂的前身。<br />
而后,人们在对香皂改良的基础上,有创新性地发明了洗面奶。<br />
虽然在这个时代,这里应当还不会产生洗面奶这样的产品。<br />
但竹沫口中的皂荚,却是实实在在的给了她一个惊喜。<br />
她居然会忘记这样的事情!<br />
在谢微凉还在这里暗暗感慨自己还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的时候,竹沫已经十分上道地寻了一块皂荚送了过来。<br />
所以冷不丁看到眼前出现的白嫩右手,谢微凉还有些愣,随即在竹沫波澜不惊的目光当中,这才伸出手来从她的手里接过。<br />
而就在她接过皂荚的时候,已经有人端上来了一盆清水。<br />
谢微凉先是一愣,随后便再一次在心里暗暗感叹竹沫的细心。<br />
紧接着,她先打湿了脸颊,随后便将皂荚在手里摩擦,将泡沫打在脸上,随后揉搓脸颊。<br />
接下来便是正常的冲洗,连续几次之后,谢微凉将脸上的泡沫清洗干净,而后从竹沫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脸。<br />
“娘娘。”竹沫已经将铜镜放在了她面前。<br />
而谢微凉也透过铜镜看到了自己的脸颊。紧接着,她便上手轻微地触碰了一下——脸上的黏腻厚重感几乎是消失地无影无踪。<br />
她的心中顿时一惊,紧接着,目光便落在了面前那块儿小小的皂荚上,一瞬间便有了想法。<br />
虽说浓妆难卸,而花生油却又太过于黏腻。如果配上皂荚的话,兴许会好不少。<br />
这样想着,谢微凉的心情便好了不少,同时她的心里也明白了一件事情——<br />
有的时候,还是不要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抱有特别大的自信。<br />
谢微凉看着竹沫手里小巧的皂荚,这样想道。<br />
解决了“心腹大患”的谢微凉心情可谓是格外的明朗,就连看到自己寝殿地书案上不知何时送来的折子,心情也没有以往那么沉重了。<br />
说起这折子的来历,最开始的时候,谢微凉还觉得不太适应,成日里都是抱着厚厚的一沓纸。直到某一日,她去御书房不知道去向谢訦汇报什么事情,看到了些訦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被谢訦以“熟悉前朝运作”为由强硬地塞了一本之后,这才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br />
小小的一本奏折,里面居然能够囊括了从日常的请安、再到现象、问题、建议,以及最后的敬语。<br />
这放到现代,无疑是一篇十分标准的公文格式。<br />
谢微凉只觉得大受震撼,随后便开始效仿,回去就颁布了后宫每月以及每季度总结报告都用奏折代替。同时更是将现代的报告模板本土化,以更适应奏折的需要。<br />
目前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谢微凉随手拿起一本奏折,这样想着。<br />
只是看到内容,她刚刚才扬起的嘴角,便又下去了。<br />
御书房<br />
“选秀?”谢訦“啪”的一声放下了手中的折子,目光便落在了眼前被他的动静吓到,慌忙跪下的两位大臣身上。<br />
来人正是新上任的丞相,以及礼部尚书。<br />
“朕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我朝律令,选秀三年一次,况早在去年腊月,便已经选了一批秀女入宫。”<br />
谢訦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话语里的威严,却还是让站在下面的两位大臣互相对视一眼,随后纷纷跪下,一言不发。<br />
但很显然,两人此次来觐见谢訦,自然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br />
谢訦显然也知晓这一点。<br />
日前,谢訦在雷厉风行地处理了涉及以薛程以及孟京华一案相关的一系列涉案人员之后,京城顿时便变了天。<br />
而与此一同进行的,还有不日前谢微凉曾经在深夜送到御书房的一本奏折。<br />
在那之后,谢訦不知是否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开始在前朝大肆进行改革,直接撸掉了不少人的官帽子。<br />
而隔日,他的桌子上便多了不少折子——其中约莫有一半是对他如此大动干戈的行为表示不满的。<br />
而另一半,则是对于谢訦一意孤行实施新政策的观望。<br />
至于谢訦自己,他也不是不知道官制一事关乎国体,万不可轻举妄动。<br />
可先有薛程、孟京华之流勾结,后有京城科考学子内乱,再加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他每每商超,都觉得力不从心。<br />
这桩桩件件,都让谢訦意识到一点——<br />
或许,是时候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br />
况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里头。<br />
想到这里的谢訦,看向下面候着的两人的目光里便多了几分温和。<br />
随后,他又从旁拿起一份奏折,语气相较之前却是温和了不少:“两位大人的想法朕也明白,只是上一次选秀距今还不足三月,若是就这样突然开启下一次,怕是会惹得御史台的人非议。”<br />
御史台,掌监管之责,督察帝王及前朝官员之言行,历来是言官当中的厉害角色。<br />
如若被他们得知谢訦身为帝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选秀,必定会极力劝谏——而今日来御书房的他们,自然也逃不过。<br />
听到谢訦这样说,丞相和礼部尚书互相对视一眼。<br />
很显然,两人似是想到了什么,随后便纷纷俯身行礼道:“陛下圣明。”<br />
而谢訦见到两人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脸上的笑容却不甚明显,反倒是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离自己比较近的丞相,语气细听起来竟然还带了一些温和:<br />
“朕知晓二位大人在担心什么,不妨先看看这个?”<br />
丞相和礼部尚书二人,此次本就是为了为了试探在处置了一批同地方牵连、结党营私的官员的谢訦的态度。<br />
而至于所谓的劝诫谢訦选秀,只不过是表面的一个幌子罢了。<br />
是以当听到谢訦毫不犹豫地否认了选秀的提议之后,他们虽心中有遗憾,却也尚且在能接受的范围当中。<br />
反倒是谢訦接下来的这一行为,倒是着实令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br />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半信半疑地打开了手里的奏折。<br />
只是在看到上面的内容时,这两人自一进来就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的脸上,却在下一刻相继皱起了眉头。<br />
而坐在书案后面的谢訦,则是将二人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见状,嘴角微微扬起。<br />
丞相和礼部尚书二人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两人看着奏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通篇只将注意力落在了其中的一个在他们看来实在是陌生地有些过分的词上——<br />
选调。<br />
崇德殿<br />
谢微凉看着眼前难得聚集在一起的四妃子,面带笑容。<br />
而竹沫,则是领了她的命令,正将手里的奏折一一发放到四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