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很漂亮。<br />
内圈刻着一溜儿字母“ldydlxm”。<br />
陆州看了会儿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翻译过来大概是“李定原的陆小猫”。<br />
这戒指他一直戴着。<br />
直到他和李定原在欧洲一个小岛举行婚礼,这戒指被他妥当收藏,无名指多了和李定原配对的一枚婚戒。<br />
婚礼没有请很多人。<br />
李定原是公职人员且职位特殊,打报告给上级领导后才得以出国。<br />
再其他的宾客,都是李定原和陆州拟定的。<br />
有李定原家一些亲近的亲眷,和李定原关系好的如宋望津这样的发小,还有陆州的朋友周薄贺。<br />
再就是陆州的家里人。<br />
考虑到老家民风内敛,陆州这边只有陆州一家人出席。<br />
陆临和宋望津是伴郎。<br />
陆州这方虽然人少,而且家世悬殊,但李定原的爸爸妈妈包括李定原本人,都对陆州一家十分尊重和呵护。<br />
这样的尊重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陆爸爸和陆妈妈也放宽了心。<br />
他们自己无所谓。<br />
但陆州现在也算是“嫁/娶”豪门子弟,婚礼上对方家态度什么样,很大程度会反应陆州的婚后生活。<br />
还好,陆州没有选错人。<br />
其他李家的亲戚们,对陆州的出现以及陆州的家境难免衡量。<br />
这些衡量因为李定原一家三口的态度,最终定位在了很高的水准,日后面对陆州基本上和面对李定原差不多的态度。<br />
没有人会愚蠢到挑衅李定原对爱人的呵护。<br />
时间过的很快。<br />
一转眼陆临已经顺利考上研究生,他的研究生导师非常喜欢他,放话陆临只要想再往上一步,博士也由他带。<br />
陆州又陆续卖了两部版权。<br />
自身收入的稳定让陆爸爸和陆妈妈终于放心,不再累死累活的种特别多的地。<br />
他们这些年的积蓄足够给陆临在大城市付个首付,再娶个媳妇,养老还能留一点钱,不麻烦孩子们。<br />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br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br />
陆州和李定原的关系渐渐被周围人知道。<br />
多数人是事不关己,少数人要么祝福要么会私下议论两句,陆州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但并不当回事。<br />
倒是有一次碰到有人说他攀高枝的。<br />
是在同学聚会。<br />
当着面都你好我好,不少人知道陆州写书赚的钱不少,对他态度尊重又和气。<br />
陆州从楼道拐角出来,挺坦荡的问:“所以呢?”<br />
背后说人的一般都色厉内荏,看陆州这样神情平淡气质斐然,顿觉无地自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跑掉了。<br />
被迫听了闲话的几个人也尴尬。<br />
但并不很认同那人的话。<br />
都知道陆州是个很有名的网络作家,人家那收入,一本书顶他们十年攒的钱。<br />
对他们来说,陆州自己就是高枝了。<br />
陆州并没有因为这点小插曲就离开同学聚会,而是继续回大厅和关系好的同学聊天。<br />
直到李定原来接。<br />
他们并肩离开,身后那些猎奇、欣赏或者别的什么的目光,谁也没放在心上。<br />
生活是自己的。<br />
陆州很喜欢他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br />
陆州在安市安了家,过的很体面。<br />
安市又是西北大城。<br />
老家很多亲戚友朋的孩子但凡有点能力又不想去沿海,都会选择来这里发展。<br />
一来二去总会拜托陆州多关照。<br />
来往多了,他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的事就被老家的人知道了。<br />
但社会的开放和包容,还有自身实力的强弱,很能够主导舆论的发展方向。<br />
评价有好有坏,好的居多。<br />
坏的就不提了。<br />
至于好的,什么作家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陆州看着就不是一般孩子之类的。<br />
总之陆爸爸和陆妈妈也放开了。<br />
回头人问就说不太清楚,孩子们的事他们不管,回头就聊陆州有部书卖了影视版权,那个电视剧马上上映了之类。<br />
人生酸甜苦辣的事多了去。<br />
陆州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那点细微的苦涩早已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br />
也许有一天国内会更开放更包容。<br />
陆州知道自己做不了领头人。<br />
但如果在同性恋法案推行或者类似的事情上需要他出一份力,他肯定会努力的参与。<br />
后来陆临研究生毕业,在安市参加工作。<br />
他在大学时就学习投资,自己打工,还和几个同学折腾网点,居然也攒了不小一笔钱,直接自己买了房子。<br />
和陆州当初一样,付了大部分首付。<br />
剩下的慢慢还。<br />
陆爸爸和陆妈妈每年冬天会搬过去和陆临一起住,有时候也住陆州那房子对面的大套间。<br />
到夏天,安市太热,他们就会回老家避暑。<br />
这样心宽的将养,几年下来当初劳作辛苦的苦痛也慢慢缓解了。<br />
这其中还有李定原专门带着两位老人家去大医院体检,提前治疗了一些病痛的缘故。<br />
陆州和李定原父母的关系也越发融洽。<br />
他是个真正心地纯善的人,虽然越成长已经越能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但底色还是真挚和温良。<br />
这种真挚和温良遇到懂得的人,自然会被珍惜。<br />
只要有时间,哪怕李定原在忙工作,陆州会自己去看望李爸爸和李爸爸,而两位老人也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br />
陆州和李定原还住在当初的房子。<br />
就像李定原当初设想的一样,他的小房子和李定原楼上的大房子打通了,变成了一个复式。<br />
他们按照当初的规划一点点的填充生活。<br />
又一个寂静的夜晚。<br />
陆州一边抱着抱枕在沙发上看自己的小说拍摄出的电视剧,一边等着加班的李定原下班。<br />
他原本的笔名还是没有暴露。<br />
这部剧的原著是开了个马甲写的,专门写一些相对更符合社会环境的小说,马甲说出去也不会感觉太有压力,也算是应付老家很多八卦他在外不务正业的人的一个途径。<br />
人不能脱离环境存在。<br />
陆州自己可以在安市不闻窗外事,但他爸妈却更喜欢在老家生活。<br />
有这部电视剧打底,家里的亲戚友朋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肯承认他有出息,称赞父母将他养的很出息。<br />
餐桌上是保温的鸡汤。<br />
虽然炒菜不太行,但他学了好几道汤品。<br />
李定原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很多。<br />
陆州想给他补一补,不要年轻时候不知道包养,老了病痛缠身。<br />
手机有电话进来,是李定原的号码。<br />
陆州从沙发上坐起来,汲拉着拖鞋去开门。<br />
李定原身上有夜色的冷意,也被陆州带起的房间内的暖意扑了满脸,他们短暂的接了个吻,相拥着进了家门。<br />
--全文完--
内圈刻着一溜儿字母“ldydlxm”。<br />
陆州看了会儿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翻译过来大概是“李定原的陆小猫”。<br />
这戒指他一直戴着。<br />
直到他和李定原在欧洲一个小岛举行婚礼,这戒指被他妥当收藏,无名指多了和李定原配对的一枚婚戒。<br />
婚礼没有请很多人。<br />
李定原是公职人员且职位特殊,打报告给上级领导后才得以出国。<br />
再其他的宾客,都是李定原和陆州拟定的。<br />
有李定原家一些亲近的亲眷,和李定原关系好的如宋望津这样的发小,还有陆州的朋友周薄贺。<br />
再就是陆州的家里人。<br />
考虑到老家民风内敛,陆州这边只有陆州一家人出席。<br />
陆临和宋望津是伴郎。<br />
陆州这方虽然人少,而且家世悬殊,但李定原的爸爸妈妈包括李定原本人,都对陆州一家十分尊重和呵护。<br />
这样的尊重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陆爸爸和陆妈妈也放宽了心。<br />
他们自己无所谓。<br />
但陆州现在也算是“嫁/娶”豪门子弟,婚礼上对方家态度什么样,很大程度会反应陆州的婚后生活。<br />
还好,陆州没有选错人。<br />
其他李家的亲戚们,对陆州的出现以及陆州的家境难免衡量。<br />
这些衡量因为李定原一家三口的态度,最终定位在了很高的水准,日后面对陆州基本上和面对李定原差不多的态度。<br />
没有人会愚蠢到挑衅李定原对爱人的呵护。<br />
时间过的很快。<br />
一转眼陆临已经顺利考上研究生,他的研究生导师非常喜欢他,放话陆临只要想再往上一步,博士也由他带。<br />
陆州又陆续卖了两部版权。<br />
自身收入的稳定让陆爸爸和陆妈妈终于放心,不再累死累活的种特别多的地。<br />
他们这些年的积蓄足够给陆临在大城市付个首付,再娶个媳妇,养老还能留一点钱,不麻烦孩子们。<br />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br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br />
陆州和李定原的关系渐渐被周围人知道。<br />
多数人是事不关己,少数人要么祝福要么会私下议论两句,陆州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但并不当回事。<br />
倒是有一次碰到有人说他攀高枝的。<br />
是在同学聚会。<br />
当着面都你好我好,不少人知道陆州写书赚的钱不少,对他态度尊重又和气。<br />
陆州从楼道拐角出来,挺坦荡的问:“所以呢?”<br />
背后说人的一般都色厉内荏,看陆州这样神情平淡气质斐然,顿觉无地自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跑掉了。<br />
被迫听了闲话的几个人也尴尬。<br />
但并不很认同那人的话。<br />
都知道陆州是个很有名的网络作家,人家那收入,一本书顶他们十年攒的钱。<br />
对他们来说,陆州自己就是高枝了。<br />
陆州并没有因为这点小插曲就离开同学聚会,而是继续回大厅和关系好的同学聊天。<br />
直到李定原来接。<br />
他们并肩离开,身后那些猎奇、欣赏或者别的什么的目光,谁也没放在心上。<br />
生活是自己的。<br />
陆州很喜欢他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br />
陆州在安市安了家,过的很体面。<br />
安市又是西北大城。<br />
老家很多亲戚友朋的孩子但凡有点能力又不想去沿海,都会选择来这里发展。<br />
一来二去总会拜托陆州多关照。<br />
来往多了,他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的事就被老家的人知道了。<br />
但社会的开放和包容,还有自身实力的强弱,很能够主导舆论的发展方向。<br />
评价有好有坏,好的居多。<br />
坏的就不提了。<br />
至于好的,什么作家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陆州看着就不是一般孩子之类的。<br />
总之陆爸爸和陆妈妈也放开了。<br />
回头人问就说不太清楚,孩子们的事他们不管,回头就聊陆州有部书卖了影视版权,那个电视剧马上上映了之类。<br />
人生酸甜苦辣的事多了去。<br />
陆州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那点细微的苦涩早已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br />
也许有一天国内会更开放更包容。<br />
陆州知道自己做不了领头人。<br />
但如果在同性恋法案推行或者类似的事情上需要他出一份力,他肯定会努力的参与。<br />
后来陆临研究生毕业,在安市参加工作。<br />
他在大学时就学习投资,自己打工,还和几个同学折腾网点,居然也攒了不小一笔钱,直接自己买了房子。<br />
和陆州当初一样,付了大部分首付。<br />
剩下的慢慢还。<br />
陆爸爸和陆妈妈每年冬天会搬过去和陆临一起住,有时候也住陆州那房子对面的大套间。<br />
到夏天,安市太热,他们就会回老家避暑。<br />
这样心宽的将养,几年下来当初劳作辛苦的苦痛也慢慢缓解了。<br />
这其中还有李定原专门带着两位老人家去大医院体检,提前治疗了一些病痛的缘故。<br />
陆州和李定原父母的关系也越发融洽。<br />
他是个真正心地纯善的人,虽然越成长已经越能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但底色还是真挚和温良。<br />
这种真挚和温良遇到懂得的人,自然会被珍惜。<br />
只要有时间,哪怕李定原在忙工作,陆州会自己去看望李爸爸和李爸爸,而两位老人也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br />
陆州和李定原还住在当初的房子。<br />
就像李定原当初设想的一样,他的小房子和李定原楼上的大房子打通了,变成了一个复式。<br />
他们按照当初的规划一点点的填充生活。<br />
又一个寂静的夜晚。<br />
陆州一边抱着抱枕在沙发上看自己的小说拍摄出的电视剧,一边等着加班的李定原下班。<br />
他原本的笔名还是没有暴露。<br />
这部剧的原著是开了个马甲写的,专门写一些相对更符合社会环境的小说,马甲说出去也不会感觉太有压力,也算是应付老家很多八卦他在外不务正业的人的一个途径。<br />
人不能脱离环境存在。<br />
陆州自己可以在安市不闻窗外事,但他爸妈却更喜欢在老家生活。<br />
有这部电视剧打底,家里的亲戚友朋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肯承认他有出息,称赞父母将他养的很出息。<br />
餐桌上是保温的鸡汤。<br />
虽然炒菜不太行,但他学了好几道汤品。<br />
李定原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很多。<br />
陆州想给他补一补,不要年轻时候不知道包养,老了病痛缠身。<br />
手机有电话进来,是李定原的号码。<br />
陆州从沙发上坐起来,汲拉着拖鞋去开门。<br />
李定原身上有夜色的冷意,也被陆州带起的房间内的暖意扑了满脸,他们短暂的接了个吻,相拥着进了家门。<br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