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君九宸查抄的那些人,倒的确是该死之人。<br />
他虽然不知道为何他刚入京,就能揪住这么多人的把柄,但若他真是“有心”之人,他反而不惧。<br />
“此人底细不明,一切尚不能定论,不过不管他究竟是何用意,如今我们失了先帝庇护,便如拔了牙的老虎,只能以不变应万变。”<br />
“我近日都会称病不上朝,亦不会客,你今后也别出去同人厮混了,收敛着些。”<br />
宋景顺从的答道。<br />
“父亲放心,从前儿子不过是依照父亲的意思才那般行事,如今……先帝已死,儿子自然知道分寸。”<br />
宋易闻言带着些欣慰的点了点头,复而看向闻氏。<br />
“你也吩咐下去,让府中的下人都警醒着点!”<br />
“莫要被什么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br />
闻姨娘此时正因为听到儿子说起那位摄政王的事,觉得心中惴惴不安。<br />
此刻听到宋易的吩咐,只有些失神的应了一声好,而后又似想到什么似的,踌躇了片刻后,小心的开口道。<br />
“老爷,姑爷来信说……会在三日后扶灵回京,还说要亲自登门请罪,我们……可要准备着?”<br />
闻姨娘的话刚落音,杯盏重重落在桌子上的声音便自堂中响起。<br />
原本平静无比的宋易,眸中瞬间便染上了火星,厉声道。<br />
“什么姑爷,我宋家没有他这样的姑爷!”<br />
“他若来了,不许再让他跨入我宋家大门一步!”<br />
闻姨娘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宋易会有此反应。<br />
但是想到相府的状况,她顿了顿后,还是劝道。<br />
“老爷,您方才也说了,相府如今处境堪忧,若是有姑爷相助……”<br />
只是闻氏的话还只说了一半,宋易便抬手制止了她,眼底终是露出了些许压抑良久的悲痛之色。<br />
他缓了缓语气,继续道。<br />
“好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br />
“我宋易是靠着逢迎先帝才坐上今日的位置!但世道如此,无论旁人如何说,我只求一句问心无愧!”<br />
“可我便是再弯了脊梁,也不会沦落到要靠着女儿的死,攀附他人,以求自身安稳!”<br />
“你也无需担心,我便是再无用,也会护住你与景儿、颜儿的平安!”<br />
即便女儿身亡的消息已经传过来许久,他却依旧只觉得是一场噩梦。<br />
那时先帝被反贼勾结内宫中人所害,身中剧毒。<br />
先帝膝下本就单薄,两位皇子又在晚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br />
他只能压下心中的悲痛,强撑着精神伴驾,替先帝暂时稳住朝局。<br />
可最终,先帝还是死了。<br />
他其实并不为先帝的死惋惜,但那种时候,先帝若死,天齐必将陷入又一场内乱。<br />
遭殃的,还是百姓。<br />
好在君九宸忽然归京,拥立幼帝登基,他这才安心回到相府,面对女儿的死。<br />
可是先帝一死,府中之人比他还要更加不安,他只能再次打起精神来,不让自己露出脆弱的一面。<br />
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积压的悲痛似再也无法寻得释放出来的契机。<br />
继而变成了一丝怨恨。<br />
对云峥、对怀王府的怨恨。<br />
闻姨娘看着宋易,嘴巴嚅动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什么。<br />
宋景忙抢在她面前开口道。<br />
“姨娘,父亲说的对!”<br />
“是云峥亲手射杀了姐姐,如今姐姐尸骨无存,他假惺惺的扶什么灵,请什么罪!”<br />
“待他回来,便让他写一封放妻书,哪怕只是衣冠冢,姐姐也绝不葬在他云家!”<br />
闻姨娘接收到儿子的眼神示意,终于还是将继续劝说的话咽了下去。<br />
只同端坐在堂中的宋颜对视一眼,应了一声。<br />
“是,老爷……妾身这就下去吩咐!”<br />
第9章 抱歉<br />
直到离开正堂回到宋颜的屋中,闻姨娘才终于忍不住将憋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br />
她看着宋颜,脸上满是担忧之色。<br />
“如今相府前路未明,又来了一个劳什子的摄政王在一旁虎视眈眈。”<br />
“姑爷一向重情重义,怀王府又是上京城数一数二的勋贵之家。”<br />
“有了与怀王府的姻亲在,即便那摄政王是真冲着我们相府来,想来也得顾忌几分,一时奈何不了相府!”<br />
“你父亲……怎的就想不开呢……”<br />
闻姨娘说着又是一声轻叹。<br />
云峥可是怀王府世子。<br />
先帝多疑,诸多兄弟中,能留在上京的王爷中,唯有怀王一人。<br />
只因怀王自年少时便与先帝交好,并一路支持先帝夺嫡。<br />
先帝登基后,怀王又及时上交手中所有兵权,卸去实职,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br />
几十年来从无逾越之举。<br />
也是因此,先帝对于这个弟弟有了几分的信任,在册立云峥为世子的当天,让他接下了掌管羽林军的差使。<br />
如今云世子又清剿反贼立了首功,朝中除了摄政王,谁的风头能盖得过他去?<br />
可显然,只要关系到宋晚,相爷便将这些权衡利弊都抛到了一边……<br />
“而且大小姐的死……其实也怪不得姑爷,那种情况……哪里有别的选择……”<br />
宋颜安静的听着姨娘将话说完,这才握着她的手,声音和缓的安抚道。<br />
“姨娘别着急。”<br />
“姐姐是父亲心尖上的人,发生这样的事,父亲一时接受不了,迁怒世子也是有的。”<br />
“旁的事便也罢了,关于姐姐的事,姨娘切勿试图劝阻父亲,父亲不会听不说,姨娘还容易同父亲生了嫌隙。”<br />
“父亲那般聪明,怎会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不过是咽不下这口气罢了!我们只管安心听父亲的安排便是。”<br />
宋颜是宋易的三个儿女中,唯一一个在外名声好些的。<br />
只因宋晚与宋景在父亲的示意下,平日都行事恣意,除了不伤天害理,其他的事都由着性子,怎么胡闹怎么来,十分符合世人眼中“奸相”子女该有的模样。<br />
宋颜却同上京正经世家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一般,气质娴静,待人接物举止有度。<br />
闻氏看着端庄秀丽的女儿,眼中满是无奈,她心疼的反握住女儿的手。<br />
“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呢。”<br />
“我不过是替你忧心罢了!你及笄也两年了,先前晚儿的婚事因云世子守孝被推迟,你的亲事也跟着被耽误!至今未曾定下来。”<br />
“从前便也罢了,可如今……若相府败落,树倒猢狲散,你这亲事……可如何是好!”<br />
颜儿虽是她生的,但相爷是先帝心腹,膝下就两个女儿,颜儿的名声又好。<br />
是以原先透露过想求娶颜儿的高门大户不知凡几。<br />
她也与相爷商量着先不着急,让颜儿自己慢慢挑着,待晚儿成婚后再说,谁想变故来得如此之快……<br />
自先帝驾崩的这一个月来,那些人,就如忽然消失了一般……<br />
女儿如今年岁又不小了,她实在是忧心不已。<br />
宋颜听着母亲的话,面上却没有丝毫担忧,只垂下眼眸,柔声道。<br />
“姨娘,如今姐姐尸骨未寒,哪里是说这些的时候。”<br />
“姻缘自有天定,女儿不急。”<br />
“何况父亲方才不是说了让您放心吗?父亲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我们要相信父亲才是。”<br />
闻氏听着女儿的柔声安抚,心中的情绪也终于平复了些。<br />
想到死去的宋晚,心中也生出几分伤感来。<br />
宋晚虽不是她亲生,却是她嫡姐所出。<br />
她一介庶女,也是因着姐姐的临终遗言,才得以嫁进相府。<br />
相爷那时权倾朝野,以她的身份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br />
相爷虽只给了她一个姨娘的身份,但姐姐死后,相爷只纳了她一人入府,府中的事相爷也都交给她管着。<br />
晚儿对她这位姨母,也颇为尊敬。<br />
这些年,她们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br />
怎知……<br />
“哎……说起来,大小姐也是个命苦的。”<br />
“等了三年,好容易盼到世子出了孝期……却在新婚当夜被反贼掳了去……真是作孽!”<br />
宋颜却没有继续接母亲的话。
他虽然不知道为何他刚入京,就能揪住这么多人的把柄,但若他真是“有心”之人,他反而不惧。<br />
“此人底细不明,一切尚不能定论,不过不管他究竟是何用意,如今我们失了先帝庇护,便如拔了牙的老虎,只能以不变应万变。”<br />
“我近日都会称病不上朝,亦不会客,你今后也别出去同人厮混了,收敛着些。”<br />
宋景顺从的答道。<br />
“父亲放心,从前儿子不过是依照父亲的意思才那般行事,如今……先帝已死,儿子自然知道分寸。”<br />
宋易闻言带着些欣慰的点了点头,复而看向闻氏。<br />
“你也吩咐下去,让府中的下人都警醒着点!”<br />
“莫要被什么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br />
闻姨娘此时正因为听到儿子说起那位摄政王的事,觉得心中惴惴不安。<br />
此刻听到宋易的吩咐,只有些失神的应了一声好,而后又似想到什么似的,踌躇了片刻后,小心的开口道。<br />
“老爷,姑爷来信说……会在三日后扶灵回京,还说要亲自登门请罪,我们……可要准备着?”<br />
闻姨娘的话刚落音,杯盏重重落在桌子上的声音便自堂中响起。<br />
原本平静无比的宋易,眸中瞬间便染上了火星,厉声道。<br />
“什么姑爷,我宋家没有他这样的姑爷!”<br />
“他若来了,不许再让他跨入我宋家大门一步!”<br />
闻姨娘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宋易会有此反应。<br />
但是想到相府的状况,她顿了顿后,还是劝道。<br />
“老爷,您方才也说了,相府如今处境堪忧,若是有姑爷相助……”<br />
只是闻氏的话还只说了一半,宋易便抬手制止了她,眼底终是露出了些许压抑良久的悲痛之色。<br />
他缓了缓语气,继续道。<br />
“好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br />
“我宋易是靠着逢迎先帝才坐上今日的位置!但世道如此,无论旁人如何说,我只求一句问心无愧!”<br />
“可我便是再弯了脊梁,也不会沦落到要靠着女儿的死,攀附他人,以求自身安稳!”<br />
“你也无需担心,我便是再无用,也会护住你与景儿、颜儿的平安!”<br />
即便女儿身亡的消息已经传过来许久,他却依旧只觉得是一场噩梦。<br />
那时先帝被反贼勾结内宫中人所害,身中剧毒。<br />
先帝膝下本就单薄,两位皇子又在晚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br />
他只能压下心中的悲痛,强撑着精神伴驾,替先帝暂时稳住朝局。<br />
可最终,先帝还是死了。<br />
他其实并不为先帝的死惋惜,但那种时候,先帝若死,天齐必将陷入又一场内乱。<br />
遭殃的,还是百姓。<br />
好在君九宸忽然归京,拥立幼帝登基,他这才安心回到相府,面对女儿的死。<br />
可是先帝一死,府中之人比他还要更加不安,他只能再次打起精神来,不让自己露出脆弱的一面。<br />
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积压的悲痛似再也无法寻得释放出来的契机。<br />
继而变成了一丝怨恨。<br />
对云峥、对怀王府的怨恨。<br />
闻姨娘看着宋易,嘴巴嚅动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什么。<br />
宋景忙抢在她面前开口道。<br />
“姨娘,父亲说的对!”<br />
“是云峥亲手射杀了姐姐,如今姐姐尸骨无存,他假惺惺的扶什么灵,请什么罪!”<br />
“待他回来,便让他写一封放妻书,哪怕只是衣冠冢,姐姐也绝不葬在他云家!”<br />
闻姨娘接收到儿子的眼神示意,终于还是将继续劝说的话咽了下去。<br />
只同端坐在堂中的宋颜对视一眼,应了一声。<br />
“是,老爷……妾身这就下去吩咐!”<br />
第9章 抱歉<br />
直到离开正堂回到宋颜的屋中,闻姨娘才终于忍不住将憋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br />
她看着宋颜,脸上满是担忧之色。<br />
“如今相府前路未明,又来了一个劳什子的摄政王在一旁虎视眈眈。”<br />
“姑爷一向重情重义,怀王府又是上京城数一数二的勋贵之家。”<br />
“有了与怀王府的姻亲在,即便那摄政王是真冲着我们相府来,想来也得顾忌几分,一时奈何不了相府!”<br />
“你父亲……怎的就想不开呢……”<br />
闻姨娘说着又是一声轻叹。<br />
云峥可是怀王府世子。<br />
先帝多疑,诸多兄弟中,能留在上京的王爷中,唯有怀王一人。<br />
只因怀王自年少时便与先帝交好,并一路支持先帝夺嫡。<br />
先帝登基后,怀王又及时上交手中所有兵权,卸去实职,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br />
几十年来从无逾越之举。<br />
也是因此,先帝对于这个弟弟有了几分的信任,在册立云峥为世子的当天,让他接下了掌管羽林军的差使。<br />
如今云世子又清剿反贼立了首功,朝中除了摄政王,谁的风头能盖得过他去?<br />
可显然,只要关系到宋晚,相爷便将这些权衡利弊都抛到了一边……<br />
“而且大小姐的死……其实也怪不得姑爷,那种情况……哪里有别的选择……”<br />
宋颜安静的听着姨娘将话说完,这才握着她的手,声音和缓的安抚道。<br />
“姨娘别着急。”<br />
“姐姐是父亲心尖上的人,发生这样的事,父亲一时接受不了,迁怒世子也是有的。”<br />
“旁的事便也罢了,关于姐姐的事,姨娘切勿试图劝阻父亲,父亲不会听不说,姨娘还容易同父亲生了嫌隙。”<br />
“父亲那般聪明,怎会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不过是咽不下这口气罢了!我们只管安心听父亲的安排便是。”<br />
宋颜是宋易的三个儿女中,唯一一个在外名声好些的。<br />
只因宋晚与宋景在父亲的示意下,平日都行事恣意,除了不伤天害理,其他的事都由着性子,怎么胡闹怎么来,十分符合世人眼中“奸相”子女该有的模样。<br />
宋颜却同上京正经世家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一般,气质娴静,待人接物举止有度。<br />
闻氏看着端庄秀丽的女儿,眼中满是无奈,她心疼的反握住女儿的手。<br />
“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呢。”<br />
“我不过是替你忧心罢了!你及笄也两年了,先前晚儿的婚事因云世子守孝被推迟,你的亲事也跟着被耽误!至今未曾定下来。”<br />
“从前便也罢了,可如今……若相府败落,树倒猢狲散,你这亲事……可如何是好!”<br />
颜儿虽是她生的,但相爷是先帝心腹,膝下就两个女儿,颜儿的名声又好。<br />
是以原先透露过想求娶颜儿的高门大户不知凡几。<br />
她也与相爷商量着先不着急,让颜儿自己慢慢挑着,待晚儿成婚后再说,谁想变故来得如此之快……<br />
自先帝驾崩的这一个月来,那些人,就如忽然消失了一般……<br />
女儿如今年岁又不小了,她实在是忧心不已。<br />
宋颜听着母亲的话,面上却没有丝毫担忧,只垂下眼眸,柔声道。<br />
“姨娘,如今姐姐尸骨未寒,哪里是说这些的时候。”<br />
“姻缘自有天定,女儿不急。”<br />
“何况父亲方才不是说了让您放心吗?父亲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我们要相信父亲才是。”<br />
闻氏听着女儿的柔声安抚,心中的情绪也终于平复了些。<br />
想到死去的宋晚,心中也生出几分伤感来。<br />
宋晚虽不是她亲生,却是她嫡姐所出。<br />
她一介庶女,也是因着姐姐的临终遗言,才得以嫁进相府。<br />
相爷那时权倾朝野,以她的身份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br />
相爷虽只给了她一个姨娘的身份,但姐姐死后,相爷只纳了她一人入府,府中的事相爷也都交给她管着。<br />
晚儿对她这位姨母,也颇为尊敬。<br />
这些年,她们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br />
怎知……<br />
“哎……说起来,大小姐也是个命苦的。”<br />
“等了三年,好容易盼到世子出了孝期……却在新婚当夜被反贼掳了去……真是作孽!”<br />
宋颜却没有继续接母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