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巧有游方道士路过,见此书便同她道,“若能修得此书,姑娘必结善缘。”<br />
她并非要求什么善缘,只是可惜书中所记流失,再过若干年更无人知晓。<br />
一个藏书修书之人,毕生所为,不正是尽力挽救珍藏书册吗?<br />
她道愿意修补此书,那两位游方道士听说,皆向她行了一礼,表示愿意倾力相助。<br />
如此,那本书他们一修就是半年,待书修好,她念及不易,想着就算不赚钱,也让印社的赵掌柜拿去,刊刻流布了些出去。<br />
没想到,前后也卖了不少。<br />
后来两位道长继续云游,再未相见,她亦许久没见到那书了。<br />
但此刻,杜泠静抬脚走进密林间,踩在层层叠叠的枯叶之上,那本她当年修过的道门古书,每一页字,每一幅图,都似被唤醒一样。<br />
从她记忆最深处,缓缓浮现到眼前。<br />
阮恭和六郎当即分派了人手,一部分守在外面应对,一部分则跟在她脚步后面,一步一步地向里走去。<br />
杜泠静起初,也说不清这是否正是书中之阵,但摸索着走着,那杂乱无章的林子,在她眼中竟渐渐清晰了起来。<br />
分明地上仍是枯枝落叶,但她拉开一片荆棘,又移开一片断枝,混乱的道路越发明晰出现在眼前。<br />
好像,就是那本书中第一页所绘的阵。<br />
她不断前行,极力回忆着书中所写,在原地试着左右分辨前路位置。身后的人亦跟着她左转右转。<br />
众人不知何意,正疑惑不解,不想此时,她定准了方向,突然向前几步,摸到了一片临崖山壁。<br />
她沿着山壁侧边摸去,探测之间,低声道了一句,“此地能过。”<br />
山壁就横在眼前,唯独山壁下面有一道低矮通道。<br />
寻常人哪里会走这种低矮似兽洞的路。<br />
但杜泠静俯下身来。<br />
蒋枫川叫了她,“要不要我在前探路?”<br />
万一是不明的山洞,说不定会有危险。<br />
杜泠静却要摇头。<br />
“不必,我自己来。”<br />
她俯身径直走了过去。<br />
这一行一连走了十数步,走到连她自己都有些不确定的时候,眼前山壁突然没了。<br />
她站直了身子,前面竟生着一片在这个时节仍旧常绿的枝叶。<br />
她深吸一气,拨开枝叶走了过去。<br />
一瞬之间,眼前豁然开朗。<br />
一片开阔的山洞里,几缕天光照的里间每一个人清晰可见。<br />
“扈大哥,廖先生,洪大人,冯小弟……”<br />
每一个人都向她看来,众人面色皆有些虚弱,却脸上都带了最是温和的笑意。<br />
他们都看着她,跟她点头,不知是谁道了一句。<br />
“我就说,静娘自己修订刊印的书,她自己一定记得。”<br />
杜泠静还没看清是谁在说话,不想有一人忽然飞扑到了她身前。<br />
她伸出臂膀,将她一把拥进了怀中。<br />
“静娘,我就知道你会来!会来救我们出去!”<br />
是亭君。<br />
她的金兰挚友。<br />
第35章<br />
“我来晚了。”<br />
杜泠静见众人神色虽然和悦, 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伤,尤以扈廷澜伤势最重,需要人从旁扶着才能坐稳身形。<br />
她直接道, “事不宜迟,我带了人手在外, 我们赶紧出去!”<br />
她说自己这一路请了许多人前来, 山中什么人都有,“但只要人够多够乱,邵伯举他们想要下死手,也是杀不尽的。”<br />
只这两句话, 便把被困此地许久的众人,说得眼中有了光亮。<br />
但阮恭这时来报了一句, “外间情形不太好,山里起雾了。”<br />
杜泠静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山里起雾,他们出去之后极其容易走散, 呼喊其他人前来, 也亦平添变数。<br />
扈廷澜与几位先生倒是料道, “若是早一个时辰就好了,此间山内情形复杂, 我们在此藏身多时,也靠过山雾遮掩, 但此番要出去,山雾亦是障碍。”<br />
众人都道雾中出林不是良时, “都待了许多时候,不差这一日。”<br />
杜泠静心里颇为不安,但也晓得众人说得不错, 思量再三,只能同意下来。<br />
她让阮恭将人手分派开来,以免被旁人盯上,而她此刻亦不便再下山,便随众人一起等到明日天亮。<br />
天色渐暗,山雾越加浓郁,山里搜寻之人陆陆续续都退了下去,山中渐有兽声起伏。<br />
杜泠静没在山中过过夜,只在书中见过兽声,今次听来,惊中带着奇。<br />
但身边无不是往日旧人,倒不害怕,亭君还给她道了被烧沸的山泉水来。<br />
杜泠静捧在手中,诸位先生都在,廖先生仔细打量了她几遍,伸手比量着。<br />
“上一次见还在京城,那会身量还没长足,就这么高。”<br />
洪大人见杜泠静的时间更久远,他没比量身高,只是道。<br />
“静娘流布的书我都看了,致学还需更加谨慎。”<br />
洪大人严肃,杜泠静还以为自己书册有误,连忙起了身来。<br />
廖先生瞥向洪大人,“你吓唬孩子做什么?错漏也是难免,天下还能有几人,能比静娘更仔细,潜心其中。”<br />
洪大人闻言默了默,素来严肃的面上竟现三分宽和。<br />
“这些年你出的书,连我偶去乡野私塾,都能看到学子买得起,读得起,这放在我少时求学的年月,是再没有的。”<br />
杜氏勉楼能有如今名号,也多得士林众人帮衬,杜泠静又怎么可能高价卖书,将勉楼的门槛高高垒起?<br />
她恭谦道应该,心里正不由想,洪大人也有宽和之时,就见他又正肃了神色。<br />
“但治学是一辈子的事,男女皆同。你父亲不在,你该当更加勤勉。”<br />
杜泠静:“……”<br />
她连忙躬身应下。<br />
“静娘记住了。”<br />
话头严肃了几分山洞里都静了静,好在冯老先生的孙子冯巷,轻轻走上前来。<br />
“没想到静娘姐还记得我。”<br />
冯巷比杜泠静小四岁,眼下还未及冠,但已经中了举人。<br />
但他中举之后并未参加次年的春闱,直到今岁才往京畿来,不想遇上了此事,与众人一道搜集邵氏罪证,又落入了山里。<br />
杜泠静记得他少时便十分腼腆,不想这会跟她才说了一句,脸色就有些微微发红。<br />
十九岁的年轻郎君,生得似杨树般白皙而直挺,他早已比杜泠静高上许多,但脸色泛了红,好像又一下变成了当年的男孩。<br />
杜泠静道记得,“我比你年岁大,记得是寻常,只是贤弟彼时年岁尚小,怎么也记得?”<br />
她只是随口一问,不想他似是顿了顿,脸色更红了,一双水亮的眼眸只看向杜泠静一眼,就很快羞赧地收回了目光。<br />
他轻声,“静娘姐这些年出的书,我也买了些,不时翻看,所以记得。”<br />
原来如此。<br />
杜泠静随便问了几本,竟见这几本他都购置在家,不免暗猜冯巷买的恐不是三五本而已。<br />
她一时没细问,只是看向角落里,坐着一个姑娘。姑娘年岁不大,身形细瘦,脸颊凹陷,此刻独自坐着,抱着自己的膝盖,怔然出神。<br />
是那个给扈廷澜报信,才将邵氏兄弟恶性捅出来的姑娘吗?<br />
杜泠静未及问起,亭君过来,道她兄长扈廷澜,有些外面的事想要问她。<br />
杜泠静过去,把自己知道的都同扈廷澜说了一遍,“现在山里什么势力都有,我们能信得过的人其实不多。”<br />
扈廷澜不意外,但他却没想到邵伯举的伯父邵遵,竟借了荣昌伯府的事,打了与永定侯陆慎如换人的思量。<br />
“所以你同侯爷闹翻了?”他不禁问。<br />
杜泠静摇头,“那倒没有,只是不得不分道各谋而已。”<br />
扈廷澜闻言略松了口气,圣旨赐婚本就是捏合起来的婚事,她刚嫁进去就与夫婿闹掰,往后日子不好过。<br />
眼下还没闹得不可收场,扈廷澜不由道。<br />
“所以侯爷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也不知道?”<br />
杜泠静摇头,说不知道,“但他也来了。”<br />
扈廷澜讶然挑眉。<br />
静娘同侯府分道,各行其是,侯爷却亲自赶来了,那位陆侯是何意呢?<br />
*<br />
山下。<br />
杜泠静先前带人借宿的宅院外,男人负手立在风中,天已经黑透了,也未见巷口有人回来。<br />
崇平上前,“侯爷,夫人带着这么多人手都没回来,看来不是出事,极有可能是找到了失踪的拂党众人。”<br />
男人点头,目光从她落脚院子门前掠过,里间默声漆黑不见光亮。<br />
看来是了。
她并非要求什么善缘,只是可惜书中所记流失,再过若干年更无人知晓。<br />
一个藏书修书之人,毕生所为,不正是尽力挽救珍藏书册吗?<br />
她道愿意修补此书,那两位游方道士听说,皆向她行了一礼,表示愿意倾力相助。<br />
如此,那本书他们一修就是半年,待书修好,她念及不易,想着就算不赚钱,也让印社的赵掌柜拿去,刊刻流布了些出去。<br />
没想到,前后也卖了不少。<br />
后来两位道长继续云游,再未相见,她亦许久没见到那书了。<br />
但此刻,杜泠静抬脚走进密林间,踩在层层叠叠的枯叶之上,那本她当年修过的道门古书,每一页字,每一幅图,都似被唤醒一样。<br />
从她记忆最深处,缓缓浮现到眼前。<br />
阮恭和六郎当即分派了人手,一部分守在外面应对,一部分则跟在她脚步后面,一步一步地向里走去。<br />
杜泠静起初,也说不清这是否正是书中之阵,但摸索着走着,那杂乱无章的林子,在她眼中竟渐渐清晰了起来。<br />
分明地上仍是枯枝落叶,但她拉开一片荆棘,又移开一片断枝,混乱的道路越发明晰出现在眼前。<br />
好像,就是那本书中第一页所绘的阵。<br />
她不断前行,极力回忆着书中所写,在原地试着左右分辨前路位置。身后的人亦跟着她左转右转。<br />
众人不知何意,正疑惑不解,不想此时,她定准了方向,突然向前几步,摸到了一片临崖山壁。<br />
她沿着山壁侧边摸去,探测之间,低声道了一句,“此地能过。”<br />
山壁就横在眼前,唯独山壁下面有一道低矮通道。<br />
寻常人哪里会走这种低矮似兽洞的路。<br />
但杜泠静俯下身来。<br />
蒋枫川叫了她,“要不要我在前探路?”<br />
万一是不明的山洞,说不定会有危险。<br />
杜泠静却要摇头。<br />
“不必,我自己来。”<br />
她俯身径直走了过去。<br />
这一行一连走了十数步,走到连她自己都有些不确定的时候,眼前山壁突然没了。<br />
她站直了身子,前面竟生着一片在这个时节仍旧常绿的枝叶。<br />
她深吸一气,拨开枝叶走了过去。<br />
一瞬之间,眼前豁然开朗。<br />
一片开阔的山洞里,几缕天光照的里间每一个人清晰可见。<br />
“扈大哥,廖先生,洪大人,冯小弟……”<br />
每一个人都向她看来,众人面色皆有些虚弱,却脸上都带了最是温和的笑意。<br />
他们都看着她,跟她点头,不知是谁道了一句。<br />
“我就说,静娘自己修订刊印的书,她自己一定记得。”<br />
杜泠静还没看清是谁在说话,不想有一人忽然飞扑到了她身前。<br />
她伸出臂膀,将她一把拥进了怀中。<br />
“静娘,我就知道你会来!会来救我们出去!”<br />
是亭君。<br />
她的金兰挚友。<br />
第35章<br />
“我来晚了。”<br />
杜泠静见众人神色虽然和悦, 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伤,尤以扈廷澜伤势最重,需要人从旁扶着才能坐稳身形。<br />
她直接道, “事不宜迟,我带了人手在外, 我们赶紧出去!”<br />
她说自己这一路请了许多人前来, 山中什么人都有,“但只要人够多够乱,邵伯举他们想要下死手,也是杀不尽的。”<br />
只这两句话, 便把被困此地许久的众人,说得眼中有了光亮。<br />
但阮恭这时来报了一句, “外间情形不太好,山里起雾了。”<br />
杜泠静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山里起雾,他们出去之后极其容易走散, 呼喊其他人前来, 也亦平添变数。<br />
扈廷澜与几位先生倒是料道, “若是早一个时辰就好了,此间山内情形复杂, 我们在此藏身多时,也靠过山雾遮掩, 但此番要出去,山雾亦是障碍。”<br />
众人都道雾中出林不是良时, “都待了许多时候,不差这一日。”<br />
杜泠静心里颇为不安,但也晓得众人说得不错, 思量再三,只能同意下来。<br />
她让阮恭将人手分派开来,以免被旁人盯上,而她此刻亦不便再下山,便随众人一起等到明日天亮。<br />
天色渐暗,山雾越加浓郁,山里搜寻之人陆陆续续都退了下去,山中渐有兽声起伏。<br />
杜泠静没在山中过过夜,只在书中见过兽声,今次听来,惊中带着奇。<br />
但身边无不是往日旧人,倒不害怕,亭君还给她道了被烧沸的山泉水来。<br />
杜泠静捧在手中,诸位先生都在,廖先生仔细打量了她几遍,伸手比量着。<br />
“上一次见还在京城,那会身量还没长足,就这么高。”<br />
洪大人见杜泠静的时间更久远,他没比量身高,只是道。<br />
“静娘流布的书我都看了,致学还需更加谨慎。”<br />
洪大人严肃,杜泠静还以为自己书册有误,连忙起了身来。<br />
廖先生瞥向洪大人,“你吓唬孩子做什么?错漏也是难免,天下还能有几人,能比静娘更仔细,潜心其中。”<br />
洪大人闻言默了默,素来严肃的面上竟现三分宽和。<br />
“这些年你出的书,连我偶去乡野私塾,都能看到学子买得起,读得起,这放在我少时求学的年月,是再没有的。”<br />
杜氏勉楼能有如今名号,也多得士林众人帮衬,杜泠静又怎么可能高价卖书,将勉楼的门槛高高垒起?<br />
她恭谦道应该,心里正不由想,洪大人也有宽和之时,就见他又正肃了神色。<br />
“但治学是一辈子的事,男女皆同。你父亲不在,你该当更加勤勉。”<br />
杜泠静:“……”<br />
她连忙躬身应下。<br />
“静娘记住了。”<br />
话头严肃了几分山洞里都静了静,好在冯老先生的孙子冯巷,轻轻走上前来。<br />
“没想到静娘姐还记得我。”<br />
冯巷比杜泠静小四岁,眼下还未及冠,但已经中了举人。<br />
但他中举之后并未参加次年的春闱,直到今岁才往京畿来,不想遇上了此事,与众人一道搜集邵氏罪证,又落入了山里。<br />
杜泠静记得他少时便十分腼腆,不想这会跟她才说了一句,脸色就有些微微发红。<br />
十九岁的年轻郎君,生得似杨树般白皙而直挺,他早已比杜泠静高上许多,但脸色泛了红,好像又一下变成了当年的男孩。<br />
杜泠静道记得,“我比你年岁大,记得是寻常,只是贤弟彼时年岁尚小,怎么也记得?”<br />
她只是随口一问,不想他似是顿了顿,脸色更红了,一双水亮的眼眸只看向杜泠静一眼,就很快羞赧地收回了目光。<br />
他轻声,“静娘姐这些年出的书,我也买了些,不时翻看,所以记得。”<br />
原来如此。<br />
杜泠静随便问了几本,竟见这几本他都购置在家,不免暗猜冯巷买的恐不是三五本而已。<br />
她一时没细问,只是看向角落里,坐着一个姑娘。姑娘年岁不大,身形细瘦,脸颊凹陷,此刻独自坐着,抱着自己的膝盖,怔然出神。<br />
是那个给扈廷澜报信,才将邵氏兄弟恶性捅出来的姑娘吗?<br />
杜泠静未及问起,亭君过来,道她兄长扈廷澜,有些外面的事想要问她。<br />
杜泠静过去,把自己知道的都同扈廷澜说了一遍,“现在山里什么势力都有,我们能信得过的人其实不多。”<br />
扈廷澜不意外,但他却没想到邵伯举的伯父邵遵,竟借了荣昌伯府的事,打了与永定侯陆慎如换人的思量。<br />
“所以你同侯爷闹翻了?”他不禁问。<br />
杜泠静摇头,“那倒没有,只是不得不分道各谋而已。”<br />
扈廷澜闻言略松了口气,圣旨赐婚本就是捏合起来的婚事,她刚嫁进去就与夫婿闹掰,往后日子不好过。<br />
眼下还没闹得不可收场,扈廷澜不由道。<br />
“所以侯爷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也不知道?”<br />
杜泠静摇头,说不知道,“但他也来了。”<br />
扈廷澜讶然挑眉。<br />
静娘同侯府分道,各行其是,侯爷却亲自赶来了,那位陆侯是何意呢?<br />
*<br />
山下。<br />
杜泠静先前带人借宿的宅院外,男人负手立在风中,天已经黑透了,也未见巷口有人回来。<br />
崇平上前,“侯爷,夫人带着这么多人手都没回来,看来不是出事,极有可能是找到了失踪的拂党众人。”<br />
男人点头,目光从她落脚院子门前掠过,里间默声漆黑不见光亮。<br />
看来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