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知道了。”<br />
陆慎如没再多言,仍旧稳坐高头大马之上,又想起什么,吩咐了崇平一句。<br />
“我今日还要去一趟北边的关城军中,你先去准备吧。”<br />
伤势未愈又要出门,崇平心惊,却也不敢多言,“是。”<br />
*<br />
永定侯府。<br />
杜泠静把阮恭带回来的、两大箱三郎遗留下来的纸页,大致理了理。<br />
这无非是些朝廷邸抄,和三郎打听来的各地的政事,他留下的墨迹不多,但也有在这些消息上,浅浅留墨之处。<br />
就好比锦衣卫行事。<br />
殷佑五年,魏玦升任锦衣卫北镇抚使,同年腊月,他奉命南下,处理江西的反诗一案。<br />
锦衣卫行事不妥,处置案件其间,失手打死了一位颇受尊敬的大儒。<br />
这位大儒只比她祖父小几岁,与祖父和父亲皆有往来,但因朝中喧闹,早早离开朝堂回乡教书,他见解独到,敢说敢言,又桃李天下,不少学生都在朝中任职高位。<br />
锦衣卫失手打死了他,当即就引得朝堂哄乱,群臣将矛头对准了刚上任锦衣卫北镇抚使的魏玦,纷纷上书要求必须重重惩治他。<br />
此事杜泠静也有所耳闻,毕竟魏玦也是她旧日相识之人。不过皇上只责打了部分锦衣卫,又斥责了魏玦,罚了他半年的俸禄,就将此事揭过,又过几年,魏玦顺利升任锦衣卫指挥使,并未受到此事干扰。<br />
但是三郎却在此事上颇为画了几笔,将此事单独挑了出来,不知是何意。<br />
纸页太多,杜泠静一时看不完,让阮恭放到西厢房书房里,待之后慢慢看。<br />
稍稍用了眼,眼睛就疼了起来,她不得不起身往往外走去,又问了人。<br />
“侯爷回来了吗?”<br />
她看天色,夕阳早坠在了城墙下,之余一抹红霞尚在天边。<br />
他从上晌进宫,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br />
艾叶回说还没有,但她不放心,去了外院。<br />
他果然还没回来,而他的远岫阁,他也不让她进,她只能就坐在附近路边的小凉亭中。<br />
杜泠静托了腮,蓦然想起了她刚回京,却还没入京门的时候。<br />
那几日下了雨,她担心自己落脚的京外田庄会被决堤的洪水吞没,去听闻附近调了兵前来支援加固河堤。<br />
她甚是意外又欣喜,亲自去了一趟河边,想着聊表谢意,却听闻,原来前来加固河堤的兵丁,是永定侯陆侯爷调来的,是为了出去上香的贵妃和慧王回宫。<br />
说是怕河水暴涨决堤,娘娘和殿下不便回来。<br />
杜泠静彼时再没多想,如今想来,贵妃和慧王回宫,就算河水决堤也无大碍,那暴雨还不至于祸害了京畿的大片粮田,只有可能是她落脚的那片地带遭殃而已。<br />
而他调兵过去,又颇费周章地打了娘娘的借口,其实是怕,洪水一不留神被她的庄子冲了。<br />
杜泠静坐在他院外的凉亭下轻轻咬了唇,彼时她再也想不到这等可能,而那天,他隔着厚厚的雨幕,目光远远跨过奔涌的河水,一直落在她身上。<br />
可他揭过旧事不肯说,她怎么知道他是谁,又为何而来。<br />
就如他所谓的“初见”,在枕月楼上。<br />
她在楼梯间险些摔倒,这事与他何干,可他一步上前就扶在了她腰间。<br />
她根本不知这事何人,反而不快问他,“抱歉,我认识阁下吗?”<br />
彼时她把他问得顿了一顿,她只觉他沉落地看着她的眼神很是奇怪,他实在无话可说,再也不能跟她解释他是谁人,只能抿唇闷声说他认错了人。<br />
他劝她不要上楼去见邵伯举,她却觉此人真是奇怪,管这么多闲事。<br />
冷言冷语地不欲与他多言,“多谢告知。”<br />
说完就走了,再没给他好脸。<br />
此时此刻,杜泠静回想起来,红了眼角,又忍不住擦拭着眼角的泪,苦笑了一声。<br />
“真呆……”<br />
那她怎么知道他是谁?又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看?<br />
可就算是没有一点好脸色,他也不怕上前,把她给他吃的排头都笑着咽了,还最爱抱着她柔声叫她的小字,叫她“泉泉”……<br />
不知是不是腹中或有了孩儿的原因,杜泠静心绪不禁地起起伏伏。<br />
……<br />
陆慎如却在回府的路上,又看见了蒋枫川,这次没等这令人讨厌的蒋六再阴阳怪气,就打马离了去。<br />
但“蒋”这个字,却似幽魂一样缠着人。<br />
殷佑六年初冬,她父孝已过,刚刚除服。<br />
他赶在年前去看了她一回,不想刚到济南城,就听到人回,说她不在青州,就在济南。<br />
他甚是意外,听说大明湖结了冰,她并不会滑冰,却定了湖边酒楼望湖雅座,在那处赏景,看人溜冰。<br />
那日热闹极了,她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不知怎么到了那酒楼上。<br />
他让人打听了一下,说只有她一个人在楼上,蒋竹修不在。<br />
可巧,他刚听闻就在路边茶摊遇到了蒋竹修。<br />
蒋谦筠在同他的同年旧友说话,人家热情地请他吃过茶,一起去吃酒。<br />
蒋竹修一时还没应,却发现了他,接着他应了友人的邀,友人开怀。<br />
他则去了她看吃茶的大明湖畔。<br />
但等他也上了楼,却发现四下坐满了。崇平要去帮他重金买下雅间,可他止了崇平,反而让人去询问了她,可否方便与她同坐片刻。<br />
她认不出来他的模样,但颇为犹豫了几分,见楼上真是坐满了,才点了头,却让人搬了个小屏风来,与他隔开。<br />
如此也好,他与她隔着薄薄的小屏风,分坐在雅座两侧。<br />
湖上溜冰的人络绎不绝,远处有残雪,而近处摆摊的商贩,热热闹闹地招呼着路过的客人。<br />
他分明与她什么也没说,但烟火喧闹的声音传到楼上,雅座间有种特殊地令人心绪舒展的气氛。<br />
就在这时,冰面裂开了,有人差点掉了下去,就在她身前不远处。<br />
她不住“呀”了一声,侧身去看,他顺势开了口,“眼下才初冬,济南的冰看来没冻实。”<br />
他开口,没有旁人搭话,她这才意识到他在跟她说话。<br />
她道是,但敏锐地问了他,“阁下是从外地过来的?”<br />
他点头,只是没说从何处来,反而问她,“听姑娘口音也不似济南人。”<br />
她微顿,“阁下好耳力,连这差别都能听出来。”<br />
陆慎如不是山东人,他还真就听不出明显的区别,只是他知道她是青州人而已。<br />
他笑起来,也就此与她攀谈了几句。<br />
他只觉自己还没说什么,天色就有些暗了,又有了冰面破裂的事,滑冰的人逐渐散了去,此间也安静了几分。<br />
她往外看了一眼,突然问,“阁下吃好茶了吗?”<br />
“怎么?”<br />
她稍有些不好意思,却也说来,“我等的人,应该要来了。”<br />
是蒋竹修。<br />
她在等她的未婚夫,难怪不喜热闹,还定到了这湖边的酒楼来。<br />
他微微抿唇,“姑娘等的人,这么久都不来,未必还会来吧?”<br />
她愣了一下。<br />
“不会,我与他说好了,他必然会来的。”<br />
但蒋竹修已应了友人的约,同人吃酒去了。<br />
这话他不能说,只能暗示她。<br />
“天下有约在先的人多了,可大多数人都不能履约,他也许在路上又碰到了旁人。”<br />
可她摇头说不可能。<br />
“不瞒阁下,我要等的是我未婚夫,他与我说好就一定会来。”<br />
“那若是有事绊住了呢?”<br />
她停顿了一下,“那我就一直在这儿等他。”<br />
好一个一直等他。<br />
陆慎如沉默了下来。<br />
她不知那人与友人吃酒去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吃酒岂是好等?<br />
他不禁闷声问了一句,“姑娘如此执意是为哪般?”<br />
她则疑惑地反问了一句。<br />
“阁下占着我给他留的雅座不肯走,又是为哪般?”<br />
陆慎如彻底沉默了。<br />
而她干脆道,“他就要来了,还请阁下离去吧。”<br />
又为蒋竹修赶他走。<br />
陆慎如无声笑了,但也不舍得再惹她不快。<br />
至少,今日与她在大明湖畔赏了景……<br />
他说抱歉,“是我唐突了,感谢姑娘舍座,在下走了。”<br />
他温言告辞,她似乎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口气重了些,起了身,隔着屏风跟他浅浅行礼。<br />
只是他并没走远,坐去了湖岸另一家酒楼上,从那处恰能看到她的雅座窗前。<br />
他点了酒慢慢吃着陪她等人,她还真就一直在等,一个人坐在灯前,等到酒楼都快打样了,蒋竹修才出现在楼下。<br />
她当即就下了楼,快步走过去。
陆慎如没再多言,仍旧稳坐高头大马之上,又想起什么,吩咐了崇平一句。<br />
“我今日还要去一趟北边的关城军中,你先去准备吧。”<br />
伤势未愈又要出门,崇平心惊,却也不敢多言,“是。”<br />
*<br />
永定侯府。<br />
杜泠静把阮恭带回来的、两大箱三郎遗留下来的纸页,大致理了理。<br />
这无非是些朝廷邸抄,和三郎打听来的各地的政事,他留下的墨迹不多,但也有在这些消息上,浅浅留墨之处。<br />
就好比锦衣卫行事。<br />
殷佑五年,魏玦升任锦衣卫北镇抚使,同年腊月,他奉命南下,处理江西的反诗一案。<br />
锦衣卫行事不妥,处置案件其间,失手打死了一位颇受尊敬的大儒。<br />
这位大儒只比她祖父小几岁,与祖父和父亲皆有往来,但因朝中喧闹,早早离开朝堂回乡教书,他见解独到,敢说敢言,又桃李天下,不少学生都在朝中任职高位。<br />
锦衣卫失手打死了他,当即就引得朝堂哄乱,群臣将矛头对准了刚上任锦衣卫北镇抚使的魏玦,纷纷上书要求必须重重惩治他。<br />
此事杜泠静也有所耳闻,毕竟魏玦也是她旧日相识之人。不过皇上只责打了部分锦衣卫,又斥责了魏玦,罚了他半年的俸禄,就将此事揭过,又过几年,魏玦顺利升任锦衣卫指挥使,并未受到此事干扰。<br />
但是三郎却在此事上颇为画了几笔,将此事单独挑了出来,不知是何意。<br />
纸页太多,杜泠静一时看不完,让阮恭放到西厢房书房里,待之后慢慢看。<br />
稍稍用了眼,眼睛就疼了起来,她不得不起身往往外走去,又问了人。<br />
“侯爷回来了吗?”<br />
她看天色,夕阳早坠在了城墙下,之余一抹红霞尚在天边。<br />
他从上晌进宫,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br />
艾叶回说还没有,但她不放心,去了外院。<br />
他果然还没回来,而他的远岫阁,他也不让她进,她只能就坐在附近路边的小凉亭中。<br />
杜泠静托了腮,蓦然想起了她刚回京,却还没入京门的时候。<br />
那几日下了雨,她担心自己落脚的京外田庄会被决堤的洪水吞没,去听闻附近调了兵前来支援加固河堤。<br />
她甚是意外又欣喜,亲自去了一趟河边,想着聊表谢意,却听闻,原来前来加固河堤的兵丁,是永定侯陆侯爷调来的,是为了出去上香的贵妃和慧王回宫。<br />
说是怕河水暴涨决堤,娘娘和殿下不便回来。<br />
杜泠静彼时再没多想,如今想来,贵妃和慧王回宫,就算河水决堤也无大碍,那暴雨还不至于祸害了京畿的大片粮田,只有可能是她落脚的那片地带遭殃而已。<br />
而他调兵过去,又颇费周章地打了娘娘的借口,其实是怕,洪水一不留神被她的庄子冲了。<br />
杜泠静坐在他院外的凉亭下轻轻咬了唇,彼时她再也想不到这等可能,而那天,他隔着厚厚的雨幕,目光远远跨过奔涌的河水,一直落在她身上。<br />
可他揭过旧事不肯说,她怎么知道他是谁,又为何而来。<br />
就如他所谓的“初见”,在枕月楼上。<br />
她在楼梯间险些摔倒,这事与他何干,可他一步上前就扶在了她腰间。<br />
她根本不知这事何人,反而不快问他,“抱歉,我认识阁下吗?”<br />
彼时她把他问得顿了一顿,她只觉他沉落地看着她的眼神很是奇怪,他实在无话可说,再也不能跟她解释他是谁人,只能抿唇闷声说他认错了人。<br />
他劝她不要上楼去见邵伯举,她却觉此人真是奇怪,管这么多闲事。<br />
冷言冷语地不欲与他多言,“多谢告知。”<br />
说完就走了,再没给他好脸。<br />
此时此刻,杜泠静回想起来,红了眼角,又忍不住擦拭着眼角的泪,苦笑了一声。<br />
“真呆……”<br />
那她怎么知道他是谁?又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看?<br />
可就算是没有一点好脸色,他也不怕上前,把她给他吃的排头都笑着咽了,还最爱抱着她柔声叫她的小字,叫她“泉泉”……<br />
不知是不是腹中或有了孩儿的原因,杜泠静心绪不禁地起起伏伏。<br />
……<br />
陆慎如却在回府的路上,又看见了蒋枫川,这次没等这令人讨厌的蒋六再阴阳怪气,就打马离了去。<br />
但“蒋”这个字,却似幽魂一样缠着人。<br />
殷佑六年初冬,她父孝已过,刚刚除服。<br />
他赶在年前去看了她一回,不想刚到济南城,就听到人回,说她不在青州,就在济南。<br />
他甚是意外,听说大明湖结了冰,她并不会滑冰,却定了湖边酒楼望湖雅座,在那处赏景,看人溜冰。<br />
那日热闹极了,她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不知怎么到了那酒楼上。<br />
他让人打听了一下,说只有她一个人在楼上,蒋竹修不在。<br />
可巧,他刚听闻就在路边茶摊遇到了蒋竹修。<br />
蒋谦筠在同他的同年旧友说话,人家热情地请他吃过茶,一起去吃酒。<br />
蒋竹修一时还没应,却发现了他,接着他应了友人的邀,友人开怀。<br />
他则去了她看吃茶的大明湖畔。<br />
但等他也上了楼,却发现四下坐满了。崇平要去帮他重金买下雅间,可他止了崇平,反而让人去询问了她,可否方便与她同坐片刻。<br />
她认不出来他的模样,但颇为犹豫了几分,见楼上真是坐满了,才点了头,却让人搬了个小屏风来,与他隔开。<br />
如此也好,他与她隔着薄薄的小屏风,分坐在雅座两侧。<br />
湖上溜冰的人络绎不绝,远处有残雪,而近处摆摊的商贩,热热闹闹地招呼着路过的客人。<br />
他分明与她什么也没说,但烟火喧闹的声音传到楼上,雅座间有种特殊地令人心绪舒展的气氛。<br />
就在这时,冰面裂开了,有人差点掉了下去,就在她身前不远处。<br />
她不住“呀”了一声,侧身去看,他顺势开了口,“眼下才初冬,济南的冰看来没冻实。”<br />
他开口,没有旁人搭话,她这才意识到他在跟她说话。<br />
她道是,但敏锐地问了他,“阁下是从外地过来的?”<br />
他点头,只是没说从何处来,反而问她,“听姑娘口音也不似济南人。”<br />
她微顿,“阁下好耳力,连这差别都能听出来。”<br />
陆慎如不是山东人,他还真就听不出明显的区别,只是他知道她是青州人而已。<br />
他笑起来,也就此与她攀谈了几句。<br />
他只觉自己还没说什么,天色就有些暗了,又有了冰面破裂的事,滑冰的人逐渐散了去,此间也安静了几分。<br />
她往外看了一眼,突然问,“阁下吃好茶了吗?”<br />
“怎么?”<br />
她稍有些不好意思,却也说来,“我等的人,应该要来了。”<br />
是蒋竹修。<br />
她在等她的未婚夫,难怪不喜热闹,还定到了这湖边的酒楼来。<br />
他微微抿唇,“姑娘等的人,这么久都不来,未必还会来吧?”<br />
她愣了一下。<br />
“不会,我与他说好了,他必然会来的。”<br />
但蒋竹修已应了友人的约,同人吃酒去了。<br />
这话他不能说,只能暗示她。<br />
“天下有约在先的人多了,可大多数人都不能履约,他也许在路上又碰到了旁人。”<br />
可她摇头说不可能。<br />
“不瞒阁下,我要等的是我未婚夫,他与我说好就一定会来。”<br />
“那若是有事绊住了呢?”<br />
她停顿了一下,“那我就一直在这儿等他。”<br />
好一个一直等他。<br />
陆慎如沉默了下来。<br />
她不知那人与友人吃酒去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吃酒岂是好等?<br />
他不禁闷声问了一句,“姑娘如此执意是为哪般?”<br />
她则疑惑地反问了一句。<br />
“阁下占着我给他留的雅座不肯走,又是为哪般?”<br />
陆慎如彻底沉默了。<br />
而她干脆道,“他就要来了,还请阁下离去吧。”<br />
又为蒋竹修赶他走。<br />
陆慎如无声笑了,但也不舍得再惹她不快。<br />
至少,今日与她在大明湖畔赏了景……<br />
他说抱歉,“是我唐突了,感谢姑娘舍座,在下走了。”<br />
他温言告辞,她似乎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口气重了些,起了身,隔着屏风跟他浅浅行礼。<br />
只是他并没走远,坐去了湖岸另一家酒楼上,从那处恰能看到她的雅座窗前。<br />
他点了酒慢慢吃着陪她等人,她还真就一直在等,一个人坐在灯前,等到酒楼都快打样了,蒋竹修才出现在楼下。<br />
她当即就下了楼,快步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