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青年惊喜,面上却镇定道,<br />
“老将军何出此言?”<br />
王翦神色振奋,张口似想跟他好好说道一番,下一瞬却猛地锁眉痛呼道,<br />
“哎呦,老夫的腿好痛!”<br />
...<br />
赵怱一走进来,就察觉到不对劲。<br />
房间里多了三张生面孔,其中一个还是孩子。<br />
他仗着宗室身份,又得了郭开的许诺,本就处处想找李牧的茬,立刻不留情面出声怒斥,<br />
“尔等何人,竟敢擅闯军营?”<br />
李牧起身道,<br />
“这是我家中亲戚前来投靠...”<br />
说着,朝门口的心腹使了个眼色。<br />
这些日子来,赵怱逮着机会就会跟李牧作对,闻言愈发义正严词,<br />
“世人皆称李牧治军极严,没想到,你竟会让闲杂人等前来军营重地,此事干系重大,我必会上奏王上...”<br />
“那你也会把暗中与燕国人勾结一事,上奏给赵王吗?”李世民觑准时机,出其不意开口道。<br />
赵怱神色骤变,脱/口而出问道,<br />
“你怎知...”<br />
他急忙收回话头,怒道,<br />
“你一个黄毛小儿,休得胡言!”<br />
说着竟目露凶光,伸手上前想攫住对方。<br />
蒙恬早有准备,上前一个反扣牢牢制住他,并麻利卸下了他准备张口喊人的下巴。<br />
李世民借着樊於期与燕国早有往来的猜测,这么随口一诈,哪会料到赵怱是这种反应?<br />
看来,他跟燕国还真有往来,真巧啊——<br />
被人一诈就露了馅,也真够蠢的。<br />
李牧走来,目光阴沉看着赵怱,<br />
“你跟燕国人暗中有勾结?还与秦将樊於期勾结,偷袭王翦败坏我赵国名声?王翦在何处?”<br />
赵怱愤怒瞪他,挣扎着想摆脱束缚,这时门突然打开了,他骤然眼睛一亮。<br />
哪知,进来的却是李牧的心腹,对方上前禀道,<br />
“回将军,赵将军带来的人已经全部捆起来了,还请将军发落。”<br />
赵怱又急又气,挣扎得更凶了,却听那道可恶的童音继续道,<br />
“只抓这点人怎么够?李将军不如立刻结集兵士,把颜聚和赵怱手下所有人召集起来问一问,如果王翦真在他们手里,总会有人老实交待的...”<br />
李世民目光童真与赵怱对视,继续劝着李牧,<br />
“如果王翦不在他们手中,就能还赵将军一个清白,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br />
王翦已经失踪五日了,越往后拖,他面临的折磨与危险就必会越多,让他于心何忍?<br />
他今夜前来劝说李牧,打的就是速战速决的主意。<br />
只有让李牧意识到,如今莫名失踪的王翦,随时会变成赵怱手中刺向他的暗器,对方才会答应全力配合他暗中救出王翦。<br />
李牧沉思着,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命人马上用“军中混进间者”的理由,命麾下各级武将立刻召集士卒自查。<br />
至于赵怱和颜聚最信任的亲兵,则由李牧的心腹亲自带人审问。<br />
接着,李牧让司马尚趁着这个时间差,暗中带人搜查赵怱和颜聚的署衙和住处。<br />
一切安排下去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水漏一点一滴地响着,蒙恬不时来到窗前看一眼天色——<br />
他们虽稍稍做了一番乔装,又有李牧的亲属这层关系在...但赵军人多口杂,天一亮,他们暴露的危险就变得极大。<br />
他绝不能任由太子<br />
冒险,最晚鸡鸣时分,他必须带太子回到军营。<br />
这般恍恍惚惚想着,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br />
...<br />
天还没亮,李世民一行在李牧心腹的掩护下,带着被司马尚救出来的王翦悄悄回到了秦国军营。<br />
李牧在躲开一场阴谋算计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br />
那个从密室抓获的青年,竟是燕国太子姬丹。<br />
姬丹为求自保,毫不犹豫就把赵怱和颜聚出卖了——<br />
对方收受燕国千金贿赂,与他这个燕国太子密切往来,想借王翦来算计李牧的性命....<br />
李牧在收集了三人的证词后,以主将的身份,按赵律先斩后奏杀了赵怱颜聚,把姬丹押回了邯郸。<br />
而这一回,收了姬丹千金和许诺而叛国的樊於期,也没迎来史书上那样窜逃的机会。<br />
王翦一回到军中,就把真相公布给诸将,按照军法把这卑劣小人斩立决。<br />
一整夜没闭眼的李世民,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不过在此之前,已经困得迷迷糊糊的小小孩童,也没忘了给父亲写一封信报喜。<br />
...<br />
章台宫里,秦王第十一遍看完手中的信,仍旧剑眉紧蹙。<br />
什么叫他老人家要注意保重身体?他今年才二十六岁,已经很老了吗?<br />
什么叫姬丹已经平安回到军营了,王翦被送去邯郸报功了?<br />
什么叫“明年就回来了”,孩子要明年才回来,是想在外面玩疯吗?<br />
翻来覆去又看了几遍,秦王疑心自己这几日没睡好,有些头晕眼花看不清文字了,于是招手让蒙毅上来,<br />
“你来给寡人读一读这信。”<br />
“喏。”蒙毅急忙走上殿接过信纸,一目十行看了两眼,顿了顿,故作镇定念道,<br />
“阿父,孩儿好想你!姬丹已平安回军营...我此战必胜,明年就能回来了...希望您老人家多多照顾秦王府...您老人家也要好生保重身体,勿信蒙寂之言,远离奸佞之徒,勿再沉迷酒色伤身...”<br />
蒙毅的声音越来越低,他日日侍奉在正殿君侧,称得上是离王上最近的臣子。太子口中那个叫蒙寂的奸佞之徒,该不会指的就是自己吧?<br />
天地良心啊,他对王上和大秦的心比雪山的雪还要白!<br />
秦王的脸也越来越黑,原来,方才不是他的错觉,在这混小子眼里,他这父亲,竟是一个宠信奸佞沉迷酒色的无道昏君!<br />
明年才回来?是想躲过那顿打吧?<br />
秦王咬牙打断蒙毅的朗读,冷声道,<br />
“去,为寡人寻些结实的竹棍来!”<br />
第54章<br />
浑然不知即将又喜提一笔“逆子挂账”的李世民,这一觉睡得极香。<br />
不过,等他下午睁眼醒来时,差点没吓得噌的一下蹦起来——<br />
他的床前,不知何时围来了四个脑袋,此刻,正有八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br />
那点残留的惺忪睡意一下就消散得无影无踪,李世民立刻坐起来,<br />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吗?”<br />
蒙武尴尬轻咳两声,俯身温声问道,<br />
“没..没什么,臣是来看看太子醒了没有,您现在可饿了?”<br />
李世民茫然点头,<br />
“是有些饿了...没什么?那你们围在此处做什么?”<br />
蒙武急忙让人把饭菜快备上,做出一副很忙的样子。<br />
王翦回来休整了半日,状态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慈祥笑道,<br />
“臣来此,是想感谢太子的救命之恩。”<br />
李世民头疼看着他,<br />
“王翦将军,你先前已经感谢我十多遍了,何须如此客气啊?”<br />
王翦马上抚着手腕喊痛,趁机转过了身。<br />
杨端和笑得见眉不见眼,说了句大实话,<br />
“臣,是担心太子又悄悄跑了...”<br />
如果太子又在军营失踪,他就是把自个儿的脑袋割下来,也不够赔王上的损失啊!<br />
李世民无语看他,<br />
“我像是那种没事乱跑的人吗?”<br />
杨端和嘿嘿笑着,识趣地没接嘴惹自家小太子生气。<br />
像,您可太像了!<br />
就算翻遍我大秦立国五百年来的史料,您也是第一个敢离家出走的幼年太子!<br />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最边缘的蒙恬,<br />
“那你呢,你也跑来凑热闹做什么?”<br />
蒙恬挠了挠脑袋,选择实话实说,<br />
“臣想问问,太子准备什么时候启程?”<br />
这话一出口,另外三人立刻再次看向他,眼神无比热切。<br />
哦,李世民一下子就懂了,原来,一个个都是来催他快些离开的!<br />
不过他本就不是不讲理的人,当场就爽快告诉对方:<br />
既然王翦已经平安回来了,他打算明日就启程回咸阳。<br />
四人一听差点喜极而泣: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太子终于愿意回宫啦!<br />
为了庆祝这件大喜事,王翦和蒙武决定明日亲自下厨,联手烹出一桌风味各异的鹅肉宴,为他们活泼懂事聪明知礼的小太子欢送辞行——<br />
为庆贺太子“归鸿”的寓意,他们本是想打几只大雁来烹制的。<br />
怎奈,几人持弓张望了一个多时辰,硬是连根过路的雁毛都没看到,眼看天色已晚,只得悻悻作罢。<br />
三人只得重新制定方案:鹅,是上古时期从野雁驯化而来的,也能寄托他们热切盼望小太子速速归家的心情。<br />
不会做菜的杨端和自告奋勇揽下这任务,连夜奔袭二十多里,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三只大肥鹅。
“老将军何出此言?”<br />
王翦神色振奋,张口似想跟他好好说道一番,下一瞬却猛地锁眉痛呼道,<br />
“哎呦,老夫的腿好痛!”<br />
...<br />
赵怱一走进来,就察觉到不对劲。<br />
房间里多了三张生面孔,其中一个还是孩子。<br />
他仗着宗室身份,又得了郭开的许诺,本就处处想找李牧的茬,立刻不留情面出声怒斥,<br />
“尔等何人,竟敢擅闯军营?”<br />
李牧起身道,<br />
“这是我家中亲戚前来投靠...”<br />
说着,朝门口的心腹使了个眼色。<br />
这些日子来,赵怱逮着机会就会跟李牧作对,闻言愈发义正严词,<br />
“世人皆称李牧治军极严,没想到,你竟会让闲杂人等前来军营重地,此事干系重大,我必会上奏王上...”<br />
“那你也会把暗中与燕国人勾结一事,上奏给赵王吗?”李世民觑准时机,出其不意开口道。<br />
赵怱神色骤变,脱/口而出问道,<br />
“你怎知...”<br />
他急忙收回话头,怒道,<br />
“你一个黄毛小儿,休得胡言!”<br />
说着竟目露凶光,伸手上前想攫住对方。<br />
蒙恬早有准备,上前一个反扣牢牢制住他,并麻利卸下了他准备张口喊人的下巴。<br />
李世民借着樊於期与燕国早有往来的猜测,这么随口一诈,哪会料到赵怱是这种反应?<br />
看来,他跟燕国还真有往来,真巧啊——<br />
被人一诈就露了馅,也真够蠢的。<br />
李牧走来,目光阴沉看着赵怱,<br />
“你跟燕国人暗中有勾结?还与秦将樊於期勾结,偷袭王翦败坏我赵国名声?王翦在何处?”<br />
赵怱愤怒瞪他,挣扎着想摆脱束缚,这时门突然打开了,他骤然眼睛一亮。<br />
哪知,进来的却是李牧的心腹,对方上前禀道,<br />
“回将军,赵将军带来的人已经全部捆起来了,还请将军发落。”<br />
赵怱又急又气,挣扎得更凶了,却听那道可恶的童音继续道,<br />
“只抓这点人怎么够?李将军不如立刻结集兵士,把颜聚和赵怱手下所有人召集起来问一问,如果王翦真在他们手里,总会有人老实交待的...”<br />
李世民目光童真与赵怱对视,继续劝着李牧,<br />
“如果王翦不在他们手中,就能还赵将军一个清白,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br />
王翦已经失踪五日了,越往后拖,他面临的折磨与危险就必会越多,让他于心何忍?<br />
他今夜前来劝说李牧,打的就是速战速决的主意。<br />
只有让李牧意识到,如今莫名失踪的王翦,随时会变成赵怱手中刺向他的暗器,对方才会答应全力配合他暗中救出王翦。<br />
李牧沉思着,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命人马上用“军中混进间者”的理由,命麾下各级武将立刻召集士卒自查。<br />
至于赵怱和颜聚最信任的亲兵,则由李牧的心腹亲自带人审问。<br />
接着,李牧让司马尚趁着这个时间差,暗中带人搜查赵怱和颜聚的署衙和住处。<br />
一切安排下去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水漏一点一滴地响着,蒙恬不时来到窗前看一眼天色——<br />
他们虽稍稍做了一番乔装,又有李牧的亲属这层关系在...但赵军人多口杂,天一亮,他们暴露的危险就变得极大。<br />
他绝不能任由太子<br />
冒险,最晚鸡鸣时分,他必须带太子回到军营。<br />
这般恍恍惚惚想着,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br />
...<br />
天还没亮,李世民一行在李牧心腹的掩护下,带着被司马尚救出来的王翦悄悄回到了秦国军营。<br />
李牧在躲开一场阴谋算计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br />
那个从密室抓获的青年,竟是燕国太子姬丹。<br />
姬丹为求自保,毫不犹豫就把赵怱和颜聚出卖了——<br />
对方收受燕国千金贿赂,与他这个燕国太子密切往来,想借王翦来算计李牧的性命....<br />
李牧在收集了三人的证词后,以主将的身份,按赵律先斩后奏杀了赵怱颜聚,把姬丹押回了邯郸。<br />
而这一回,收了姬丹千金和许诺而叛国的樊於期,也没迎来史书上那样窜逃的机会。<br />
王翦一回到军中,就把真相公布给诸将,按照军法把这卑劣小人斩立决。<br />
一整夜没闭眼的李世民,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不过在此之前,已经困得迷迷糊糊的小小孩童,也没忘了给父亲写一封信报喜。<br />
...<br />
章台宫里,秦王第十一遍看完手中的信,仍旧剑眉紧蹙。<br />
什么叫他老人家要注意保重身体?他今年才二十六岁,已经很老了吗?<br />
什么叫姬丹已经平安回到军营了,王翦被送去邯郸报功了?<br />
什么叫“明年就回来了”,孩子要明年才回来,是想在外面玩疯吗?<br />
翻来覆去又看了几遍,秦王疑心自己这几日没睡好,有些头晕眼花看不清文字了,于是招手让蒙毅上来,<br />
“你来给寡人读一读这信。”<br />
“喏。”蒙毅急忙走上殿接过信纸,一目十行看了两眼,顿了顿,故作镇定念道,<br />
“阿父,孩儿好想你!姬丹已平安回军营...我此战必胜,明年就能回来了...希望您老人家多多照顾秦王府...您老人家也要好生保重身体,勿信蒙寂之言,远离奸佞之徒,勿再沉迷酒色伤身...”<br />
蒙毅的声音越来越低,他日日侍奉在正殿君侧,称得上是离王上最近的臣子。太子口中那个叫蒙寂的奸佞之徒,该不会指的就是自己吧?<br />
天地良心啊,他对王上和大秦的心比雪山的雪还要白!<br />
秦王的脸也越来越黑,原来,方才不是他的错觉,在这混小子眼里,他这父亲,竟是一个宠信奸佞沉迷酒色的无道昏君!<br />
明年才回来?是想躲过那顿打吧?<br />
秦王咬牙打断蒙毅的朗读,冷声道,<br />
“去,为寡人寻些结实的竹棍来!”<br />
第54章<br />
浑然不知即将又喜提一笔“逆子挂账”的李世民,这一觉睡得极香。<br />
不过,等他下午睁眼醒来时,差点没吓得噌的一下蹦起来——<br />
他的床前,不知何时围来了四个脑袋,此刻,正有八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br />
那点残留的惺忪睡意一下就消散得无影无踪,李世民立刻坐起来,<br />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吗?”<br />
蒙武尴尬轻咳两声,俯身温声问道,<br />
“没..没什么,臣是来看看太子醒了没有,您现在可饿了?”<br />
李世民茫然点头,<br />
“是有些饿了...没什么?那你们围在此处做什么?”<br />
蒙武急忙让人把饭菜快备上,做出一副很忙的样子。<br />
王翦回来休整了半日,状态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慈祥笑道,<br />
“臣来此,是想感谢太子的救命之恩。”<br />
李世民头疼看着他,<br />
“王翦将军,你先前已经感谢我十多遍了,何须如此客气啊?”<br />
王翦马上抚着手腕喊痛,趁机转过了身。<br />
杨端和笑得见眉不见眼,说了句大实话,<br />
“臣,是担心太子又悄悄跑了...”<br />
如果太子又在军营失踪,他就是把自个儿的脑袋割下来,也不够赔王上的损失啊!<br />
李世民无语看他,<br />
“我像是那种没事乱跑的人吗?”<br />
杨端和嘿嘿笑着,识趣地没接嘴惹自家小太子生气。<br />
像,您可太像了!<br />
就算翻遍我大秦立国五百年来的史料,您也是第一个敢离家出走的幼年太子!<br />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最边缘的蒙恬,<br />
“那你呢,你也跑来凑热闹做什么?”<br />
蒙恬挠了挠脑袋,选择实话实说,<br />
“臣想问问,太子准备什么时候启程?”<br />
这话一出口,另外三人立刻再次看向他,眼神无比热切。<br />
哦,李世民一下子就懂了,原来,一个个都是来催他快些离开的!<br />
不过他本就不是不讲理的人,当场就爽快告诉对方:<br />
既然王翦已经平安回来了,他打算明日就启程回咸阳。<br />
四人一听差点喜极而泣: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太子终于愿意回宫啦!<br />
为了庆祝这件大喜事,王翦和蒙武决定明日亲自下厨,联手烹出一桌风味各异的鹅肉宴,为他们活泼懂事聪明知礼的小太子欢送辞行——<br />
为庆贺太子“归鸿”的寓意,他们本是想打几只大雁来烹制的。<br />
怎奈,几人持弓张望了一个多时辰,硬是连根过路的雁毛都没看到,眼看天色已晚,只得悻悻作罢。<br />
三人只得重新制定方案:鹅,是上古时期从野雁驯化而来的,也能寄托他们热切盼望小太子速速归家的心情。<br />
不会做菜的杨端和自告奋勇揽下这任务,连夜奔袭二十多里,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三只大肥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