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蒙恬只得失落不满地快步跟上。<br />
...<br />
伸手不见五指的营帐中,张耳正抓着刘季的衣袖,压低了嗓音滔滔不绝,<br />
“....暴秦四处东征西讨,早已人心尽失,天下英雄豪杰,莫不想灭秦而后快之!好在我听闻,你如今已成功打入秦军内部,真乃天不亡我大魏也....”<br />
刘季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眉间“川”字都快能夹死一只蚊子了。<br />
不是,他千辛万苦为自己谋划了这么一个璀璨的前程,怎么在对方的眼中,自己这忠心耿耿的大秦副将,倒像是个为了魏国忍辱负重、专程跑来秦国当间者的蠢货呢?<br />
荒唐!他刘季会是那种舍己为人的人吗?<br />
但张耳对他到底有恩,自己当年也没少在人家家里连吃带拿的占便宜,要是一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他自己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br />
所以,刘季只得耐着性子打断对方,小声解释道,<br />
“张公啊,其实我只是秦军中的一个小小副将,并无什么实权在手上,匡扶魏室大业一事,我确实帮不上半点忙....”<br />
说着,他又快速把话锋一转,<br />
“此地不宜久留,好在我这趟出门带了些黄金傍身,张公请稍等片刻。”<br />
这可是秦军大营,他只想快点把对方打发走,舍些黄金也算是一笔了断当年情义了!<br />
张耳看出他有推脱之意,紧紧拽着刘季的衣袖不放,一下就怒了,<br />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缺那点黄金的人吗?刘季,莫非你来到秦国太久了,已经忘记你当日入秦的初衷了?你这般认贼作父,对得起信陵君的在天之灵吗?”<br />
刘季都快被他这话气笑了,<br />
“张公这话,才叫好生没理咧!我一个沛县出了名的街溜子,入秦除了想谋个富贵荣华,哪还能有什么别的初衷?至于信陵君嘛,我的确仰慕他的高义,但话又说回来,我刘季又不是他的什么人,更何况,连他的亲孙子都入秦为官了....”<br />
什么叫认贼作父?<br />
他家王上慷慨英明,他家太子仁义大方,如果不是得到了他们的提携,自己恐怕还在无所事事继续虚度光阴呢,刘家,也恐怕还在中阳里继续刨土种地呢——<br />
笑话,他想学冒顿攀上王上认人家当义父,还只能无功而返呢!<br />
他看啊,张耳才是那个想毁掉他、想把他挟持上贼船的贼....<br />
张耳听了刘季这话,不由勃然大怒,<br />
“你....这样的话你也说得出来,果真是近墨者黑啊!”<br />
想当年,对方对魏国的一腔殷殷热爱之心是多么的挚诚感人....才来到秦国几年,他就变成了这副样子!<br />
刘季忙趁机夺回衣袖,凭着记忆抹黑在行囊里翻出几个金饼,往对方怀中一塞,<br />
“看来张公对我误会颇深,待来日有机会,刘季一定亲自登门拜访,为您好生解释一番....不过现在来不及了,还请张公速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br />
说着,他就来拉张耳出帐,想趁着夜里赶紧把这烫手的山芋送出军营。<br />
哪知张耳却把金饼往地上一砸,稳稳站着不动如山冷笑道,<br />
“呵呵,刘季啊,你是怕我给你带来麻烦,想早些把我送出去吧?我告诉你,我现在还真不想走了!”<br />
听着他陡然升高的声音,刘季心中一跳,忙笑嘻嘻道,<br />
“您误会了,我只是担心您被秦军抓住...算了,不知张公今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br />
张耳得意一笑,这才凑近来,重新压低了嗓音,<br />
“我听说,你那几个沛县的好友,也摇身一变当上了秦国的将领,还恰好也在这伐楚的大军中,我想让你....”<br />
细细碎碎的声音中,刘季听着对方这番痴心妄想的空手套白狼谋划,暗暗握紧了拳头——<br />
这厮竟敢这般害他,很好,往日恩情,今日正好都可一笔勾销了!<br />
不过他嘴上仍笑嘻嘻道,<br />
“张公有如此雄心壮志,刘季自愧弗如,不过,我那帮兄弟都是唯利是图之人,不知事成之后,张公会如何答谢他们?”<br />
张耳听了他这事情还没做、就大言不惭索要回报的话语,反而暗暗大松了一口气。<br />
就说嘛,刘季这样识时务的人,哪能错过这个封侯拜爵的天赐良机?<br />
...<br />
樊哙抱着李世民来到刘季的营帐前,带着斗笠的侍卫匆匆出来回禀道,<br />
“回太子,刘将军不在帐中,帐中也没有藏人!”<br />
李世民疑惑起来,<br />
“他大晚上的不在帐中,又会去了何处....”<br />
“太子,刘季一定是跟着张耳跑了!”樊哙气急败坏的声音像个炸雷一样突然响起。<br />
李世民伸手指了指耳朵,示意对方小声点。<br />
樊哙立刻会意,凑近他耳旁小声道,<br />
“太子,刘季一定是跟着张耳跑了!”<br />
李世民:....<br />
按理说,刘季不像是这种能舍弃富贵,主动跑去吃苦的人啊。<br />
到底是他不够了解对方,还是樊哙不够了解对方?<br />
他示意樊哙先回去,耐心问道,<br />
“何以见得?”<br />
樊哙抱着他大步踩着水往回走,气呼呼道,<br />
“刘季曾说过,张耳的岳家十分富有,他一直想主动登门给张耳当个赘婿....如今,刘季一把年纪了还不娶妻,没准,是还惦记着要当张家的女婿呢!”<br />
李世民:....<br />
难道这就是史书上,刘季隔三差五跑去找张耳的真相?<br />
蒙恬忍无可忍,开口提醒道,<br />
“樊哙,你说是秦国的大夫尊贵,还是魏国的县令尊贵?”<br />
“当然是秦国的大夫了!”对方想也不想就大声答道。<br />
蒙恬又问,<br />
“那你说,现在,是在我大秦担任大夫的刘季地位更高,还是已经无官无职的张耳地位更高?”<br />
樊哙猛地顿下脚步,<br />
“当然是刘季了....不对!既然是这样,刘季还跟张耳一起逃跑做甚?”<br />
李世民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br />
蒙恬无语,<br />
“我也想问阁下,刘季为何要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在这样一个雨夜跟着张耳奔逃?”<br />
樊哙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只得默不作声抱着李世民回到营帐。<br />
他们刚来到帐前,侍卫就急忙禀道,<br />
“回太子,刘季将军方才捆着一个魏国贼人前来,说有要事求见太子!”<br />
李世民心头骤然一松,看来,自己刚好跟对方错过了。<br />
他忙问刘季在何处,侍卫忙指着一旁的守卫营帐,<br />
“刘将军说什么也不肯先离开,一定要留在这里等太子归来,小人就让他先去那边避避雨了。”<br />
樊哙忙抱着李世民走去,一<br />
迈进营帐,他就抢先喊出了一句怒气滔天的“刘季”,哪知,对方却喜滋滋跑过来大喊道,<br />
“太子,臣抓到了一条自投罗网的大鱼!”<br />
李世民顺着对方的身后,看到了被从头到脚捆得严严实实、正在愤怒挣扎的“大鱼”,张耳。<br />
他示意樊哙把自己放下来,假作不知地问刘季,<br />
“这是何人?”<br />
刘季忙解释,<br />
“这是外黄县的前县令张耳,臣与他曾有些旧谊....他今夜潜入我秦军营地,想用旧日情谊威逼臣和曹参樊哙他们临阵反戈,再联手魏国名士陈馀召集的人手和楚军一起,对我秦军发起偷袭!”<br />
樊哙怒了,<br />
“不是,他与你刘季的旧日情谊,与我和曹参几人有何干系?无耻!”<br />
李世民仔细打量着连嘴巴都被绳索勒住的张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br />
“此人确实是够无耻,不过,若是把他这条大鱼拿去作诱饵,没准能钓起一条更大的鱼呢。”<br />
说着,他拍了拍刘季的手臂,<br />
“你做得很好!”<br />
刘季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樊哙不服气地狠狠瞪了他一眼。<br />
李世民又拍拍樊哙的手,<br />
“你也做得很好!”<br />
对方立刻咧嘴乐呵呵笑了起来,刘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br />
瞪到一半,突然想起来不对劲,等等,樊哙做了什么做得很好?他怎么全然不知情?还有,樊哙什么时候跟太子这么熟了?<br />
蒙恬看着他们针尖对麦芒的样子,无奈摇头。<br />
这两人太过幼稚,给太子稳场还得靠我啊。<br />
这时,李世民已经走到张耳身旁,蹲下身来对他轻轻说了一句话。<br />
张耳听完,充满惊恐的双眼陡然瞪得溜圆!<br />
...<br />
几日后,暴雨终于停了,一大早,阳光也冲破阻拦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br />
与此同时,千名秦军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戴上军医配置的防蛇虫香囊,去河边山林的外围,捡些枯枝干藤来晾晒。<br />
这个任务,让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将士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就朝山林出发而去。<br />
楚地雨水丰沛,树木之茂盛远胜中原大地,每走一步,面前都会出现新的、几乎跟人一样高的野草。
...<br />
伸手不见五指的营帐中,张耳正抓着刘季的衣袖,压低了嗓音滔滔不绝,<br />
“....暴秦四处东征西讨,早已人心尽失,天下英雄豪杰,莫不想灭秦而后快之!好在我听闻,你如今已成功打入秦军内部,真乃天不亡我大魏也....”<br />
刘季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眉间“川”字都快能夹死一只蚊子了。<br />
不是,他千辛万苦为自己谋划了这么一个璀璨的前程,怎么在对方的眼中,自己这忠心耿耿的大秦副将,倒像是个为了魏国忍辱负重、专程跑来秦国当间者的蠢货呢?<br />
荒唐!他刘季会是那种舍己为人的人吗?<br />
但张耳对他到底有恩,自己当年也没少在人家家里连吃带拿的占便宜,要是一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他自己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br />
所以,刘季只得耐着性子打断对方,小声解释道,<br />
“张公啊,其实我只是秦军中的一个小小副将,并无什么实权在手上,匡扶魏室大业一事,我确实帮不上半点忙....”<br />
说着,他又快速把话锋一转,<br />
“此地不宜久留,好在我这趟出门带了些黄金傍身,张公请稍等片刻。”<br />
这可是秦军大营,他只想快点把对方打发走,舍些黄金也算是一笔了断当年情义了!<br />
张耳看出他有推脱之意,紧紧拽着刘季的衣袖不放,一下就怒了,<br />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缺那点黄金的人吗?刘季,莫非你来到秦国太久了,已经忘记你当日入秦的初衷了?你这般认贼作父,对得起信陵君的在天之灵吗?”<br />
刘季都快被他这话气笑了,<br />
“张公这话,才叫好生没理咧!我一个沛县出了名的街溜子,入秦除了想谋个富贵荣华,哪还能有什么别的初衷?至于信陵君嘛,我的确仰慕他的高义,但话又说回来,我刘季又不是他的什么人,更何况,连他的亲孙子都入秦为官了....”<br />
什么叫认贼作父?<br />
他家王上慷慨英明,他家太子仁义大方,如果不是得到了他们的提携,自己恐怕还在无所事事继续虚度光阴呢,刘家,也恐怕还在中阳里继续刨土种地呢——<br />
笑话,他想学冒顿攀上王上认人家当义父,还只能无功而返呢!<br />
他看啊,张耳才是那个想毁掉他、想把他挟持上贼船的贼....<br />
张耳听了刘季这话,不由勃然大怒,<br />
“你....这样的话你也说得出来,果真是近墨者黑啊!”<br />
想当年,对方对魏国的一腔殷殷热爱之心是多么的挚诚感人....才来到秦国几年,他就变成了这副样子!<br />
刘季忙趁机夺回衣袖,凭着记忆抹黑在行囊里翻出几个金饼,往对方怀中一塞,<br />
“看来张公对我误会颇深,待来日有机会,刘季一定亲自登门拜访,为您好生解释一番....不过现在来不及了,还请张公速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br />
说着,他就来拉张耳出帐,想趁着夜里赶紧把这烫手的山芋送出军营。<br />
哪知张耳却把金饼往地上一砸,稳稳站着不动如山冷笑道,<br />
“呵呵,刘季啊,你是怕我给你带来麻烦,想早些把我送出去吧?我告诉你,我现在还真不想走了!”<br />
听着他陡然升高的声音,刘季心中一跳,忙笑嘻嘻道,<br />
“您误会了,我只是担心您被秦军抓住...算了,不知张公今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br />
张耳得意一笑,这才凑近来,重新压低了嗓音,<br />
“我听说,你那几个沛县的好友,也摇身一变当上了秦国的将领,还恰好也在这伐楚的大军中,我想让你....”<br />
细细碎碎的声音中,刘季听着对方这番痴心妄想的空手套白狼谋划,暗暗握紧了拳头——<br />
这厮竟敢这般害他,很好,往日恩情,今日正好都可一笔勾销了!<br />
不过他嘴上仍笑嘻嘻道,<br />
“张公有如此雄心壮志,刘季自愧弗如,不过,我那帮兄弟都是唯利是图之人,不知事成之后,张公会如何答谢他们?”<br />
张耳听了他这事情还没做、就大言不惭索要回报的话语,反而暗暗大松了一口气。<br />
就说嘛,刘季这样识时务的人,哪能错过这个封侯拜爵的天赐良机?<br />
...<br />
樊哙抱着李世民来到刘季的营帐前,带着斗笠的侍卫匆匆出来回禀道,<br />
“回太子,刘将军不在帐中,帐中也没有藏人!”<br />
李世民疑惑起来,<br />
“他大晚上的不在帐中,又会去了何处....”<br />
“太子,刘季一定是跟着张耳跑了!”樊哙气急败坏的声音像个炸雷一样突然响起。<br />
李世民伸手指了指耳朵,示意对方小声点。<br />
樊哙立刻会意,凑近他耳旁小声道,<br />
“太子,刘季一定是跟着张耳跑了!”<br />
李世民:....<br />
按理说,刘季不像是这种能舍弃富贵,主动跑去吃苦的人啊。<br />
到底是他不够了解对方,还是樊哙不够了解对方?<br />
他示意樊哙先回去,耐心问道,<br />
“何以见得?”<br />
樊哙抱着他大步踩着水往回走,气呼呼道,<br />
“刘季曾说过,张耳的岳家十分富有,他一直想主动登门给张耳当个赘婿....如今,刘季一把年纪了还不娶妻,没准,是还惦记着要当张家的女婿呢!”<br />
李世民:....<br />
难道这就是史书上,刘季隔三差五跑去找张耳的真相?<br />
蒙恬忍无可忍,开口提醒道,<br />
“樊哙,你说是秦国的大夫尊贵,还是魏国的县令尊贵?”<br />
“当然是秦国的大夫了!”对方想也不想就大声答道。<br />
蒙恬又问,<br />
“那你说,现在,是在我大秦担任大夫的刘季地位更高,还是已经无官无职的张耳地位更高?”<br />
樊哙猛地顿下脚步,<br />
“当然是刘季了....不对!既然是这样,刘季还跟张耳一起逃跑做甚?”<br />
李世民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br />
蒙恬无语,<br />
“我也想问阁下,刘季为何要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在这样一个雨夜跟着张耳奔逃?”<br />
樊哙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只得默不作声抱着李世民回到营帐。<br />
他们刚来到帐前,侍卫就急忙禀道,<br />
“回太子,刘季将军方才捆着一个魏国贼人前来,说有要事求见太子!”<br />
李世民心头骤然一松,看来,自己刚好跟对方错过了。<br />
他忙问刘季在何处,侍卫忙指着一旁的守卫营帐,<br />
“刘将军说什么也不肯先离开,一定要留在这里等太子归来,小人就让他先去那边避避雨了。”<br />
樊哙忙抱着李世民走去,一<br />
迈进营帐,他就抢先喊出了一句怒气滔天的“刘季”,哪知,对方却喜滋滋跑过来大喊道,<br />
“太子,臣抓到了一条自投罗网的大鱼!”<br />
李世民顺着对方的身后,看到了被从头到脚捆得严严实实、正在愤怒挣扎的“大鱼”,张耳。<br />
他示意樊哙把自己放下来,假作不知地问刘季,<br />
“这是何人?”<br />
刘季忙解释,<br />
“这是外黄县的前县令张耳,臣与他曾有些旧谊....他今夜潜入我秦军营地,想用旧日情谊威逼臣和曹参樊哙他们临阵反戈,再联手魏国名士陈馀召集的人手和楚军一起,对我秦军发起偷袭!”<br />
樊哙怒了,<br />
“不是,他与你刘季的旧日情谊,与我和曹参几人有何干系?无耻!”<br />
李世民仔细打量着连嘴巴都被绳索勒住的张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br />
“此人确实是够无耻,不过,若是把他这条大鱼拿去作诱饵,没准能钓起一条更大的鱼呢。”<br />
说着,他拍了拍刘季的手臂,<br />
“你做得很好!”<br />
刘季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樊哙不服气地狠狠瞪了他一眼。<br />
李世民又拍拍樊哙的手,<br />
“你也做得很好!”<br />
对方立刻咧嘴乐呵呵笑了起来,刘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br />
瞪到一半,突然想起来不对劲,等等,樊哙做了什么做得很好?他怎么全然不知情?还有,樊哙什么时候跟太子这么熟了?<br />
蒙恬看着他们针尖对麦芒的样子,无奈摇头。<br />
这两人太过幼稚,给太子稳场还得靠我啊。<br />
这时,李世民已经走到张耳身旁,蹲下身来对他轻轻说了一句话。<br />
张耳听完,充满惊恐的双眼陡然瞪得溜圆!<br />
...<br />
几日后,暴雨终于停了,一大早,阳光也冲破阻拦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br />
与此同时,千名秦军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戴上军医配置的防蛇虫香囊,去河边山林的外围,捡些枯枝干藤来晾晒。<br />
这个任务,让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将士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就朝山林出发而去。<br />
楚地雨水丰沛,树木之茂盛远胜中原大地,每走一步,面前都会出现新的、几乎跟人一样高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