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他年纪虽小,却很懂得粮食的重要性。<br />
萧何朝四周看了看,温声问他,<br />
“孩子,你家的大人呢?”<br />
孩童伸手往屋中一指,<br />
“我阿父在里面吃饭呀!”<br />
萧何顺着看去,不由心中一动。<br />
这驿馆中住的,有秦国出差各地的官吏,也有远行的士卒,没想到对方的父亲,竟是与他同屋用膳的考生。<br />
如此,倒是能结交一番,反正能走到这一步流程的,将来大概都是要做同僚的。<br />
他故意拉着孩子问东问西,得知对方是淮阴人氏,他父亲是耕读的农人。<br />
等郡衙的侍卫让他们上车启程时,萧何就顺理成章抱着孩子,跟对方的父亲坐上了同一辆马车。<br />
他们热络交谈之际,惊诧地发现,车中,竟然还上来了一名秀雅文静的年轻女子!<br />
自古列国选拔贤才,只有男子能报名,秦国这回也不例外,也不知这女子,是如何通过郡县的两级考核的?<br />
见车中几人俱露出讶异之色,吕泽忙笑着解释道,<br />
“在下吕泽,是单父县人氏,这是我阿妹吕雉,她想去咸阳见见世面,就顺道跟我一起来了。”<br />
朝廷体恤考生,恩准可额外带一人同行,他们这样做是合规矩的。<br />
而这时代的民间,也没有男女不可同席的大防。<br />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br />
萧何下意识又打量了一眼吕雉,暗暗心惊——<br />
他懂些相面之术,这女子的面相,也有贵人之相啊!<br />
马车开始启动时,吕雉暗暗捏紧手中包袱的系带。<br />
她不想留在家中,被父亲嫁给那个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郡中富户,便悄悄央求了关系极好的兄长,让他带着自己一同去咸阳。<br />
她早就听闻咸阳有许多工坊,不限男女皆能做工领钱,她想先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差事,再慢慢谋划将来。<br />
再怎么样,也比嫁给那个膀大腰圆的富户强得多!<br />
一旁的孩童依偎在父亲怀中,眼中有些不安地悄悄打量着她。<br />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看起来很温和,但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有些害怕。<br />
...<br />
李世民眉头紧皱走出许朴的院子,心情十分沉重。<br />
去年,华阳太后病逝了,今年,荀子和许朴也大不好了。<br />
如果世上真有长生不老术,能让所有他挚爱的人永远不要离去,该有多好!<br />
就在他准备快走到马车时,听到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br />
“喂,秦国太子,你能帮我一个忙吗?”<br />
李世民循声望去,只见一旁的巷道里,站着一个身着锦衣华服,长得格外壮实的孩童,约摸六七岁的样子。<br />
对方的语气虽不好,脸上却可怜兮兮地挂满了泪珠。<br />
李世民目露疑惑,挥退围上来的侍卫,走上前隔着一丈的距离停下,又四处看了看,<br />
“你是谁家的孩子?又是怎么认识我的?你一个人溜出来?随从呢?”<br />
孩童伸手胡乱揩了揩眼泪,带着哭腔道,<br />
“不要你管随从!你带秦军打进寿春,我见过你的....呜呜呜秦国太子,你能请那个神医南星子去看看我大父吗?如果你答应了,我就不报你打败我大父的仇了,我,我力气很大的,你想揍谁我都能帮你....”<br />
第113章<br />
李世民一愣,随即认真打量起这孩子来,<br />
“你是项籍?你大父怎么了?”<br />
项籍的哭声一顿,茫然仰头看着他,<br />
“你怎么认得我的?”<br />
李世民见他哭得这么伤心,心知项燕的病情肯定很严重,便没顺着这孩子的话头回答,而是立刻上前,牵着他上了马车。<br />
一路上,在项籍动不动就要停下来嚎哭一阵的断断续续讲述下,李世民总算弄明白了:<br />
项籍顽皮,不想识字学秦律,就爬到树上不肯下来,项燕气得也爬上去抓他,却被力气奇大的项籍折断了树枝。<br />
项燕当场就摔了下来,项氏这几日寻遍了城中医家弟子,对方依然昏迷不醒。<br />
项籍没想到会惹下这么大的祸,正惊惶不安之际,偷听到父亲在跟一名医家的弟子,在讨论神医南星子一事,得知对方曾救治过摔伤的病患....<br />
他虽性情莽撞,多少也有些机灵。<br />
来到咸阳后,项籍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李世民在城中的行踪,想伺机“报他打败大父之仇”,得知对方每日都会来这处宅院逗留。<br />
于是,他就悄悄摆脱随从,翻墙出来蹲守了好几回,今天还真让他等到人了。<br />
李世民听得头疼,他还真没见过这么莽的孩子,<br />
“你为何要折断那根树枝?”<br />
项籍又哇哇大哭起来,<br />
“我不想被大父抓回去,我,我不知道他会摔下来啊....”<br />
李世民叹着气给他擦了擦眼泪,也是,一个才六岁的孩子,又能指望他有多懂事呢?更何况,对方本就不是谨慎细致的性子。<br />
他安慰道,<br />
“好了快别哭了,我们现在就去找南星子救你大父。”<br />
南星子他确实能请来,但项燕能不能救回来,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br />
这句话,无疑给项籍带来了莫大的希望和安全感,有神医在,大父是一定会醒来的!<br />
他红肿着眼睛激动地想扑到李世民怀里,扑到一半,又想起跟对方又不熟,只好停下来,哽咽道,<br />
“多谢秦太子,我会说到做到的,你把想揍的人告诉我,等我大父的病好了,我就去帮你揍他们!”<br />
李世民哭笑不得,<br />
“那倒不必了,我没什么想揍的人。”<br />
就算有,他自己顺手就揍了,哪还会使唤这么个小孩子?<br />
项籍失望地瞪大了眼睛,不必了?那自己该用什么来报恩呢?<br />
好在,南星子带着弟子和药箱赶到后,通过捣药外敷、内服草药、针灸头部及手足穴位来活血化瘀,三管齐下之下,项燕终于在三日后醒过来了。<br />
但他从数丈高的树上摔落下来,手脚也有不同程度的青肿骨裂,还得慢慢休养数月。<br />
因李世民灭楚,而对他心怀不满的项燕父子,也因为这件事对他彻底改观,将对方视作救命恩人,阖府上下感激涕零不已。<br />
其实对李世民而言,他答应此事,并非是为了拉拢项氏。<br />
在那样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求到他的面前,他都会毫不犹豫把南星子带去救治对方。<br />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比人命攸关更重要的。<br />
也正是他这份施恩不图报的淡然态度,让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项燕,想通了很多事情。<br />
比如,抛开自己对母国的忠诚,站在<br />
客观的角度来看,秦国的吏治民生井井有条,咸阳的治安也远比寿春要好.....<br />
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楚国旧王,想来也早就释然亡国一事了,他感叹和称赞秦始皇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br />
更重要的是,秦国太子一接到项籍的求助,就不计前嫌第一时间带人来救了他。<br />
以对方尊贵的身份,就注定了这样一个天大的人情,项家,是无法用任何财物来偿还的。<br />
项燕决定,打破当初立下的“项氏永不为秦王做官”的誓言,让长子这个楚地人,也参加这趟的选拔考试。<br />
项氏乃将门之家,把子孙后代献给秦国效力,就算是报答太子世民的救命之恩吧。<br />
....<br />
从南郡出发的一百多名考生,今日抵达了咸阳。<br />
前往驿馆的路上,趴在车窗处的孩童兴奋而好奇地,盯着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店铺和摊子,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br />
萧何笑眯眯看了他一会儿,转目看向孩童的父亲,<br />
“韩兄此番把信带来咸阳,是想让他顺道在此入学吗?”<br />
韩朔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坦诚笑道,<br />
“不瞒萧兄,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早就听闻咸阳繁华、学室众多,信是个聪明孩子,如果能在此处得到良师的教导,必能有所裨益....不过,若是这趟不能通过考核,拿不到官职和俸禄,我们就要尽快离开咸阳了....”<br />
萧何欣赏对方丝毫不自卑遮掩贫寒的坦荡,又想到韩信这孩童富贵的面相,有心想资助对方在此地租房读书。<br />
但他心念一转,并没有当着车厢几人的面说出来,只是开口劝道,<br />
“韩兄心怀振兴门庭的青云之志,数年耕读不辍,所读之典籍甚众,想来,必能通过考核!”<br />
韩氏先祖,曾是古寒国的开国将领,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人就搬到淮阴一带务农求生。<br />
这趟,下定决心要参加秦国的贤才选拔考试,为儿子韩信拼出一条更好的路子来,韩朔就变卖了祖传的典籍竹简,买了秦国官府印刷的纸书来拼命学秦律。<br />
正是这个破釜沉舟之举,让他顺利通过了郡县两级的考核。<br />
接下来,几人开始悄悄讨论,陛下殿试会考哪些题目。<br />
就在马车刚在驿馆前停下时,只听一道响亮的声音惊喜大喊道,
萧何朝四周看了看,温声问他,<br />
“孩子,你家的大人呢?”<br />
孩童伸手往屋中一指,<br />
“我阿父在里面吃饭呀!”<br />
萧何顺着看去,不由心中一动。<br />
这驿馆中住的,有秦国出差各地的官吏,也有远行的士卒,没想到对方的父亲,竟是与他同屋用膳的考生。<br />
如此,倒是能结交一番,反正能走到这一步流程的,将来大概都是要做同僚的。<br />
他故意拉着孩子问东问西,得知对方是淮阴人氏,他父亲是耕读的农人。<br />
等郡衙的侍卫让他们上车启程时,萧何就顺理成章抱着孩子,跟对方的父亲坐上了同一辆马车。<br />
他们热络交谈之际,惊诧地发现,车中,竟然还上来了一名秀雅文静的年轻女子!<br />
自古列国选拔贤才,只有男子能报名,秦国这回也不例外,也不知这女子,是如何通过郡县的两级考核的?<br />
见车中几人俱露出讶异之色,吕泽忙笑着解释道,<br />
“在下吕泽,是单父县人氏,这是我阿妹吕雉,她想去咸阳见见世面,就顺道跟我一起来了。”<br />
朝廷体恤考生,恩准可额外带一人同行,他们这样做是合规矩的。<br />
而这时代的民间,也没有男女不可同席的大防。<br />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br />
萧何下意识又打量了一眼吕雉,暗暗心惊——<br />
他懂些相面之术,这女子的面相,也有贵人之相啊!<br />
马车开始启动时,吕雉暗暗捏紧手中包袱的系带。<br />
她不想留在家中,被父亲嫁给那个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郡中富户,便悄悄央求了关系极好的兄长,让他带着自己一同去咸阳。<br />
她早就听闻咸阳有许多工坊,不限男女皆能做工领钱,她想先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差事,再慢慢谋划将来。<br />
再怎么样,也比嫁给那个膀大腰圆的富户强得多!<br />
一旁的孩童依偎在父亲怀中,眼中有些不安地悄悄打量着她。<br />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看起来很温和,但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有些害怕。<br />
...<br />
李世民眉头紧皱走出许朴的院子,心情十分沉重。<br />
去年,华阳太后病逝了,今年,荀子和许朴也大不好了。<br />
如果世上真有长生不老术,能让所有他挚爱的人永远不要离去,该有多好!<br />
就在他准备快走到马车时,听到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br />
“喂,秦国太子,你能帮我一个忙吗?”<br />
李世民循声望去,只见一旁的巷道里,站着一个身着锦衣华服,长得格外壮实的孩童,约摸六七岁的样子。<br />
对方的语气虽不好,脸上却可怜兮兮地挂满了泪珠。<br />
李世民目露疑惑,挥退围上来的侍卫,走上前隔着一丈的距离停下,又四处看了看,<br />
“你是谁家的孩子?又是怎么认识我的?你一个人溜出来?随从呢?”<br />
孩童伸手胡乱揩了揩眼泪,带着哭腔道,<br />
“不要你管随从!你带秦军打进寿春,我见过你的....呜呜呜秦国太子,你能请那个神医南星子去看看我大父吗?如果你答应了,我就不报你打败我大父的仇了,我,我力气很大的,你想揍谁我都能帮你....”<br />
第113章<br />
李世民一愣,随即认真打量起这孩子来,<br />
“你是项籍?你大父怎么了?”<br />
项籍的哭声一顿,茫然仰头看着他,<br />
“你怎么认得我的?”<br />
李世民见他哭得这么伤心,心知项燕的病情肯定很严重,便没顺着这孩子的话头回答,而是立刻上前,牵着他上了马车。<br />
一路上,在项籍动不动就要停下来嚎哭一阵的断断续续讲述下,李世民总算弄明白了:<br />
项籍顽皮,不想识字学秦律,就爬到树上不肯下来,项燕气得也爬上去抓他,却被力气奇大的项籍折断了树枝。<br />
项燕当场就摔了下来,项氏这几日寻遍了城中医家弟子,对方依然昏迷不醒。<br />
项籍没想到会惹下这么大的祸,正惊惶不安之际,偷听到父亲在跟一名医家的弟子,在讨论神医南星子一事,得知对方曾救治过摔伤的病患....<br />
他虽性情莽撞,多少也有些机灵。<br />
来到咸阳后,项籍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李世民在城中的行踪,想伺机“报他打败大父之仇”,得知对方每日都会来这处宅院逗留。<br />
于是,他就悄悄摆脱随从,翻墙出来蹲守了好几回,今天还真让他等到人了。<br />
李世民听得头疼,他还真没见过这么莽的孩子,<br />
“你为何要折断那根树枝?”<br />
项籍又哇哇大哭起来,<br />
“我不想被大父抓回去,我,我不知道他会摔下来啊....”<br />
李世民叹着气给他擦了擦眼泪,也是,一个才六岁的孩子,又能指望他有多懂事呢?更何况,对方本就不是谨慎细致的性子。<br />
他安慰道,<br />
“好了快别哭了,我们现在就去找南星子救你大父。”<br />
南星子他确实能请来,但项燕能不能救回来,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br />
这句话,无疑给项籍带来了莫大的希望和安全感,有神医在,大父是一定会醒来的!<br />
他红肿着眼睛激动地想扑到李世民怀里,扑到一半,又想起跟对方又不熟,只好停下来,哽咽道,<br />
“多谢秦太子,我会说到做到的,你把想揍的人告诉我,等我大父的病好了,我就去帮你揍他们!”<br />
李世民哭笑不得,<br />
“那倒不必了,我没什么想揍的人。”<br />
就算有,他自己顺手就揍了,哪还会使唤这么个小孩子?<br />
项籍失望地瞪大了眼睛,不必了?那自己该用什么来报恩呢?<br />
好在,南星子带着弟子和药箱赶到后,通过捣药外敷、内服草药、针灸头部及手足穴位来活血化瘀,三管齐下之下,项燕终于在三日后醒过来了。<br />
但他从数丈高的树上摔落下来,手脚也有不同程度的青肿骨裂,还得慢慢休养数月。<br />
因李世民灭楚,而对他心怀不满的项燕父子,也因为这件事对他彻底改观,将对方视作救命恩人,阖府上下感激涕零不已。<br />
其实对李世民而言,他答应此事,并非是为了拉拢项氏。<br />
在那样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求到他的面前,他都会毫不犹豫把南星子带去救治对方。<br />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比人命攸关更重要的。<br />
也正是他这份施恩不图报的淡然态度,让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项燕,想通了很多事情。<br />
比如,抛开自己对母国的忠诚,站在<br />
客观的角度来看,秦国的吏治民生井井有条,咸阳的治安也远比寿春要好.....<br />
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楚国旧王,想来也早就释然亡国一事了,他感叹和称赞秦始皇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br />
更重要的是,秦国太子一接到项籍的求助,就不计前嫌第一时间带人来救了他。<br />
以对方尊贵的身份,就注定了这样一个天大的人情,项家,是无法用任何财物来偿还的。<br />
项燕决定,打破当初立下的“项氏永不为秦王做官”的誓言,让长子这个楚地人,也参加这趟的选拔考试。<br />
项氏乃将门之家,把子孙后代献给秦国效力,就算是报答太子世民的救命之恩吧。<br />
....<br />
从南郡出发的一百多名考生,今日抵达了咸阳。<br />
前往驿馆的路上,趴在车窗处的孩童兴奋而好奇地,盯着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店铺和摊子,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br />
萧何笑眯眯看了他一会儿,转目看向孩童的父亲,<br />
“韩兄此番把信带来咸阳,是想让他顺道在此入学吗?”<br />
韩朔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坦诚笑道,<br />
“不瞒萧兄,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早就听闻咸阳繁华、学室众多,信是个聪明孩子,如果能在此处得到良师的教导,必能有所裨益....不过,若是这趟不能通过考核,拿不到官职和俸禄,我们就要尽快离开咸阳了....”<br />
萧何欣赏对方丝毫不自卑遮掩贫寒的坦荡,又想到韩信这孩童富贵的面相,有心想资助对方在此地租房读书。<br />
但他心念一转,并没有当着车厢几人的面说出来,只是开口劝道,<br />
“韩兄心怀振兴门庭的青云之志,数年耕读不辍,所读之典籍甚众,想来,必能通过考核!”<br />
韩氏先祖,曾是古寒国的开国将领,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人就搬到淮阴一带务农求生。<br />
这趟,下定决心要参加秦国的贤才选拔考试,为儿子韩信拼出一条更好的路子来,韩朔就变卖了祖传的典籍竹简,买了秦国官府印刷的纸书来拼命学秦律。<br />
正是这个破釜沉舟之举,让他顺利通过了郡县两级的考核。<br />
接下来,几人开始悄悄讨论,陛下殿试会考哪些题目。<br />
就在马车刚在驿馆前停下时,只听一道响亮的声音惊喜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