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个护卫说要去拿东西,我想着正好我在马上等会儿他,没想到杨姑娘骑马经过我身旁,猛地一抽鞭子,马就突然受惊往前跑。多谢世子救了我,能不能找个人来扶我下马?”舍娘如实的把经过说了出来。
李琚听了立马就看向不远处的一抹身影,杨茉似乎从马上下来,往这边小跑过来,他看向马上的舍娘,舍娘则立马泫然欲泣。
她可不能吃这个哑巴亏,那杨茉骑马骑了一年多了,场地明明这么大,却偏偏擦身从她的马身后过,还故意甩鞭子,分明就是故意的,还好世子救了她。
这样说哭就能哭的模式,还是在宫里学会的。
李琚听了不发一言,还好此时,秋霜跑了过来,扶着舍娘下了马。
等舍娘站稳了,杨茉也跑了过来,她连忙道:“裴家妹妹你无事吧?方才我在那边看到你的马惊了,就赶紧过来了。”
原本杨茉瞅准机会惊了她的马,想着让她“休息”几日,不曾想世子打猎回来,救下了裴舍娘。
舍娘抚着胸口道:“现下无事了,方才姐姐骑的太快了,还经过我的马时,那么大声音抽马鞭,我又不知道如何控制马受惊,可真是有惊无险。”
杨茉是没想到舍娘竟然会把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那么大的胆子,且不说她是内定的世子妃,再者她祖父还是一省布政使这样的高官,舍娘的爹还得他祖父写考评呢。
舍娘却根本不怕这些,很简单,人家既然准备对付你了,不会因为你忍辱负重就放过你,反而你亮出刀锋来,人家还有所畏惧。
当然,她也的确影影绰绰听说杨茉仿佛是未来的世子妃,这让舍娘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想过平凡的日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人间恐怕是很难的。
她必须要站在权力的巅峰,因为她这个人的性格极其难忍辱负重。
想到这里,又听杨茉假意道歉,“我真的不记得了,若是真的冲撞了妹妹,还请你原谅。”
舍娘擦了擦眼泪:“我哪敢怪姐姐啊,杨姐姐快别说了,既然我无事,就不提这茬儿了。”
在一旁的李琚听她二人对话,心道杨茉根本就不是裴氏的对手,也是,前世所有人都觉得裴氏后期似乎不大受宠了,儿子还亲近关淑妃,她还能熬到最后,甚至皇帝前期跟中了邪似的非要扶正她做摄政王妃和皇后,可能都是她的手腕强。
此事似乎就了了,舍娘当着庆王妃和老太妃的面都没有说过杨茉的不是,但是郡主荣河乡君还有嬷嬷们又哪个不知。
郡主和杨茉关系极好,她也不好安慰舍娘去说杨茉的不是,这么大的委屈舍娘却似乎忘记了一样,她平日依旧和杨茉言笑晏晏。
很快到了郡主的生辰,杨茉安排的很妥帖,又是亲自下厨做时兴糕点,又是专门做了风铃,还亲自做了一套骑装送给郡主。
与此相比,舍娘送的印章她觉得只是一块破石头,这点上舍娘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只觉得有人不识货罢了。
她想着自己骑马出了丑,一定要学好,所以请求庆王妃帮她找一位骑射好的女子专门教导她骑。
即便她从庆王妃眼中看到了不耐烦,她也不会气馁,她要学会什么东西,才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舍娘会每天记笔记,今日她在本子上写的是:“要选耳朵朝前竖起来的马,矮脚的蒙古马不好,一定要戴手套才行。”
只不过学猛了,也有点问题,比如大腿内侧就被磨损了,她不得不拿那种厚厚的油膏子涂了一层。
芙蓉是真的佩服舍娘,她虽然未必有杨茉灵巧,但是人很坚强,对下人也很好,上次的事情大家都跟她鸣不平。
“裴姑娘,您这骑马要学多久啊?”她忍不住问道。
舍娘想了想:“师傅说至少要学三十日,我还得避开小日子,正好,我让那师傅帮我准备头盔和胡服来,钱都给她了。”
芙蓉伺候舍娘把亵裤裙子穿好,又道:“您也要小心些。”
“知道,你们也不必为了我说什么,日后我是肯定要走的,她要是给你们小鞋穿就不好了。”舍娘叮嘱道。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杨茉将来是女主人,她们得罪不起。
芙蓉这个一贯都沉默的丫头道:“就她这般的,谁让她做世子妃,那才是见鬼了。”
“嘘,别那么说。”舍娘看了她一眼,不是很赞成。
芙蓉看了舍娘一眼,心道,若是裴姑娘做世子妃该有多好啊。
既然没法子出去骑马了,舍娘抄佛经,权当练字,等抄好了,又给庆王妃送去。此时,庆王妃这里正有李琚过来说话,见舍娘送的佛经,她故意试探儿子:“这孩子听闻上次惊了马,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别看李琚之前在骑马场,似乎不向着任何人,但是现在他就道:“裴姑娘初学骑马,一个人在马上坐着,却不妨杨姑娘擦身而过,就惊了马。”
“这姑娘很是要强,特地跟我讨了一位骑射女师傅呢,似乎想一雪前耻。”庆王妃说完,又打量儿子的神情。
李琚对此不置可否,庆王妃则想儿子这态度似乎又不对。
又说舍娘等腿好了之后,又开始学骑马,约莫学了一个多月,她进步神速,这源于她平日身体很好,还有她会主动去了解骑马的一些规则。
郡主要再起去骑马场的时候,舍娘也能跟着一起跑了。
“裴姐姐,你现在学会了呀?”郡主道
。
舍娘笑道:“是啊,人家牧童都能骑黄牛,我这么大一个人肯定要学会啊,如此也能陪着郡主啊。”
几人跑了不到半个时辰,都出去在一旁的亭子里吃饮子。
杨茉对舍娘刮目相看,她没想到这么快她就学会了骑马,还骑的有模有样的,听说摔了几次人家继续骑,丝毫不退缩。
“老太妃说让我帮忙画一幅湖光山色图送到京里给太后娘娘,我正发愁的很。”郡主托腮。
舍娘心道这约莫是老太妃想让宫里帮忙赐婚,让江都郡主在皇家面前出风头,郡主大抵也是很单纯,不知道其中深意,只是发愁,没有认真对待。
也是,庆王妃把府里还是管的很清静的,郡主也比较单纯。
杨茉见状,忙出主意:“郡主不如去问问世子,他常常在御前,应该知晓上头的偏好。到时候再拿些样式雷来,郡主照着描也就可以了。”
其实杨茉说的舍娘听懂了,就是看上头的人喜欢什么,就选一处让人家画好,郡主照着描一遍才行。
但郡主似乎没听懂,还一直发愁,舍娘便装吃茶,不咸不淡的说几句话。
这边和郡主散了之后,家里庾氏派人传信过来说哥哥府试中了,等明天大宗师提调院试,若院试过了就是秀才了。
舍娘听了自然十分欢喜,这辈子娘亲还在,哥哥也不必早早的在家族斡旋,还能正常的读书,这便是意外之喜了。
可能哥哥的亲事也快了,但是她的亲事呢?难道还要走晋王侧妃那条老路吗?不,她都四十好几了,晋王还神采奕奕的。
况且侧妃她不愿意做,那谁呢?
襄王世子那边虽然有花祖母在,但感觉希望渺茫。皇太孙,不成,不成,且不说皇太孙的太孙妃定然身份高,她还要从妾做起。
正走着走着,看到面前从回廊上过去的李琚,舍娘顿了一下,其实眼前的人也可以啊,自己真是灯下黑。
不,女人的亲事不比其她,李琚比她还小一岁呢。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即便嫁读书人又如何,如果丈夫入阁了,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即便丈夫不成,难道她不能够教导儿子么?即便他们都不成,自己也得立起来。
全部指望靠别人,万一靠的人倒呢?
思虑再三,她跑去骑马场,又骑了几圈马才回来。
杨茉却有些不安,她和身边的人道:“这个裴琅嬛比我想象的要聪明许多,她心性如此要强,软硬不吃,我招揽不来她,因为她对郡主有救命之恩,郡主对她的信任也不弱于我。”
她身边陪着来的人道:“她顶多也就是个次妃的命,除非是宫里赐婚,否则只能等世子过了二十五,没孩子才能做次妃。她若想来,就只能做妾了,她的身份恐怕也是没办法做妾的。”
“也是,看来我是杞人忧天了。”杨茉松了一口气。
但她总怕舍娘对她造成冲击,老太妃和庆王妃似乎和自家有些默契,但亲事没定,这就很难说。
尤其是上次世子救了舍娘,这就更让她如芒在背了。
庆王府清静,世子是独子,没有什么嫡亲妯娌的烦扰。老太妃偏居一隅,平日不过听听戏,庆王妃除了有些对郡主过于宠溺,倒也没什么。这郡主到底是要嫁出去的,将来自己的儿子可是下一任王爷啊。
这条路上她绝对不许出现绊脚石。
爹虽然是布政使的儿子,但是举业无望,家中妾侍不断,她若能够一举坐上世子妃的宝座,这对于娘的地位当然能够巩固。
恰逢荣河乡君下帖子请她们去诗会,舍娘劝着郡主道:“不如咱们去他们那边散散心,到时候再谈画的事情,兴许乡君也有好主意呢。”
这种诗会郡主不想去,并非是她懒得动弹,而是怕自己丢脸。
不去不参加,可能永远都不会让人看轻。
果然,郡主道:“要去你们自去吧,我待会儿去陪老太妃。”
舍娘也就不劝了,自然,郡主都不去,她们也不会去。和杨茉对视一样,杨茉也猜到郡主的意思,但她地位高,都只能随她。
李琚听了立马就看向不远处的一抹身影,杨茉似乎从马上下来,往这边小跑过来,他看向马上的舍娘,舍娘则立马泫然欲泣。
她可不能吃这个哑巴亏,那杨茉骑马骑了一年多了,场地明明这么大,却偏偏擦身从她的马身后过,还故意甩鞭子,分明就是故意的,还好世子救了她。
这样说哭就能哭的模式,还是在宫里学会的。
李琚听了不发一言,还好此时,秋霜跑了过来,扶着舍娘下了马。
等舍娘站稳了,杨茉也跑了过来,她连忙道:“裴家妹妹你无事吧?方才我在那边看到你的马惊了,就赶紧过来了。”
原本杨茉瞅准机会惊了她的马,想着让她“休息”几日,不曾想世子打猎回来,救下了裴舍娘。
舍娘抚着胸口道:“现下无事了,方才姐姐骑的太快了,还经过我的马时,那么大声音抽马鞭,我又不知道如何控制马受惊,可真是有惊无险。”
杨茉是没想到舍娘竟然会把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那么大的胆子,且不说她是内定的世子妃,再者她祖父还是一省布政使这样的高官,舍娘的爹还得他祖父写考评呢。
舍娘却根本不怕这些,很简单,人家既然准备对付你了,不会因为你忍辱负重就放过你,反而你亮出刀锋来,人家还有所畏惧。
当然,她也的确影影绰绰听说杨茉仿佛是未来的世子妃,这让舍娘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想过平凡的日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人间恐怕是很难的。
她必须要站在权力的巅峰,因为她这个人的性格极其难忍辱负重。
想到这里,又听杨茉假意道歉,“我真的不记得了,若是真的冲撞了妹妹,还请你原谅。”
舍娘擦了擦眼泪:“我哪敢怪姐姐啊,杨姐姐快别说了,既然我无事,就不提这茬儿了。”
在一旁的李琚听她二人对话,心道杨茉根本就不是裴氏的对手,也是,前世所有人都觉得裴氏后期似乎不大受宠了,儿子还亲近关淑妃,她还能熬到最后,甚至皇帝前期跟中了邪似的非要扶正她做摄政王妃和皇后,可能都是她的手腕强。
此事似乎就了了,舍娘当着庆王妃和老太妃的面都没有说过杨茉的不是,但是郡主荣河乡君还有嬷嬷们又哪个不知。
郡主和杨茉关系极好,她也不好安慰舍娘去说杨茉的不是,这么大的委屈舍娘却似乎忘记了一样,她平日依旧和杨茉言笑晏晏。
很快到了郡主的生辰,杨茉安排的很妥帖,又是亲自下厨做时兴糕点,又是专门做了风铃,还亲自做了一套骑装送给郡主。
与此相比,舍娘送的印章她觉得只是一块破石头,这点上舍娘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只觉得有人不识货罢了。
她想着自己骑马出了丑,一定要学好,所以请求庆王妃帮她找一位骑射好的女子专门教导她骑。
即便她从庆王妃眼中看到了不耐烦,她也不会气馁,她要学会什么东西,才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舍娘会每天记笔记,今日她在本子上写的是:“要选耳朵朝前竖起来的马,矮脚的蒙古马不好,一定要戴手套才行。”
只不过学猛了,也有点问题,比如大腿内侧就被磨损了,她不得不拿那种厚厚的油膏子涂了一层。
芙蓉是真的佩服舍娘,她虽然未必有杨茉灵巧,但是人很坚强,对下人也很好,上次的事情大家都跟她鸣不平。
“裴姑娘,您这骑马要学多久啊?”她忍不住问道。
舍娘想了想:“师傅说至少要学三十日,我还得避开小日子,正好,我让那师傅帮我准备头盔和胡服来,钱都给她了。”
芙蓉伺候舍娘把亵裤裙子穿好,又道:“您也要小心些。”
“知道,你们也不必为了我说什么,日后我是肯定要走的,她要是给你们小鞋穿就不好了。”舍娘叮嘱道。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杨茉将来是女主人,她们得罪不起。
芙蓉这个一贯都沉默的丫头道:“就她这般的,谁让她做世子妃,那才是见鬼了。”
“嘘,别那么说。”舍娘看了她一眼,不是很赞成。
芙蓉看了舍娘一眼,心道,若是裴姑娘做世子妃该有多好啊。
既然没法子出去骑马了,舍娘抄佛经,权当练字,等抄好了,又给庆王妃送去。此时,庆王妃这里正有李琚过来说话,见舍娘送的佛经,她故意试探儿子:“这孩子听闻上次惊了马,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别看李琚之前在骑马场,似乎不向着任何人,但是现在他就道:“裴姑娘初学骑马,一个人在马上坐着,却不妨杨姑娘擦身而过,就惊了马。”
“这姑娘很是要强,特地跟我讨了一位骑射女师傅呢,似乎想一雪前耻。”庆王妃说完,又打量儿子的神情。
李琚对此不置可否,庆王妃则想儿子这态度似乎又不对。
又说舍娘等腿好了之后,又开始学骑马,约莫学了一个多月,她进步神速,这源于她平日身体很好,还有她会主动去了解骑马的一些规则。
郡主要再起去骑马场的时候,舍娘也能跟着一起跑了。
“裴姐姐,你现在学会了呀?”郡主道
。
舍娘笑道:“是啊,人家牧童都能骑黄牛,我这么大一个人肯定要学会啊,如此也能陪着郡主啊。”
几人跑了不到半个时辰,都出去在一旁的亭子里吃饮子。
杨茉对舍娘刮目相看,她没想到这么快她就学会了骑马,还骑的有模有样的,听说摔了几次人家继续骑,丝毫不退缩。
“老太妃说让我帮忙画一幅湖光山色图送到京里给太后娘娘,我正发愁的很。”郡主托腮。
舍娘心道这约莫是老太妃想让宫里帮忙赐婚,让江都郡主在皇家面前出风头,郡主大抵也是很单纯,不知道其中深意,只是发愁,没有认真对待。
也是,庆王妃把府里还是管的很清静的,郡主也比较单纯。
杨茉见状,忙出主意:“郡主不如去问问世子,他常常在御前,应该知晓上头的偏好。到时候再拿些样式雷来,郡主照着描也就可以了。”
其实杨茉说的舍娘听懂了,就是看上头的人喜欢什么,就选一处让人家画好,郡主照着描一遍才行。
但郡主似乎没听懂,还一直发愁,舍娘便装吃茶,不咸不淡的说几句话。
这边和郡主散了之后,家里庾氏派人传信过来说哥哥府试中了,等明天大宗师提调院试,若院试过了就是秀才了。
舍娘听了自然十分欢喜,这辈子娘亲还在,哥哥也不必早早的在家族斡旋,还能正常的读书,这便是意外之喜了。
可能哥哥的亲事也快了,但是她的亲事呢?难道还要走晋王侧妃那条老路吗?不,她都四十好几了,晋王还神采奕奕的。
况且侧妃她不愿意做,那谁呢?
襄王世子那边虽然有花祖母在,但感觉希望渺茫。皇太孙,不成,不成,且不说皇太孙的太孙妃定然身份高,她还要从妾做起。
正走着走着,看到面前从回廊上过去的李琚,舍娘顿了一下,其实眼前的人也可以啊,自己真是灯下黑。
不,女人的亲事不比其她,李琚比她还小一岁呢。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即便嫁读书人又如何,如果丈夫入阁了,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即便丈夫不成,难道她不能够教导儿子么?即便他们都不成,自己也得立起来。
全部指望靠别人,万一靠的人倒呢?
思虑再三,她跑去骑马场,又骑了几圈马才回来。
杨茉却有些不安,她和身边的人道:“这个裴琅嬛比我想象的要聪明许多,她心性如此要强,软硬不吃,我招揽不来她,因为她对郡主有救命之恩,郡主对她的信任也不弱于我。”
她身边陪着来的人道:“她顶多也就是个次妃的命,除非是宫里赐婚,否则只能等世子过了二十五,没孩子才能做次妃。她若想来,就只能做妾了,她的身份恐怕也是没办法做妾的。”
“也是,看来我是杞人忧天了。”杨茉松了一口气。
但她总怕舍娘对她造成冲击,老太妃和庆王妃似乎和自家有些默契,但亲事没定,这就很难说。
尤其是上次世子救了舍娘,这就更让她如芒在背了。
庆王府清静,世子是独子,没有什么嫡亲妯娌的烦扰。老太妃偏居一隅,平日不过听听戏,庆王妃除了有些对郡主过于宠溺,倒也没什么。这郡主到底是要嫁出去的,将来自己的儿子可是下一任王爷啊。
这条路上她绝对不许出现绊脚石。
爹虽然是布政使的儿子,但是举业无望,家中妾侍不断,她若能够一举坐上世子妃的宝座,这对于娘的地位当然能够巩固。
恰逢荣河乡君下帖子请她们去诗会,舍娘劝着郡主道:“不如咱们去他们那边散散心,到时候再谈画的事情,兴许乡君也有好主意呢。”
这种诗会郡主不想去,并非是她懒得动弹,而是怕自己丢脸。
不去不参加,可能永远都不会让人看轻。
果然,郡主道:“要去你们自去吧,我待会儿去陪老太妃。”
舍娘也就不劝了,自然,郡主都不去,她们也不会去。和杨茉对视一样,杨茉也猜到郡主的意思,但她地位高,都只能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