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堆的雪人没他的那么高,两个一样大小的雪人只到她大腿,两只手都朝天竖起,石子连成线的嘴唇笑弯着。<br />
李荞安蹲过来,对她的雪人指指点点:“我不是该比莺语高许多吗?鼻子也要再俏点。”<br />
宜尔也抗议:“徐亮那个你也做小了啊。”<br />
“我想徐亮心中的你肯定很高大。”<br />
宜尔笑了一声,“强词夺理。”<br />
徐亮一直听到外面有笑声,他放下快刻完的木雕,拄着木杖走出来,正看到宜尔眉眼弯弯地在同李荞安说话。<br />
她的脸被冻得通红,笑起来时眼中有一种澄澈的温柔。<br />
宜尔平时很少笑。她总是一副平静泰然的模样,什么都能解决,什么都能接受。<br />
徐亮盯着她看,心口泛起一阵苦闷。<br />
徐亮站在檐下看了许久,李荞安抬眼间看到他,招了招手,“徐亮?来堆雪人!”<br />
宜尔扭头看向徐亮,也笑着朝他招了招手。<br />
徐亮杵着杖慢慢走过去,看到篱笆外两大两小的雪人。<br />
“这是你和宜尔。那是我和莺语。”<br />
宜尔铲了堆雪过来,“搭个房子如何?”<br />
徐亮的伤好了许多,已经不疼了,只是行动还不大方便。他提着脚,另一只手拿了把铲子,将宜尔铲来的雪削平,没一会儿就做出了个屋子的大概模样。<br />
宜<br />
尔和李荞安从观望变目不转睛地欣赏,勤劳地替他搬运雪料。<br />
小屋要有扇门,徐亮想刻得细致些,于是他艰难地弯着一条腿要蹲下,结果没稳住,一屁股摔在地上。<br />
宜尔吓了一跳,伸手去扶他,没忍住笑出了声。<br />
徐亮羞赧地摸了下头。<br />
李荞安在一旁看着他们,也浅浅笑着。<br />
原本的尴尬在熟悉中渐渐散去,尤其李荞安又是个擅长交际的。如今即使宜尔不在,徐亮和李荞安也能如常相处。<br />
李荞安坐在一旁观望徐亮快雕好的观音像,慈眉善目的观音面容细腻,半闭的眼中隐含悲悯温情,叫人看一眼便觉得宁静。他心中微动。<br />
“雕得真好。徐亮你可会做那种会活动的偶人?”<br />
徐亮:“有一阵子痴迷看木偶戏,试着做了些。”<br />
某个念头跳得更雀跃了。李荞安思索片刻后说道:“其实我一直在学木偶戏的唱念,师父叫我们几个徒弟夏演时表演自己创作的故事,以检验学习成果。我想请徐亮你帮我雕几个偶。”<br />
徐亮攥紧了刻刀,“……我考虑一下。”<br />
李荞安弯唇一笑,“多谢。”<br />
“出师以后你便要一直在闭城演出?”<br />
“出师还早,”李荞安轻叹,“不过夏演后就要跟着师父离开闭城了。”<br />
荞安总是那个被留下的人,这一次他也要远走了。<br />
徐亮没说什么,低下头继续雕刻。尖锐的刀片在观音衣摆处划出一道褶皱,“你是不是喜欢宜尔?”<br />
李荞安静静地看向他,“这么明显吗?”<br />
得到确切答案,徐亮心中闷涩,但没有表现出来,“你对她太好了。”<br />
“你不必担心,宜尔已经嫁给你了。她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br />
“……我知道。”<br />
“话说徐亮你真是冷静。家里住着一个暗恋妻子的陌生男人,竟然既不慌张也不气愤。”李荞安垂着眼,笑得很轻,“心胸豁达得叫人佩服。”<br />
“……过誉了。”徐亮不再言语,专心雕刻。<br />
又是一连几日的晴好天气,雪渐渐开始消融了。它们就像一场白浪,突然涌来又无声地退去。<br />
李荞安该走了。<br />
宜尔送了他一段又一段路,路上胡言乱语不知说了些什么,还是送到了李荞安说的坍塌处。<br />
路面被融雪打湿,泥泞但已经能走了,宜尔不能再送了。<br />
“回去吧。”李荞安笑着说。<br />
宜尔平复心情,也回以一笑,“这段时日我过得很开心,谢谢你荞安。”<br />
李荞安摇首,“是我该向你道歉。宜尔你说的不错,他是个很好的人……夏日我会寄信给你,千万要来好吗?”<br />
“我会的。”<br />
“嗯,我走了。”李荞安转过身,仿佛没有任何留恋一般,步履平稳地走远了,消失在转角处。<br />
宜尔怅然若失。<br />
她盯着小径许久,只见一名背着竹筐的老翁往上爬,筐里放了许多弓箭、捕兽夹。宜尔想到荞安说过的老猎户,一时倍感亲切,同他搭话,“老伯上山打猎吗?”<br />
“哦,是啊。”老伯也是个健谈的人。两人顺路,结伴同行。<br />
老伯说自己住在山脚,每日都会上山找找药材、捕点猎物,然后到镇子上卖掉。<br />
宜尔:“那前段时间大雪封路,老伯你是一直待在山脚?”<br />
“封路?这路没封过啊。怕被雪挡着,我还每日都上来铲呢。唉,年纪大了还要干这种事有时是有点受不住,腰疼腿麻的,我家那臭小子不顶事,不然我也不用这么辛苦,”老翁突然一顿,“诶姑娘,你怎么哭了?”<br />
第42章 故事的结局<br />
一大片阴影遮在两个融化的雪人身上。<br />
作为鼻子的石块掉在地上,头和身子都消瘦了一大圈,从白胖雪人变成了瘦骨嶙峋的雪人。<br />
“徐亮?”不远处扛了个大包袱的宜尔呼唤他,“是有东西落了吗?”<br />
徐亮将目光从雪人身上抽走,扭过头,“没。”他快步走过去,伸手准备拿走宜尔背着的大包袱。<br />
宜尔扯住包袱带,“你都拿了那么多了,这里头只是些衣裳,看着蓬,不重的。”<br />
徐亮松开手,“行。”<br />
其实徐亮以前并没有这么“乐于助人”。他只擅长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至于别人,何时出手、帮多少忙、被拒绝又如何应付尴尬……都是难题。他怕答得不好,干脆就不答了。<br />
可宜尔与他不同。<br />
宜尔很勤奋,很善良,很无畏。他做什么她都会来搭把手,不管自己擅不擅长,也不在乎他偶尔会为了面子拒绝,下次还是上前相助,直到他渐渐适应。<br />
和她相处的时间久了,徐亮也慢慢养成了这样的习惯。<br />
自从和她成婚后,徐亮多了一些习惯,也少了一些习惯,他刚开始有些惶恐,日子久了也习以为常。<br />
人真是可怕。<br />
两人一路走下山,中途地面湿滑,宜尔就拉着徐亮走。<br />
她的手握在他腕节,小心翼翼地踩着带水的石头往下走。<br />
徐亮想,若自己真要摔了,凭他这身材,怕是只会拽着她一道滚下去吧?<br />
等他们走到山脚附近的镇子里,已过午时。<br />
宜尔将包袱放在他脚边,累得叹了声气,“那我去集市雇马车,你在这儿等我。”<br />
按两人原先的规划,他们今日要在天黑前赶到六横镇,这样明日才能在关城门前抵达闭城。<br />
“等一下,”徐亮叫住她,“先去街上吃碗面如何?”<br />
宜尔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好。”<br />
她很简单就同意了,没问他突然改变的缘由,而且立即环顾四周找面铺。<br />
“徐亮,那边。”她指了指东南角,又看回来,“正好人不多,不用排队就能吃上,走吧。哦对了,这堆东西我们找位摊主帮忙看一下好了。”<br />
徐亮卸下大包小包,跟着宜尔坐到面铺。<br />
宜尔坐得很板正,热腾腾的面端上来时仰着头和老板道了声谢。<br />
她吸溜了两口面,见徐亮半天没动,奇怪地往上蹙起眉,“不吃吗?你最近怎么了?心不在焉的,今天更是。”<br />
徐亮在思索一些事情,但不能告诉宜尔,于是他只是摇头,他最擅长的就是摇头。一日里他要摇几次头呢?<br />
徐亮又恍惚了。他开始回忆今日:宜尔路上问她吃不吃饼他摇头了,宜尔在山间说多歇息会儿再走他也摇头了……<br />
说不想浪费时间,要尽快赶回去的人是他。徐亮一路紧掐着时间,生怕耽误了。<br />
徐亮突然发觉自己会照顾宜尔,可又没那么照顾她。与那个人不同。<br />
话虽如此,可他也算不上不称职是不是?<br />
桌子旁边的人在闲谈。<br />
“等下你赶集帮我带包糖回来,我今天没空去了。”<br />
“上次那个黄色的是吧?行。”<br />
赶集……宜尔似乎挺喜欢新奇事物,应当会感兴趣。<br />
徐亮看向正认真吃面的宜尔,“去逛逛如何?”<br />
这次宜尔没直接应下,“去逛的话今天应该来不及到六横镇了。”<br />
“等下找个客栈歇一晚。”<br />
她顿了顿,回道:“行。你是有什么想买的吗?”<br />
“看看再说。”徐亮低下头吃面,于是宜尔回了声“嗯”也低下头。<br />
两人不说话了。<br />
徐亮觉得自己说的不对。他方才应该说什么才不会让两个人都沉默?应该说些什么才能让话像鱼一样来回游动?<br />
不对,方才的已经过去了,他该想现在。现在该说些什么?
李荞安蹲过来,对她的雪人指指点点:“我不是该比莺语高许多吗?鼻子也要再俏点。”<br />
宜尔也抗议:“徐亮那个你也做小了啊。”<br />
“我想徐亮心中的你肯定很高大。”<br />
宜尔笑了一声,“强词夺理。”<br />
徐亮一直听到外面有笑声,他放下快刻完的木雕,拄着木杖走出来,正看到宜尔眉眼弯弯地在同李荞安说话。<br />
她的脸被冻得通红,笑起来时眼中有一种澄澈的温柔。<br />
宜尔平时很少笑。她总是一副平静泰然的模样,什么都能解决,什么都能接受。<br />
徐亮盯着她看,心口泛起一阵苦闷。<br />
徐亮站在檐下看了许久,李荞安抬眼间看到他,招了招手,“徐亮?来堆雪人!”<br />
宜尔扭头看向徐亮,也笑着朝他招了招手。<br />
徐亮杵着杖慢慢走过去,看到篱笆外两大两小的雪人。<br />
“这是你和宜尔。那是我和莺语。”<br />
宜尔铲了堆雪过来,“搭个房子如何?”<br />
徐亮的伤好了许多,已经不疼了,只是行动还不大方便。他提着脚,另一只手拿了把铲子,将宜尔铲来的雪削平,没一会儿就做出了个屋子的大概模样。<br />
宜<br />
尔和李荞安从观望变目不转睛地欣赏,勤劳地替他搬运雪料。<br />
小屋要有扇门,徐亮想刻得细致些,于是他艰难地弯着一条腿要蹲下,结果没稳住,一屁股摔在地上。<br />
宜尔吓了一跳,伸手去扶他,没忍住笑出了声。<br />
徐亮羞赧地摸了下头。<br />
李荞安在一旁看着他们,也浅浅笑着。<br />
原本的尴尬在熟悉中渐渐散去,尤其李荞安又是个擅长交际的。如今即使宜尔不在,徐亮和李荞安也能如常相处。<br />
李荞安坐在一旁观望徐亮快雕好的观音像,慈眉善目的观音面容细腻,半闭的眼中隐含悲悯温情,叫人看一眼便觉得宁静。他心中微动。<br />
“雕得真好。徐亮你可会做那种会活动的偶人?”<br />
徐亮:“有一阵子痴迷看木偶戏,试着做了些。”<br />
某个念头跳得更雀跃了。李荞安思索片刻后说道:“其实我一直在学木偶戏的唱念,师父叫我们几个徒弟夏演时表演自己创作的故事,以检验学习成果。我想请徐亮你帮我雕几个偶。”<br />
徐亮攥紧了刻刀,“……我考虑一下。”<br />
李荞安弯唇一笑,“多谢。”<br />
“出师以后你便要一直在闭城演出?”<br />
“出师还早,”李荞安轻叹,“不过夏演后就要跟着师父离开闭城了。”<br />
荞安总是那个被留下的人,这一次他也要远走了。<br />
徐亮没说什么,低下头继续雕刻。尖锐的刀片在观音衣摆处划出一道褶皱,“你是不是喜欢宜尔?”<br />
李荞安静静地看向他,“这么明显吗?”<br />
得到确切答案,徐亮心中闷涩,但没有表现出来,“你对她太好了。”<br />
“你不必担心,宜尔已经嫁给你了。她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br />
“……我知道。”<br />
“话说徐亮你真是冷静。家里住着一个暗恋妻子的陌生男人,竟然既不慌张也不气愤。”李荞安垂着眼,笑得很轻,“心胸豁达得叫人佩服。”<br />
“……过誉了。”徐亮不再言语,专心雕刻。<br />
又是一连几日的晴好天气,雪渐渐开始消融了。它们就像一场白浪,突然涌来又无声地退去。<br />
李荞安该走了。<br />
宜尔送了他一段又一段路,路上胡言乱语不知说了些什么,还是送到了李荞安说的坍塌处。<br />
路面被融雪打湿,泥泞但已经能走了,宜尔不能再送了。<br />
“回去吧。”李荞安笑着说。<br />
宜尔平复心情,也回以一笑,“这段时日我过得很开心,谢谢你荞安。”<br />
李荞安摇首,“是我该向你道歉。宜尔你说的不错,他是个很好的人……夏日我会寄信给你,千万要来好吗?”<br />
“我会的。”<br />
“嗯,我走了。”李荞安转过身,仿佛没有任何留恋一般,步履平稳地走远了,消失在转角处。<br />
宜尔怅然若失。<br />
她盯着小径许久,只见一名背着竹筐的老翁往上爬,筐里放了许多弓箭、捕兽夹。宜尔想到荞安说过的老猎户,一时倍感亲切,同他搭话,“老伯上山打猎吗?”<br />
“哦,是啊。”老伯也是个健谈的人。两人顺路,结伴同行。<br />
老伯说自己住在山脚,每日都会上山找找药材、捕点猎物,然后到镇子上卖掉。<br />
宜尔:“那前段时间大雪封路,老伯你是一直待在山脚?”<br />
“封路?这路没封过啊。怕被雪挡着,我还每日都上来铲呢。唉,年纪大了还要干这种事有时是有点受不住,腰疼腿麻的,我家那臭小子不顶事,不然我也不用这么辛苦,”老翁突然一顿,“诶姑娘,你怎么哭了?”<br />
第42章 故事的结局<br />
一大片阴影遮在两个融化的雪人身上。<br />
作为鼻子的石块掉在地上,头和身子都消瘦了一大圈,从白胖雪人变成了瘦骨嶙峋的雪人。<br />
“徐亮?”不远处扛了个大包袱的宜尔呼唤他,“是有东西落了吗?”<br />
徐亮将目光从雪人身上抽走,扭过头,“没。”他快步走过去,伸手准备拿走宜尔背着的大包袱。<br />
宜尔扯住包袱带,“你都拿了那么多了,这里头只是些衣裳,看着蓬,不重的。”<br />
徐亮松开手,“行。”<br />
其实徐亮以前并没有这么“乐于助人”。他只擅长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至于别人,何时出手、帮多少忙、被拒绝又如何应付尴尬……都是难题。他怕答得不好,干脆就不答了。<br />
可宜尔与他不同。<br />
宜尔很勤奋,很善良,很无畏。他做什么她都会来搭把手,不管自己擅不擅长,也不在乎他偶尔会为了面子拒绝,下次还是上前相助,直到他渐渐适应。<br />
和她相处的时间久了,徐亮也慢慢养成了这样的习惯。<br />
自从和她成婚后,徐亮多了一些习惯,也少了一些习惯,他刚开始有些惶恐,日子久了也习以为常。<br />
人真是可怕。<br />
两人一路走下山,中途地面湿滑,宜尔就拉着徐亮走。<br />
她的手握在他腕节,小心翼翼地踩着带水的石头往下走。<br />
徐亮想,若自己真要摔了,凭他这身材,怕是只会拽着她一道滚下去吧?<br />
等他们走到山脚附近的镇子里,已过午时。<br />
宜尔将包袱放在他脚边,累得叹了声气,“那我去集市雇马车,你在这儿等我。”<br />
按两人原先的规划,他们今日要在天黑前赶到六横镇,这样明日才能在关城门前抵达闭城。<br />
“等一下,”徐亮叫住她,“先去街上吃碗面如何?”<br />
宜尔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好。”<br />
她很简单就同意了,没问他突然改变的缘由,而且立即环顾四周找面铺。<br />
“徐亮,那边。”她指了指东南角,又看回来,“正好人不多,不用排队就能吃上,走吧。哦对了,这堆东西我们找位摊主帮忙看一下好了。”<br />
徐亮卸下大包小包,跟着宜尔坐到面铺。<br />
宜尔坐得很板正,热腾腾的面端上来时仰着头和老板道了声谢。<br />
她吸溜了两口面,见徐亮半天没动,奇怪地往上蹙起眉,“不吃吗?你最近怎么了?心不在焉的,今天更是。”<br />
徐亮在思索一些事情,但不能告诉宜尔,于是他只是摇头,他最擅长的就是摇头。一日里他要摇几次头呢?<br />
徐亮又恍惚了。他开始回忆今日:宜尔路上问她吃不吃饼他摇头了,宜尔在山间说多歇息会儿再走他也摇头了……<br />
说不想浪费时间,要尽快赶回去的人是他。徐亮一路紧掐着时间,生怕耽误了。<br />
徐亮突然发觉自己会照顾宜尔,可又没那么照顾她。与那个人不同。<br />
话虽如此,可他也算不上不称职是不是?<br />
桌子旁边的人在闲谈。<br />
“等下你赶集帮我带包糖回来,我今天没空去了。”<br />
“上次那个黄色的是吧?行。”<br />
赶集……宜尔似乎挺喜欢新奇事物,应当会感兴趣。<br />
徐亮看向正认真吃面的宜尔,“去逛逛如何?”<br />
这次宜尔没直接应下,“去逛的话今天应该来不及到六横镇了。”<br />
“等下找个客栈歇一晚。”<br />
她顿了顿,回道:“行。你是有什么想买的吗?”<br />
“看看再说。”徐亮低下头吃面,于是宜尔回了声“嗯”也低下头。<br />
两人不说话了。<br />
徐亮觉得自己说的不对。他方才应该说什么才不会让两个人都沉默?应该说些什么才能让话像鱼一样来回游动?<br />
不对,方才的已经过去了,他该想现在。现在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