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陛下,熊奇状告吴彦之,皆有凭有据。所书罪状,无一过错,甚至查出很多没有记录在册的,吴彦之确实搜刮民脂民膏,恶贯满盈,罪大恶极。”<br />
沈斓曦语气尽是痛心。<br />
“他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br />
“陛下无需自责,他潘恒朝廷已久,就连我们这些同朝为官的人,都没有看出来。”<br />
沈斓曦叹息一声:“还是朕失察了。”<br />
“陛下无需如此,犯下罪行的是吴彦之,是他欺上瞒下,有罪的人是他。”<br />
“好在陛下英明,早早的查出了这个祸乱朝堂的猛虎。”<br />
沈斓曦:“你们不用宽慰朕,即便他与沈家是姻亲,这样的猛虎,朕也不会放过。”<br />
“陛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乃我大周之福也!”<br />
沈斓曦心里好受多了。<br />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去办吧!”<br />
大理寺刑部吏部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了。<br />
与其说他们劝说陛下,不如说陛下拿他们做筏子。<br />
不过这样的筏子,再多来几次,他们也愿意做。<br />
梁氏前脚把钱财交出去运作,后脚抄家的人就来了。<br />
如此快的速度,陛下对吴家做出处理的时候,是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呀!<br />
第610章 给沈家的两个选择!<br />
远在西北的吴彦之,还满心期待着回京以后的荣宠,哪想到京城早已经天翻地覆。<br />
吴家从被状告,再到抄家入狱,连两天的时间都不到。<br />
吴彦之派系的人给西北送去的信鸽,甚至都没有飞出京城,就被射落。<br />
甚至连给吴家伸冤的人都没有,因为紧接着沈斓曦就下令,殃及九族.<br />
已经清空好一段时间的天牢,顷刻间人满为患。<br />
与吴家相干的九族,哪怕是襁褓中的孩童,都没有放过,全都进来了。<br />
天牢中充斥着对吴彦之的谩骂,女人跟孩子的哭声,喊冤声。<br />
次日朝廷上,老太师就站出来上奏。<br />
“陛下,臣觉得牵连九族,太过严苛了。吴家很多邻居亲友同窗,跟吴家都不走动,他们是被殃及的无辜之人。”<br />
“陛下,老太师所言有理。”<br />
“怪就只怪吴彦之作恶多端,处罚也只处罚在他身上获利的人,其他人是无辜的。”<br />
“臣觉得此言差矣,只有用重典,他人才不敢再犯。”<br />
“我京城近半年,已经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这多亏了陛下推行的大周律。”<br />
“若是不从严处置,某些人或许就会抱着侥幸,敢伸出罪恶之手。”<br />
“臣复议,就该用重典。”<br />
朝着对此事处置,分为清晰的两派。<br />
但是有一个结果非常统一,那就是严惩吴家。<br />
吴彦之跟沈家大房是姻亲,就是不知陛下可否会留手?<br />
沈斓曦沉思片刻以后道:“朕也是延续之前的惯例,诸位爱卿,有诸多异议,可见大周律还需要继续完善。”<br />
一半朝臣愣住了。<br />
他们不就是不赞成株连九族吗?怎么又扯到大周律上去了?<br />
大周律都要被改出花来了,还改?<br />
老太师:“陛下圣明!”<br />
朝臣齐刷刷看着老太师,老太师到底是帮着谁的?<br />
沈斓曦:“那就废除株连九族,改为获利者获罪。”<br />
百官沉默了。<br />
“当然,吴家三族之内,若是因为吴家获利,哪怕只是沾了名声上的光,一样不能放过。”<br />
“朕最低要求是株连三族。”<br />
大理寺:“陛下圣明!”<br />
刑部:“陛下,吴彦之女儿与沈家大房有婚约,不知该如何处理?”<br />
若是已经过门,可以和离休弃,关键是吴倾玉并未嫁到沈家,空担着半只脚的名分而已。<br />
沈斓曦沉吟道:“朕是朕,沈家是沈家,朕做不了沈家的主。稍后朕会让沈家做出决断。”<br />
“是!”<br />
这件事不少人盯着,这关系到陛下对吴彦之生死的态度。<br />
退朝以后,一封家信送到沈家。<br />
此时沈家正商议着要与吴家退亲。<br />
吴家全家都下了大狱是,若是退亲,只需要他们简简单单一句话而已。<br />
“这亲事必须退掉,我孙儿不能迎娶罪臣之女。”<br />
吴家没出事的时候,刘氏捧着,吴家一出事,刘氏立即变脸。<br />
沈从文:“不可,会有人说咱们沈家见利忘义。”<br />
刘氏给沈从廉使了个眼色。<br />
“大哥,话不能这么说,吴家乃是罪臣,咱们沈家儿孙若是真的娶了罪臣之后,以后还怎么抬起头做人。”<br />
刘氏:“就算是就是。”不是你房里的孙儿娶罪臣之女,所以才能说得出风凉话。<br />
沈从文:“先帝那会儿,咱们是攀附吴家。吴家也没有嫌弃咱们曾经流放东川。现在吴家倒了,咱们家若是快速退婚,怕是会影响名声。”<br />
沈从礼:“那就晚一些退婚,说不定都不用退,吴家就死干净了。到时候咱们大不了给吴家收个尸,还能落个好名声。“<br />
“也怪吴家,谁让他们家做事不干净。”<br />
苗氏:“老爷说得对。”<br />
“吴彦之肯定是要死的,那么多罪状,吴家人肯定也跑不掉。”刘氏现在恨不能早点跟吴家掰扯清楚,可别连累了她孙儿的名声。<br />
正商议着,宫里来人了。<br />
“陛下特命奴才送来一封家信。”<br />
话是这么说,但是来的却是传旨太监。<br />
若是一般的书信,通常都是御林军送的。<br />
“大哥,快些拆开看看,里面写的什么。”<br />
众人催促。<br />
沈从文打开,念道:“朕只是建议,家中人可采纳,也可不采纳!”<br />
“吴倾玉自与我沈家赐婚开始,就予我沈家有功,有恩。”<br />
“朕会褫夺吴倾玉尊号,沈家可命人去狱中接亲。”<br />
“也可不插手此事,婚约自然而然失效。”<br />
“望家中人,仔细斟酌!”<br />
“没了。”<br />
沈从文把信放在一旁,事关大房,刘氏赶紧拿过去给沈从廉看。<br />
“真没了。”沈从廉看了开头,看了结尾,就是大哥说的那些。<br />
“大哥,咱们该怎么办?”<br />
沈从文恼怒的拍桌子:“哪里是让咱们自己选,明摆着就只有一条路能选。”<br />
沈家人沉默了。<br />
二房的人也不催了。<br />
还是刘氏心中不服,小声的嘟囔道:“要是咱们选第二个呢?”<br />
沈家男人齐刷刷看着刘氏,吓的刘氏心虚。<br />
看她做什么?她就是随口说说的。<br />
“要不咱们问问郡主?”沈从廉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br />
要是选一,孙儿的前程就毁了。若是选二……陛下明摆着,让他们选一。<br />
他们要是违逆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他们赌不起,不敢赌。<br />
“大哥,咱们问问郡主吧!”<br />
“对,大哥,郡主比我们拿的主意管用。”<br />
到时候若是陛下怪罪下来,他们大可以说是郡主出的主意。就算是怪罪,也怪罪不到他们身上。<br />
若非万不得已,沈从文都不想去麻烦郡主。<br />
“大哥,事关乘风的一生,算是兄弟求你了。”沈丛廉豁出去脸面求道。<br />
“大哥,乘风也是你的亲人,也是你的孙儿,也叫你大祖父,你就忍心看他娶罪臣之女,一辈子前程尽毁吗?”刘氏捂着帕子开始哭泣。<br />
沈从文想着最后这事还是得他来办,若是二房求上母亲,让母亲知道了也会烦心,兜一圈,还是让他去找郡主。<br />
“行吧,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问问。”沈从文拿着宫里送来的家信脚步迟缓的去了。<br />
~<br />
“二哥,找上郡主总没错!”沈从礼明面上安慰,实则背地里幸灾乐祸。<br />
之前还羡慕二房跟丞相家结姻亲,羡慕二房能得到丞相的助力。<br />
第611章 熏香!<br />
现在好了,不被牵连就不错了。<br />
看来找位高权重的姻亲,也不是很安全。<br />
沈家各房各有心思。<br />
沈从文拿着信找到了周心柔。<br />
“这上面是斓曦的意思!”<br />
周心柔看了两眼,她并不在乎沈家人的死活,所以她只选对自己有利的。<br />
“选第一个吧,让二房挑个日子,把吴家那孩子娶进门。”<br />
“虽说年龄上是差了些,但是京城里的人不会置喙,只会说沈家有情有义。”<br />
沈从文其实更倾向于第二种选择,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对他们名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br />
“就不能选第二种吗?”<br />
周心柔果断否决。<br />
“不能,第二种选择,只会让人觉得沈家无情无义,或者是优柔寡断,不堪大用。”<br />
沈从文烦恼的是不好向二房交差。<br />
“就不能有第三种选择吗?”<br />
周心柔讽刺一笑:“怎么选?赦免吴家吗?”
沈斓曦语气尽是痛心。<br />
“他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br />
“陛下无需自责,他潘恒朝廷已久,就连我们这些同朝为官的人,都没有看出来。”<br />
沈斓曦叹息一声:“还是朕失察了。”<br />
“陛下无需如此,犯下罪行的是吴彦之,是他欺上瞒下,有罪的人是他。”<br />
“好在陛下英明,早早的查出了这个祸乱朝堂的猛虎。”<br />
沈斓曦:“你们不用宽慰朕,即便他与沈家是姻亲,这样的猛虎,朕也不会放过。”<br />
“陛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乃我大周之福也!”<br />
沈斓曦心里好受多了。<br />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去办吧!”<br />
大理寺刑部吏部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了。<br />
与其说他们劝说陛下,不如说陛下拿他们做筏子。<br />
不过这样的筏子,再多来几次,他们也愿意做。<br />
梁氏前脚把钱财交出去运作,后脚抄家的人就来了。<br />
如此快的速度,陛下对吴家做出处理的时候,是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呀!<br />
第610章 给沈家的两个选择!<br />
远在西北的吴彦之,还满心期待着回京以后的荣宠,哪想到京城早已经天翻地覆。<br />
吴家从被状告,再到抄家入狱,连两天的时间都不到。<br />
吴彦之派系的人给西北送去的信鸽,甚至都没有飞出京城,就被射落。<br />
甚至连给吴家伸冤的人都没有,因为紧接着沈斓曦就下令,殃及九族.<br />
已经清空好一段时间的天牢,顷刻间人满为患。<br />
与吴家相干的九族,哪怕是襁褓中的孩童,都没有放过,全都进来了。<br />
天牢中充斥着对吴彦之的谩骂,女人跟孩子的哭声,喊冤声。<br />
次日朝廷上,老太师就站出来上奏。<br />
“陛下,臣觉得牵连九族,太过严苛了。吴家很多邻居亲友同窗,跟吴家都不走动,他们是被殃及的无辜之人。”<br />
“陛下,老太师所言有理。”<br />
“怪就只怪吴彦之作恶多端,处罚也只处罚在他身上获利的人,其他人是无辜的。”<br />
“臣觉得此言差矣,只有用重典,他人才不敢再犯。”<br />
“我京城近半年,已经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这多亏了陛下推行的大周律。”<br />
“若是不从严处置,某些人或许就会抱着侥幸,敢伸出罪恶之手。”<br />
“臣复议,就该用重典。”<br />
朝着对此事处置,分为清晰的两派。<br />
但是有一个结果非常统一,那就是严惩吴家。<br />
吴彦之跟沈家大房是姻亲,就是不知陛下可否会留手?<br />
沈斓曦沉思片刻以后道:“朕也是延续之前的惯例,诸位爱卿,有诸多异议,可见大周律还需要继续完善。”<br />
一半朝臣愣住了。<br />
他们不就是不赞成株连九族吗?怎么又扯到大周律上去了?<br />
大周律都要被改出花来了,还改?<br />
老太师:“陛下圣明!”<br />
朝臣齐刷刷看着老太师,老太师到底是帮着谁的?<br />
沈斓曦:“那就废除株连九族,改为获利者获罪。”<br />
百官沉默了。<br />
“当然,吴家三族之内,若是因为吴家获利,哪怕只是沾了名声上的光,一样不能放过。”<br />
“朕最低要求是株连三族。”<br />
大理寺:“陛下圣明!”<br />
刑部:“陛下,吴彦之女儿与沈家大房有婚约,不知该如何处理?”<br />
若是已经过门,可以和离休弃,关键是吴倾玉并未嫁到沈家,空担着半只脚的名分而已。<br />
沈斓曦沉吟道:“朕是朕,沈家是沈家,朕做不了沈家的主。稍后朕会让沈家做出决断。”<br />
“是!”<br />
这件事不少人盯着,这关系到陛下对吴彦之生死的态度。<br />
退朝以后,一封家信送到沈家。<br />
此时沈家正商议着要与吴家退亲。<br />
吴家全家都下了大狱是,若是退亲,只需要他们简简单单一句话而已。<br />
“这亲事必须退掉,我孙儿不能迎娶罪臣之女。”<br />
吴家没出事的时候,刘氏捧着,吴家一出事,刘氏立即变脸。<br />
沈从文:“不可,会有人说咱们沈家见利忘义。”<br />
刘氏给沈从廉使了个眼色。<br />
“大哥,话不能这么说,吴家乃是罪臣,咱们沈家儿孙若是真的娶了罪臣之后,以后还怎么抬起头做人。”<br />
刘氏:“就算是就是。”不是你房里的孙儿娶罪臣之女,所以才能说得出风凉话。<br />
沈从文:“先帝那会儿,咱们是攀附吴家。吴家也没有嫌弃咱们曾经流放东川。现在吴家倒了,咱们家若是快速退婚,怕是会影响名声。”<br />
沈从礼:“那就晚一些退婚,说不定都不用退,吴家就死干净了。到时候咱们大不了给吴家收个尸,还能落个好名声。“<br />
“也怪吴家,谁让他们家做事不干净。”<br />
苗氏:“老爷说得对。”<br />
“吴彦之肯定是要死的,那么多罪状,吴家人肯定也跑不掉。”刘氏现在恨不能早点跟吴家掰扯清楚,可别连累了她孙儿的名声。<br />
正商议着,宫里来人了。<br />
“陛下特命奴才送来一封家信。”<br />
话是这么说,但是来的却是传旨太监。<br />
若是一般的书信,通常都是御林军送的。<br />
“大哥,快些拆开看看,里面写的什么。”<br />
众人催促。<br />
沈从文打开,念道:“朕只是建议,家中人可采纳,也可不采纳!”<br />
“吴倾玉自与我沈家赐婚开始,就予我沈家有功,有恩。”<br />
“朕会褫夺吴倾玉尊号,沈家可命人去狱中接亲。”<br />
“也可不插手此事,婚约自然而然失效。”<br />
“望家中人,仔细斟酌!”<br />
“没了。”<br />
沈从文把信放在一旁,事关大房,刘氏赶紧拿过去给沈从廉看。<br />
“真没了。”沈从廉看了开头,看了结尾,就是大哥说的那些。<br />
“大哥,咱们该怎么办?”<br />
沈从文恼怒的拍桌子:“哪里是让咱们自己选,明摆着就只有一条路能选。”<br />
沈家人沉默了。<br />
二房的人也不催了。<br />
还是刘氏心中不服,小声的嘟囔道:“要是咱们选第二个呢?”<br />
沈家男人齐刷刷看着刘氏,吓的刘氏心虚。<br />
看她做什么?她就是随口说说的。<br />
“要不咱们问问郡主?”沈从廉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br />
要是选一,孙儿的前程就毁了。若是选二……陛下明摆着,让他们选一。<br />
他们要是违逆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他们赌不起,不敢赌。<br />
“大哥,咱们问问郡主吧!”<br />
“对,大哥,郡主比我们拿的主意管用。”<br />
到时候若是陛下怪罪下来,他们大可以说是郡主出的主意。就算是怪罪,也怪罪不到他们身上。<br />
若非万不得已,沈从文都不想去麻烦郡主。<br />
“大哥,事关乘风的一生,算是兄弟求你了。”沈丛廉豁出去脸面求道。<br />
“大哥,乘风也是你的亲人,也是你的孙儿,也叫你大祖父,你就忍心看他娶罪臣之女,一辈子前程尽毁吗?”刘氏捂着帕子开始哭泣。<br />
沈从文想着最后这事还是得他来办,若是二房求上母亲,让母亲知道了也会烦心,兜一圈,还是让他去找郡主。<br />
“行吧,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问问。”沈从文拿着宫里送来的家信脚步迟缓的去了。<br />
~<br />
“二哥,找上郡主总没错!”沈从礼明面上安慰,实则背地里幸灾乐祸。<br />
之前还羡慕二房跟丞相家结姻亲,羡慕二房能得到丞相的助力。<br />
第611章 熏香!<br />
现在好了,不被牵连就不错了。<br />
看来找位高权重的姻亲,也不是很安全。<br />
沈家各房各有心思。<br />
沈从文拿着信找到了周心柔。<br />
“这上面是斓曦的意思!”<br />
周心柔看了两眼,她并不在乎沈家人的死活,所以她只选对自己有利的。<br />
“选第一个吧,让二房挑个日子,把吴家那孩子娶进门。”<br />
“虽说年龄上是差了些,但是京城里的人不会置喙,只会说沈家有情有义。”<br />
沈从文其实更倾向于第二种选择,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对他们名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br />
“就不能选第二种吗?”<br />
周心柔果断否决。<br />
“不能,第二种选择,只会让人觉得沈家无情无义,或者是优柔寡断,不堪大用。”<br />
沈从文烦恼的是不好向二房交差。<br />
“就不能有第三种选择吗?”<br />
周心柔讽刺一笑:“怎么选?赦免吴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