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鲸鱼。”<br />
“鲸鱼的叫声……很有穿透力。”<br />
不确定自己的表述是否准确。观察乔鸢的脸色,猜测她或许是有点喜欢的,陈言问:“能帮到你吗?”<br />
“什么?”<br />
“鲸鱼的叫声,能帮你做设计?”<br />
“可以。”<br />
“那就好。”他应得不算快,可尾音下一丝丝微弱的不明,大抵还是被捉住了。<br />
“你不理解吧,声音和衣服为什么能产生联系。”<br />
“嗯。”陈言承认,“我不了解设计。”<br />
“但想多知道一点。”<br />
因为你。<br />
因为有关于你。<br />
冒昧的言论出乎意料,令乔鸢停顿。<br />
“我想想,该怎么讲。”<br />
两秒后,她张口道:“首先有一个基础概念,叫做‘艺术相通’,意思是所有艺术不分类型,本质上可以融会贯通。”<br />
“即我们相信,人们对美的感知是大致相同的,不必额外区分种类。”<br />
“音乐上称为专辑,在服装设计时,我们通常以‘系列’为核心,可选择性非常广泛。”<br />
“小猫,小狗,一棵树,一本书,一首诗,常见的病症,乃至亲情友情、更深刻更抽象的物质,都可以列为主题。”<br />
“回归刚刚的话题,假设我把‘鲸鱼’作为系列关键。你能告诉我一些有关鲸鱼的信息么?或者你对它的想法。”<br />
“鲸鱼。”陈言想了想,“哺乳动物,需要定期浮上海面呼吸。体型很大,靠捕食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每年都会迁徙。”<br />
他没有多做评价,乔鸢接下去说:<br />
“落实到服装上,海洋意味蓝黑色,体型可以是更大面积、宽松的版型。”<br />
“迁徙路线能作为几何图案,也可以设计成衣服下摆、口袋、甚至袖形线条。”<br />
重点在于思维转换。<br />
陈言隐隐摸到了一点边。<br />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作家,可以把自己看见的、听说的、经历的一切都转做写作素材。有时只是欣赏完一幅画、走出森林,也能触发灵感,进而延伸出完整的作品。”<br />
归根结底,逻辑是一样的。<br />
艺术没有边界,没有规则。但凡你愿意,你接受,万事万物即可自由地流动变化。<br />
某种程度而言,所谓‘一切有利于我’,当代流行的正向观念亦是类似的道理。<br />
只要你想,只要你用,发生便有助于你。<br />
“听起来挺有趣的吧?”提到设计,乔鸢难得打开话匣,说那么多。<br />
她后知后觉到这一点,笑容便无声收束。<br />
“我可能理解了。”<br />
陈言定定望着她:“关键落在运用。”<br />
比如他参观摄影展,他的专业是信息技术,两者结合,可以尝试找官方合作,利用代码模拟出真实的生物轨迹,搭建交互模型,联手打造出吸睛的现代化项目。<br />
事实上,一些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半公益性质的野生动物线上领养就是这样做的。<br />
“没错。”<br />
笑意去而复返。<br />
陈言顿时觉得心脏轻飘起来,为了让愉悦的氛围持续更久一点。<br />
“往救助基地寄刀片的人,已经找到了。”他提起。<br />
方法说起来简单:<br />
雇佣几位正义且极具性价比的大学生(?)轮流盯梢,抓个正着。<br />
当事人仗着邻居们都有怨言,叫嚣自己没做坏事,只是为民除害。<br />
那就问清楚大家的意见所在,无非嫌猫狗大量聚集,气味臭,夜里吵,搞不好带有传染病。<br />
对应采取措施:买更多空气净化器,铺隔音垫,确保全部猫狗绝育、接种疫苗。<br />
一切皆在大众眼皮下进行,请来的宠物医生技术好,口才佳,一边揪着猫后颈熟练扎针的同时,顺便多一句嘴:<br />
“——比起被抛弃的猫狗,根据科学研究,专家讨论!很多便态杀人犯都有虐杀小动物的爱好呢!超可怕的!”<br />
成功使围观群众们脸色大变,一道道惊悚、怀疑、惊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某人。<br />
始作俑者吓<br />
得浑身僵硬,有所顾忌,想来以后也不敢再随便乱来。<br />
“你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才跑来衡山?”乔鸢侧眸,“我要怎么谢你?明野。”<br />
“不用。”<br />
“我知道你自己也能解决,已经在屋外装了监控。”陈言垂下眼,瞳色晦暗。<br />
“我只是想告诉你一声。”<br />
不必再担心快递了。<br />
可惜,只能以明野的名义。<br />
他无意借机索取什么,乔鸢却说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费了他不少时间。<br />
确实是意想不到的行为,替救助基地铲除隐患,帮她省了不少心。<br />
许是心情不错,她走到下一幅照片前,听着录音,随口道:“为了表示感谢,就把下次给猫狗们洗澡的任务也交给你好了。”<br />
“你觉得怎么样?”<br />
陈言:“……?”<br />
确定,是奖励吗?<br />
直到乔鸢放下耳机,挑起眉稍,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他才少见的迟钝地反应过来。<br />
她是在戏弄他。<br />
以他一点不招猫狗喜爱的体质,真要洗,保不准闹得多么鸡飞狗跳、手忙脚乱。<br />
可戏弄也是好的。<br />
比陌生好,比无视好。——叫人难以自拔地,想要更多拥有,想要加倍贴近。<br />
欲望浓烈而贪婪,冷不防冒出来。饶是陈言如此谨慎冷静的性格,也无法抵抗汹涌的情绪,额外提起一个名字。<br />
“绝育和疫苗的钱,是陈言垫的。”<br />
“又是他?”乔鸢拉长音,慢条斯理,“你师哥好像是个不错的人,很有爱心。”<br />
“要和他说话吗?”<br />
任凭理性长鸣,好比警报声般狂响。<br />
目光沉沉锁定在她的身上,如牢笼,如荆棘,失控的海水。陈言低声提议:“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可以打电话给他。”<br />
乔鸢:“你手机不是丢了?”<br />
“我记得他号码。”<br />
“要打吗?”<br />
他再一次问。<br />
正主就在身前,怎么打?<br />
在他看不见的盲区,乔鸢抬指敲了敲包,顺势回答:“打。”<br />
陈言动作极快,解锁手机,屏幕上显示微信聊天框,寥寥几句,由他起头。<br />
【有空?】<br />
【没有。】<br />
【我是明野,你是我。】<br />
【?】<br />
【乔鸢要打电话给你。】<br />
【?】<br />
【找安静的地方。】<br />
【?】<br />
忽略一连串问号,他发送:【接电话,录音。】<br />
随即切换界面,找到联系人‘表哥’,拨通,打开扩声器。<br />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通。<br />
“喂,咳。”对方音色沉倦,仿佛刚刚睡醒,听起来有点咬牙切齿,“是、明、野、啊,找我有事?”<br />
“莉莉找你。”<br />
他说着,顺理成章将手机转交给乔鸢。<br />
“你好,陈师哥,我是乔鸢。”<br />
“谢谢你愿意出资帮救助站改善环境,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定期对外公布捐赠明细、给捐赠者纪念证书。如果你不介意……”<br />
乔鸢咬字清晰,声线柔缓,仿佛真的在与陈言通话,将该说的话徐徐道来。<br />
而陈言本人保持沉默,只是静静地注视她,扮演着明野。<br />
明明没必要,他说不清这样做的原因。可依然选择这样做了。顺应本心。
“鲸鱼的叫声……很有穿透力。”<br />
不确定自己的表述是否准确。观察乔鸢的脸色,猜测她或许是有点喜欢的,陈言问:“能帮到你吗?”<br />
“什么?”<br />
“鲸鱼的叫声,能帮你做设计?”<br />
“可以。”<br />
“那就好。”他应得不算快,可尾音下一丝丝微弱的不明,大抵还是被捉住了。<br />
“你不理解吧,声音和衣服为什么能产生联系。”<br />
“嗯。”陈言承认,“我不了解设计。”<br />
“但想多知道一点。”<br />
因为你。<br />
因为有关于你。<br />
冒昧的言论出乎意料,令乔鸢停顿。<br />
“我想想,该怎么讲。”<br />
两秒后,她张口道:“首先有一个基础概念,叫做‘艺术相通’,意思是所有艺术不分类型,本质上可以融会贯通。”<br />
“即我们相信,人们对美的感知是大致相同的,不必额外区分种类。”<br />
“音乐上称为专辑,在服装设计时,我们通常以‘系列’为核心,可选择性非常广泛。”<br />
“小猫,小狗,一棵树,一本书,一首诗,常见的病症,乃至亲情友情、更深刻更抽象的物质,都可以列为主题。”<br />
“回归刚刚的话题,假设我把‘鲸鱼’作为系列关键。你能告诉我一些有关鲸鱼的信息么?或者你对它的想法。”<br />
“鲸鱼。”陈言想了想,“哺乳动物,需要定期浮上海面呼吸。体型很大,靠捕食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每年都会迁徙。”<br />
他没有多做评价,乔鸢接下去说:<br />
“落实到服装上,海洋意味蓝黑色,体型可以是更大面积、宽松的版型。”<br />
“迁徙路线能作为几何图案,也可以设计成衣服下摆、口袋、甚至袖形线条。”<br />
重点在于思维转换。<br />
陈言隐隐摸到了一点边。<br />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作家,可以把自己看见的、听说的、经历的一切都转做写作素材。有时只是欣赏完一幅画、走出森林,也能触发灵感,进而延伸出完整的作品。”<br />
归根结底,逻辑是一样的。<br />
艺术没有边界,没有规则。但凡你愿意,你接受,万事万物即可自由地流动变化。<br />
某种程度而言,所谓‘一切有利于我’,当代流行的正向观念亦是类似的道理。<br />
只要你想,只要你用,发生便有助于你。<br />
“听起来挺有趣的吧?”提到设计,乔鸢难得打开话匣,说那么多。<br />
她后知后觉到这一点,笑容便无声收束。<br />
“我可能理解了。”<br />
陈言定定望着她:“关键落在运用。”<br />
比如他参观摄影展,他的专业是信息技术,两者结合,可以尝试找官方合作,利用代码模拟出真实的生物轨迹,搭建交互模型,联手打造出吸睛的现代化项目。<br />
事实上,一些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半公益性质的野生动物线上领养就是这样做的。<br />
“没错。”<br />
笑意去而复返。<br />
陈言顿时觉得心脏轻飘起来,为了让愉悦的氛围持续更久一点。<br />
“往救助基地寄刀片的人,已经找到了。”他提起。<br />
方法说起来简单:<br />
雇佣几位正义且极具性价比的大学生(?)轮流盯梢,抓个正着。<br />
当事人仗着邻居们都有怨言,叫嚣自己没做坏事,只是为民除害。<br />
那就问清楚大家的意见所在,无非嫌猫狗大量聚集,气味臭,夜里吵,搞不好带有传染病。<br />
对应采取措施:买更多空气净化器,铺隔音垫,确保全部猫狗绝育、接种疫苗。<br />
一切皆在大众眼皮下进行,请来的宠物医生技术好,口才佳,一边揪着猫后颈熟练扎针的同时,顺便多一句嘴:<br />
“——比起被抛弃的猫狗,根据科学研究,专家讨论!很多便态杀人犯都有虐杀小动物的爱好呢!超可怕的!”<br />
成功使围观群众们脸色大变,一道道惊悚、怀疑、惊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某人。<br />
始作俑者吓<br />
得浑身僵硬,有所顾忌,想来以后也不敢再随便乱来。<br />
“你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才跑来衡山?”乔鸢侧眸,“我要怎么谢你?明野。”<br />
“不用。”<br />
“我知道你自己也能解决,已经在屋外装了监控。”陈言垂下眼,瞳色晦暗。<br />
“我只是想告诉你一声。”<br />
不必再担心快递了。<br />
可惜,只能以明野的名义。<br />
他无意借机索取什么,乔鸢却说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费了他不少时间。<br />
确实是意想不到的行为,替救助基地铲除隐患,帮她省了不少心。<br />
许是心情不错,她走到下一幅照片前,听着录音,随口道:“为了表示感谢,就把下次给猫狗们洗澡的任务也交给你好了。”<br />
“你觉得怎么样?”<br />
陈言:“……?”<br />
确定,是奖励吗?<br />
直到乔鸢放下耳机,挑起眉稍,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他才少见的迟钝地反应过来。<br />
她是在戏弄他。<br />
以他一点不招猫狗喜爱的体质,真要洗,保不准闹得多么鸡飞狗跳、手忙脚乱。<br />
可戏弄也是好的。<br />
比陌生好,比无视好。——叫人难以自拔地,想要更多拥有,想要加倍贴近。<br />
欲望浓烈而贪婪,冷不防冒出来。饶是陈言如此谨慎冷静的性格,也无法抵抗汹涌的情绪,额外提起一个名字。<br />
“绝育和疫苗的钱,是陈言垫的。”<br />
“又是他?”乔鸢拉长音,慢条斯理,“你师哥好像是个不错的人,很有爱心。”<br />
“要和他说话吗?”<br />
任凭理性长鸣,好比警报声般狂响。<br />
目光沉沉锁定在她的身上,如牢笼,如荆棘,失控的海水。陈言低声提议:“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可以打电话给他。”<br />
乔鸢:“你手机不是丢了?”<br />
“我记得他号码。”<br />
“要打吗?”<br />
他再一次问。<br />
正主就在身前,怎么打?<br />
在他看不见的盲区,乔鸢抬指敲了敲包,顺势回答:“打。”<br />
陈言动作极快,解锁手机,屏幕上显示微信聊天框,寥寥几句,由他起头。<br />
【有空?】<br />
【没有。】<br />
【我是明野,你是我。】<br />
【?】<br />
【乔鸢要打电话给你。】<br />
【?】<br />
【找安静的地方。】<br />
【?】<br />
忽略一连串问号,他发送:【接电话,录音。】<br />
随即切换界面,找到联系人‘表哥’,拨通,打开扩声器。<br />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通。<br />
“喂,咳。”对方音色沉倦,仿佛刚刚睡醒,听起来有点咬牙切齿,“是、明、野、啊,找我有事?”<br />
“莉莉找你。”<br />
他说着,顺理成章将手机转交给乔鸢。<br />
“你好,陈师哥,我是乔鸢。”<br />
“谢谢你愿意出资帮救助站改善环境,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定期对外公布捐赠明细、给捐赠者纪念证书。如果你不介意……”<br />
乔鸢咬字清晰,声线柔缓,仿佛真的在与陈言通话,将该说的话徐徐道来。<br />
而陈言本人保持沉默,只是静静地注视她,扮演着明野。<br />
明明没必要,他说不清这样做的原因。可依然选择这样做了。顺应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