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谁知,偏偏被个多管闲事的御史挑破。<br />
这下可好,捅了马蜂窝。<br />
涉及海疆军情、滥用公职权力、挥霍公费,那位御史弹劾的每一样都戳在了当今命脉上,可不让当今恼火异常,都不等询问王子腾,就命大理寺捉拿了王仁。<br />
而那位多管闲事的御史,便是李御史。<br />
此时,这个李御史也被王熙凤三人知晓,只是一时都没多想。她们听说贾政传回了消息,便一齐聚到了荣庆堂。<br />
前去王家的人,回来禀告,说是舅老爷已经知晓,让大家不要担心。<br />
『看来王子腾很有自信,王仁一定会没事。』<br />
『毕竟王仁的事算是普遍现象吧,而且,虽说弹劾点涉及海疆军情,但只是那位御史借题发挥罢了。其他挥霍公费可以补回去,滥用公职权力,顶多王子腾被降职。』<br />
『不是,这么挑战郭嘉法律的吗,按道理,王仁处死都不为过。』<br />
『没办法,皇帝哪里那么好当,他也要受制于人,别忘了四大家同气连枝,不可能坐看王仁被处死。』<br />
『这要是我做皇帝,真是要被气死。』<br />
『就算想收拾人,也要有点耐心,这年头耐心不够,养气不足,都不配当皇帝。』<br />
老太太也觉得这事大约不会闹得太大,便道,既如此,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派几个人给仁哥儿送些吃食衣物,大理寺监毕竟不是人待的地方。<br />
王夫人道,已经让人去办了。<br />
那便好,你做事一贯妥当。如此,鸳鸯,外面再有消息传来,也给政儿媳妇、凤丫头那儿捎一份。<br />
哎,晓得了。<br />
行了,那便先散了吧。<br />
众人皆以为王仁的事很快能有个了结,然而,或许是当初跟王仁一块的,还有不少勋贵家子弟,牵扯众多,审查进度竟被拖延了下来。<br />
唯一能让王家人安心的是,王子腾只是被责令归家配合调查,王仁则除了精神憔悴了点,并未受刑。<br />
如此一拖,一个月眨眼过去,案子还未有结果,贾府众人先迎来了老太太的寿辰。<br />
八月初三,是老太太的八十大寿。<br />
这样的整寿,都是要大办的。即便老太太自己想简化,环境也不允许。<br />
从七月中旬开始,来送礼的络绎不绝。<br />
礼部更是没耽搁:伽楠珠、福寿香、金玉如意、彩锻金杯依次唱报,以彰显皇家对贾家的恩宠依旧。<br />
再有元春、太后的赏赐,也将这个寿宴的规格生生抬了上去。<br />
因此,贾赦和贾政早早便开始了准备,贾琏、贾蓉给两人打下手。<br />
从荣国府到宁国府,上下俱是彩灯悬挂,红毡铺地;四处更是鲜花映户,焚兰添香。<br />
再有各厅饮宴地,有座屏间隔,其上鸾凤齐飞、八仙献桃,一应精细之物,也被从库房移出,依次摆放。<br />
遥遥一看,真真是玉为碗、金作枝的富贵奢华。<br />
即便是如今见多了的老太太,还是要说一句,不愧是世家大族!<br />
而整个宁荣二府的筵席,更是从七月二十八这天就开始了。<br />
到八月初五,两府人流不断。从府外请来的几个戏班更是从早到晚,没有停歇。老太太要招待只有北静王妃、南安王妃、安国公夫人这样品级的人物。<br />
即便如此,送走她们,她也觉得累得够呛。<br />
当能歇一歇时,老太太才品味出一股复杂的心绪。<br />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样吉祥话,老太太这几日听多了。但老太太依然记得刚穿越过来时,网友给她说的,贾母寿终于83岁。<br />
如今她过80大寿,还真不好说是什么滋味。<br />
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老太太就更害怕死亡了。<br />
想到当初心悸的感觉,她就浑身打寒颤。<br />
这额外多出来的十多年精彩人生,任谁都会贪心,但她又知道这种事情由不得自己做主,因此繁华落后,才会更感怅然。<br />
看着网友们上蹿下跳给她发生日快乐、没心没肺的样子,老太太摇摇头,不由失笑,『同乐,同乐!看来过两天,我这八十大寿也要给你搬到现实里了。』<br />
网友们哈哈大笑,纷纷表示『没有钞能力给的勇气,大家都不配。』<br />
一场嘻嘻哈哈,冲淡了老太太的思绪。<br />
日子总是要过下去。<br />
而寿宴结束后,一切仿佛都被按下了快进键。<br />
先是邸报上,甄家被抄家,有几个婆子悄悄来到贾家,还带了几箱子事物。只是老太太将人和东西都挡了回去。<br />
那几个婆子只哀哀求着,老太君,这是给三姑娘傍身用的,求老太君可怜可怜三姑娘。<br />
傍身指的是带过来的那几箱子东西。<br />
然而老太太哪里敢收,红楼的场景俱现在眼前,更有网友千叮万嘱,绝对不能收甄家东西,否则按大清律,私藏犯官财物,也是要被治罪的。<br />
老太太当即冷着脸,丝毫不动容,既是为你家三姑娘好,这时候便不应该来。更何况,这些傍身之物,你们老太太知道吗?<br />
几个婆子立时支吾,显然不是受甄家老太太指使。<br />
回去吧,你家老太太既将三姑娘放我们家,显是早有预料,不要做多余的事。老太太挥手,让人将那几个婆子和箱子给拉出去。<br />
老祖宗,这事?王熙凤知道老太太早前就不允许家里收甄家除年礼之外的东西,可此一时彼一时,那甄三姑娘家里没了,若是不留下东西,以后怕是艰难。<br />
老太太摇头,轻叹一声,你不懂。这哪里是好收的,去看看外面有没有消息传来,对了,派人去林姑爷那儿问问,他在江南人脉多,想来消息更灵通。<br />
王熙凤便给平儿使了个眼色。<br />
没一会儿,林如海便给了话,当今命甄家调用体仁院银库辅助盐运司,整顿江南盐场,革新盐制,运行新式盐田法制盐。体仁院银库库房空荡,当今震怒!<br />
【作者有话要说】<br />
ps:第三十六回有小修,把他儿子王仁改成他侄子王仁,王仁和王子腾的关系应当不是父子。一开始没细究,只看了百科,晕菜。<br />
现在看回来,红楼前八十回,第六回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第十四回胞兄王仁写家信禀叩父母,这说明王仁和王熙凤是嫡亲的兄妹,二人的父母尚在,且是王家大爷。<br />
但高鹗第一百一回中,王子腾死后,贾琏和凤姐的对话,称王子腾为大舅太爷,又称其弟王子胜为二叔二舅太爷,后面又说大舅太爷的亏空落其弟王子胜、侄王仁赔补,但这样就和前八十回冲突了,关系乱得人眼晕。<br />
所以,这里就不看后四十回的了。<br />
按前八十回,王仁与王熙凤为兄妹,与王子腾为叔侄关系。<br />
第69章 穿成贾母的第六十九天<br />
『库房空荡, 这还了得,摆明了挪用公款。』<br />
『我记得红楼有一节,赵嬷嬷与王熙凤说古, 就曾说过甄家接驾四次,这里面的钱怕不是金山银山都填不了?』<br />
『对对,当时王熙凤还纳罕甄家怎么就这么有钱。』<br />
『有钱, 当然是挪用官家的啦。』<br />
『说到底, 还是老皇帝出巡惹得祸, 倒头来要甄家来填, 古代可真是没人权。』<br />
『人权,你跟封建要人权?』<br />
『也不能这么说,甄家这么多年的富贵, 难道就没用过那些钱?』<br />
『都不是好东西, 搜刮的都是民脂民膏,倒霉的只有百姓。』<br />
此时弹幕横飞,但显然已经歪楼。<br />
外面,王熙凤倒吸口冷气, 已是明白林如海传达的意思。<br />
此时,她只庆幸自家没有留下甄家那几口箱子, 这万一收下的是赃物可怎生了得!<br />
甄家, 算是完了。<br />
一会儿, 你去看看甄三姑娘。老太太叹息一声, 我知她祖母的意思, 哎, 可怜天下父母心。政儿媳妇呢?<br />
太太今日去礼佛, 想来还不知道这事。<br />
你与政儿媳妇说, 让她往后留意着些, 若是有适龄的人家,不需那门第高的,但也别太寒碜,都来报与我听。<br />
听话听音,王熙凤多聪明,立时明了老太太的意思,只是微有些迟疑,老祖宗,这合适吗?她家人也不是都不在了。<br />
老太太自觉是领会了甄家老太太意思的,但她也不敢说没个万一。<br />
虽说甄老太太将孙女留下与她教导,应当是预料到了甄家会被清算的未来,才给孙女留条后路,让她从荣国府出嫁,这样未来才不会被家中牵连只能嫁给力夫脚夫。
这下可好,捅了马蜂窝。<br />
涉及海疆军情、滥用公职权力、挥霍公费,那位御史弹劾的每一样都戳在了当今命脉上,可不让当今恼火异常,都不等询问王子腾,就命大理寺捉拿了王仁。<br />
而那位多管闲事的御史,便是李御史。<br />
此时,这个李御史也被王熙凤三人知晓,只是一时都没多想。她们听说贾政传回了消息,便一齐聚到了荣庆堂。<br />
前去王家的人,回来禀告,说是舅老爷已经知晓,让大家不要担心。<br />
『看来王子腾很有自信,王仁一定会没事。』<br />
『毕竟王仁的事算是普遍现象吧,而且,虽说弹劾点涉及海疆军情,但只是那位御史借题发挥罢了。其他挥霍公费可以补回去,滥用公职权力,顶多王子腾被降职。』<br />
『不是,这么挑战郭嘉法律的吗,按道理,王仁处死都不为过。』<br />
『没办法,皇帝哪里那么好当,他也要受制于人,别忘了四大家同气连枝,不可能坐看王仁被处死。』<br />
『这要是我做皇帝,真是要被气死。』<br />
『就算想收拾人,也要有点耐心,这年头耐心不够,养气不足,都不配当皇帝。』<br />
老太太也觉得这事大约不会闹得太大,便道,既如此,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派几个人给仁哥儿送些吃食衣物,大理寺监毕竟不是人待的地方。<br />
王夫人道,已经让人去办了。<br />
那便好,你做事一贯妥当。如此,鸳鸯,外面再有消息传来,也给政儿媳妇、凤丫头那儿捎一份。<br />
哎,晓得了。<br />
行了,那便先散了吧。<br />
众人皆以为王仁的事很快能有个了结,然而,或许是当初跟王仁一块的,还有不少勋贵家子弟,牵扯众多,审查进度竟被拖延了下来。<br />
唯一能让王家人安心的是,王子腾只是被责令归家配合调查,王仁则除了精神憔悴了点,并未受刑。<br />
如此一拖,一个月眨眼过去,案子还未有结果,贾府众人先迎来了老太太的寿辰。<br />
八月初三,是老太太的八十大寿。<br />
这样的整寿,都是要大办的。即便老太太自己想简化,环境也不允许。<br />
从七月中旬开始,来送礼的络绎不绝。<br />
礼部更是没耽搁:伽楠珠、福寿香、金玉如意、彩锻金杯依次唱报,以彰显皇家对贾家的恩宠依旧。<br />
再有元春、太后的赏赐,也将这个寿宴的规格生生抬了上去。<br />
因此,贾赦和贾政早早便开始了准备,贾琏、贾蓉给两人打下手。<br />
从荣国府到宁国府,上下俱是彩灯悬挂,红毡铺地;四处更是鲜花映户,焚兰添香。<br />
再有各厅饮宴地,有座屏间隔,其上鸾凤齐飞、八仙献桃,一应精细之物,也被从库房移出,依次摆放。<br />
遥遥一看,真真是玉为碗、金作枝的富贵奢华。<br />
即便是如今见多了的老太太,还是要说一句,不愧是世家大族!<br />
而整个宁荣二府的筵席,更是从七月二十八这天就开始了。<br />
到八月初五,两府人流不断。从府外请来的几个戏班更是从早到晚,没有停歇。老太太要招待只有北静王妃、南安王妃、安国公夫人这样品级的人物。<br />
即便如此,送走她们,她也觉得累得够呛。<br />
当能歇一歇时,老太太才品味出一股复杂的心绪。<br />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样吉祥话,老太太这几日听多了。但老太太依然记得刚穿越过来时,网友给她说的,贾母寿终于83岁。<br />
如今她过80大寿,还真不好说是什么滋味。<br />
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老太太就更害怕死亡了。<br />
想到当初心悸的感觉,她就浑身打寒颤。<br />
这额外多出来的十多年精彩人生,任谁都会贪心,但她又知道这种事情由不得自己做主,因此繁华落后,才会更感怅然。<br />
看着网友们上蹿下跳给她发生日快乐、没心没肺的样子,老太太摇摇头,不由失笑,『同乐,同乐!看来过两天,我这八十大寿也要给你搬到现实里了。』<br />
网友们哈哈大笑,纷纷表示『没有钞能力给的勇气,大家都不配。』<br />
一场嘻嘻哈哈,冲淡了老太太的思绪。<br />
日子总是要过下去。<br />
而寿宴结束后,一切仿佛都被按下了快进键。<br />
先是邸报上,甄家被抄家,有几个婆子悄悄来到贾家,还带了几箱子事物。只是老太太将人和东西都挡了回去。<br />
那几个婆子只哀哀求着,老太君,这是给三姑娘傍身用的,求老太君可怜可怜三姑娘。<br />
傍身指的是带过来的那几箱子东西。<br />
然而老太太哪里敢收,红楼的场景俱现在眼前,更有网友千叮万嘱,绝对不能收甄家东西,否则按大清律,私藏犯官财物,也是要被治罪的。<br />
老太太当即冷着脸,丝毫不动容,既是为你家三姑娘好,这时候便不应该来。更何况,这些傍身之物,你们老太太知道吗?<br />
几个婆子立时支吾,显然不是受甄家老太太指使。<br />
回去吧,你家老太太既将三姑娘放我们家,显是早有预料,不要做多余的事。老太太挥手,让人将那几个婆子和箱子给拉出去。<br />
老祖宗,这事?王熙凤知道老太太早前就不允许家里收甄家除年礼之外的东西,可此一时彼一时,那甄三姑娘家里没了,若是不留下东西,以后怕是艰难。<br />
老太太摇头,轻叹一声,你不懂。这哪里是好收的,去看看外面有没有消息传来,对了,派人去林姑爷那儿问问,他在江南人脉多,想来消息更灵通。<br />
王熙凤便给平儿使了个眼色。<br />
没一会儿,林如海便给了话,当今命甄家调用体仁院银库辅助盐运司,整顿江南盐场,革新盐制,运行新式盐田法制盐。体仁院银库库房空荡,当今震怒!<br />
【作者有话要说】<br />
ps:第三十六回有小修,把他儿子王仁改成他侄子王仁,王仁和王子腾的关系应当不是父子。一开始没细究,只看了百科,晕菜。<br />
现在看回来,红楼前八十回,第六回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第十四回胞兄王仁写家信禀叩父母,这说明王仁和王熙凤是嫡亲的兄妹,二人的父母尚在,且是王家大爷。<br />
但高鹗第一百一回中,王子腾死后,贾琏和凤姐的对话,称王子腾为大舅太爷,又称其弟王子胜为二叔二舅太爷,后面又说大舅太爷的亏空落其弟王子胜、侄王仁赔补,但这样就和前八十回冲突了,关系乱得人眼晕。<br />
所以,这里就不看后四十回的了。<br />
按前八十回,王仁与王熙凤为兄妹,与王子腾为叔侄关系。<br />
第69章 穿成贾母的第六十九天<br />
『库房空荡, 这还了得,摆明了挪用公款。』<br />
『我记得红楼有一节,赵嬷嬷与王熙凤说古, 就曾说过甄家接驾四次,这里面的钱怕不是金山银山都填不了?』<br />
『对对,当时王熙凤还纳罕甄家怎么就这么有钱。』<br />
『有钱, 当然是挪用官家的啦。』<br />
『说到底, 还是老皇帝出巡惹得祸, 倒头来要甄家来填, 古代可真是没人权。』<br />
『人权,你跟封建要人权?』<br />
『也不能这么说,甄家这么多年的富贵, 难道就没用过那些钱?』<br />
『都不是好东西, 搜刮的都是民脂民膏,倒霉的只有百姓。』<br />
此时弹幕横飞,但显然已经歪楼。<br />
外面,王熙凤倒吸口冷气, 已是明白林如海传达的意思。<br />
此时,她只庆幸自家没有留下甄家那几口箱子, 这万一收下的是赃物可怎生了得!<br />
甄家, 算是完了。<br />
一会儿, 你去看看甄三姑娘。老太太叹息一声, 我知她祖母的意思, 哎, 可怜天下父母心。政儿媳妇呢?<br />
太太今日去礼佛, 想来还不知道这事。<br />
你与政儿媳妇说, 让她往后留意着些, 若是有适龄的人家,不需那门第高的,但也别太寒碜,都来报与我听。<br />
听话听音,王熙凤多聪明,立时明了老太太的意思,只是微有些迟疑,老祖宗,这合适吗?她家人也不是都不在了。<br />
老太太自觉是领会了甄家老太太意思的,但她也不敢说没个万一。<br />
虽说甄老太太将孙女留下与她教导,应当是预料到了甄家会被清算的未来,才给孙女留条后路,让她从荣国府出嫁,这样未来才不会被家中牵连只能嫁给力夫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