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两个孩子,确实只有一个有压力。”<br />
宋仁宗默默吐槽。<br />
“台下的家长保持安静,向您的孩子们学习!”<br />
苏景和这句话让宋仁宗忍不住往左右看,他没记错的话刚刚就是自己这俩孩子陪着自己一起聊天的?<br />
结果现在偏头看过去,俩孩子一个比一个安静,甚至人家都认认真真地看着讲台上的苏景和,没有一天聊天的迹象。<br />
嚯,原来扰乱课堂的竟是我自己?<br />
宋仁宗都要被自家孩子气笑了。<br />
“这次小测验,我们班,我们小太阳班也是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br />
苏景和一本正经。<br />
“小苏老师,小太阳是什么?”台下的宋仁宗像是小孩一样开始提问。<br />
“是刚刚想的我们这个班的名字,凑合听一下~”苏景和嘿嘿一笑。<br />
这就是我们小太阳班,从老师到学生到学生家长,都自带了不靠谱的氛围感。<br />
苏景和也没讲什么孩子要领先在起跑线上的事儿,毕竟他这个小太阳班成员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三岁,正常小孩三岁才启蒙呢,他教的已经是超水平发挥的俩天才了!<br />
“也不至于这么说,其实只是能认出来哪个字是哪个,不是能写。”宋仁宗虽然嘴上在谦虚,实际上头都要抬到天上去了,就差直接说“夸,按照我家小孩是晏殊的那种标准夸”。<br />
“不要对小朋友们要求太高,这次的测验也证明了一件事,家长肯定没有带着孩子们时时巩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是很高的,但是一节节课学过去,小孩子的脑子能记住多少呢?还是要大人们时常跟着带练。”<br />
苏景和还用他出的试题举例了,“当时学的时候,两位小朋友都能记住一二三四五的。”<br />
这也不仅仅是我的问题吧,宋仁宗在心里腹诽,他参与的小孩教学才多少?<br />
可恶,早知道这次就不自己来,应该让……<br />
【哎,也不知道宋仁宗来能不能撑得住,这事儿还是家里夫人管的多吧。家务事、孩子教育这些,感觉很多男的有和没有都一样,纯纯废物。<br />
但现在又不比以后,现在的女子教育没有彻底普及,也不知道宋仁宗的后宫受教育情况。<br />
可恶,真是进退两难,宋仁宗大概率是孩子教育的甩手掌柜,但他说不定还是宫里为数不多的受教育人士……<br />
北宋就不能有个女子学校吗?但好像开设了也没什么用……只有教育没有完备的晋升渠道,那和新娘学校也没区别了……<br />
愁……】<br />
还好我没说!<br />
宋仁宗听到苏景和的心声时候,第一反应是自己刚刚没有甩锅。<br />
不敢想啊不敢想,要是刚刚他甩锅了,在苏景和心里又会加深对他的什么印象!<br />
现在已经默认他完全不参与教育了!他,他只是参与得少,微参,并不是完全没有参与!<br />
还有这个……女子学堂的事儿,现在朝堂上确实很需要愿意来工作的人……<br />
甚至已经做了一点改变了!<br />
苏景和不知道的是,原本户部举办的那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确实没有性别要求,但原本默认的是男生。<br />
在发现有女生也要参加的时候,本是要加上这个限制的,最后不仅有苏景和平时里总是絮絮叨叨关于“大宋太弱”“大宋太封建”之类的话,让他们想要增加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有就是打仗之后,人手确实不够用了。<br />
一方面要有人去打仗,就算不打仗了,现在这些人因为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不足,都留着训练了。<br />
另一方面是,打仗了之后要赚钱,要治理,需要人的地方太多太多。<br />
还有一部分和苏景和有关系的是。<br />
从他的思路中得来的和辽国的交互,买羊毛再把羊毛制作成衣服,这个渠道实在赚钱,不少人都参与了进来。<br />
窑厂虽然没能复刻,但他为了窑厂想到的流动摊位,已经在不少地方得以复刻了。<br />
“说书人”的岗位目前相当稳固,像之前那位酒楼老板一样自己找了小说家写小说,找演员来排练故事,吸引顾客的手段,在大宋也不止他这一家。<br />
生机勃勃的全面开花,结果就是,男的女的都不太够用。<br />
现在户部的还要考核,很多人一听有门槛就放弃了。<br />
都快截止报名了也没多少人,综合考虑下,也让女子进了。<br />
这女子当官,其实现在也有女官,就是不如男性官员们的晋升体系全面,也不如他们岗位多。<br />
我要是加了这个女子学校,在朝堂上增加女官,后世对我的评价会上升吗?<br />
宋仁宗陷入沉思。<br />
——<br />
重点在让家长们平时也多和孩子说说话,把教育落实在家庭里的家长会结束,宋仁宗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br />
留下来苏景和还有俩小只。<br />
“嗯?我说的你们爹听了吗?”苏景和后半段一直在说要深入进行教学,系统地培养大家的各方面意识。<br />
但他尝试和宋仁宗眼神对视的时候,发现怎么也对视不上。<br />
结果刚说结束,人就立马走了。<br />
这听到了吗?<br />
“应该听了吧。”福康公主也不确定,她和最兴来对视一眼,两个人默契地点点头。<br />
“小苏老师接着讲课吧!”“要听课!”<br />
——<br />
“什么?要建女子学院?可以。”<br />
吕夷简听完宋仁宗的想法后,点头答应。<br />
“我们大宋的女子待遇确实还不错,可以有专门的学院,也让她们有深入学习的地方。”<br />
“不是,那样会变成新娘学院,我们不搞那种,搞务实一点的,也在官场上给这些女子有晋升的渠道和空间。”<br />
宋仁宗说到这里,发现有什么不对。<br />
“这是刚刚我在家长会的时候,听他的心声听到的嗯,你们没有吗?”<br />
这是真没听到。<br />
吕夷简惊讶地看着宋仁宗,“完全没有。”<br />
“他上次的覆盖面积,应该可以啊。”宋仁宗还记得之前早朝呢。<br />
那个给自己全村人都干掉,还对自己的妻子做出那样事情的林景峰,已经被绳之以法了。<br />
全朝堂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人存在,加上大家也想要拉拢那位能力特别强的奇女子,给林景峰办了加急的死亡套餐。<br />
已经午门问斩了。<br />
最后户部方面拉拢到了人,只是对方不接受来历不明的帮助,要自己考进去。<br />
已经和王文君在一起学习了,这还是苏景和那边做到的呢。<br />
“难道是这次没有用神器吃瓜?所以心声的范围就没有那么远?那还挺贴心。”<br />
宋仁宗思考着其中的可能性,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吕夷简早已走远。<br />
“哎?不是?”宋仁宗看着面前的公文,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空间,再次陷入沉思。<br />
“这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br />
当然是没同意,作为官员之首的吕夷简,也没有这样的气度附和皇帝再次“分权”的想法。<br />
本来多余的岗位削减,官员也减少了不少,正是吕夷简觉得自己这个宰相手里的实权多了很多的时候呢,要是多来点那还得了?<br />
宋仁宗关于这个“让女子做官”的想法,和现有的官员集团扯皮扯了大概四五个月,都没能成功,也就放弃了。<br />
宋仁宗想多加点官员,特别是女子,也是他发现,女子比男子更好控制,而且某种层面上,因为他是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给了她们权利的,这样也会让女子比现在的男官员们更听话。<br />
多好?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br />
至于为什么不继续扯皮了。<br />
时间来到了1040年末,辽国的使臣要来了,这是其一。<br />
另一个就是,1042年就会有新的官员填补进来,新的愣头青也比朝堂这些油滑的老人更听话,也能用一阵。<br />
至于这个“女官”,宋仁宗也想把它当做一个鞭策这些朝臣的手段,悬着的剑比落下来的剑要更加让人害怕。<br />
不是吗?<br />
——<br />
秋<br />
“怎么感觉哥哥你最近都在家?”苏轼哒哒哒地跑到躺在摇椅上的苏景和旁边,想看什么稀罕物件一样。<br />
苏景和也从自己的看书状态中脱离,也很稀罕地看着苏轼,“弟啊,你不会是神童吧?”<br />
以前苏景和只觉得长大的苏轼不是凡人,是大佬,而幼年期的苏轼,在他心里其实就是一个比普通人要厉害一点点的吃货。<br />
但当了这小半年的老师,苏景和猛然发现一件事。<br />
“弟啊,你可能真的是神童,你学说话的速度也快,走路的速度也快,我记得景先和你背过的诗你都记得差不多了吧?上次还和他说他作诗里面用‘水走’比用‘水过’更有感觉?”苏景和夸第一句的时候苏轼还很受用,直到他越夸越多,苏轼的小表情也慢慢有了变化。<br />
此时身后传来了一点声响,苏轼直接扑上来捂住苏景和的嘴巴,小声在他耳边说,“别说话了!”
宋仁宗默默吐槽。<br />
“台下的家长保持安静,向您的孩子们学习!”<br />
苏景和这句话让宋仁宗忍不住往左右看,他没记错的话刚刚就是自己这俩孩子陪着自己一起聊天的?<br />
结果现在偏头看过去,俩孩子一个比一个安静,甚至人家都认认真真地看着讲台上的苏景和,没有一天聊天的迹象。<br />
嚯,原来扰乱课堂的竟是我自己?<br />
宋仁宗都要被自家孩子气笑了。<br />
“这次小测验,我们班,我们小太阳班也是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br />
苏景和一本正经。<br />
“小苏老师,小太阳是什么?”台下的宋仁宗像是小孩一样开始提问。<br />
“是刚刚想的我们这个班的名字,凑合听一下~”苏景和嘿嘿一笑。<br />
这就是我们小太阳班,从老师到学生到学生家长,都自带了不靠谱的氛围感。<br />
苏景和也没讲什么孩子要领先在起跑线上的事儿,毕竟他这个小太阳班成员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三岁,正常小孩三岁才启蒙呢,他教的已经是超水平发挥的俩天才了!<br />
“也不至于这么说,其实只是能认出来哪个字是哪个,不是能写。”宋仁宗虽然嘴上在谦虚,实际上头都要抬到天上去了,就差直接说“夸,按照我家小孩是晏殊的那种标准夸”。<br />
“不要对小朋友们要求太高,这次的测验也证明了一件事,家长肯定没有带着孩子们时时巩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是很高的,但是一节节课学过去,小孩子的脑子能记住多少呢?还是要大人们时常跟着带练。”<br />
苏景和还用他出的试题举例了,“当时学的时候,两位小朋友都能记住一二三四五的。”<br />
这也不仅仅是我的问题吧,宋仁宗在心里腹诽,他参与的小孩教学才多少?<br />
可恶,早知道这次就不自己来,应该让……<br />
【哎,也不知道宋仁宗来能不能撑得住,这事儿还是家里夫人管的多吧。家务事、孩子教育这些,感觉很多男的有和没有都一样,纯纯废物。<br />
但现在又不比以后,现在的女子教育没有彻底普及,也不知道宋仁宗的后宫受教育情况。<br />
可恶,真是进退两难,宋仁宗大概率是孩子教育的甩手掌柜,但他说不定还是宫里为数不多的受教育人士……<br />
北宋就不能有个女子学校吗?但好像开设了也没什么用……只有教育没有完备的晋升渠道,那和新娘学校也没区别了……<br />
愁……】<br />
还好我没说!<br />
宋仁宗听到苏景和的心声时候,第一反应是自己刚刚没有甩锅。<br />
不敢想啊不敢想,要是刚刚他甩锅了,在苏景和心里又会加深对他的什么印象!<br />
现在已经默认他完全不参与教育了!他,他只是参与得少,微参,并不是完全没有参与!<br />
还有这个……女子学堂的事儿,现在朝堂上确实很需要愿意来工作的人……<br />
甚至已经做了一点改变了!<br />
苏景和不知道的是,原本户部举办的那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确实没有性别要求,但原本默认的是男生。<br />
在发现有女生也要参加的时候,本是要加上这个限制的,最后不仅有苏景和平时里总是絮絮叨叨关于“大宋太弱”“大宋太封建”之类的话,让他们想要增加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有就是打仗之后,人手确实不够用了。<br />
一方面要有人去打仗,就算不打仗了,现在这些人因为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不足,都留着训练了。<br />
另一方面是,打仗了之后要赚钱,要治理,需要人的地方太多太多。<br />
还有一部分和苏景和有关系的是。<br />
从他的思路中得来的和辽国的交互,买羊毛再把羊毛制作成衣服,这个渠道实在赚钱,不少人都参与了进来。<br />
窑厂虽然没能复刻,但他为了窑厂想到的流动摊位,已经在不少地方得以复刻了。<br />
“说书人”的岗位目前相当稳固,像之前那位酒楼老板一样自己找了小说家写小说,找演员来排练故事,吸引顾客的手段,在大宋也不止他这一家。<br />
生机勃勃的全面开花,结果就是,男的女的都不太够用。<br />
现在户部的还要考核,很多人一听有门槛就放弃了。<br />
都快截止报名了也没多少人,综合考虑下,也让女子进了。<br />
这女子当官,其实现在也有女官,就是不如男性官员们的晋升体系全面,也不如他们岗位多。<br />
我要是加了这个女子学校,在朝堂上增加女官,后世对我的评价会上升吗?<br />
宋仁宗陷入沉思。<br />
——<br />
重点在让家长们平时也多和孩子说说话,把教育落实在家庭里的家长会结束,宋仁宗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br />
留下来苏景和还有俩小只。<br />
“嗯?我说的你们爹听了吗?”苏景和后半段一直在说要深入进行教学,系统地培养大家的各方面意识。<br />
但他尝试和宋仁宗眼神对视的时候,发现怎么也对视不上。<br />
结果刚说结束,人就立马走了。<br />
这听到了吗?<br />
“应该听了吧。”福康公主也不确定,她和最兴来对视一眼,两个人默契地点点头。<br />
“小苏老师接着讲课吧!”“要听课!”<br />
——<br />
“什么?要建女子学院?可以。”<br />
吕夷简听完宋仁宗的想法后,点头答应。<br />
“我们大宋的女子待遇确实还不错,可以有专门的学院,也让她们有深入学习的地方。”<br />
“不是,那样会变成新娘学院,我们不搞那种,搞务实一点的,也在官场上给这些女子有晋升的渠道和空间。”<br />
宋仁宗说到这里,发现有什么不对。<br />
“这是刚刚我在家长会的时候,听他的心声听到的嗯,你们没有吗?”<br />
这是真没听到。<br />
吕夷简惊讶地看着宋仁宗,“完全没有。”<br />
“他上次的覆盖面积,应该可以啊。”宋仁宗还记得之前早朝呢。<br />
那个给自己全村人都干掉,还对自己的妻子做出那样事情的林景峰,已经被绳之以法了。<br />
全朝堂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人存在,加上大家也想要拉拢那位能力特别强的奇女子,给林景峰办了加急的死亡套餐。<br />
已经午门问斩了。<br />
最后户部方面拉拢到了人,只是对方不接受来历不明的帮助,要自己考进去。<br />
已经和王文君在一起学习了,这还是苏景和那边做到的呢。<br />
“难道是这次没有用神器吃瓜?所以心声的范围就没有那么远?那还挺贴心。”<br />
宋仁宗思考着其中的可能性,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吕夷简早已走远。<br />
“哎?不是?”宋仁宗看着面前的公文,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空间,再次陷入沉思。<br />
“这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br />
当然是没同意,作为官员之首的吕夷简,也没有这样的气度附和皇帝再次“分权”的想法。<br />
本来多余的岗位削减,官员也减少了不少,正是吕夷简觉得自己这个宰相手里的实权多了很多的时候呢,要是多来点那还得了?<br />
宋仁宗关于这个“让女子做官”的想法,和现有的官员集团扯皮扯了大概四五个月,都没能成功,也就放弃了。<br />
宋仁宗想多加点官员,特别是女子,也是他发现,女子比男子更好控制,而且某种层面上,因为他是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给了她们权利的,这样也会让女子比现在的男官员们更听话。<br />
多好?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br />
至于为什么不继续扯皮了。<br />
时间来到了1040年末,辽国的使臣要来了,这是其一。<br />
另一个就是,1042年就会有新的官员填补进来,新的愣头青也比朝堂这些油滑的老人更听话,也能用一阵。<br />
至于这个“女官”,宋仁宗也想把它当做一个鞭策这些朝臣的手段,悬着的剑比落下来的剑要更加让人害怕。<br />
不是吗?<br />
——<br />
秋<br />
“怎么感觉哥哥你最近都在家?”苏轼哒哒哒地跑到躺在摇椅上的苏景和旁边,想看什么稀罕物件一样。<br />
苏景和也从自己的看书状态中脱离,也很稀罕地看着苏轼,“弟啊,你不会是神童吧?”<br />
以前苏景和只觉得长大的苏轼不是凡人,是大佬,而幼年期的苏轼,在他心里其实就是一个比普通人要厉害一点点的吃货。<br />
但当了这小半年的老师,苏景和猛然发现一件事。<br />
“弟啊,你可能真的是神童,你学说话的速度也快,走路的速度也快,我记得景先和你背过的诗你都记得差不多了吧?上次还和他说他作诗里面用‘水走’比用‘水过’更有感觉?”苏景和夸第一句的时候苏轼还很受用,直到他越夸越多,苏轼的小表情也慢慢有了变化。<br />
此时身后传来了一点声响,苏轼直接扑上来捂住苏景和的嘴巴,小声在他耳边说,“别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