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228节
荀晔:……<br />
“那什么,儿臣刚才是气话,倒也没有非要王允活过来给个交代。”<br />
开棺鞭尸就不必了,但是老王家那仨儿子得追回来。<br />
死者为大,他可以另外派人护送王司徒落叶归根,前提是活着的人都回来把知道的事情都交代清楚。<br />
他错了,他不该觉得朝廷只剩下个司隶就不会瞎折腾,蛀虫努力起来才不管啃的是什么木头,就算是朽木也能啃成朽木渣渣。<br />
连蛀虫都如此努力,他有什么资格唉声叹气。<br />
早知道就不那么快把朝廷弄走了,现在这弄的追责都不好追。<br />
荀晔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终于接受现实,满脑子都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脑子嗡嗡的也不耽误他写信让他们家文若叔抄家伙准备反腐。<br />
满朝文武都被他打包送去了颍川,他爹在京城待了那么多天消息比外人灵通,国库的账簿他会挑些重要的抄一份送过去,请文若叔务必抄起大刀看看有多少人不清白。<br />
不求他们全都两袖清风,好歹别做那么明显行不行?<br />
国库空成这样怎么赈灾?都喝西北风去?<br />
见鬼的朝廷,他现在一点愧疚都没有了,小皇帝刷出来的好感度全被离谱的朝廷给败光了,这腐朽的朝廷就该毁灭,多活一天都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尊重。<br />
什么人呐!<br />
品级高的官员已经全部离开京城,现在留下的都是基层小吏。<br />
别看他们品级不高,官署离了他们这群螺丝钉还真转不了。<br />
尚书台的小吏远远听着荀小将军对着账簿怒骂,一个个交头接耳猜测待会儿会怎么样。<br />
荀小将军每到一处都只对贪官污吏下手,他们这些勤勤恳恳只会干活的小人物非但不会被牵连反而还可能因为上头空缺多被提拔上去。<br />
富贵险中求,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们也不敢留下。<br />
该提心吊胆的是那些干过坏事的人,他们又没侵吞过国库的财产,就算小将军查出真相也杀不到他们这里。<br />
“上头的大人们都去了颍川,这事儿应该会就此揭过吧?”<br />
人在京城的时候好查,现在人都去了颍川,京城只剩下他们这些小人物也没法追究,荀小将军再神通广大也没法从乱七八糟的账簿中查出到底哪儿有问题,除了捏着鼻子认下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br />
“也不一定,听说荀小将军眼里不容沙子,别的事情也就算了,贪污官家钱粮在小将军眼里是和杀人放火一样的重罪,就算账簿不齐小将军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br />
“就是就是,宁肯错杀不可放过,反正上头也没几个清白的。”<br />
“再说了,高官权贵随天子迁去颍川时都没带多少家当,房宅不会动弹,重要的东西肯定都另外置办宅院妥善保管,这样将来回来还能再扒拉出来。如果这时候遭个贼失个火丢了些不义之财,他们也只能打碎牙活血吞。”<br />
“妙啊!这注意妙啊!”<br />
“妙什么妙,小将军又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说了不跟没说一样?”<br />
“……”<br />
众人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看天看地看脚尖,谁都不敢往后接。<br />
小将军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不假,问题是,他们知道。<br />
他们是官署中最不起眼的群体,数量庞大且无处不在,高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吏卒和他们称兄道弟。他们就是那出门就能融入大海的水滴,而京城到处都是水滴汇聚成的小河小溪。<br />
所以……<br />
要说吗?<br />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冒这个险。<br />
万一将来那些大官儿回来发现是他们在背后使坏怎么办?<br />
高官权贵失去点财产和少吃一顿饭没什么区别,他们的小命儿在那些人眼里和一顿饭也没什么区别。<br />
人家少吃一顿饭不会死,他们的小命儿丢了就是真的丢了。<br />
安静了好一会儿,人群中才有人干巴巴开口,“我记得荀小将军对贪墨府库的官员毫不留情,轻者抄家流放,重者斩首示众,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证据确凿就绝不姑息。”<br />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提供的证据是真的不是编的,到时阴阳两隔亦或是京师边陲万里之遥就没人能报复得了他们。<br />
如果要开口依旧是冒险,但是风险的大小会由荀小将军杀的干不干净决定。<br />
换个角度想,如果他们能因此立功爬上高位,到时即便有幸运儿活着回到京城他们也不会毫无招架之力。<br />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出人头地?拼了!<br />
一群人试探着探出脚,发现身边人都是这个动作紧迫感立刻就上来了,廊下闲谈秒变百米冲刺,一个留在原地纠结的都没有。<br />
“将军!小人有重要线索!”<br />
“将军!小人知道的更多!”<br />
“将军!我我我!”<br />
……<br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朝阳群众(划掉)洛阳群众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br />
荀小将军看着记下来的房宅方位,发现国库空荡荡时的郁闷一扫而空。<br />
把朝廷打包弄走是他这两天做过的最妙的决定,正主在京城可能会阻挠他抄家,正主远在五百里外的颍川就不一样了,一座座装满金银财宝粮食绢帛的空宅子他想怎么抄就怎么抄。<br />
弄拙成巧,错也是对,不愧是他。<br />
感谢阿飘陛下的保佑,陛下万岁!<br />
再次强调,他真的没有抄家kpi,是贪官污吏追着他非要给他送钱。<br />
天子不在京城,京师禁军随天子前往颍川,如今代替禁军守卫京师的是荀晔从青州带来的兵。<br />
大概他天生克贪官污吏,所以跟在他身边的士兵都和抄家有缘,一个个的听到“抄家”二字就跟闻见肉味儿的饿狼一样指哪儿就往哪儿冲。<br />
要不是确定没人敢中饱私囊,他都以为负责抄家的兵丁在私下里做假账糊弄他。<br />
事实证明,即便不中饱私囊,抄家本身也是一项非常能团结将士的有益活动。<br />
虽然抄家抄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落到他们的口袋里,但是他们将军为人大方从不克扣军饷,打了胜仗也从不吝啬赏赐,公账上的钱粮早晚还是花在他们身上,四舍五入还是他们的钱。<br />
将军威武!将军圣明!将军是世上最好的将军!<br />
从颍川过来协助荀小将军接手司隶的是钟繇和毛玠,两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看到空荡荡的国库之前他们俩也没想到京城会是这么个情况。<br />
好在峰回路转,他们小将军声望过高,留守京城的官吏百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短短半个月清理出来的见不得光的钱财就比国库中失踪的钱财还要多。<br />
不愧是京城,不愧是大汉朝廷,不愧是大汉朝廷的官。<br />
算了,再骂就把他们自己也骂进去了。<br />
俩人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他们小将军给的菜单、啊不、名单整理完,哪座宅子抄出来多少好东西登记的清清楚楚,让京城的官吏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正规。<br />
明明京城才是流程最全规矩最多的地方,怎么忽然感觉以前的账簿公文都跟闹着玩儿似的?<br />
错觉,一定是错觉。<br />
总之就是,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之下,司隶接下来的军饷和官员俸禄都有着落了。<br />
与此同时,长安也传来了马腾、韩遂投降的消息。<br />
……<br />
马腾很憋屈,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反正就是很憋屈。<br />
他出身其实不低,祖上是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爹早年也是个官儿,虽然后来没有了,但是好歹曾经是个官儿。<br />
好汉不提当年勇,穷人也不能总把祖上阔过挂在嘴边。<br />
他承认他年轻的时候确实穷,但是他凭本事一路从小兵到军司马再到偏将军,出身卑微怎么了?他征战有功。<br />
年纪轻轻就能在军中闯出名堂来不容易,看他升官的速度怎么看都是大有作为的样子。<br />
虽然他后来放着朝廷的官不当转而加入叛军,但是在西凉那地界儿当叛军更有前途,朝廷连中原都管不住了总不能还指望效忠朝廷来光耀门楣。<br />
当叛军也有小技巧,比如不能傻不愣登的冲在最前头,要找个好掌控的人在前面吸引注意力。<br />
就像朝廷一样,虽然所有人都不觉得天子有多重要,但是朝中必须有天子。<br />
于是王国造反的时候他和韩遂等人共同推举王国为主帅,后来王国被朝廷的大军揍的满地乱爬,他们又废掉王国拥立阎忠为主帅,再后来阎忠病死,他和韩遂分道扬镳。<br />
他也想有个稳定的傀儡主帅,但是他的运气没有朝廷好,每一任主帅都不长久,弄到最后连挟持都挟持不来合适的人。<br />
好在他运气不错,没多久董卓就邀请他和韩遂这些凉州老乡率兵前往京城共谋大事。<br />
但是好运不持久,还没等他们赶到京城董卓就死了,还是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被诛杀。<br />
虽然他们干的都是乱臣贼子的事情,但是乱臣贼子这个名号绝对不能沾边,不然就会变成董卓那样人人得而诛之。<br />
朝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朝廷低头不丢人。<br />
于是他一边低头一边找机会进入关中,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br />
朝廷不得人心到老天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先是地震再是洪涝甚至还有罕见的天狗食日,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br />
益州刘焉已经没了,继任的益州牧刘璋正在和刘表干仗,汉中张鲁在刘焉活着的时候就不怎么听话,刘焉一死刘璋更指挥不动,没有别的势力和他争抢关中,这是最好的攻占关中的机会。<br />
不知不觉已至五月,连绵的阴雨被酷热取代,地面被太阳晒的隔着鞋子也能感受到热意。<br />
年方十七的马超臭着一张俊脸,扭过头不想搭理他爹。<br />
马腾唉声叹气,硬生生凭手劲儿把儿子转过来继续听他分析,“你来看看,荀氏到并州后除了收复失地就没主动打过仗,荀并州年纪大了不想动武很正常,他们那么多兵也没闲着,种地也种的风生水起,你爹我想不到并州会忽然插手司隶的战事也很正常对吧?”<br />
他又不是第一次攻打关中,之前几次试探的时候四面八方都防备着,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撤兵,但是每次都是他想多了。<br />
好不容易这次没有防备并州,结果就栽了个大跟头。<br />
还不如皇甫嵩活着的时候呢。<br />
“儿啊,那荀小将军也没比你大几岁,他身边那几个小将也都是年轻人,你说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成为大将军回来给爹一个惊喜?”<br />
马超:???<br />
有病就去治!不要在这里发癫!<br />
“爹,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忽然回家告诉我们说你当上了丞相?”<br />
“可能性不大。”马腾按住儿子的肩膀不让他跑,“朝廷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分掌丞相之权,朝中早就没有丞相这个官儿了,你爹本事再大也当不上丞相。”<br />
马超要气死了,“你本事大!你本事大就是把我送去给人当牛马使唤!”<br />
马腾叹气,唉,瞎说什么大实话。
“那什么,儿臣刚才是气话,倒也没有非要王允活过来给个交代。”<br />
开棺鞭尸就不必了,但是老王家那仨儿子得追回来。<br />
死者为大,他可以另外派人护送王司徒落叶归根,前提是活着的人都回来把知道的事情都交代清楚。<br />
他错了,他不该觉得朝廷只剩下个司隶就不会瞎折腾,蛀虫努力起来才不管啃的是什么木头,就算是朽木也能啃成朽木渣渣。<br />
连蛀虫都如此努力,他有什么资格唉声叹气。<br />
早知道就不那么快把朝廷弄走了,现在这弄的追责都不好追。<br />
荀晔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终于接受现实,满脑子都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脑子嗡嗡的也不耽误他写信让他们家文若叔抄家伙准备反腐。<br />
满朝文武都被他打包送去了颍川,他爹在京城待了那么多天消息比外人灵通,国库的账簿他会挑些重要的抄一份送过去,请文若叔务必抄起大刀看看有多少人不清白。<br />
不求他们全都两袖清风,好歹别做那么明显行不行?<br />
国库空成这样怎么赈灾?都喝西北风去?<br />
见鬼的朝廷,他现在一点愧疚都没有了,小皇帝刷出来的好感度全被离谱的朝廷给败光了,这腐朽的朝廷就该毁灭,多活一天都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尊重。<br />
什么人呐!<br />
品级高的官员已经全部离开京城,现在留下的都是基层小吏。<br />
别看他们品级不高,官署离了他们这群螺丝钉还真转不了。<br />
尚书台的小吏远远听着荀小将军对着账簿怒骂,一个个交头接耳猜测待会儿会怎么样。<br />
荀小将军每到一处都只对贪官污吏下手,他们这些勤勤恳恳只会干活的小人物非但不会被牵连反而还可能因为上头空缺多被提拔上去。<br />
富贵险中求,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们也不敢留下。<br />
该提心吊胆的是那些干过坏事的人,他们又没侵吞过国库的财产,就算小将军查出真相也杀不到他们这里。<br />
“上头的大人们都去了颍川,这事儿应该会就此揭过吧?”<br />
人在京城的时候好查,现在人都去了颍川,京城只剩下他们这些小人物也没法追究,荀小将军再神通广大也没法从乱七八糟的账簿中查出到底哪儿有问题,除了捏着鼻子认下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br />
“也不一定,听说荀小将军眼里不容沙子,别的事情也就算了,贪污官家钱粮在小将军眼里是和杀人放火一样的重罪,就算账簿不齐小将军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br />
“就是就是,宁肯错杀不可放过,反正上头也没几个清白的。”<br />
“再说了,高官权贵随天子迁去颍川时都没带多少家当,房宅不会动弹,重要的东西肯定都另外置办宅院妥善保管,这样将来回来还能再扒拉出来。如果这时候遭个贼失个火丢了些不义之财,他们也只能打碎牙活血吞。”<br />
“妙啊!这注意妙啊!”<br />
“妙什么妙,小将军又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说了不跟没说一样?”<br />
“……”<br />
众人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看天看地看脚尖,谁都不敢往后接。<br />
小将军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不假,问题是,他们知道。<br />
他们是官署中最不起眼的群体,数量庞大且无处不在,高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吏卒和他们称兄道弟。他们就是那出门就能融入大海的水滴,而京城到处都是水滴汇聚成的小河小溪。<br />
所以……<br />
要说吗?<br />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冒这个险。<br />
万一将来那些大官儿回来发现是他们在背后使坏怎么办?<br />
高官权贵失去点财产和少吃一顿饭没什么区别,他们的小命儿在那些人眼里和一顿饭也没什么区别。<br />
人家少吃一顿饭不会死,他们的小命儿丢了就是真的丢了。<br />
安静了好一会儿,人群中才有人干巴巴开口,“我记得荀小将军对贪墨府库的官员毫不留情,轻者抄家流放,重者斩首示众,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证据确凿就绝不姑息。”<br />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提供的证据是真的不是编的,到时阴阳两隔亦或是京师边陲万里之遥就没人能报复得了他们。<br />
如果要开口依旧是冒险,但是风险的大小会由荀小将军杀的干不干净决定。<br />
换个角度想,如果他们能因此立功爬上高位,到时即便有幸运儿活着回到京城他们也不会毫无招架之力。<br />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出人头地?拼了!<br />
一群人试探着探出脚,发现身边人都是这个动作紧迫感立刻就上来了,廊下闲谈秒变百米冲刺,一个留在原地纠结的都没有。<br />
“将军!小人有重要线索!”<br />
“将军!小人知道的更多!”<br />
“将军!我我我!”<br />
……<br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朝阳群众(划掉)洛阳群众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br />
荀小将军看着记下来的房宅方位,发现国库空荡荡时的郁闷一扫而空。<br />
把朝廷打包弄走是他这两天做过的最妙的决定,正主在京城可能会阻挠他抄家,正主远在五百里外的颍川就不一样了,一座座装满金银财宝粮食绢帛的空宅子他想怎么抄就怎么抄。<br />
弄拙成巧,错也是对,不愧是他。<br />
感谢阿飘陛下的保佑,陛下万岁!<br />
再次强调,他真的没有抄家kpi,是贪官污吏追着他非要给他送钱。<br />
天子不在京城,京师禁军随天子前往颍川,如今代替禁军守卫京师的是荀晔从青州带来的兵。<br />
大概他天生克贪官污吏,所以跟在他身边的士兵都和抄家有缘,一个个的听到“抄家”二字就跟闻见肉味儿的饿狼一样指哪儿就往哪儿冲。<br />
要不是确定没人敢中饱私囊,他都以为负责抄家的兵丁在私下里做假账糊弄他。<br />
事实证明,即便不中饱私囊,抄家本身也是一项非常能团结将士的有益活动。<br />
虽然抄家抄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落到他们的口袋里,但是他们将军为人大方从不克扣军饷,打了胜仗也从不吝啬赏赐,公账上的钱粮早晚还是花在他们身上,四舍五入还是他们的钱。<br />
将军威武!将军圣明!将军是世上最好的将军!<br />
从颍川过来协助荀小将军接手司隶的是钟繇和毛玠,两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看到空荡荡的国库之前他们俩也没想到京城会是这么个情况。<br />
好在峰回路转,他们小将军声望过高,留守京城的官吏百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短短半个月清理出来的见不得光的钱财就比国库中失踪的钱财还要多。<br />
不愧是京城,不愧是大汉朝廷,不愧是大汉朝廷的官。<br />
算了,再骂就把他们自己也骂进去了。<br />
俩人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他们小将军给的菜单、啊不、名单整理完,哪座宅子抄出来多少好东西登记的清清楚楚,让京城的官吏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正规。<br />
明明京城才是流程最全规矩最多的地方,怎么忽然感觉以前的账簿公文都跟闹着玩儿似的?<br />
错觉,一定是错觉。<br />
总之就是,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之下,司隶接下来的军饷和官员俸禄都有着落了。<br />
与此同时,长安也传来了马腾、韩遂投降的消息。<br />
……<br />
马腾很憋屈,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反正就是很憋屈。<br />
他出身其实不低,祖上是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爹早年也是个官儿,虽然后来没有了,但是好歹曾经是个官儿。<br />
好汉不提当年勇,穷人也不能总把祖上阔过挂在嘴边。<br />
他承认他年轻的时候确实穷,但是他凭本事一路从小兵到军司马再到偏将军,出身卑微怎么了?他征战有功。<br />
年纪轻轻就能在军中闯出名堂来不容易,看他升官的速度怎么看都是大有作为的样子。<br />
虽然他后来放着朝廷的官不当转而加入叛军,但是在西凉那地界儿当叛军更有前途,朝廷连中原都管不住了总不能还指望效忠朝廷来光耀门楣。<br />
当叛军也有小技巧,比如不能傻不愣登的冲在最前头,要找个好掌控的人在前面吸引注意力。<br />
就像朝廷一样,虽然所有人都不觉得天子有多重要,但是朝中必须有天子。<br />
于是王国造反的时候他和韩遂等人共同推举王国为主帅,后来王国被朝廷的大军揍的满地乱爬,他们又废掉王国拥立阎忠为主帅,再后来阎忠病死,他和韩遂分道扬镳。<br />
他也想有个稳定的傀儡主帅,但是他的运气没有朝廷好,每一任主帅都不长久,弄到最后连挟持都挟持不来合适的人。<br />
好在他运气不错,没多久董卓就邀请他和韩遂这些凉州老乡率兵前往京城共谋大事。<br />
但是好运不持久,还没等他们赶到京城董卓就死了,还是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被诛杀。<br />
虽然他们干的都是乱臣贼子的事情,但是乱臣贼子这个名号绝对不能沾边,不然就会变成董卓那样人人得而诛之。<br />
朝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朝廷低头不丢人。<br />
于是他一边低头一边找机会进入关中,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br />
朝廷不得人心到老天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先是地震再是洪涝甚至还有罕见的天狗食日,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br />
益州刘焉已经没了,继任的益州牧刘璋正在和刘表干仗,汉中张鲁在刘焉活着的时候就不怎么听话,刘焉一死刘璋更指挥不动,没有别的势力和他争抢关中,这是最好的攻占关中的机会。<br />
不知不觉已至五月,连绵的阴雨被酷热取代,地面被太阳晒的隔着鞋子也能感受到热意。<br />
年方十七的马超臭着一张俊脸,扭过头不想搭理他爹。<br />
马腾唉声叹气,硬生生凭手劲儿把儿子转过来继续听他分析,“你来看看,荀氏到并州后除了收复失地就没主动打过仗,荀并州年纪大了不想动武很正常,他们那么多兵也没闲着,种地也种的风生水起,你爹我想不到并州会忽然插手司隶的战事也很正常对吧?”<br />
他又不是第一次攻打关中,之前几次试探的时候四面八方都防备着,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撤兵,但是每次都是他想多了。<br />
好不容易这次没有防备并州,结果就栽了个大跟头。<br />
还不如皇甫嵩活着的时候呢。<br />
“儿啊,那荀小将军也没比你大几岁,他身边那几个小将也都是年轻人,你说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成为大将军回来给爹一个惊喜?”<br />
马超:???<br />
有病就去治!不要在这里发癫!<br />
“爹,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忽然回家告诉我们说你当上了丞相?”<br />
“可能性不大。”马腾按住儿子的肩膀不让他跑,“朝廷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分掌丞相之权,朝中早就没有丞相这个官儿了,你爹本事再大也当不上丞相。”<br />
马超要气死了,“你本事大!你本事大就是把我送去给人当牛马使唤!”<br />
马腾叹气,唉,瞎说什么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