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棂对她很感兴趣,便闻起了她的来历。<br />
“我曾在邻县‘长风镖局’做过几年趟子手,走镖护货都干过。后来镖局散了,便回乡做些零活。听闻东家这里招人手,只要本事可靠,不拘男女,便来试试。”<br />
“镖局趟子手?那你擅长什么?”<br />
“拳脚功夫尚可,力气比一般男子大些。更擅长使短棍和飞石,准头还行。走镖时负责探路、警戒、驱赶小股毛贼。”<br />
石燕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扭捏。<br />
白潋来了兴致,“飞石?怎么个准头法?”<br />
石燕目光扫过茶棚外几丈远的一棵柳树,上面挂着一串晒干的辣椒。她也不多话,从随身布包里摸出几颗指头大小的鹅卵石,手腕一抖,只听“嗖”“嗖”两声轻响,两颗石子精准地打落了最顶端的两颗红辣椒。<br />
“好!”白潋忍不住赞了一声。<br />
伏棂也微微颔首,“身手不错。为何离开镖局后没再找类似活计?”<br />
石燕神色坦然,“镖局散了后,也去过几家商行应征护院,但大多嫌我是女子,不愿用。也有愿意用的,但管事言语轻佻,我便没留。听闻东家这里是新开的河运,两位东家也是女子,行事公允,便想来试试。”<br />
伏棂和白潋对视一眼,这石燕身手利落,性格爽利,不卑不亢,正是她们需要的人手。<br />
第三个候选人是个年轻男子,名叫孙小武。<br />
经过一番交谈和考量,伏棂和白潋最终选定了石燕、孙小武和赵大虎三人。<br />
“工钱按顶格标准算,管吃住。”<br />
白潋对三人说,“主要职责是押船、护货,确保船货人员安全。遇事要听船老大和管事的安排,不可鲁莽。你们看如何?”<br />
三人皆面露喜色,连忙应下,“谢东家赏识!我们一定尽心尽力!”<br />
白潋又补充道,“一个月,做得好,工钱再加。做不好,或者发现手脚不干净、惹是生非,立刻走人。明白吗?”<br />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神情郑重。<br />
伏棂也温和地补充了几句,三人就被带去安排住处和熟悉环境了。<br />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白潋松了口气,“这下人手总算宽裕些了,石燕这姑娘看着就靠谱!”<br />
伏棂点头,“嗯,都是踏实人。慢慢来,队伍总会壮大。”<br />
解决了护卫的问题,白潋又一头扎进了“百福茶饮”的经营中。<br />
开张那天的免费派送效果极佳,“绿豆薄荷饮”清凉解暑的口碑已经传开。<br />
码头上的船工、纤夫、来往客商,甚至附近镇上的居民,都成了茶棚的常客。<br />
白潋琢磨着增加了新口味,都颇受欢迎。<br />
不过,她也需要帮手。<br />
茶棚生意蒸蒸日上,仅靠白潋和两位轮流售卖的妇人已然不够,尤其在高峰时段,收银记账常显忙乱。<br />
白潋直接在码头显眼处贴了招工告示。<br />
不过一日,便有人前来应征。<br />
白潋选定了一位名叫林秀的年轻女子,林秀曾在镇上一家小布庄做过几年账房,因布庄歇业在家,为人沉稳,算盘打得精熟。<br />
林秀次日便来上工。<br />
她性子沉静,做事却极有条理,算账收银一丝不苟,招呼客人也温和周到。<br />
林秀一到岗,两位卖茶的妇人得以专注递茶与清洗,效率大增。<br />
白潋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br />
这天午后,白潋在茶棚忙活完,走到正在岸边查看“百福号”装货情况的伏棂身边,“这边事情都理顺了。咱们是不是该找个时间回村里看看了?出来好些天了。”<br />
伏棂闻言,放下手中的货单,抬眼望向十里村的方向,“是该回去了。”<br />
两人交代了石燕几句,第二天便驾着马车离开了河沿镇。<br />
离开之前,白潋特意采买了一些东西。<br />
回到十里村伏家小院时,已是傍晚时分。<br />
“小姐!”小音从堂屋里快步迎了出来。<br />
她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和关切,先是对着伏棂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您可算回来了!路上辛苦了!”<br />
随即又转向白潋,也行了礼,“白当家安好!”<br />
伏棂温和道,“嗯,回来了。家里可好?”<br />
“都好都好!”小音连忙应道,“小姐的房间奴婢天天打扫,您爱喝的雨前龙井也备好了。”<br />
她说着,关心道,“小姐,您瞧着清减了些,可是累着了?”<br />
白潋在一旁笑道,“小音还是这么细心周到。”<br />
“白当家,您也快进屋歇歇吧。灶上温着莲子羹呢,奴婢这就去端来!”<br />
李大娘听到动静,也笑呵呵地从灶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小姐,白姑娘,可算回来了,一路辛苦!快进屋歇着,晚饭马上就好。”<br />
小音抿嘴一笑,“小姐,白姑娘,你们快尝尝这莲子羹,清甜着呢!”<br />
……<br />
两人回来的消息,传了出去,许多人都来了。<br />
翠儿似乎又长高了些,多了几分书卷气和沉稳,笑着问好,“伏夫子,白姐姐,你们回来啦!私塾那边孩子们都挺好的。”<br />
去年冬天一过,捱过来的老人家又恢复了一星半点的活力。<br />
三婆婆、村长他们都来了,白潋几乎一个月都不在十里村,他们还怪想她的。<br />
这几乎是白潋离十里村最长的时间了,从小到大,白潋都是在这些老人眼里长大的,听说她生意越来越好了,几个老人也为她高兴。<br />
给王婶儿的东西,是一个崭新的捣药钵,配着一根光滑结实的药杵,打磨得十分光滑。<br />
“哎呀!这…这太实用了!”王婶惊喜地摸着厚实的钵身,“我那旧的都裂了缝,正愁没个趁手的捣蒜泥、碾香料呢。小潋破费了!”<br />
“不破费,一点心意。”白潋笑着,“好用就行!”<br />
她和伏棂这段时间不在十里村,两家都没什么人,伏家人只有小音一个,狗只有小汪一只,劳村里这些熟人顾看顾看。虽说伏家家大业大的,估计没什么人会欺上门来,可小音若有些事需要帮忙,也是劳他们搭把手。<br />
王婶捧着捣钵,笑得合不拢嘴,“好用!肯定好用!”<br />
给村长的是新出的、专治老寒腿的艾草热敷药包,厚厚一摞。<br />
……<br />
小音在一旁忙前忙后添茶倒水。<br />
伏棂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白潋周旋于众人间分发礼物,与大家说笑。<br />
她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br />
只是,那清冷的身影莫名显得格外沉静,甚至有着游离于热闹之外的孤清。<br />
白潋送走最后几位客人,热热闹闹的喧哗终于彻底散去,小院重归宁静。<br />
洗漱完毕,两人回到卧房。<br />
没过多久,油灯被吹熄,室内一片黑暗。<br />
伏棂先上了床,面朝里侧卧着,只留给白潋一个背影。<br />
她似乎是睡了。<br />
白潋摸黑爬上床,伸出手,轻轻搭在了伏棂的腰侧。<br />
指尖刚触碰到柔软的寝衣布料,伏棂的身体便往里一缩。<br />
白潋的手顿了一下,却没有收回。<br />
她非但没有退却,隔着薄薄的衣料,掌心熨帖着伏棂微凉的腰肢。<br />
“棂儿?”白潋的声音很轻,“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我哪里惹你不高兴了?”<br />
黑暗中,伏棂的身体似乎僵了一下,但依旧沉默,只是那紧绷的肩似乎有了一丝松动。<br />
白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br />
她心中飞快地思索着。<br />
……<br />
难怪她此刻背对着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br />
一股强烈的怜惜和心疼瞬间攥紧了白潋的心。她的伏棂,外人面前自持,唯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这般孩子气的委屈。<br />
她不再犹豫,手臂将她整个人揽入自己怀中,紧紧拥住。<br />
伏棂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身体在白潋的臂弯里显得格外僵硬。<br />
【别抱我…】<br />
伏棂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抗拒,可身体挣扎的力道微弱得几近于无。<br />
“别动。”白潋的声音低沉下来,安抚道,“让我抱抱。”<br />
她下巴轻轻搁在伏棂的肩窝,像安抚一只炸毛的猫儿。<br />
怀里人挣扎的力道彻底消失了,一点点软下来,只是依旧固执地背对着她,不肯转身。<br />
白潋心中更是怜惜。<br />
她不再多言,而是腾出一只手,摸索着探向自己这边的枕下。<br />
用那包裹好的礼物,轻轻碰了碰伏棂紧握在身前、微微蜷缩的手。<br />
“这是给你的。”白潋的声音温柔得不像话,“早就备好了,想找个只有我们俩的安静时候再给你。现在打开看看,好不好?”<br />
伏棂没有立刻去接,但也没有再抗拒。<br />
黑暗中,她甚至能感觉到白潋落在她颈后那灼灼的目光。<br />
过了片刻,伏棂终于伸出了手,接过了那个包裹。
“我曾在邻县‘长风镖局’做过几年趟子手,走镖护货都干过。后来镖局散了,便回乡做些零活。听闻东家这里招人手,只要本事可靠,不拘男女,便来试试。”<br />
“镖局趟子手?那你擅长什么?”<br />
“拳脚功夫尚可,力气比一般男子大些。更擅长使短棍和飞石,准头还行。走镖时负责探路、警戒、驱赶小股毛贼。”<br />
石燕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扭捏。<br />
白潋来了兴致,“飞石?怎么个准头法?”<br />
石燕目光扫过茶棚外几丈远的一棵柳树,上面挂着一串晒干的辣椒。她也不多话,从随身布包里摸出几颗指头大小的鹅卵石,手腕一抖,只听“嗖”“嗖”两声轻响,两颗石子精准地打落了最顶端的两颗红辣椒。<br />
“好!”白潋忍不住赞了一声。<br />
伏棂也微微颔首,“身手不错。为何离开镖局后没再找类似活计?”<br />
石燕神色坦然,“镖局散了后,也去过几家商行应征护院,但大多嫌我是女子,不愿用。也有愿意用的,但管事言语轻佻,我便没留。听闻东家这里是新开的河运,两位东家也是女子,行事公允,便想来试试。”<br />
伏棂和白潋对视一眼,这石燕身手利落,性格爽利,不卑不亢,正是她们需要的人手。<br />
第三个候选人是个年轻男子,名叫孙小武。<br />
经过一番交谈和考量,伏棂和白潋最终选定了石燕、孙小武和赵大虎三人。<br />
“工钱按顶格标准算,管吃住。”<br />
白潋对三人说,“主要职责是押船、护货,确保船货人员安全。遇事要听船老大和管事的安排,不可鲁莽。你们看如何?”<br />
三人皆面露喜色,连忙应下,“谢东家赏识!我们一定尽心尽力!”<br />
白潋又补充道,“一个月,做得好,工钱再加。做不好,或者发现手脚不干净、惹是生非,立刻走人。明白吗?”<br />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神情郑重。<br />
伏棂也温和地补充了几句,三人就被带去安排住处和熟悉环境了。<br />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白潋松了口气,“这下人手总算宽裕些了,石燕这姑娘看着就靠谱!”<br />
伏棂点头,“嗯,都是踏实人。慢慢来,队伍总会壮大。”<br />
解决了护卫的问题,白潋又一头扎进了“百福茶饮”的经营中。<br />
开张那天的免费派送效果极佳,“绿豆薄荷饮”清凉解暑的口碑已经传开。<br />
码头上的船工、纤夫、来往客商,甚至附近镇上的居民,都成了茶棚的常客。<br />
白潋琢磨着增加了新口味,都颇受欢迎。<br />
不过,她也需要帮手。<br />
茶棚生意蒸蒸日上,仅靠白潋和两位轮流售卖的妇人已然不够,尤其在高峰时段,收银记账常显忙乱。<br />
白潋直接在码头显眼处贴了招工告示。<br />
不过一日,便有人前来应征。<br />
白潋选定了一位名叫林秀的年轻女子,林秀曾在镇上一家小布庄做过几年账房,因布庄歇业在家,为人沉稳,算盘打得精熟。<br />
林秀次日便来上工。<br />
她性子沉静,做事却极有条理,算账收银一丝不苟,招呼客人也温和周到。<br />
林秀一到岗,两位卖茶的妇人得以专注递茶与清洗,效率大增。<br />
白潋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br />
这天午后,白潋在茶棚忙活完,走到正在岸边查看“百福号”装货情况的伏棂身边,“这边事情都理顺了。咱们是不是该找个时间回村里看看了?出来好些天了。”<br />
伏棂闻言,放下手中的货单,抬眼望向十里村的方向,“是该回去了。”<br />
两人交代了石燕几句,第二天便驾着马车离开了河沿镇。<br />
离开之前,白潋特意采买了一些东西。<br />
回到十里村伏家小院时,已是傍晚时分。<br />
“小姐!”小音从堂屋里快步迎了出来。<br />
她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和关切,先是对着伏棂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您可算回来了!路上辛苦了!”<br />
随即又转向白潋,也行了礼,“白当家安好!”<br />
伏棂温和道,“嗯,回来了。家里可好?”<br />
“都好都好!”小音连忙应道,“小姐的房间奴婢天天打扫,您爱喝的雨前龙井也备好了。”<br />
她说着,关心道,“小姐,您瞧着清减了些,可是累着了?”<br />
白潋在一旁笑道,“小音还是这么细心周到。”<br />
“白当家,您也快进屋歇歇吧。灶上温着莲子羹呢,奴婢这就去端来!”<br />
李大娘听到动静,也笑呵呵地从灶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小姐,白姑娘,可算回来了,一路辛苦!快进屋歇着,晚饭马上就好。”<br />
小音抿嘴一笑,“小姐,白姑娘,你们快尝尝这莲子羹,清甜着呢!”<br />
……<br />
两人回来的消息,传了出去,许多人都来了。<br />
翠儿似乎又长高了些,多了几分书卷气和沉稳,笑着问好,“伏夫子,白姐姐,你们回来啦!私塾那边孩子们都挺好的。”<br />
去年冬天一过,捱过来的老人家又恢复了一星半点的活力。<br />
三婆婆、村长他们都来了,白潋几乎一个月都不在十里村,他们还怪想她的。<br />
这几乎是白潋离十里村最长的时间了,从小到大,白潋都是在这些老人眼里长大的,听说她生意越来越好了,几个老人也为她高兴。<br />
给王婶儿的东西,是一个崭新的捣药钵,配着一根光滑结实的药杵,打磨得十分光滑。<br />
“哎呀!这…这太实用了!”王婶惊喜地摸着厚实的钵身,“我那旧的都裂了缝,正愁没个趁手的捣蒜泥、碾香料呢。小潋破费了!”<br />
“不破费,一点心意。”白潋笑着,“好用就行!”<br />
她和伏棂这段时间不在十里村,两家都没什么人,伏家人只有小音一个,狗只有小汪一只,劳村里这些熟人顾看顾看。虽说伏家家大业大的,估计没什么人会欺上门来,可小音若有些事需要帮忙,也是劳他们搭把手。<br />
王婶捧着捣钵,笑得合不拢嘴,“好用!肯定好用!”<br />
给村长的是新出的、专治老寒腿的艾草热敷药包,厚厚一摞。<br />
……<br />
小音在一旁忙前忙后添茶倒水。<br />
伏棂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白潋周旋于众人间分发礼物,与大家说笑。<br />
她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br />
只是,那清冷的身影莫名显得格外沉静,甚至有着游离于热闹之外的孤清。<br />
白潋送走最后几位客人,热热闹闹的喧哗终于彻底散去,小院重归宁静。<br />
洗漱完毕,两人回到卧房。<br />
没过多久,油灯被吹熄,室内一片黑暗。<br />
伏棂先上了床,面朝里侧卧着,只留给白潋一个背影。<br />
她似乎是睡了。<br />
白潋摸黑爬上床,伸出手,轻轻搭在了伏棂的腰侧。<br />
指尖刚触碰到柔软的寝衣布料,伏棂的身体便往里一缩。<br />
白潋的手顿了一下,却没有收回。<br />
她非但没有退却,隔着薄薄的衣料,掌心熨帖着伏棂微凉的腰肢。<br />
“棂儿?”白潋的声音很轻,“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我哪里惹你不高兴了?”<br />
黑暗中,伏棂的身体似乎僵了一下,但依旧沉默,只是那紧绷的肩似乎有了一丝松动。<br />
白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br />
她心中飞快地思索着。<br />
……<br />
难怪她此刻背对着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br />
一股强烈的怜惜和心疼瞬间攥紧了白潋的心。她的伏棂,外人面前自持,唯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这般孩子气的委屈。<br />
她不再犹豫,手臂将她整个人揽入自己怀中,紧紧拥住。<br />
伏棂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身体在白潋的臂弯里显得格外僵硬。<br />
【别抱我…】<br />
伏棂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抗拒,可身体挣扎的力道微弱得几近于无。<br />
“别动。”白潋的声音低沉下来,安抚道,“让我抱抱。”<br />
她下巴轻轻搁在伏棂的肩窝,像安抚一只炸毛的猫儿。<br />
怀里人挣扎的力道彻底消失了,一点点软下来,只是依旧固执地背对着她,不肯转身。<br />
白潋心中更是怜惜。<br />
她不再多言,而是腾出一只手,摸索着探向自己这边的枕下。<br />
用那包裹好的礼物,轻轻碰了碰伏棂紧握在身前、微微蜷缩的手。<br />
“这是给你的。”白潋的声音温柔得不像话,“早就备好了,想找个只有我们俩的安静时候再给你。现在打开看看,好不好?”<br />
伏棂没有立刻去接,但也没有再抗拒。<br />
黑暗中,她甚至能感觉到白潋落在她颈后那灼灼的目光。<br />
过了片刻,伏棂终于伸出了手,接过了那个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