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方才他还瞧不出沈征胜的意图,如今却是明白了。<br />
父皇或许还不知晓,可他已得下人告知,如今京中风言盛传,都说他为了袒护外祖父,蓄意构陷两位将军。<br />
即便父皇为了皇家的颜面,不会在圣旨中提及他今日所为,但一旦旨意颁下,便算是在京中诸人心里,彻底坐实了这一传言。<br />
三人成虎,他赵怀朗在京中,还有何立足之地?<br />
且父皇听说后,只怕更要厌恶于他!<br />
思及此,连赵怀朗都不由一阵胆寒。<br />
如此步步为营,丝丝入扣,他们每一个人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看似皆为当下应势而动,实则皆早有准备,满含深意。<br />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br />
到底要在一开始预铺多大的一张网,才能让每个境况,旁人的每个反应都落入他们的预料之中?<br />
赵怀朗忽而觉得,此时此刻站在殿中,他实在孤立无援,势单力薄。<br />
还有何翻身之法吗?<br />
赵怀朗举目四顾,绞尽脑汁,可局势紧迫,他再难保持全然冷静清醒的头脑。<br />
他知晓,此局自已已入败境。<br />
当断则断,他赵怀朗不缺魄力与孤勇,那么,便一搏帝心!<br />
“父皇——”<br />
赵怀朗上前一步,及时出言,正好阻止了盛帝开口。<br />
然而,还未等他说些什么,殿外便响起了温成业的传禀声:<br />
“圣上,张献张御史宫外求见!”<br />
第244章 布局之人<br />
此言一出,赵怀朗当即色变。<br />
众所周知,张献如今正奉旨查案,明面上是查蔺老结党营私,实际上查的是崔家和吏部。<br />
就凭前头这桩桩件件,赵怀朗不得不怀疑,张献在这个节骨眼出现,对他绝不是什么好事。<br />
若再不抓紧时间,就怕一会儿,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了!<br />
盛帝正在思虑,是否为沈征胜与陆永渚下旨,忽而听闻张献候在宫外,正要开口召见,赵怀朗的声音却再次先一步响起:<br />
“父皇,儿臣有罪!”<br />
盛帝闻言,眸光瞬间电射过来,眼底汹涌起一片暗潮。<br />
眼看赵怀朗冲着他跪下,盛帝嘴角一弯,笑容却不达眼底,“老二,你何罪之有啊?”<br />
赵怀朗不敢有半分犹豫,疾声道:“父皇,儿臣此番确实听信了虚言,有失于明辨之罪。”<br />
“但这其中,实则有人推波助澜,为的是置儿臣于死地!”<br />
盛帝听闻此言,却面色未变,只淡声道:“朕方才问你,你为何不说?”<br />
赵怀朗似乎早就料到盛帝有此一言,当即惶恐道:<br />
“回父皇,儿臣方才不说,是因为所揣测之真相实在令儿臣匪夷所思,且经书信一事,儿臣再不敢在父皇面前妄断轻言。”<br />
“可适才几度深思,又因着沈将军出言求旨,却是让儿臣彻底看清了。”<br />
“请父皇先恕儿臣欺瞒之罪,方才急寻儿臣之人其实并非王妃,乃是儿臣下属。”<br />
“入宫前,儿臣为便于对质,曾遣手下前去接应顾惜枝。”<br />
“可方才,手下负伤仓皇而归,却说沈将军之女、江大人之妻早已率众护在了顾惜枝所在的别院,瞧着与顾惜枝更是姐妹情深!”<br />
“再者,外头如今蜚语四起,皆言沈陆两府被围,是儿臣为了袒护外祖父,捏造证据蓄意陷害两位将军。”<br />
“父皇,至此儿臣越是深思,越感不寒而栗!”<br />
“若顾惜枝与沈家依旧感情深厚,她为何会寻到儿臣面前,还拿出书信,一口咬定沈征胜通敌叛国?”<br />
“适才沈将军一番肺腑之言,请旨求清白,可谓有理有据,合情合理。”<br />
“可是,父皇您一旦下旨,不正是在天下人面前,坐实儿臣这莫须有的罪名吗?”<br />
“要知道,父皇您遣御林军出宫围府之事,缘由连温统领都毫不知情,这京中流言究竟又是从何处传出来的呢?”<br />
“如此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父皇,儿臣不得不怀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针对儿臣的局!”<br />
“为的是利用儿臣尽忠父皇、分忧解难之心,诱使儿臣呈出书信状告两位将军,进而令父皇对儿臣生疑,使儿臣在京中声名狼藉!”<br />
“可是父皇,这一局仅此而已吗?”<br />
赵怀朗说到此处,回头看了江浔一眼,而后目光扫过跪着的沈征胜与陆永渚,又落在了陆云铮身上。<br />
下一刻,便见他俯首扬声:<br />
“父皇,去岁陆云铮悔亲一事,京中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道顾惜枝和沈嘉岁已经反目成仇。”<br />
“儿臣亦受其惑,方轻信了顾惜枝,中了她的奸计。”<br />
“若这一局从去岁就已经开始筹谋,那布局之人智谋之深、野心之大,实难估量!”<br />
“父皇,请您细想一番,这一年来,先是三弟,再是儿臣,这一切当真是巧合吗?”<br />
“后头推手目的为何?又究竟联合了多少人?这其中又有多少朝廷重臣,国之栋梁呢?”<br />
“儿臣斗胆一言,这才是真正的结党营私之举!”<br />
“而如此谋算的背后,是否连父皇......都被推着走呢?”<br />
盛帝听到这里,面上神色未动分毫,唯有那微微眯起的双眸,幽黑之中似有深意在凝聚。<br />
他沉默良久,整个大殿便落针可闻。<br />
众人都压低了呼吸,唯听盛帝轻轻摩挲着龙椅扶手,冰冷的指尖与坚硬的扶手相互摩擦,发出细微又令人胆寒的声响。<br />
赵怀朗匍匐在地,额心紧贴着冰冷的砖石,在一片沉默中,心中也似翻江倒海。<br />
他深知,自已此刻也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br />
“那老二你觉得,这所谓的布局之人,背后的推手,又是谁呢?”<br />
盛帝微微抬眸,轻描淡写地将问题掷回。<br />
赵怀朗心下一凛,暗中深吸一口气,仿若要将这压抑沉闷之气悉数吸入肺腑。<br />
局势已然如此,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大不了......<br />
赵怀朗缓缓挺起上半身,脊梁挺直,朗声道:“父皇,今日哪怕是旁人噤若寒蝉、绝不敢提及之事,儿臣也再无顾虑了。”<br />
“这些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尔虞我诈,究其根源,皆为了那悬而未决的储君之位!”<br />
“三弟已遭终身幽禁,儿臣如今亦深陷泥沼,剩余的储君人选,已不言而喻。”<br />
“可是父皇,烨儿尚且年幼,心性未定,就有人如此急不可耐地要将烨儿推上储君之位。”<br />
“父皇细思,究竟是谁与烨儿亲近无间,谁又能于日后,因烨儿得势而获得泼天之利,那这布局之人——就是谁!”<br />
这话说得,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明示了。<br />
殿中人的目光若有似无地看向江浔,其中要数贾少波的打量最为赤裸裸。<br />
他是个藏不住心绪的。<br />
江大人昔日承蒙圣上恩宠,被钦点为皇孙殿下的授业恩师,如此说来,可不就是与殿下关系最为紧密之人吗?<br />
瑞王爷这般言辞,难道是暗指江大人日后会凭借此等关系,挟持幼主,操控朝政?甚至妄图窃国篡位?<br />
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刚一浮现,贾少波便觉一股寒意蹿升而起,不由地打了个寒颤,赶忙慌乱地收回视线。<br />
而此刻,被所有人注视的江浔却眼观鼻、鼻观心,恍若未闻。<br />
陆云铮跪在最后头,听到这里背上已然起了冷汗。<br />
他抬眸去觑身前的江浔,见他依旧不动如山,这一刻也不得不暗道一声佩服。<br />
他以为,前一世的自已从刀光剑影的战场凯旋,远不是在朝中动动嘴皮子的江浔能比的。<br />
可如今直面这不见硝烟的“战场”,才知晓何为暗箭难防,毛骨悚然!<br />
就这一次......<br />
只要此番事了,他宁愿永居漠北,驰骋沙场,再不回转!<br />
这时候,寂静的御书房中响起了盛帝意味难明的轻笑声。<br />
众人随之微微一颤,便听得盛帝悠悠问道:“修直,你怎么看?”<br />
被点名的江浔抬起头来,泰然自若地摇了摇头,声线清朗且坚定:<br />
“回圣上,王爷所言实乃.......一派胡言。”<br />
第245章 疯点好啊<br />
“江浔,你!”<br />
赵怀朗猝然扭头,脸色阴沉如墨,可转瞬间又冷静了下来,淡漠开口:<br />
“既如此,本王还是那句话,江大人且拿出证据来吧。”<br />
江浔点了点头,冲盛帝一拱手,恭声道:“圣上,方才温统领进殿有言,顾惜枝已不见踪迹,此事,臣或有头绪。”<br />
“今日陆副指挥使持信来见微臣时,臣之拙荆便立刻带人赶往顾惜枝所在的别院。”<br />
“此即王爷方才所言,手下在别院恰遇臣妻之缘由。”<br />
“圣上,微臣之妻爱憎分明,也从来快意恩仇,若叫她知晓,此番沈陆两家遇险实乃顾惜枝所为,她定不会囫囵了之。”
父皇或许还不知晓,可他已得下人告知,如今京中风言盛传,都说他为了袒护外祖父,蓄意构陷两位将军。<br />
即便父皇为了皇家的颜面,不会在圣旨中提及他今日所为,但一旦旨意颁下,便算是在京中诸人心里,彻底坐实了这一传言。<br />
三人成虎,他赵怀朗在京中,还有何立足之地?<br />
且父皇听说后,只怕更要厌恶于他!<br />
思及此,连赵怀朗都不由一阵胆寒。<br />
如此步步为营,丝丝入扣,他们每一个人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看似皆为当下应势而动,实则皆早有准备,满含深意。<br />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br />
到底要在一开始预铺多大的一张网,才能让每个境况,旁人的每个反应都落入他们的预料之中?<br />
赵怀朗忽而觉得,此时此刻站在殿中,他实在孤立无援,势单力薄。<br />
还有何翻身之法吗?<br />
赵怀朗举目四顾,绞尽脑汁,可局势紧迫,他再难保持全然冷静清醒的头脑。<br />
他知晓,此局自已已入败境。<br />
当断则断,他赵怀朗不缺魄力与孤勇,那么,便一搏帝心!<br />
“父皇——”<br />
赵怀朗上前一步,及时出言,正好阻止了盛帝开口。<br />
然而,还未等他说些什么,殿外便响起了温成业的传禀声:<br />
“圣上,张献张御史宫外求见!”<br />
第244章 布局之人<br />
此言一出,赵怀朗当即色变。<br />
众所周知,张献如今正奉旨查案,明面上是查蔺老结党营私,实际上查的是崔家和吏部。<br />
就凭前头这桩桩件件,赵怀朗不得不怀疑,张献在这个节骨眼出现,对他绝不是什么好事。<br />
若再不抓紧时间,就怕一会儿,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了!<br />
盛帝正在思虑,是否为沈征胜与陆永渚下旨,忽而听闻张献候在宫外,正要开口召见,赵怀朗的声音却再次先一步响起:<br />
“父皇,儿臣有罪!”<br />
盛帝闻言,眸光瞬间电射过来,眼底汹涌起一片暗潮。<br />
眼看赵怀朗冲着他跪下,盛帝嘴角一弯,笑容却不达眼底,“老二,你何罪之有啊?”<br />
赵怀朗不敢有半分犹豫,疾声道:“父皇,儿臣此番确实听信了虚言,有失于明辨之罪。”<br />
“但这其中,实则有人推波助澜,为的是置儿臣于死地!”<br />
盛帝听闻此言,却面色未变,只淡声道:“朕方才问你,你为何不说?”<br />
赵怀朗似乎早就料到盛帝有此一言,当即惶恐道:<br />
“回父皇,儿臣方才不说,是因为所揣测之真相实在令儿臣匪夷所思,且经书信一事,儿臣再不敢在父皇面前妄断轻言。”<br />
“可适才几度深思,又因着沈将军出言求旨,却是让儿臣彻底看清了。”<br />
“请父皇先恕儿臣欺瞒之罪,方才急寻儿臣之人其实并非王妃,乃是儿臣下属。”<br />
“入宫前,儿臣为便于对质,曾遣手下前去接应顾惜枝。”<br />
“可方才,手下负伤仓皇而归,却说沈将军之女、江大人之妻早已率众护在了顾惜枝所在的别院,瞧着与顾惜枝更是姐妹情深!”<br />
“再者,外头如今蜚语四起,皆言沈陆两府被围,是儿臣为了袒护外祖父,捏造证据蓄意陷害两位将军。”<br />
“父皇,至此儿臣越是深思,越感不寒而栗!”<br />
“若顾惜枝与沈家依旧感情深厚,她为何会寻到儿臣面前,还拿出书信,一口咬定沈征胜通敌叛国?”<br />
“适才沈将军一番肺腑之言,请旨求清白,可谓有理有据,合情合理。”<br />
“可是,父皇您一旦下旨,不正是在天下人面前,坐实儿臣这莫须有的罪名吗?”<br />
“要知道,父皇您遣御林军出宫围府之事,缘由连温统领都毫不知情,这京中流言究竟又是从何处传出来的呢?”<br />
“如此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父皇,儿臣不得不怀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针对儿臣的局!”<br />
“为的是利用儿臣尽忠父皇、分忧解难之心,诱使儿臣呈出书信状告两位将军,进而令父皇对儿臣生疑,使儿臣在京中声名狼藉!”<br />
“可是父皇,这一局仅此而已吗?”<br />
赵怀朗说到此处,回头看了江浔一眼,而后目光扫过跪着的沈征胜与陆永渚,又落在了陆云铮身上。<br />
下一刻,便见他俯首扬声:<br />
“父皇,去岁陆云铮悔亲一事,京中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道顾惜枝和沈嘉岁已经反目成仇。”<br />
“儿臣亦受其惑,方轻信了顾惜枝,中了她的奸计。”<br />
“若这一局从去岁就已经开始筹谋,那布局之人智谋之深、野心之大,实难估量!”<br />
“父皇,请您细想一番,这一年来,先是三弟,再是儿臣,这一切当真是巧合吗?”<br />
“后头推手目的为何?又究竟联合了多少人?这其中又有多少朝廷重臣,国之栋梁呢?”<br />
“儿臣斗胆一言,这才是真正的结党营私之举!”<br />
“而如此谋算的背后,是否连父皇......都被推着走呢?”<br />
盛帝听到这里,面上神色未动分毫,唯有那微微眯起的双眸,幽黑之中似有深意在凝聚。<br />
他沉默良久,整个大殿便落针可闻。<br />
众人都压低了呼吸,唯听盛帝轻轻摩挲着龙椅扶手,冰冷的指尖与坚硬的扶手相互摩擦,发出细微又令人胆寒的声响。<br />
赵怀朗匍匐在地,额心紧贴着冰冷的砖石,在一片沉默中,心中也似翻江倒海。<br />
他深知,自已此刻也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br />
“那老二你觉得,这所谓的布局之人,背后的推手,又是谁呢?”<br />
盛帝微微抬眸,轻描淡写地将问题掷回。<br />
赵怀朗心下一凛,暗中深吸一口气,仿若要将这压抑沉闷之气悉数吸入肺腑。<br />
局势已然如此,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大不了......<br />
赵怀朗缓缓挺起上半身,脊梁挺直,朗声道:“父皇,今日哪怕是旁人噤若寒蝉、绝不敢提及之事,儿臣也再无顾虑了。”<br />
“这些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尔虞我诈,究其根源,皆为了那悬而未决的储君之位!”<br />
“三弟已遭终身幽禁,儿臣如今亦深陷泥沼,剩余的储君人选,已不言而喻。”<br />
“可是父皇,烨儿尚且年幼,心性未定,就有人如此急不可耐地要将烨儿推上储君之位。”<br />
“父皇细思,究竟是谁与烨儿亲近无间,谁又能于日后,因烨儿得势而获得泼天之利,那这布局之人——就是谁!”<br />
这话说得,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明示了。<br />
殿中人的目光若有似无地看向江浔,其中要数贾少波的打量最为赤裸裸。<br />
他是个藏不住心绪的。<br />
江大人昔日承蒙圣上恩宠,被钦点为皇孙殿下的授业恩师,如此说来,可不就是与殿下关系最为紧密之人吗?<br />
瑞王爷这般言辞,难道是暗指江大人日后会凭借此等关系,挟持幼主,操控朝政?甚至妄图窃国篡位?<br />
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刚一浮现,贾少波便觉一股寒意蹿升而起,不由地打了个寒颤,赶忙慌乱地收回视线。<br />
而此刻,被所有人注视的江浔却眼观鼻、鼻观心,恍若未闻。<br />
陆云铮跪在最后头,听到这里背上已然起了冷汗。<br />
他抬眸去觑身前的江浔,见他依旧不动如山,这一刻也不得不暗道一声佩服。<br />
他以为,前一世的自已从刀光剑影的战场凯旋,远不是在朝中动动嘴皮子的江浔能比的。<br />
可如今直面这不见硝烟的“战场”,才知晓何为暗箭难防,毛骨悚然!<br />
就这一次......<br />
只要此番事了,他宁愿永居漠北,驰骋沙场,再不回转!<br />
这时候,寂静的御书房中响起了盛帝意味难明的轻笑声。<br />
众人随之微微一颤,便听得盛帝悠悠问道:“修直,你怎么看?”<br />
被点名的江浔抬起头来,泰然自若地摇了摇头,声线清朗且坚定:<br />
“回圣上,王爷所言实乃.......一派胡言。”<br />
第245章 疯点好啊<br />
“江浔,你!”<br />
赵怀朗猝然扭头,脸色阴沉如墨,可转瞬间又冷静了下来,淡漠开口:<br />
“既如此,本王还是那句话,江大人且拿出证据来吧。”<br />
江浔点了点头,冲盛帝一拱手,恭声道:“圣上,方才温统领进殿有言,顾惜枝已不见踪迹,此事,臣或有头绪。”<br />
“今日陆副指挥使持信来见微臣时,臣之拙荆便立刻带人赶往顾惜枝所在的别院。”<br />
“此即王爷方才所言,手下在别院恰遇臣妻之缘由。”<br />
“圣上,微臣之妻爱憎分明,也从来快意恩仇,若叫她知晓,此番沈陆两家遇险实乃顾惜枝所为,她定不会囫囵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