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爹!娘!”<br />
清脆的喊声打断了她的话。<br />
只见前方人群里, 李倩提着鹅黄裙摆飞奔而来。<br />
李娥紧跟其后。<br />
“三姐姐——”李茹赶忙跳下马车,一个猛子扎进李倩怀里,撞得两人踉跄几步。<br />
小姑娘仰起脸时眼圈已经红了。<br />
“我好想你!”<br />
李倩一把将妹妹抱起转了个圈:“我们小茹重了!”<br />
指尖拂过她发间简单款式的红头绳, 转头就解下自己腕上的珊瑚串给她系上。<br />
李父李母刚下马车, 就被扑过来的李倩抱了个满怀。<br />
十五岁的大姑娘撒娇起来还像小时候似的,脑袋直往母亲肩窝里钻:“娘身上的香味一点没变......”<br />
“多大人了还撒娇。”秦丽芳嘴上嗔怪,手却将女儿搂得紧紧的。<br />
抬眼看见亭亭玉立的李娥, 顿时惊喜道:“小娥这通身气派,我都不敢认了。”<br />
李娥抿嘴一笑,颊边顿时绯红,目光触及兄长李勇时,忽然鼻子一酸:“哥......”<br />
“诶!”李勇粗糙的大手揉了揉妹妹的发顶。<br />
半年前离家时怯生生的小丫头,如今穿着绣玉兰的锦缎褙子,发髻上那支珍珠步摇一看就是李倩的手笔。<br />
从前在老家,何曾见过她戴这等首饰。<br />
“先回家!”李倩一手牵着李茹,一手挽住母亲,“这几日哥夫们都在家等着呢。”<br />
“大哥夫就快生产了,二哥夫这几日还给你们备了好些新奇吃食......”<br />
李星远突然插话:“二哥夫真的会做能冒火的锅子?”<br />
“何止!”李娥笑着掏出块帕子给弟弟擦脸上的灰,“还有能转的八宝饭,会开花的点心......”<br />
说说笑笑间,马车已行至李宅所在的巷子。<br />
朱漆大门前,李明远正踮脚张望,见状一个箭步冲过来:“爹!娘!”<br />
李父被儿子结实的臂膀抱住时,才发现长子比离家时又壮实不少。<br />
秦丽芳见着大儿子刚才奔跑的模样,那脚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了,顿时喜极而泣。<br />
院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br />
顾笙扶着周兰也迎了出来,后头跟着张良。<br />
“慢些走。”顾笙紧张地护着周兰的肚子,抬头时便见家里两个长辈在眼前,“爹、娘,小妹小弟,你们一路辛苦了。”<br />
周兰也笑道:“爹、娘,小妹小弟。”<br />
秦丽芳快步上前扶住周兰:“你这孩子,都快临盆了还出来做什么?”<br />
手却不由自主摸上那圆润的肚子,“哎哟,这小家伙够结实的。”<br />
秦丽芳转身看向顾笙,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这么瘦。”<br />
顾笙笑答:“我每顿都吃得不少,就是体质特殊,怎么吃都不胖。”<br />
对李家人,顾笙始终心怀感激。<br />
当初原主投河自尽,他穿越而来,若非李家拿出二十两银子给王翠枝,又收留了他,如今还不知是何光景。<br />
而现在,他有疼他爱他的李修远,还有通情达理的公婆、稳重的大哥、体贴的哥夫、活泼的小姑子——<br />
这样的生活,他很知足。<br />
李茹早挣脱姐姐的手,像只小蝴蝶似的在院子里转圈。<br />
一会儿摸摸葡萄架下新扎的秋千,一会儿又踮脚去看缸里游动的锦鲤。<br />
李星远则被墙角那株挂满红绸的石榴树吸引。<br />
每根绸带都系着小木牌,仔细看去,竟是“平安喜乐”“金榜题名”之类的祝语。<br />
“这是......”<br />
“二哥夫弄的祈福树。”李倩笑着解释,“说是一家人有什么心愿就写上去,来年必定实现。”<br />
“都别站着了。”顾笙拍拍手,“外面冷,赶紧先进屋。”<br />
众人簇拥着踏进温暖的正厅,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与炭火暖意的气息扑面而来。<br />
“我们刚好准备吃午饭。”顾笙说道。<br />
李星远第一个冲了进去,眼睛瞬间被厅堂中央摆放的奇特物件牢牢吸住。<br />
一个造型别致的黄铜锅子架在精巧的小泥炉上,炉膛里烧着通红的炭块。<br />
锅子中央竖着一根中空的烟囱,此刻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br />
红亮的汤汁翻滚着,周围一圈则码放着薄如蝉翼的肉片、嫩绿的蔬菜、各色菌菇和滑溜的粉丝。<br />
“二哥夫!这就是那个能冒火的锅子吗?”<br />
李星远兴奋地围着桌子打转,指着锅子中央那根烟囱。<br />
“火呢?火在哪儿冒?”<br />
顾笙扶着周兰在铺了厚厚软垫的椅子上小心坐下,闻言笑道:“别急,这就来了。”<br />
他拿起旁边一个长柄的铜壶,壶嘴对准烟囱口,缓缓倾注。<br />
瞬间,锅子中央“噗”的一声腾起幽蓝的火焰。<br />
跳跃着包裹了烟囱口,将锅中的汤底映照得更加诱人,热气裹挟着浓郁的辛香直冲屋顶。<br />
“哇——”李星远和李茹同时惊呼出声,眼睛瞪得溜圆。<br />
李星远下意识地想伸手去碰那蓝火,被旁边的李娥一把拉住:“小心烫!”<br />
“这就是‘焰心锅’,”<br />
顾笙将铜壶放回原位,那蓝火渐渐稳定,持续地燃烧着。<br />
“放心,只在烟囱口烧,不会燎到外面的汤和菜。”<br />
“这汤底是熬了许久的骨汤,加了菌子和秘制香料,涮肉涮菜都极好。”<br />
他边说边将一盘切得极薄的羊肉片夹起几片,放入翻滚的汤底中,薄薄的肉片瞬间变色卷曲,散发出浓郁的肉香。<br />
李倩搀扶着母亲在主位坐下,李父也被李勇让到了旁边。<br />
秦丽芳看着眼前新奇热闹的景象,再看看围坐在桌边、面色红润衣着光鲜的儿女们。<br />
尤其是视线落在李勇恢复如初、跑跳自如的腿上。<br />
又看向挺着大肚子被顾笙悉心照料、气色极好的周兰。<br />
最后落在顾笙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上,心中百感交集。<br />
做娘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们幸福安康。<br />
她悄悄抹了下湿润的眼角,连声道:“好,好!真好啊!”<br />
李父也感慨地点点头,目光扫过这宽敞明亮、布置温馨的厅堂,再想想半年前他们离家时的光景,恍如隔世。<br />
他看向顾笙,语气温和又带着感激:“阿笙,辛苦你了,把这个家操持得这么好。”<br />
顾笙正将烫好的羊肉片夹到李修远碗里,闻言抬头:“爹说哪里话,都是一家人,应该的。”<br />
“爹、娘,勇哥,先吃饭,先吃饭,晚点再聊。”<br />
“你们快尝尝!”<br />
李修远拿起公筷,将烫好的肉片和蔬菜分别夹到父母碗中。<br />
李茹早已被李倩安顿在桌边,小手里抓着筷子,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美食。<br />
李娥细心地帮她夹了些容易消化的菌菇和煮软的冬瓜片,吹凉了才放进她碗里。<br />
李星远则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学着顾笙的样子涮肉,吃得鼻尖冒汗,连连呼“好吃”。<br />
周兰胃口也很好,在相公的照料下小口吃着,时不时抚摸着肚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br />
正午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院子里,一家人刚用完午饭,正坐在葡萄架下闲话家常。<br />
周兰捧着顾笙特意熬的红枣茶小口啜饮,忽然眉头一皱,手中的茶盏“咣当”一声落在石桌上。<br />
“相......相公......”他一把抓住身旁李明远的手臂,指节都泛了白。<br />
周兰感觉自己的肚子在往下坠。<br />
李明远腾地站起身,脸色瞬间煞白:“兰儿!”<br />
秦丽芳第一个反应过来,大步上前,手掌往周兰肚皮上一贴:“这是要生了!”<br />
院中顿时乱作一团。<br />
“大哥!”顾笙说道,“先把哥夫扶回产房!”<br />
“小倩小娥你们快去请季大夫和周大夫!娘,你帮着照看哥夫!我去烧热水备参汤!”<br />
他语速极快,众人如同找到主心骨,立刻按吩咐行动起来。<br />
李明远和李拥立即将人扶往产房。<br />
厨房里,顾笙麻利地捅旺灶火,又往大锅里加了水。<br />
他揭开另一个小砂锅,将早已备好的药材放进去。<br />
没多久,季大夫和周大夫便前后到了。<br />
产房内,季大夫刚跨进门就愣住了。<br />
这哪里是寻常人家昏暗憋闷的产房?<br />
四扇雕花窗全部敞开,却挂着细纱防蚊虫;墙角铜盆里烧着祛秽的艾草。<br />
季大夫接生二十年,头回见这般讲究的布置。<br />
“大夫!”周兰突然一声痛呼,额上冷汗涔涔。<br />
季大夫立刻回神,净手上前查看。<br />
哥儿生产自然是与女子有所不同,哥儿生产是要开刀。<br />
用现在知识来解释的话,那便是剖宫产。<br />
院中,李明远着急地来回踱步。<br />
众人在门外等半个多时辰后。<br />
“哇——”<br />
清亮的婴儿啼哭骤然响起。<br />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产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清脆的喊声打断了她的话。<br />
只见前方人群里, 李倩提着鹅黄裙摆飞奔而来。<br />
李娥紧跟其后。<br />
“三姐姐——”李茹赶忙跳下马车,一个猛子扎进李倩怀里,撞得两人踉跄几步。<br />
小姑娘仰起脸时眼圈已经红了。<br />
“我好想你!”<br />
李倩一把将妹妹抱起转了个圈:“我们小茹重了!”<br />
指尖拂过她发间简单款式的红头绳, 转头就解下自己腕上的珊瑚串给她系上。<br />
李父李母刚下马车, 就被扑过来的李倩抱了个满怀。<br />
十五岁的大姑娘撒娇起来还像小时候似的,脑袋直往母亲肩窝里钻:“娘身上的香味一点没变......”<br />
“多大人了还撒娇。”秦丽芳嘴上嗔怪,手却将女儿搂得紧紧的。<br />
抬眼看见亭亭玉立的李娥, 顿时惊喜道:“小娥这通身气派,我都不敢认了。”<br />
李娥抿嘴一笑,颊边顿时绯红,目光触及兄长李勇时,忽然鼻子一酸:“哥......”<br />
“诶!”李勇粗糙的大手揉了揉妹妹的发顶。<br />
半年前离家时怯生生的小丫头,如今穿着绣玉兰的锦缎褙子,发髻上那支珍珠步摇一看就是李倩的手笔。<br />
从前在老家,何曾见过她戴这等首饰。<br />
“先回家!”李倩一手牵着李茹,一手挽住母亲,“这几日哥夫们都在家等着呢。”<br />
“大哥夫就快生产了,二哥夫这几日还给你们备了好些新奇吃食......”<br />
李星远突然插话:“二哥夫真的会做能冒火的锅子?”<br />
“何止!”李娥笑着掏出块帕子给弟弟擦脸上的灰,“还有能转的八宝饭,会开花的点心......”<br />
说说笑笑间,马车已行至李宅所在的巷子。<br />
朱漆大门前,李明远正踮脚张望,见状一个箭步冲过来:“爹!娘!”<br />
李父被儿子结实的臂膀抱住时,才发现长子比离家时又壮实不少。<br />
秦丽芳见着大儿子刚才奔跑的模样,那脚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了,顿时喜极而泣。<br />
院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br />
顾笙扶着周兰也迎了出来,后头跟着张良。<br />
“慢些走。”顾笙紧张地护着周兰的肚子,抬头时便见家里两个长辈在眼前,“爹、娘,小妹小弟,你们一路辛苦了。”<br />
周兰也笑道:“爹、娘,小妹小弟。”<br />
秦丽芳快步上前扶住周兰:“你这孩子,都快临盆了还出来做什么?”<br />
手却不由自主摸上那圆润的肚子,“哎哟,这小家伙够结实的。”<br />
秦丽芳转身看向顾笙,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这么瘦。”<br />
顾笙笑答:“我每顿都吃得不少,就是体质特殊,怎么吃都不胖。”<br />
对李家人,顾笙始终心怀感激。<br />
当初原主投河自尽,他穿越而来,若非李家拿出二十两银子给王翠枝,又收留了他,如今还不知是何光景。<br />
而现在,他有疼他爱他的李修远,还有通情达理的公婆、稳重的大哥、体贴的哥夫、活泼的小姑子——<br />
这样的生活,他很知足。<br />
李茹早挣脱姐姐的手,像只小蝴蝶似的在院子里转圈。<br />
一会儿摸摸葡萄架下新扎的秋千,一会儿又踮脚去看缸里游动的锦鲤。<br />
李星远则被墙角那株挂满红绸的石榴树吸引。<br />
每根绸带都系着小木牌,仔细看去,竟是“平安喜乐”“金榜题名”之类的祝语。<br />
“这是......”<br />
“二哥夫弄的祈福树。”李倩笑着解释,“说是一家人有什么心愿就写上去,来年必定实现。”<br />
“都别站着了。”顾笙拍拍手,“外面冷,赶紧先进屋。”<br />
众人簇拥着踏进温暖的正厅,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与炭火暖意的气息扑面而来。<br />
“我们刚好准备吃午饭。”顾笙说道。<br />
李星远第一个冲了进去,眼睛瞬间被厅堂中央摆放的奇特物件牢牢吸住。<br />
一个造型别致的黄铜锅子架在精巧的小泥炉上,炉膛里烧着通红的炭块。<br />
锅子中央竖着一根中空的烟囱,此刻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br />
红亮的汤汁翻滚着,周围一圈则码放着薄如蝉翼的肉片、嫩绿的蔬菜、各色菌菇和滑溜的粉丝。<br />
“二哥夫!这就是那个能冒火的锅子吗?”<br />
李星远兴奋地围着桌子打转,指着锅子中央那根烟囱。<br />
“火呢?火在哪儿冒?”<br />
顾笙扶着周兰在铺了厚厚软垫的椅子上小心坐下,闻言笑道:“别急,这就来了。”<br />
他拿起旁边一个长柄的铜壶,壶嘴对准烟囱口,缓缓倾注。<br />
瞬间,锅子中央“噗”的一声腾起幽蓝的火焰。<br />
跳跃着包裹了烟囱口,将锅中的汤底映照得更加诱人,热气裹挟着浓郁的辛香直冲屋顶。<br />
“哇——”李星远和李茹同时惊呼出声,眼睛瞪得溜圆。<br />
李星远下意识地想伸手去碰那蓝火,被旁边的李娥一把拉住:“小心烫!”<br />
“这就是‘焰心锅’,”<br />
顾笙将铜壶放回原位,那蓝火渐渐稳定,持续地燃烧着。<br />
“放心,只在烟囱口烧,不会燎到外面的汤和菜。”<br />
“这汤底是熬了许久的骨汤,加了菌子和秘制香料,涮肉涮菜都极好。”<br />
他边说边将一盘切得极薄的羊肉片夹起几片,放入翻滚的汤底中,薄薄的肉片瞬间变色卷曲,散发出浓郁的肉香。<br />
李倩搀扶着母亲在主位坐下,李父也被李勇让到了旁边。<br />
秦丽芳看着眼前新奇热闹的景象,再看看围坐在桌边、面色红润衣着光鲜的儿女们。<br />
尤其是视线落在李勇恢复如初、跑跳自如的腿上。<br />
又看向挺着大肚子被顾笙悉心照料、气色极好的周兰。<br />
最后落在顾笙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上,心中百感交集。<br />
做娘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们幸福安康。<br />
她悄悄抹了下湿润的眼角,连声道:“好,好!真好啊!”<br />
李父也感慨地点点头,目光扫过这宽敞明亮、布置温馨的厅堂,再想想半年前他们离家时的光景,恍如隔世。<br />
他看向顾笙,语气温和又带着感激:“阿笙,辛苦你了,把这个家操持得这么好。”<br />
顾笙正将烫好的羊肉片夹到李修远碗里,闻言抬头:“爹说哪里话,都是一家人,应该的。”<br />
“爹、娘,勇哥,先吃饭,先吃饭,晚点再聊。”<br />
“你们快尝尝!”<br />
李修远拿起公筷,将烫好的肉片和蔬菜分别夹到父母碗中。<br />
李茹早已被李倩安顿在桌边,小手里抓着筷子,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美食。<br />
李娥细心地帮她夹了些容易消化的菌菇和煮软的冬瓜片,吹凉了才放进她碗里。<br />
李星远则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学着顾笙的样子涮肉,吃得鼻尖冒汗,连连呼“好吃”。<br />
周兰胃口也很好,在相公的照料下小口吃着,时不时抚摸着肚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br />
正午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院子里,一家人刚用完午饭,正坐在葡萄架下闲话家常。<br />
周兰捧着顾笙特意熬的红枣茶小口啜饮,忽然眉头一皱,手中的茶盏“咣当”一声落在石桌上。<br />
“相......相公......”他一把抓住身旁李明远的手臂,指节都泛了白。<br />
周兰感觉自己的肚子在往下坠。<br />
李明远腾地站起身,脸色瞬间煞白:“兰儿!”<br />
秦丽芳第一个反应过来,大步上前,手掌往周兰肚皮上一贴:“这是要生了!”<br />
院中顿时乱作一团。<br />
“大哥!”顾笙说道,“先把哥夫扶回产房!”<br />
“小倩小娥你们快去请季大夫和周大夫!娘,你帮着照看哥夫!我去烧热水备参汤!”<br />
他语速极快,众人如同找到主心骨,立刻按吩咐行动起来。<br />
李明远和李拥立即将人扶往产房。<br />
厨房里,顾笙麻利地捅旺灶火,又往大锅里加了水。<br />
他揭开另一个小砂锅,将早已备好的药材放进去。<br />
没多久,季大夫和周大夫便前后到了。<br />
产房内,季大夫刚跨进门就愣住了。<br />
这哪里是寻常人家昏暗憋闷的产房?<br />
四扇雕花窗全部敞开,却挂着细纱防蚊虫;墙角铜盆里烧着祛秽的艾草。<br />
季大夫接生二十年,头回见这般讲究的布置。<br />
“大夫!”周兰突然一声痛呼,额上冷汗涔涔。<br />
季大夫立刻回神,净手上前查看。<br />
哥儿生产自然是与女子有所不同,哥儿生产是要开刀。<br />
用现在知识来解释的话,那便是剖宫产。<br />
院中,李明远着急地来回踱步。<br />
众人在门外等半个多时辰后。<br />
“哇——”<br />
清亮的婴儿啼哭骤然响起。<br />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产房门“吱呀”一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