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由于是半夜,宫人们大多都已经歇息了,再加上起火的地方偏僻少人,荒草丛生,没能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br />
火势从西北角起,不消一刻钟就染红了半个宫阙的琉璃瓦,李承赫赶到拾仙殿的时候,但见枯木疮痍,满目狼藉。<br />
地上跪倒一片。<br />
李承赫瞳孔赤红,随手拽起一人。<br />
“时倾尘呢?!”<br />
“奴婢不知道啊。”<br />
“废物!该死!”<br />
李承赫松开他,又拽起另一个人,“时倾尘呢?!朕问你时倾尘呢?!”<br />
“陛……陛下……”<br />
“该死!都该死!”<br />
李承赫狠狠咒骂着,余光瞥见宁王府的人,眼睛微微眯起。<br />
“允格的人怎么会在这里?”<br />
奚谓才从侍卫口中弄明白了事情经过,赶着上前回话。<br />
“回陛下,三皇子是私下来的,他杀了把守门外的李公公,混了进去,然后不知为何,拾仙殿就起火了,再然后,燕世子说沈姑娘不见了,他想要救人,也冲进了火海,到目前为止,他们三个都没出来。”<br />
李承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br />
“你是说,彻儿和尘儿都在里面?!”<br />
奚谓磕头如捣蒜。<br />
“宫人们已经去救火了,想来三皇子和燕世子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br />
彻儿。<br />
那是他的亲生儿子啊!<br />
李承赫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把揪住奚谓的衣领,怒目圆睁,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为什么不拦着他们!你为什么不拦着他们!为什么!回答朕!”<br />
奚谓喘不过气,他磕磕巴巴地说,“陛下明鉴,这不干奴婢的事儿啊。”<br />
李承赫仿佛一下子被雷击中,他怔忡了两三秒,突然松开奚谓,颓然地望着灼灼火光,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对李元彻多有忌惮。<br />
天家父子。<br />
亲情总是置于君臣之后。<br />
李承赫骂他,罚他,贬损他,惩戒他,从小到大,几乎就没给过他笑脸,他们是父子,是君臣,更是仇敌,李承赫在他的眼中看见了昭然若揭的野心与欲望。<br />
真是奇怪。<br />
一个人活着的时<br />
候,你盼着他死,可等他真死了,你又盼着他活。<br />
李承赫立于残垣断壁之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孤家寡人”。<br />
第48章<br />
月落星稀天欲明。<br />
孤灯未灭梦难成。<br />
李承赫颤颤巍巍地把帝王冠冕捧在手心,他端详了许久,忽地用力掷掣在地。<br />
“该死!你该死啊!”<br />
奚谓眼疾手快,扑跪在地,抱住了九龙盘绕的金冠,他高举过头,泣声叩拜。<br />
“陛下!”<br />
李承赫五官扭曲,几近狰狞,他大吼一声,抽出佩剑,照着金冠就砍了过去。<br />
奚谓大惊,将金冠紧紧护在怀中,身体划开撕裂般的疼痛,可他顾不得这些。<br />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br />
一定要守护好这枚冠冕。<br />
哪怕,身死命绝。<br />
红滟滟的血珠滴落,沿着盘根错节的九条金龙,染彻冠冕,迟来的高士乐看见这一幕,愣了一下,连忙弓身跪在奚谓旁边,匍匐行礼,“大家息怒!”<br />
李承赫根本听不进去。<br />
积压已久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他恨啊,他好恨,就是这个东西,害得他永失所爱,惭悔余生,害得他妻儿尽丧,众叛亲离,害得他落到了如今这个境地!<br />
高士乐的褶皱愈显苍老,他看了一眼体无完肤的奚谓,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在李承赫下一剑落下之前,他从奚谓怀中抢过金冠,哽咽大喊,“大家,您是天子啊,您是大徵的天子啊!您忘了吗,您还有四海八荒的子民,他们都看着您呢!”<br />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兜头浇下。<br />
李承赫身形晃了一晃,他眸中的癫狂陡然冷寂,“铮”的一声,佩剑滑落掌心,在朽旧的砖石上敲出细碎的裂痕。<br />
奚谓深吸一口气,大着胆子捡起佩剑,恭敬高举,复又拜倒。<br />
奚谓的额角还在流血。<br />
李承赫沉默地看着他,许久没有开口。<br />
在场之人如同死了一般,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br />
这时候,忽听一声欢呼——<br />
“找着了!找着了陛下!”一个灰头土脸的侍卫快步跑来,他方才一直在拾仙殿内搜寻,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这会子兴冲冲地前来报喜,“陛下,我们在枯井旁找到了燕世子!”<br />
李承赫闻言,转过半张脸,神情犹如深渊里爬出来的鬼魅,他死死盯住侍卫。<br />
“彻儿呢?”<br />
“陛下是说三皇子吗?”侍卫一愣,摇头,“臣没看见三皇子啊。”<br />
“找!接着找!”李承赫咬牙切齿,一字一挫,“掘地三尺,也要把彻儿挖出来,若是找不到,你们都去陪葬!”<br />
侍卫不明就里,高士乐沉默着,奚谓悄悄打了个手势,示意他赶紧离开。<br />
李承赫收剑入鞘。<br />
“等一下。”<br />
侍卫才迈出去的腿一软,单膝跪地。<br />
“陛下还有何吩咐?”<br />
李承赫声音暗哑。<br />
“时倾尘,是死是活?”<br />
侍卫心里直打鼓,他求助地看向奚谓,不料下一秒,李承赫冰冷的目光就扫了过来,“朕在问你话!你总看旁人做什么?”<br />
侍卫想了想,硬着头皮开口,“回陛下,都行,燕世子是死是活都行,全看陛下想要他怎样。”<br />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br />
侍卫本来还以为自己答得不错,瞧见众人的眼神,才意识到有些不妙。<br />
嘶……<br />
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br />
奚谓预料到即将发生的事,不忍再看,闭上了眼,生死,都是命,他已经尽力,问心无愧,不料,李承赫并未如同他所料想的那般动怒杀戮。<br />
“把太医令给朕叫过来。”<br />
“臣遵旨。”<br />
奚谓撩起眼皮,看见那个侍卫胳膊腿齐全地告退,他瞧着,更是百感交集。<br />
果然啊,生死,都是命。<br />
*<br />
神策军寻了三天三夜,几乎把拾仙殿方圆十里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却连一个影子也没寻到,反倒是有人无意间发现了枯井里的字迹,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众人都在议论,这个与当今圣上名字刻在一块儿的女子究竟是何许人也。<br />
三天过去了。<br />
时倾尘昏迷不醒。<br />
李元彻和沈衔月下落全无。<br />
最难过的,当属太傅沈扶澜了,他的掌上明珠失而复得,却又在数日之内葬身火海,他气急攻心,呕血不起,在能下榻的第一时间,他提剑冲到大明宫,势要找李承赫讨个说法,他是文臣啊,前半生说尽忠君道,此刻却提着剑,直指帝王身。<br />
李承赫对此始终缄默,一众大臣急得团团转,奏牍潮水似的递向大明宫,李承赫看也不看,全部命人退了回去,他们没办法,只好去兴庆宫求太后做主。<br />
太后扶着冯美的手,亲自来到含元殿,想要找李承赫商量对策,却被高士乐拦在门外,太后登时大怒,斥骂。<br />
“放肆!你敢阻拦哀家?”<br />
高士乐微笑垂首,“不敢,只是大家有一句话,要奴婢转告太后娘娘。”<br />
“什么话?”<br />
高士乐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太后身侧的冯美,轻缓笑道,“大家说,当初他力排众议,罔顾伦常,成全了太后娘娘,如今,太后娘娘就不能成全他吗?”<br />
太后一时噎住。<br />
就这样,谣言沸沸扬扬地传了小半个月,有人说,这是陛下青梅竹马的闺名,陛下之所以一直不立后,就是为了这个女子;有人说,这是陛下做皇子时喜欢的一个小宫女,后来让太后发现,逼着投井而死;也有人说,这是北凉送来的和亲美人,陛下本来很宠爱她,却不想她竟是个探子,所以不得不忍痛赐死;还有人说,这是有人想要攀龙附凤,这才用了此等巫蛊手段,试图凭此飞上枝头变凤凰……<br />
凡此种种。<br />
不一而足。<br />
最后,还是淑妃出面,说自己从前在闺中的小字唤作“阿蝉”,还说是自己年少不懂事,因为对陛下倾慕不已,便偷偷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刻下两个人的名字,以为这样便能一生一世,白头偕老,却忘了避讳帝王之名,自知触犯宫规,罪孽深重,恳请陛下责罚。<br />
十一月,禁苑飘起了细碎的雪。<br />
淑妃褪尽簪环,赤足亵衣,在含元殿外长跪不起,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李承赫才派奚谓出来传旨,说是淑妃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本该重罚,但,姑念淑妃彼时年少,情有可原,又有诞育皇子,绵延后嗣之功,小惩大戒,罚了她三年的俸禄。<br />
这个旨意一下。<br />
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再次议论纷纷。<br />
群众眼睛雪亮,淑妃显然是背锅的,可为何陛下说是小惩,却还是罚了三年的俸禄,这决计不算小惩了,难道此事另有隐情?难道淑妃此举并非陛下授意?
由于是半夜,宫人们大多都已经歇息了,再加上起火的地方偏僻少人,荒草丛生,没能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br />
火势从西北角起,不消一刻钟就染红了半个宫阙的琉璃瓦,李承赫赶到拾仙殿的时候,但见枯木疮痍,满目狼藉。<br />
地上跪倒一片。<br />
李承赫瞳孔赤红,随手拽起一人。<br />
“时倾尘呢?!”<br />
“奴婢不知道啊。”<br />
“废物!该死!”<br />
李承赫松开他,又拽起另一个人,“时倾尘呢?!朕问你时倾尘呢?!”<br />
“陛……陛下……”<br />
“该死!都该死!”<br />
李承赫狠狠咒骂着,余光瞥见宁王府的人,眼睛微微眯起。<br />
“允格的人怎么会在这里?”<br />
奚谓才从侍卫口中弄明白了事情经过,赶着上前回话。<br />
“回陛下,三皇子是私下来的,他杀了把守门外的李公公,混了进去,然后不知为何,拾仙殿就起火了,再然后,燕世子说沈姑娘不见了,他想要救人,也冲进了火海,到目前为止,他们三个都没出来。”<br />
李承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br />
“你是说,彻儿和尘儿都在里面?!”<br />
奚谓磕头如捣蒜。<br />
“宫人们已经去救火了,想来三皇子和燕世子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br />
彻儿。<br />
那是他的亲生儿子啊!<br />
李承赫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把揪住奚谓的衣领,怒目圆睁,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为什么不拦着他们!你为什么不拦着他们!为什么!回答朕!”<br />
奚谓喘不过气,他磕磕巴巴地说,“陛下明鉴,这不干奴婢的事儿啊。”<br />
李承赫仿佛一下子被雷击中,他怔忡了两三秒,突然松开奚谓,颓然地望着灼灼火光,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对李元彻多有忌惮。<br />
天家父子。<br />
亲情总是置于君臣之后。<br />
李承赫骂他,罚他,贬损他,惩戒他,从小到大,几乎就没给过他笑脸,他们是父子,是君臣,更是仇敌,李承赫在他的眼中看见了昭然若揭的野心与欲望。<br />
真是奇怪。<br />
一个人活着的时<br />
候,你盼着他死,可等他真死了,你又盼着他活。<br />
李承赫立于残垣断壁之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孤家寡人”。<br />
第48章<br />
月落星稀天欲明。<br />
孤灯未灭梦难成。<br />
李承赫颤颤巍巍地把帝王冠冕捧在手心,他端详了许久,忽地用力掷掣在地。<br />
“该死!你该死啊!”<br />
奚谓眼疾手快,扑跪在地,抱住了九龙盘绕的金冠,他高举过头,泣声叩拜。<br />
“陛下!”<br />
李承赫五官扭曲,几近狰狞,他大吼一声,抽出佩剑,照着金冠就砍了过去。<br />
奚谓大惊,将金冠紧紧护在怀中,身体划开撕裂般的疼痛,可他顾不得这些。<br />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br />
一定要守护好这枚冠冕。<br />
哪怕,身死命绝。<br />
红滟滟的血珠滴落,沿着盘根错节的九条金龙,染彻冠冕,迟来的高士乐看见这一幕,愣了一下,连忙弓身跪在奚谓旁边,匍匐行礼,“大家息怒!”<br />
李承赫根本听不进去。<br />
积压已久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他恨啊,他好恨,就是这个东西,害得他永失所爱,惭悔余生,害得他妻儿尽丧,众叛亲离,害得他落到了如今这个境地!<br />
高士乐的褶皱愈显苍老,他看了一眼体无完肤的奚谓,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在李承赫下一剑落下之前,他从奚谓怀中抢过金冠,哽咽大喊,“大家,您是天子啊,您是大徵的天子啊!您忘了吗,您还有四海八荒的子民,他们都看着您呢!”<br />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兜头浇下。<br />
李承赫身形晃了一晃,他眸中的癫狂陡然冷寂,“铮”的一声,佩剑滑落掌心,在朽旧的砖石上敲出细碎的裂痕。<br />
奚谓深吸一口气,大着胆子捡起佩剑,恭敬高举,复又拜倒。<br />
奚谓的额角还在流血。<br />
李承赫沉默地看着他,许久没有开口。<br />
在场之人如同死了一般,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br />
这时候,忽听一声欢呼——<br />
“找着了!找着了陛下!”一个灰头土脸的侍卫快步跑来,他方才一直在拾仙殿内搜寻,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这会子兴冲冲地前来报喜,“陛下,我们在枯井旁找到了燕世子!”<br />
李承赫闻言,转过半张脸,神情犹如深渊里爬出来的鬼魅,他死死盯住侍卫。<br />
“彻儿呢?”<br />
“陛下是说三皇子吗?”侍卫一愣,摇头,“臣没看见三皇子啊。”<br />
“找!接着找!”李承赫咬牙切齿,一字一挫,“掘地三尺,也要把彻儿挖出来,若是找不到,你们都去陪葬!”<br />
侍卫不明就里,高士乐沉默着,奚谓悄悄打了个手势,示意他赶紧离开。<br />
李承赫收剑入鞘。<br />
“等一下。”<br />
侍卫才迈出去的腿一软,单膝跪地。<br />
“陛下还有何吩咐?”<br />
李承赫声音暗哑。<br />
“时倾尘,是死是活?”<br />
侍卫心里直打鼓,他求助地看向奚谓,不料下一秒,李承赫冰冷的目光就扫了过来,“朕在问你话!你总看旁人做什么?”<br />
侍卫想了想,硬着头皮开口,“回陛下,都行,燕世子是死是活都行,全看陛下想要他怎样。”<br />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br />
侍卫本来还以为自己答得不错,瞧见众人的眼神,才意识到有些不妙。<br />
嘶……<br />
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br />
奚谓预料到即将发生的事,不忍再看,闭上了眼,生死,都是命,他已经尽力,问心无愧,不料,李承赫并未如同他所料想的那般动怒杀戮。<br />
“把太医令给朕叫过来。”<br />
“臣遵旨。”<br />
奚谓撩起眼皮,看见那个侍卫胳膊腿齐全地告退,他瞧着,更是百感交集。<br />
果然啊,生死,都是命。<br />
*<br />
神策军寻了三天三夜,几乎把拾仙殿方圆十里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却连一个影子也没寻到,反倒是有人无意间发现了枯井里的字迹,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众人都在议论,这个与当今圣上名字刻在一块儿的女子究竟是何许人也。<br />
三天过去了。<br />
时倾尘昏迷不醒。<br />
李元彻和沈衔月下落全无。<br />
最难过的,当属太傅沈扶澜了,他的掌上明珠失而复得,却又在数日之内葬身火海,他气急攻心,呕血不起,在能下榻的第一时间,他提剑冲到大明宫,势要找李承赫讨个说法,他是文臣啊,前半生说尽忠君道,此刻却提着剑,直指帝王身。<br />
李承赫对此始终缄默,一众大臣急得团团转,奏牍潮水似的递向大明宫,李承赫看也不看,全部命人退了回去,他们没办法,只好去兴庆宫求太后做主。<br />
太后扶着冯美的手,亲自来到含元殿,想要找李承赫商量对策,却被高士乐拦在门外,太后登时大怒,斥骂。<br />
“放肆!你敢阻拦哀家?”<br />
高士乐微笑垂首,“不敢,只是大家有一句话,要奴婢转告太后娘娘。”<br />
“什么话?”<br />
高士乐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太后身侧的冯美,轻缓笑道,“大家说,当初他力排众议,罔顾伦常,成全了太后娘娘,如今,太后娘娘就不能成全他吗?”<br />
太后一时噎住。<br />
就这样,谣言沸沸扬扬地传了小半个月,有人说,这是陛下青梅竹马的闺名,陛下之所以一直不立后,就是为了这个女子;有人说,这是陛下做皇子时喜欢的一个小宫女,后来让太后发现,逼着投井而死;也有人说,这是北凉送来的和亲美人,陛下本来很宠爱她,却不想她竟是个探子,所以不得不忍痛赐死;还有人说,这是有人想要攀龙附凤,这才用了此等巫蛊手段,试图凭此飞上枝头变凤凰……<br />
凡此种种。<br />
不一而足。<br />
最后,还是淑妃出面,说自己从前在闺中的小字唤作“阿蝉”,还说是自己年少不懂事,因为对陛下倾慕不已,便偷偷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刻下两个人的名字,以为这样便能一生一世,白头偕老,却忘了避讳帝王之名,自知触犯宫规,罪孽深重,恳请陛下责罚。<br />
十一月,禁苑飘起了细碎的雪。<br />
淑妃褪尽簪环,赤足亵衣,在含元殿外长跪不起,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李承赫才派奚谓出来传旨,说是淑妃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本该重罚,但,姑念淑妃彼时年少,情有可原,又有诞育皇子,绵延后嗣之功,小惩大戒,罚了她三年的俸禄。<br />
这个旨意一下。<br />
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再次议论纷纷。<br />
群众眼睛雪亮,淑妃显然是背锅的,可为何陛下说是小惩,却还是罚了三年的俸禄,这决计不算小惩了,难道此事另有隐情?难道淑妃此举并非陛下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