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顺眼起来。<br/><br/> 胤祉本是被掐醒的,内心中就有些不高兴,如今见自己被大阿哥瞪了,心中便更加有些不乐意了。当下,胤祉小嘴一瘪,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br/><br/> 胤礽本是想早点叫醒这个弟弟与他一起玩的,现在见他哭了,就有些着忙起来。却又听见大阿哥胤褆竟笑了起来,于是一脚蹬过去,想将胤褆踹倒。哪知道自己力气小个子也小,没将胤褆踹倒,反而是使自己摔倒在了地上,禁不住也觉得委屈,眼泪就下来了。<br/><br/> 听见内室的声音,本偷懒在外的嬷嬷吓得赶忙跑了进来,见自家小主子哭的上气不接下去的,而太子竟然躺在地上也哭了,只有一个大阿哥还杵在地中央,被两个哭着的弟弟吓得够呛。<br/><br/> 嬷嬷赶忙一个扶起太子抱在怀里哄着,另一个则抱起还在床上的胤祉,轻声哄着。胤祉见来人了,也便收起了哭声,哭什么的,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而且嗓子会疼。而那太子毕竟只是个孩子,见有人来了,更是委屈,怎么哄都哄不好了。<br/><br/> 胤褆仿佛做了错事一般,呆呆的站在一旁,也不敢说话。胤祉本是故意要作弄他的,也没想到太子会娇气成这样,不禁有些替胤褆心疼。胤祉在心内想了想,伸出小胳膊,向着胤礽的方向‘啊’‘啊’的叫。<br/><br/> 那哄着胤礽的,见这太子怎么哄都不见好,心内急切万分。见胤祉伸着下手,对着自己的方向,忙对胤礽道:“太子,快看,三阿哥都不哭了,还在叫你呢。”<br/><br/> 胤礽一听,便向胤祉的方向看去,只见胤祉明明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在那里向自己伸着手,便也止住了哭声,挣脱开抱着自己的嬷嬷,跑到胤祉身旁去了。那嬷嬷心中感叹,三阿哥果然是个福星啊。<br/><br/> 既然胤祉醒了,阿哥们也不哭了,嬷嬷便抱着胤祉又往康熙宴群臣的昭阳殿赶去。这次太子仍是走在前方,而大阿哥却是远远跟在后头,待到了昭阳殿门口,太子与抱着胤祉的嬷嬷直到胤褆走近后,才一起进了殿内。<br/><br/> 两人一起见过康熙后分别落座两旁,嬷嬷抱着胤祉立于太子身旁。康熙见胤礽一副刚哭过的样子,便叫身边的太监孙国安接过了胤祉,后对那嬷嬷道:“太子这是怎么了?”<br/><br/> 那嬷嬷吓得赶紧跪在地上直呼皇上饶命。康熙要她说清原委,那嬷嬷不敢说自己偷懒去外面休息了,只说自己怕太子和大阿哥饿了,出去拿点心的功夫,回来就听见太子和三阿哥都在哭,自己并不清楚原委。<br/><br/> 康熙便叫她先到一旁候着,自己则向着大阿哥问道:“胤褆,怎么回事,你这个大哥是怎么照顾弟弟的?”<br/><br/> 胤褆听康熙点到自己,忙跪倒地上,也不说话。康熙见他一声不吱,便有些生气。也不去管他,又问太子胤礽。<br/><br/> 太子跪在大阿哥一旁道:“是我想与弟弟玩,弟弟醒来就哭了,大哥还在一旁笑。我看不过,便想叫大哥不要笑,结果不小心被大哥推到了地上。孩儿错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儿却只是受了点小疼就哭了,实在不该,请皇阿玛责罚。”<br/><br/> 胤褆一听,太子竟将责任都推到了自己身上,忙高声辩解道:“不是的,皇阿玛。明明是太子他将弟弟弄醒了,还要来踢我,没有踢到才摔倒地上的,不关儿臣的事。”<br/><br/> 康熙听他辩解,略一皱眉道:“太子说你在胤祉哭后还在一旁笑,是不是真的?”<br/><br/> 胤褆听康熙这样问,头上不禁有些发汗,嗫嚅道:“孩儿……孩儿……”<br/><br/> “说!”康熙厉声道。<br/><br/> “是……啊,儿臣知错,请皇阿玛责罚。”<br/><br/> 面对康熙如此的偏帮,胤祉在心内又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怪不得康熙临老了还得面对九龙夺嫡的惨剧,自己最疼爱的太子也是两立两废的。就这么个偏帮的劲儿,哪个皇子心内能服气啊。<br/><br/> 联想自己的遭遇,不禁为这个还年轻的少年天子担忧。不过,康熙毕竟是千古一帝,这样一个帝王,内心必是深不可测的,想来不是自己<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这样对帝王之术啊, yi-n 谋诡计啊不在行的人能够理解的。自己还是好好可怜可怜自己未来的遭遇吧。<br/><br/> 况且,历史上,自己知道的康熙的阿哥们,似乎十三阿哥还不错,不过似乎是身体不好,死的挺早的。而其他的,似乎只有年纪幼小的几个还过的不错。看来自己要好好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避免自己没活多大呢,就被咔嚓一下弄没了。<br/><br/> 康熙听见胤褆没再狡辩,气便消了一些,又有官员见机替大阿哥求情,康熙才道:“对兄弟要相亲相爱,你这个做大哥的更是要起到带头的作用,才不枉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br/><br/> 胤褆听康熙这样说,悄悄松了一口气道:“谢皇阿玛提点,孩儿一定谨记于心。”<br/><br/> 康熙摆摆手,胤褆站起来坐回座位。康熙又对太子道:“胤礽,你是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可动不动就哭鼻子,让人看了岂不笑话。今日之事,就罚你抄一遍《战国策》,你可有异议?”<br/><br/> 胤礽答道:“儿臣甘愿受罚。还请皇阿玛莫要生气,今日是三弟的满月酒,合该高高兴兴的。莫因为儿臣影响了您的心情。”<br/><br/> 康熙笑道:“就你小子机灵,回去坐吧。”态度亲昵,虽然太子是被惩罚了,但却仍惹得胤褆这个大阿哥愤恨地怒视了他一眼。康熙对二人态度的明显不同,纵使胤褆是个五岁的孩童,却仍是能明白的分清的。<br/><br/> 胤褆是大阿哥,虽然之前康熙也曾有过几个皇子阿哥,但是多是幼年夭折,活下来并长大的,胤褆最为年长,其次才是胤礽。<br/><br/> 满人本是没有立太子的传统的,只因为自己皇阿玛对先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一往情深,才会应了先皇后的要求,而立了嫡子胤礽为太子。平白的,比其他兄弟身份高出许多,小小年纪,便要他这个大哥做这做那,处处压制。面对皇阿玛如此的偏帮,胤褆内心,更是愤怒。<br/><br/> 胤礽,你等着,早晚,你要死在我的手里。胤褆在内心中狠狠发誓,暂且,就让你逍遥着吧。<br/><br/> 康熙与太子还在叙着父子情长,没人注意到胤褆的愤怒。不过小小的胤祉却是一直在观察着这位大阿哥的,看许多的电视上,都说这个大阿哥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还始终觊觎皇位,最后也没都过太子,落得个□的下场。<br/><br/> 如今看来,小太子不过三岁,却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说话知道避重就轻,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反倒是泼得大阿哥一身脏。不愧是康熙亲自教育出来的孩子,的确有些能耐。<br/><br/> 而大阿哥呢,面容宽额厚唇,剑眉星目,倒像是个忠厚之人。若是能入面相一般忠厚,恐怕也是会得了康熙的欢心的。只是那忠厚的面貌下,却总有一颗不安平凡,争强斗狠之心,想来康熙也是看出来了吧,因此借故一再打压。<br/><br/> 胤祉在心中微微叹气,自己不懂得那么多权谋之术,看来还是安安静静的在一旁看戏,不要成了戏中人才好。<br/><br/> ☆、第四章寄养<br/><br/> 解决了家里几个孩子的事,康熙便也没多做纠缠。吉时已到,秉礼太监在康熙的示意下唱诺,才有钦天监的官员出来,念了一大段繁复的文言文,又由康熙亲自赐下象征他身份的龙形玉佩,之后钦天监将胤祉的名字刻印在玉牒上。群臣叩拜康熙和阿哥们,说一些吉祥话,宴席才正式开始。<br/><br/> 康熙子嗣繁多,但是真正能够承认的却少,许多阿哥们刚一出生,身体便及其虚弱,往往养不起<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