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山整队之类。怪不得杨戬敢设定西游,原来是背后有妖怪的支持。这么说来,他在灵山的四百年,真是没闲着。”如来仰头望着模糊的云海,眼里精光闪烁。“二郎神杨戬,还真是会给我惊喜。”<br/><br/> 观音挺直地跪着,不敢搭言。<br/><br/> 如来回头看观音:“你认为猕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br/><br/> 观音斟酌道:“声望也许不及孙悟空,但狠毒远胜孙悟空百倍,为了激怒奎木狼,他一到碗子山就杀了奎木狼的两个儿子,斩了百花羞的一只手,看得出来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br/><br/> 如来对狠毒的人向来很有兴趣,“你觉得他和二郎神谁更狠一些?”<br/><br/> “这……”<br/><br/> “但讲无妨。”<br/><br/> “当然是六耳猕猴。”<br/><br/> “未必。”如来笑了,他早料到观音会这么回答,他喜欢别人不如他聪明。“有人狠在表面上,有人狠毒在骨子里;有人对别人狠,有人对自己狠;有人无情而狠毒,有人却是有情依然狠毒;有人因不懂而狠毒,有人因懂得而狠毒。如果不能了解这些,怎能掌握世人的命运?”<br/><br/> “师尊圣明,师尊的教诲,观音谨记于心。”<br/><br/> 如来伸手抹去博弈峰上的金字。“猕猴王和奎木狼星君分出胜负了吗?”<br/><br/> “还没有。师尊想让谁赢?”<br/><br/> “谁赢都无所谓,关键是无论谁赢,下一步都必须去杀唐三藏!二郎真君想让猕猴王假冒孙悟空继续西游,但以孙悟空的个 xi_ng ,只要听到唐三藏有危险,他一定会回来,那二郎真君布的局就没用了。”<br/><br/> 观音想起一事,道:“师尊,二郎真君若要留住孙悟空,恐怕会从‘情’之一字上着手,当年抓孙悟空,他就是以身色诱的。”<br/><br/> 如果不以为意道:“这倒不必担心,孙悟空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绝不退缩逃避的人,他即便痴恋二郎真君,也不会受感情的威胁。而杨戬也是个磊落之人,他答应了与我下西游这局棋,就会与我正面对决,你若以为他会趁此机会带着孙悟空逃跑,躲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藏一辈子,未免把杨戬看得太低。”<br/><br/> 如来再次挥手,博弈峰上出现一行金字:猕猴王 y_u 杀唐三藏,孙悟空重回取经队伍。<br/><br/> 云朵遮住博弈峰,却遮不住闪烁的金字,金光大字在云雾中是那么清晰,清晰得就像印在人的心上。<br/><br/> “从今天起,截取哮天犬递给杨戬的书信。我要杨戬收到的所有消息,都由我先过目一遍。”如来向住处走去,准备歇息,最后吩咐了一句,“去监视玉鼎真人,如果二郎真君去找他,马上向我报告。”<br/><br/> 杨戬还真去找玉鼎真人了。<br/><br/>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来佛祖是极为了解杨戬的。不过如来佛祖再神通广大,也算不出杨戬为何去找玉鼎真人。<br/><br/> 玉鼎真人是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名声不可谓不响亮,当然他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出了一个三界法力第三的徒弟杨戬。与他的赫赫声名成反比的是他的法力。非要说玉鼎真人一点法力没有,那肯定夸张了,但要说有,还真就只有那么“一点”。元始天尊刚收玉鼎为徒时,对他寄予厚望,玉鼎是所有人当中记咒语最快的人,时日一长,大家才发现,其实他只会记咒语而已。他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记忆力,杨戬已经算过目不忘的了,却根本没法与玉鼎相比,但玉鼎除了记咒语背秘笈,竟什么也不会。<br/><br/> 玉鼎是一个移动书库。<br/><br/> 空记万千秘笈,玉鼎却怎么也学不会运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书架上的书干着急。<br/><br/> 玉鼎存在的作用,仅是在师兄弟甚至师父忘记某些咒语时提醒而已。<br/><br/> 直到他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徒弟。<br/><br/> 玉鼎的师兄弟想不明白这样的师父怎么可能教出那样的徒弟,后来还是哪吒的师父,即玉鼎的师兄太乙真人说的好:只有这样的师父,才<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能教出那样的徒弟。<br/><br/> 杨戬是自学的。<br/><br/> 以杨戬的才智,他需要的只是书库而已。有没有老师教,差别并不大。<br/><br/> 大家说玉鼎运气好捡了个便宜,太乙真人说是杨戬的运气好,因为当时杨戬正被天庭追杀,谁能看出他将来的作为,谁敢传他道法?只有玉鼎。以心换心,好人好报。<br/><br/> 玉鼎是杨戬的恩人,杨戬的父亲去世了,杨戬把玉鼎当父亲一样看待,所以当杨戬决定要跟孙悟空在一起之后,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带孙悟空去见玉鼎真人。民间把这种情况称为“见家长”。杨戬的家长,活着的,就玉鼎一个了。<br/><br/> 作为家长的玉鼎见到孙悟空的时候,其实不太满意。玉鼎心目中的那个人,就算不是女人,也应该温柔贤惠,包容杨戬,体贴杨戬,照顾杨戬,就算这些都做不到,那也不能是孙悟空——三界内谁人不知当年孙悟空与杨戬的仇怨。这样的两个人,做敌人做朋友都行,唯独不能做恋人,如果非要做恋人,那就注定了彼此伤害,不可能幸福的。<br/><br/> 玉鼎真人把杨戬拉到一边,单独交谈。<br/><br/> 玉鼎真人开门见山问:“你想没想过孙悟空恢复记忆后怎么办?”<br/><br/> 杨戬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答道:“想过,想了很久。”<br/><br/> “结论是?”<br/><br/>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r/><br/> 玉鼎明白了:“那就是根本没有办法啊?”<br/><br/> “是。”<br/><br/> 玉鼎鼻子都气歪了。拿着扇子想敲杨戬不开窍的脑袋,又想即使敲了也不疼不痒的,只好自己在那狂扇风。一边扇一边唠叨:“你烧了他的花果山啊,你把人家害得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整啊,你们之间结的是死结你明白吗?要是别人兴许还有挽回的可能,但孙悟空那样爱憎分明的,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啊……喂你听我说话!”终于敲了杨戬的头。<br/><br/> 杨戬被敲回神,躬身施礼:“师父教训的是。”<br/><br/> “是个鸟蛋哪!是你也不听啊!”玉鼎暴躁了。<br/><br/> 杨戬笑了:“其实师父要说什么,我都知道。”<br/><br/>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br/><br/> “放下、看破、随缘。师父要说刚则易折,情深不寿。师父要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师父要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br/><br/> “哼,佛经背的挺溜啊,真是跟孙悟空呆久了,啊?”玉鼎猛扇风,“我看你干脆不要修道,修佛得了。”<br/><br/> “徒儿不会修佛的,我从来不信佛,我只信缘。”<br/><br/> 玉鼎有点糊涂:“缘即是佛。”<br/><br/> “不,缘本来就在那里,被佛利用了而已。”<br/><br/> “停停停,你这口才,辩法我肯定辩不过你。”玉鼎道,“你还是说你们俩吧。”<br/><br/> 杨戬叹了口气,“其实师父想劝我的,也是我之前顾虑的,为此我曾经放弃过,我想站在孙悟空身后保护他,而不再与他同行。不瞒师父说,我甚至想把孙悟空推给一个女人,我很希望他喜欢上别人,很希望他能娶妻。”<br/><br/> “后来怎么改主意了?”<br/><br/> “因为孙悟空不肯放弃。”<br/><br/> 玉鼎扇风的手停住,看了杨戬半晌,拿扇柄挠挠后脖颈,“孙悟空这人还真是……唉……”<br/><br/> “师<br/>\t\t\t\n\t\t\t\n\t\t\t', '\t')